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的数控铣削加工
- 格式:ppt
- 大小:9.23 MB
- 文档页数:36
《零件的数控铣削加工》说课稿一、课程定位与设计1、课程定位《零件的数控铣削加工》是数控技术专业的终端学习课程之一,该课程是以培养熟练掌握数控铣/加工中心操作、工艺制定、程序编制等高技能人才为目标,满足机械行业数控加工岗位需要而设置的一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工学结合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数控铣削编程技术,具有熟练操作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加工的整个工作过程,使学生达到数控机床操作工中级以上水平,同时也为完成《CAD/CAM》等后续课程的学习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将进一步培养学生机械行业职业素质,养成良好的机械加工职业习惯。
为后期进行的顶岗实习奠定良好基础;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企业实训基地中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了解企业生产实际,接受职业熏陶,培养职业素养。
2、课程设计(1)课程设计思路根据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向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采用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方法,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基于岗位能力分析,吸取工厂技术工人的实际经验,参照国家职业鉴定标准,以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典型零件加工为载体,以职业成长为主线,结合已有课程改革基础和现有教学条件,校企合作共同开发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通过校企合作实施工学结合方式的专业人才培养。
(2)课程设计方法《零件的数控铣削加工》课程设计按照岗位(群)工作分析及论证,典型工作开发及论证,课程设置开发及论证,单元(情境)教学设计的步骤进行。
采取能力递减法从毕业生就业岗位的实际工作归纳出典型工作,即按照生产(服务)管理流程,将实际工作中的各关联任务所需的技能进行归纳整合,形成具有职业特征,体现任务综合性,富有教学价值的理想工作,完成这些典型工作即能够胜任岗位工作要求。
采取能力递增法对这些典型工作进行教学加工,即按照从低端简单典型工作任务到高端复杂典型工作任务的顺序,完成专业技术课程设置与排序,体现单一到综合的能力形成规律。
数控铣削加工数控铣削加工是现代工业中非常重要的制造工艺之一。
它采用计算机控制的工具和机器,在三维坐标系下进行精密的硬质材料加工,确保部件尺寸精确、表面质量好并且生产效率高。
下面是一些关于数控铣削加工的详细介绍。
一、数控铣削加工的原理数控铣削加工设备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控制工件在坐标系内的位置、方向和加工轨迹,从而完成各种形状的加工。
数控铣削加工的工作原理与手动操作的铣床是基本相同,但是数控铣削加工具有更高的精度和自动化程度。
二、数控铣削加工的设备数控铣削加工设备通常由数控系统、伺服电机、工作台、加工刀具等组成。
数控系统是整个设备的核心部分,它由电气元件、主控板、输入/输出接口、操作面板以及计算机软件等构成,它控制整个设备的运行和加工过程。
伺服电机是数控系统把指令转化为机械运动的执行部件,它们通过控制机械运动来实现加工与移动。
工作台是加工零件的位置,它通常具有载重能力和平移性能。
在加工过程中,工作台可以按照预先编好的程序移动,以便于定位及相对刀具进行加工。
加工刀具是数控铣削设备中最重要的部分,因为它们直接参与加工过程。
根据加工需要,可以使用直径、锥度和球形切削刀具来实现加工,它们可以依次更换或采用不同的切削方式来完成不同的加工任务。
三、数控铣削加工的优点数控铣削加工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精度高。
数控铣削加工的精度达到了高水平,可以保证极高的形状和位置精度。
2. 自动化程度高。
数控铣削设备搭载了计算机控制系统,可以通过程序自动完成加工,而不需要人工干预。
3. 生产效率高。
相对于传统的手动铣床,数控铣削设备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同样的工作量,并且可以实现加工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
4. 应用范围广。
数控铣削加工适用于高精度、复杂形状零件的制造,如模具、零件、工具等。
四、数控铣削加工的应用数控铣削加工是一种重要的制造工艺,因此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如汽车、飞机、机械、模具制造、医疗仪器制造等。
