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 格式:txt
  • 大小:8.54 KB
  • 文档页数:5

养学生独立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并掌握一些初步的学习方法;


1.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更重要的是有着丰富多彩的古代文化。比
----他们往往通过对某事的叙述或某景的描写来间接表
?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篇古代文人的短信,即南
。(板书文题,简介作者)

(今浙江安吉)人。生于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卒于梁武帝普通元年(520)。
,完稿后上呈武帝,武帝恶其实录,
以其书不实”,命焚毁。后奉诏撰写《通史》,未就而卒。事见《梁书》卷四十九、《南史》卷七十二《吴
。今人朱东润《诗人吴均》一文中有吴均年谱(见《中国文学论集》,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
吴均是史学家,他著有《齐春秋》三十卷、《庙记》十卷、《十二州记》十六卷、《钱塘先贤传》
《梁书》本传说:“均文体清拔
‘吴均体’。”《隋书·经籍志》四著录:“梁奉朝请《吴均集》二十卷。”《旧
·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皆为二十卷。《宋史·艺文志》著录:“《吴均集》三卷。”可见其

吴均:(496-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人,史书称他好学有俊才。梁武帝曾经斥责吴均:“吴均不
”,活画出他的个性。文如其人,虽用当时盛行的骈体,但却别具一格,骈中带散,一任性气,自成
“吴均体”。其诗多为与友人的赠答应酬,诗风以清秀为主。《梁书》说他“文体清拔有古
”,在当时被人称为“吴均体”,其文传世的大多是短小书信,如《与顾章书》、《与施从书》和本篇。 总

本文见于《艺
卷七。由于文中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富春江的秀美风光,历来被人们当做独立成篇的山水佳作来







1.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写富春江水清澈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写江流气势磅礴的:急湍甚箭,猛浪苦奔。
3..写听觉感受的: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


本文可谓写景小品文,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这里的景物有何特色,能否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

明确:富春江。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试析第一段与二、三段的关系。
明确:第一段概括描述了从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与二、三段是总分关系。本文写景的基本
“先总后分”;先分写“异水”,再分写“奇山”。
“水”、富春江的水有什么特点?
明确:水绿,水清,水深

,水急。这部分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富春江的异水。
“异”之特点。

“夹岸高山,……千百成峰。”山高,山陡,山多。
“山”,除直接写山的特点外,还写了些什么内容,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

本文首段以“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八字总领全篇,二、三段分别从“异水” 和“奇山”两
,由近
;写“水”
“山”的部分,详写动态略写静态。这样既突出景物主要特征,又显得详


.讲解:①风烟:指烟雾。②共色:同样的颜色。③俱:都。④许:附于数词之后,表约数,相
“左右”。⑤独绝:独一无二;绝,到了极点。⑥从流飘荡: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这

.概括描述了从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写的是富春山的全貌
,不仅写出了江流宛转,随山形而变,江上小舟,顺流而下,随流飘荡的


情形,更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好大自然的闲适随意心情。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既是作者在百里富春江上的所见所感的概括,也可以说是本文所写山光水色的一个总体特点。 4.“落霞与孤鹜齐飞,秋天共长天一色”意境相同的句子是什么?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七、教学第二自然段 1.讲解:①缥碧:青白色;缥,音.piao3。②急湍:急流的水;湍,音tu6n。③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 B.文章从哪几方面来写异水? 水清:千丈见底,直视无碍 静态描写

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比喻、夸张) 动态描写
这样描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显示出富春江水的秀丽之美和壮观之美,突出
“异”字。总之,这一段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写江水之美.
.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富春江的异水。作者描绘异水时运用比喻和夸张,


.文章突出水的澄澈、透明的句子是什么?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侧面表现水的清澈)。
.文章突出表现水急的句子,《三峡》一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讲解:①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②负势竞上: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
,不是“寒树”。③轩邈:轩,高;邈,远。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
“反”同
。⑩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上,在上,名词作状语。⑨犹:好像,如同。@交映:
,显现,显露。 动静结合

a.从山自身写:
山之高:皆生寒树(以树之寒衬托山之高)
山之势:负势竟上,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从山势写其奇)

b.从山上

的其它景物来写山
从动物--好鸟、蝉、猿等在山中悠然自得的生活写山无穷的生命力;
从人--热衷功名和经纶世务者临山的心境衬山之雄奇、幽美.
从植物--横柯上蔽、疏条交映(写山哺育了万物)
“一切景语皆情语”,文中哪些句子既表现富春江的魅力,又抒写了作者对朋友的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表现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
这种鄙弃功名利禄,厌倦官场政务的思想刚好与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中的哪句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负势竞上,互相轩藐” 与“望峰息心” 不是自相矛盾了吗?
“息”的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而不是积极进取的心。在遭遇挫折与挑战的时

