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肢体皮肤严重撕脱伤回植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4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四肢创伤的临床效果
负压封闭引流术是一种新兴的治疗四肢创伤的方法,通过使用负压引力加速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重点介绍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四肢创伤的临床效果。
一、治疗原理
负压封闭引流术利用负压来促进伤口愈合,其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点:
1.促进血液循环和氧气输送:负压引力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氧气输送到伤口,这
有利于细胞的代谢和愈合。
2.加速细胞增殖:负压引力可以通过拉伸组织,激发纤维母细胞的分裂,加速组织的
修复和生长。
3.促进渗出液的排出:负压引力可以帮助排出伤口的渗出液,避免伤口积液导致感
染。
二、临床效果
1.愈合时间短:负压引力可以促进细胞增殖和血液循环,加速伤口愈合,从而缩短愈
合时间。
3.美观:负压封闭引流术可以减少伤口的瘢痕和肿胀,从而使伤口更加美观。
三、应用范围
负压封闭引流术适用于各种四肢创伤,特别是对于程度较轻的骨折、皮下挫伤、皮肤
擦伤等伤口,其效果更佳。
对于较为严重的肌肉挫伤、神经损伤等情况,尽管负压封闭引
流术也有一定的帮助,但是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综合治疗。
四、注意事项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临床应用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能盲目使用:不同程度的伤口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较为复杂的伤口需要结
合其他治疗方法综合治疗。
2.术后护理重要:术后需要注意伤口的清洁和护理,避免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3.需有专业医生操作:负压封闭引流术需要有专业的医生进行操作,否则可能会出现
一些意外情况。
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治疗皮肤撕脱伤的体会【摘要】:目的:分析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治疗皮肤撕脱伤的体会感受。
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2年5月30例由于大面积皮肤撕脱导致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研究。
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
对照组将采取撕脱皮片原位回植,观察组患者采取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方式。
对比两组患者愈合时间以及效果等。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采取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VDS)治疗后愈合率以及感染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VDS)在治疗皮肤撕脱伤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提高愈合效果。
【关键词】: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皮肤撕伤;体会VSD负压引流数是一种处理浅面创面和用于深部引流的全新方法,可以彻底去除腔隙或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对于骨髓炎等内部无法治疗的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是外科治疗技术的创新。
皮肤撕脱伤又叫做脱套伤,闭合性皮肤撕脱伤皮肤完整,皮下形成囊控和充满血液,触之有波浪感。
当四肢被碾压时车轮旋转产生强大的抓着牵引力,导致皮肤在皮下组织和肌肉深筋膜之间持续撕脱分离[1]。
本文将分析VSD在治疗皮肤撕脱伤的预后效果以及治疗体会,现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1年5月-2022年5月30例由于大面积皮肤撕脱导致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研究。
对照组男11例,女4例,患者年龄23-45岁,平均年龄36.82岁。
观察组8例,男7例,年龄24-45岁,平均年龄38.36岁。
所有患者资料均无差异(p<0.05),可以对比。
1.2方法对照组:对创面常规消毒,将周边皮肤进行清洗,使用3%过氧化钠以及生理盐水不断的清洗创面以及周边皮肤,最后逐层清创,修复受损组织,进行止血,最后将撕脱片修剪为中厚皮片,在皮片上面切开0.5cm小口用作引流,确保张力用于皮肤回植。
所以对于皮肤撕脱伤的治疗,彻底清创是首要前提,及时清除感染,保全残余软组织作为首要目标,术后需要配合抗生素。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软组织撕脱伤的疗效观察软组织撕脱伤是创伤领域中经常遇到的一项复杂疾病,多是皮肤和皮下组织从深筋膜深面或浅面强行剥脱,而且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骨折,严重者因大量失血而发生休克。
早期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后继治疗效果,如治疗不当,可致皮肤坏死、感染、重要组织外露,甚至危及生命,晚期可形成慢性溃疡或瘢痕挛缩,严重影响肢体的外观和功能。
我们自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引进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该病30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8~60岁;受伤部位的分布:上肢13例,下肢17例;上肢主要创面在手背和前臂,下肢主要在足背和小腿;撕脱面积0.5%~32%体表面积(平均10%),其中包括不完全性撕脱19例,完全性撕脱11例;17例为车祸所致,13例为机器绞轧伤。
入院时合并休克2例,骨折关节脱位12例,皮肤缺损5例。
1.2治疗方法麻醉成功后,手术区域常规清洗消毒铺巾,由浅至深切除失活的皮肤、筋膜和肌肉,清除异物,尽量电凝止血,反复冲洗创面,直至显露比较清洁和血循环较好的组织,有严重骨折的行内固定,最后根据皮瓣血运情况,酌情修剪成中厚或全厚皮瓣,同时用小尖刀在皮瓣上戳多个均匀分布的筛孔(直径0.5mm,间距1cm左右)。
观察创面无明显活动性出血后,缝合深部组织,消灭死腔,逐层缝合至皮肤。
然后按创面的大小和形状设计修剪带有多侧孔的vsd敷料,使引流管的端孔及所有侧孔完全为vsd敷料包裹。
在擦干净创面周围皮肤之后,用具有生物透性薄膜封闭vsd敷料覆盖着的整个创面。
