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探究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5
浅谈重症肺炎患者在临床中的康复治疗方案
摘要:康复医学这一专业是与临床医学专业、流行病学、健康保健医药学等处于同等水平的4种医药学,是改进人类的知觉障碍、增强生活品质的医药学课程。重症肺炎疾病是呼吸内科诊疗的一种常见的疾病,肺康复治疗是康复医学的关键构成部分,对于提升病人的心肺功能,以及改进愈后水平具备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重症肺炎;临床中;肺康复 前言: 重症肺炎是一种呼吸内科治疗中常见疾病,据世卫组织统计表明,肺部感染在所有死因中排行第三,成为危害群众生活水平的不利影响要素。重症肺炎在医学上又被称为暴发类型肺炎或者中毒性肺炎,是肺炎产生之后进一步引发呼吸衰竭或其他的危重症病症的表现之一,大部分病人会受到各种各样病原菌感柒,造成比较严重毒血症等不良疾病的产生。并将进一步引发心搏骤停、血压值快速降低、精神晕厥、茫然、心神不宁等不良的病症,乃至威胁人身安全,在严重的情况将会发生死亡现象。重症肺炎病人伴随心力衰竭,这类心力衰竭的产生是急性呼吸艰难综合症,其死亡比例可以达到50%以上。近些年来,全世界重症肺炎的患病比例急剧升高,现阶段已变成重症医学和呼吸内科的主要研究内容。为了更好地改进重症肺炎病人初期呼吸肌疲惫、换气阻碍等,临床医学上给病人实施了许多呼吸道治疗措施和方法,但在呼吸系统治疗期内,患者必须要卧床休息,而运动能力的缺失,非常容易引发误吸、肺部不张、压疮、体位性低血压、以及心血管输出量降低等不良反应,伴随存在着较高的病死比例。为了更好地降低重症肺炎患者在治疗中发生这种后遗症的风险性,临床医学明确提出,住院治疗治疗中可以对患者开展科学、合理的肺康复治疗,并在临床医学上执行。重症肺炎病人治疗中,协同肺康复治疗的具体目标是抑止和减轻病症,降低原病发引发的各种各样功能障碍及心理状态影响,协助病人尽快地恢复个人的社会意识形态及独立生活能力,以强化原病发治疗实际效果更好的生活品质。现阶段,适用于重症肺炎病人的肺康复治疗方式包括多个方面,主要的内容有运动锻炼、呼吸训练、排痰练习、营养保障,以入适用的器材刺激性治疗等,都有着一定的优点和不足。为了更好地具体指导重症肺炎病人有效的肺康复治疗,文中研究了现阶段重症肺炎患者肺康复治疗的现况、关键方式等。肺康复是康复医学的关键构成部分,根据一系列康复治疗措施能够改进病人的肺部功能,对改进病人的愈后有着积极的意义。
盐酸氨溴索治疗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评价杜树添【期刊名称】《基层医学论坛》【年(卷),期】2022(26)4【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广州市番禺区新造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5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26例。
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吸氧、抗感染、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对比分析2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水平、肺功能及不良反应。
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15%)高于对照组(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白细胞计数(WBC)、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FEV/FVC、呼气峰流速(PEF)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WBC、IL-6、CRP、PCT低于对照组,FEV_(1)、FVC、FEV_(1)/FVC、P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盐酸氨溴索治疗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疗效确切,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促进肺功能恢复,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总页数】3页(P38-40)【作者】杜树添【作者单位】广州市番禺区新造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1【相关文献】1.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2.盐酸氨溴索治疗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3.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4.盐酸氨溴索治疗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5.纤支镜肺泡灌洗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予小剂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发表时间:2018-03-24T12:32:17.213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6期作者:苏文英王芬徐建英向超张中凯[导读] 其能够扩张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儿的血管、降低患儿的血压、增强患儿的心肌收缩力和速率。
(九〇三医院四川绵阳 621700)【摘要】目的:在临床上,研究对小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儿采取酚妥拉明、小剂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的方案进行治疗后的价值。
方法:选取本院小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儿,例数合计为132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16年5月1日到2017年5月1日,将其依据区组随机化原则分两组,66例为一组。
一组给予小剂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为主治疗(称为:对照组),另一组再联合使用酚妥拉明(称为:观察组),对比两组肺部炎症、肺部啰音吸收时长,心率、呼吸次数。
