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说课稿】二次根式的乘法

【说课稿】二次根式的乘法

【说课稿】二次根式的乘法
【说课稿】二次根式的乘法

二次根式的乘法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利用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2.会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

3.使学生能联系几何课中学习的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掌握和应用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和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2.难点: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

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利用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计算和化简.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是本节的中心内容,化简和运算都是围绕其进行的,而运用此性质计算化简又是二次根式的化简和混合运算的基础.二次根式的计算和化简通常与如勾股定理等几何方面的知识综合在一起.

本节难点是掌握和应用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和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积的算术平方根在应用时既要强调这部分题目中的字母为正数,但又要注意防止学生产生字母只表示正数的片面认识.要让学生认识到积的算术平方根性质与根式的乘法公式是互为逆运算的关系。综合应用性质或乘法公式时要注意题目中的条件一定要满足.

三、教学方法

从特殊到一般总结归纳的方法,类比的方法,讲授与练习结合法.

1. 由于性质、法则和关系式较集中,在二次根式的计算、化简和应用中又相互交错,综合运用,因此要使学生在认识过程中脉络清楚,条理分明,在教学时就一定要逐步有序的展开.在讲解二次根式的乘法时可以结合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让学生把握两者的关系。

2. 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和()及比较大小等内容都可以通

过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让学生通过计算一组具体的式子,引导他们做出一般的结论。由于归纳是通过对一些个别的、特殊的例子的研究,从表象到本质,进而猜想出一般的结论,这种思维过程对于初中学生认识、研究和发现事物的规律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对于培养的思维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教学手段利用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观察下面的例子:

用科技让复杂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己 于是可得到:

又如:

类似地可以得到:

由上一节知道一般地,有a b ?=b a ?(a 0≥,b 0≥);通过上面的例子,大家会发现 b a ?=b a ?(a 0≥,b 0≥) 也成立.

(二)新课

积的算术平方根.

由前面所举特殊的例子,引导学生总结出:一般地,有

(a ≥0,b ≥0).积的算术平方根,等于积中各因式的算术平方根的积. 要注意a ≥0、b ≥0的条件,因为只有a 、b 都是非负数公式才能成立,这里

要启发学生为什么必须a ≥0、b ≥0.在本章中,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所有字母

都表示正数,下面启发学生从运算顺序看,等号左边是将非负数a 、b 先做乘法

求积,再开方求积的算术平方根,等号右边是先分别求a 、b 的两因数的算术平

方根,然后再求两个算术平方根的积.根据这个性质可以对二次根式进行恒等变

形。 例:化简,使被开方数不含完全平方的因数(或因式):

(1)12 (2)34a (3)b a 4

说明: 1、当所得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的因数(式)中,有一些幂的指数不小于2,即

含有完全平方的因式(数),我们就可利用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并用2a =a

(a 0≥)来化简二次根式.

2、 (a ≥0,b ≥0)可以推广为

(a ≥0,b ≥0,c ≥0)

化简二次根式的步骤:

1、将被开方数尽可能分解出平方数;

2、应用b a ?=a b ?(a 0≥,b 0≥)

3、将平方项利用2a =a 化简.

小结:

1、积的算术平方根与二次根式的乘法的互逆性;

2、灵活应用它们进行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及化简二次根式。

作业:1.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的“课时作业”部分.

16.3.2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说课稿

16.3.2《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说课稿 五蛟初中王瑜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六章第三节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习了二次根式的三个重要概念(最简二次根式、同类二次根式、分母有理化)和二次根式的有关运算(二次根式的乘法、二次根式的除法、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基础上,将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综合在一起的混合运算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及整式的混合运算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与以前所学知识的关系,在比较中求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过程与方法 1、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与整式的混合运算及数的混合运算作比较,要注意运算的顺序及运算律在计算过程中的作用。 2、通过引导,在多解中进行比较,寻求有效快捷的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并且注意培养学生的类比思想。 三、重难点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是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的混合运算。它是以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为基础,同时又紧密地联系着整式、分式的运算,也可以说它是运算问题在初中阶段一次总结性,提高性综合学习;二次根式的运算和有理化的方法与技巧,能够进一步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本节课的难点:有关两个二次根式的和与这两个二次根式的差的积;两个二次根式的和或差的平方,联想乘法公式,与多项式的乘法相类似,二次根式的和相乘,适用乘法公式时,运用乘法公式解决相关计算题。 四、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对整式混合运算已经有了很深的理解,对二次根式的各种运算,也已掌握,但有些学生的计算综合能力还不是很高,因此本节课还需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五、教学方法分析 鉴于学生的特点及教材的特点,本节课主要采用“引导发现法”的课堂教学模式及“类比法”的教学方法,以此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互动。具体说明如下: 1、引导发现法: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自主探索,归纳结论,掌握规律。 2、类比法:类比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二次根式;类比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及整式的混合运算进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六、教学过程分析