根据需要用三通管将所有引流管合并为一个出口,引流管接负压装置,开放负压。
并且调节负压,7~10天后拆除vsd敷料[1]。
术后常规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病房做好护理工作,保证负压装置的持续和合理负压,保持vsd敷料的密闭和吸引管的通畅,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和患肢血运,及时处理。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肢体皮肤严重撕脱伤回植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作者:林庆培等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4年第04期[摘要]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肢体皮肤严重撕脱伤回植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100例肢体皮肤严重撕脱伤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60例,采用VSD行撕脱皮肤回植治疗,对照组患者40例,进行常规清创、换药以及Ⅱ期植皮术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以及住院天数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皮肤撕脱伤回植术;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 R2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2(a)-0020-03肢体皮肤撕脱伤是较常见的损伤类型,在临床治疗工作中的难度比较大,车祸或其他的外伤等所致创伤较为严重。
传统的治疗方案是在对患者进行Ⅰ期清创处理后,进行伤口换药,然后进行Ⅱ期植皮手术治疗。
然而这种治疗方法会带来较长的治疗周期,需要患者担负较高的治疗费用,给患者以及家属造成一定的负担。
有相关资料表明,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1]能够对患者创面的愈合起到积极作用。
本研究中,对本院的60例肢体皮肤撕脱伤患者应用VSD联合皮肤回植技术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肢体皮肤严重撕脱伤患者100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38例;年龄23~54岁,平均(37.1±1.9)岁;其中,汽车碾压伤50例,机器绞伤26例,由重物砸伤21例,其他原因导致3例;所有患者的受伤部位均在四肢,根据受伤部位分类:上肢受伤25例,大腿受伤50例,小腿受伤15例,足部受伤10例;合并股骨干骨折25例,合并肱骨干骨折10例,合并胫腓骨骨折20例。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四肢创伤的临床效果
负压封闭引流术是一种用于四肢创伤的新型治疗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该方法
通过在伤口上覆盖负压封闭性导管,并利用机械装置实现负压吸引,达到引流伤口渗出物、促进伤口愈合的效果。
下面将从减少感染风险、促进伤口愈合、缩短康复时间三个方面来
介绍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四肢创伤的临床效果。
负压封闭引流术可以有效减少感染风险。
四肢创伤容易导致伤口污染,进而引发感染
并延缓伤口愈合。
负压封闭引流术的负压吸引功能可以有效清除伤口的渗出物,减少细菌
滋生的机会,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负压封闭系统可以阻断外界细菌和污染物的侵入,保持
伤口的清洁环境,减少感染的风险。
负压封闭引流术能够促进伤口愈合。
通过负压吸引,能够有效降低伤口组织的水肿和
淤血,改善组织血液循环,提高氧和营养物质的供应,加速伤口愈合的过程。
负压封闭系
统可以通过促进纤维蛋白的生成和血管新生,增强伤口的机械强度,从而促进伤口上皮化
和修复,加快伤口愈合的速度。
负压封闭引流术可以显著缩短康复时间。
传统的四肢创伤治疗通常需要较长时间的休克、止血和愈合过程,患者的康复时间较长。
而负压封闭引流术通过清除伤口渗出物、促
进伤口愈合,可以加快伤口愈合的速度,减少康复时间。
在临床实践中,负压封闭引流术
治疗四肢创伤的患者疼痛减轻、体力恢复较快,能够更早进行运动和康复训练,提前恢复
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肢体皮肤严重撕脱伤回植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肢体皮肤严重撕脱伤回植术中的应
用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100例肢体皮肤严重撕脱伤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60例,采用VSD 行撕脱皮肤回植治疗,对照组患者40例,进行常规清创、换药以及Ⅱ期植皮术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以及住院天数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在肢体皮肤严重撕脱伤回植术中联合应用VSD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皮肤撕脱伤回植术;治疗效果
肢体皮肤撕脱伤是较常见的损伤类型,在临床治疗工作中的难度比较大,车祸或其他的外伤等所致创伤较为严重。
传统的治疗方案是在对患者进行Ⅰ期清创处理后,进行伤口换药,然后进行Ⅱ期植皮手术治疗。
然而这种治疗方法会带来较长的治疗周期,需要患者担负较高的治疗费用,给患者以及家属造成一定的负担。
有相关资料表明,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1]能够对患者创面的愈合起到积极作用。
本研究中,对本院的60例肢体皮肤撕脱伤患者应用VSD联合皮肤回植技术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肢体皮肤严重撕脱伤患者100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38例;年龄23~54岁,平均(37.1±1.9)岁;其中,汽车碾压伤50例,机器绞伤26例,由重物砸伤21例,其他原因导致3例;所有患者的受伤部位均在四肢,根据受伤部位分类:上肢受伤25例,大腿受伤50例,小腿受伤15例,足部受伤10例;合并股骨干骨折25例,合并肱骨干骨折10例,合并胫腓骨骨折20例。
皮肤撕脱面积10 cm×15 cm~50 cm×30 cm,受伤较为严重。
将10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40)。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受伤程度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1.2.1.1 患者在入院后进行积极的清创处理,并及时肌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加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
