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化学消毒剂及使用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12.94 KB
- 文档页数:1
常用化学消毒剂的使用与浓度监测化学消毒是一种常见的消毒方式,常见的化学消毒剂包括氯化物、臭氧、过氧化氢、氢氧化钠等。
在实际应用中,正确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和浓度非常重要,同时也需要对浓度进行监测,以确保消毒效果和安全性。
氯化物消毒剂氯化物消毒剂是最常用的消毒剂之一,常见的有次氯酸钠、氯气、氯酸、氯化钠等。
使用氯化物消毒剂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氯化物消毒剂的浓度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2.在使用前应对所需的物品和器材进行清洗和除菌处理;3.消毒时间应长,一般需要十分钟以上;4.保持通风,避免因氯气刺激造成危险。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氯化物消毒剂和有机物质接触会产生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时需要避免与有机物质接触。
臭氧消毒剂臭氧消毒剂是一种强氧化剂,对微生物杀灭效果好,而且臭氧本身不会产生有害物质。
使用臭氧消毒剂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臭氧发生器和功率应符合要求;2.臭氧浓度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标准;3.臭氧消毒时间应长,一般需要三十分钟以上;4.臭氧应在空气中彻底分解,需要放置一段时间。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臭氧浓度过高或使用不当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使用。
过氧化氢消毒剂过氧化氢消毒剂广泛应用于医疗和生命科学领域,它是一种高效杀灭细菌、病毒和真菌的消毒剂。
使用过氧化氢消毒剂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过氧化氢浓度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标准;2.确保过氧化氢浓度和时间充分杀菌;3.确保消毒完全,杀菌完整无死角。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过氧化氢具有氧化性,使用时应避免与有机物质接触以及引起的危险。
氢氧化钠消毒剂氢氧化钠消毒剂是一种常见的较强碱性消毒剂,它的杀菌率很高。
使用氢氧化钠消毒剂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确保氢氧化钠浓度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标准;2.在使用前应对所需的物品和器材进行清洗和除菌处理;3.消毒时间要长,通常需要超过10分钟。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性物质,使用时应避免与其他物质混合以免引起伤害。
第1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卫生和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消毒作为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以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消毒工作。
一、常用消毒剂1. 酒精2. 消毒液3. 漂白粉4. 高锰酸钾5. 过氧乙酸6. 碘伏二、消毒方法1. 酒精消毒(1)使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
(2)将酒精均匀喷洒在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确保覆盖全面。
(3)消毒后,待酒精自然挥发干燥即可。
2. 消毒液消毒(1)根据消毒液说明书,配制一定浓度的消毒液。
(2)将消毒液均匀喷洒或擦拭在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
