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解读】Nature:癌症与p53息息相关
- 格式:docx
- 大小:79.33 KB
- 文档页数:4
p53通路相关基因p53通路与机体防御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基因引言:在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中,p53通路相关基因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p53是一种转录因子,它能够调控多个信号途径,参与细胞周期调控、DNA损伤修复以及细胞凋亡等关键过程。
本文将介绍几个与p53通路相关的基因,并探讨它们在维持机体健康中的作用。
I. BRCA1基因BRCA1 (Breast Cancer 1 Gene)是乳腺癌相关基因之一,也是与p53通路密切相关的基因。
BRCA1是一种抑癌基因,它参与了DNA修复途径中的核心机制。
具体而言,BRCA1与p53共同作用,通过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维持基因组稳定性。
此外,一些研究还表明,BRCA1还能够调控p53的翻译水平,进一步增强了p53通路的功能。
II. MDM2基因MDM2 (Mouse Double Minute 2 Homolog)是p53通路中一个关键的负调控因子。
在正常情况下,MDM2通过与p53结合,促进p53的泛素化降解,从而调节p53的稳定性。
然而,在DNA损伤或应激情况下,MDM2的功能被抑制,从而导致p53的激活。
因此,MDM2在维持p53稳态的平衡中起到重要作用。
近年来,研究发现通过抑制MDM2-p53相互作用,可以提高p53的活性,从而对抗某些恶性肿瘤。
III. p21基因p21 (Cyclin 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 1A)是p53通路中的一个重要效应基因。
当细胞遭受DNA损伤时,p53通过与p21结合,抑制细胞周期的进行,从而给予细胞足够的时间进行DNA修复。
此外,p21还具有抑制细胞增殖的功能,能够抑制肿瘤的形成。
研究发现,p21的异常表达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进一步证实了p53-p21途径的重要性。
IV. PUMA基因PUMA (p53 Upregulated Modulator of Apoptosis)是p53通路中一个重要的促凋亡基因。
检测p53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乳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是最常见的类型。
p53蛋白是一种重要的肿瘤抑制因子,其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p53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情况,并讨论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和预后中的意义。
研究表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p53基因的突变率相对较高,约为30%-40%。
这些突变主要发生在p53基因编码区域的热点位点,导致p53蛋白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p53蛋白功能的丧失将使得细胞对DNA损伤的修复和细胞周期的调控产生障碍,进而促进细胞的癌变。
许多研究还发现,p53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
一些研究发现,在乳腺癌患者中,p53蛋白的高表达与肿瘤的大体积、高分级、早期转移、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等不良预后因素密切相关。
这些结果表明,p53蛋白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乳腺癌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还有研究发现,高表达的p53蛋白在乳腺癌患者中与化疗药物的耐药性和复发率升高有关。
这些研究结果再次强调了p53蛋白在乳腺癌治疗中的重要性。
通过检测p53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水平,可以为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p53基因主要功能概述
说起P53基因,那可是咱们身体里头一个顶重要的“守门神”,专门负责管那些不听话、想搞事情的细胞。
它呢,主要就干三件事儿,样样都跟防癌抗癌离不开。
首先,它能让那些受伤或者出问题的细胞自己“了断”,也就是细胞凋亡。
这就像家里头有不乖的娃娃,P53基因就会站出来,说:“你不能再捣乱了,得自己走。
”这样一来,那些可能成为癌细胞的坏家伙就被清理出去了。
其次,P53基因还管着细胞的“生娃”速度,就是不让它们乱生乱长。
它像个细心的家长,时刻盯着细胞的分裂,一旦发现有不对劲的苗头,就立马出手,让细胞们悠着点,别那么快就“人丁兴旺”。
这样一来,正常细胞癌变的风险就大大降低了。
最后,P53基因还是个“修理工”,专门负责修补细胞里头那些出错的基因。
细胞嘛,总有那么些时候会“打盹”,基因就容易出错。
这时候,P53基因就派上用场了,它赶紧上去把错的地方修好,让细胞又能正常工作了。
总而言之,P53基因就是咱们身体里头的一个“大管家”,它通过多种方式来保护咱们不受癌症的侵扰。
所以啊,咱们得好好感谢它,也得注意保护它,别让它出啥子问题。
毕竟,身体是自己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嘛!。
p53基因名称摘要:1.p53 基因的简介2.p53 基因的功能与作用3.p53 基因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4.p53 基因与肿瘤的关系5.我国在p53 基因研究方面的进展正文:p53 基因,全称为“肿瘤蛋白53”,是一种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作用的基因。
作为人体最重要的肿瘤抑制基因之一,它具有调节细胞生长、DNA 修复和细胞凋亡等功能。
近年来,随着对p53 基因研究的不断深入,它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1.p53 基因的简介p53 基因首次于1979 年被科学家发现,它位于人体的第17 号染色体上。
作为一种抑癌基因,p53 在细胞周期调控、DNA 损伤修复、细胞凋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细胞受到致癌因素影响时,p53 基因能诱导细胞进入停滞期,从而阻止细胞癌变。
2.p53 基因的功能与作用(1)细胞周期调控:p53 基因通过调节细胞周期蛋白的表达,控制细胞在生长、分裂和凋亡等不同阶段之间的转换。
(2)DNA 损伤修复:当细胞DNA 受到损伤时,p53 基因能促进DNA 修复酶的活性,使细胞恢复正常状态。
(3)细胞凋亡:在细胞受到严重损伤或致癌因素影响时,p53 基因能启动细胞凋亡程序,使细胞自动死亡,防止细胞癌变。
