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技术学科课程建设纲要

信息技术学科课程建设纲要

信息技术学科课程建设纲要
信息技术学科课程建设纲要

秀州中学信息技术学科课程建设纲要

一、学科基本情况分析

(一)学科性质与定位

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依靠自然规律和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来创造、控制、应用和改进人工自然系统的手段和方法。技术课程是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基础的学习领域。

高中阶段的技术课程在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的同时,还具有以下特性:

1.操作性

技术课程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技术课程以学生的亲手操作、亲历情境、亲身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每个学习者通过观察、调查、设计、制作、试验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操作”体验,进而获得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内的技术能力的发展。

2.综合性

技术课程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是对学科体系的超越。学习中学生不仅要综合运用已有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社会、艺术等学科的基本知识,还要融合经济、法律、伦理、心理、环保、审美等方面的教育视野。它注重强调各学科知识的联系与综合运用。学生的技术学习活动不仅是已有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也是新的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学习。

3.创造性

技术的本质在于创造,技术课程是一门以创造为核心的课程。它通过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通过技术的设计、制作及评价,通过技术的思想和方法的应用及实际问题的解决,为学生提供了创造性解决问题和创造力充分展示的广阔舞台,成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4.人文性

技术是人类文化财富的一种积累形式。任何技术在凝结一定的原理和方法的同时,都携带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技术课程不仅用技术所内在的神秘感、创造性

和独特力量吸引学生的参与,而且用技术所蕴藏的艺术感、文化性、道德责任打动学生的心灵。

5.开放性

技术的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没有边界的。正由于此,技术课程是最具开发潜力、最富开放性的一门课程。技术课程在课程内容上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课程实施的载体选择上具有较高的灵活性。技术课程的内容既包括那些具有时代气息、适应社会发展、体现科技未来走向的内容,也包括那些贴近学生实际、富有挑战意义、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内容。

(二)学科发展优势与特色

1.引导学生融入技术世界,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通过技术学习,学生可以有意识地感受到信息时代技术发展对经济和社会所带来的变化,感受到日常生活中技术的存在;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了解生产、了解职业,了解它们与技术的联系;可以更加理性地看待技术,以更为负责、更有远见、更具道德的方式使用技术;可以以亲近技术的情感、积极探究的姿态利用所学技术更为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

2.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生的技术学习过程,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创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一项项设计任务的完成,通过一个个技术问题的探究,激发创造的欲望,享受创造的乐趣,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想象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及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能力,形成积极、果敢、合作、进取等创造性品质。

3.强化学生的手脑并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技术课程既不是为学生搭建一个知识平台,也不仅仅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操作场所,它强调心智技能与动作技能的结合,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通过“动手做”,学生的技术设计与制作能力、技术试验与技术探究能力,以及利用所学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将得到增强。

4.增进学生的文化理解,提高学生的传意技巧

无论是信息技术,还是更为宽泛的通用技术,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

信息技术更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课程载体,它可以提高学生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流的技巧,可以提高学生对大众信息文化的理解能力。贯穿于技术活动中的设计与制作、交流与评价也充分体现了这一价值。

5.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

技术课程的学习方式是丰富多彩的,有观察学习、体验学习、设计学习、网络学习,等等。信息技术不仅是学生的学习内容,而且也是学生的学习工具。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其它内容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

(三)前期改革取得的经验“利用学科特点,结合网络环境辅助教学,转变教学模式”

1.信息技术自主复习网

网站为学生提供了复习所需的理论和操作实践材料。理论部分全部配有“相关知识点”和解题思路和分析;实践操作部分,每个小题都专门录制了相关的操作、讲解视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在线观看。

此外,网站首页还公布了本组3位执教老师的联系方式:电话、QQ,为学生暑期复习答疑。

在该自主复习网站辅助下,今天我校学生没有1节补习课的情况下(其他所有学校均有考前补习课),学业水平测试全员通过。

图1 自主复习网首页

2.选修课教学辅助网站的应用

在选修课的实际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的基础水平相差很大

在选课时,本课程写明招生要求为:

?具有良好美感、对色彩敏感、有创意,最好具有一定美术基础,并且对网站

设计与制作有很浓厚的兴趣。

?要求计算机基本操作熟练,最好具有一定的基础(网页、图像处理、动画)。

然而,第一次正式上课时,通过现场调查可以知道总有部分同学因为种种原因,并不满足招生要求。这部分同学在学习过程中经常跟不上进度,长此以往极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乐趣。

另外,由于学生本身的个体差异很大,统一授课无法很好地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

(2)教师缺席问题严重

近期各类培训、教研活动等较多;选修课走班不能调课;信息技术教师所开选修课皆为自己擅长的方向,其他老师无法代课。基于上述种种原因,教师时常缺席。对于课时本就不多的选修课而言,对教学的影响很大。

图2 辅助教学网站首页

基于上述问题,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和机房、网络等硬件条件。我制作了选修课的辅助教学网站(如图2所示)。把课堂教学任务和录制的视频教程(如图3所示,任务文字上设置了视频教程的超链接,单击即可打开相应的视频教程查看)通过网站的形式,在局域网内发布。即使教师缺席,学生也可以通过教学辅助网站发布的信息自主学习。

图3 “第三次”课在辅助网站上发布的信息

该网站在实际应用中,学生的反馈非常好,甚至要求所有课时的主要内容均在辅助网站上发布,而不仅仅是教师缺席的课时。经过实际调查,总结了该辅助网站应用中发挥的功用:

(1)有效解决了学生基础水平差异大的问题

有了教学辅助网站上发布的信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来掌控自己的学习节奏,以适合自己的速度来学习。

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不受课时的限制,加快自己的学习进度,多出来的时间,可以用于完成教师给出的提高、拓展任务;利用机房、网络环境根据自己的兴趣

进行更高层次的自主学习;进行操作实践(如完成大作业)。

水平较低的学生可以通过反复观看视频教程,完成原本教师一遍讲解后,他完不成的教学任务。——视频教程不断重现了教师的讲解和操作,有效地帮助这些同学不断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2)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辅助网站在教学中应用后,学生要求我把课堂统一讲授这一环节省略,把有限的珍贵的课堂时间留给他们通过网站自主学习——“老师不要讲了,让我们自己做吧”。于是,我走下讲台,去观察、发现他们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归纳典型问题并及时反馈;及时给学生答疑,指导他们的操作、学习。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课堂效率反倒提高了——学生通过1到2个课时的适应,他们很快进入了很好的自主学习状态,他们很明确要做什么,每次一到机房就自觉地访问教学辅助网站,开始自主学习。同时,我对学生的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