八年级下册二次根式说课稿

二次根式 16.1《二次根式》说课稿 一、说教材 《二次根式》是人教版教材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二次根式》的第一课时,是“数与代数”的重要内容。这一内容是在八年级上册《平方根》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使学生对算数平方根有更深认识和理解。因此,教材在编排上就围绕算数平方根这个知识的主轴,以学生熟悉的相关问题展开教学内容。而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就是让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来学习《二次根式》,丰富对二次根式意义的理解,为学生学会确定被开方数中字母的取值范围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学生要学会学习,自主学习,要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所处的地位,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能够理解二次根式的意义,会确定被开方数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2、能力目标:通过动手练习,应用拓展,体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课堂练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勇于面对问题的能力。 为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理解二次根式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求解简单的被开方数中字母的取值范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的灵活运用。 为辅助教学,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 三、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本节课教学方法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已有的知识基础,注重加强知识间的纵向联系,复习引入,揭示课题,让学生体会数学学科知识的联系性和严密性。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新身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动手练习,独立思索,完善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古语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自主地去认识探究,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四、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将介绍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复习迁移,直入课题 教育家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上课开始,我创设学生熟悉的数学问题。“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两条直角边长,利用勾股定理求斜边长吗?”在此,和学生交流与平方根相关的问题,可以唤起学生的记忆,学生乐于交流,借此教师揭示并板书课题:二次根式。有的学生会猜想二次根式和开平方有什么联系呢,有的学生也会说这不是学过的吗,那有什么不一样的吗?但不管怎样,学生探究的兴趣浓厚,探究的欲望高涨。 (二)集思广益,新课教学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学习探究能力,他们渴望在学习中获得乐趣,获得成功。在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下,我抛砖引玉,先让学生猜想以下两个问题:数字4、8、16、25、36的平方根为多少?其中哪个称作算数平方根?如果把这些算数平方根定义一个新名称—二次根式,那么二次根式有怎样的性质特征呢?学生认真观察这些算数平方根的值,独立思考分析,发表自己的建议。可能每个学生的分析角度不同,因此,教师把各种情况汇总,再进行分析,发现二次根式的值是大于等于0的,二次根式都带有“”这样的数学符号,被开方数都大于等于0。在这个环节,一系列的学习过程都是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的过程中完成的,学生学得轻松,二次根式的性质在浅移默化中由学生总结概括得到。(三)应用拓展,丰富体验。 为了使学生对二次根式有更深的理解,在教学活动中,设置了如何确定被开方数中字母的取值范围问题。如,有的学生认为只要保证未知数就可以了,教师抓住这一契机,先引导学生说一说被开方数是哪部分,是还是。再让学生思考。在此,我相信学生一定能正确求解出的取值范围,从而实现了学生对二次根

湘教版八上数学《二次根式的除法》说课稿

湘教版八上数学二次根式的除法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积的二次根式性质的基础上学习,因此可以采取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模式,通过前一节的复习,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再结合积的性质,对比、归纳得到商的二次根式的性质.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课是商的二次根式的性质及利用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利用分母有理化化简.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是本节的主线,学生掌握性质在二次根使得化简和运算的运用是关键,从化简与运算由引出初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分母有理化,分母有理化的理解决定了最简二次根式化简的掌握. 教学难点是二次根式的除法与商的算术平方根的关系及应用.二次根式的除法与乘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强调根式除法结果的一般形式,避免分母上含有根号.由于分母有理化难度和复杂性大,要让学生首先理解分母有理化的意义及计算结果形式. 三、教法运用: 1. 本节内容是在有积的二次根式性质的基础后学习,因此可以采取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模式,通过前一节的复习,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再结合积的性质,对比、归纳得到商的二次根式的性质.教师在此过程中给与适当的指导,提出问题让学生有一定的探索方向. 2. 本节内容可以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讨论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并运用这一性质化简较简单的二次根式(被开方数的分母可以开得尽方的二次根式);第二阶段讨论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并运用这一法则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以及二次根式的乘除混合运算,这一课时运算结果不包括根号出现内出现分式或分数的情况。 3. 引导学生思考“想一想”中的内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教师组织学生思考、讨论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探索,运用类比、归纳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思考方法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 四、教学目标

