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次氯酸钠消毒液使用方法

次氯酸钠消毒液使用方法

次氯酸钠消毒液使用方法
次氯酸钠消毒液使用方法

次氯酸钠消毒液适合于医疗卫生、金融、旅游、政府机关、饭店、药店、宾馆、商场、学校、幼儿园、酒店、商超、美甲店、美容店、按摩店、洗浴中心、大学校园及网吧、食品药品医疗用品等企业。但是这个产品在不同的场所其使用方法是不一样的。那具体是什么呢?

具体的使用方法是:餐具、茶具、厨具消毒1:3 600mg/L 浸泡5分钟再用清水冲洗,用原液直接喷洒更好。

鱼肉类、水果蔬菜表面消毒1:50 40mg/L 浸泡3~5分钟再用清水冲洗。

饮用水(井水、河水)消毒1:5004mg/L消毒30分钟可饮用。

座便器消毒(家用)1:10 200mg/L 擦拭或浸泡,作用5~1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

病人唾液、呕吐物、排泄物1:5 400mg/L浸泡,作用2小时再用清水冲洗。

牛奶瓶、罐及幼儿玩具消毒)1:16 120mg/L浸泡3~1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

墙壁、家具、地面消毒1:10 200mg/L擦拭、喷洒,作用10分钟也可以用原液直接喷洒,再用清水擦洗。

病人衣物、用品消毒1:16 120mg/L 浸泡5~10分钟对深色衣服有漂白。再用清水冲洗。

人体保健1:16 120mg/L 浸泡手脚3~5分钟,或擦拭身体可预防手痒、脚气病、身痒、伤口消毒及妇幼保健卫生。

禽舍的消毒、除臭1:2 1200mg/L 喷洒,作用5~10分钟再用清水擦洗。

公用物品及环境清洁、消毒1:10 200mg/L 擦拭办公桌椅、电话、沙发等,作用5~1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亦可用原液喷洒环境。

以上就是巩义市景阳净水材料有限公司分享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这家公司主要经营产品有:聚丙烯酰胺PAM(阴,阳,非离子)污水除磷剂聚合氯化铝、碱式氯化铝、聚合氯化铝铁、聚合硫酸铁、氧化钙、磷酸二氢钾、活性炭、聚合硅酸铝、硫酸亚铁等各种脱色除臭、助凝剂。

次氯酸钠的正确使用方法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正确应用 次氯酸钠的制备和杀菌原理[1] 次氯酸钠(NaClO)是用发生器的钛阳极电解食盐水而得,反应如下:NaCl+H2O→NaClO + H2↑ 次氯酸钠在水中水解形成次氯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如下: NaClO+ H2O→HClO + NaOH 次氯酸钠消毒液用于消毒的有效成份是HClO,HClO在水中离解,反应如:HClO ?H++ClO- HClO由于受水中某些杂质或光线的影响,会产生解,反应如下:2HClO ?2HCl+ O2↑ 次氯酸钠(NaClO)消毒液俗称84消毒液[2] 1.84消毒液有一定的刺激性与腐蚀性,必须稀释以后才能使用。一般稀释浓度为千分之二到千分之五,即1000毫升水里面放2到5毫升84消毒液。浸泡时间为10到30分钟。 2.84消毒液的漂白作用与腐蚀性较强,最好不要用于衣物的消毒,必须使用时浓度要低,浸泡的时间不要太长。 3.84消毒液是一种含氯消毒剂,而氯是一种挥发性的气体,因此盛消毒液的容器必须加盖盖好,否则达不到消毒的效果。 4.不要把84消毒液与其他洗涤剂或消毒液混合使用,因为这样会加大空气中氯气的浓度而引起氯气中毒。 使用方法: 原液:清水为1:100,有效氯含量为500mg\l; 原液:清水为1:50,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 原液:清水为1:20,有效氯含量为2500mg\l ①浸泡法。将待消毒的物品放入装有含氯消毒剂溶液的容器中,加盖。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的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500mg/L 的消毒液浸泡10min 以上;对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枝杆菌和细菌芽孢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 mg/L~5000mg/L 消毒液浸泡30min 以上。

1.3消毒液配制和使用制度

消毒液配制和使用制度 1、目的 规范消毒剂的配置及消毒剂的储存、保管和使用,防止对食品造成污染,确保使用安全,特订立此制度。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消毒剂及消毒剂储存、保管、发放、使用。 3、职责 3.1品控部负责文件的制定及推行和实施,并对实施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检查和跟踪。 3.2生产相关的部门按照本程序的要求进行操作。 4、程序 4.1更衣室应依据各种消毒剂的特性设立专柜管理,应存放于阴凉、干燥处,严禁接触热源、火源,放置时应开口向上,以免洒漏或挥发失效。保证安全存量不少于一个月的使用量,不得出现中断现象。 4.2消毒剂配制注意事项: 4.2.1配制时应使用专用器具、量具,并加以标识区别。 4.2.2因含氯消毒剂对人体呼吸道膜和皮肤有明显刺激,配制时须戴口罩(防毒面具)和橡胶手套,或在通风区域配制。 4.2.3配制消毒剂时应产看消毒剂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及消毒剂是否变质现象。 4.3消毒剂的配制方法: 4.3.175%酒精,将211ml蒸馏水(室温)放置于量筒中,加入95%的酒精至