(3)消毒后,待消毒液自然挥发干燥即可。
3. 漂白粉消毒(1)将漂白粉按比例溶解于水中,配制一定浓度的消毒液。
(2)将消毒液均匀喷洒或擦拭在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
(3)消毒后,保持消毒液作用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4. 高锰酸钾消毒(1)将高锰酸钾按比例溶解于水中,配制一定浓度的消毒液。
(2)将消毒液均匀喷洒或擦拭在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
(3)消毒后,保持消毒液作用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5. 过氧乙酸消毒(1)将过氧乙酸按比例溶解于水中,配制一定浓度的消毒液。
(2)将消毒液均匀喷洒或擦拭在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
(3)消毒后,保持消毒液作用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6. 碘伏消毒(1)使用75%的碘伏进行消毒。
(2)将碘伏均匀涂抹在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
(3)消毒后,待碘伏自然挥发干燥即可。
三、注意事项1. 严格按照消毒剂说明书配制消毒液,确保消毒效果。
2. 消毒剂应储存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
3. 消毒剂使用后,应立即关闭盖子,防止挥发。
4. 消毒剂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使用时需注意防护。
5. 消毒剂不宜与其他化学物质混合使用,以免产生有害气体。
6. 消毒剂使用后,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以免残留。
7. 孕妇、婴幼儿及过敏体质者慎用消毒剂。
常用化学消毒剂及用法简介一、醛类消毒剂1、甲醛甲醛以液体、气体烟熏剂广泛用于医院消毒和卫生防疫消毒;低温甲醛蒸汽则用于医院对大多数类型的物品进行灭菌。
甲醛作为消毒剂虽有良好的杀菌作用,但是其对人有一定的毒性,如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过敏反应、全身性毒性(如呕吐、腹痛及全身性休克等)和致癌作用。
(1)适用范围:甲醛水溶液可用于污染物品的消毒,醇溶液可用于医疗器械浸泡消毒与灭菌。
(2)使用要求:①4%~l0%甲醛水溶液可用于污染物品的消毒,对细菌繁殖体污染者浸泡作用30 min,细菌芽孢污染者浸泡作用6h以上可达消毒要求。
②8%~12%甲醛-乙醇(70%)溶液,浸泡作用18~24 h可用于医疗器械消毒与灭菌。
③直接加热福尔马林或福尔马林与氧化剂等发生反应生成甲醛气体用于对室内空气、物体表面等的熏蒸消毒。
如福尔马林(40ml/m3)与高锰酸钾(30 g/m3)法、福尔马林(20 m1/m3)与漂白粉(20 g/m3)法、福尔马林(80 ml/m3)与三合二(70 g/m3)法等。
2、多聚甲醛(1)适用范围:多聚甲醛可用于特殊环境中室内空气、物品表面等的气体或烟雾熏蒸消毒。
(2)使用要求:①加热熏蒸消毒将多聚甲醛放于容器中在热源上直接加热生成甲醛气体进行熏蒸消毒。
②氧化多聚甲醛熏蒸消毒应用多聚甲醛与高锰酸钾发生反应生成甲醛气体,进行熏蒸消毒。
在各因素水平处于不利时,多聚甲醛浓度增加至20mg/L,作用时间>4h时也可达到消毒要求。
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需要加热使温度到达20℃,以便多聚甲醛和高锰酸钾在加水后可快速反应。
熏蒸容器内壁和处理物品表面不应有水珠,以防甲醛凝聚。
3、低温甲醛蒸汽灭菌(1)适用范围:低温甲醛蒸汽灭菌适用于对大多数类型的物品进行灭菌,包括手术器械、内窥镜及其附件,由玻璃、塑料、橡胶、皮革制品和热敏材料制造的各种用品与器械等。
(2)使用要求:低温甲醛蒸汽灭菌在低温甲醛蒸汽灭菌器中进行,其操作过程包括预处理、灭菌和后处理等。
常见消毒剂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常见消毒剂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一、酒精类消毒剂1.使用方法:a.手部消毒:取适量酒精涂抹于双手,揉搓至干燥。
b.表面消毒:将酒精倒入喷雾器中,喷洒于待消毒表面,用干净的抹布擦拭。
