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器和生物膜系统
- 格式:docx
- 大小:10.96 KB
- 文档页数:2
1)细胞内膜系统:是指细胞内在结构、功能及发生上相关的,由膜围绕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主要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
2)生物膜系统:只要是指单位膜构成的细胞质膜和由单位膜围成的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溶酶体等。
3)细胞识别:细胞通过表面受体与胞外信号分子(配体)选择性相互作用导致胞内一系列生理变化,最终表现为细胞整体的生物学效应的过程,是细胞通讯的重要环节。
4)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在不同层次(显微、亚显微与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的结构、发育与调控,以及细胞间关系和在整个生命体中的作用。
5)受体:是一种能够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信号分子)的大分子,当与配体结合后,通过信号转到作用将胞外信号转换为胞内化学或物理的信号,以启动一系列过程,最最终表现为生物学效应。
6)分子开关:是使细胞内一系列信号传递的级联反应,能在正、负反馈两个方面得到精确控制的分子机制的蛋白质分子。
7)细胞凋亡:又叫程序性细胞死亡,是细胞主动发生的自然死亡过程,是一个主动的由基因决定的结束生命的过程,可以发生在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及某些病理过程中。
8)细胞骨架:指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网架体系,细胞骨架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细胞骨架概念是指细胞质骨架,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广义的细胞骨架包括细胞核骨架、细胞质骨架、细胞膜骨架和细胞外基质。
9)细胞骨架系统:是由一系列特异的结构蛋白质装配而成的胞内网架系统,广泛分布于细胞结构的各个部分,在维持细胞形态与内部结构的合理排布中起支架作用。
10)蛋白质分选:新生肽由其合成部位正确地运转到其行使功能部位的过程,包括细胞质基质中合成多肽的分选途径和粗面内质网上合成多肽的分选途径。
(合成的蛋白质只有转运至细胞的正确部位,并装配成结构与功能的复合体才能参与细胞的生命活动,这一过程称为蛋白质分选)11)核小体: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元,是由组蛋白和200个碱基对的DNA双螺旋组成的球形小体。
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膜结构
题目: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膜结构()。
A、细胞膜
B、核膜
C、溶酶体膜
D、中心体膜
答案:A
解析:
考点: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专题:分析:细胞膜、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细胞器,都由膜构成,这些膜的化学组成相似,基本结构大致相同,统称为生物膜系统。
其中细胞器膜包括线粒体膜、叶绿体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液泡膜和溶酶体膜。
解答:解:A、细胞膜属于生物膜系统,A正确;B、核膜属于生物膜系统,B正确;C、溶酶体膜是一种细胞器膜,属于生物膜系统,C 正确;D、中心体无膜结构,不属于生物膜系统,D错误.故选:D。
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要求考生识记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能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第6讲细胞器与生物膜系统[考纲明细] 1.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Ⅱ) 2.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Ⅱ) 3.实验: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课前自主检测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话1.将细胞器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
(P44—方框)(√)2.飞翔鸟类胸肌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比不飞翔鸟类的少。
(P45—思考)(×)3.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
(P45—正文)(×)4.被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如果是对细胞有用的物质,细胞可以再利用,废物则排出细胞外。
(P46—正文)(√)5.肺部吸入硅尘后,硅尘被吞噬细胞吞噬,硅尘能破坏溶酶体膜,使其中水解酶释放出来,破坏细胞结构,使细胞死亡,最终导致肺的功能受损。
(P46—相关信息)(√)6.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P47—小字)(√)7.健那绿染液是将细胞中线粒体染色的专一性染料,可以使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P47—实验)(×)8.液泡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还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P46—正文)(√)9.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都具有流动镶嵌模型,且含有C、H、O、N、P元素。
(P49—正文)(√)10.根据生物膜的特性,将磷脂制成小球,让小球包裹药物运输到患病部位,通过小球膜和细胞膜的融合,将药物送入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P49—相关信息)(√)11.透析型人工肾替代病变的肾脏行使功能,其中起关键作用的血液透析膜就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膜材料。
当病人的血液流经人工肾时,血液透析膜能够把病人血液中的代谢废物透析掉,让干净的血液返回病人体内。