1000ml,或直接购买75%酒精使用。 4.3.2ClO2消毒液,取ClO2A剂3包及B剂3包,加入盛有3.9kg(根据采购市售ClO2有效氯浓度即使调整加水量)水的塑料容器中充分溶解成为母液。配置好的母液必须在24小时内用完,若用不完须放入避光干净容器中密闭待用。 4.3.3消毒剂配制及使用控制表 4.4消毒频率及消毒液浓度 4.4.1消毒频率:看横松架每隔5分钟消毒一次;装箱、封箱人员每隔30分钟对手消毒一次;入库人员每隔1小时对手消毒一次,其他人员每隔10分钟对手消毒一次。每次浸泡不低于30秒。 4.4.2消毒液更换频率:3小时更换一次,若消毒液有效氯低于标准值应随时补充。 4.4.3消毒液控制浓度值

最全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目录 甲基苯 (1) 2-丙醇 (2) 2-丁酮 (3) 乙酸乙酯 (4) 乙酸正丁酯 (5) 环氧树酯 (6) 醇酸树酯 (7) 二甲苯异体混合物 (8) 环己酮 (9) 不干性醇酸树脂 (10) 聚氨酯树脂 (11) 硝化纤维素 (12) 2-丁氧基乙醇 (13) 丙烯酸清漆 (14) 丙烯酸漆稀释剂 (15) 环氧漆固化剂 (16) 环氧漆稀释剂 (17) 硝基底漆 (18) 硝基清漆 (19) 硝基磁漆 (20) 硝基漆防潮剂 (21) 硝基漆稀释剂 (22) 聚酯树脂清漆 (23) 聚酯漆稀释剂 (24) 醇酸漆稀释剂 (25) 环氧磁漆 (26) 汽油 (27) 柴油 (28) 1,2,4,5-四甲苯 (29) 1,2,3-三甲苯 (30) 1,2,4-三甲基苯 (31) 1,3,5-三甲苯 (32) 1-丙醇 (33) 2-氨基乙醇 (34)

2-甲基-1-丙醇 (35) 4-甲基-2-戊酮 (36) 7110甲聚氨酯固化剂 (37) 氨溶液 (38) 苯酚 (39) 苯乙烯 (40) 环己烷 (41) 丙酮 (42) 石脑油 (43) 1,1-二氯乙烷 (44) 1,2-二氯乙烷 (45) 甲醇 (46) 乙醇[无水] (47) 4-羟基-4-甲基-2-戊酮 (48) 乙酸正丙酯 (49) 乙酸异丙酯 (50) 乙酸异丁酯 (51) 乙酸仲丁酯 (52) 乙酸乙烯酯[抑制了的] (53) 碳酸(二)甲酯 (54) 1,2-二甲苯 (55) 1,3-二甲苯 (56) 1,4-二甲苯 (57) 1,3,5-三甲基苯 (58) 正丁醇 (59) 乙二醇甲醚 (60) 乙二醇乙醚 (61) 丙烯酸正丁酯[抑制了的] (62) N,N-二甲基甲酰胺 (63) 3-氯-1,2-环氧丙烷 (64) 三氯甲烷 (65) 三氯乙烯 (66) 乙酸[含量>80%] (67) 丙烯酸[抑制了的] (68) 氢氧化钠溶液 (69)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配置方法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配置方法 消毒剂有消毒剂浓度的换算和使用液的配制方法 消毒剂有效成份含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1.V=( C'×V')/C; 2.X=V'-V; 式中:C 为使用说明书中标识的消毒剂原液的有效成份含量(浓度)。V 为所需消毒剂原液的体积。 C'为欲配制消毒剂溶液的有效成份含量(浓度)。 V'为欲配制消毒剂溶液的体积。 X 为所需自来水的体积。 为便于大家尽快掌握消毒剂浓度的换算和使用液的配制,特举例如下: 例1, 某含氯消毒剂的有效氯含量为50000mg/L,需要配制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的消毒剂溶液10升(10000ml),应取消毒剂原液多少毫升?加水多少升? V=( C'×V')/C; =(1000mg/L×10000ml)/50000mg/L =200ml X=10000-200=9800ml=9.8升 故应取消毒剂原液200ml,加水9.8升,即可配制有效氯含量为1000 mg/L的消毒剂溶液10升。 例2,某含氯消毒剂的有效氯含量为0.5%,需要配制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的消毒剂溶液10升(10000ml),应取消毒剂原液多少毫升?

