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黄梨如何管理,晚秋黄梨分月管理技术.doc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4
晚秋黄梨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摘要:本文对晚秋黄梨的形态特征、生长结果习性以及建园整地、栽植、田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炼出了一整套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晚秋黄梨;优质丰产;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661.2 文献标识码:a睢县地处淮河上游,属豫东平原,土壤为潮土,ph值7.3,有机质含量0.7,年均气温14.1℃,无霜期217d,年降水量667mm。
2010年睢县引进了大个晚秋黄梨,通过几年来的栽培试验,表明该品种有大的发展前途。
晚秋黄梨属大田矮化密植型晚熟品种,原为廊坊8号梨,是在辽宁省北宁市发现的“三水”梨变异类型,该品种早果丰产性强,抗病虫能力强,经济效益明显,耐贮运性强,商品果率高,个大味甜,有特殊香味,抗风性强,自然落果率极低。
经过近几年的栽培试验,很适宜在睢县大面积推广栽植。
现将其栽培要点总结如下:1 生长结果习性晚秋黄梨株高约2.5m,冠小属密植型品种,当年栽植即可开花结果,第2年结果率达86%,第3年达到高产和稳产。
晚秋黄梨果形扁圆,果个大,平均单果重450g,最高可达1600g;汁多味甜,具哈密瓜香味;果皮薄,黄褐色,套袋后浅黄褐色;果点大但不明显,核小无石细胞,果肉白而致密,清脆可口;极耐贮,常温条件下可存放6~8个月不变色,不变味,冬季落叶后留在树上的果子仍不落。
晚秋黄梨在睢县3月中下旬花芽萌动,4月中旬盛花,花期14d 左右,7月中旬~8月中旬为果实膨大期,10月上旬成熟,从盛花期到果实成熟145d左右。
4月下旬花末展叶,11月中下旬落叶。
2 建园与定植、定干晚秋黄梨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排水良好的沙壤肥沃土为最好,要做到旱能浇、涝能排。
早于晚秋黄梨具有成花容易结果早的特点,为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前期丰产,所以要适当密植,栽植密度为2m ×3m或2m×2m,每667m2栽植111株或167株,以南北行为最好,然后按照规划挖1m见方的定植穴。
浅谈晚秋黄梨优质丰产栽培技术馆陶县林业局崔新霞关键词:晚秋黄梨特性栽培技术晚秋黄梨树冠小,易形成花芽,自花授粉,坐果率高;果形扁圆,个大,汁甜有哈蜜瓜香味,果皮薄,黄褐色,果点大不明显,果肉白而致密,石细胞少,清脆可口。
抗病虫能力强。
栽后一年挂果,三年丰产,四年亩产可达10000斤。
栽培技术如下:(一)栽植定植穴深80cm,宽1m, 有机肥与土搅拌均匀后,填土踩实, 浇足水,覆盖地膜,防止水分蒸发,有利于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可采用株行距为1.5m×2.5m,每亩可栽178株。
(二)水肥管理基肥于采果后10月上中旬施入,每亩施入5000千克优质腐熟农家肥,辅以适量的磷肥及微量元素,最好撒施后深翻。
追肥以萌芽前、花前、果实膨大期为主,前期以氮肥为主,占全年追氮量的1/3,后期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
全年浇水3~4次,可于花前、花后、果实膨大期及封冻前各浇1水。
春季干旱适度多浇,9月份注意控水。
(三)合理间作麦收后留一米宽树盘,可在行间种植如红薯、大豆或花生等低杆作物,有利于梨树通风透光、健壮生长、早结果早丰产,其秸秆也可作肥料施于树下。
(四)整形修剪1、树体结构。
一般采用纺锤形,树高2.5-3米,干高50-60厘米,在中央领导干上依次着生10-15个小侧枝,主枝上着生小枝组。