(3)记录本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弥补了选修课教科书缺失的问题

选修课没有固定的教科书,我自己编写的电子教材和他们实际的课程学习过程也不尽相同。而教学辅助网站,忠实地记录了实际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素材等学习资源也在网站上发布。学生可以在通过网站自主学习的同时,方便地回顾之前的教学内容,温故知新。

3.基于Moodle的校本课程教学平台构建与应用

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校依据自身的条件和资源,开发了几十门颇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很受学生欢迎。然而,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校本课程的管理工作十分繁多,尤其是选课、成绩管理等方面,很多学校在校本课程选课时都采用人工选课的方式,工作量增加相当大,成绩管理也很繁琐不方便;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在校本课程的资料积累、资源建设方面还很欠缺,校本课程工作开展三年以来,没有推出可供示范使用的电子教材与

文字教材;另外,校本课程每周课时只有1个,而大多学校采用了走班制,这种模式下,临时组建的走班班级,其凝聚力远不如普通建制的班级,出现了“人一走,茶就凉”的现象,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严重缺乏,导致校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受到明显影响,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缺乏及时有效的反馈,没有建立完善的校本课程评价体系。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推进校本课程建设是当务之急。

我校技术组教师为此搭建了一个基于Moodle的校本课程教学平台,并通过结合该平台的实践应用,去解决上述问题。

图4 校本课程教学平台首页

二、课程的总体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设计,主要考虑四点:第一、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第二、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第三、注重技术应用,适度反映学科前沿;第四、关注社会发展特点,适应信息时代需要。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

必修部分“信息技术基础”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相衔接的高中信息技术

课程的必修模块,其目标是提升学生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基础能力。作为共同基础,该模块是培养高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必要保证,是后续选修模块学习的前提。建议在高中一年级第一、二学期开设。

选修部分 包括“算法与程序设计”、“网络技术应用”、“多媒体应用”、“数据管理技术”和“人工智初步”5个模块,设置思想是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有选择地介绍一些典型的信息应用技术。关于信息技术所涉及的其它内容,考虑到课程管理的原因,传感、控制等内容在通用技术课程中设置,考虑到设施设备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建议有条件的学校自行或合作开发独立的“通信技术”课程。各模块设置中既注意控制其在技术深度和广度上的适当延伸,同时关注其文化价值的表达。各模块相对独立、平行设计,可以自由选择。建议在高中一年级第三、四学期或以后开设。其中“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与数学课程中的部分内容相衔接,要求在高中二年级第一、二学期或以后开设。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总学分为 2+2+(x ),即每个学生必须修满4学分,其中必修模块2学分,科目内选修2学分;此外,跨领域选修x 学分。为了使学生对信息技术有一定长度时间的经历,保证学习的有效性,建议不使用短学期,而是在周二学时的情况下开设。若学生仅修4个学分,建议分布在两个学年里完成,例如,高中一年级第一、二学期2学分,高中二年级第一、二学期2学分。

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业经历认定:学生修完必修,修满4学分,为B 级(高中毕业的资格认定水平);修满8学分,为A 级(理、工类专业高考资格的认定水平)。

信息技术课程模块结构如下:

必修 2 学分 选修 2+(x )学分xxxxxssXxxXχχχχχ

(一)课程构建的核心主题

“学以致用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并进一步创新实践。围绕“学以致用的信息技术”,使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学会运用适当的技术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创造性探索。(二)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

1.课程目标上:学科素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全面培养和提高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基本目标。通过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提高信息技术操作水平;形成运用信息技术,通过信息的加工、处理与传递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初步形成对信息技术及其影响的理性价值判断,养成合法、负责、安全、健康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信息技术课程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目标协调统一。

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提升信息素养;强化手脑并用,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激发创造欲望,培养创新精神。

2.课程体系上,三个层次:基础类、拓展类、研究类

技术的理解建立在对技术的认知、技术设计和使用方法的掌握和探究兴趣的基础之上。在技术课程体系上,按三个层次立体分层:基础类课程,拓展类课程、研究类兴趣类课程。

(1)基础类课程——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对基础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激发技术学习的兴趣,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理解技术队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并初步形成技术学习和探究的基本方法。

(2)拓展类课程——面向一定层次的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优势和潜能,对基础类课程的拓展延伸,通过分层分类教学,提升技术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理解技术、使用技术、应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技术素养。

(3)研究创新类课程——面向个体需求,适合部分在技术领域有一定优势和成就的学生进行定向学习。在进一步扩大学生视野的同时,尝试运用技术研究

的科学方法进行技术溶于社会的运用。

3.课程开发上

信息技术课程资源是该课程得以实施的重要前提,教育管理人员和信息技术教师要充分重视该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争取社会各界的充分理解与广泛支持。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基础设施与设备

对于信息技术课程而言,必要的基础设施、基本设备是课程实施的物质基础。要配备能满足教学所需的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等设施;配备数量充足、配置合理的计算机和相应的外部设备(打印机、投影仪、扫描仪等);具备上网条件。

在规划和建设信息基础设施、购置设备时要遵循“合理投入、充分利用、避免浪费、量力而行”的原则;要对硬件建设、软件开发和教师培训等方面的投入进行全面的规划;要结合本地或本校的发展水平和特色,因地制宜,避免“一刀切”、“盲目攀比”等现象。

在管理和使用已有设施和设备时,坚持“面向教学”的原则,为各学科教师提供有效服务;注意提高学校现有设施、设备的利用率,学校的计算机教室、图书室或电子阅览室等要尽可能向师生开放;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校与社区、家庭之间信息设备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充分发掘和利用当地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电视台、展览馆、信息中心等校外资源。

要根据教学要求,做好有关设备的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做好必要的设备更新。

(2)教学信息资源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信息资源包括两类,其一是数字化资源,如教学软件、专业资源网站等;其二是非数字化资源,如图书、报刊、录像等。

教师应密切结合教学实际,收集、组织、开发必要的教学资源,建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资源库。在教学资源的建设中,应面向学生的需要,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多的支持;应遵循相关技术规范标准,以便于交流与共享;应充分利用网上共享资源,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开发。

在使用教学信息资源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教学信息资源的收集、组织、开发,让学生在参与资源建议的过程中进行学习。

应重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网站的开发与应用,为信息技术的学习创设丰富、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

(三)课程的整体建构:必修、选修的整合

必修是选修的前提,选修是必修的有益补充。选修中既有必修基础知识的交叉重叠,又对其进行拓展延伸。

小学、初中学生接触过相对熟悉的部分,相对弱化,分散穿插在其他模块中;必修中的进制转换、多媒体数字化调整至选修多媒体册;Excel和Access对比着上。

三、课程的实施

(一)课程内容设计:知识模块的设计;教学内容生活化和人文性;教学内容的层次性与选择性

1.知识模块的设计

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使其更符合我校学生的教学实际情况。自己动手制作课件以及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教学内容生活化和人文性