c.器具消毒:将待消毒器具浸泡于酒精中,保持一定时间后取出,晾干即可使用。
2.注意事项:a.酒精易燃,使用过程中要远离明火。
b.酒精使用后需置于阴凉通风处,避免直接阳光照射。
c.酒精应避免接触眼睛和开放性伤口。
二、氯类消毒剂1.使用方法:a.手部消毒:将氯消毒液倒入手掌,快速搓揉双手至干燥。
b.表面消毒:将氯消毒液倒入喷雾器中,喷洒于待消毒表面,用干净的抹布擦拭。
c.器具消毒:将待消毒器具浸泡于氯消毒液中,保持一定时间后取出,清洗干净。
2.注意事项:a.氯类消毒剂可以杀灭大部分细菌和,但可能对某些表面有腐蚀性。
b.使用氯消毒液时应戴上手套,避免对皮肤产生刺激。
c.氯消毒液使用时要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吸入过多气味。
三、过氧化氢类消毒剂1.使用方法:a.手部消毒:取适量过氧化氢消毒液涂抹于双手,揉搓至干燥。
b.表面消毒:将过氧化氢消毒液倒入喷雾器中,喷洒于待消毒表面,用干净的抹布擦拭。
c.器具消毒:将待消毒器具浸泡于过氧化氢消毒液中,保持一定时间后取出,晾干即可使用。
2.注意事项:a.过氧化氢消毒液不宜与有机物质接触,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b.过氧化氢使用后应密封保存,避免阳光直射。
附件:本文档未涉及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消毒剂:指能杀灭或抑制微生物,以保持环境、物体或人体无菌状态的化学物质。
2.酒精:一种常用的消毒剂,主要成分为乙醇。
3.氯消毒剂:一种常用的消毒剂,主要成分为氯化合物。
4.过氧化氢: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化学式为H₂O2.。
84消毒液、过氧乙酸、酒精等消毒剂使用方法那么,在家或者外出期间,我们应该如何做到正确的消毒,给自己和家人提供更好的保障呢?一、84消毒液——次氯酸钠溶液1984年,地坛医院的前身北京第一传染病医院研制成功能迅速杀灭各类肝炎病毒的消毒液,经北京市卫生局组织专家鉴定,授予应用成果二等奖,定名为“84”肝炎洗消液,后更名为“84消毒液”。
84消毒液是以次氯酸钠(NaClO)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1.1%—1.3%,其主要作用是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和细菌芽孢。
适用于一般物体表面、白色衣物、医院污染物品的消毒。
NaClO具有强氧化性,作漂白剂,其漂白原理是NaClO水解生成具有漂白性的HClO(次氯酸)。
HClO是一种较弱酸,其酸性比碳酸要弱。
但其具有强氧化性,能够将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氧化,使其变性,因而能够起到消毒的作用。
空气中的 CO2(二氧化碳)溶解于NaClO溶液中可以与NaClO参加反应得到具有漂白性的HClO。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ClO+CO2+H2O=NaHCO3+HClO使用方法:Q1:如何对家里的地面、桌面,以及宝宝的玩具表面进行消毒?A:首先,在超市或药店购买84消毒剂,然后取1份消毒剂,加入99份冷水(不要用热水),得到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
然后,用专门的抹布沾取溶液擦地、擦桌子、擦玩具表面。
等待不少于15分钟的时间后用清水再擦拭,去除残留消毒剂。
地面需要定时清洁,养宠物的家庭要增加清洁次数,并保持地面干爽。
可以蒸煮的玩具,例如宝宝的咬胶,单独清洗后煮沸或使用消毒蒸锅,至少15分钟。
能耐受酒精消毒的玩具,或者金属表面,可以使用75%酒精棉片擦拭。
Q2:如果地面、桌面有呕吐物等明显的污染,应该怎么进行消毒?A:依然使用84消毒液,但浓度和上面有所不同。
取1份消毒剂,加入49份冷水(不要用热水),得到浓度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
用于消毒被呕吐物、排泄物或分泌物污染的表面或物件。
常见消毒剂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参考文档:常见消毒剂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⒈介绍本文档旨在提供有关常见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的详细指导。