主枝呈螺旋状排列,插空错落着生,相邻的主枝之间间隔20厘米,同侧的两个主枝间距应大于50厘米,主枝与主干的夹角70-80度。
2、整形修剪技术。
当年定干高度80厘米,中心干直立生长。
生长季节,主干60厘米以下的枝芽及时抹除,在60厘米以上选留2—4个方位较好、长度在100厘米以上的枝条,新梢停长后进行拉枝,与树干角度成近90度,以培养成小主枝;冬剪时,中央领导干剪留50—60厘米。
第二年仍按上述方法培养小主枝。
连续培养4—5年,即可成形。
每年培养的小主枝,一般不进行短截,只进行缓放待发出小分枝并开始成花以后,再进行回缩。
主枝的数量选够10—15个以后,进行落头开心。
怀远县晚秋黄梨高产栽培技术王和绥(怀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怀远233400)摘要:晚秋黄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丰产性好,市场前景广阔。
该文根据怀远县晚秋黄梨生产实际,从建园、栽培、果园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包装贮运等方面对介绍了晚秋黄梨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关键词:晚秋黄梨;栽培;果园管理;病虫害防治中图分类号S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9)15-0049-02晚秋黄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丰产性好,适宜密植,栽后1年挂果,3年丰产,4年亩产可达5000kg。
晚秋黄梨单果重达0.5~0.8kg,皮薄核小、果肉细滑、洁白香甜,果糖含量高,富含抗氧化物,果皮中有1层薄膜,能够锁住水分不易流失,储存期高达6~8个月之久,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据调查,怀远县目前晚秋黄梨栽培面积达800hm2,晚秋黄梨种植专业合作社50余家,禹香等4个品牌的晚秋黄梨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产品远销上海、南京、苏州等大中城市。
1建园1.1选址晚秋黄梨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低,在各种质地土壤上均能生长,但要实现优质高产的目的,建园需选择排灌便利、土壤深厚、通透良好的轻壤土、沙壤土或壤土。
种植排布宜选择南北方向,株行距1.5~2.5m,大型果园按3hm2配1个作业小区,沿中轴线规划1条主干道,5~6m宽,便于采收和管理,与主干道垂直规划4~6条支道,宽度以能通过小型运输机械为宜。
1.2排、灌水系统灌水系统:晚秋黄梨喜水,叶面蒸腾旺盛。
特别到7~8月份是晚秋黄梨的膨果期,需水量最多,若遇高温干旱应适当灌水,如旱情严重,10d需灌1次水。
梨园周围一定要有无污染水源,如水源不好,则每3hm2需打1~2眼深机井,确保3~5d能全园浇灌1遍,有条件的地区可修建硬边渠。
排水系统:果园四周和园内要有完善的排水沟,以防雨水积涝。
晚秋黄梨要求土壤不能有渍水,根系不能长期在水份含量过高的土壤中生长。
地下水位高及平地梨园,宜提前做好开沟排水、防涝的准备。
梨树秋季管理技术要点一、背景梨树是果树中重要的经济果树之一,不仅口感好,而且营养价值高,已成为我国的主要水果之一。
然而,为了获得高品质高产量的梨果,秋季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就梨树秋季管理技术要点做一个详细介绍。
二、植株状况检查在梨树秋季管理开始前,首先需要对植株状况做一个检查。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果实观察对梨树果实做一个观察,看果实是否患有病虫害,果实成熟程度如何,营养状况是否良好等。
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梨树果实品质,增加数量。
