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案例报告(认知行为疗法)

案例报告(认知行为疗法)

案例报告(认知行为疗法)
案例报告(认知行为疗法)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师文章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类型:案例报告

文章题目:一例严重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

一例严重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

【摘要】一例初中学生因对中考及未来过分担心、学习成绩长期不能到达自己预期目标而产生的严重心理问题。求助者性格内向,进入初四以来成绩下滑后一直不能得到改善,中考日渐临近,很是焦急,自觉食欲下降、少眠、烦躁、胸闷、头痛,乏力,精神紧张,无法安心学习,不想上学了,否则精神会濒临崩溃。咨询师通过给予求助者共情,尊重与无条件关注,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有效缓解了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取得预期的咨询效果,达到了促进来访者自我接纳、人格成长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焦虑认知行为疗法

一、一般资料

1、人口学资料

求助者贾某,独生女,16岁,重点中学初四学生,生于山东淄博市,父母在大型企业工作。自幼成长过程较为顺利,父亲温和,母亲脾气急躁、争强好胜。

2、成长史

求助者父母均为普通工人,均为高中毕业,家庭条件一般。小时聪明伶俐,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家境虽然一般,但是求助者成长过程中衣食无忧,父母为其提供最好的生活和教育。随着年龄增长,小学后性格渐渐内敛,儿时的活泼现象渐渐消失。上初中后,由于青春期的发育,体重越来越重,由于自尊心强,对自己的体型自信心不足。小学毕业选择初中时,在爸爸的帮助之下进入了本地区的重点初中上学,初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认真努力。为了能在中考中增加有利的砝码,参加了绘画和奥术辅导班。在初三结束时,父母为了能后升入更好的高中,费尽周折,将其转入一所市重点中学读初四。在新的学校读初四以来,成绩一直排在班内二十名以后,自认为非常努力,却不见成绩有所长进,感觉周围的同学学习状态比自己好,觉得同学们慢慢瞧不起自己,老师也不再关注自己;在特长班中的学习也到了瓶颈阶段,总是努力学习但是长进不大,担心父母的付出会打了水漂。中考一天天临近,心情越来越急躁,总是担心考不上重点高中,会辜负祖父母、外祖父母、家长的期望,更觉得对不起父亲为自己择校付出和帮助。担心自己将来不能有很好的发展,亲人、朋友都会瞧不起自己。近两月余自觉食欲下降、少眠、烦躁、胸闷、头痛,乏力,无法安心学习,不想上学了,感觉精神会濒临崩溃。

3、身体状态、精神状态、社会功能

身体状态:食欲下降、少眠、烦躁、胸闷、头痛,乏力

精神状态:焦虑、紧张、内向、敏感、无法安心学习

社会功能:学习效率下降,有放弃学业的想法。

4、心理测验结果

SCL-90 躯体化2.3 抑郁2.1 焦虑3.2 敌对0.5

SDS 45分抑郁的分界值为53

SAS 62分为中度焦虑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1、主述:近两月余自觉食欲下降、少眠、烦躁、胸闷、头痛,乏力,无法安心学习,不想上学了,想起中考就特别紧张,无法摆脱。

2、个人陈述:重点中学初四学生。我在初中的前三年学习成绩基本上都再本班内稳定在十五名左右,我自己觉得学习非常努力,但是成绩总是不能进入前十名。在这个学期,我爸爸费了很大的劲帮我转入了现在的这所市重点中学。一进入这个学校学习,我就感到非常的紧张。看到我身边的同学都能很快的掌握所学习的知识,虽然我学习已经很努力了,但是成绩依然不满意,考试总是在二十名开外。我的父母工资不高,为了我能上好的学校,他们到处求人找关系,我要是学习不好就对不起我的爸爸和妈妈。进到初四以来,已经有两次月考了,我的成绩都不理想,我很着急,一看书就头疼,学习学的想哭。妈妈也很着急,经常在我耳边说:你要好好学习,否则我们前面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都白费了。我知道妈妈是为我好,我心里也着急,可是成绩就是上不去。这段时间,妈妈看到我很紧张,也不再唠叨我了,但是我自己感到压力很大。近一段时间上课时,看到老师在讲课,可是有时感觉什么也听不见。周围同学都在忙碌的做题时,听到他们翻试卷的声音,写字的声音,我就紧张,着急,就觉得我追不上他们了,有一种想从教室里冲出去的冲动。感觉班主任和其他任课老师也都不再关注我了,因为我的学习成绩不好,在重点学校老师只关心前几名的学生。我的爸爸虽然不当面批评我,但是他总是说他朋友家的孩子学习都是前几名,特长都到了几级,让我感到我很笨,做什么都做不好。我如果考不上重点中学,就谈不上什么前途和未来了,亲人朋友也会瞧不起我和我们家。近两个月多月以来自觉食欲下降、少眠、失落、烦躁、胸闷、头痛,乏力,回家也不愿意和别人说话,无法安心学习,不想上学了。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1、咨询师观察:求助者衣着整洁,行为拘谨,说起学习开始抽泣落泪,感觉委屈、痛苦。咨询过程中,逻辑清晰,语言表达流畅,能积极配合咨询师工作,感知觉等无异常,自知力完整,有强烈的求治欲望。从言谈中发现贾某性格较内向,内心自卑,缺乏自信,过分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因自小受到亲人朋友的高期望,所以自感力不从心,又对自己要求甚高,自尊心强,考试遇挫后,出现紧张、焦虑。

2、贾某的母亲:贾某从小就很要强,自我感觉比很多人优秀。从上小学开始,一般都有同班同学到家里喊她一起走,她从不主动去喊其他同学。十四岁时月经初潮,现月经正常。小时活泼,小学之后慢慢内向了一些,平时喜欢看看电视,偶尔上上网。多数时间都是在学习。自初四开始成绩下滑,找不到原因,近来出现厌学情绪,不想参加中考了,觉得自己即使去考,也不会考好。两个月来出现食欲下降,少眠、头痛、胸闷、抑郁、焦虑、紧张、多梦、偶尔脾气发作,将书扔了一地,自己则跪在床头,不吃不喝。

3、姨妈反映:贾某从小较安静听话,性格有些内向,喜欢做手工,卡通画画得不错。懂事,作为家里第三代人的第一个孩子,家里人给予了很多的期望给她。她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也很高,因为两家住的比较近,所以从小看她长大的。小学到初中成绩一直很好,最近出现了焦虑厌学的症状。这可能与她妈妈一直不停地唠叨有关,与父母的沟通不是很好,或者有其他原因也不一定。

4、同学反映:孙某性格有些内向,在班内交往的同学不是很多。没有早恋的现象,给同学们的感觉是一个很听话的乖乖女。上课不太主动回答问题。最近好像更加内向了。

四、评估与诊断

1、心理状态的评估

综合分析所收集的临床资料,结合心理测验结果,作如下评估:该求助者食欲下降,少眠、头痛、胸闷、抑郁、焦虑、紧张、多梦等,整体心理健康状态较差,但其感知觉、思维、人格等未见异常,自知力完整,求治欲强,求助者的心理和行为异常表现属于心理问题的范畴。

2、原因分析

(1)生物原因:该求助者为女性,年龄16岁,处在青春期。

(2)心理原因:

①个性因素:性格内向,内心自卑,同时又自我要求高,少与人交流;成就动机很强,自我要求太高,不敢有丝毫懈怠,追求完美。

②错误观念:认为自己必须考上重点高中,否则就没有前途,对不起父母家人。

③对现实问题的错误评价:认为自己成绩下滑,老师不再关注自己,同学也都瞧不起自己。周围人也会看不起他.