消毒剂是用于杀灭病原体和细菌的化学物质,是保持环境卫生和健康的重要工具。
然而,不正确的使用可能会导致健康风险和环境问题。
因此,了解正确使用消毒剂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非常重要。
⒉常见消毒剂分类⑴酒精消毒剂●乙醇和异丙醇是常见酒精消毒剂。
它们能有效杀灭细菌和。
●使用方法:取适量酒精消毒剂倒在干净的纱布或棉球上,轻轻擦拭需要消毒的区域。
●注意事项:酒精易燃,使用时需远离明火并储存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⑵氯类消毒剂●次氯酸钠和漂白水是常见的氯类消毒剂。
它们能有效杀灭细菌、和真菌。
●使用方法:按照正确的稀释比例将氯类消毒剂与水混合,将混合液倒入喷雾器或浸泡需要消毒的物品。
●注意事项:使用氯类消毒剂时需佩戴手套和口罩,并避免与皮肤接触,避免与其他化学物质混合。
⑶过氧化氢消毒剂●过氧化氢消毒剂是一种强力的消毒剂,能有效杀灭各类细菌和。
●使用方法:将过氧化氢消毒剂直接喷洒在需要消毒的表面上,保持表面湿润一段时间后擦拭。
●注意事项:过量使用过氧化氢会对皮肤和呼吸系统造成刺激,使用时需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
⒊消毒剂使用的注意事项⑴遵循正确的稀释比例使用消毒剂时,需按照说明书上的稀释比例来混合。
过高或过低的稀释比例都可能导致消毒效果不理想或产生不良反应。
⑵防护措施在使用消毒剂时,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如手套、口罩和护目镜,以免对皮肤、呼吸系统和眼睛造成伤害。
⑶避免与其他物质混合不同消毒剂之间以及消毒剂与其他化学物质之间的混合可能产生有害物质。
因此,应避免将消毒剂与其他物质混合使用。
⑷储存注意事项消毒剂应储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并远离明火和儿童。
必要时,应将消毒剂储存在特定的密闭容器中。
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⒈消毒剂:指用于杀灭病原体和细菌的化学物质。
⒉乙醇:又称酒精,是一种无色液体,可作为消毒剂和溶剂使用。
常用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方法
常用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选择正确的消毒剂: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消毒剂,如漂白粉、酒精、过氧化氢、次氯酸钠等。
2. 确定浓度:根据所要消毒的物体或表面的性质和需要的消毒效果,确定适合的浓度。
3. 准备消毒液:根据消毒剂的正确配方,在清洁的容器中按照指定的比例将消毒剂和水混合制成消毒液。
4. 清洁物体表面:首先使用清洁剂清洁物体表面的污垢和油脂。
5. 涂布或浸泡:使用干净的布或海绵蘸取适量的消毒液,均匀地涂布在物体表面,或将物体完全浸泡在消毒液中。
6. 接触时间:根据消毒剂的说明,将消毒剂与物体表面接触的时间控制在指定的范围内,以确保消毒效果。
7. 清洗或擦拭:接触时间结束后,用清水或洁净湿布将消毒液彻底清洗或擦拭干净。
注意不要混用不同种类的消毒剂。
8. 通风干燥:待消毒剂彻底清除后,将物体置于通风处自然干燥,确保消毒剂残留物完全挥发。
注意事项:
- 在使用化学消毒剂时,应遵循正确的安全操作规程,佩戴个
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避免直接接触消毒剂。
- 在室内使用化学消毒剂时,要确保通风良好,避免有害气体
积聚。
- 根据不同的消毒剂,遵循其指定的用量和操作要求,以确保
消毒效果和安全性。
- 注意消毒剂的有效期限,过期的消毒剂可能会降低消毒效果。
- 针对不同物体或表面的消毒需求,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和浓度,以及相应的消毒方法。
简述常用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方法
1.次氯酸钠消毒液:在清洗完物品表面污垢后,取1克次氯酸钠(84消毒液)兑入1升水中,搅拌均匀后浸泡10-15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
2.高锰酸钾消毒液:将高锰酸钾粉末加入清水中搅拌至溶解,待溶液成浅紫色时,用棉球或刷子蘸取液体涂抹在需要消毒的物品表面,静置10-20分钟后清水洗净。