结果:观察组小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儿在治疗后,其上述4项指标和对照组相比,P<0.05。
结论:在使用小剂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的基础上,针对小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儿再联合实施酚妥拉明的方案治疗,其效果更为理想。
【关键词】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小儿;重症肺炎;呼吸衰竭【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6-0017-02【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phentolamine, low-dose dopamine and dobutamine in children with severe pneumonia and respiratory failure. Methods 132 cases of children were selected, from 2016.5.1 to 2017.5.1,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66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low-dose dopamine and dobutamin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combined with phentolamine to compare pulmonary inflammation, pulmonary rales absorption duration, heart rate and respiratory rate. Results The above four indicator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Based on the low dose of dopamine and dobutamine, the effect of combining phentolamine with children is satisfactory.【Key words】Dopamine; dobutamine; Phentolamine; pediatric; Severe pneumonia; Respiratory failure前言在临床儿科当中,常见的多发疾病之一即为肺炎[1],其是导致患儿死亡的因素之一,且其中有7.00%到13.00%概率的患儿属于重症情况,通常还会伴随有呼吸衰竭等,这无疑增加了患儿死亡的概率。
婴儿重症肺炎确实可合并心力衰竭当重症肺炎的孩子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大于每分钟60次,呼吸困难,鼻翼煽动,三凹征,口周发青,心率大于每分钟160次,奔马律,不能用体温升高等原因解释时,孩子突然的烦躁不安,四肢凉,浮肿,尿少,肝脏短期内迅速增大等症状时,可考虑诊断心力衰竭。
一旦小儿出现这种症状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治疗,否则会对小儿造成严重的影响:一、何谓小儿重症肺炎呢?小儿肺炎是指有不同的病原体如细菌,病毒,支原体,真菌,寄生虫,衣原体或者其他因素如吸入羊水,吸入油类或者过敏等原因导致的肺部的炎症,是小儿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
小儿肺炎的症状主要表现是体温增高,咳嗽,呼吸困难,肺部可以有固定的中湿罗音或者细湿罗音,如果小儿仅有这些呼吸道症状,为小儿轻症肺炎,如果小儿出现其他临床表现,如神经系统可以出现缺氧中毒性脑病,消化系统可以出现缺氧中毒性肠麻痹和心血管系统出现心力衰竭等不适,为小儿重症肺炎,其中心力衰竭为重症肺炎最常见的表现。
二、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常见病因1、肺组织充血、水肿、炎性浸润,通气换气功能障碍、缺氧,使非小动脉反射性的收缩,肺循环压力增高,形成肺动脉高压,增加右心负担,所以会出现心力衰竭。
2、病原体和毒素可以侵犯心肌,造成心肌炎、心包炎、心输出量下降,组织灌注不足,孩子会出现呼吸急促,胸闷、粉红色泡沫痰、心率快,临床表现为大汗、面色灰白、口唇发绀、烦躁、肝大、水肿,提示有心力衰竭存在;所以小儿重症肺炎的时候发生心力衰竭,主要是因为肺动脉高压以及中毒性心肌炎所造成的心脏损害,所以会出现心力衰竭的情况,为了防止出现肺动脉高压以及中毒性心肌炎,要积极的治疗重症肺炎,防止出现缺氧和组织器官灌注减少的情况,减少心力衰竭的发生。
三、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常见症状1、呼吸衰竭。
重症肺炎合并心衰首先会出现呼吸衰竭的症状。
除此之外患者还有伴随着精神萎靡不振、大汗淋漓、嗜睡、烦躁等症状。
2、咳嗽咳痰。
无创呼吸机治疗的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血清sTREM-1、SP-D 、EVLWI 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易欣,王华,吴柳春三峡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国药葛洲坝中心医院急诊科,湖北宜昌443002【摘要】目的探究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 -1)、肺表面活性蛋白D (SP-D)、监测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在三峡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80例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诊疗资料,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62例和无效组18例。
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sTREM -1、SP-D 及EVLWI 水平,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效果的因素。
结果有效组患者的血清sTREM -1、SP-D 水平及EVLWI 分别为(40.21±12.36)ng/L 、(94.38±20.76)μg/L 、(10.42±2.65)mL/kg ,明显低于无效组的(61.97±17.28)ng/L 、(110.51±23.09)μg/L 、(12.13±2.80)mL/kg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TREM -1、SP-D 、EVLWI 均为影响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P <0.05)。