(3)社会原因:

①生活事件:进入重点中学的初四,陌生的环境,根据成绩决定一切(例如排座次)成绩却一直下滑,自感很焦虑、烦燥,少眠、头痛、胸闷、抑郁、焦虑、多梦、精神紧张,无法安心学习,感到自己无法承受这种心理压力,想就此不再上学,否则精神会陷于崩溃。

②社会支持:性格内向,与同学、老师很少交流。父亲由于工作原因,加之贾某长期住校很少沟通。母亲不懂青春期孩子的沟通方法,脾气急躁,动辄给施加压力,缺乏长辈的支持。

3、诊断与诊断依据:

初步诊断为考试焦虑以及认知上存在错误的观念引发的严重心理问题。

诊断依据:

首先,引起“严重心理问题”的原因,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初四学生面临中考的巨大压力,而成绩不断下滑,与自己的理想差距越来越大。求助者痛苦,感觉失落,委屈。

第二,从持续的时间来看,痛苦情绪持续两个月以上;

第三,求助者学习效率明显下降,有厌学的现象,难以解脱;

第四,已经出现部分泛化和回避现象,影响了社会功能。

从以上求助者表现出的症状、严重程度、病程及心理测验结果综合评定,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4、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鉴别:据病与非病三原则,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知情意统一,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行为,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无妄想等,所以可排除精神病性障碍。

(2)与抑郁症相鉴别:求助者虽然存在明显、焦虑、烦躁等症状,但未出现思维迟缓、兴趣丧失、悲观、厌世、自杀观念或行为,自知力完整,求治欲望强烈,症状严重程度尚不达抑郁症标准,因此可排除抑郁症。

(3)与神经症相鉴别:求助者虽然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烦躁等症状,

但时间持续短。内容未充分泛化,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且求助者的心理冲突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与神经症性的心理冲突的变形不同,因此可排除神经症。

(4)与一般心理问题相鉴别:一般心理问题是指在近期发生的,内容尚未泛化,反应强度不太强烈的情绪问题。而本案例中,求助者痛苦情绪强烈,且持续两个月以上;内容有所泛化。因此排除一般心理问题。

五、咨询目标的确定

根据以上评估和诊断,通过与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长远目标和最终目标:协助求助者自我认识和自我成长。

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正确评价高考的意义,降低应对高考的焦虑,调整自我认知,与家长、同学、老师建立良好的信任与沟通关系,进而发展健全的自我,能够正常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1、咨询目标:使不良情绪得到宣泄,调整自我认知,进而发展健全的自我,能够正常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

符合目标有效性的七个条件:具体、可行、可评估、积极、双方商定、多层次统一、属于心理学范畴。

2、主要咨询方法:认知疗法;放松训练

(1)认知行为疗法基本原理:认知行为治疗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的心理治疗方法。

(2)放松训练:人在放松状态时,全身肌肉放松、呼吸频率和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四肢温暖,从而获得愉快和舒适的感觉。放松训练能够影响机体各方面的功能,从而促进身心健康。

3、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1)求助者的权利

①有根据咨询要求选择咨询师的权利

②在咨询过程中,对咨询师不满意时,有更换咨询师的权利

③对咨询方案、咨询时间、收费情况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2)求助者的义务

①要遵守咨询诊所的有关规定

②遵守咨询方案,收费情况、咨询时间等有关规定

③尊重咨询师,遵守约定时间,不迟到,不能如约咨询应提前通知咨询师

(3)咨询师的职责与义务

①热爱本职工作

②不得因求助者的各方面因素而歧视求助者

③在与求助者建立咨询关系前,必须让求助者明白咨询工作的性质、特点以及求助者自身的权利和义务

④对求助者进行工作时,应对工作重点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必要时可达成书面协议

⑤不得与求助者建立咨询以外的其它关系

⑥认为自己不适于对求助者进行工作时,做出明确说明,介绍给另外合适的咨询师

⑦始终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4、咨询时间和费用:

咨询时间:第一周一次,每次50分钟,共五次。

咨询收费:每次50元人民币。

心理测验收费:SCL-90: 50元

SAS: 30元

SDS: 30元

七、咨询过程

咨询阶段大致分为: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心理帮助阶段、结束与巩固阶段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诊断评估、咨询关系建立、确定咨询目标阶段(一周)

任务:

⑴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⑵了解求助者的基本情况,收集相关资料;

⑶确定主要问题,共同协商咨询目标;

⑷介绍咨询方法和相关情况.

相关技术:摄入性会谈,心理测验

过程:

第一次咨询(第一阶段):

①填写咨询登记表,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

②进行摄入性谈话,收集求助者临床资料,了解其成长过程,尤其是重大事件。探寻求助者的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

③求助者独立完成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90项症状清单的自测;

④将测验结果反馈给求助者,并作出初步问题分析,让其理解为什么会这样;

⑤咨询师告知其为严重心理问题,但是可以通过咨询得到很好的改善,阐明咨询的意义以及双方的责权利。

⑥布置咨询作业:在咨询中了解到贾某曾经有写日记的习惯,进入初四以来由于压力很大,已经很少写了。因此建议她继续原来的好习惯,如实记下每一天不开心的事和开心的事,并在每一件事件后面记下自己的感受。她很认同地答应了。写日记是个人内心感受的流露的一种形式,通过对情感以及事件积淀的回忆整理, 可以反观自己的认知和态度, 能使人获得新的感悟。多数人都拥有某些会释放出强有力感情的记忆,表达这些感情本身就将是积极的,某些记忆还会发掘出深层的、尚未解决的痛苦,这一痛苦可以在咨询师的帮助下进行更持久的反思。

⑦约定时间:一周后进行下次咨询,时间50分钟左右。

第二阶段:心理帮助阶段(三周)

任务:

⑴确定问题,发现求助者问题背后的不正确观念;

⑵协助求助者自我审查,找到自己的不合逻辑的不适情绪和认知;

⑶结合放松训练,降低求助者应对高考的压力;

⑷检验表层错误观念,初步正确评价高考对于人生的作用;

⑸运用语义分析技术,纠正核心错误观念;

⑹进一步改变认知。

相关技术:提问、自我审查、演示、语义分析

过程:

第二次咨询(第二阶段):

目标:确定问题、检验表层错误观念。

过程:

①反馈咨询作业:了解孙某一周以来记下的相关事件以及情绪体验,为确定问题提供参考。贾某记下了考试以及课堂上老师对她的提问以及感受等,能够做到内容、情感属实。

②确定问题:本案例中求助者的问题体现在两点,一是在于对中考的意义的过分关注和未来的过分担心,具体表现在总是担心考不上重点高中,同学会瞧不起他,老师会忽略她。也会辜负家长的期望,觉得对不起爸爸对自己的付出和帮助。担心自己将来不能有很好的发展,亲人、朋友都会瞧不起自己,并且深受这种痛苦体验的折磨。其二,求助者也因以上原因产生相应的考试焦虑情绪,认为自己参加中考也不会取得理想的成绩,因此有放弃中考的观念。

本次咨询接触到求助者的认知过程及观念,通过对求助者的看法进行引导,帮助求助者识别自动化思维,使其认识到其不良情绪和行为的认知基础,并对这些体验重新加以体验和评价,使求助者发现自己的认识过程的错误根源。

②检验表层错误观念:通过演示技术,使求助者通过投射,将自己的观念投射到所扮演的“角色”身上,通过观察体验“角色”使贾某能客观的看待自己的问题,通过引导,能使贾某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问题。本案例投射的情景是:咨询师扮演求助者贾某,而贾某则扮演其母,通过一次考试之后的母女对话,体验所扮演角色的感受。咨询师抓住时机与贾某展开引导性辩论,通过投射引导贾某转换角色进行思考:如果面对自己的孩子,你想说什么?进而引导贾某认识到:对自己的未来规划和担心是正常现象,多数父母都给予了孩子很高的期望,但是只要能健康、乐观、积极地面对学习和生活,这就是最快乐的人生。

③放松训练:求助者学习放松,让求助者想象自己处在令人放松的情境中,配以咨询师轻柔、愉快的声调引导、激发求助者的自我暗示,感受一次,体验应对考试压力的逐渐降低;

④布置作业:介绍一些认知疗法的书籍,给求助者阅读。让其转换角色,体会父母、亲友、同学以及自己的心情。坚持写日记,同时独立在家学习放松训练,体会面对考试焦虑情绪的逐渐降低。

⑤约定时间:一周后进行下次咨询,时间50分钟左右。

第三次咨询(第二阶段):

目标:纠正核心错误观念,进一步改变认知。

过程:

①反馈咨询作业:对认知疗法有了一定认识,通过回顾会谈的内容,记日记认为咨询师说的有道理,基本接受“老师和同学并没有想自己想象的那样瞧不起和漠视自己,中考也不是人生的全部意义”,但仍然感觉失落、紧张;

②语义分析,纠正核心错误观念:通过语义分析技术,使贾某认识到错误的自我概念在于自认为如果高考成绩不好,就一切都随之糟糕的想法,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很多方面还是很出色的,如有责任,孝顺,尊敬师长,虚心学习等等。帮助贾某认识到,父母不会埋怨她,老师不会漠视她,同学也不会瞧不起她。帮助贾某进行一个新的认知重建过程。

③放松训练:贾某进一步学习放松,反复两次,体验高考压力的逐渐降低;

④布置作业:通过反思和换位思考,认识到自己过去的错误认知带给自己的影响,尝试重建正确认知,进一步分析她自己的问题,并举例来说明问题的根源。

⑤约定时间:一周后进行下次咨询,时间50分钟左右。

第四次咨询(第二阶段):