3.84消毒液:取1克84消毒液兑入1升水中,搅拌均匀后浸泡10-15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
4.氯己定:将氯己定粉末加入水中搅拌溶解,然后用棉球或者刷子沾取液体涂抹在需要消毒的物品表面,静置10-2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5.过氧化氢:直接喷洒在物品表面,或者将过氧化氢溶液浸泡在需要消毒的物品中,静置10-2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
化学消毒的方法有哪些
化学消毒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酒精消毒:使用酒精来擦拭、喷雾或浸泡物品表面,可以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
常见的酒精消毒剂有乙醇和异丙醇。
2. 漂白粉消毒:将含氯漂白粉溶解在适量的水中,可以用于消毒水槽、厕所等场所,对杀灭多种细菌和病毒有一定效果。
3. 过氧化氢消毒:过氧化氢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杀灭细菌和病毒。
在医疗场所常用过氧化氢擦拭工具、表面进行消毒。
4. 氯己定消毒:氯己定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可用于消毒家居用品、医疗器械、水源等。
但需要注意浓度和使用方法,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损害。
5. 氯化铵消毒:氯化铵是一种常用的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杀菌、除臭等特性。
常用于家庭清洁和医疗器械消毒。
请注意,这些化学消毒方法都需要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浓度进行操作,以确保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并尽量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在选用消毒剂以及消毒操作过程中,应尊重并遵守相关法规和指南。
常用消毒剂的使用说明一、过氧乙酸简称(PAA),带醋味,是一种光谱化学消毒剂。
它具有使用浓度低,杀菌作用强,消毒时间段。
分解物为醋酸,水和氧,均无毒性,无残留。
在低温-20——40℃,仍有很强杀菌作用。
使用前较理想的高效无毒灭菌剂。
市售过过氧乙酸一般含纯过氧乙酸10——20%称灭菌剂。
本品为贮存方便,分甲乙液两种规格,使用时将甲乙液按1:1配比。
使用方法:薰蒸法,浸泡法,喷雾法,擦抹拖地。
二、乙醇又称(酒精),能使细菌蛋白质脱水变性。
呈现消毒防腐作用。
其作用强度可随其浓度增加而加强,以75%的浓度为最强。
浓度过高影响乙醇穿透性,消毒防腐效果减弱。
用70%的乙醇作皮肤和器械消毒。
30%的乙醇涂擦皮肤退热。
用50%的乙醇涂擦皮肤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治褥疮。
三、过氧化氢含3%的过氧化氢溶液又称双氧水,也是一种氧化剂。
时间作用较短,杀菌作用较弱。
可用创口消毒,也可用于室内空气消毒。
四、新洁尔灭又称溴化苄脘胺,是一种那个阳离子去污剂。
它能改变细菌细胞的通透性,使细菌丧失对营养物质的摄取能力和对寄主体内杀菌因素的抵抗能力,因而发挥杀菌作用。
新洁尔灭的抗菌范围很广,低浓度可杀灭多种细菌,其作用可被有机物,血浆及阴离子去污剂。
如肥皂所减弱抵消,所以在应用新洁尔灭之前,如用过肥皂者必须冲洗干净。
常用0.05%溶液冲洗深部伤口及粘膜。
0.1%溶液作皮肤消毒(5分钟)及器械消毒(浸30分钟),如用于金属器械消毒1000ml溶液中加亚硝酸钠以金属生锈。
五、碘伏消毒液高效,广谱,无毒,含有效碘0.5%,其杀菌谱与碘酒相同,水溶液对细菌,芽孢肝炎病毒和真菌等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性能稳定,腐蚀性小。
对皮肤粘膜无刺激,黄染可轻易洗去,有效期为二年。
六、84消毒液本品是高效,速效,无毒,广谱,去污力强的消毒剂,5分钟可杀灭各种病菌病毒,有效率达100%。
化学消毒方法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消毒,以杀灭细菌、病毒和真菌,从而保障我们的健康和安全。