结论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sTREM -1、SP-D 、EVLWI 水平变化明显,上述三项指标均为影响无创呼吸机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无创通气;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肺表面活性蛋白D ;血管外肺水指数【中图分类号】R5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350(2023)03—0326—04Changes of serum soluble myeloid cell trigger receptor-1,surfactant protein D,and 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index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 complicate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treated by non-invasive ventilator and their clinical significance.YI Xin,WANG Hua,WU Liu-chun.Department of Emergency,the Third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Sinopharm Gezhouba Central Hospital,Yichang 443002,Hubei,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hanges of serum soluble myeloid cell trigger receptor -1(sTREM -1),pulmonary surfactant protein D (SP-D),and 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index (EVLWI)in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 complicate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treated by non-invasive ventilator and their clinical significance.Methods Theclinical data of 80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 complicate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treated with non-invasive ventila-tor in the Third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from June 2018to June 2021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ccording to the curative effect,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effective group (n =62)and the ineffective group (n =18).The levels of serum sTREM -1,SP-D,and EVLWI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effect of non-invasive ventilator on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 complicate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ResultsThe sTREM -1,SP-D,EVLWI levels in the effective group were(40.21±12.36)ng/L,(94.38±20.76)μg/L,(10.42±2.65)mL/kg,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61.97±17.28)ng/L,(110.51±23.09)μg/L,(12.13±2.80)mL/kg in the ineffective group (P <0.05).The results of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sTREM -1,SP-D,and EVLWI were all related factors affecting the effect of non-invasive ventilator treat- ·论著·doi:10.3969/j.issn.1003-6350.2023.03.006通讯作者:易欣(1973—),男,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急诊临床诊断及治疗,E-mail:*****************。
重症肺炎治疗指南,三分钟带您了解重症肺炎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感染疾病,其严重性和传染性备受关注。
它由病毒、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引起,可导致严重的呼吸困难、肺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面对重症肺炎这一严峻形势,制定科学、全面的治疗指南显得尤为重要。
治疗指南是基于临床经验和科学研究的指导性文件,旨在帮助医务人员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做出明智的决策,提供最佳的护理和治疗方案。
本篇科普文章将带您了解重症肺炎治疗指南的重要性和目的,从而激发您对了解重症肺炎治疗的兴趣。
通过深入了解治疗指南,您将能够更好地理解重症肺炎的治疗原则、临床特征以及如何预防并处理其并发症。
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关乎生命健康的重要议题吧!1、重症肺炎到底是什么?重症肺炎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感染疾病,主要影响肺部,并可波及全身。