结合高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创建情境,设计问题,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比如利用Excel软件处理自己的理财问题,利用Photoshop软件制作社团海报,使用Flash软件制作班级宣传动画短片等。

3.教学内容的层次性与选择性

充分考虑学生在个性特点、兴趣、起点水平等各方面的差异性,实行分层教学,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指导意见”的基本要求是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对有志于将来进一步学习信息技术的学生则要提高要求。(二)课堂教学特色:

随着信息技术对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影响不断加深,信息技术日益成为人类活动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具,相应地,信息素养成为未来社会成员必备的基本素质。作为以培养、提升信息素养为宗旨的信息技术教育,理所当然地成为基础教育的基本内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针对我国经济、文化和基础教育发展的

具体背景设计开发的,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更新教育观念,针对特定目标,特定内容和学生实际,合理继承传统教学方法,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具体建议如下

1.转变师生角色,突出主动创新

高中学生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相比,具有更加成熟的理解能力、独立思考与探索的能力;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以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为基础,突出对解决实际问题的信息技术应用、对信息及信息活动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等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工具的发展越来越人性化、大众化,其常用操作更加直观简捷,易于掌握。因此,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要针对这些特点进行设计、实施。要转变传统的师生角色定位,创造条件,使学习过程突显主动、创新的特点。

在教学中,教师应设计和组织富有创意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基础知识传授、技能训练的过程中,要适当放手,让学生针对具体的实际任务,探索技术工具的基本操作技巧及具体应用方法;在设计创作过程中,要做好指导和调控,让学生经历需求分析、任务分解、策略方法选择等信息规划过程,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积极思维,创造性地提出方案并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过程中领悟信息文化内涵;教师还要对学生学习过程参与程度、合作交流效果和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学会反思,促进学生主体、主动、创新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2.提倡尊重差异的教学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平衡,即使对同一所学校来说,由于学生来源不同,基础水平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同时,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个具有内在特殊性且应用性极强的科目,不同学生对其有着不同的适应性。因此,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应该充分关注个体差异,灵活设计与组织教学活动;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建议在保证基本教学目标达成的前提下,设计分层次的学习目标,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发展特点的学生,都能够作出符合自己实际的学习选择。同时,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工具性、应用性强的特征,使学生对其

学习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可以采用异质分组(这里主要指学习基础差异较大的学生分在一组)、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带动基础较差的学生得到快速进步与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不同兴趣爱好、解决具体问题的不同技术思路。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多鼓励、多帮助,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要少限制、多支持,鼓励自主探究。

3.灵活选用教学方法,科学设计、运用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课程已经从单纯的技术训练演化为信息素养的教育,课程的理念、目标、体系结构以及内容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的目标、内容、对象和教学条件等方面的不同,灵活、恰当的选用教学方法,并将各种方法有机结合;科学地设计和运用教学模式,避免盲目照抄照搬某种模式,切忌死板套用某种单一方法。

一些经典的教学方法,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常采用的方法,对于特定的目标和内容来说,每种方法都各有优长,在运用时必须根据方法的特性做好教学设计。

“任务驱动”也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方法,该方法的使用要科学且适度、适当。任务驱动法的主要特征是,强调把学生的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实际意义的任务情境中,通过让学生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与技能。在运用任务驱动法时,一定要设计好任务情境,使其有实际意义、可操作,且任务大小要适当,要求应具体。要避免将无实际意义、缺少情境的事件当作“任务”来使用。

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并运用新型的教学模式(例如,基于课题或资源的模式),提倡采用个体独立学习、小组合作或协作学习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开展教学。在运用基于资源的教学模式时,教师应根据目标及学习需要,设计好信息资源及其线索,同时引导学生主动查找资源;要围绕教学任务,同学生一起,对所获取的资源进行鉴别评价,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形成自己的见解。在运用基于课题的教学模式时,提倡课题设计的开放性,即教师只给出课题设计的一些原则和要求,内容和完成形式由学生自己构思设计,以便为学生想象、创新、发散性思维活动留下空间。例如,自行设计需求、根据需求制作作品就属于这类课题。

4.突出信息处理与交流的主线,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文化价值的理解

选修课程的设计,在技术本体层面突出了深度与广度,在技术文化层面突出

了文化素养的提升培养。因此,选修课程的教学中,要在注重技术内容学习的同时,重视对技术的价值及其文化意义的传达;要突出信息处理与交流这条主线,使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成为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使在关照知识体系完整性的同时,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文化的魅力吸引学生对科目知识的兴趣。。

综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规划、设计、评价与制作信息作品是选修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例如,多媒体应用模块中的多媒体信息表达,网络技术模块中的网站设计与评价,人工智能初步模块中的知识、推理与专家系统,数据管理技术模块中的数据库建立与使用。对这些内容的教学,教师除了要通过教学模式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用与巧妙组织,引导学生从解决问题的实际出发,以清晰、理性的思维和方法,积极、主动的体验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蕴含的信息技术文化价值外,还要适当指导,使学生对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意义等有所认识与理解,从而使学生树立明确的信息技术应用意识,形成科学的信息技术应用态度和价值观。

课程中有关信息作品制作的内容,除了要求学生能够做出信息作品这一结果外,更主要是通过作品的制作,使学生有效的经历应用信息技术与信息方法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因此,要避免单纯、片面的,仅强调作品制作结果的教学。5.注重学生对技术发展的适应能力培养

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快,知识更新周期短,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学生必须具备对不断发展和变化中的基本信息技术应用的适应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认识把握信息技术发展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将基本知识技能的介绍与具有广泛迁移意义的能力和素养的培养结合起来,并通过独立学习和不断应用,强化对信息技术发展变化的适应能力。

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例如,在目标和任务清晰明确、学习要求具体、学习支持平台搭建合理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发现”并掌握信息技术所具有的丰富功能与局限;发现信息技术对学习、生活的积极意义及其可能的负面影响;让学生在亲自操作与体验中,掌握信息技术学习的规律与特点;引导并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不断地利用,以理解信息技术应用的意义,体会信息技术的文化特征,从而强化学生独立学习技术并有效运用技术的能力。

四、课程资源建设

信息技术课程资源是该课程得以实施的重要前提,教育管理人员和信息技术教师要充分重视该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争取社会各界的充分理解与广泛支持。

(一)校内课程资源建设

1.基础设施与设备

对于信息技术课程而言,必要的基础设施、基本设备是课程实施的物质基础。要配备能满足教学所需的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等设施;配备数量充足、配置合理的计算机和相应的外部设备(打印机、投影仪、扫描仪等);具备上网条件。