《二次根式》教学反思

《二次根式》教学反思 ——计算课课型授课方法对比反思 姜慧芳在实数这一章的学习中,二次根式的运算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对于这节计算课我是这样设计的: 1.通过几个不同类型的化简计算,回顾化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为新课中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的学习打好基础。 2.先引入二次根式乘除法法则,对应三个练习题,三人上台演板,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目的是通过这三个题发现计算中遇到的问题,再解决。 3.加减法时,从课本上引入方法,并让学生举例说明如何应用。学生往往会举简单的例子,借此契机提问:如果算式中存在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式子,又该如何计算?从而总结方法:先化到最简,再合并。 4.随堂练习选5道进行练习。从中发现问题并解决。 我的设计方法是,一讲一练,搭配进行。但实际上由于学生做题速度优先,习题并没有完全完成。同时当天听了张李淼老师的课,她的设计方法特别的是非常重视例题,要求学生在课前重做例题,课堂开始的前十几分钟时间通过观察例题、比较两例题解题方法让学生找不同问题的做题方法,之后才开始练习。两相对比之下对计算可课型有如下思考: 1.重视课前批注的指导和及时反馈。可在课前组内检查批注情况。 2.重视例题的自学和分析,整体性的去练习。可尝试先讲完所有算法后,再从整体设计练习习题。 3.加强计算训练。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只有提高计算能力,才能提高笔算的速度和计算正确率,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计算训练,利用每日一练时间,做到天天练,逐步达到熟能生巧、对而快的程度。 4.处理好算法多样化与优化,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技巧。新课程下的计算教学是提倡算法多样化,这也是与旧教材的计算教学最大的区别。算法多样化并不是只讲数量不讲质量。因此,要及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不同算法的特点,多问问学生有没有别的运算方法,从而确定一些简便、快捷的计算方法。

二次根式的乘法说课稿

二次根式的乘法说课稿 二次根式的乘法说课稿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精心整理的二次根式的乘法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利用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 2、会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 3、使学生能联系几何课中学习的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会利用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化简二次根式。 2、难点:二次根式的乘法与积的算术平方根的关系及应用。 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利用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计算和化简。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是本节的中心内容,化简和运算都是围绕其进行的,而运用此性质计算化简又是二次根式的化简和混合运算的基础。二次根式的计算和化简通常与如勾股定理等几何方面的知识综合在一起。 本节难点是二次根式的乘法与积的算术平方根的关系及应用。积

的算术平方根在应用时既要强调这部分题目中的字母为正数,但又要注意防止学生产生字母只表示正数的片面认识。要让学生认识到积的算术平方根性质与根式的乘法公式是互为逆运算的关系。综合应用性质或乘法公式时要注意题目中的条件一定要满足。 三、教学方法 从特殊到一般总结归纳的方法,类比的方法,讲授与练习结合法。 1、由于性质、法则和关系式较集中,在二次根式的计算、化简和应用中又相互交错,综合运用,因此要使学生在认识过程中脉络清楚,条理分明,在教学时就一定要逐步有序的展开。在讲解二次根式的乘法时可以结合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让学生把握两者的关系。 2、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和比较大小等内容都可以通过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让学生通过计算一组具体的式子,引导他们做出一般的结论。由于归纳是通过对一些个别的、特殊的例子的研究,从表象到本质,进而猜想出一般的结论,这种思维过程对于初中学生认识、研究和发现事物的规律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对于培养的思维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观察例子得到结果 类似地可以得到: 由上一节知道一般地,有= 通过上面的例子,大家会发现=也成立 新课

二次根式的除法说课稿

二次根式的除法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积的二次根式性质的基础上学习,因此可以采取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模式,通过前一节的复习,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再结合积的性质,对比、归纳得到商的二次根式的性质.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课是商的二次根式的性质及利用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利用分母有理化化简.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是本节的主线,学生掌握性质在二次根使得化简和运算的运用是关键,从化简与运算由引出初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分母有理化,分母有理化的理解决定了最简二次根式化简的掌握. 教学难点是二次根式的除法与商的算术平方根的关系及应用.二次根式的除法与乘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强调根式除法结果的一般形式,避免分母上含有根号.由于分母有理化难度和复杂性大,要让学生首先理解分母有理化的意义及计算结果形式. 三、教法运用: 1. 本节内容是在有积的二次根式性质的基础后学习,因此可以采取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模式,通过前一节的复习,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再结合积的性质,对比、归纳得到商的二次根式的性质.教师在此过程中给与适当的指导,提出问题让学生有一定的探索方向. 2. 本节内容可以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讨论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并运用这一性质化简较简单的二次根式(被开方数的分母可以开得尽方的二次根式);第二阶段讨论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并运用这一法则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以及二次根式的乘除混合运算,这一课时运算结果不包括根号出现内出现分式或分数的情况。 3. 引导学生思考“想一想”中的内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教师组织学生思考、讨论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探索,运用类比、归纳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思考方法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 四、教学目标