目标:运用行为矫正技术,进一步改变认知。

过程:

①反馈咨询作业:贾某日记中所记录正性事件与情绪有所增加,能较为客观的对待平时的检测,能与同学交流对待高考的态度和感受,错误认知明显改善,初步具备了正确自我评价和客观对待他人评价的认知;

②运用行为矫正技术,进一步改变认知:认知过程决定着行为的产生,同时行为的改变也可以引起认知的改变。对于有自卑心里,自我评价较低的求助者,他的愉快情绪相对较少,因此,可以运用行为矫正技术,让求助者通过行为的改变获得愉快情绪体验,从而改善认知。在本案例中,结合班内的面中考主题班会,与班主任老师联系,让贾某写出自己面对中考的心路历程在班内与同学交流,发现贾某的认知观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通过行为矫正技术的运用,贾某已经能够走出焦虑、悲观的负性情绪,饮食、睡眠等方面趋于正常,能正确面对中考,面对未来,面对自己。

③对前几次咨询的效果进行总结与肯定。

④布置作业:继续记日记,写下自己的积极应对事件与正面情绪,继续放松训练。

⑤商讨咨询的第三阶段结束阶段,约定下一次咨询时间。

第三阶段:认知复习、咨询结束(一周)

任务:

①进一步改变认知、合理应对高考,学会用理性思维方式思维。

②使求助者在认知、思维、情绪、行为等方面重建新的反应模式。

目标:巩固咨询效果。

过程:

①咨询作业反馈:这次咨询,求助者表情轻松、自然,求助者感觉能够自然谈论高考的问题,对老师、同学、亲戚朋友的错误观念消失,收获很大,心理感觉轻松了许多。

②巩固新认知:求助者看起来神情较轻松,称已经能够专心投入得听讲和进行测试,与家长的沟通良好,求助者觉得咨询减轻了困扰他很久的心理压力。

③对贾某在咨询过程中的表现加以肯定,对前几次咨询的效果进行总结与肯定。肯定了贾某的理性认知,对其他的错误认知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并对贾某就认知疗法和放松训练的运用进行了进一步的辅导,对她在人际沟通方面的努力做出了肯定信任和鼓励,告知她已经适应了目前的学习和生活。

④结束咨询求助者目前的情绪与行为状态均有一定改善,咨询目标基本实现,可以结束咨询。

⑤心理咨询与家庭关爱相结合,达成共识。

⑥告知咨询关系的结束。

八、咨询效果评估

1、咨询后心理测验结果:SCL-90 躯体化0.5 抑郁1.0 焦虑1.2 敌对0.3与第一次测验结果相比有较大改善,属于正常范围。

心理测验结果SDS 26分 SAS 34分

2、求助者自我评估:对自己成绩下滑的现实进行理性分析与正确面对,认识到自己的优势。能正确评价自己,认识到而对变化的不适应以及不良情绪的影响则是影响学习及生活的主要原因。内心冲突消失,睡眠质量提高了,与父母、同学、老师相处融洽。对自己的将来有了信心。

3、母亲的评价:贾某的精神状态明显好转,不再过分担心未来以及他人的评价。能主动与别人交流,不再封闭自己。不再认为别人会瞧不起自己。

4、同学、老师的评价:贾某最近开朗了许多,与同学沟通良好,学习状态良好,最近一次考试成绩有所提高。

5、咨询师的评估:这次心理咨询明显有效。咨询过程中紧紧抓住了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1)为过分关注中考对未来的影响他人的评价,(2)面对中考产生的无法排遣的焦虑情绪。结合了认知疗法和放松训练。适当运用了咨询技术,同时结合青春期心理特点,运用了相应的非技术性因素,如共情、积极关注、尊重、真诚等情感性因素,在促进个体成长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取得

预期的咨询效果,初步达到了促进来访者人格成长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郭念锋主编《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5

2、郭念锋主编《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5

3、郭念锋主编《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5

认知行为疗法及案例分析

认知行为疗法与案例分析 尹童20120403006 一.概述 认知行为治疗师一组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其中有代表性的阿尔伯特?艾利斯的合理情绪行为疗法(REBT),阿伦?T.贝克(A.T.Beck)和雷米(V.C.Raimy)的认知疗法(CT)以及唐纳德?梅肯鲍姆(Donald Meichenbaum)的认知行为疗法(CBT) 认知行为疗法具体有以下特点:1.求助者和咨询师是合作关系。2.假设心理痛苦在很大程度上是认知过程发生机能障碍的结果。3.强调认知改变,从而产生情感与行为方面的改变。 4.通常是一种针对具体的和结构行的目标问题的短期和教育性的治疗。 二、唐纳德?梅肯鲍姆(Donald Meichenbaum)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 唐纳德?梅肯鲍姆(Donald Meichenbaum)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简称(CBM)技术。关注的是求助者的自我言语表达的改变。梅肯鲍姆认为一个人的自我陈述在很大程度上与别人的陈述一样能够影响个体的行为。CBM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求助者必须注意自己是如何想的、如何感受的和行动的以及自己对别人的影响,这是行为改变的一个先决条件。要发生改变,求助者就需要打破行为的刻板定势,这样才能在不同的情境中评价自己的行为。 CBM假设痛苦的情绪通常是来自于适应不良的想法。然而,与合理情绪疗法之间也存在区别。合理情绪疗法在揭露和辩论不合理想法时更直接和更具有对抗性。梅肯鲍姆的自我指导训练则更多地注意帮助求助者察觉他的自我谈话。治疗过程包括交给求助者做自我陈述与训练他矫正给自己的指导,从而使他能更有效地应对所遇到的问题。咨询师和求助者一起进行角色扮演,通过模仿求助者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情境来练习自我指导和期望的行为。重要的是要获得对一些问题情境具有实践意义的应对技能,其中的一些问题包括强迫和攻击行为、考试恐惧和演讲恐惧。 在梅肯鲍姆的疗法中认知重组起着关键的作用。梅肯鲍姆认为认知结构是思维的组织方面,它似乎监督和指导着想法的选择。认知结构就像一个“执行处理者”,它掌握着思维的蓝图,决定什么时候继续、中断、改变思维。 梅肯鲍姆提出,“行为的改变是要经过一系列中介过程的,包括内部言语、认知结构与行为的相互作用及随之而来的结果。他区分了变化过程的三个阶段,在每一阶段这个三个方面都相互交织在一起。他认为只关注一个方面将被证明是不够的。 第一阶段:自我观察。

认知行为疗法的优劣势

认知行为疗法的优劣势 (一)认知行为疗法的优势 1.认知行为疗法结构化强,体系清晰,应用广泛,因为它有一整套完整的评估方法,在此次案例分析中,我们针对案主的行为判断出其是因为错误的认知导致的焦虑和自伤行为发生,因此运用认知行为疗法从预估、干预和评估三个步骤,采取ABC模型、量表、基线数据等一些模块化评估方法进行介入治疗,这一系列过程都是按照认知行为疗法体系结构进行实施的,所以相对较为方便。 2.认知行为疗法可操作性强,方法简洁,它可直接为案主提供使用技巧,从而应用这些技巧方式迁移到生活工作中所遇到的情况或问题上,同时它强调的是一种合作关系,这样也有利于案主关注自身个体和可以随时调整急需改变的想法,感受和行为。例如在此次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利用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理论,与案主共同描绘ABC模型,同时要求案主自己填写量表,这些都是操作性强,也较为简洁的方法,同时也便于案主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进行自我纠正。 (二)认知行为疗法的不足 1.太过于强调意识。认知行为疗法必须要案主自愿参与进行

改变不良的认知和问题行为,通常在最初需要使用其他方法进行介入,一旦案主自主接受后再使用认知行为疗法,因此,社会工作者不能在案主未认识到问题的时候强行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对其实施改变想法、感受和行为的介入。

在本次案例中,一旦案主自我意识太过薄弱,那么认知行为疗法就无法进行下去,因为认知行为疗法最为重要的地方在于案主要与社会工作者一同完成构建描绘ABC模型和填写量表,这些过程严格来说都是要根据案主的自我意识来完成的。 2.只注重行为发生当前的原因。认知行为疗法往往只关注行为发生的表层原因,而在特定情况下,案主可能因为过去的经历等一些潜在问题才导致的这么一个行为发生,所以社会工作者在一定情况下需要注意潜在或过去的问题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例如在此案例中,案主因为“压力、劳累和不能完成学校的任务”、“压力、劳累和不能完成工作任务”的原因导致其自伤的结果,根据认知行为疗法中的ABC模型分析出因素B(“自己只有达到父母的高度才算是一个“成功者””、“我无用,在工作中达不到老板的要求”),再根据因素B来进行纠正行为,而没有真正探究其潜在的原因导致的这么一个结果,比如过去的经历或问题等。 3.关注的是个体本身。认知行为疗法是在心理学基础上关注个体及自身的想法、感受及行为,忽略了环境及文化等社会层面的因素,因此作为社会工作者在评估问题时要适当视人在情境中,要将案主的文化和环境因素考虑在内,同时应给案主提供一个赋权的环境,避免剥夺的情况发生。