对于失血较多的患者进行预防休克[2]的处理,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1.2.1.2 对患者进行手术前麻醉,行创面常规清创术,术中清除坏死的组织
[3],仔细辨别脱套的皮肤组织,并充分止血。
将已经没有血运的撕脱皮肤修成中厚皮片,并戳孔成行筛网,在创面进行回植术,缝合。
应用VSD材料覆盖植皮面,将皮片缝合固定时,用负压引流装置封闭创面,连接负压源检查有无漏气并进行持续吸引。
对合并骨折的患者,行骨折复位克氏针[4]固定或外支架固定,对骨骼或肌腱组织外露的患者,尽量以周围的深筋膜或肌肉组织转移覆盖,遇小面积骨外露又不易用软组织覆盖者,可将其骨皮质表层咬除并磨平[5-6]。
1.2.1.3 术后连接病房中心负压并调节负压为40~60 kPa,此外,术后给予抗生素治疗,加强患者的观察和巡视,检查负压装置是否密封完好,吸引是否有效[7]。
1.2.1.4 持续吸引7~9 d揭开负压装置,观察回植皮肤的成活情况。
若大部分皮肤成活较好,则可以更换辅料进行换药,若皮肤出现部分坏死或者感染,则需要再次进行手术清创治疗。
1.2.2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清创、换药以及Ⅱ期植皮术。
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跟踪随访,评估并记录手术效果。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植皮愈合率、换药次数及费用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植皮愈合率高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费用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植皮愈合率、换药次数及费用的比较(x±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并发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出现淋巴水肿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3%,在给予活血、穿弹力袜等治疗措施后均改善;对照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有8例,其中4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0%。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社会交通事业的发展,车辆碾压、重物砸压及机械绞挤等事故增多[8],而此类事故多造成肢体挤压性损伤,损伤重、范围广,其中,肢体皮肤撕脱伤是较常见的损伤类型。
一般情况下,大面积的皮肤撕脱伤通常容易导致受伤皮肤出现感染以及坏死等情况,传统的治疗技术治疗周期长,且并发症较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VSD是优于传统技术的新型治疗方法,主要利用医用泡沫材料、多侧孔引流管、生物半透膜和引流装置形成一个绝对封闭的负压吸引装置,能够对创面进行全面的引流,并且在较长时间内都保持引流通畅。
生物半透膜有利于对创面的观察,可防止外界对其造成污染[4]。
此外,持续的负压作用能够保证及时将创面的脓液及渗血、渗液等异物排出体外,确保创面清洁,加速创面的愈合速度,从而提高植皮的成功率[9-11]。
本研究结果表明,肢体皮肤严重撕脱伤的患者应用VSD能够有效降低皮瓣感染发生率,提高皮瓣的存活率,减轻频繁换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同时也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
本法操作简单、取材方便、易掌握,远期具有弹性较好、耐磨、挛缩较轻等特点,多可以一次手术完成,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等.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096-1102.
[2] 李振宇,叶发刚.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跟骨骨折术后感染治疗中应用[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2,48(2):167-168.
[3] 魏世隽,蔡贤华,刘曦明,等.原位植皮+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肢体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疗效分析[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1,19(9):38-39.
[4] 杨越涛,张晓华,李英才,等.反取皮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肢体大面积皮肤撕脱伤[J].创伤外科杂志,2007,9(3):231-233.
[5] 蔡锦方,邹林,刘立峰.符合组织移植并持续冲洗治疗慢性跟骨骨髓炎[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06,2(3):159-160.
[6] 刘三风,刘志豪,戴志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对各种复杂创面修复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09,15(6):66-68.
[7] 李月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吸附材料在大面积皮肤撕脱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16):3303-3306.
[8] 张向阳,胡雁,胡斌,等.VSD在不完全皮肤撕脱伤修复中的应用探讨[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0,14(5):424-426.
[9] 范清华,邹远兵,黄宝林,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肢体皮肤严重撕脱伤回植术中的应用[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0,12(12):1187-1189.
[10] 张景僚,张海瑞,单文涛,等.清创加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手部高压油漆注射伤[J].实用医药杂志,2013,30(5):427-428.
[11] 许喜林,陈岳奇,陈诗强,等.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开放伤及感染创面中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2):23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