《二次根式的乘法》说课稿

《二次根式的乘法》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 我是XX号,今天我说的课题是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二节第一课时《二次根式的 乘法》。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分析: “二次根式”是初中代数重要的内容之一。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二次根式的乘法,同时也为后面学习二次根式的除法、力口、减法等运算做准备,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教材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对于学生,通过之前学习了二次 根式的性质、化简,现在所学的乘法是对性质的一个应用,一个实践。学生在观察讨论交流 的过程中,能主动探索,勇于发现,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和联系能力以及转化的数学思想。 (二)教学重点:理解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j ab = j a ? J B (a>0, b>0),二次根式乘法法则j a ? J b = j ab (a>0, b>0),并利用它们进行计算和化简。 (三)教学难点:在具体化简问题中,发现规律,利用积的算术平方根性质和二次根式乘法法则进行化简。 二、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我指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 ?通过学习,是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2?通过引导,让学生会运用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和根式化简。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探索灵活运用积的算术平方根,使学生感知数学知识具有普遍的联系性。熟练掌握 运算法则,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来,感受探索的乐趣和 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的合理性和严谨性,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同时 进一步培养同学间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法简介: 教学法:根据教材特点和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本课我采用引导设问法、 讨论法、练习法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加强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创设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等方法学习,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下面,我重点说下本课题的教学过程】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首先请同学们回顾二次根式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a ?、.b = ab (a>0, b>0) 2.在黑板分别板书3道带有根号有关算术平方根的积和积的算术平方根的计算题, 请同学们完成。

二次根式说课稿

《二次根式》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二次根式”是《课程标准》“数与代数”的重要内容。本章是在第13章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本章内容与已学内容“实数”“整式”“勾股定理”联系紧密,同时也是以后将要学习的“锐角三角函数”“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等内容的重要基础。第一节研究了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它是学习本章的关键,它也是学习二次根式的化简和运算的依据。 二、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学生要学会学习、自主学习,要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教学大纲和新课标的要求,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 2、了解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经历观察、比较、总结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3、通过对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的探究,提高数学探究能力和归纳表达能力。 4、学生经历观察、比较、总结和应用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充满了探索性与创造性,体验发现的乐趣,并提高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点:二次根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的灵活运用 三、教法和学法 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一种合作,一种交流。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本节课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引领提升的方式展开教学。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知识基础,本节课注重加强知识间的纵向联系,,拓展学生探索的空间,体现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为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在“锐角三角函数”一章中,会遇到很多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要遇到将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等,本课适当加强练习,让学生养成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学习数学的习惯。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探究二次根式的概念

《二次根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二次根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是本章学习的落脚点,是前面学过的二次根乘法、除法及加减法的综合运用.通过本节课教学,使我意识到今后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教学观念还要不断更新,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充实自己头脑,指导新课程教学实践。 3、注意评价的多元化,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对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4、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顺序与实数运算类似,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5、对于二次根式混合运算,原来学过的所有运算律、运算法则及乘法公式仍然适用. 6、在二次根式混合运算中,如能结合题目特点,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选择恰当的解题途径,往往能事半功倍. 7、在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时,首先需搞清楚什么是同类二次根式,同类二次根式的判断,关键是能熟练准确地化二次根式为最简二次根式。

8、二次根式的加减,首先要化简二次根式,化简之后,就类似整式的加减运算了.整式的加减实质就是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二次根式的加减也是如此.合并同类二次根式与合并同类项类似.在教学中应注意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与整式加减运算的类比。 9、判断两个或多个二次根式是不是同类二次根式,是将它们化简成最简二次根式,再看被开方数是不相同,被开方数相同就是同类二次根式,如果被开方数不相同就不是同类二次根式,这与根号的因数或因式无关。 10、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后,根号前的系数不能是带分数。 在教学过程中,我收获了许多,例如对于教材该如何把握,对于例题与习题该如何选取,以及对于时间问题的处理方法等,为我今后的教学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我在教学过程中也是有很多不足,例如声音问题,还不够大声,可是也是有点紧张所致,还有在课堂上视野太小,由于后排坐着听课老师,我的眼光总是在前排同学处徘徊,而忽略了后排同学,其次,在教案上还有些许不足之处,再者还有在讲话方面不够术语话,过于口语化,这也是许多新教师的通病等等。总体来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得有失,希望在未来的实习时间里,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将不足之处加以改进与弥补。

二次根式说课稿-(1)