一例自卑心理的认知行为治疗案例报告

一例自卑心理的认知行为治疗案例报告 摘要:本案例是一自卑心理的案例。求助者包某,公安局新考录女大学生。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整理,求助者的自卑心理是因其认知上存在的错误观念“自己先天就不如别人”所至,主要症状表现为:意识清醒,思维正常,有明显的焦虑,SCL-90测评焦虑因子分值为2.4分,为阳性。紧情绪,和强烈的自卑感,导致心情压抑、苦闷焦虑;人际关系紧;睡眠不良。SAS、SDS测试也证明了这些问题的存在。该求助者自知力完整,有急切的解决问题的欲望。根据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原则,排除了精神病与神经症,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根据其心理问题的特征,采用针对此类问题最有针对性和效果的认知行为疗法。与求助者共同协商制定了咨询目标与咨询方案。咨询过程经过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的确立、心理咨询、结束与巩固三个阶段。整个过程以消除错误的认知模式,建立新的合理的认知模式为核心,结合行为治疗手段,循序渐进地矫正不良行为,建立新的行为模式。经过四次的心理咨询后,根据求助者的自我评估和他人反映,心理测验结果,咨询师的评估:焦虑情绪缓解,自卑心理显著改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本案例主要运用了认知-行为疗法,对改善求助者的自卑心理有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自卑,一般心理问题,不良认知,认知-行为疗法 一、一般资料 1.人口学资料:包某,女,24岁,某公安局派出所民警,蒙古族,无信仰,来自自治区兴安盟农村。 2.个人成长史:求助者性格文静、向,但在熟悉的人面前言语较多。在家排名最小。父母均为农民,上有一姐,父母文化程度不高。自小便常听家人说因为她,导致父母没有养老送终的人,父母一直想生个儿子,但是因为生她母亲得病不能再生了,因此常有罪恶感,偶尔也会觉得自己的存在没有太大的价值,自我感觉很少能得到家人的重视。姐姐各方面非常优秀,长的也漂亮,总认为父母更爱姐姐,和姐姐关系也不太好,入学后,希望通过努力学习获得优异的成绩以赢得家人的重视,大学毕业后按照家人意愿报考了公安局,上班后,发

认知行为疗法(三)

认知行为疗法(三) 四、适应症 认知行为治疗可以用于治疗许多疾病和心理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神经性厌食症、性功能障碍、药物依赖、恐怖症、慢性疼痛、精神病的康复期治疗等。 其中最主要的是治疗情绪抑郁病人,尤其对于单相抑郁症的成年病人来说是一种有效的短期治疗方法。 抑郁症 认知主题:剥夺、挫败、失落。 不合理认知: 极端化——抑郁者受挫后会无端地自罪自责,夸大自己的缺点,缩小自己的优点; 自责——把全部责任归咎于他们自己,表现出一种认知上的不合逻辑性和不切实际性。 消极思维:在他眼中的自己和未来,都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色,他常常坚信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并且失败的原因全在于他自己。他坚信自己低人一等、不够聪明、不够称职、不够好看、不够有钱等等。总之干什么都不会成功,都没有希望。抑郁症患者的这些观点常常是扭曲的,与现实不相符合的。 核心信念:我不好,我不受欢迎,别人不喜欢我。 核心信念和个人经历、他对重要人物的认同以及对别人态度的感知等因素有关。如童年有过重大丧失体验的人,孩子不能理

解事情是跟他无关的,相反会认为和他有关,并且是由于他不好造成的,会形成“我不好”的核心信念。 抑郁症最大的风险是自杀。 自杀的认知主题: 一是高度的绝望感(贝克认为“绝望”指“对未来的消极观念,消极期待或悲观”),绝望程度越高越有可能自杀; 二是感到不能应付生活问题,断定所遇到的问题不可能解决,会感到无路可走。所以危机干预中让他们了解到事情有解决的可能性和可实行性,可以纠正不合理认知,降低自杀风险。 焦虑症 焦虑症出现的认知主题: 1、夸大危险:对自己知觉到的危险过度夸大的反应;对事物的失控作灾祸性的解释。其认知的内容大部分都是围绕着身体或心理、社会的危险,如怕死去、怕发疯、怕失控、怕晕倒、怕被人注视、怕出错、怕发生意外等,他们会有选择性地注意那些集中筛查身体或心理的威胁性信息。 例如,当事人的一个亲友患心肌梗塞死去,她在目睹抢救过程之后,头脑中出现了“要是生心脏病就太可怕了”的想法,当夜睡梦中惊醒,感到心跳、胸闷,于是认为“已经得了心脏病了”,这种灾难性的想法和解释将焦虑推向了高峰,形成了第一次惊恐发作。 焦虑患者的核心信念: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案例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案例 未完成事件(unfinished business)是格式塔疗法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它系指未表达出来的情感,包括:悔恨、愤怒、怨恨、痛苦、焦虑、悲伤、罪恶、遗弃感等。虽然这些情感并未表达出来,但却与鲜明的记忆及想象联结在一起。由于这些情感在意识领域里并没有被充分体验,因此就在潜意识中徘徊,而在不知觉中被带入现实生活中,从而妨碍了自己与他人间的有效交往。未完成事件常会一直持续存在着,直至个人勇于面对并处理这些未表达的情感为止。这些未完成的事情终究会被设法去实现,当它们蓄积了足够的力量时,其个人会受到偏见、担忧、强迫行为及许多自我挫败(seff-dereating)行为的困扰。尽管未完成事件对个体的影响很早就被完形治疗流派提出来了,但心理咨询和治疗领域真正把未完成事件作为课题进行的研究还很少,只有关于心理咨询或治疗师的素质里边会提到心理咨询或者治疗师应该注意和处理好自己的未完成事件,以免这些未完成事件影响自己和来访者之间的关系,但具体怎么处理,也没有给出明确的办法。本文拟结合一例因未完成事件引发焦虑的个案,讨论认知行为疗法对未完成事件引起的焦虑的解释与治疗策略,并报告此个案的治疗过程及要点,与同行分享因未完成事件而引发焦虑的理解与治疗经验,以 期共同探讨,互相提高。 1、个案情况

来访者为女性,25岁,供职于某大型台资企业IT部门,为软件开发人员。主要困扰是明明知道自己的同居男朋友对自己很好,但还是怎么看男朋友都不顺眼,总想着和自己的男朋友分手,但是又觉得分手是很不理智的想法,因此在分手与不分手这两种想法中反反复复,对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影响,让自己感觉很痛苦。来访者是二次寻求治疗,因为在一年前因为自己提出分手,男朋友做出开煤气自杀的过激行为而找一咨询机构陪男朋友去治疗,结果治疗师说问题并不在男朋友的身上,而是在她的身上,并和她进行了初步的同感和探索,但是因为300元/小时的费用,首次咨询后没有在继续。结果这次咨询后男朋友因为听咨疗师说问题不在自己身上,问题马上就好了,从此象没事的人一样了。而自己因为分手的想法一直盘绕在脑海,但另一方面又感觉自己有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因而十分焦虑和痛苦,以至于感觉生活和工作都没有什么意思,做什么都没精神,十分痛苦。来访者再次求助希望通过治疗能消除自己莫名其妙的想和男朋友分手的想法,减少由此带来的烦恼与痛苦,快乐的投入到生活和工作中去。初次谈话中来访者显的有些焦虑,但整体情绪反应正常。来访者自述其莫名想和男朋友分手的想法从他们恋爱开始不久就有,持续快四年了,随着年龄的增加和谈婚论嫁问题的日益紧迫,最近两年这种想分手的想法更加频繁和强烈。依据DSM一IV,把来访者的情况诊断为“因未完成事件而焦虑”,严重程度为中度。 来访者感觉最初无明显的起因。从小做事认真,并且因为自己父母是学校老师,小学和初中的时候成绩一直很优秀,因此常受到长辈的表