加水多少升? 有效氯含量为0.5%相当于100ml消毒剂中含有0.5g(500mg)有效氯,每升(1000ml)中含有5000mg有效氯,即有效氯含量为5000mg/L。V = ( C'×V')/C; =(1000mg/L×10000ml)/5000mg/L = 2000ml X =10000-2000 = 8000 ml =8升 故应取有效氯含量为0.5%消毒剂原液2000ml,加水8升,即可配制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的消毒剂溶液10升。 例3,某含氯消毒剂的有效氯含量为0.5%,需要配制有效氯含量为200PPm的消毒剂溶液10升(10000ml),应取消毒剂原液多少毫升?加水多少升? 1PPm相当于1000000ml消毒剂中含有1g(1000mg)有效氯,每升(1000ml)中含有1mg有效氯,即有效氯含量为1mg/L。 V = ( C'×V')/C; =(200mg/L×10000ml)/5000mg/L = 400ml X =10000-400 =9600 ml =9.6升 故应取有效氯含量为0.5%消毒剂原液400ml,加水9.6升,即可配制有效氯含量为200PPm的消毒剂溶液10升。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使用注意事项 次氯酸钠消毒液浓度和配制方法: 1、具体浓度标准:(用的次氯酸钠原液的浓度每批也不一样,大约范围9~11%)

次氯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次氯酸钠溶液 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hypochlorite solution 企业名称: 地址: 邮编: 电子邮件地址: 联系电话: 传真号码: 企业应急电话: 技术说明书编码: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于水的净化,作消毒剂,纸浆漂白剂等,医药工业中用于制氯胺等。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物理化学危险: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健康危害:经常用手接触本品的工人,手掌大量出汗,指甲变薄,毛发脱落。本品放出的游离氯有可能引起中毒。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 13690-2009)及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该产品属于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可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睛损伤,一次接触可能导致消化系统损害,对水生生物毒性非常大并且有长期持续影响。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密闭操作,注意通风,远离高热。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阅读并了解所有预防措施。按要求使用个体防护装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还原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工作场所不得进食、饮水。 事故响应:如发生火灾,根据具体的着火物质选择合适的灭火剂。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如果有灼伤,就医治疗。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被污染的衣物应清洗干净后再使用。 安全储存:保持容器密闭。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严禁与还原剂、酸类混储。 废弃处置:若可能回收使用。在规定的处理厂处理和中和。滤出固体,当作有害废物在规定场所掩埋。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物质 混合物□

次氯酸钠加药装置使用维护说明书

次氯酸钠加药装置 使用维护说明书 宜兴市华电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目录 catalog 1.设备名称及型号 Device name and type 2.用途及适用范围 Application and sphere of application 3.技术参数、结构形式及工作原理 Tech data, structural style and principle of work. 3.1、总体 main part 3.2、主要部件 major component 1 3.3、主要部件2 major component 2 4.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equipment installation and debugging 5.操作和使用 operation and use 6.维护保养与故障排除 maintaining and fault resolution 设备的维护和保养equipment maintaining 6.1.1 日常维护和保养 maintenance overhaul 6.1.2 定期维护和保养 routine maintenance 设备常见故障及处理办法equipment common fault and solution 7.2.1 机械元、部件常见故障common faults of mechanical element 7.2.2 电气元器件常见故障 common faults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elements 7.2.3 液压元件常见故障 common faults of hydraulic element 8.附表 attachment 附表1 专用工具明细表 attachment 1 list for special purpose tools

最新次氯酸钠溶液安全技术说明

最新次氯酸钠溶液安全技术说明 业标识 中文名:次氯酸钠溶液 英文名:Sodium hypochlorite solution 推荐用途:用作漂白剂、氧化剂及水净化剂,用于造纸、纺织、轻工业等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GHS危险性类别:金属腐蚀物 GHS标签要素:象形图: 防范说明:远离火种、热源与易燃物,与还原剂、酸、碱类分开 存放,配备防护用品。 危险信息:具腐蚀性 警示词:警告 物理和化学危险性:有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具致敏性。 人体健康危害:引起皮肤病、过敏反应。 环境危害:无明显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 人员接触后主要症状:有似氯气的刺鼻气味;用次氯酸钠漂白液洗手的工人, 手掌大量出汗,指甲变薄,毛发脱落。 应急综述:离开污染现场,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受污处。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混合物 危险组分:NaClO 化学名:次氯酸钠 通用名:漂白水 含量(以有效氯计):≥10%、≥13% 相对分子质量:74.44 CAS号:7681-52-9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急性和迟发效应、主要症状和健康危害:氯气中毒、灼伤皮肤、致敏。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燃烧性:不燃。 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气体,有腐蚀性。 灭火方法和灭火剂:采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消防人员防护装备: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相应的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