(P50—与生活联系)(√)(2018·全国卷Ⅰ)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答案 D解析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其中光反应阶段能合成ATP,而光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膜,因此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A正确;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车间”,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的水解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B正确;细胞核的核膜具有双层膜,核膜上存在核孔,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因此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C正确;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的基质中,D错误。
第三课时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将豚鼠胰腺腺泡细胞中分泌物的形成过程,制作成课件,动态演示分泌物的运输过程,适当补充一些资料并配以一定的问题,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使文字内容形象地保留在记忆中,从而降低了本知识点的难度。
课前给学生布置作业:通过网络、报纸、杂志等渠道收集科学界对生物膜和生物膜工程研究的相关资料,经筛选后,课上交流。
[情境创设]屏幕显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并设计如下问题:(1)细胞内有哪些细胞器?各有何功能?(2)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什么?(3)核糖体有哪几种存在形式?教师引导:这两种类型的核糖体所合成的蛋白质有何不同呢?教师:科学家在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时,发现了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有一定联系。
下面介绍证明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有一定联系的实验。
屏幕显示课题: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屏幕显示资料一:蚕的丝腺细胞在5龄的初期主要是细胞本身增大,这时细胞质中的核糖体多为游离型的,而内质网很贫乏。
但到5龄的后半期,腺细胞开始大量合成和分泌丝心蛋白时,则核糖体都与内质网结合,形成发达的粗面内质网。
[师生互动]1.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教师:通过资料一事实你可得出什么结论?学生:丝心蛋白是在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的,它是一种分泌蛋白。
教师:有些蛋白质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这类蛋白质叫做分泌蛋白。
豚鼠胰腺腺泡细胞分泌物形成过程的研究就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屏幕显示资料二:简介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用于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过程时,叫做示踪元素。
用示踪元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变。
人们可以根据这种化合物的放射性,对有关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进行追踪。
这种科学研究方法叫做同位素标记法。
屏幕显示:豚鼠胰腺腺泡细胞分泌物形成过程首先给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注射氚(3H)标记的亮氨酸,进行脉冲标记,然后制作电镜的显微放射自显影标本,如课本P48的三组图。
课件显示观察结果是:3 min后,被标记的氨基酸出现在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中。
新人教生物必修一(学案+练习)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及生物膜系统1.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过程2.同位素标记法(1)概念:用物理性质特殊的同位素来标记化学反应中原子的去向。
(2)用途:用于示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
3.生物膜系统(1)生物膜系统的组成。
(2)生物膜系统的功能。
②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为生化反应的进行创造条件。
③分隔作用:使细胞内部区域化,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1.生物膜系统指生物体内的所有膜结构。
(×) 2.生物膜之间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依赖于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 3.CO2的固定、水的光解、蛋白质的加工均在生物膜上进行。
(×) 4.原核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和核膜组成,病毒只有细胞膜。
(×) 5.蛋白质类激素经囊泡运输分泌到细胞外。
(√) 6.造血干细胞中合成的细胞膜蛋白运输的途径可能是高尔基体→核糖体→细胞膜。
(×) 7.分泌蛋白先经过高尔基体再经过内质网分泌到细胞外。
(×)1.四类常见的分泌蛋白2.突破分泌蛋白的七个命题点(1)研究方法:同位素标记法,下图表示分泌蛋白合成过程中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
(2)区分与分泌蛋白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有关的细胞结构”和“有关的膜结构”。
(3)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的生物膜面积变化。
(4)分泌蛋白分泌的方式:分泌蛋白分泌出细胞的运输方式为胞吐,需消耗能量,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5)多肽与蛋白质不同:核糖体上合成的是多肽,而不是蛋白质,多肽必须经加工后,才能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和特定功能的蛋白质。
(6)真核细胞有生物膜系统,原核细胞只有细胞膜,不具有生物膜系统。
(7)溶酶体内的水解酶由核糖体合成、由高尔基体形成小泡运入。
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他膜组分的更新。
溶酶体正常生理状态下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有分解作用。
3.各种生物膜之间的联系(1)在成分上的联系。
高三生物有关细胞器的归纳总结1.只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叶绿体;动、植物细胞中形态相同、功能可能不同的细胞器:高尔基体;根尖分生区没有的细胞器:叶绿体、中心体、液泡。
2.原核细胞中具有的细胞器:核糖体;真核细胞中细胞器的质量大小: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