[认知行为疗法案例分析]运用贝克认知疗法进行治疗的案例分析49

[认知行为疗法案例分析]运用贝克认知疗法进行治疗的案 例分析49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了多篇关于“认知行为疗法案例分析”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从中能找到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 相关资料一 : 运用贝克认知疗法进行治疗的案例分析49 运用贝克认知疗法治疗的案例分析 本文通过对一例有交往障碍的女大学生求助者的咨询案例研究,结合咨询过程,运用贝克认知疗法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与发展过程进行了解释和分析,节选部分咨询过程说明了贝克认知疗法相关技术的使用和咨询效果评估的有关问题,最后结合该案例总结了作者对贝克认知疗法的应用体会。 一、案例事件 1、个人资料 1 杜某,女,20岁,大学二年级学生,独生子。身高大约1.70左右,体态正常,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家族无精神疾病史。家庭经济状况不好,母亲曾是小学老师,后父母一起经商,家庭和睦,无老人同住。 2、症状详情 存在交往障碍,不敢与他人交谈,害怕集体活动,更愿意独处,对此感到十分苦恼、且情绪低落。自己在努力解除,但由于一直无法摆脱胆怯希望借助帮助尽快解脱;学习和日常生活照常,但有些妨碍。未查出幻觉、妄想及其他思维障碍。情感时而高涨时而低落。自知力完整,求治欲望强烈。精神活动协调一致,个性比较内向。 3、个人自述

入学后曾与本宿舍一名同学(称为C)关系不错,这位同学家庭条件优异,各方面比较能干,性格活泼开朗人缘很好。后来由于两人观点分歧,产生争执,不欢而散,自己感到受到了伤害,慢慢不敢与其交往。大概是从进入大学军训过后开始,求助者称自己开始感到严重的 不合群。宿舍的人都爱讨论买护肤品保养品,还时常约定好出去聚餐,自己家庭条件差又不好意思说出来,然后就受到了孤立。C家庭条件好且性格外向爱交朋友,并没有嫌弃求助者而是和她玩到了一起,但求助者很快就感觉到C有时候的言行是在刻意嘲讽她,让自己感到十分气愤。慢慢地, 2 求助者觉得与周围的人都格格不入,没有共同话题,甚至害怕和他人交谈,养成了独来独往的习惯。 4、咨询过程 (1) 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在第一次咨询时,主要运用人本主义 的咨询原则,让求助者体验到被理解、被关怀、被温暖,建立信任关系。 (2) 收集临床资料、评估问题之后,在第一次会谈结束时我向她 简单介绍了贝克认知疗法的基本理论模型。并且帮助患者明了自己的情绪及行为障碍,简要概括出目前的问题,并且设立咨询的具体目标。 核心理念:我无能(消极) 中间信念:我必须要很有能力,大家才会尊重我 自动思维:消极看待自己,我不擅长交往,大家都看不起我。行为目标:1.学会找出自己的优点,并列明出来。 2.学会以温和的方式对待同学,而不是敌对的、 情绪化的方式。 认知目标:1.纠正“我不适合交往”“大家都看不起我”“我

认知行为疗法概述解读

社交恐惧症的认知行为疗法 最近接到两个关于社交恐惧症的案例,促使我对这方面的问题做一个全面的资料整理和研究。 一、女,在校学生,20岁,学历大专,浙江湖州。 问题描述:我初中的时候老师每一节课都要有人上台讲一个时事新闻之类的,从那时起我觉得很紧张,平常没事就想我站在台上会是怎样的,平常总是想这事越想就越害怕它,很紧张的,后来到高中的时候就很害怕这些事也怕上课回答问题,现在大学也怕站在讲台上,真的好累,以前只是紧张,心跳加快,脸红现在是会发抖了,现在是只要是稍微人多的地方,比如说是去看医生,大家都看着我我也紧张。我真的好想解决一直困扰过我的问题。如果我胆子很大就好了,那我会多么幸福啊。 二、年龄26,性别女,工作无,婚姻未婚,籍贯山东。 问题描述:我不工作有4.5个月了,生活中,现在就是不敢看人的眼睛,不敢与人对视。害怕见到自己的同学和朋友,以及以前所有认识的人。我很孤独,很自卑,因为我没有朋友,也不能交到朋友,因为与陌生人的交往都很困难了,失败的交往,痛苦的记忆总是挥之不去,前进的道路是如此的漆黑。我很渺茫!不敢与人交往差不多三年了,在这其中断断续续的工作有好几份,都是我跟同事的交往不够自信,眼神总是闪烁,闪烁,不能控制的闪烁,让别人很不自在,都不愿意跟我交往,最终导致我辞职的。为此我心里一直很苦恼。更加在交往中不自信。害怕与任何人面对面。有时候觉得自己活的太卑微了,连门都不敢出。活的很多余,可是还有父母,自己也是很没有办法!请救我!救我! 社交恐惧是指暴露在不熟悉的人或被他人审视时感到极度恐惧。社交恐惧症以害怕社交情境和人际接触为主要症状表现,患者害怕社交情境,表现为回避参加社交情境,或者是表现为虽然非常紧张,但强忍着参加。使患者感到焦虑的情境包括:当众演讲、在公共场所吃喝、使用公共厕所等。 社交恐惧症患者担心自己在公共场合会有难堪言行,或者被人审视而感受到尴尬,极端恐惧,并极力回避,从而影响日常生活与社会功能。通常不会认为自己患有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恐惧症,错误地解释为自己性格内向、缺乏社交技能或人际关系不良。 社交恐惧症患者对社交场合或在人前表演/操作存在着显著的、持续的担忧或恐惧,担心自己会面临窘迫,且一旦暴露于这些场合会不可避免地引起焦虑反应。社交恐惧常常会导致口吃、自主神经紊乱、晕厥等症状,从而妨碍患者的正常生活与社交活动。 一、社交恐惧症的病理学 1.体验到对一些社会/社交场合的恐惧与一些人际关系的焦虑,明知道自己的害怕恐惧、紧张担心没有相应根据和充足理由,但还是控制不住。 2.因为找不出到更合理的解释,患者就把这些问题归因为人际关系不良、社交技能缺乏。因此,在日常生活与工作关系中,常有自信心不足,若与人比较,甚至自卑。 3.由于担心自己会在别人面前,特别是前后有人,或者是大庭广众面前举止不好、做事不当、手脚笨拙,或者会暴露自己心理的不踏实而常有窘迫或尴尬感受。 4.由于担心自己在社交场合做出一些难堪的行为或在人际接触中被人审视,当背后有人时,会有被审视的感受,心理会因此紧张、焦虑、恐慌。 5.对人际关系特别敏感,很在乎别人对自己言行的反应与评价,特关注别人的眼神/表神。因此,周围有人在场情况下,做事的效率会受到影响,偶尔还会操作失误,因紧张与焦虑伴

认知疗法案例

认知疗法案例 【篇一:认知疗法案例】 摘要:本文是一例严重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研究报告。咨询过程主要运用贝克和雷米的认知行为疗法对来访者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与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和解释,针对来访者的具体问题提供心理咨询指导,最终帮助来访者顺利解决问题。节选部分咨询过程说明其中相关技术的使用,最后结合该案例总结了作者对认知行为疗法的应用体会。 一、认知行为疗法的概述 (一)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结构,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其主要代有a.埃利斯的合理情绪行为疗法(rebt),a.t.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ct)以及唐纳德.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疗法(cbt)。本研究报告主要依据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进行分析治疗。 (二)认知行为疗法的发展史 认知行为疗法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逐渐兴起,七十年代趋向成熟并引起广泛关注。20世纪50年代中期兴起的认知心理学在医疗中的应用促使了认知疗法的兴起,认知行为疗法正是从认知疗法与行为疗法的结合中产生的。 20世纪50年代,a.埃里斯(albert ellis)在美国创立合理情绪治疗(ret),因为它也采用行为治疗的一些方法,故被称之为一种认知行为疗法。后融合发展为合理情绪行为疗法(rebt)。从1955年起a.埃里斯开始发表有关合理情绪治疗的文章,1962年他总结了自己的观点及方法,出版了《心理治疗中的理性与情绪》一书,至此合理情绪疗法正式登上了心理治疗的舞台。 20世纪60年代初期,a.t.贝克(aaron t.beck)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创立了认知治疗法作为一种定式的、短期的、针对抑郁症的治疗方法,这种方法直接解决目前的问题并修正功能障碍的想法和行为。后成功地将这种疗法适用于完全不同的精神病性障碍和人群。 a.t.贝克等在1979年提出认知行为治疗(cbt),主张矫正行为应与矫正认知相结合。j.贝克(judith beck)是a.t.贝克的女儿,她继承并发展了其父倡用的认知治疗。 其他主要的认知行为理论家也在这一时期各自建立了不同形式的认知行为疗法, a.拉扎鲁斯(arnold lazarus) 在1976提出多模式治疗。

