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翻译的不对等性
- 格式:ppt
- 大小:225.50 KB
- 文档页数:16
汉英翻译中语言的不对等与文化研究摘要:在汉英翻译过程中,语言的不对等常常反映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这种差异不仅仅是词汇和语法结构的转换,更涉及到文化背景、价值观念、习惯和传统等方面。
研究汉英翻译中的语言不对等不仅有助于提高翻译质量,更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汉英翻译中语言的不对等与文化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汉英翻译;语言不对等;文化研究引言在汉英翻译中,语言的不对等现象是常见的,这一现象反映了中英两种语言之间的语法结构、词汇表达和习惯用语等方面的差异。
而这种差异往往也受到了两种语言背后文化因素的影响。
1汉英翻译中语言的不对等与文化研究意义汉英翻译中的语言不对等和文化研究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们影响着翻译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语言不对等反映了中英两种语言在语法、词汇和表达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而文化研究则涉及到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历史背景、社会制度、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内容。
理解和处理语言不对等是翻译工作中的一项挑战。
译者需要在保持原文意思准确性的基础上,根据目标语言的语言特点和文化背景来灵活翻译,以确保译文流畅易懂。
译者还需要关注文化研究,深入了解两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理解原文意义,并确保翻译具有文化适应性和贴近度。
在翻译引言和结束语等文章部分时,语言不对等和文化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这些部分往往承载着文章的核心思想和情感,译者需要在保留原文情感和思想的同时,根据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来灵活翻译,使译文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
2汉英翻译中语言的不对等应对策略2.1意译意译是翻译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策略,指的是根据目标语言的语言和文化特点对原文进行重新表达,而不是简单地逐字翻译。
通过意译,翻译人员可以更好地传达原文的含义和情感,使翻译结果更贴近目标读者的习惯和理解能力。
在意译过程中,翻译人员需要考虑上下文、文化背景、语言风格等因素,以确保翻译结果流畅自然、准确传达原文意思。
中国电影字幕英译不对等问题由于语言体系和文化的原因方面的局限性,在许多情况下不平等的英文字幕翻译的电影,叫做英语的不可译性。
在翻译研究领域,专门为电影字幕翻译工作相对较少,但这并不是说电影字幕翻译是毫无章法。
电影具有很强的功能性,而奈达的功能对等原则,对于解决在电影字幕翻译中遇到的由于语言和文化所造成的不对等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它是评估电影字幕译文好坏的最佳标准。
關键词:英汉翻译;电影字幕;不对等电影的主要内容可以反映中国文化的发展,而观众在欣赏电影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现文化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性也是电影字幕翻译障碍的最大原因。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电影的字幕翻译将有更高的要求。
因此,对于翻译工作者而言,必须掌握整个电影的内涵,将电影的内涵表达出来,让观众充分感受到电影所蕴含的文化,从而更好让中国文化走出去。
因此,本文从《流浪地球》着手通过对该电影的英译字幕不对等现象进行分析以探究解决电影字幕翻译不对等的策略。
一、翻译中的不对等性的定义很多资料都提到了翻译中的不对等性的定义,但是我们并没有对这种现象十分了解,然而通过总结可以归纳出:翻译不对等指的是由于不同历史背景、风俗习惯、传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译文的源语在形式、风格等方面与目的语有所不同。
在翻译过程中虽然可以把意思顺利表达,但是想要译文和原文达成绝对的平等是非常困难的。
二、《流浪地球》英译字幕中翻译不对等问题(一)词汇不对等英语词汇和汉语词汇在内涵和数量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异。
作为语言的最小基本单位,词汇是文化的载体,它反映了不同国家在理解世界上的角度有所不同,所以在汉译英的过程中,词汇的翻译质量会影响整个翻译。
“家庭”这个词翻译成英语是“family”,但汉语中的“家”和“庭”各有其含义。
“家”的本义是家畜的栖息地,后来扩展为人类的居住地。
“庭”是指在屋子前大门后的那块空地,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封闭式居住建筑文化。
因为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住宅建筑样式跟中国不一样,英文的family不像汉语“家庭”那样,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意义。
浅析英汉文化差异及翻译中的不对等性作者:刘丽丽来源:《卷宗》2019年第36期摘要: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和载体,在不同的历史背景、社会文化下自然会产生出不同的语言。
本文通过分析英汉两种语言在段落、句式、词语等方面的表征存在的差异,以及对其所反映出的中西方文化差异而进行的尝试性探究,浅析两者间因文化差异,所产生的英汉翻译中不对等现象,并从词汇、结构、形态等方面来分析翻译中词义的选择以及文化差异的处理策略。