在规划和建设信息基础设施、购置设备时要遵循“合理投入、充分利用、避免浪费、量力而行”的原则;要对硬件建设、软件开发和教师培训等方面的投入进行全面的规划;要结合本地或本校的发展水平和特色,因地制宜,避免“一刀切”、“盲目攀比”等现象。

在管理和使用已有设施和设备时,坚持“面向教学”的原则,为各学科教师提供有效服务;注意提高学校现有设施、设备的利用率,学校的计算机教室、图书室或电子阅览室等要尽可能向师生开放;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校与社区、家庭之间信息设备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充分发掘和利用当地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电视台、展览馆、信息中心等校外资源。

要根据教学要求,做好有关设备的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做好必要的设备更新。

2.教学信息资源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信息资源包括两类,其一是数字化资源,如教学软件、专业资源网站等;其二是非数字化资源,如图书、报刊、录像等。

教师应密切结合教学实际,收集、组织、开发必要的教学资源,建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资源库。在教学资源的建设中,应面向学生的需要,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多的支持;应遵循相关技术规范标准,以便于交流与共享;应充分利用网上共享资源,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开发。

在使用教学信息资源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教学信息资源的收集、组织、

开发,让学生在参与资源建议的过程中进行学习。

应重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网站的开发与应用,为信息技术的学习创设丰富、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

(二)校外课程资源建设

1.图书馆

图书馆作为一种重要的社区文化资源,在开发形式上可以考虑采取学校和图书馆建立联系的做法,实现二者的资源共享;也可以在学校内建立与图书馆的网络联系,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和便捷地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同时,还可以考虑请图书馆的专业人员介绍图书情报检索方面的常识,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基本技能。2.科技馆

科技馆的充分利用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加强学生对校内教学科目,如科学,自然,地理等课程的直观和形象的理解,为正式的课程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鉴于目前国内科技馆的建设现状,在开发过程中可以考虑选择较为典型的科技馆作为样本,如海尔企业兴建的海尔科技馆和由政府主导修建的中国科技馆,并运用现代信息和媒体技术,如制作成光盘或通过上网等途径面向全国普教系统。3.博物馆

我国是一个历史和文化积累非常深厚的国家,有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和资源.全国各地的各种博物馆就是这种历史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课程资源开发价值.在开发的形式选择上,一方面加强学校与博物馆的联系,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博物馆与学校相应的课程如历史与社会等结合起来,或者通过网络和光盘等形式传播博物馆资源。

4.网络资源

网络资源的开发在于突破传统课程的狭隘性,在相当程度上突破时空的局限.网上充足的信息可以使思路更开阔,多媒体强大的模拟功能可以提供实践或实验的模拟情境和操作平台,网络便捷的交互性可以使交流更及时,开放,所以可以重复利用网络这一巨大的信息载体,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内容重组.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使学生以独特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也可以在适合自己的时间,地点获得有关学习资料。

5.乡土资源

乡土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社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习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这些资源可以有选择地进入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乃至国家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成为师生共同建构知识的平台。

五、学科课程制度建设

六、教师队伍建设

各地区、各学校应制定相应的师资建设计划,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建设的步伐。

开展多样化的教师培训,鼓励和组织教师参加进修、学历教育等国家和地方的教师培训,规划和开展持续的校本培训。通过案例培训、参与性培训等多种多样的教师培训模式,持续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教学能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的信息技术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学研究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七、课程纲要实施保障措施

(一)机构

(二)评价机制

1.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应围绕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规定的培养目标和内容标准评价教学和学习情况,保证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达成,引导教师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水平,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帮助学生逐步提高信息素养。

(1)评价原则

?体现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弱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

?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2)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

应针对不同评价内容和相应的课程目标,选择和灵活运用合适的评价方式。

?综合运用各种过程性评价方式,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信息素养的养成

信息技术课在进行过程性评价时应渗透表现性评价的理念,合理运用各种评价方法,以学生在信息技术操作或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表现和成果作为评价依据,全面评估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的信息素养。

要正确理解过程性评价的特点,处理好其中的关键环节,切实发挥过程性评价的功能:

●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或评价量规。

●通过日常观察或设置真实性任务搜集评价资料

信息技术课中设计的任务主要以典型作品设计和项目型作业或实践活动为主:

●典型作品设计

可以在学习过程中随时搜集、分析学生的典型信息技术作品,也可以在测验、考试时设计特定的典型作品设计任务。对学生信息技术作品的评价要重视学生作品设计的思路和过程,而不能只评价作品的优劣。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作品分析大多比较耗时,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根据一定的标准开展自评或互评。

●项目型作业或实践活动

信息技术课程中的项目型作业或实践活动包括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科学探究、调查、交流研讨等。通过对这些项目或活动的评价可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信息素养,包括使用信息技术、通过信息处理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信息技术操作水平、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交流和合作的能力等,还可以观察、判断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评价结果的产生和处理

可以由教师或组织专业人士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判或计分,也可组织学生自评和同伴互评。批判和计分之前,各评价者之间要就评价标准进行充分的讨论,以便在计分过程中采用较为一致的评判标准。

评价结论既可以针对某一学生的整体表现进行全面分析,也可以针对学生在

不同方面的表现分别进行分析。教师要帮助学生根据评价结果反思自己的学习,并利用评价结果分析、改进自己的教学。评价结论中的分数或量化评价结果主要提供有关学生表现水平的参考依据,必须将这些量化结果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切忌单纯利用量规分数对学生的学习下结论或进行排名。在使用评价结果时要注意考察不同评价者的评价结果之间是否一致,如果出现较大的差异,应注意分析其中的原因,减少评价者的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不良影响。

?评价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动态把握、及时引导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纸笔测验和上机测验相结合开展期末考试、毕业考试等总结性评价

(3)评价的组织实施

?选用评价方式时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具体评价目标,体现针对性和效益性

学校、教师在分析有关评价方法的优劣、选用具体的评价方式时,一方面要考虑评价方式是否适合具体的教学目标、评价内容和被评学生的具体特点;另一方面要讲究效益,充分考虑各种评价方式对学校的信息基础设施和设备、对经费以及对教师和学生的时间、精力等方面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班级规模、时间和经费及其他现有条件,选择有针对性、高效益的评价方式。如果采用成本较低、省时、省力的评价方式就能达到相同的评价目的,则不要选用高成本的评价方式。要注意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相互补充。

?在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在评价生成、评价实施、评价结果分析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信息技术课程评价,可以提高评价的效率和效果。信息技术教师应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支持评价活动。可借助合适的信息技术搜集、管理评价所需素材,帮助生成和制作评价题目、评价标准等;可以借助测验管理软件,针对不同学生实施分层次的评价,或者对评价实施的时间、评价时限等进行控制和管理;可利用电子表格、数据库软件或其他统计软件准确、迅速地统计、分析评价结果,或者对测试题目进行难度、区分度等方面的分析;可利用信息技术记录和收集学生学习过程的信息,帮助实现过程性评价。