下面是一些具体的应用场景:1. 汽车制造。
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典型铣削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年月日此零件为一平面槽形零件,本文主要通过分析零件图纸,找出所需的数据,确定零件形状;然后确定加工的装夹方案,设计合理的夹具;接着就是根据分析图纸所得的数据,以及装夹的方法,编写加工工艺路线及设定铣削参数与铣削用量;最后就是根据前面的分析,编写加工程序,进行零件加工。
关键词:工艺路线切削用量数控编程1 零件图 (5)1.1 零件图的分析 (6)1.2 技术要求分析 (6)2 设备的选择 (6)3 工件的装夹 (7)3.1 毛坯的选择 (7)3.2 零件的装夹 (7)4 工艺路线 (7)4.1 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8)4.2 加工阶段的划分 (8)4.3 加工顺序的安排 (8)4.4 工序的集中和分散 (9)5 合理的选择刀具 (10)5.1 刀具的选择原则 (10)5.2 数控铣削刀具的选择 (10)6 切削用量的选择 (11)6.1 切削用量的具体参数 (12)6.2 切削用量的选取 (13)7 拟定数控加工工艺卡 (14)8 数控编程 (14)8.1 数控编程的分类 (14)8.2 加工程序清单 (14)9 走刀路线图 (21)设计总结 (22)参考文献 (23)致谢 (24)附录 (25)典型铣削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前言数控技术和数控装备是制造工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这个基础是否牢固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战略地位。
因此,世界上各工业发达国家均采取重大措施来发展自己的数控技术及其产业。
在我国,数控技术与装备的发展亦得到了高度重视,近年来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
特别是在通用微机数控领域,以PC平台为基础的国产数控系统,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但是,我国在数控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方面亦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在技术创新能力、商品化进程、市场占有率等方面情况尤为突出。
在新世纪到来时,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使我国数控领域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整体上全面迈入世界先进行列,使我们在国际竞争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将是数控研究开发部门和生产厂家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数控论文_铣削盖板类零件的加工1000字本文针对铣削盖板类零件的加工过程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零件的结构特点、加工工艺流程、加工难点及解决方法以及加工精度的控制等方面。
一、零件的结构特点铣削盖板类零件是一种常用的机械连接件,其结构简单,一般由盖板和底板两部分组成。
盖板部分通常具有圆形、矩形或者不规则形状,并且具有各种孔洞和螺纹等,底板部分则是与盖板相配合的平面或曲面结构。
铣削盖板类零件在机械设备中广泛用于联接、固定和密封等方面,是机械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加工工艺流程1. 加工准备工作采用数控铣床进行铣削盖板类零件的加工,首先需要进行加工准备工作,包括零件的装夹、夹具的选择、刀具的选择和安装以及加工参数的设置等。
2. 粗加工粗加工是铣削盖板类零件加工的第一道工序,其目的是将零件初始尺寸的大部分余量去除,为下一道精加工工序做好准备。
粗加工一般采用粗铣刀进行加工,以提高加工效率。
3. 精加工精加工是铣削盖板类零件加工的核心工艺,其目的是将零件表面进行精确的加工,并达到要求的加工精度。
精加工一般采用精铣刀进行加工,并需要根据零件的具体形状确定加工路径。
4. 研磨和抛光研磨和抛光是铣削盖板类零件加工的最后工序,其目的是对已加工好的零件进行表面的处理,让其具有光滑、亮丽的表面。
研磨和抛光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包括手工操作和机械加工方法。
三、加工难点及解决方法1. 零件定位和装夹零件定位和装夹是数控铣削加工中的一项关键工艺。
铣削盖板类零件通常具有不规则的形状和较高的加工精度要求,因此其定位和装夹必须非常准确。
解决方法包括采用精密夹具、选用合适的装夹方式以及进行定位精度的检测等。
2. 刀具的选择和安装铣削盖板类零件的加工需要使用不同的刀具进行,刀具的选择和安装必须合理。
刀具的性能和质量决定了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的高低,选用合适的刀具和运用正确的安装方法能有效地解决刀具的磨损和断裂等问题。