《二次根式》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第二章《实数》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平方根、立方根、实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本节内容与已学内容“实数”“整式”“勾股定理”联系紧密,同时也是以后将要学习的“锐角三角函数”“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等内容的重要基础。本节研究了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它是学习二次根式的化简和运算的依据。在中学阶段,大多数问题都是在实数的范围内研究的,因此,它对今后的数学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学生要学会学习、自主学习,要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教学大纲和新课标的要求,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二次根式和最简二次根式,会计算积的算术平方根和商的算术平方根。 (2)正确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 );0,0(≥≥b a )0,0(>≥b a 化简二次根式。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根据现有的条件或式子找出它们的共性,进而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和创新能力. (2)能用类比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找规律,用旧知识去探索新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索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敢于探索,大胆猜想,和同学积极交流,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二次根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教学难点:二次根式的性质的灵活运用。 b a b a ?=?b a b a =

四、教法和学法 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一种合作,一种交流。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本节课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引领提升的方式展开教学。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知识基础,本节课注重加强知识间的纵向联系,拓展学生探索的空间,体现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 五、教学过程 活动一: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探究二次根式的概念 1.探究二次根式概念 由两个实际问题入手,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研究二次根式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思考:用带有根号的式子填空,看看写出的结果有什么特点? (1)要做一个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7cm 和4cm 的三角尺,斜边的长应为 cm (2)要修建一个面积为6.28m 2的圆形喷水池,它的半径为 m (π取3.14) (3)观察下列代数式: )25,24())((,121 49, 2.7,11,5==-+c b b c b c 其中。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发现这些式子我们在前面都已经学过,它们的共同特征是:都要含有开方运算,并且开方数都是非负数。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二次根式的概念。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和创新能力. 活动二:探究二次根式的性质 (1)计算下列各式,你能得到什么猜想? 94?= ,94?= ; 94= ,9 4= ; 4925= ,4925= 。 (2)[师]通过上面计算的结果,大家认真总结找出规律.如果把具体的数字换成字母应怎样表示呢?

二次根式教学反思吴茂荣

二次根式教学反思 在二次根式这一章的学习中,重点是是掌握二次根式的运算,教学的关键是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这块教学内容是在第十二章实数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二次根式。在本章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在教学设计中,仍然存在着对学情分析不足,主要是过高估计学生的学习能力,一方面每节课设计的教学内容过多,经常一节课结束后还有不少内容没有完成,另一方面对以前学过的知识的复习工作做的不够,导致后续的新知识的学习遇到不少麻烦。如对二次根式的性质的应用时,考虑到以前已经学过,自以为学生不存在困难,就没有重点分析,结果导致不少学生在二次根式的化简过程中因此而出错。 2、九年级数学是新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我的教学理念还没有及时更新,有时对新老教材的区别关注不够,从而导致教学不到位。在二次根式的化简中,老教材比较重视对具体数的化简,对字母的要求不高,一般都确保二次根式有意义,而新教材特别要求引导学生注意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要求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推断字母取值范围的能力。刚开始对这一要求理解不到位,没有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也没有重视对典型错误的分析。 3、在促进学生探索求知和有效学习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在我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这方面的引导。在本章中,其实有许多内容可以进行这方面的尝试。如判断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选取有理化因式、选择不同的运算途径等都可以让学生进行探究和归纳。

在二次根式的运算中我就直接告诉学生:加减运算时利用公式,乘除时利用公式和,结果大部分学生并不接受。若能让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归纳出方法,学习的效果会提高很多,学习的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4、在学生的学习方面,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我班的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学习数学方面的积极性并不差,但自主学习方面还存在着不足。遇到困难有畏难情绪、对老师的依赖性太强、作业只求完成率而不讲质量、学习的竞争意识和自我要求明显缺乏。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教育和引导,加强改进,提高教学实效.

22.2二次根式的乘除(第二课时)教案

22.2 二次根式的乘除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a≥0,b>0)a≥0,b>0)及利用它们进行计算和化简. 教学目标 a≥0,b>0a≥0,b>0)及利用它们进行运算. 利用具体数据,通过学生练习活动,发现规律,归纳出除法规定,并用逆向思维写出逆向等式及利用它们进行计算和化简. 教学重难点关键 1a≥0,b>0)a≥0,b>0)及利用它们进行计算 和化简. 2.难点关键:发现规律,归纳出二次根式的除法规定.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解疑合探 自探1.(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完成下列各题: 1.填空 (1=____;(2=_____; (3=_____;(4=________. 2.利用计算器计算填空: ,(2,(3,(4=_____. (1 ;。 每组推荐一名学生上台阐述运算结果.(老师点评) 刚才同学们都练习都很好,上台的同学也回答得十分准确,根据大家的练习和回答,我们进行合探:二次根式的除法规定: 一般地,对二次根式的除法规定: 下面我们利用这个规定来计算和化简一些题目.