次氯酸钠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次氯酸钠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次氯酸钠广泛运用于给水、排水工程及其它领域之中,可以进行消毒、漂白、助凝、抑制丝状菌、洗膜等等,作为一篇科普+专业类文章,本文从次钠的自身性质及作用机理谈起,方方面面讨论一下次钠。 一、次氯酸钠的性质 次氯酸钠是一种无机物,分子式为NaClO,在没有作为广泛的水类消毒剂之前,广泛用于漂白、消毒中,近几年来,随着氯气及二氧化氯的弊端渐露,采用次钠消毒大有取代了氯气及二氧化氯消毒趋势,成为水处理消毒的主流消毒工艺。 次氯酸钠消毒液一般成微黄色液体,颜色和二氧化氯溶液差不多,溶液随着次钠浓度的增加,黄色渐深,一般含量在13%的浓度达到极限,再高会有不少结晶析出,次钠属于强碱弱酸盐,见光、遇热均容易分解,生成氯化钠和氧气,此外次钠属于危化品(5%以上溶液),但等级不高,在《危险化学品名录(2015版)》中:次氯酸钠溶液[含有效氯>5%]的危险货物编号是:83501;别名:漂白水;UN号:1791;CAS号:7681-52-9。 二、次氯酸钠的作用 1、消毒作用 消毒作用是次钠的最主要的作用之一,作为氯类消毒剂,其消毒机理和氯气基本相同,主流认为有以下两种: 其一是次氯酸钠在水中水解成次氯酸: NaC1O+H2O=NaOH+HC1O HClO=HCl+{O} 而后次氯酸分解生成新生态氧,生态氧的极强氧化性使菌体和病毒的蛋白质变性,从而使病源微生物致死; 其二是认为次氯酸不仅可与细胞壁发生作用,且因分子小,不带电荷所以可以侵入细胞内与蛋白质发生氧化作用,破坏其磷酸脱氢酶,使得其糖代谢失调死亡: R-NH-R+HC1O=RNC+H2O

个人认为,两种反应应该都有作用。 在作为给水消毒剂的时候,一般后加氯投加量可以在2mg/l有效氯左右,而前加氯视原水特点而定,前后加氯量最好进行小试实验,如果遇到水中有氨氮的时候,会发生折点加氯效应,更应该进行小试实验进行投加。 次钠的投加点可以有多个,一般设置在配水井、出水跌落井、消毒专用混合井等利于次钠混合的地方,接触时间不得小于30分钟,但一些厂将次钠投加点设置在滤池进水端,认为定量投加可以有利于滤砂的反洗,我个人是不推荐的,因为次钠的投加将破坏滤砂的生物作用,削弱滤砂的过滤效果,且影响后续投加的计量计算。 在作为污水的消毒剂的时候,投加量一般是自来水消毒的3~7倍,实际投加量也应以小试实验作为指导;投加点一般设置在总出水点,如深床滤池出水处,生物滤池出水处,也可以设置在二沉池的出水处,并设置专门的清水池容纳消毒后的水体,现阶段,次钠消毒多用在有深度处理的水厂,而没有深度处理的水厂由于执行排放标准较低,较少使用。 由于次钠也是属于氯类消毒剂,其消毒机理也和氯气一样,所以副产物基本也和氯气一样,主要会产生一氯二溴甲烷、二氯一溴甲烷、三卤甲烷、三溴甲烷等等,产生计量和投加量成正比例关系,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次钠产生这些消毒副产物的量要比氯气要少得多,所以相对氯气来水,次钠消毒又是较为安全的,需要主要的是,次钠消毒还会产生二氧化氯消毒特有的消毒副产物,氯酸盐及亚氯酸盐,主要原因其实和次钠本身没有太大关系,主要还是由于久置后分解