.以细腻的笔触详写了富春江夹岸的奇山,并抒发了人在此山中的感受。描绘奇山时,紧扣山高、

作者既从侧面烘托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

.作者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山,参照你乘船或坐车时观景的体验,

人们会产生四周景物在不断地向后移动的幻觉(鲁迅《社戏》中就有这样的描
。在这样的幻觉中观察山势,就会产生“负势竞上”的想像。
.文章第3段中在意思上前后呼应的两句话是什么?

.第3段写景的手法运用在文中有何作用?
作者从景物的形状、光线、声响和给人的感受等多角度去

.作者为什么发出“望峰息心”、“窥谷忘反”的感慨呢?
自然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

自然人世间争名夺利、官场角逐的一切,都变得
境界超出世俗的追求了。这里的一切是那么恬美而和谐、幽静而美妙,作者置身于大自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人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改造自然,美化自然,
另一方面美的自然环境也能美化人即人类受教育和陶冶而变得更完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的理解。
明确:这句话中虽然流露出作者亟思奋发有为,终未显达,因而有些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但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的奇峰。聆听“泠泠作响,嘤嘤成韵”的美声,不禁心旷神怡,
这部分以细腻的笔触详写了富春江夹岸的奇山,并抒发了人在此山

:结构美、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

①文章在结构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明确:文章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字总领全篇,二、三两段分承“异水”和“奇山”两方面,
绕“独绝”二字展开生发和描摹,结构上纲举目张,脉络分明。
②写景顺序和

详略上有何特点?
明确;写景顺序上先“水”后“山”,由近及远,逐层展开,符合“从流飘荡”的观景习惯,条理清楚。
“山”略写“水”;写“水”的部分,详写静态略写动态;写“山”的部分,详写动态略


③文章是如何抓住“异”和“奇”两字来写水和山的?
明确:第二段写“异水”。先抓住其“缥碧”的特点,写江水之色,“千丈”写江水之深,“见底”写江水
“游鱼”写江水之净。然后以比喻夸张的手法,勾勒其急湍猛浪的激越美。这样描写,静中有动,
“异”字。第三段写“奇山”。首先
“负势竞上”“争高直指”,仿佛有无穷的奋发向上的生命力,它们仿佛
“千百成峰”,层峦迭嶂。其次从声的角度写空山天籁之奇。再次
山外虽然晴光万里,山中却别有景象。作者笔锋又从动到静,写出
“有时见日”的幽暗的景象。这一段写山之形之声之色,都紧
“奇”字。
④你从泉声、鸟声、蝉声、猿声中听到了什么?
明确:听到的是欢快的声音,它们汇成了一曲对生命的颂歌,把这寂静的山谷,变成一个热闹、和


⑤本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言志的语言很少。但历来优秀的文章都讲究情景相生,我们从作者对景
从寥寥几句写观感的语句中,领略到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趣?(请先找出表现作者情感的语
)
明确:高雅的志趣、高洁的情怀。我们可以从首段“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一句中,感受到一种享受
更令人赞赏的是,在描绘山景时,作者插入两句观感: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这几句感受,不仅从侧面衬托出险峰幽谷的夺人心魄的魅力,更是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


⑥本文是骈文,请找出文中出现的对偶句,并说说它们的妙处。
明确:“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
妙处: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比立意,相映成趣,读来琅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骚人墨客,吟诗作文,为今人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
,仅用一百四十四字便生动逼真地描绘

本文描写十分出色,关键在于抓住了景物特征。选用了形象的语言:“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净”托“色”,“景”中孕
情”。置身于这样的山光水色之中,那心情该何等舒畅!
写异水:“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写出江水的明净澄澈。写奇山:“夹
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五成峰。”这里写出了山“色”青葱,写出了山“势”



水异:水绿,水清, (静景) 结构美:总分、详略、顺序

略 水深,水急 (动景) 意境美:动与静、声与色、光与影
山奇:直写:山高,山陡,山多 (静景) 志趣美:潇洒开朗、常人心态

烘托:寒树,鸣泉,好鸟 (动景) 语言美:句式整齐、音韵和谐


唐朝韦庄称富江“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宋代苏东坡亦誉:“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
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清水一条琴。
无声诗兴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 (清?刘嗣绾)
元代吴桓赞道:“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元·吴桓赞)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唐·韦庄)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