键槽类零件数控铣削编程
- 格式:doc
- 大小:2.20 MB
- 文档页数:3
2018冷加工本文从圆形槽、键槽和带圆角矩形槽的加工相似性着手,提出了具有较高通用性的数控加工宏程序设计工艺方案,该方案对工艺路线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在一个宏程序中设计了先粗后精的加工顺序,可以单独用于粗加工也可以单独用于精加扫码了解更多量,采用圆弧切入切出方式。
④ (a ) (b ) (c )图 1intelligent manufacture智能制造2018年第6期冷加工68环切,然后由里向外推进,完成粗加工。
进给路线关键点的坐标计算,采用由外向里等距偏移方式进行。
等距偏移后,如转角半径出现负值,一律取为0。
如图2中转角b1 "和b2 "处转角半径r "计算值大于零,则取计算值:r "=R-U-0.5d-(n-m)×0.7D式中,n是粗加工环切次数;m是当前环切次数;U是内腔精加工余量;D是刀具直径,粗加工步距取为0.7D。
如b1和b2处转角及b1'和b2'处转角计算值小于等于0,则均取为0,即b1和b2及b1'和b2'重合。
环切进给次数的计算是宏程序设计的关键,由图2不难看出,影响环切进给次数的是矩形短边尺寸,由于环切采用的是对称加工,因此主要考虑单边尺寸。
在粗加工时,刀具中心的单边移动距离最大为H,即:H=B/2-D/2-U式中,B是矩形短边尺寸。
如环切步距取0.7D,则粗加工理论环切进给次数为n0=H/(0.7D)+1。
由于环切次数n只能是整数,因此需对理论环切进给次数n0进行圆整,圆整方法为:当n0为小数时,设其整数部分为N,则图2中内环单边进给h=H-0.7D×(N-1);当h≤0.5D时,对n0下取整,即n =FIX(n0);当h>0.5D时,必然会在中心区域出现残料区,因此需在中心区域增加一次环切,即环切次数n=F I X(n0)+1。
上述环切路径设计,在切削中心区域可能出现步距较小的情况,对加工效率影响较小,且对宏程序中数学公式处理较为方便。
第7章数控铣削〔加工中心〕编程7.1 数控铣削(加工中心)编程概述加工中心(Machining Center)是具有刀库,能够自动换刀的镗铣类机床。
加工中心除自动换刀之外与数控铣床底子一致。
一、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加工特点加工中心是一种工艺范围较广的数控加工机床,能实现三轴或三轴以上的联动控制,进行铣削〔平面、轮廓、三维复杂型面〕、镗削、钻削和螺纹加工。
加工中心出格适合于箱体类零件和孔系的加工。
加工工艺范围如下列图。
图1 铣削加工图2 钻削加工图3 螺纹加工图4 镗削加工加工中心出格适合单件、中小批量的出产,其加工对象主要是形状复杂、、工序较多、精度要求高,一般机床难以加工或需使用多种类型的通用机床、刀具和夹具,经屡次装夹和调整才能完成加工的零件。
二、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编程特点〔加工中心〕可用绝对值编程或增量值〔相对坐标〕编程,别离用G90/G91指定。
2.手工编程只能用于简单编程,对复杂的编程广泛采用CAM自动编程。
三、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选择加工中心分立式、卧式和复合;三轴或多轴。
最常见的是三轴立式加工中心。
立式加工中心的主轴垂直于工作台,主要适用于加工板材类、壳体类零件,形状复杂的平面或立体零件、以及模具的内、外型腔等,应用范围广泛。
卧式加工中心的主轴轴线与工作台台面平行,它的工作台大多为由伺服电动机控制的数控回转台,在工件一次装夹中,通过工作台旋转可实现多个加工面的加工,适用于加工箱体、泵体、壳体等零件加工。
复合加工中心主要是指在一台加工中心上有立、卧两个主轴或主轴可90°改变角度,因而可在工件一次装夹中实现五个面的加工。
四、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刀具加工中心对刀具的底子要求是:✓良好的切削性能能承受高速切削和强力切削而且性能不变;✓较高的精度刀具的精度指刀具的形状精度和刀具与装卡装置的位置精度;✓配备完善的东西系统满足多刀持续加工的要求。
加工中心的刀具主要有:立铣刀、面铣刀、球头刀、环形刀〔牛鼻刀〕、钻头、镗刀等。