要注意结合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的要求以及本地的教学条件,选择合适的信

息技术工具和资源,结合自己的评价经验创造性地利用信息技术支持评价活动,追求信息技术在评价中应用的效益和实际效果。不要脱离目标和实际,“为用信息技术而用信息技术”,避免使用题目固定、形式呆板的考试系统或考试软件。 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评价的专业技能,加强团队合作

应通过各个层面的信息技术教师培训和教师自我发展,帮助教师在深入地理解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不断反思和提高自己的评价理念,熟悉有关评价方法,深入分析这些方法的优点、局限和适用的内容及目标,逐步提高教师运用有关评价方法的信心和操作技能。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可以建立信息技术评价的咨询和支持系统,为教师提供有关的评价服务和帮助。应鼓励教师之间、学校之间开展信息技术评价方面的研讨和经验交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评价方案的合作设计,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评价水平。学校与家长、社区之间要加强信息技术评价方面的沟通和观念交流,引导家长和社会理解信息技术的评价理念和评价方式。同时积极争取行政人员对学校和教师评价工作的支持。2.对教师教学的评价

(1)学生对教师的测评

(2)各项学生考试成绩

(3)教师的教学类比赛获奖情况

信息技术发展规划.doc

小岔乡九年制学校信息技术 教育发展规划 在新的世纪,以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产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带动教育现代化,已成为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运用于学校教育,将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学校管理乃至办学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发展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已是时代的必然要求。《自治区教育强县实施细则》等纲领性文件都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软件、硬件建设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 学校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重视和优先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必须进行科学、统一的规划。学校以2006年10月自治区人民政府为我校配置机房及远教系统为契机,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一、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概况 近年来,我校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建设方面取得一定成绩,有较大规模的投入,不断探索技术更先进、理念更超前的全新的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之路。 全校14个普通教室,其中3个专用教室。多媒体教室由台式电脑、液晶投影仪、多媒体讲台、幕布、有线电视频道增补器、音箱等组成。卫星下载由台式电脑、液晶投影仪,远教接收系统等组成。小学部各班由实物视频展示台和34#彩电组成。 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目前由教导处负责管理,配备一名专职网络管

理员,要负责网络运行和学校电脑的维护。目前,我校28名教职员工其中专职教师27名。 二、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规划 (一)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要“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技术带动教育现代化”,并要求“科学规划、全面推进,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因此,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全面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发展,逐步完善校园信息化,扎实实施学校教育现代化,促进学校教育观念、教育管理、教育模式的现代化。 2007年—2010年的具体目标是: (1)全面加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硬件设施和网络软件建设,做到设施完善,功能明确,作用突出。 (2)提高全校45岁以下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水平,使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更上一个新的台阶。促进现代教育技术成为课堂教学中最活跃的教育因素。 (3)完善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库,提高网络教育资源共享的效率,推广课堂交互式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创新效益。 (4)加大对教师的校级培训力度,多管齐下,加强考核与监督,进一步促进教师的自我学习与提高,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更多地派出教师参加上级培训及社会上的培训。 (5)加强信息技术学科建设,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深化教学研究,

中国近现代史重点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中国近现代史重点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各位专家: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科技处的精心指导下,经过三年的努力建设,中国近现代史作为校级重点学科,已取得了较为扎实的阶段性成果。我代表学科组,按照《陇东学院重点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的要求,将本学科建设情况向专家组进行汇报。 一、学科建设的目标任务 为切实发挥学科带头人和高职称、高学历教师的带头引导作用,凝练学科方向,提升科研层次,搭建学科梯队,形成群体合力,而变个人奋斗为团队协作,变各自为战为集中优势兵力联合攻关,以多出成果、快出成果,从而尽快提高我系研究水准,本学科建设的目标任务拟定位如下: 1.初步建成具有较为鲜明学科特点、较强研究优势、较为完整科研梯队和强深研究潜力的学科方向。近三来,共建成两个研究方向及其相应的研究梯队,共引进硕士研究生5名,有4位在职教师考取了博士研究生,2位博士研究生已学成归来,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学科梯队基本形成,主要指标基本达到。 2.力争在申报、主持、参与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目前,主持或参与校级以上科研项目4项。其中闫庆生教授主持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马啸博士参与200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中央政府与蒙藏民族地区政治互动策略研究”、已于2009年结项,同时主持2007年教育厅项目一项、校级项目2项;白学锋副教授参与省社科规划项目、省教育厅项目各1项,主持参与校级项目3项;刘治立参与教育部重点项目“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研究”、即将鉴定结项,主持参与省教育厅项目2项、校级项目1项;温金童参与卫生部2009年重点项目、省社科规划项目各1项、主持学校项目1项;黄会奇主持完成省教育厅项目1项;段有成、刘月兰、赵法发各主持校级项目1项;侯普慧参与校级项目2项。学科组在这方面基本达到了建设指标。 3.努力在科学研究成果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共在核心期刊以上报刊发表论文15篇,其中有8篇发表在《中国边疆边疆史地》、《西藏研究》、《中国医药报》、《探索》、《兰台世界》、《青海民族研究》、《兰州学刊》、《医学与社会》、

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纲要

《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课程类型:科学素养类 教学材料:自编 授课课时:36课时 主讲教师:信息技术教研组全体教师 授课对象:高一、高二学生 一、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动手能力,拓 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和能力,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2、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长,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 一技之长,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提供空间。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选择计算机的实物配件进行组装与维护,选择PHOTOSHOP、FRONTPAGE等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探讨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掌握相关的高级技巧。 (三)、情感与态度 1、树立正确与科学态度,自觉地按照法律与道德行为使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钻研能力。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集体主义荣誉感。 二、课程内容 (一)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包含图片) 1、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相关知识(结合实物展示) 2、学生动手拆卸废旧电脑,研究计算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3、了解电脑的相关配件的市场行情; 4、学生动手组装一台性价比高的电脑; 5、计算机各种软件与硬件的故障现象与维护 (二)电子绘画 1、PHOTOSHOP基本知识简介 2、PHOTOSHOP对图片的高级处理技巧;(生活相关) (三)网页制作 1、FRONTPAGE制作网页的基本知识; 2、制作网页的高级技巧; 三、课程实施 在课程的选题中选择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结合交叉的内容,这样既避免开设的校本课程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重合,又让学生在学习其他类课程中充分使用计算机与网络这些现代信息工具,形成现代信息学科与传统人文学科、科学学科相互交融的综合性校本课程。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模式进行教学,“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发挥在创设情境、提供学习