合探1.计算:(1 (2(3(4 分析:上面4 a ≥0,b>0)便可直接得出答案. 合探2.化简: (1(2 (3 (4 a ≥0,b>0)就可以达到化简之目的. 三、质疑再探:同学们,通过学习你还有什么问题或疑问?与同伴交流一下! 四、应用拓展 =,且x 为偶数,求(1+x 的值. 分析:a ≥0,b>0时才能成立. 因此得到9-x ≥0且x-6>0,即60(a ≥0,b>0)及其运用. 六、作业设计 一、选择题 1的结果是( ). A .2 7 .27 C D 2 = == = 数学上将这种把分母的根号去掉的过程称作“分母有理化” ( ). A .2 B .6 C . 1 3 D 二、填空题 1.分母有理化:(1) =_________;(2) =________;(3) =______. 2.已知x=3,y=4,z=5_______. 三、综合提高题 计算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二次根式的乘法说课稿

二次根式的乘法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利用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 2.会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会利用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化简二次根式. 2.难点:二次根式的乘法与积的算术平方根的关系及应用. 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利用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计算和化简.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是本节的中心内容,化简和运算都是围绕其进行的,而运用此性质计算化简又是二次根式的化简和混合运算的基础.二次根式的计算和化简通常与如勾股定理等几何方面的知识综合在一起. 本节难点是二次根式的乘法与积的算术平方根的关系及应用.积的算术平方根在应用时既要强调这部分题目中的字母为正数,但又要注意防止学生产生字母只表示正数的片面认识.要让学生认识到积的算术平方根性质与根式的乘法公式是互为逆运算的关系。综合应用性质或乘法公式时要注意题目中的条件一定要满足. 三、教学方法 从特殊到一般总结归纳的方法,类比的方法,讲授与练习结合法. 1. 由于性质、法则和关系式较集中,在二次根式的计算、化简和应用中又相互交错,综合运用,因此要使学生在认识过程中脉络清楚,条理分明,在教学时就一定要逐步有序的展开.在讲解二次根式的乘法时可以结合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让学生把握两者的关系。 2. 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及比较大小等内容都可以通过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让学生通过计算一组具体的式子,引导他们做出一般的结论。由于归纳是通过对一些个别的、特殊的例子的研究,从表象到本质,进而猜想出一般的结论,这种思维过程对于初中学生认识、研究和发现事物的规律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对于培养的思维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次根式的加减说课稿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二次根式的加减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第三节《二次根式的加减》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程序、板书设计等五个方面进行陈述。 一. 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在上节学习的化简二次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二次根式的加减。在化简二次根式的同时,引导学生概括出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类比整式的加减运算中的合并同类项,给出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法则,进而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混合运算。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掌握判断同类二次根式的方法。 2、使学生能正确合并同类二次根式,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 过程与方法 正确掌握合并同类二次根式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合并同类二次根式的方法过程中,发展合作意识和合情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制作课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 二次根式加减法则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 法则的探索与理解。 二,教法与学法:由于初三学生的数学思维特征有具体逻辑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但仍有很大程度的经验性,而二次根式需要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本节课运用引导探究法,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构思:本节课是在二次根式的化简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重点是探索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法则。在设计本课时教案时,先复习二次根式的化简,并由此引出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注意引导学生对同类二次根式和同类项、二次根式的加减的合并同类项进行比较学习。在理解、掌握和运用二次根式的加减法运算法则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渗透类比、概括等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小组学习方式,组间竞争,按各组表现评出最优小组,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四、说教学过程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精选习题、学生分成十组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什么最简二次根式? (2)化简下列各数, (1)(3,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抢答。 师:按各组表现给小组计分。 设计意图:为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做铺垫。 (二)探索新知 师:提出问题:观察上面各数的结果,你发现他们有什么特点吗?小组讨论,抢答。 生回答:结果中的被开方数都是一样的。 师总结:同类二次根式 练习:下列各式中,哪些是同类二次根式?

《化简二次根式》教学反思

《化简二次根式》教学反思 《化简二次根式》教学反思 鉴于学生的特点及教材的特点,本节课主要采用“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及“谈话式”的教学方法,以此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互动。 (一)在师生互动方面,教师注重问题设计,注重引导、点拨及提高性总结。使学生学中有思、思中有获。如本节课开始,出示书中例题1: 让学生先进行思考,解答。然后同学说出怎样进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强调:运算顺序及运算律和有理数相同。 (二)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上,教师注重活动设计,使学生学中有乐,乐中悟道。教师设计一组题目,让学生以竞赛的形式解答,然后以记成绩的方法让其它同学说出优点(简便方法及灵活之处)与错误。由于本节课主要以计算为主,对运算法则及规律性的基础知识,学生很容易掌握而且从意识上认为本节课太简单,不会很感兴趣,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更好的抓好基础,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如此这般设计。 (三)在个体与群体的互动方式上,教师注重合作设计,使学生学中有辩,辩中求同。如本节课中对难点问题:“化去根号内分母”的教学,出示一个题目,让学生思考,找个别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然后其它同学补充完成。 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不是生来就有的,主要靠教师的激励和主导,才能达到彼此互动。正是在这一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追求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的协调发展,有效地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和谐、愉快的情境中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目的是让教师乐教、会教、善教,促使学生乐学、会学、善学,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在和谐、愉快的情景中实现教与学的共振。

