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1[1]
- 格式:ppt
- 大小:6.32 MB
- 文档页数:31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江南》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3篇)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江南》课文原文篇一jiāng nán kě cǎi lián江南可采莲,lián yè hé tián tián莲叶何田田!yú xì lián yè jiān鱼戏莲叶间:yú xì lián yè dōng鱼戏莲叶东,yú xì lián yè xī鱼戏莲叶西,yú xì lián yè nán鱼戏莲叶南,yú xì lián yè běi鱼戏莲叶北。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江南》教案篇二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诵读儿歌、古诗时,要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同时要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表演和观察读物中的图画等方式阅读。
本课内容浅显,课文插图形象传神,意境高远,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使人读起来心情愉快,便于陶冶儿童的审美情操。
本着“让学生得到大的发展”的原则,本教案设计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做到读诗字正腔圆,并能用儿童化的语言描绘情景,体会江南的景美物丰。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发挥想象,充分表演,调动各种感官,深入古诗情境,对古诗进行理解和再创造;而后鼓励学生与他人分享所学知识,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前准备1.(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制作荷叶、荷花、小鱼头饰。
(教师)2.(1)预习生字、新词。
(学生)(2)读熟课文。
(学生)(3)收集有关江南和荷花的图片或诗句。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1.启发谈话:同学们去过江南吗?你去过江南的哪些地方?(学生自由谈话,分享快乐。
3江南成都东部新区石盘—钟瑞教学目标:1.会认“江、南、可〞等9个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2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南、莲〞等生字的字音。
感受江南的美丽。
教学过程一、谜语先行,进入画面。
1.教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种小动物,想看看吗?这种小动物有些害羞,藏在谜语里呢,你能把它请出来吗?课件出示谜语:有头没有手,有尾没有腿。
能行千里路,不能离开水。
学生答复,教师揭示谜底是“鱼〞。
2.师相机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注意“nan〞的读音是鼻音n.3.学习三点水偏旁的含义及认识几个三点水偏旁的汉字。
二、认识生字1.师范读课文,生仔细观察插图,说说插图中画了些什么?2.生借助音节自由拼读课文,边读边圈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3.师课件出示带音节的生字,抽生汇报读,该生教读,又抽生教读,生教师读,开火车读。
4.去音节读生字,小组赛读,师随机指生快速读。
三、初步朗读课文1、抽生读,生评价2、师范读,抽生汇报师与生读的不同。
3.师点出朗读要有节奏并介绍读古诗时为什么要摇头晃脑。
4.生练习朗读。
四、借助图片、视频走入江南1、出示莲叶层层叠叠的图片,让生直观地感受“田田〞2、生闭眼想象,在荷塘边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汇报。
3、出示姑娘采莲的图片,体会采莲时的欢乐,教生明白姑娘采的是莲蓬。
4、抓住“戏〞字鼓励学生自己理解“鱼戏莲叶间〞的意思。
5、学习鱼儿嬉戏时的方向,感受鱼儿嬉戏的快乐,有感情地朗读“鱼戏莲叶东~〞6、师出示江南采莲的视频,深化生对江南的喜爱,将喜爱之情读出来。
五、拓展阅读,积累知识1、千百年来江南的美景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他们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我们一起来看看白居易的《池上》。
2、播放音频,生听3、师一边出示图片,一边简单介绍《池上》的大意。
4、师教读《池上》布置作业江南不止荷塘之美,还有杭州西湖之美,苏州园林之美,更有江苏钟山之美,请生在家长的陪同下搜索有关江南美景的图片视频,画一幅你眼中的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