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pdf

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 一、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重大意义 人类即将跨入21世纪,信息社会已经来临,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着人 类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将 作为人们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 技术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已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正在改变着 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工作与学习方式。当今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发展信息技 术,我国如不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加快发展,就会拉大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差距。 在全国中小学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促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教学的改 革,是贯彻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指示精神,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 需要;是面向21世纪国际竞争,提高综合国力和全民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的需要。早在1984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做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的决定》指出:“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在高中阶段的学校和有条件的初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使教 育科研网络进入全部高等学校和骨干中等职业学校,逐步进入中小学。”因此,教育部决定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是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 措施。这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加快教 育现代化进程,巩固“普九”成果,提高“普九”水平;对于推动教育消费,促进 教育产业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作贡献,都具有重大意义。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若干重要问题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一门知识 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应作为必修课单独开设。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 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 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 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程纲要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程纲要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课程名称:高中历史必修一 ◆授课时间:36课时 ◆授课对象:高一年级学生(上学期) ◆课程目标: 1、简述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基本线索,对比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发展的基本线索; 2、学习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列举各个时期重要的政治变革,学会从历史的角度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 3、总结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政治发展史上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并依据各国的国情对其作出科学的评价和解释; 4、关注现今中外的政治制度,思考中国和世界的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发展大势,探究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原因。 ◆内容与标准: 【课时1】开学教育:与学生分享课程纲要、本学科的

学习方法。 第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课时2】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学习要点:描述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时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学习要点:说出“始皇帝”的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查找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课时4】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习要点: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时5】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习要点:概述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课时6】本单元知识回顾与习题讲评。 第二: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课时7】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学习要点:利用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课时8】罗马法的起与发展。学习要点:记住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指出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五年级信息技术课程纲要

五年级信息技术课程纲要 一、课程性质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臵的学习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为特征的基本学习领域之一。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培养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信息技术课程不仅应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促进个性化发展,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增进交流与合作,拓展视野,勇于创新,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明确信息社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伦理与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为适应未来学习型社会提供必要保证。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奠定基础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强调基本功,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 (二)注重素养。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应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使学生在学习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三)重在实践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应与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紧密结合,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去,让学生在学科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并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 三、课程定位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臵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允许有独立的课时。

历史学科建设三年规划

历史学科建设三年规划 一、历史学科建设规划的目的意义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校历史学科始终以《历史课程标准》理念为准绳,以深化课改为契机,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为主要形式,努力构建有利于历史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学生历史素养发展的课堂教学。 但由于学校生源情况,如何低入高出,凸现我们的教学能力,培养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这是摆 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为了使历史组的每位教师更快地适应新课程的教学,也是为了历史组尽快成长强大起来,我们拟定三年发展规划。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为重要手段,着眼于学校三年主动发展规划,以校本教研为平台,课题研究为载体,加强资源、队伍建设和课堂教学改革,加强同伴互助,自我反思,同时在反思后能够行动跟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总结优秀经验,注意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在整体主动发展的大背景下,不断增强教研组主动发展意识,提高教研组的教科研能力和教师专业化水平。 二、发展目标 2015-2017学年,我们历史科组要开展好日常的教学研究,建设符合历史学科特点的科组制度,推进课程的建设,正确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基础和需求,确定学校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组织实施计划,争创优秀科组,努力形成特色。通过三年的努力实践与积累,提升教研组在全市和全镇的知名度。 三、主要措施 1、有效的实施国家课程校本化,师本化和生本化。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师的教学观念对其教学实践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我们深刻认识到,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是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此,首先需要改变的是学生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必须依赖于教师教学方式和自身学习方式的改变。 ⑴课堂教学设计:从教材出发转化为从学生出发。 课堂教学评价视角发生转变,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这直接给教师的教学行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现代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原有。以此为依据的历史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历史活动

《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上)课程纲要

---------------------------------------------------------------最新资料推荐------------------------------------------------------ 《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上)课程纲要《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上)课程纲要一、一般项目《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上)课程纲要一、一般项目学校名称:郑东新区昆丽河小学课程名称: 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上)课程类型: 基础型课程教学材料: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编河南大学出版社、河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上)授课时数: 18 课时设计教师: 李姗姗适用对象: 五年级设计时间: 2019 月 9 月二、课程元素(一)课程目标二、课程元素(一)课程目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小学信息技术要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通过学习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能够在他人在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教育学生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 1 / 11

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根据以上内容,五年级信息技术上学期课程目标定为以下几项: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 IE 浏览器并能够使用浏览器熟练地浏览网页。 2、了解搜索引擎的作用并能够利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 3、能够熟练下载网页上的图片、文字、视频等并会保存文件。 4、会申请电子邮箱、熟练地收发邮件,能够识别病毒及垃圾邮件并将其删除。 5、会下载附件、发送大的文件并能够解压缩文件。 6、会利用电子留言版和网上论坛发布和获取信息、寻求帮助。 7、良好利用网上图书资料并能够共享资源。 过程与方法目标 8、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有好的网络环境中积极探索、学习。 9、通过教师的良好引导和学生的自主探索完成相关学习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0、培养学生把网络作为学习工具并利用其解决其他学科问题的意识。 11、养成正确使用网络的良好习惯并注意网络安全。 (二)课程内容课题课时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1 1 步入网络世界 1 1 1、了解因特网的作用。 2、认识 IE 浏览器窗口。 3、掌握浏览网页的基本方法。 会用不同的方法启动 IE 浏览器。

苏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泰兴市蒋华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下称《指导纲要》)为依据,以《技术课程标准》为参照,在充分体现《指导纲要》各项要求的基础上,给合信息技术教育的实际,把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教材以信息处理为主线,面向现代社会的发展,从知识层面、意识层面、技术层面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着力引导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展示信息,以及协作学习。 二、学生基本情况 三年级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高于信息技术课的兴趣,由于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掌握水平的参差不齐,对键盘指法的掌握不可能完全应用于实际,故加强引导学生做到“即学即用”。 三、教材特点 1.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不强求掌握知识与操作技能; 2.以活动为重心,通过活动,体验、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

3.活动过程是学生尝试、实践的动手过程; 4.动手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突出学生自主探究; 5.以学科整合为平台,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探究其他学科学习; 6.充分体现新课改精神。 四、教学目标 1.信息技术常识、指法练习、汉字输入及简单的文字编辑; 2.学会画图,对图形进行修饰; 3.了解桌面与“窗口”并学会整理“桌面”; 4.会启动应用程序,掌握对文件的复制、剪切、粘贴的操作; 5.懂得建立文件和建立文件夹,学会移动单个文件和多个文件的方法; 6.学会分类存放文件,删除不用的文件,会用不同的方式查看文件等操作; 7.能上网浏览网页,下载图片、文字、网页下载简单的软件,播放音视频。