二次根式的乘除教案教案

21.2 二次根式的乘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a≥0,b≥0)(a≥0,b≥0)及其运用.教学目标 (a≥0,b≥0)(a≥0,b≥0),并利用它们进行计算和化简 (a≥0,b≥0)并运用它进行计算;? (a≥0,b≥0)并运用它进行解题和化简.教学重难点关键 a≥0,b≥0)(a≥0,b≥0)及它们的运用. (a≥0,b≥0). 关键:要讲清(a<0,b<0)=,如=或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完成下列各题. 1.填空 (1=______; (2=_______. (3. 参考上面的结果,用“>、<或=”填空. ×_____,×_____,× 2.利用计算器计算填空 (1,(2 (3(4,

(5. 老师点评(纠正学生练习中的错误) 二、探索新知 (学生活动)让3、4个同学上台总结规律. 老师点评:(1)被开方数都是正数; (2)两个二次根式的乘除等于一个二次根式,?并且把这两个二次根式中的数相乘,作为等号另一边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 一般地,对二次根式的乘法规定为 反过来: 例1.计算 (1(2(3(4 分析:a≥0,b≥0)计算即可. 解:(1 (2 (3 (4 例2 化简 (1(2(3 (4(5 (a≥0,b≥0)直接化简即可. 解:(1×4=12 (2×9=36 (3×10=90 (4

(5 三、巩固练习 (1)计算(学生练习,老师点评) ①②×2 (2) 化简:; 教材P11练习全部 四、应用拓展 例3.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请予以改正: (1 (2=4 解:(1)不正确. ×3=6 (2)不正确. 五、归纳小结 本节课应掌握:(1=(a≥0,b≥0)(a≥0,b ≥0)及其运用. 六、布置作业 1.课本P151,4,5,6.(1)(2).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3.课后作业:《同步训练》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一、选择题 1.若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边长分别为,?那么此直角三角形斜边长是(). A.cm B.C.9cm D.27cm 2.化简).

二次根式除法教学反思

二次根式除法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题: 二次根式除法 科目: 数学 提供者: xx教学对象: 初二学生 单位: xx五中课时:1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最简二次根式的判断; 2体验到分母有理化最简方法是先局部化简; 二、教学目标 对于第一个目标期望学生能自行归纳出来最简二次根式一般形式就最好,对于第二个目标让学生自行体验到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同学们讨论问题提的时候自始至终非常专注,而且很高效,有三个几乎从来不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能大胆走上讲台给大家讲解二次根式一道除法题的三种解法,他们的登台引起全班同学的欢呼.这是组员们的努力所带来的结果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问题的设置: 这节课为了让同学掌握二次根式的定义,我直接抛出“什么是二次根式”这个问题让同学们去讨论,但后来效果并没有达到我想象的高度.其实后来想想这个问题的设置不能过于直接,应当列举诸多二次根式,让同学们判断哪些是二次根式,并讨论其理由,这样引导学生从感性过渡到理性.从而顺利掌握这个概念的本质.所以问题的设置不能死板,教条,要多样化,其目的是让学生能高效的掌握知识本身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 二次根式的除法。 2、难点: 分母有理化做二次根式的除法。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让同学掌握二次根式的定 义,我直接抛出“什么是二次根 式”这个问题让同学们去讨论, 但后来效果并没有达到我想象 的高度.其实后来想想这个问题 的设置不能过于直接,应当列举 诸多二次根式,让同学们判断哪 些是二次根式,并讨论其理由, 这样引导学生从感性过渡到理

性.从而顺利掌握这个概念的本设计意图老师在设置问题时,要仔细研究, 既要让学生能自主解决问题,但又 要能比较好的解决问题.这还是需 要遵循传统教学的规律.目的是让学生能高效的掌握知识本身质.所以问题的设置不能死板, 教条,要多样化, 这节课并没有实现这个目 的,而且没有想到学生竟然给出 多种方法.我想这一节课是否, 对于第二个教学目标只能是一 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当把这个 问题延伸到下一节课,可以在下 一节课中把学生的课后作业的 解法对比,让学生去体会哪种方 法更好,更简洁. 七、教学评价设计 把教师比喻为牧羊犬,教师的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仅仅是做好外围工作,随时注意那些可能游离于课堂之外的同学,让其能进入状态之中,正如,羊到草地上直接和草接触,老师要让学生直接接触知识本身,不需要经过老师这个中间环节.但我对于这个问题有一个新的想法,那就是羊该在哪块草地吃草是需要预先精心考虑的!所以问题的设置很关键,要让羊能吃到最好的草,让每只羊能吃到最容易消化的草,这很重要.老师在设置问题时,要仔细研究,既要让学生能自主解决问题,但又要能比较好的解决问题.这还是需要遵循传统教学的规律.