关键词:英汉语言;文化差异;表征;翻译;不对等性1 英汉语言的差异汉英两种语言雏形的产生、历史环境的改变及社会背景都大不相同,所以它们关于语言表征中的各个表述,也存在着不同的差异。
1.1 词汇的差异1.1.1 文字汉字是象形文字,其可以表形表音表义,可以单独表达汉语含义,并且由多个汉字组成词汇,构成句子直到完整的文章呈现。
而英语是由26个字母组成,拆分开每个字母时都无法正确的表述出它所包含的意思,必须由两个或者多个字母组成的整体,才能为它赋予真正的含义。
1.1.2 词汇在英语中抽象名词的使用,要比在汉语中频繁。
比如conceptualization,像这样形成的抽象化名词,在汉语中要少见得多。
汉语中的抽象名词,词形没有变化,但词意不同,在了解漢语中的抽象名词所表达的含义时,要结合语境以及交流者的表达意图。
如“正确”这个词,所表达的意思是形容词还是抽象名词,就需要结合语境判断。
1.2 句法结构的差异1.2.1 形合和意合英语是形态语言,在行文中通过连词、介词或者关系词等将句子连接成篇,不但直观的表达其所要传递的信息,并且句子结构缜密,语言间逻辑性较强,是一种重形合的表达方式。
而汉语则是一种含蓄的语言,一种间接的、婉转的表达方式,表面上的表达不太能决定真正意思的准确性,语言和文字是通过承上启下的意境,以及对其他事物的借鉴来体现本身的涵义,是一种重意合的结构。
1.2.2 静态与动态英语是一种静态性的语言结构,动词在英语中由于受到主谓关系的限制,一个主谓关系句中有且仅有一个主要动词,因此它的动作意义常由其他词类来表达,即动词名词化。
试论英汉词义的不完全对应关系及其翻译引言英汉两种语言存在着词义的不完全对应关系。
当我们将一个英语单词翻译成中文时,往往不能简单地找到一个与之完全对应的中文词汇。
这种现象是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言结构、文化背景、习惯用法等方面的不同所致。
本文将探讨英汉词义的不完全对应关系及其翻译问题,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法。
词义的不完全对应关系1. 语言结构的差异英语是一种属于印欧语系的语言,而中文属于汉藏语系。
两种语言在语法、句子结构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导致同一个概念在两种语言中表达的方式不尽相同。
例如,英语中的形容词通常放在名词之前,而中文中则通常放在名词之后。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将英文形容词转换为中文形容词的顺序。
2. 文化背景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所处的文化背景也是导致词义不完全对应的一大原因。
文化背景不同导致人们对同一个概念有不同的了解和表达方式。
例如,英语中有许多以动物命名的习语,如“a leopard can’t change its spots”(豹子改不了斑点),表达一个人无法改变自己的本性。
而在中国文化中,动物的象征义不同,因此在翻译习语时需要注意文化背景的差异。
3. 习惯用法的差异习惯用法是指人们在日常交流中习惯使用的表达方式。
英汉两种语言的习惯用法存在着差异,导致词义不完全对应。
例如,英语中的“thank you”(谢谢)在中文中有多种表达方式,如“谢谢”、“多谢”、“感谢”等,根据语境和表达方式的礼貌程度选择不同的词汇。
词义的翻译方法1. 词义比较法词义比较法是指通过对英中两种语言的词义进行比较,找到在某种特定语境下最为接近的翻译。
通过分析两种语言中的词义差异,并考虑语言使用习惯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可以选择一个最合适的词汇进行翻译。
例如,英语中的“book”可以翻译成中文的“书籍”、“图书”等,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词汇。
2. 释文翻译法释文翻译法是指根据原文的意思和语境,通过对词义的解释来进行翻译。
摘要: 两种语言翻译的不对等性是每一个译者最困惑的问题。
在翻译实践中, 由于文化背景、思维认知及固有的本族语使用差异, 使英汉翻译绝对对等不可企及。
翻译的对等是有限度的。
关键词: 不对等性; 限度; 语际意义翻译是一种跨越时空的语言活动, 是把一种语言已经表达出来的东西用另一种语言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
美国当代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 eugene nida )早年提出了读者反应对等原则,并在与塔伯(charlesr taber ) 合著的《翻译理论和方法》一书中指出, 翻译是从语义到文体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
对等首先是语义对等, 再就是风格对等。
”无论是范存忠提出的“准确”, 还是塔伯、奈达所指的“对等”, 他们都折射出翻译界的一种理想与目标。
一种语言用另一种语言重新表达出来是完全可能的, 但完全准确而又绝对对等是不可能的。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人类的思维是有存在决定的。
由于每种语言都有自己所特有的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心理背景, 所以处于不同语系的汉英之间的这个鸿沟是不言而喻的。
1 语际意义转换的限度1.1 概念意义的不对等性从传统的词汇学来讲, 词义包括概念意义和内涵意义。
所谓概念意义, 也叫外延意义( denotative meaning) 或认知意义( congnitivemeaning) ,是词汇的最基本意义, 是语言符号所代表的事物的最基本特征的抽象概括, 常视作是词语在字典中的定义或释义。
所谓内涵意义是隐含或附加在概念意义上的意义。
词的内涵意义在日常谈话和文学作品中都有很大的作用, 并且因民族而异。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理解词义, 英语词语和汉语词语都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不对等性。
请看下面的例子:2) the apple ofmy eye3) the old man has just kicked the bucket1.2 语境的不对等任何语言都处于特定的语言环境, 即上下文( context) 中, 从而具有特殊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