它通常由病毒、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引起,其中最常见的病原体包括流感病毒、冠状病毒、肺炎球菌等。
重症肺炎与普通肺炎相比,病情更为严重,需要更积极的治疗和监护。
重症肺炎是一种严重的肺部感染,容易混淆的是它不仅仅限于新冠病毒引起。
它可以由多种病原体引发,包括病毒(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细菌(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其他微生物(如真菌、原虫)。
根据统计数据,重症肺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特别是对于年龄较大、免疫系统功能受损、患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肺病、心脏病等)的人群,更容易受到重症肺炎的影响。
此外,长期暴露于有害物质(如烟草烟雾、空气污染物)和生活方式不健康(如缺乏锻炼、营养不良)也增加了患重症肺炎的风险。
了解重症肺炎的定义、病因以及其传染性和危害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该疾病,并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2、重症肺炎的临床特征和诊断的依据是什么?重症肺炎的临床特征和诊断方法对于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以下是相关内容的描述。
重症肺炎的典型症状和体征包括:呼吸系统症状:剧烈咳嗽、呼吸急促、胸闷等。
发热:体温升高,可能伴有寒战。
成人重症肺炎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摘要:重症肺炎是当前医院ICU病房之中最为常见的肺部疾病之一,具有临床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且重症肺炎的病因较为多样、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治愈困难,因此当前成为广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一般采取抗感染等措施来实现治疗,相应的治疗效果也比较良好。
本文对成人重症肺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进行了介绍,期望对后续的重症肺炎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重症肺炎;临床表现;治疗方法1 成人重症肺炎的临床表现肺炎所指的是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肺炎和其他下呼吸道感染是当前最为致命的感染性疾病,对全球都造成了严重的疾病负担。
肺炎按照其发病的环境可以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和医院获得性肺炎两种,虽然在当前的医疗技术条件下,多数肺炎患者最终都能够在有效的治疗措施之下实现痊愈,但仍然会有一部分肺炎患者病情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并逐步发展为重症肺炎,并出现循环衰竭或是需要接受呼吸及治疗。
重症肺炎的临床表现与普通肺炎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其具体临床表现概述如下:①多数患者以支气管肺炎为主,以细支气管病变为中心发展,多肺叶受累;②患者可能存在长期卧床,或者是因为其他原因并发吸入性肺炎,导致感染的发生;③患者可能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从而引发肺部感染;④在表现方面主要为慢性活动性病变,并发急性期渗出、坏死和多系统损害等;⑤终末期通常合并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重症肺炎的病理形态改变是多种多样的,具体情况与病原体和宿主有关,在重症肺炎发生的初期阶段,可以发现其毛细血管充血伴粒细胞数量的增加,患者肺泡腔之中可以观察到纤维素的渗出。
在患者病情进入到中期阶段之中,则可以观察到其肺泡腔内出现纤维素、少量红细胞和粒细胞。
而进入后期,则可以发现患者肺泡内充满粒细胞、巨噬细胞、吞噬细胞碎片,且炎症广泛融合,偶见组织坏死。
重症肺炎的恢复期,则可以发现其炎性渗出逐步消散。
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对老年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肺部感染评分、肺功能及炎症指标的影响陈志刚【期刊名称】《中外医学研究》【年(卷),期】2024(22)12【摘要】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对老年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CPIS)、肺功能及炎症指标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利津县中心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85例老年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与试验组(43例)。
对照组接受常规抗病毒、抗感染及呼吸机等综合治疗措施,而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炎症指标、肺功能指标、呼吸力学指标及CPIS评分。
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两组血清炎症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降钙素原(PCT)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最大通气量(MMV)、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肺总量(TLC)和功能残气量(FRC)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两组呼吸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气道阻力(RAW)、呼吸做功量(WOB)较治疗前降低,肺动态顺应性(Cdyn)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RAW、WOB指标低于对照组,Cdyn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两组CP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PI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探讨作者:刘凯来源:《医学信息》2016年第04期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方法我院收治76例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儿,进行抗感染和抗心衰的治疗,同时针对病情和患儿症状,使用给氧、镇静止喘、雾化吸入疗法等抢救性和辅助性治疗措施。