八年级数学下册-16《二次根式》说课稿

《二次根式》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六章《二次根式》(第一课时).本次说课包括四个部分: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二次根式”是《课程标准》“数与代数”的重要内容。本章是在第13章《实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二次根式的知识。它与已学内容“实数”“整式”联系紧密,同时也是后面的“勾股定理”,“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等内容的重要基础。本节课涉及的二次根式的字母取值范围的问题是中考的必考题型。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 2. 确定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等能力,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学习方法。 (3)、情感目标:使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总结、应用等数学活动,感受和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并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二次根式的概念。 教学难点:确定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 (1)、本节课中,我采用学案导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教学,并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教师的适当点拨,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和掌握。

(2)、学法:采取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法,以便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三、教学过程分析 (一)、温故知新,情境导入。 1.复习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有关知识 。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由实际问题得到的式子有什么共同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把数学问题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不同的式子中探寻规律,由特殊到一般引入二次根式的概念。 (二)、概念练习,突出重点。 在一组不同的式子中让学生指出哪些是二次根式?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练习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进一步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 (三)、例题讲解,突破难点。 通过循序渐进的例题使学生讨论交流归纳确定二次根式中字母取值范围的方法。 例1:要使2-x 有意义,字母x 的取值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例2:要使 有意义,字母x 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思考:把题目改为:要使 有意义,字母x 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设计意图:通过有梯度的例题的学习,让学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从而真正掌握确定二次根式中字母取值范围的题型。同时采用变式设计,步步深入,使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四)、巩固运用,加深理解 1、通过仿例题的基础练习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就感。 2、通过课堂检测,综合考察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质疑问难,总结评价 x x --32x x --32

二次根式的运算教学反思

二次根式的运算教学反思 在二次根式这一章的学习中,重点是是掌握二次根式的运算,教学的关键是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这块教学内容是在第十二章实数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二次根式。在本章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在教学设计中,仍然存在着对学情分析不足,主要是过高估计学生的学习能力,一方面每节课设计的教学内容过多,经常一节课结束后还有不少内容没有完成,另一方面对以前学过的知识的复习工作做的不够,导致后续的新知识的学习遇到不少麻烦。如对二次根式的性质的应用时,考虑到以前已经学过,自以为学生不存在困难,就没有重点分析,结果导致不少学生在二次根式的化简过程中因此而出错。 2、九年级数学是新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我的教学理念还没有及时更新,有时对新老教材的区别关注不够,从而导致教学不到位。在二次根式的化简中,老教材比较重视对具体数的化简,对字母的要求不高,一般都确保二次根式有意义,而新教材特别要求引导学生注意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要求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推断字母取值范围的能力。刚开始对这一要求理解不到位,没有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也没有重视对典型错误的分析。 3、在促进学生探索求知和有效学习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在我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这方面的引导。在本章中,其实有许多内容可以进行这方面的尝试。如判断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选取有理化因式、选择不同的运算途径等都可以让学生进行探究

和归纳。在二次根式的运算中我就直接告诉学生:加减运算时利用公式,乘除时利用公式和,结果大部分学生并不接受。若能让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归纳出方法,学习的效果会提高很多,学习的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4、在学生的学习方面,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我班的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学习数学方面的积极性并不差,但自主学习方面还存在着不足。遇到困难有畏难情绪、对老师的依赖性太强、作业只求完成率而不讲质量、学习的竞争意识和自我要求明显缺乏。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教育和引导,加强改进,提高教学实效。 反思二:二次根式的运算教学反思 《二次根式》这一章内容并不多,但《二次根式的运算》在数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承上启下,是数与式的连接,是低级运算和高级运算连接的重要的一环,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的重要体现,是数学运算的基础。这一部分的教学我主要是从以下几点进行的: 1、注意了对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复习,从而引入了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则,得到了二次根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公式就是工具,工具顺手了工作就快就有效率。因此,在这里让学生进行了大量的练习,熟练公式,打好基础。 2、注意了二次根式乘除法的计算公式的逆用。总结了乘法公式的逆用就是用来使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的尽方的因数或因式,除法公式的逆用就是用来使被开方数不含分母,从而保证了结果是最简二次根式。注重方法的传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