次氯酸钠消毒浓度

商检推荐标准为:手的消毒为50-100ppm ;过脚池为200-250PPM ,工器具为150- 200PPM。关键是自己要验证一下消毒的效果 手池:50ppm 脚池:200ppm 工具器:100-150ppm 地面\墙壁等:150-200ppm HACCP通用教程上93页第五部分:化学药品配置、贮存和使用记录 食品加工企业使用的化学药品有消毒剂、灭虫药物、食品添加剂、化验室使用化学药品以及润滑油等。 消毒剂有:1、氯与氯制剂,常用的有漂白料、次氯酸钠、二氧化氯、常用的浓度(余氯),洗手液50ppm,消毒工器具100ppm,消毒鞋靴200-300ppm。 91页表面样品的检测记录指出,经过清洁消毒的设备和工器具食品接触面细菌总数低于100个/CM2为宜,对卫生要求严格的工序,应低于10个/cm2,沙门氏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不得检出。 这种产品操作特别简单,只要用食盐、水、通电20分钟,即可制成无毒无害的高效消毒液(次氯酸钠消毒液或者臭氧消毒液。次氯酸钠消毒液发生器产生的消毒液品质纯净、无毒、无害、无残留物污染,对人畜无害。特别适用于饭店、宾馆、学校、医疗卫生系统、公共食堂、办公室、中小型食品加工厂、养殖场、种植业等场所使用。 消毒物品比例有效氯含量(约)消毒方法与时间备注 餐具、茶具、厨具消毒 1:3600mg/L 浸泡5分钟再用清水冲洗,用原液直接喷洒更好 鱼肉类、水果蔬菜表面消毒 1:5040mg/L 浸泡3~5分钟再用清水冲洗 饮用水(井水、河水)消毒 1:5004mg/L 消毒30分钟可饮用 座便器消毒(家用) 1:10200mg/L 擦拭或浸泡,作用5~1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 病人唾液、呕吐物、排泄物 1:5400mg/L 浸泡,作用2小时再用清水冲洗 牛奶瓶、罐及幼儿玩具消毒) 1:16 120mg/L 浸泡3~1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 墙壁、家具、地面消毒 1:10200mg/L 擦拭、喷洒,作用10分钟也可以用原液直接喷洒,再用清水擦洗 病人衣物、用品消毒 1:16120mg/L 浸泡5~10分钟对深色衣服有漂白。再用清水冲洗 人体保健 1:16120mg/L 浸泡手脚3~5分钟,或擦拭身体可预防手痒、脚气病、身痒、伤口消毒及妇幼保健卫生 禽舍的消毒、除臭 1:21200mg/L 喷洒,作用5~10分钟再用清水擦洗 公用物品及环境清洁、消毒 1:10 200mg/L 擦拭办公桌椅、电话、沙发等,作用5~1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亦可用原液喷洒环境。 在抗洪防病消毒时,常采用次氯酸钠溶液进行消毒,其杀菌作用与漂白粉基本相同。由于次氯酸钠在水中同样产生次氯酸,再在水中极易产生氧原子和氯原子,病原体蛋白受到氧化和部分氯化作用而死亡。其消毒灭菌效果决定于溶液中的有效氯含量。由于生产次

次氯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书

次氯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次氯酸钠溶液 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hypochlorite solution 企业名称: 地址: 邮编: 电子邮件地址: 联系电话: 传真号码: 企业应急电话: 技术说明书编码: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于水的净化,作消毒剂,纸浆漂白剂等,医药工业中用于制氯胺等。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物理化学危险: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健康危害:经常用手接触本品的工人,手掌大量出汗,指甲变薄,毛发脱落。本品放出的游离氯有可能引起中毒。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 13690-2009)及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该产品属于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可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睛损伤,一次接触可能导致消化系统损害,对水生生物毒性非常大并且有长期持续影响。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密闭操作,注意通风,远离高热。操作

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阅读并了解所有预防措施。按要求使用个体防护装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还原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工作场所不得进食、饮水。 事故响应:如发生火灾,根据具体的着火物质选择合适的灭火剂。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如果有灼伤,就医治疗。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被污染的衣物应清洗干净后再使用。 安全储存:保持容器密闭。储存于阴凉、干燥、通

次氯酸钠价格报价

次氯酸钠价格报价 次氯酸钠价格报价 郑州永坤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次氯酸钠价格报价,次氯酸钠市场价格2500元/吨,次氯酸钠,是钠的次氯酸盐。次氯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的次氯酸是漂白剂的有效成分。国家强制标准《次氯酸钠》(GB佃106-2013)于2014年 12月1日生效。代替GB 19106-2003。规定了次氯酸钠溶液的普遍要求。GB 2557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次氯酸钠》由卫生部制定公布,规定了食品添加剂次氯酸钠的要求,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的次氯酸钠必须符合该标准要求。 次氯酸钠安全使用方法:1?冲洗时不可加压,针头不可堵住根管,以免溶液超出根尖孔,损伤根尖周围组织。为了使药液达到根尖1/3处的根管,应在根管预备充分通畅后使用。2.应新鲜配制,避光、避热、密闭

保存。3?浓度高时对黏膜有刺激。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 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腐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C。应与酸类分开 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次氯酸钠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次氯酸钠运输:危险货物编号:83501 UN 编号:1791 包装标志:II类 包装类别:053 包装方法:耐酸坛或陶瓷瓶外普通木箱或半花格木箱;玻璃瓶或塑料桶(罐)外普通木箱或半花格木箱;磨砂口玻璃瓶或螺纹口玻璃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完整版)次氯酸钠(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次氯酸钠俗名:漂水、漂白水 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hypochlorite solution CAS No.:7681-52-9 分子式:NaClO 分子量:74.44 技术说明书编码:919 生产企业名称: 地址: 邮编:传真号码:企业应急电话:电子邮件地址: 生效日期:2010年4月9日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ⅹ 有害物成分浓度 CAS NO. 次氯酸钠≥10% 7681-52-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8.3类其它腐蚀品 侵入途径:吸入、吸食、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次氯酸钠放出的游离氯可引起中毒,亦可引起皮肤病。已知本品有至敏作用。用次氯酸钠漂白液洗手的工作,手掌大量出汉,指甲变薄,毛发脱落。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立即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品走私案的腐蚀性气体。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无有害物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灭火注意事项: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上风方向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蔬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相应的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用大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转移至安全场所。 消除方法:立即切断泄漏源,小屋泄漏用大量水冲洗。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经过培训持证上网,严格遵守工艺堆积和岗位操作法。操作岗位配备过滤式防毒面具、空气(氧气)呼吸器、像胶手套和全身橡胶防毒衣等。远离火种、热源以及易燃、可燃物,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避免与还原剂、酸类、碱类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仓间。应与易燃或可燃物、碱类、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不可混储混运。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水质快速比色管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施。 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应佩带防毒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工作服饰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防护: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次氯酸钠溶液安全技术说明