对于小儿抗心衰治疗,在使用常规药物洋地黄的基础上,同时加用多巴胺联合米力农或洋地黄+酚妥拉明治疗。
结果治疗后各项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关键词:小儿重症肺炎;心力衰竭;临床分析小儿肺炎是婴幼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多发疾病,是小儿常见疾病中对生命威胁最大的疾患之一[1]。
小儿肺炎主要由细菌、病毒及肺炎支原体等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一般多发于4岁以下婴幼儿。
小儿重症肺炎由于神经体液因素等各方面易发生心肌损害、肺动脉高压而合并心力衰竭[2]。
对我院收治76例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儿临床治疗方法和体会探讨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76例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儿,男40例,女36例;年龄3个月~3岁;病程2~10d。
3个月~1岁37例,1~3岁39例,平均年龄10个月。
临床表现:咳嗽喘憋,多汗,面色苍白或青紫,四肢发凉,皮肤发绀,呼吸促(>60次/min),心动过速(>160次/min),有奔马律,双肺干湿罗音,肝脏增大。
全部患儿均符合儿科学第四版小儿肺炎合并心衰的诊断标准。
1.2方法本组全部患儿保持绝对卧床休息,采取半卧位,或者床头抬高30°~40°的体味,保持呼吸道通畅。
立即给予鼻导管或面罩给氧,严重缺氧出现呼吸衰竭时可使用呼吸机。
1,2.1主要治疗方法1.2.1.1抗生素治疗:为控制感染进行抗生素治疗,选用青霉素30~50万u/(kg·d),先锋必50~150mg/(kg·d),2次/d静点,菌必治20~80mg/(kg·d),1~2次/d静点。
小儿肺炎作为常见儿科疾病具有发病急、病程进展快的特点,患儿易在发病的短时间内发展至重症阶段,且患儿肺部功能尚处于发育阶段,故由于症状的加剧及合并呼吸衰竭,对患儿生命安全易造成严重威胁。
临床中对于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患儿多在发现症状后,采取临床急救措施,但对于呼吸机能衰竭无法维持正常血气指标的患儿治疗效果较差,故需配合血气纠正治疗措施,实现对治疗效果的提升[1]。
因此,为观察分析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治疗中应用急诊急救措施及其早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效果及影响,特开展本次研究,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5年8月-2018年11月收治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8例。
对照组男19例,女19例;年龄0.9~8岁,平均(4.45±0.85)岁。
研究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0.8~8岁,平均(4.40±0.81)岁。
研究获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儿监护人经了解研究内容后同意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先天性心脏病者,合并其免疫功能障碍者,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引发呼吸衰竭者。
方法:①对照组予以临床急诊急救措施:患儿入院后立即开展临床诊断,并连接监护设备对其生命体征变化进行监测,使用气道扩张剂类药物进行气管解痉、增加通气量,接入鼻导管进行氧疗,吸氧速率为0.5L/min,并建立静脉通道进行补液、抗感染等药物治疗,纠正患儿机体电解质平衡、改善肺部炎症。
待患儿恢复意识后,予以排痰护理,避免痰液堵塞呼吸道,影响治疗。
②研究组在急诊急救措施基础上配合早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基础急救方式与对照组相同,将鼻导管氧疗改为早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使用呼吸机对患儿进行氧疗,氧疗参数如下:吸入浓度为50%~90%,氧流量为5.0~11.0L/min,气道正压为0.3~0.5kPa,并接入加温湿化器,调整吸氧湿度及温度,避免吸氧过程中氧气干燥、温度过低而对气道造成刺激,进一步加剧炎性反应。
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探究
【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探索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
治疗方法以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自2010年10月至2012年3月
这一时期来我院接收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60例患者作为本
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抗感染治疗以
及机械通气治疗,而研究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进行免疫调理治疗,
后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
的时间和治愈率、死亡率等指标。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
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除治愈率外其他各项评定指标都
比对照组患者低或者时间早,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
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研究结果显示: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
衰竭患者进行免疫调理治疗,不但利于控制患者的肺部感染而且可