3.有关膜结构的细胞器:双层膜、线粒体、叶绿体(核膜);无膜结构:核糖体、中心体,其余为单层膜结构。
4.具有核酸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能自我复制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染色体)5.有“能量转换器之称”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产生ATP的场所: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6.能形成水的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
7.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载体合成)、线粒体(提供能量)。
8.参与细胞分裂的细胞器:核糖体(间期蛋白质的合成)、中心体(动物)、高尔基体(植物)、线粒体。
9.将质膜与核膜连成一体的细胞器:内质网。
10.泪腺细胞分泌泪液,泪液中有溶菌酶,与此生理功能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11.含有色素的细胞器:叶绿体、有色体、液泡。
有色体和叶绿体中均含有叶黄素和胡萝卜素,液泡的细胞液中含有花青素等色素。
12.与脂类及多糖合成有关的细胞器:内质网(三)细胞增殖:(直核生物)分裂方式: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真核细胞分裂的一种方式过程:核的缢裂,接着是细胞的缢裂(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N体和染色体(形态)而得名。
例蛙的红细胞。
近年来发现动物的上皮组织,肌组织和肝细胞等,植物各器官的薄壁组织表皮,生长点和胚乳等,血胞中都发现有无丝分裂,细菌:二分裂。
(不属无丝分裂)1.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特点间期:染色体复制。
a. 染色体数目不变;b. 出现染色单体;c. DNA数目加倍。
扩展:分裂间期又可分为G1、S、G2三个时期。
G1期:DNA复制前期,主要进行DNA蛋白质和酶的合成。
S期:DNA复制期。
各种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和生物膜系统1.生物膜在结构上的联系(1)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大致相同,都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分布其中,且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图示如下:注直接联系是指不同膜结构之间直接相连;间接联系是指不同膜结构之间通过囊泡发生膜的变化。
2.各种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显示细胞器间“功能联系”)以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分泌为例:(1)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过程中,生物膜系统各部分之间协调配合如下图所示:1.原核细胞是否具生物膜?其是否构成生物膜系统?提示原核细胞具细胞膜这种生物膜,但它不能构成生物膜系统。
2.游离的核糖体与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种类有何不同?提示游离的核糖体与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种类不同:前者合成的一般是胞内蛋白,后者合成的一般是分泌蛋白。
分泌蛋白形成相关曲线模型解读蛋白质分泌过程中,常以图解的方式显示相关变化,如下图所示:(1)图1表示放射性元素标记的氨基酸,在不同时间内放射性元素在细胞中先后出现的顺序是怎样的?提示内质网膜→高尔基体→分泌小泡(2)图2是以柱状图的形式显示分泌蛋白分泌前后相关结构膜面积的变化,其中①~③依次表示何类“膜”?提示①—内质网膜②—高尔基体膜③—细胞膜(3)图3表示的是3H标记的亮氨酸在不同结构中检测到的放射性强度的变化,其中曲线a~c依次代表什么结构?提示a为核糖体b为内质网c为高尔基体(4)图4是以曲线图的形式显示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过程中膜面积变化的结果,则图中d、e、f依次代表何类“膜”?并写出判断依据。
提示d为内质网膜,其面积变小;e为细胞膜,其面积增大;f为高尔基体膜,其面积前后基本不变。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1.(2015·安徽卷,1)血浆中的抗体是浆细胞产生的分泌蛋白。
下表列出的抗体肽链合成与抗体加工的场所,正确的是()选项抗体肽链合成场所抗体加工场所A 游离的核糖体细胞质基质、内质网B 游离的核糖体溶酶体、高尔基体C 内质网上的核糖体溶酶体、内质网D 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解析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其合成的场所是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其加工场所为内质网、高尔基体。
第 1 页
细胞器和生物膜系统
(1)核糖体、溶酶体是都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2)成人心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比腹肌细胞的多。
(3)线粒体能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提供能量。
(4)酵母菌在高尔基体中合成膜蛋白。
(5)性激素主要是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
(6)内质网既参与物质的合成,也参与物质运输。
(7)线粒体外膜上的蛋白质含量比内膜的高。
(8)哺乳动物精子中的线粒体聚集在其头部和尾部的基部。
(9)蛋白质类激素经囊泡运输分泌到细胞外。
(10)分泌蛋白在细胞内的合成需要核糖体的参与。
(11)分泌蛋白从细胞内排出时,囊泡的膜可与细胞膜融合。
(12)分泌蛋白先经过高尔基体再经过内质网分泌到细胞外。
(13)囊泡可以由内质网向高尔基体转运。
(14)膜蛋白的形成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
(15)细胞器之间都能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
(16)囊泡运输依赖膜的流动性且不消耗ATP。
(17)根尖分生区细胞无叶绿体和大液泡,是观察有丝分裂的好材料。
(18)癌细胞无限增殖,表面糖蛋白减少,粘着性下降,但是核糖体数量多,核仁较
大。
(19)健那绿是活性染料,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基本不影响细胞活性。
(20)高倍镜下,可看见叶绿体内部有许多基粒。
(21)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线粒体有两层磷脂分子层。
第 2 页
(22)观察叶绿体实验中选用菠菜叶略带叶肉的下表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