认知疗法经典案例

认知疗法——阿德勒学派实例 本文原系心理治疗本科课程中阿德勒派的实例,堪称教学案例典范。哈罗德·莫萨克教授是一名技巧娴熟的阿德勒派治疗师,他把自己的工作拿给公众去审视,并敢于承担这样做所带来的风险,莫萨克教授以几次相对来讲并不算多的治疗使得一名陷入困境的青年男子获得了崭新的内省力及相应的行为改变。 比较而言,莫萨克教授的风格更为直接,治疗时限颇为明确,而且他的治疗也很有启发意义。这个案例属于认知治疗,重点放在对咨客的价值观、信仰及生活态度的探讨上。莫萨克和马内奇以他们出色的工作展示了个体心理治疗的精髓。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创建的一整套心理学及心理治疗理论与时下的临床心理咨询实践联系甚密。阿德勒把他的体系命名为“个体心理学”,这来自拉丁文的“individuum”,意为“不可再分”,它突出了阿德勒心理学派的整体观点。其中一些关键的概念,如意识与潜意识、心灵与躯体、追求与逃避都属于主观感受,实际上,它们都属于一个统一的理性体系。在阿德勒派心理学中,个体被视为总在不断地朝向其主观既定的目标迈进,虽然个体的生活目标必定会受限于遗传与环境,但经过深入分析发现,这些目标是个体根据

自身特定的知觉(apperception)做出的选择的结果。这些特定的对自身、对他人及对世界的知觉形成了一整套自身和谐(self-consistent)的认知方式和态度,这种认知方式和态度对个体朝向既定目标的迈进具有组织和指导的作用,阿德勒派称之为“生活方式”(style of life)。对每个具体的人而言,由于他们的成长环境和所做出的选择不同,其生活目标也因人而异,尽管如此,但总的来说,这个目标总是使得个体的主观感受由自卑向优越、完美、富有竞争力或是完整转变,从对处境的一种卑微之感转向一种强有力之感。个体的努力可能向两种方向发展:有用的(useful)与无用的(useless)。在阿德勒派看来,“有用的”是指在向目标迈进的过程中采取与他人平等、互助的态度;而“无用的”则是指个体的行为以自己为中心,对他人采取排斥的、非合作的态度。所有的行为,包括适应的和适应不良的,都是被设定在社会范围中来定义的。有用的行为是与社会趣旨(social interest)相一致的,是一种需要得到发展和鼓励的潜能。 而以那种无用的方式行事的个体虽不至被认为有病,但却是不被赞赏的;因为他们有违社会标准。他们选择的目标是自我中心的而非合作性的。在认知方面,他们多以一些特有的、被扭曲的、过度泛化的或是夸大的方式来看待事物,并且一点也不遵循大多数人

认知行为疗法案例设计

认知行为疗法案例设计 08心理曹露梅 088314153 手机成瘾,又称手机滥用综合征,手机综合征、手机焦虑症等,区别于对手机的依赖,是指个体因为使用手机行为失控,导致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的一种痴迷状态。 【个人材料】:曹露梅,女,21岁,徐州师范大学科文学院08心理班学生。大学生活刚开始,面对一切新的生活,感到新奇,对一切事物都保持着新鲜感,热爱学校各项活动,当时的手机功能是与高中同学、父母、大学同学联系,上课也认真听讲,没有迷恋手机。大二以来由于添加了大一新生的新鲜血液,自己开始逐步退出学校的社团和各项活动,开始感觉自己的生活没有大一的时候那么紧凑和新鲜了,开始觉得大学生活变得有那么一点无聊了并觉得大学考试挺简单的,用不着像高中时期那么认真听每一节课也能简单地通过考试。渐渐地发现自己开始迷恋手机上网时快乐的感觉了。感觉自己的手在触摸一样东西很实在的感觉,而且用手机上网也可以了解时事新闻,而自己也是喜欢看新闻的,开始使用QQ与同学聊天,感觉自己的生活变得没有那么枯燥无聊了。开始上课的时候把手机带到课堂上,开始在课上玩手机了。感觉很开心,上课时间变得很快,有时下课了也会很自责,想着自己又浪费了时间没有好好听课。自己一方面想控制上课不玩手机,但控制不了,每天上课都要玩,否则就会出现心情烦躁,坐立不安,郁闷、发脾气等症状。上课总走神,造成学习成绩不好,没有学习兴趣了,整天就想着玩手机。我总结了一下自己属于娱乐性手机成瘾症:沉迷于手机娱乐,以玩各类手机游戏、以及观看视频节目为主的一种类型。信息性手机成瘾症:通过手机上网功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搜索和收集与自己工作、学习无关或者不迫切需要的信息上,造成工作和学习效率的下降。还有强迫行为性手机成瘾症:不可自控的随时关注手机,例如几分钟就检查一次手机是否正常或者有电话漏接、短信漏掉、手机是否遗失等。 【根源分析】根据自己的材料我分析到我之所以会手机成瘾是因为(1)大学生感觉无聊了,没有新鲜感了。(2)认为大学课堂就不用认真听讲了,自己对自我要求降低了。(3)自我管理能力不高。

cbt认知行为

cbt认知行为 认知行为治疗(CBT)是当今心理治疗领域的三大流派之一,以短程、结构化、问题导向、聚焦当下为主要特征。它整合了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改变非适应性的思维和行为来缓解失调情绪,塑造适应良好的行为模式,改善心理问题的一系列心理治疗方法,是目前国际上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临床干预证据最强,各种临床治疗指南中一线推荐的心理治疗方法是目前国际心理咨询与治疗学界的主导取向。 它的疗效得到了最广泛的实践证实,对于许多常见的情绪和行为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惊恐障碍、社交焦虑、恐惧症、人格障碍、儿童青少年家庭辅导、父母训练、婚姻困扰、潜能开发和压力管理等,认知行为治疗都具有非常明显的疗效。因其结构严谨、入门快、操作明晰、适应对象广泛,快速发展成最热门的咨询技术。目前,它已经成为心理咨询师学习心理咨询必修和基础的课程之一。 什么是认知行为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背后的理论根基是什么? 怎样成为一名专业合格的认知行为治疗师? CBT视角下的治疗联盟有何独特性? 如何从CBT的视角来理解和评估个案? 如何在CBT的个案概念化指导下实施认知行为治疗的模式?

又如何能像剥洋葱一样引领来访者识别和评估自己的自动思维、中间信念、核心信念(图式),并去重新建立对于自我和世界的理性客观的认知,最终让来访者成为自己的治疗师。 l CBT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适用范围和效果;CBT治疗范式和结构;个案评估和概念化;导入治疗;制定初次会谈结构;心理教育和工作联盟。 l 自动思维识别:区别想法-情绪-事实,情绪命名和强度评估;引导式发现等技术;认知扭曲的界定和分类。 l 自动思维评估和挑战:5-栏表练习,苏格拉底式探问等方法;认知模式复习:自动思维-中间信念-核心信念;识别评估和矫正信念(中间-核心):概念和特点,识别方法。 l 识别评估和矫正信念(中间-核心):矫正前教育,利弊分析;识别评估和矫正信念(中间-核心):矫正方法;其他认知和行为技术;结束治疗和预防复发;案例整理框架与CBT治疗师成长之路 l 通过现场演练,分“收集资料-评估诊断-形成个案-设立目标-导入治疗-工作自动思维-中间信念-核心信念-结束与预防复发”九个阶段细致掌握CBT治疗的过程和相应的各种认知技术。 招募对象: 1、欢迎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研修者、社工、家长、教师等对家庭治疗感兴趣的人员;