次氯酸钠溶液 业标识 中文名:次氯酸钠溶液 英文名:Sodium hypochlorite solution 推荐用途:用作漂白剂、氧化剂及水净化剂,用于造纸、纺织、轻工业等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GHS危险性类别:金属腐蚀物 GHS标签要素:象形图: 防范说明:远离火种、热源与易燃物,与还原剂、酸、碱类分开 存放,配备防护用品。 危险信息:具腐蚀性 警示词:警告 物理和化学危险性:有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具致敏性。 人体健康危害:引起皮肤病、过敏反应。 环境危害:无明显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 人员接触后主要症状:有似氯气的刺鼻气味;用次氯酸钠漂白液洗手的工人, 手掌大量出汗,指甲变薄,毛发脱落。 应急综述:离开污染现场,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受污处。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混合物 危险组分:NaClO 化学名:次氯酸钠 通用名:漂白水 含量(以有效氯计):≥10%、≥13% 相对分子质量:74.44 CAS号:7681-52-9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急性和迟发效应、主要症状和健康危害:氯气中毒、灼伤皮肤、致敏。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燃烧性:不燃。 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气体,有腐蚀性。 灭火方法和灭火剂:采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消防人员防护装备: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相应的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

次氯酸钠的说明

次氯酸钠(NaClO)是用发生器的钛阳极电解食盐水而得,反应如下: NaCl+H2O→NaClO + H2↑ 次氯酸钠在水中水解形成次氯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如下: NaClO+ H2O→HClO + NaOH 次氯酸钠消毒液用于消毒的有效成份是HClO,HClO在水中离解,反应如: HClO ? H+ +ClO- HClO由于受水中某些杂质或光线的影响,会产生解,反应如下: 2HClO ? 2HCl+ O2↑ 次氯酸钠(NaClO)消毒液俗称84消毒液 1.84消毒液有一定的刺激性与腐蚀性,必须稀释以后才能使用。一般稀释浓度为千分之二到千分之五,即1000毫升水里面放2到5毫升84消毒液。浸泡时间为10到30分钟。 2.84消毒液的漂白作用与腐蚀性较强,最好不要用于衣物的消毒,必须使用时浓度要低,浸泡的时间不要太长。 3. 84消毒液是一种含氯消毒剂,而氯是一种挥发性的气体,因此盛消毒液的容器必须加盖盖好,否则达不到消毒的效果。 4.不要把84消毒液与其他洗涤剂或消毒液混合使用,因为这样会加大空气中氯气的浓度而引起氯气中毒。 使用方法: 原液:清水为1:100,有效氯含量为500mg\l; 原液:清水为1:50,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 原液:清水为1:20,有效氯含量为2500mg\l。

1 浸泡法。将待消毒的物品放入装有含氯消毒剂溶液的容器中,加盖。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的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500mg/L 的消毒液浸泡10min 以上;对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枝杆菌和细菌芽孢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 mg/L~5000mg/L 消毒液浸泡30min 以上。 2 擦拭法。对大件物品或其它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法消毒。消毒所有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参见浸泡法。 3 喷洒法。对一般污染的物品表面,用1000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作用30min 以上;对经血传播病原体、结核杆菌等污染表面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 的消毒液均匀喷洒,作用60min 以上。喷洒后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人员应离开现场。 4 干粉消毒法。对排泄物的消毒,用含氯消毒剂干粉加入排泄物中,使含有效氯10000mg/L,略加搅拌后,作用2h~6h,对医院污水的消毒,用干粉按有效氯50mg/L 用量加入污水中,并搅拌均匀,作用2h后排放。 一、次氯酸钠化学品在造纸、纺织和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次氯酸钠是一种高效氧化剂,在水中以HClO 和ClO两种形态存在,HClO 极不稳定,易分解出O2。新生态的氧具很强的氧化能力,能破坏有机色素基团,使有色物褪色。所以,在造纸业用于漂白纸浆,纺织业中用于漂白织物。另外,次氯酸钠在无机化工、染料、冶金、医药、轻工、农牧方面均有用途.。在工业用水和饮用水处理领域中,次氯酸钠溶液可作杀菌灭藻剂使用时将工业品次氯酸钠溶液加水稀释,直接用耐腐蚀的泵加入水系统. 次氯酸钠入水后有次氯酸(HClO)生成,它是杀菌灭藻的主要有效成分。HClO 能对水中有臭味的无机物彻底氧化消除,使水得以净化,保护工业输水设备,使饮用水水质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保证人体健康。 二、次氯酸钠消毒液在空气消毒中的应用