化学消毒是一种常见的消毒方法,通过使用化学物质来杀灭病原体。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化学消毒方法及其应用。
首先,最常见的化学消毒方法之一是使用漂白水。
漂白水是一种含氯消毒剂,可以有效地杀灭细菌和病毒。
在家庭环境中,我们可以将漂白水稀释后用于清洁和消毒厨房、卫生间等地方。
在医疗机构和实验室中,漂白水也被广泛应用于消毒工作,以确保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其次,酒精消毒也是一种常见的化学消毒方法。
酒精能够迅速杀灭细菌和病毒,是一种广谱消毒剂。
在医疗器械消毒和手部消毒中,酒精被广泛使用。
此外,在一些特殊场合,如露营和户外活动中,酒精也可以用于消毒伤口和工具。
除了漂白水和酒精,过氧化氢也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消毒剂。
过氧化氢具有强氧化性,可以迅速氧化并杀灭微生物。
在医疗卫生领域,过氧化氢被广泛用于器械消毒和环境消毒。
此外,过氧化氢还可以用于食品加工和饮用水消毒,确保食品和水的安全。
另外,紫外线消毒也是一种常见的化学消毒方法。
紫外线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可以破坏细菌和病毒的遗传物质,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在医疗机构、实验室和食品加工行业,紫外线消毒被广泛应用于空气和表面的消毒工作。
总的来说,化学消毒方法是一种高效、快速的消毒方式,能够有效地杀灭细菌、病毒和真菌,保障我们的健康和安全。
不过,在使用化学消毒剂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安全和正确的使用方法,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伤害。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能够更加了解化学消毒方法,并正确地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附件6:餐饮服务常用消毒剂及化学消毒注意事项一、常用消毒剂(一)漂白粉: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还含有氢氧化钙、氧化钙、氯化钙等。
配制水溶液时应先加少量水,调成糊状,再边加水边搅拌成乳液,静置沉淀,取澄清液使用。
漂白粉可用于环境、操作台、设备、餐用具及手部等的涂擦和浸泡消毒。
(二)次氯酸钙(漂粉精):使用时充分溶解在水中,普通片剂应碾碎后加入水中充分搅拌溶解,泡腾片可直接加入溶解。
使用范围同漂白粉。
(三)次氯酸钠:使用时在水中充分混匀。
使用范围同漂白粉。
(四)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使用时充分溶解在水中,普通片剂应碾碎后加入水中充分搅拌溶解,泡腾片可直接加入溶解。
使用范围同漂白粉。
(五)二氧化氯:因配制的水溶液不稳定,应在使用前加活化剂现配现用。
使用范围同漂白粉。
因氧化作用极强,应避免接触油脂,以防止加速其氧化。
(六)碘伏:0.3%~0.5%碘伏可用于手部浸泡消毒。
(七)新洁而灭:0.1%新洁而灭可用于手部浸泡消毒。
(八)乙醇:75%乙醇可用于手部或操作台、设备、工具等涂擦消毒。
90%乙醇点燃可用砧板、工具消毒。
二、消毒液配制方法举例以每片含有效氯0.25g的漂粉精片配制1L的有效氯浓度为250mg/L的消毒液为例:(一)在专用消毒容器中事先标好1L的刻度线。
(二)容器中加水至刻度线。
(三)将1片漂粉精片碾碎后加入水中。
(四)搅拌至药片充分溶解。
三、化学消毒注意事项(一)使用的消毒剂应在保质期限内,并按规定的温度等条件贮存。
(二)严格按规定浓度进行配制,固体消毒剂应充分溶解。
(三)配好的消毒液定时更换,一般每4小时更换一次。
(四)使用时定时测量消毒液浓度,浓度低于要求时应立即更换或适量补加消毒液。
(五)保证消毒时间,一般餐用具消毒应作用5分钟以上。
常用消毒剂用法及说明培训讲学摘要本文旨在介绍常见的消毒剂及其使用方法,以提供准确的指导和培训,确保消毒工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引言消毒剂在各种场合中被广泛使用,用于杀灭病原微生物,预防疾病的传播。
因此,正确的使用消毒剂对于保护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消毒剂,包括酒精、氯化物、过氧化物等,并详细阐述它们的用法和注意事项。