CBT案例——1例适应障碍认知行为治疗的个案概念化报告

【个案研究】 1例适应障碍认知行为治疗的个案概念化报告本文探讨如何对适应障碍的来访者做出认知行为治疗 ( CBT) 取向的个案概念化及其 对咨询过程的重要指导意义。4 个月前,来访者因工作变动、职位上升、支持系统改变等应激源,逐渐出现情绪低落、怀疑自身能力、失眠、工作效率下降等症状; 针对其认知的、情绪的和行为的问题开展咨询实践,采用贝克抑郁问卷( BDI) 、贝克焦虑量表( BAI) 和主观困扰 程度( SUDs) 评估咨询前后及过程中情绪的变化。结果显示,来访者的症状及总体功能均有 明显改善,达到了预期的咨询目标。本研究提示,针对适应障碍进行认知行为取向的个案概念化能有效指导咨询的实践。 适应障碍( adjustment disorder,AD) 是一种对应激源的适应不良的反应。常见的应激源包括如生病、家庭/婚姻问题、工作、经济问题等生活事件或其他重大的生活改变。根据美国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ifth Edition,DSM-5) ,情绪的反应和行为的变化需在应激源出现的3 个月内发生,且即使考虑到外在环 境和文化因素,个体显著的痛苦和应激源的严重程度或强度也是不成比例的; 或( 并) 导致了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明显损害。以往的研究表明,对适应障碍而言,心理干预尤其是认知行为治疗(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CBT) 是最主要的方法,CBT 的干预策略( 如认知重建) 可以非常有效地帮助来访者改变关于压力源影响的非理性信念,从而缓解抑郁、焦虑和睡眠等问题。此外,在沟通和情感需要方面给予支持也是非常强有力的干预措施。但是,到目前为止,国内核心期刊上几乎检索不到针对适应障碍进行 CBT 个案概念化指导下的咨询或治疗的研究报告,缺少细致深入的个案分析,仅有的几篇是关于CBT 对社交焦虑、广泛性焦虑、精神分裂症和强迫症个案的咨询或治疗。 个案概念化是指在一定的治疗理论的基础上,就来访者的问题成因和维持因素提出假设,为构建治疗方案提供指导蓝图。在认知行为取向的临床实践中,阿伦·贝克( Aaron T. Beck) 提出的“认知概念化模型”被广为使用,主要包含 3 个部分: 在来访者当前的问题中搜集功能不良的思维、情绪和行为的资料,也就是对来访者当前所表现出的占支配地位的认知、情绪和行为进行横断分析;

认知行为疗法案例设计

认知行为疗法案例设计 08 心理曹XX 088314153 手机成瘾,又称手机滥用综合征,手机综合征、手机焦虑症等,区别于对手机的依赖,是指个体因为使用手机行为失控,导致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的一种痴迷状态。 【个人材料】:曹XX女,21岁,徐州师范大学科文学院08心理班学生。大学生活刚开始,面对一切新的生活,感到新奇,对一切事物都保持着新鲜感,热爱学校各项活动,当时的手机功能是与高中同学、父母、大学同学联系,上课也认真听讲,没有迷恋手机。大二以来由于添加了大一新生的新鲜血液,自己开始逐步退出学校的社团和各项活动,开始感觉自己的生活没有大一的时候那么紧凑和新鲜了,开始觉得大学生活变得有那么一点无聊了并觉得大学考试挺简单的,用不着像高中时期那么认真听每一节课也能简单地通过考试。渐渐地发现自己开始迷恋手机上网时快乐的感觉了。感觉自己的手在触摸一样东西很实在的感觉,而且用手机上网也可以了解时事新闻,而自己也是喜欢看新闻的,开始使用QQ 与同学聊天,感觉自己的生活变得没有那么枯燥无聊了。开始上课的时候把手机带到课堂上,开始在课上玩手机了。感觉很开心,上课时间变得很快,有时下课了也会很自责,想着自己又浪费了时间没有好好听课。自己一方面想控制上课不玩手机,但控制不了,每天上课都要玩,否则就会出现心情烦躁,坐立不安,郁闷、发脾气等症状。上课总走神,造成学习成绩不好,没有学习兴趣了,整天就想着玩手机。我总结了一下自己属于娱乐性手机成瘾症:沉迷于手机娱乐,以玩各类手机游戏、以及观看视频节目为主的一种类型。信息性手机成瘾症:通过手机上网功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搜索和收集与自己工作、学习无关或者不迫切需要的信息上,造成工作和学习效率的下降。还有强迫行为性手机成瘾症:不可自控的随时关注手机,例如几分钟就检查一次手机是否正常或者有电话漏接、短信漏掉、手机是否遗失等。 【根源分析】根据自己的材料我分析到我之所以会手机成瘾是因为(1)大学生感觉无聊了,没有新鲜感了。(2)认为大学课堂就不用认真听讲了,自己对自我要求降低了。(3)自我管理能力不高。

认知治疗技术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来访者情况:孙某,男,30岁,事业单位办事员。总感觉自己什么都不行,什么都不如别人,即使一件事做得很成功,受到领导或他人称赞,也认为是事件太容易自己偶然。朋友很少,至今仍无女朋友。他很苦恼,为什么总觉得自己不行呢?因此前来咨询。 咨询师了解情况:孙某从小被寄养在奶奶家直至上学才回到父母身边。父母因为工作忙,对他物质要求能充分满足,但在情感上关心很少,还经常批评他,这养成了孙某胆小怕事的性格。而且没有什么朋友,包括女朋友。他感觉其他人个个比他强,怕交朋友朋友会嘲笑他。也不敢交女朋友,担心女孩看不上他,所以在向他表示好感的女孩面前总是逃开。他是害怕与女孩走近之后被女孩发现自己的弱点,抛弃自己。 分析:心理学中有一个规律,就是在孩子小的时候,如果父母忽视他、惩罚他,他首先会觉得是不是自己不好,父母才不喜欢?父母也会传达给他这样的信息:“是你不好,所以父母才不喜欢你。”因为小的孩子没有道德判断标准,仅是成人的态度来判断的。还不会自我评价,他的评价也是通过成人来确立的。这个时候,成人一句贬低的话语,就有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孙某这种胆小怕事,谨小慎微,害怕犯错误,害怕被批评,拒绝尝试新事物,人际关系不良,可以说就是源自童年时期父母的错误教养。这样的孩子,往往羡慕别人家的父母给孩子的温暖,自怨自艾,为自己的家庭感到自卑,觉得自己的家庭不如别人家,自己也不如别人,而且认为别人看不起自己。这种自卑又来来一种不自信,一种对自我的消极评价,所以,他时刻感觉到自己不行。所以,本案中,来访者问题的关键点在于缺少自卑与缺少自信。 本案的咨询,首先要让孙某了解自己性格产生源自家庭教养,并不是他不行,而是他存在一种固有的信念,这种信念是负面的,是消极的。这种信念,是功能失调的,深深扎根在他的意识中,并且会派生出大量的负性自动想法,影响到孙某的情绪和行为。采用认知疗法,查找自动负性思维,并挖掘问题的产生的根源。同时,采用自信训练,提升孙某的自信心。咨询中多采用积极关注技术,帮助孙某体验到被自己忽略的成功经验,消除自卑。 概念:认知疗法(CognitiveTherapy)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患者的不良认知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的总称。 代表人物:认知疗法是20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心理治疗领域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理 论和技术。其中有代表性的是阿尔波特.埃利斯的合理情绪行为疗法,阿伦.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以及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疗法。 主要论点:认知疗法的基本观点是:认知过程及其导致的错误观念是行为和情感的中介, 适应不良行为和情感与适应不良认知有关。认知疗法常采用认知重建、心理应付、问题解决等技术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其中认知重建最为关键。

一例认知行为疗法的咨询案例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一例认知行为疗法的咨询案例研究报告 山东省寿光市第二中学李献友 摘要:本文是一例严重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研究报告。咨询过程主要运用贝克和雷米的认知行为疗法对来访者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与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和解释,针对来访者的具体问题提供心理咨询指导,最终帮助来访者顺利解决问题。节选部分咨询过程说明其中相关技术的使用,最后结合该案例总结了作者对认知行为疗法的应用体会。 一、认知行为疗法的概述 (一)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结构,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其主要代有A.埃利斯的合理情绪行为疗法(REBT),A.T.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CT)以及唐纳德.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疗法(CBT)。本研究报告主要依据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进行分析治疗。 (二)认知行为疗法的发展史 认知行为疗法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逐渐兴起,七十年代趋向成熟并引起广泛关注。20世纪50年代中期兴起的认知心理学在医疗中的应用促使了认知疗法的兴起,认知行为疗法正是从认知疗法与行为疗法的结合中产生的。 20世纪50年代,A.埃里斯(Albert Ellis)在美国创立合理情绪治疗(RET),因为它也采用行为治疗的一些方法,故被称之为一种认知行为疗法。后融合发展为合理情绪行为疗法(REBT)。从1955年起A.埃里斯开始发表有关合理情绪治疗的文章,1962年他总结了自己的观点及方法,出版了《心理治疗中的理性与情绪》一书,至此合理情绪疗法正式登上了心理治疗的舞台。 20世纪60年代初期,A.T.贝克(Aaron T.Beck)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创立了认知治疗法作为一种定式的、短期的、针对抑郁症的治疗方法,这种方法直接解决目前的问题并修正功能障碍的想法和行为。后成功地将这种疗法适用于完全不同的精神病性障碍和人群。 A.T.贝克等在1979年提出认知行为治疗(CBT),主张矫正行为应与矫正认知相结合。J.贝克(Judith Beck)是A.T.贝克的女儿,她继承并发展了其父倡用的认知治疗。