3. 加工参数的设置加工参数直接影响着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数控加工零件的工艺分析与数控铣削加工工艺数控加工是指利用计算机数控系统,通过编写程序控制机床工作来加工零件的一种加工方式。
在工业生产中,数控加工因其高精度、高效率、高灵活性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
其中数控铣削是一种常见的数控加工方式,本文将从工艺分析、数控铣削加工工艺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数控加工零件的工艺分析工艺分析是数控加工的一项前置工作,它的目的是确定加工工艺,选择合适的加工设备和刀具,制定加工程序等,从而保证加工质量和效率。
具体而言,工艺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零件的材质和形状:不同材质的加工性能不同,加工时需要选择相应的切削参数和刀具;而零件的形状和结构也会影响加工难度和精度,需要对其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
2. 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根据零件的要求,确定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目标,制定相应的切削参数和工艺措施。
3. 工序分析:对零件进行逐个工序分析,确定加工顺序、加工方向、加工路径和刀具选择等重要内容,同时把握好每个工序的加工质量和效率。
4. 刀具选择:根据加工材料、零件形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刀具尺寸,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
5. 加工程序制定:通过数控编程软件,编写机床加工程序,包括各种切削参数、刀具路径、指令参数等信息,为数控加工提供参考。
二、数控铣削加工工艺数控铣削是一种高速旋转的刀具在工件表面上进行切削的加工方式,它广泛应用于金属、塑料等材料制件的加工中。
数控铣削在工件制作中具有大量价值和应用,且数控铣削加工工艺也是半自动化和自动化制造中的重要工艺之一。
要把好铣削的关,需要具备以下几点:1. 刀具选择:刀具的选择是影响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需要考虑切削材料,选择高速钢、硬质合金、陶瓷等材质的刀具;其次要考虑刀具尺寸和形状,根据零件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
2. 切削参数:切削参数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等,这些参数的选定与零件材料、刀具材料、刀具尺寸和表面质量等因素密切相关。
数控铣削零件加工工艺设计及自动编程数控铣削是一种利用数控设备进行精密加工的方法。
它可以将图纸上的零件准确地加工成为实物。
在进行数控铣削加工时,需要对工艺进行设计并进行自动编程,以保证加工精度和效率。
一、工艺设计1. 零件分析在进行工艺设计之前,需要先对零件进行分析。
分析的主要目的是确定零件的加工形式以及加工顺序。
根据零件的材质、形状、尺寸和表面粗糙度等参数,确定最佳的加工策略。
2. 加工顺序在确定加工策略之后,需要根据操作工艺的要求以及零件的结构特点,确定加工的顺序。
常用的加工顺序包括: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面加工等。
3. 工艺参数在加工零件时,需要设置一些工艺参数。
这些参数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切削深度等。
在进行数控铣削加工前,需要根据零件的具体要求进行设置,以确保加工精度和效率。
二、自动编程进行数控铣削加工时,需要通过自动编程的方法将加工路径和参数输入数控设备中。
具体步骤如下:1. 绘制零件的加工图在进行自动编程前,需要先绘制零件的加工图。
绘制时需要注意各部位的尺寸和位置关系。
2. 数控程序生成在绘制完成后,需要根据加工顺序以及加工路径进行数控程序的生成。
数控程序的生成一般分为两种方式:手动编程和自动编程。
手动编程需要对数控编程语言有一定的掌握,而自动编程则是利用专业的自动编程软件来生成数控程序。
3. 程序输入数控设备中程序生成后,需要将程序通过数据传输线缆或U盘等存储设备输入数控设备中。
在输入程序时,需要检查程序的正确性以及设备的状态,以确保加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总结:数控铣削是一种高精度的加工方法,其加工精度和效率受到工艺设计和自动编程的影响。
在进行数控铣削加工时,需要进行工艺设计并进行自动编程,以确保加工质量和工作效率。
加工顺序通常包括切削加工工序、热处理工序和辅助工序等,工序安排的科学与否将直接影响到零件的加工质量、生产率和加工成本。
切削加工工序通常按以下原则安排:
(1)先粗后精当加工零件精度要求较高时都要经过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阶段,如果精度要求更高,还包括光整加工等几个阶段。