2.枝条情况检查枝条是否枯死或虚弱,如有发现应及时修剪,对健康枝条进行必要的形态修剪。
同时也需要注意清除那些生长在不合适位置的枝杈,避免干扰梨树的正常生长。
三、修剪和整形梨树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枝杈的生长,而这些枝杈必须经过修剪和整形,才能保证梨树的生长环境和健康状况。
以下是梨树的修剪和整形技术要点:1.修剪梨树的修剪是对过密或有缺失的枝杈进行剪枝,让梨树的空间更加平衡和合理。
具体而言,修剪应遵循以下原则:•保留一些短枝,数量不宜太多。
•去除损伤或有病虫害的枝杈。
•去除无效果的枝杈。
2.整形整形是为了让梨树的外形更加美观,并且利于梨树的生长和果实的质量。
具体而言,整形应遵循以下原则:•去除向内竞争的枝条。
•去除横行或下垂的枝条。
•去除交叉的枝条。
四、施肥和控制土壤梨树在秋季一般需要施肥,以补充梨树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施肥的最佳时间为梨树进入休眠期,具体而言,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肥料选用梨树肥料一般以有机肥为主,较为适宜的肥料为鸡粪、牛粪和羊粪等。
2.肥料施用方式在秋季施肥的方式可以选择撒施或树下灌埋施。
其中,撒施肥料时应将其均匀地撒在梨树的周围,然后将肥料轻轻地培土压实即可。
而树下灌埋施肥,则是在梨树旁边挖出一条小沟,将肥料倒入沟内,然后将土壤覆盖回去。
3.土壤管理技术在秋季,土壤比较干燥,因此需要定期进行灌溉。
此外,也需要控制土壤中的杂草数量,以免影响梨树的正常生长。
晚秋黄梨密植丰产栽培技术摘要介绍了晚秋黄梨密植丰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高密度栽植、土肥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内容,以期为晚秋黄梨的丰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晚秋黄梨;密植;栽培技术2005年,鲁山县林业局从河南省漯河市引进了大果型晚熟优质梨——晚秋黄梨,经过试验研究,摸索出一套晚秋黄梨密植早果丰产技术,实现栽植第2年挂果,2009年株均产20kg,平均产量近60t/hm2。
现将晚秋黄梨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高密度栽植采取1.5m×2.5m株行距栽植,栽2 670株/hm2。
定植穴深80cm,宽1m,穴底铺秸秆至20cm深,然后分层施入有机肥,覆土镇实,即可栽植。
栽植时踩实,浇足水,覆盖1张地膜。
2土肥管理土壤以秋季深翻最为适宜,一般深度为60~100cm。
深翻同时结合深施有机肥,逐年扩大深翻范围,但必须注意保护根系,尤其粗1cm以上的主、侧根。
在1月至开花前进行追肥,施速效性氮肥为主,施用量占全年施氮量的20%,初结果树和旺树此时不宜施氮肥;6月至7月初以氮、钾肥为主。
如树体衰弱,负果量多,应以氮肥为主。
采收前1个月停止施用氮肥;4~5月梨树由储藏养分转变到当年同化养分的转变时期及采收后、大年,采用根外追肥,对及时恢复树体营养水平效果非常明显;一般在采果后、落叶前(10月)结合土壤深翻,施用堆肥、腐殖酸类肥料、家畜肥等基肥[1]。
3整形修剪一般采用改良疏散分层形,树体主干高约40cm、树冠高约2.5m。
第1层主枝基角为45°,副主枝与主枝水平夹角也为45°。
结果枝组平均分布在主枝与副主枝两侧,树冠上部及外围配置小型结果枝组,下部可配置较大型结果枝组,以造成上大下小、上稀下密的宝塔形树冠[2,3]。
定干高度一般为40~50cm,也有80cm的。
定干时,剪口留7~8个饱满芽,如不够定干高度,可离地面6~10cm处短截,以便第2年重新定干。
定干后第1年冬,选顶端直立枝条作中心干,逐年加以培养,如枝条生长弱,可适当重剪。
论晚秋黄梨的丰产栽培技术摘要:晚秋黄梨株高约2.5m,冠小属密植型品种,当年栽植即可开花结果,第2年结果率达86%,第3年达到高产和稳产。
晚秋黄梨属大田矮化密植型晚熟品种,该品种早果丰产性强,抗病虫能力强,经济效益明显,耐贮运性强,商品果率高,个大味甜,有特殊香味,抗风性强,自然落果率极低。