五、时间安排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进度表

四年级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纲要

三年级科学(上册)课程实施纲要 课程目标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 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课程内容 本册学习内容: 本学期科学课还需完成的探究课程: 1、生活类探究课程(见《生活探究课程实施纲要》) 2、科技馆探究课程(见《科学探究课程实施纲要》) 科学是...... 1课时 做一名小科学家 1课时 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1课时 校园里的植物 2课时 校园里的小动物 3课时 植物.动物.人 1课时 生命离不开水 1课时 观察水 1课时 神奇的水 2课时 地球上的水 2课时 常见材料 1课时 纸 1课时 纺织材料 1课时 金属 1课时 塑料 1课时 尽可能多的提出问题 2课时 选择能够研究的问题 2课时

课程实施1、《我们都是科学家》从“理”和“行”两个方面来引导学生在认识活动的基础上认识科学。 2、《我眼里的生命世界》初步从总体上对有生命的物体建立初步的认识。通过自己的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尊重事实,能对收集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 3、《生命之源——水》能用感官判断物体的特征,并加以描述,了解水的各种特点,指导水资源的不足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唤醒节约用水的意识。 4、《它们是什么做到》认识某些材料的性质,根据这些性质对材料进行分类。能将材料的特性与它的用途相联系。 5、《提出问题》能提出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能清晰表达自己的问题,能从问题中筛选自己能够研究的问题。 课程评价一学习过程评价: 1、当堂点评。 2、在《探究课程小档案》加星。 二基础知识评价 1、利用书面形式检测。 2、课堂问题小组加分。 三学生活动评价 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

2017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word版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一)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 值观的整合与提炼,是学生在学完本课程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 品格和关键能力。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是认识历史所必备的重要观念;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理 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与方法;历史解释是在形成历史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叙述历史的能力,是检验学 生的历史观和历史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家国情怀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在思想、 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 1.唯物史观 唯物史现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 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 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 认识。 2.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 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 的理解。 3.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 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 4.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 力与方法。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区别只是在于解释的正误、深浅。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 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 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5.家国情怀 家国情环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 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 (二)课程目标 1.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2.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能够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 够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 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作 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纲要

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纲要 小学 2015年9月

目录 第一部分课程目标... - 3 - 1.知识与技能... - 3 - 2.过程与方法... - 3 - 3.情感、态度、价值观... - 3 - 第二部分具体安排... - 4 - 一、一年级信息技术初步... - 4 - (一)内容标准... - 4 - (二)教学目标... - 4 - (三)活动建议... - 5 - (四)考核评估建议... - 5 - 二、二年级 Windows 操作系统简介... - 5 - (一)内容标准... - 5 - (二)教学目标... - 6 - (三)活动建议... - 6 - (四)考核评估建议... - 7 - 三、三年级画图... - 7 - (一)内容标准... - 7 - (二)教学目标... - 8 - (三)活动建议... - 8 - (四)考核建议... - 9 - 四、四年级文字处理... - 9 -

(一)内容标准... - 9 - (二)教学目标... - 10 - (三)活动建议... - 10 - (四)考核建议... - 10 - 五、五年级网络的简单应用... - 11 - (一)内容标准... - 11 - (二)教学目标... - 12 - (三)活动建议... - 12 - (四)考核评估... - 13 - 六、六年级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 - 13 - (一)内容标准... - 13 - (二)教学目标... - 14 - (三)活动建议... - 14 - (四)考核评估... - 15 - 第三部分课程实施... - 15 - 第四部分课程评价... - 15 - 一、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 15 - 二、评价内容全面化... - 16 - 三、评价的全程化... - 16 - 四、评价结果... - 16 - 第五部分资源的开发... - 16 - 一、基础设施与设备... - 16 -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纲要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纲要

————————————————————————————————作者:————————————————————————————————日期:

2014-2015学年上期 五年级信息技术课程纲要 新建小学:时现洲 一、课程性质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学习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为特征的基本学习领域之一。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培养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信息技术课程不仅应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促进个性化发展,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增进交流与合作,拓展视野,勇于创新,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明确信息社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伦理与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为适应未来学习型社会提供必要保证。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奠定基础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强调基本功,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 (二)注重素养。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应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使学生在学习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三)重在实践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应与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紧密结合,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去,让学生在学科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并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 三、课程定位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纲要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郑州市第106中学 课程类型:必修 设计教师:景元克 日期:2011-9-27 适用年级:高一 课时:18

课程元素 一、课程目标 第1章绪言 1、阅读信息的三种定义 2、列举信息的主要特征,对于给出的实例能说出体现了信息的哪个特征 3、说出信息技术的定义 4、阅读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说出每次的标志 第2章信息获取 1、对于给定的总任务,能确定自己的信息需求的内容、类型、来源 2、说出网络信息检索的两种方式,列举两种方式的特点,对于具体的搜索任务能选择合适的检索方式 3、参考课本操作示例,建立分类目录 4、从网络检索并参考课本操作示例将网页、图片、文本等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源下载并保存到指定目录 5、列举信息价值判断的标准,给于给定的实例能判断出信息的价值 第3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1、对于给定的任务,能确定自己加工信息的需求 2、模仿操作教程完成文本信息的加工 3、通过几次模仿后,能独立完成文本信息的加工:文字格式设

置、段落格式设置、页面设置、插入图片及艺术字并设置格式 4、模仿操作教程完成数据信息的加工 5、通过几次模仿后,能独立完成数据信息的加工:排序筛选、单元格格式设置、求和求平均、求最大最小值、插入图表 6、自己选择主题、搜集信息、使用powerpoint展示作品 第4章信息资源管理 1、阅读课本,列举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 2、阅读课本,列举信息资源管理的几种方式及适用范围 3、利用课本给的数据库管理工具,增减数据、修改数据,体验数据库操作 4、参考操作示例,尝试使用access软件,建立数据库、新建数据表、录入数据、综合查询。 二、课程内容 第1章绪言 阅读课本在网站回答问题:信息定义、信息的主要特征、信息技术定义、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及标志 第2章信息获取 说明:这个模块学习的总任务之一是制作“庆元旦迎新年”的电子报刊,信息获取这一部分的学习为下一章信息加工与表达准备材料。 1、以组为单位收集“庆元旦迎新年”所需的资料,每人确定一个信息需求(包括需求的内容、类型、来源)。