(2)基准面先行原则用作精基准的表面应先加工。
任何零件的加工过程总是先对定位基准进行粗加工和精加工,例如轴类零件总是先加工中心孔,再以中心孔为精基准加工外圆和端面;箱体类零件总是先加工定位用的平面及两个定位孔,再以平面和定位孔为精基准加工孔系和其他平面。
(3)先面后孔对于箱体、支架等零件,平面尺寸轮廓较大,用平面定位比较稳定,而且孔的深度尺寸又是以平面为基准的,故应先加工平面,然后加工孔。
(4)先主后次即先加工主要表面,然后加工次要表面。
数控铣床典型零件加工实例数控铣床是现代化加工工具之一,在工业生产中它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对于加工各种零件来说,如果能够掌握好数控铣床的操作技能,对提高工作效率和加工质量会很有帮助。
下面我将介绍数控铣床的典型零件加工实例。
一、工件介绍本次铣削的工件为不锈钢工业阀门零件,其尺寸为80*70*40mm,材质为316不锈钢,工件下表面需要开槽,槽宽为5mm,长50mm,并且在开槽的两端需要开圆角,半径为5mm,其余表面需要用直铣依次加工。
二、数控铣床加工流程1.准备工作首先需要确认好加工刀具的种类、规格以及夹紧方式,以及数控铣床的加工程序。
然后进行切削液的配制,调整加工平台的高度和位置,同时为保证人员安全,需要穿戴合适的劳动防护用具。
2.铣削(1)表面平面加工将工件放入数控加工床上,按照程序调整好刀具的铣削高度和位置,然后启动加工程序,在加工平面时,需要保证刀具不磨损,铣削表面平整光滑。
(2)槽口加工在上一步的基础之上,切换刀具,选择合适的直径,并按照程序进行铣削,由于槽宽为5mm,需要进行三次不同的铣削,即槽中央、左侧和右侧,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切勿熬槽,且保证刀具的合适间隙,为了保证质量,加工槽口时需低速加工。
(3)圆角加工最后加工槽口两端的圆角,先按照程序进行定位,然后使用合适的球头刀具进行加工,保证圆角的半径与图纸要求相当。
3.质检完成加工后,需要拿工件进行质量的检查,根据要求查看槽口宽度、深度、长度和两端的圆角是否符合图纸要求,表面平坦和光滑无毛刺。
三、数控铣床操作技巧1.保持设备稳定在加工过程中,需要保证机器床的稳定,防止因机床晃动或者震动而导致工件加工时出现位置不准或者影响加工质量的情况。
2.注意刀具的选择和调整在面对不同的加工情况时,需要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切削刀具,保证刀具的质量和切削效率,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刀具的调整,保证加工质量和速度。
3.加工前要进行检查、清洗工件在铣削过程之前,需要仔细检查工件的尺寸和形状是否有误,在进行加工之前,需要用油脂和清洁剂将工件表面清洗干净,避免因杂质影响加工质量。
数控铣削加工工艺分析数控铣削加工是现代制造业中常见的加工方式之一,它使用数控铣床进行金属材料的削除加工。
与传统的手工和半自动铣削相比,数控铣削具有高效、精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
本文将从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和加工工具选择等方面,对数控铣削加工的工艺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工艺流程1.加工准备:明确加工件的尺寸要求、材料和加工工艺要求,并选择合适的加工刀具和夹具。
2.编写加工程序:根据零件的几何形状和加工要求,编写数控机床可识别的加工程序。
3.加工装夹:根据加工程序,选择适当的夹具和装夹方式,在数控铣床上夹紧工件。
4.设定工艺参数:根据加工材料的性质和加工要求,设置合理的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和切削深度等参数。
5.加工加工:启动数控机床,进行自动化加工,监控加工过程的稳定性和正确性。
6.加工检验:对加工后的零件进行检验,检查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7.加工记录:记录加工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和检验结果,以备后续生产参考。
二、工艺参数1.切削速度:是指刀具在单位时间内切削的长度。
根据加工材料的硬度和切削性能,合理选择切削速度,既能保证加工效率,又能保证刀具寿命。
2.进给速度:是指刀具在单位时间内在加工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进给速度的选择应考虑切削力和切削表面的要求。
3.切削深度:是指刀具在一次进给过程中所削除的材料层厚度。
切削深度的选择应使得切削力合理,既能保证加工效率,又能避免切削表面的质量。
4.刀具半径补偿:数控铣床会自动根据刀具半径补偿值进行补偿,使得加工轮廓与设计轮廓一致。
5.加工顺序:根据零件的几何形状和切削力的分布情况,合理选择加工顺序,避免零件变形和加工过程中的切削力过大。
三、加工工具选择1.刀具材料:刀具材料应具有一定的硬度、耐磨性和耐冲击性,常用的刀具材料有硬质合金、高速钢和陶瓷等。
2.刀具形状:根据零件的几何形状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形状,如平面铣刀、立铣刀、球头铣刀等。