经过近几年的栽培试验,很适宜在南乐县大面积推广栽植。
本文对晚秋黄梨的形态特征、生长结果习性以及建园与定植、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病虫防治、采收、采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炼出了一整套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晚秋黄梨;丰产;栽培;技术1、生长结果习性晚秋黄梨果形扁圆,果个大,平均单果重450g,最高可达1600g;汁多味甜,具哈密瓜香味;果皮薄,黄褐色,套袋后浅黄褐色;果点大但不明显,核小无石细胞,果肉白而致密,清脆可口;极耐贮,常温条件下可存放6~8个月不变色,不变味,冬季落叶后留在树上的果子仍不落。
晚秋黄梨在南乐县3月中下旬花芽萌动,4月中旬盛花,花期14d左右,7月中旬~8月中旬为果实膨大期,10月上旬成熟,从盛花期到果实成熟145d左右。
4月下旬花末展叶,11月中下旬落叶。
2、建园与定植、定干晚秋黄梨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排水良好的沙壤肥沃土为最好,要做到旱能浇、涝能排。
早于晚秋黄梨具有成花容易结果早的特点,为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前期丰产,所以要适当密植,栽植密度为2m×3m或2m×2m,每667m2栽植111株或167株,以南北行为最好,然后按照规划挖1m见方的定植穴。
将腐熟好的有机肥与土壤掺匀后,填入坑内,并进行灌水沉实定植。
定植可分秋植和春植。
秋季定植因生根早,生长快,所以优于春季定植。
定植时在原坑基础上,挖30cm深的坑,按照“三埋两踩一提苗,根舒苗正浇透水”的原则进行栽植,保持苗木原来苗圃的深度,浇足水,待土微干时,在苗根基部覆15cm高土堆,以保持水份。
苗木定植后,从地面向上70cm处定干,以促发新枝。
晚秋黄梨栽培及修剪技术作者:申文兵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8年第4期一、栽植前的准备工作将树苗根部的伤根、旧根(老茬)剪掉1 cm,用生根杀菌液浸泡,及时栽植或假植。
栽树前先把树坑挖好。
树坑的宽度和深度以50 cm×50 cm为宜,以南北走向为好,一般行距3 m,株距1.5 m。
挖坑时把上层土和下层土分开堆放。
二、栽植(一)栽植的方法与顺序1.平地一般土壤栽植时,把树苗根部放在填有半坑上层土的树坑中后,封上少量土,然后向上稍提5~10 cm,然后再封土踩实、浇水,水要浇透,待水渗干后封土。
2.山坡地、不易保水的沙壤地或水源不足的地块,在栽植时可在树坑中撒上保水剂。
3.低洼地、易涝地栽植时,应浅挖浅栽,根部多覆土为宜。
(二)定干的目的与要求1.栽植覆土后,从地面向上40 cm处将树干剪掉,剪口处可用油漆点抹,以防风干。
在麦地栽种的,必须将顺树行中的3~4垄麦苗锄掉,并培好垄沟,便于旱时浇水和通风透光,否则,树苗会因无法浇水而死亡。
2.树苗栽上后20 d应浇水1次,此期间不得缺水,以免影响成活。
(三)果园作物的套种与设施套种是果园前两年收入的主要来源。
套种作物不当会直接影响农户的经济收入和果树的生长。
一般来说,果园套种不可种玉米、棉花等高秆作物,最适应种植大蒜、蔬菜、花生、瓜类、豌豆或低秆的中草药等。
三、栽植后的管理(一)地膜覆盖既能保温保湿,又能促进苗的根部发育,提高成活率。
(二)培好垄沟必须培好浇水的垄沟,天不下雨时20 d可浇水1次。
(三)及时保活4月新芽抽出后,对部分不发芽、不抽枝的树苗要及时喷药浇根,直到成活。
如发现新苗不发芽,叶小无光泽、枝短、生长缓慢、中午出现萎蔫现象的要及时抢救,可用梨肥精浇根喷叶,每7天喷施1次,一般喷施2~3次可恢复。
(四)适时浇水浇水从栽植起到收麦期间应根据天气情况,在无雨或无大雨的情况下,至少浇水3~4次。
6月以前,树苗如果缺水,一是影响成活,二是抽枝少或不抽新特,三是枝条短,生长缓慢或不长。