以提高临床治愈率,最大程度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关键词】 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治疗方法;探究
重症肺炎在临床上通常是指那些具有严重中毒症状或存在各类
并发症的肺炎患者,是临床上一种比较常见的急危重症。重症肺炎
发病不分年龄几乎各个年龄段都有发病的患者,但是通常以老年患
者为主,这类患者一般由于机体本身的因素,机体免疫炎症反应紊
乱,因此临床表现十分复杂,经常出现呼吸性衰竭,因此在临床救
治中需要进行机械通气[1-3]。重症肺炎大多是因机体和呼吸道防
御功能减退,从而误吸口咽分泌物,使各类病原体进入体内而患病
常见的病原体有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4]。重症肺炎病
情十分复杂多变,一旦治疗措施不恰当,常会合并呼吸衰竭,因此
病死率十分高,也是临床感染性疾病最为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本
文旨在探究采用免疫调理法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的
临床疗效,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自2010年10月至2012年3月这一时期
来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
中,男患者40例,女患者20例,年龄都在20-85岁之间,平均年
龄55±12岁。两组患者各方面的比较都不存在显著差异具有可比
性。
1.2 病例入选及诊断标准 重症肺炎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
会2006年的诊断标准[2]。有恶性肿瘤的患者排除在外。
1.3 方法 随机将其分为数目相等的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
者采取常规的抗感染治疗以及机械通气治疗,而研究组患者则在此
基础上,进行免疫调理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机械通
气时间以及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的时间及治愈率、死亡率等指标。
免疫调理治疗方法如下:将胸腺肽α1(1.6mg,bid)联合乌司他
丁(40万单位,q6h)进行治疗,以1周为一个治疗周期。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试验所得的数据用spss15.0软件包进行
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都采用平均数±标准差,两组之间的数据采
用t检验。
2 结 果
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治
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的各项其他指标都比对照组低
或时间早,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存在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具体数据,见表1。
3 讨 论
3.1 结果分析 一般重症肺炎患者都伴有严重的感染以及相关的
各项基础疾病,因此,这类患者会出现免疫功能低些,所以对这类
患者进行免疫调节具有很强的必要性。这类患者会出现急性脏器功
能受损,其中极为常见的是呼吸衰竭,对其中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
是由于这类患者存在很严重的肺部感染,从而会过度地激活炎性细
胞进而产生大量的炎性介质,形成逐级放大的瀑布性的连锁反应,
进而全身产生炎症反应,加上机体本身存在代偿性抗炎症反应从而
使多种炎性介质形成一种复杂的交互作用对组织器官造成严重的
损害。因此,对这类患者进行治疗需要适当地使用抗感染治疗以及
免疫刺激治疗[5]。
而本研究中的胸腺肽α1属于人体内一种具有刺激淋巴细胞增
殖、分化和成熟等作用的正常物质,研究还显示其还能促进内源性
干扰素的释放,诱导白细胞死亡等作用,属于免疫刺激剂。乌司他
丁同样是存在人体血液、尿液以及其他组织的一种正常物质,它的
前体是肝脏合成的inter-a一胰蛋白酶抑制剂.当机体有炎性时这
类物质会被白细胞弹性蛋白裂解,会释放出的两条轻链便是乌司他
丁。乌司他丁具有拮抗多种毒性蛋白酶的作用如胰蛋白酶、水解蛋
白酶、弹性蛋白酶等,还能够对抗氧自由基与细菌毒素结合,从而
稳定细胞膜和溶酶体膜,改善机体微循环和组织灌注,从而有效减
少损伤因子对机体的损伤。因此乌司他丁也具有抗感染作用,对组
织器官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而本研究将这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治疗
重症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
3.2 结论 研究结果显示: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免
疫调理治疗,不但利于控制患者的肺部感染而且可以提高临床治愈
率,最大程度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因此本次研究表示,采用胸腺
肽α1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临床上具有
一定的有效性,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脓毒症免疫调理治疗临床研究协作组.乌司他丁、胸腺肤联
合治疗严重脓毒症一种新的免疫调理治疗方法的临床研究叨.中华
医学杂志,2007,87(7):45l-457.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忉.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10):651-655.
[3] michael j,pugia.pathophysiology and diagnostic value
of minary trypsininhibitors[j].clin chem lab med,2005a3(i):
1-16.
[4] 黄志成.有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30例临床
分析.中国医药导报,2009,6(17):20.
[5] 杨静,刘洪斌.脓毒症免疫功能不全研究进展叨.中国中西医
结合外科杂志,2009,15(4):468-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