3.切削刃数:根据加工材料的硬度和切削性能,选择合适的刀具刃数,既能保证加工效率,又能保证刀具寿命。
《零件的数控铣削加工》课程大纲一、课程定位1、课程性质《零件的数控铣削加工》是我院数控技术专业的一门实践性、综合性都很强的专业核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数控工艺分析、数控程序编制、数控机床操作与加工、零件检测等知识与技能。
它以《机械制图与CAD》、《公差与技术测量》、《UG加工编程》、《普通铣床操作实训》为前导课程,后续环节为《轮岗实训》与《顶岗实习》。
2、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要求,积极引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中对数控铣床操作工(中级)的要求,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根据学习规律,从简单到复杂零件加工,由手工编程进入到自动编程,逐渐达到职业资格技能鉴定标准的要求。
选择企业真实生产案例零件,根据企业对岗位的技能与能力需求,组织课程教学内容,在零件加工的工作过程形成学生的职业素养,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
设计思路:(1)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路设计课程。
(2)构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使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
(3)课程内容以企业广泛应用的系统编程及操作为主,同时兼顾企业普遍应用的其他数控系统的编程及加工中心的操作,以增加学生的就业适应面。
(4)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遵循高技术技能人才教育循序渐进的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一般到综合融训练、职业技能鉴定、企业生产于一体,使学生逐步适应、掌握数控加工职业岗位技能,具备本专业要求的综合实践能力与工程技能素质。
(5)在教案设计上采用“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步法设计,运用引导文问题等方法促使学生去思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主动学习变为主动创新。
教学过程则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积极运用多媒体、虚拟加工,课堂录像等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6)项目载体从职业技能考证分步练习到企业生产一线真实产品加工,让学生充分按照企业工作环境与要求学习,达到双证书要求,满足企业生产所需的素质与技术技能要求。
数控铣削加工工艺与编程一、数控铣削加工工艺数控铣削加工是一种以金属材料为对象,利用铣削刀具和高速旋转的主轴,在数控机床上进行精密的加工技术。
它相较于传统的手工铣削和普通铣床加工,具有更高的自动化程度、更高的精度和更大的生产效率。
同时,它可以实现对复杂曲面零件的加工,提高了产品精度和质量,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机械制造等行业。
数控铣削加工工艺的关键在于精确的编程和合理的刀具选择,这决定了加工的效率和产品质量。
首先,需要进行零件的CAD三维建模设计,然后通过CAM软件进行加工路线规划和工艺分析,最后生成NC代码并将其传输到数控机床上进行加工。
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刀具和参数,以保证加工的效果。
常用的刀具有铣刀、钻刀、车刀等,需要根据具体的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切削参数,以达到最佳的加工效果。
二、数控铣削加工编程数控铣削加工编程是利用计算机编写加工程序,以指导数控机床进行准确的零件加工。
在编程之前,需要进行零件CAD 设计和CAM工艺分析,确定加工路线和切削参数。
在编程的过程中,需要熟悉数控机床编程的语法和指令格式,掌握加工过程中常用的切削参数和刀具补偿等技巧。
编程的第一步是确定加工坐标系和切削速度。
加工坐标系是数控机床的工作坐标系,其坐标轴的方向和位置需要与零件CAD设计的坐标系一致,才能使零件加工的精度和效率最佳。
切削速度是在加工过程中刀具和工件的相对速度,需要根据刀具的刃口材料、硬度和工件材料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加工效果。
其次,需要编写切削路径和刀具指令。
切削路径是指刀具在工件表面上的运动轨迹,要尽可能地减少切削时间和切削力,以保证零件表面的精度和质量。
刀具指令是指对刀具运动的详细描述,包括切削深度、切削速度、切削方向、回刀位置等。
最后,需要进行NC程序的调试和参数优化。
调试是指通过模拟运行和实物测试等手段,不断检查和调整程序的正确性和合理性,确保加工过程的稳定性和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