2018年第6期现代园艺晚秋黄梨规范化栽培技术要点王威(河南省平舆县西洋店镇农业服务中心463400)晚秋黄梨在平舆县表现良好,具有推广价值。
本文阐述了晚秋黄梨规范化栽培技术要点。
园地选择;栽植;整形修剪;肥水管理;栽培技术分层形整形,树体主干高约50~60cm ,树冠高约2.5m 。
整形重在生长季调节,强调撑枝、拉枝,以缓和树势,打开光路。
第一层主枝基角为45°,副主枝与主枝水平夹角也为45°。
结果枝组平均分布在主枝与副主枝两侧,树冠上部及外围配置小型结果枝组,下部可配置较大型结果枝组,以造成上大下小、上稀下密的纺缍形或者宝塔型树冠。
3.2修剪修剪时,为保持三主枝生长平衡,弱枝轻剪长放,养壮后再缩剪,促发强枝。
注意主枝开张角度,若角度过小,2~3年生梨树可采用“拉、撑、拿、吊”的方式,4年生以上的树可采用“里芽外蹬”、换头等方法。
结果枝组配置要遵循上疏下密、外疏内密、下大上小、通风透光的原则。
随着树冠扩大,大枝过多时,可将辅养枝或临时性骨干枝缩剪控制,改造成大中型枝组。
干性强、枝条直立易抱合的树,易发生上强下弱及外强内弱的现象,整形中要特别注意控制各级枝头的顶端优势和上升速度。
同时利用环剥、环割等技术促进早成花、早结果。
人工辅助授粉采用人工点授、蜜蜂传粉、嫁接授粉枝以及液体授粉等方式辅助授粉。
留果标准,果实间距为20~25cm 。
4肥水管理4.1水肥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667m 2施肥量5000kg 以上。
在采果后落叶前结合土壤深翻,施用堆肥、家禽、畜肥等基肥。
秋施基肥有利于根系愈合和生长,也有利于恢复树势和积累储存养分。
施肥后浇1次透水。
追肥根据梨树的需肥特点在花前、新梢生长基本停止后及果实急速膨大期分次施用。
花前肥以速效性氮肥为主,对提高坐果率和促进枝叶生长均有一定的作用。
旺长期可不施用肥料。
4.2灌溉和排水晚秋黄梨的需水量较大,生长期雨量分布不均的地区均需灌溉,才能保证丰产。
晚秋xx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舞钢市国营园艺场xxxx一、落叶至萌芽前期(1—3月份)(一)点防治晚秋黄梨的黑星病、黑斑病、枝干轮纹病、梨木虱、蚜虫、红蜘蛛等。
(二)梏枝落叶。
结合冬剪,剪除病虫蜘梢、病僵果。
翻树盘、刮除老粗翘皮、病瘤、病斑,集中烧毁或深埋。
(三)喷一次3—5xx度石硫合剂。
二、萌芽—开花前(4—5月份)(一)重点防治梨黑星病、腐烂病、枝干轮纹病、黑斑病、里梨锈病、梨木虱、叶螨和蚜虫类。
(二)梨黑星病随春雨侵染花蕾和幼叶。
萌芽前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索利巴尔1—2次。
梨木虱出蛰期(花芽萌动期)喷施菊酯类农药杀灭成虫。
(三)开花前后主要防治梨黑星病、轮纹病、锈病、梨木虱、蚜虫和瘿螨。
1、黑星病。
花前花后病梢开始出现(花前喷仙生、特普唑、腈菌唑、苯醚甲环唑等药剂,杀死芽鳞内潜伏的黑星病病菌)。
发现黑星病病梢立即摘除并深埋。
2梨锈病。
展叶10天内叶片易感染,25天以后的叶片不易被感染,治疗梨锈病可喷施福星或粉锈宁。
3、梨木虱。
3月中旬出现第一代卵,盛期在4月上中旬,为花后第一代若虫集中危害期。
此期喷施有机磷农药加菊酯类农药,有效杀卵及后期出蛰成虫。
4、5月份的展叶幼果期。
主要防治的重点病害是黑星病、轮纹病、锈病,虫害为梨木虱。
以上的病虫害防治,亦可采用烟草、石灰合剂防治。
此时,黑星病的病芽梢已到了盛发期。
故此期为梨黑星病的防治关键期。
应选择喷施的农药为吡虫啉或阿维菌素类杀虫剂混加福星、易保、万兴等杀菌剂防治梨木虱(第一代成虫发生期)与黑星病、梨锈病、轮纹病,检查摘除梨黑星病梢。
(四)刮除病斑和病瘤。
(五)喷洒氟哇唑混加吡虫啉。
三、落花后至幼果套袋前(6月)(一)重点防治黑星病、黑斑病、枝干轮纹病、梨木虱、叶螨、蚜虫和茶翅蝽等。
1、黑星病。
病菌不断侵染幼果及叶片,也是该病的关键防治期,药剂防治可选用烯唑醇、氟硅唑、亚胺唑、代森锰锌,1∶2∶240倍的波尔多液,可同时防治锈病、黑星病。
2、梨木虱。
晚秋黄梨如何管理,晚秋黄梨分月管理技术