数控铣削简单编程(★)第一篇:数控铣削简单编程数控铣削简单编程长轴80,短轴50的椭圆 O0001#50=0#51=40#52=25#53=6.28G54G01X0Y0Z5M03S1200M08Z-3WHILE#50LE#53 #55=#51*COS[#50] #56=#52*SIN[#50]G42G01X[#55]Y[#56]F80D01 #50=#50+0.05ENDWG40G00Z30X100Y60M05M08M30第二篇:数控铣削电子教案模块一基础部分课题一数控铣床概述铣床是用铣刀对工件进行铣削加工的机床。
铣床除能铣削平面、沟槽、轮齿、螺纹和花键轴外,还能加工比较复杂的型面,效率较刨床高,在机械制造和修理部门得到广泛应用。
数控铣床与加工中心的主要区别:数控铣床没有刀库和自动换刀功能。
加工中心就是带有刀库且具有自动换刀功能的数控铣床。
任务一数控铣床的分类1.按数控系统的功能可分为以下几类(1)经济型数控铣床经济型数控铣床一般是在普通立式铣床或卧式铣床的基础上改造而来的,采用经济型数控系统,成本低,机床功能较少,主轴转速和进给速度不高,主要用于精度要求不高的简单平面或曲面零件的加工。
(2)高速铣削数控铣床一般把主轴转速在8000~40000r/min的数控铣床称为高速铣削数控铣床,其进给速度可达10~30m/min。
这种数控铣床采用全新的机床结构、功能部件和功能强大的数控系统,并配以加工性能优越的刀具系统,可对大面积的曲面进行高效率、高质量的加工。
(3)全功能数控铣床全功能数控铣床一般采用半闭环或闭环控制,控制系统功能较强,数控系统功能丰富,一般可实现四坐标或以上的联动,加工适应性强,应用广泛。
2.按主轴布置形式可分为以下几类(1)立式数控铣床立式数控铣床的主轴轴线与工作台面垂直,是数控铣床中最常见的一种布局形式。
立式数控铣床一般为三左边(X、Y、Z)联动,其各坐标的控制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①工作台纵、横向移动并升降,主轴只完成主运动。
一、概述机床夹具是在金属切削加工中,用以准确的确定工件位置,并将其牢固地加紧,以接受加工的工艺装备。
它的主要作用是:可靠的保证工件的加工质量,提高加工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充分发挥和扩大机床的工艺性能,因此,机床夹具在机械制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设计目的1) 综合运用已学过的机床夹具设计及有关课程的理论知识以及生产实习中所获得实际知识,根据被加工零件的要求,设计既经济合理又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
2)培养结构设计能力,掌握结构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3)学会使用各种手册、图册、设计表格、规范等各种标准技术资料,能够做到熟练运用。
4)能熟练运用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中的基本理论,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加工基准的选择;定位、夹紧;加工方法选择以及合理安排工艺路线,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5)进一步培养机械制图、分析计算、结构设计、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
三、被加工零件的结构特点及指定工序的加工要求被加工零件为一个输出轴,材料为45钢如图所示:工序13 铣键槽至尺寸被加工零件整体结构比较简单,此零件具有轴盘类结合的结构,中批生产,精度要求较高,故加工过程分为粗加工阶段,半精加工阶段和精加工阶段,以保证加工精度要求。
大椎内孔虽然距轴端为40mm,仍可用顶尖孔定位,保证各部位置+精度,使装夹方便。
由于结构特点,加工中需要使用中心架装夹。
要求Φ75,+外圆在每一批加工中的工序尺寸要一致,以减少装夹工件的找正时间。
配钻工序,应在装配时与结合件一起加工,不能作单独加工。
本次题目是设计加工输出轴工序13,即铣键槽的专用夹具。
此键槽相对中心有的对称度要求,宽度16,轴底端到键槽底端50,轴的前端为此键槽的定位0 0基准,由于是阶梯轴,夹紧部分可由后面的外圆来承担。
四、设计方案的讨论首先来确定定位方案和夹紧方案,一般来说,铣键槽只需限制5个自由度,即轴向旋转的自由度无需消除,但由于轴末端的外圆上有10个均布的Φ20的孔,并且有位置度要求,所以为了铣这键槽必须限制6个自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