认知疗法要点及案例.docx

认知疗法( CognitiveTherapy )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训练 和指导改变来访者适应不良的认知,从而达到改善和矫正适应不良的情绪和行为,以便促进个体对社会的适应。 认知疗法的基本观点 认知过程及其导致的错误观念是行为和情感的中介,适应不良行为和情感与适应不良认知有关。认知疗法常采用认知重建、心理应付、问题解决等技术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其中认知重建 最为关键。 例如:两个儿童一起走在路上,迎面碰到一个认识他俩的人,但对方没与他们打招呼,径自走过去了。对此,其中一名儿童是这样想的:“他可能正在想事情,没注意到我们;就算是看到了我 们而没理我们,也可能有什么特殊的原因”;而另一名儿童可能想:“他可能是故意这样做的,就 是不想理我。他怎么可以这样对我?!”这样他们的情绪及行为反应就会不同,前者可能觉得无 所谓,而继续干自己的事;而后者则可能觉得不安,而无法平静下来做自己的事。 一、合理情绪疗法(Rational Emotive Therapy) RET是艾利斯在20 世纪 50 年代创立的,认为情绪障碍是由于非理性信念、绝对性思考和错误评价所形成的。 认知疗法即是使来访者改变非理性信念,代之以理性的生活哲学,则可以促使来访者的情绪 好转。 核心:改变认知 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原理 该理论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于 20 世纪 50 年代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体系,其理论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应该改变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他认为外界事件为 A ,人们的认知为B,情绪和行为反应C,因此其核心理论又称 ABC 理论。常 见的非理性思维 对自己、对他人和对周围环境事物的绝对性要求和信念。 ①人应该得到所有人的喜爱和赞许;②一个人就应该在各方面都能力十足;③犯了错误,就一切都完了,应该受到惩罚;④任何事情都要按自己意愿发展,否则就太糟了; ⑤情绪是由于外部事件决定的,自己无法控制;⑥总是担心灾祸降临;⑦逃避困难和责任比正

案例报告(认知行为疗法)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师文章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类型:案例报告 文章题目:一例严重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

一例严重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 【摘要】一例初中学生因对中考及未来过分担心、学习成绩长期不能到达自己预期目标而产生的严重心理问题。求助者性格内向,进入初四以来成绩下滑后一直不能得到改善,中考日渐临近,很是焦急,自觉食欲下降、少眠、烦躁、胸闷、头痛,乏力,精神紧张,无法安心学习,不想上学了,否则精神会濒临崩溃。咨询师通过给予求助者共情,尊重与无条件关注,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有效缓解了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取得预期的咨询效果,达到了促进来访者自我接纳、人格成长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焦虑认知行为疗法 一、一般资料 1、人口学资料 求助者贾某,独生女,16岁,重点中学初四学生,生于山东淄博市,父母在大型企业工作。自幼成长过程较为顺利,父亲温和,母亲脾气急躁、争强好胜。 2、成长史 求助者父母均为普通工人,均为高中毕业,家庭条件一般。小时聪明伶俐,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家境虽然一般,但是求助者成长过程中衣食无忧,父母为其提供最好的生活和教育。随着年龄增长,小学后性格渐渐内敛,儿时的活泼现象渐渐消失。上初中后,由于青春期的发育,体重越来越重,由于自尊心强,对自己的体型自信心不足。小学毕业选择初中时,在爸爸的帮助之下进入了本地区的重点初中上学,初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认真努力。为了能在中考中增加有利的砝码,参加了绘画和奥术辅导班。在初三结束时,父母为了能后升入更好的高中,费尽周折,将其转入一所市重点中学读初四。在新的学校读初四以来,成绩一直排在班内二十名以后,自认为非常努力,却不见成绩有所长进,感觉周围的同学学习状态比自己好,觉得同学们慢慢瞧不起自己,老师也不再关注自己;在特长班中的学习也到了瓶颈阶段,总是努力学习但是长进不大,担心父母的付出会打了水漂。中考一天天临近,心情越来越急躁,总是担心考不上重点高中,会辜负祖父母、外祖父母、家长的期望,更觉得对不起父亲为自己择校付出和帮助。担心自己将来不能有很好的发展,亲人、朋友都会瞧不起自己。近两月余自觉食欲下降、少眠、烦躁、胸闷、头痛,乏力,无法安心学习,不想上学了,感觉精神会濒临崩溃。

认知疗法作业、案例分析

《认知疗法》课程作业 技术简介 技术1:评估情绪的程度以及对想法的相信程度 内容:对同一事件我们可能会有不同的情绪和信念。真正重要的是我们对事物的情绪有多强烈以及我们对某一信念的相信程度有多大。因此,让来访者对情绪的程度和对信念的相信程度从0~100%进行评分,0%指完全没有这种情绪或完全不相信自己的想法,100%指这种情绪最强烈或完全相信自己的想法。 使用时机:个体过于难过、焦虑或愤怒时,难以识别自己的思维或体察到自己的情感。此外,治疗中的变化常常是渐变的,来访者有必要通过量化来觉察。 使用目的:教来访者如何区别自身情绪的不同程度,觉察其情绪或情感在治疗中的变化,总结出自己所取得的良好进步。 技术2:追踪某一特定信念的变化 内容:即使在当前环境中我们的信念仍然可以在强度和可信程度上发生变化,咨询师可对来访者提问:“你有没有较少相信这个想法的时候?当你较少地相信这个负性想法的时候发生什么了?如果你的想法完全正确,那么你怎样才能相信它在某一特定时期变得不那么可信了呢?” 使用时机:来访者往往认为他们的信念是固定且永远不会变化的,因此咨询师应直接评估信念的真实性,在评估情绪的程度以及对想法的相信程度之后使用。 使用目的:使来访者认识到某一特定信念随时间和情景的可变性,有利于远离这个信念。 技术3:垂直下降 内容:为了挖掘负性想法背后的潜在信念,咨询师持续询问有关想法或事件的问题:“为什么那对你是一个问题?那会发生什么?如果你的想法是真的,那它为什么还困扰你呢?那会使你想到什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那将对你意味着什么?” 使用时机:来访者被表层的情绪和想法所困扰,掩盖了其真实的信念,因而需要进行深层挖掘和剖析。 使用目的:挖掘来访者最底层的信念,以验证负性想法的真实性,有助于削弱这一想法。 技术4:成本—效益分析 内容:对来访者的拖延、回避或潜在假设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是有用的。咨询师指导来访者检查持有某一特定信念的结果——既包括正性的,也包括负性的。可提问:“你的信念的成本和效益是什么?你的想法的有利之处和不利之处有哪些?请把它们列出来。如果你不那么相信这个想法会发生什么变化?如果你更加相信呢?如果你必须用100%在成本和效益之间进行分配的话,会正好50/50吗?或者可能60/40?40/60?你会怎样把100%在成本和效益之间进行分配?” 使用时机:识别出引起烦恼情绪的想法之后,当来访者难以抉择时,可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使用目的:成本—效益的比照分析能帮助来访者选择是继续维持这一信念,还是用一个不同的正性信念来替换它。 技术5:运用行为来处理负性想法 内容:咨询师可以通过提问,与来访者一起探讨如何运用行为来处理负性想法,可制定具体可行的计划。 使用时机:当自动想法是真实的,或者来访者坚持不改变负性想法时,只是挑战想法并不够,还需要行为的辅助。 使用目的:将来访者的关注焦点转移到问题解决或者对问题的接受上,使来访者获得所需的技能、运用行为来引起改变。 技术6:考查价值系统 内容:咨询师发展一个生活价值列表,如爱、宽恕、善良、好奇、个人的成长、乐趣和闲暇等,来访者说出的其他价值,如身体健康、自尊、友谊、宗教信仰、文化/经济/工作上的成就、相貌上的吸引力和别人的承认等也可被列入其中。 咨询师可以让来访者在这些价值中做出优先选择,或者进行等级排序。也可以让来访者说明哪些价值是他(她)想让自己的孩子或伴侣追求的,或哪些价值是他(她)想让大众采纳的。 使用时机:当来访者过于看重价值系统中的某一维度,而忽略其他价值时,有必要让其对价值重新进行选择。 使用目的:考查和澄清价值系统有助于从其他可替代的价值观看待某些自我反对的评判,从新的视角审视自己的情绪和想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