1. 酒精消毒剂酒精消毒剂广泛应用于医疗、食品加工和日常生活等领域。
其使用方法简单,具有广谱杀菌的作用。
一般来说,80%的乙醇或75%的异丙醇是最常用的消毒酒精。
以下是使用酒精消毒剂的步骤:1. 清洁被消毒物体表面,确保无明显污垢。
2. 取适量酒精消毒剂倒入中。
3. 使用纱布或棉球蘸取适量消毒剂,轻柔地擦拭被消毒物体表面。
4. 等待适当的接触时间,以确保杀灭病原微生物。
5. 擦拭干净,避免残留物。
注意事项:- 酒精易燃,使用过程中应避免明火。
- 使用酒精时要注意保护自己的皮肤和眼睛,避免接触到酒精。
- 使用过程中保持通风。
2. 氯化物消毒剂氯化物消毒剂常用于水处理、卫生间和公共场所的消毒。
氯化物消毒剂有独特的杀菌消毒功效。
以下是使用氯化物消毒剂的步骤:1. 根据使用说明,按照正确比例将氯化物消毒剂稀释。
2. 将稀释后的消毒剂均匀喷洒或涂抹在被消毒物体表面。
3. 等待一定时间,以确保消毒效果。
4. 用清水冲洗被消毒物体,以避免残留物。
注意事项:- 使用氯化物消毒剂时要注意正确稀释比例,过高的浓度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威胁。
- 使用氯化物时要防止与其他化学物质混合,以免产生有害物质。
3. 过氧化物消毒剂过氧化物消毒剂被广泛应用于医疗设备、实验室和食品加工行业等。
以下是使用过氧化物消毒剂的步骤:1. 根据使用说明,准确配制过氧化物消毒剂。
2. 将配制好的消毒剂均匀涂抹在被消毒物体表面,或用喷雾器将其喷洒在被消毒物体表面。
3. 等待一定时间,以确保杀灭病原微生物。
4. 将被消毒物体用清水冲洗干净,以避免残留。
常用化学消毒剂及使用方法
1、甲醛:甲醛无论在气态或溶液状态下均能凝固蛋白质、溶解类脂,还能与氨基结合而使蛋白质变性,因此具有较强大的广谱杀菌作用,对细菌繁殖体、芽孢、真菌和病毒均有效,消毒方法一是熏蒸消毒,适用于室内、器具的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甲醛溶液20毫升加等量水,然后加热使甲醛变为气体熏蒸消毒,温度应不低于15℃相对温度60%-80%,消毒时间为8-10小时,方法二是用2%水溶液,用于地面消毒,用量为每100平方米13毫升。
2、环氧乙烷:环氧乙烷是广谱、高效、穿透力强对消毒物品损害轻微的消毒灭菌剂,常用环氧乙烷消毒浓度为400-800毫克/立方米,常用于大宗皮毛的熏蒸消毒,不足之处是环氧乙烷含量超过3%时易燃、易爆,对人有一定的毒性,一定要小心使用。
3、过氧乙酸:过氧乙酸的消毒作用主要依靠它的强大氧化能力杀灭病原微生物,对各种细菌繁殖体、芽孢、病毒等都有很强的杀灭效果,较低的浓度就能有效地抑制细菌、霉菌繁殖。
常用消毒剂量是:0.5%水溶液喷洒消毒畜舍、饲槽、车辆等。
0.04%-0.2%溶液用于塑料、玻璃、搪瓷和橡胶制品的短时间浸泡消毒,5%溶液每立方米2.5毫升喷雾消毒密闭的试验室、无菌间、仓库等,0.3%溶液每立方空间喷雾需30毫升,带鸡消毒鸡舍。
4、常用的含氯消毒剂
①漂白粉:主要为次氯酸钙(32%-36%)、氯化钙(29%)、氧化钙(10%-18%)、氢氧化钙(15%)的混合物,通常用CaOCL2代表其分子式,漂白粉溶于水中形成次氯酸,由于氧化作用和抑制细菌的巯基酶起消毒作用,对细菌、病毒、真菌等都有杀灭力。
漂白粉含有效氧25%-32%,一般按25%计算,若低于15%不能使用。
②二氯异氰脲酸钠,广谱消毒剂,对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孢子和细菌芽孢都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二氯异氰脲酸钠易溶于水,产生次氯酸起消毒作用。
5、酚类消毒剂:酚类消毒以复合酚使用最为广泛,呈酸性反应,具有很浓的来苏味,是新型广谱、中等效力的消毒剂,可杀灭细菌、霉菌和病毒,主要用于畜舍、笼具、场地、车辆消毒,用法用量是喷洒,浓度为0.35%-1%的水溶液,严重污染的环境可以适当加大浓度,增加喷洒次数,由于本品为有机酸,因此,禁止与碱性药物及其它消毒药物混用。
6、烧碱:烧碱能溶解蛋白质,破坏病原体的酶系统和菌体结构,从而起到消毒作用,烧碱的消毒作用主要取决于氢氧离子浓度及溶液的温度,一般使用浓度为2%水溶液,烧碱对机体和用具等有腐蚀作用,使用时要小心。
7、生石灰(氧化钙):生石灰以刚出窑的为上品,氧化钙与水混合时生成氢氧化钙(消石灰),本品对大多数繁殖体型病原微生物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但对炭疽芽孢无效,一般配成100%的石灰乳涂刷厩舍墙壁、畜栏及地面消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