常用消毒液配制习题

1、碱能水解蛋白质和核酸,对微生物结构和酶起破坏性作用,造成微生物死亡。(√) 2、醇类消毒剂对细菌繁殖体、病毒及真菌孢子具有杀灭作用,对细胞芽孢无效。(√) 3、季铵盐类消毒液是一种阳离子表面消毒剂,为人工合成的消毒剂,能吸附于细菌表面,使细菌通透性改变,细胞内的酶溢出,细菌因代谢障碍而死亡。(√) 4、碘类消毒作用原理:是游离状态的碘原子的超强氧化作用,破坏病原体的细胞膜结构及蛋白分子而杀死病原体。(√) 5、醛类消毒液作用原理:通过烷基基化反应是菌体蛋白变性,酶和核酸等功能改变,杀菌力强。(√) 6、消毒液稀释浓度计算公式浓溶液容量=(稀溶液浓度/浓溶液浓度)*稀溶液容量(√)。 7、消毒液稀溶液容量=(浓溶液浓度/稀溶液浓度)*浓溶液容量消毒液 8、消毒液稀释倍数计算公式稀释倍数=(原药浓度/使用浓度)-1(若稀释100倍以上时公式不必减1)消毒液 9、消毒液增加药液计算公式需增加浓溶液容量=(稀溶液浓度/稀溶液容量)/(浓溶液浓度-使用浓度)(√) 10、酸类消毒液能水解蛋白质和核酸,对微生物结构和酶起破坏性作用,造成微生物死亡。(× ) 、 11、季铵盐类消毒剂对细菌繁殖体、病毒及真菌孢子具有杀灭作用,对细胞芽孢无效。(× ) 12、醇类消毒液是一种阳离子表面消毒剂,为人工合成的消毒剂,能吸附于细菌表面,使细菌通透性改变,细胞内的酶溢出,细菌因代谢障碍而死亡。(×) 13、醛类消毒作用原理:是游离状态的碘原子的超强氧化作用,破坏病原体的细胞膜结构及蛋白分子而杀死病原体。(× ) 14、碘类消毒液作用原理:通过烷基基化反应是菌体蛋白变性,酶和核酸等功能改变,杀菌力强。(× ) 15、消毒液稀释浓度计算公式浓溶液容量=(稀溶液浓度/浓溶液浓度)*浓溶液容量(× )。 16、消毒液稀溶液容量=(浓溶液浓度/稀溶液浓度)*稀溶液容量消毒液(× ) 17、消毒液稀释倍数计算公式稀释倍数=(原药浓度/使用浓度)-2(若稀释100倍以上时公式不必减1)消毒液(×) 18、消毒液增加药液计算公式需增加浓溶液容量=(稀溶液浓度/稀溶液容量)/(浓溶液浓度-稀溶液使用浓度)(× )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SDS-次氯酸钠溶液[含有效氯>5%]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产品名称:次氯酸钠溶液按照GB/T 16483、GB/T 17519编制编制日期:2019年9月10日 SDS编号: 版本:1.1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次氯酸钠溶液 化学品英文名:Sodium hypochlorite solution 企业名称: 企业地址: 邮编: 传真: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地址: 企业应急电话: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于水的净化,以及作消毒剂、纸浆漂白等,医药工业中用制氯胺等。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微黄色溶液,有似氯气的气味。腐蚀品。对皮肤、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吸入次氯酸起雾可引起呼吸道反应,甚至发生肺水肿。大量口服腐蚀消化道,可产生高铁蛋红蛋白症。 GHS危险性类别: 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B 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

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1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性说明:腐蚀品。对皮肤、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引起严重的眼睛损伤。对水生生物有极高毒性。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避免吸入粉尘或烟雾。 ——操作后彻底清洗身体接触部位。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镜、防护面罩。 ——禁止排入环境 ·事故响应 ——食入:漱口,不要催吐。 ——吸入: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休息,保持利于呼吸的体位。立即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就医。 ——皮肤接触:洗立即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服。用水冲洗皮肤、淋浴。 ——眼睛接触:用水细心地冲洗数分钟。如带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则取出隐形眼镜,继续冲洗。立即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就医。 ——泄漏:收集泄漏物。 ——灭火:根据着火原因选择合适的灭火剂灭火。 ·安全储存: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 ——上锁保管。 ——贮存时切勿污染水源、食物或饲料。 ·废弃处置:

次氯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书(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次氯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次氯酸钠溶液 化学品英文名:sodium hypochlorite solution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 次氯酸钠溶液7681-52-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B;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害,类别1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经常用手接触本品的工人,手掌大量出汗,指甲变薄,毛发脱落。本品有致敏作用。本品放出的游离氯有可能引起中毒。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具致敏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具有腐蚀性。有害燃烧产物:氯化物。 灭火方法:采用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腐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新版次氯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书