《八年级信息技术》课程纲要

《八年级信息技术》课程纲要

《八年级信息技术》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信息技术 课程类型:校本课程 教学材料: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课本 教学时数:16课时 授课教师:王会杰 适用对象:八年级 课程目标 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七年级一年的学习已经适应并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学习模式,本学期信息技术课程将继续采用教师引导与讲练结合的方法,通过创设情境,设计任务,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教学思路。本课程主要从表格处理、网页制作等学习内容入手,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 ●认识表格处理软件的作用以及学习意义。 ●掌握创建制作表格的方法。 ●利用表格进行简单的数据运算,修饰表格。 ●创建网站的站点,了解网站三要素网页、主页、网站的关系。 ●掌握制作简单的网页的方法, 课程实施 1.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展开,结合范例、演示、讲练结合、综合实践活动等项目,尽可能给学生营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环境。课堂上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作品的创作能力。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2.课时安排:16课时。 3.教学环境:计算机教室。 4.学生人数:40~50人。 课程内容 第一章表格处理 第一节设计表格 学习内容: 1、认识Excel

2、测量固体密度 3、设计实验表格 学习目标: 1、了解电子表格软件处理信息的优势 2、养成用电子表格软件处理信息的习惯 第二节制作表格 学习内容: 1、制作表头 2、填充数据 3、添加标题 4、保存实验表格 学习目标: 1、学会在电子表格中输入各种类型的数据。 2、学会将电子表格保存在制定的位置 第三节数据计算 学习内容: 1、用数据列式计算石块体积 2、用单元格列式计算铁块的体积 3、利用函数得出实验平均值 学习目标: 1、掌握用Excel进行计算的三种方法 2、掌握常用函数的用法 3、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完成各种计算 第四节数据排序与筛选 学习内容: 1、数据的排序

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

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2011版 一、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定位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创新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领域外,各省、市、自治区在保证最低要求的基础上,在课程内容、培养目标、课时安排等方面有一定的自主权。 二、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展各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可以拓展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巩固信息素养和技术创新意识;对于培养国家建设和国际竞争所需的信息技术人才、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文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三、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目标 总体而言,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目标为培养—发展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巩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形成—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强

化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种学习和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获取、处理、表达信息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学科学习的过程…… 四、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内容设置和选择原则 一、小学、初中、高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要衔接。 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基本完成应用软件的学习;初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要具有“双衔接”,初中不再是零起点。关于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目标要求的衔接,参考下表:

二、以兴趣为起点,以活动为载体,螺旋上升地设置内容。 要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淡化学科体系,打破各操作软件之间的界限,以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实践任务为主线,将学生必须掌握的软件操作分散到不同学年的实践活动中,通过技术要求的提升引领学生螺旋上升式学习。 三、鼓励跨学科的活动主题,实现技术学习与技术应用之间的整合,体现双价值”。 以学科学习主题作为信息技术任务选题,鼓励学生;降学到的信息技术技能应用到其他学科、领域学习中。以此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在学科学习中的价值的理解,推动信息技与其他学科、领域的整合,实现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与学习工具的双重价值。 四、适应地区差异,体现地域特色,有很强地方特色的家课程。 各省市的教研部门在达到要求的基础上,确定地方课时、界定课程内容、选择教材呈现方式上有一定的自主权;师在内容选择、难度设置上应适应本地设备、师资及学生的现状,活动选题除了体现课程整合外,要鼓励多样化的选题体现“四地”—立足地方现实,体现地方特色,反哺地区经济,融合地域文化。

高三历史课程纲要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复习课 ◆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普通高中历史教材 ◆授课时间:29个课时 ◆设计:郑州七中高三年级历史备课组 ◆授课对象:高三年级 课程目标: 通过二轮复习的过程,你将能: 1. 通过专题知识整合和通史坐标的确立,知道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阐明不同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 2. 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能够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培养历史思维和历史分析能力。 3. 通过专题专项训练和变式训练,理解并掌握历史现象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能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体会并理解合作、分享、尊重和共赢带来的快乐。 课堂内容与安排 [课时1]始业教育:与学生分享本轮复习的《课程纲要》、听课手册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专题1 古代中西方的政治制度 ◆内容标准: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安排

[课时2] 专题梳理: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必修一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课时3] 专题测试 专题2 古代中国经济 ◆内容标准: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 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教学安排 [课时4] 专题梳理: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课时5] 专题测试 专题3 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科技 ◆内容标准: 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知道汉 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 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教学安排 [课时6] 专题梳理: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课时7] 专题测试 专题4 西方社会思潮 ◆内容标准: 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 解人文精神的内涵。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教学安排 [课时8] 专题梳理:必修三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完整版)信息技术德育实施纲要

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试行) 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根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结合教学实际,制定本纲要。 一、德育特点 信息技术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社会责任,增强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信息技术学科实施德育主要通过对信息课程的教学,引导中小学生对信息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预期分析,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时效观念、共享思维以及创造精神。 (一)规范性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觉遵守信息社会的规范;从教学设备的维护到教学纪律的维持,引导学生树立规则意识,遵守公共秩序与公共道德,从而培养学生按章行事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时效性 时间效应是信息的一个重要特征。信息技术课程德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社会责任,增强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及时关注信息的最新动态和最新进展,避免信息的过时和陈旧对德育所产生的负

面效应。 (三)共享性 信息的共享性是信息与物质、能量的根本区别。信息共享是提高资源利用率,避免信息采集、存贮和管理上重复浪费的一个重要手段。信息技术课程应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在合作中集思广益,彼此分享,在资源共享中实现信息价值的最 大化。. (四)创造性 信息技术能够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将界定问题、抽象特征、建立模型、组织数据、形成方案的思维方法迁移并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感知和应用前沿技术,在技术与思想的碰撞下,提高学生的创新活力,养成缜密思考、勇于探索、坚韧不拔的良好意志品质。 二、德育范畴 (一)网络道德 引导学生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不传播不良信息,不发表不负责任的网络言论,不造谣、不传谣。遵守网络道德的基本原则:诚信、安全、公开、公平、公正、互助。 (二)信息安全 培养学生在大数据时代维护信息安全、保护个人隐私的意识。能够利用杀毒软件、防火墙等工具保护计算机系统安全,掌

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

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 2000年1月9日修改稿(定稿后预计将于3、4月份正式颁发) 一、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重大意义 人类即将跨入21世纪,信息社会已经来临,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着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将作为人们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已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工作与学习方式。当今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发展信息技术,我国如不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加快发展,就会拉大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差距。 在全国中小学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促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教学的改革,是贯彻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指示精神,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面向21世纪国际竞争,提高综合国力和全民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的需要。早在1984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做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在高中阶段的学校和有条件的初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使教育科研网络进入全部高等学校和骨干中等职业学校,逐步进入中小学。”因此,教育部决定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是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措施。这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巩固“普九”成果,提高“普九”水平;对于推动教育消费,促进教育产业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作贡献,都具有重大意义。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若干重要问题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应作为必修课单独开设。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2.课程目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