对于晚秋黄梨来说,管理是一件非常费心的事情,每个月的管理方法对于晚秋黄梨来说都需要调整,所以管理起来是十分的具有科学性,那么晚秋黄梨如何管理呢?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晚秋黄梨分月管理技术。
晚秋黄梨分月管理技术
晚秋黄梨11月至3月管理技术
1、清扫落叶:在11月进行全园大清扫,把落叶、病虫果、枯枝清扫干净,集中烧毁。
2、灌冻水:11月上中旬上冻前灌完,灌透。
3、冬季修剪:12月至2月进行。
幼树根据栽植密度确定树形后,按形整树。
在整好树形、保持健壮树势的前提下,利用辅养枝缓放成花,实现早丰产。
结果树要做好结果枝组的细致修剪,及时回缩复壮,在维持全树壮势的前提下实现丰、稳产。
4、刮树皮:冬剪后刮主干、大主枝的老翘皮。
如有腐烂病,刮后涂护树将军1000倍液或福美砷40倍液。
5、土壤管理:3月上中旬整修水土保持设施,有灌水条件果园修好渠道。
6、追肥灌水:梨树全年施肥量可按历年平均产量计算,每50千克果施纯氮约200-250克,氮、磷、钾的比例为1:0.4:1,上年秋已施基肥的可追施全年追肥量的2/3,对末施基肥或施入基肥末混入磷肥的
树,此期将全年磷肥一次性施入。
施肥后灌水,再中耕保墒。
7、喷药:全园普喷一次石硫合剂,梨大食心虫危害较严重的果园,在该虫转芽期注意喷药预防。
晚秋黄梨4月管理技术
1、灌水防冻害,对梨树开花期易发生霜冻的果园在临近开花期灌1次透水,以延迟开花,避开霜害。
2、喷药。
在梨树花芽萌动时喷1000倍的1605加2000倍氧化乐果20%速灭杀丁4000倍,或25%溴氰菊脂5000倍,分别防治梨二叉芽、梨大、星毛虫、梨木虱等。
3、剪除梨茎蜂为害梢。
4、4月上旬清明时定植、补植幼树,并定干、抹芽。
5、旱地果园进行秸秆覆盖。
6、在授粉树不足或花期气候不良时,应进行人工授粉。
就一朵花而言,在开花后3日内授粉坐果率最高可达80%,一般盛花初期(开花25%)便转入大面积点授,争取在3-4天内完成授粉工作,第5-6天进行扫尾,点授晚开的花朵。
7、花期喷硼提高坐果率。
晚秋黄梨5月管理技术
1、喷药。
梨谢花后喷3000倍克螨特加2000倍速灭杀丁或1500倍1605加800倍水胺硫磷加1500倍乐果,防止梨木虱、梨蚜等害虫。
2、结合打药喷0.3%尿素,促进生长。
3、继续防止梨大,摘除梨大虫果,清除树下被象鼻虫为害造成的落果。
4、疏果。
在单株负载量过大时进行疏果,疏果时间在幼果脱去花不脱落者,在生理落果后进行。
留边果,大型果留1-2个。
蔬果可参考该品种的枝果或叶果比指标,并根据树势状况酌情增减。
5、追肥灌水。
5月下旬追施全年计划用氮肥的1/3-2/3.如有草木灰应与氮素化肥分开施。
追肥后灌水、松土、除草。
5月下旬起每隔15天左右叶面喷肥0.3%尿素和0.3%磷酸二氢钾,连续3次,也可结合打药喷。
晚秋黄梨6月至8月管理技术
1、喷药:麦收前为防病害和红蜘蛛可喷倍量式波尔多液加尼索朗2000倍液,如其它虫害严重喷多菌灵600倍加杀虫剂。
麦收后根据虫情决定是否打药。
2、除草覆盖:在雨季可割除树盘大草,就地覆盖。
3、喷药:7月下旬以防病害和红蜘蛛为主,梨园可喷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加尼索朗2000倍,以防病和梨小食心虫为主,梨园可喷800倍50%退菌特加3000倍敌杀死。
8月中旬喷扑海因1500倍液加菊马乳油2000倍液,8月下旬再喷一次1000倍辛硫磷或杀螟松,重点喷果,防梨小食心虫。
4、绑草诱虫:8月中下旬,在树干上部绑秸草诱集梨小食心虫,落
叶前将草把解下烧毁。
晚秋黄梨9月至10月管理技术
1、采收:十月起,果实陆续成熟,开始采收。
2、施基肥:采收后至落叶前施。
每千克果施有机肥1-2千克,每50千克有机肥加1千克过磷酸钙。
施鸡粪时,数量可减少。
施后灌水。
3、继续刮治腐烂病,刮后涂抹护树将军1000倍液。
以上本文详细介绍了晚秋黄梨如何管理,晚秋黄梨分月管理技术的情况,文中可以看出,种植晚秋黄梨,管理技术是相当重要的,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加具体的管理技术,请查阅火爆农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