次氯酸钠溶液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次氯酸钠溶液 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hypochlorite solution 企业名称:、、、、、、、、、、、、 地址:、、、、、、、、 邮编:、、、、、 电子邮件地址:、、、、、、 联系电话:、、、、、、、、、、、、、 传真号码:、、、、、、、、 企业应急电话:、、、、、、、 技术说明书编码:、、、、、、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于水的净化,作消毒剂,纸浆漂白剂等,医药工业中用于制氯胺等。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物理化学危险: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健康危害:经常用手接触本品的工人,手掌大量出汗,指甲变薄,毛发

脱落。本品放出的游离氯有可能引起中毒。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 13690-2009)及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该产品属于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可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睛损伤,一次接触可能导致消化系统损害,对水生生物毒性非常大并且有长期持续影响。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密闭操作,注意通风,远离高热。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阅读并了解所有预 防措施。按要求使用个体防护装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 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易燃、可燃物。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还原剂、酸类 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工作 场所不得进食、饮水。 事故响应:如发生火灾,根据具体的着火物质选择合适的灭火剂。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

次氯酸钠含量测定法

次氯酸钠含量测定法

次氯酸钠含量测定法 1 原理 次氯酸钠在酸性溶液中与碘化钾反应,释放出一定量的碘,再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 2KI+2CH 3COOH→2CH 3 COOK+2HI 2HI+NaClO→I 2+NaCl+H 2 O I 2+2Na 2 S 2 O 3 →2NaI+Na 2 S 4 O 6 2 仪器 2.1 250毫升碘量瓶 2.2 100毫升烧杯 3 试剂 3.1 碘化钾(分析纯) 3.2 1%淀粉溶液: 将1克可溶性淀粉用少量蒸馏水调成糊状,再加刚煮沸的蒸馏水至100毫升,冷却后加入0.1g水杨酸或0.4g氯化锌保存(三氯甲烷5~6滴亦可)。 3.3 36%醋酸(用分析纯冰醋酸配制)。 3.4 0.100N硫代硫酸钠溶液: 将25g硫代硫酸钠(分析纯Na 2S 2 O 3 ·5H 2 O)和0.2g无 水碳酸钠 (分析纯Na 2CO 3 )溶解于经煮沸放冷的蒸馏水中,然后稀释至1000毫升 贮存于棕色瓶中防止分解。经过 2~3 天后,用0.1000N重铬酸钾溶液标定。 3.5 0.1000N重铬酸钾标准溶液: 取分析纯重铬酸钾10g于120℃烘箱内干燥2小时,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准确称出 4.9035克,溶于蒸馏水中,稀释至1000毫升。 3.6 0.100N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标定: a.用移液管吸取标准0.1000N重铬酸钾溶液25毫升于300毫升带塞锥瓶中,加蒸馏水60毫升、碘化钾2g及1:2盐酸5毫升,密塞静置5分钟后,用配制好的硫代硫酸钠滴定至黄绿色。加入淀粉指示剂5毫升,继续滴至蓝色消失为终点。 b.计算 0.1000×25 N= V 式中 : N-硫代硫酸钠溶液的当量浓度 V-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毫升数

次氯酸钠的安全操作及危害(新编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次氯酸钠的安全操作及危害(新 编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次氯酸钠的安全操作及危害(新编版) 别名:漂白水 分子式:NaClO 分子量:74.44 CAS:7681-52-9 危险类别:第8.3类其他腐蚀品 化学类别:卤素含氧酸盐 一、物化性质 一般为无色或淡黄色或黄绿色液体,具有刺激气味,不稳定,易分解,有腐蚀性。固态次氯酸钠为白色粉末,受热后迅速分解。在空气中极不稳定,在碱性状态时较稳定。易溶于水生成烧碱和次氯酸,次氯酸再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新生氧。具有强氧化性。 二、危险性

⒈该物质受热时或与酸接触或在光照下会分解,生成含氯气的油污和腐蚀性气体。浓度大于10%时是一种强氧化剂,与可燃物和还原性物质猛烈反应,有着火或爆炸危险。水溶液浓度较高时也是一种强碱,与酸猛烈反应,并有腐蚀性,侵蚀许多金属。不可燃,在火焰中释放出刺激性或有毒烟雾或气体。 ⒉经口LD508500mg/kg(小鼠)。次氯酸钠稀溶液对皮肤、眼睛、呼吸道有刺激性,引起皮疹、流泪、视力模糊、咳嗽。食入后引起刺激和腐蚀粘膜的表面,呕吐和腹部疼痛。经常用手接触本品的工人,手掌大量出汗,指甲变薄,毛发脱落。本品放出的游离氯有可能引起中毒。接触高浓度次氯酸钠会引起皮肤灼伤或溃烂,眼睛腐蚀伴有角膜或结膜溃烂,及失明。吸入浓的烟雾会严重刺激肺部,伴有咳嗽或窒息,肺水肿,严重时可致死亡。 ⒊对水生生物有毒。 三、工业产品规格 一般工业品是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含有效氯为100~140g/L。国家标准《次氯酸钠》(GB19106—2003)规定,次氯酸钠溶液主要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