3.p53 基因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对p53 基因研究的不断深入,它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例如,p53 基因突变检测可用于预测肿瘤的发生风险;p53 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可作为肿瘤治疗效果的监测指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恢复p53 基因的正常功能,可作为肿瘤治疗的新策略等。
4.p53 基因与肿瘤的关系p53 基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方面,p53 基因突变会导致细胞增殖失控,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另一方面,p53 基因突变会影响肿瘤细胞的凋亡,使肿瘤细胞具有更强的生存能力。
因此,研究p53 基因与肿瘤的关系,有助于揭示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为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p53在凝血酶影响肺癌细胞功能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
开题报告
研究背景: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导致高死亡率。
凝血酶是一
种重要的凝血酶-抗凝系统的组成部分,其对肺癌的发展与转移具有重要
的影响。
p53是一个重要的肿瘤抑制基因,在肺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p53在凝血酶影响肺癌细胞功能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尚不清楚。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p53在凝血酶影响肺癌细胞功能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为进一步了解肺癌的发展和转移提供新的参考。
研究方法:
1. 细胞实验:选取肺癌细胞系和p53基因敲除细胞系,以不同的凝
血酶浓度和时间,观察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情况,同时检测细胞凋
亡率。
2. 分子实验:应用Western blot检测不同处理组的p53蛋白表达水平,并分离检测相关的蛋白激酶,在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探讨p53在凝
血酶影响肺癌细胞功能中的作用机制。
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为深入探究肺癌的发展和转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同时,对肺癌治疗的个体化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为肺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p53基因名词解释
嘿,你知道 p53 基因吗?这玩意儿可太重要啦!就好像是我们身体
里的一个超级守护者。
p53 基因啊,它就像是一个时刻保持警惕的哨兵。
比如说吧,当细
胞受到各种压力、损伤或者出现癌变的迹象时,p53 基因就会立马行动起来。
它能干嘛呢?它能调控细胞周期,让细胞暂停分裂,先检查检
查是不是出了啥问题。
这就好比你要出门,突然发现天气好像不太对,你就会停下来想想,是不是要带把伞啥的。
它还能诱导细胞凋亡呢!如果细胞的损伤实在太严重了,无法修复了,p53 基因就会果断地让这个细胞“下岗”,免得它惹出更大的麻烦。
这就像一个团队里有个成员老是犯错,还没办法改正,那只好让他走
人啦!
而且哦,p53 基因还能促进 DNA 的修复呢!如果 DNA 受了点小伤,它就赶紧组织“抢修队”去修复。
这就好像你心爱的玩具坏了,你会赶
紧找工具修好它一样。
你想想看,如果没有 p53 基因这么厉害的角色在我们身体里把关,
那得乱成啥样啊!细胞可能会胡乱分裂,癌症可能就会更容易发生。
那我们的身体不就危险啦?
所以说啊,p53 基因真的是超级重要的!它就是我们身体的忠诚卫士,默默地守护着我们的健康。
我们可得好好珍惜它,好好爱护我们
自己的身体呀!别总做那些伤害身体的事儿,不然 p53 基因也会很无奈的呀!我的观点就是,p53 基因是我们身体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我们要重视它的作用。
p53基因与乳腺癌的相关性
马捷;孙国平
【期刊名称】《医学综述》
【年(卷),期】2005(011)002
【摘要】乳腺癌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每年全球约有4JD万人死于该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大量研究表明,癌基因(oncogene)、肿瘤抑制基因(抗癌基
因)(tumour suppressor gene antioncogene)的异常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乳腺癌的癌变过程中相关基因的改变具有重要的诊断和预后价值。
在与乳腺癌有关的多项指标研究中,p53癌基因蛋白是判断原发性乳腺癌较好的指标。
【总页数】2页(P112-113)
【作者】马捷;孙国平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广东,深
圳,518020;广东省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广东,深
圳,5180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9
【相关文献】
1.p53基因和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J], 陈青
2.p53基因codon 72多态性与乳腺癌术后放化疗疗效相关性分析 [J], 铁剑;解云涛;徐晔;朱广迎
3.p53基因codon 72多态性与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 [J], 周晓颖;张丽娜;赵妍蕊;郑红;陈可欣
4.乳腺癌肿瘤代谢异质性与p53基因表达和淋巴结转移相关性的研究 [J], 崔婷婷; 李红; 张倩; 辛军
5.p53基因突变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及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J], 熊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p53蛋白结构
p53蛋白结构指的是蛋白质p53的分子结构。
p53是一个关键的肿瘤抑制蛋白,其结构对其功能至关重要。
它具有多种不同的形式和构象,这取决于其磷酸化状态、与其他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以及其在细胞内的定位。
以下是p53蛋白结构的几个关键部分:
1.氨基末端:该区域包含转录激活域,可以与转录因子相互作用,促进或抑
制特定基因的表达。
2.中心DNA结合域:这是p53与DNA结合的部分,使其能够识别和结合特
定的基因序列。
3.羧基末端:该区域包含与其它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区域,如MDM2蛋白,以
及与细胞内定位和稳定性相关的功能。
此外,p53蛋白还有一个四聚体化结构域,该结构域在p53聚合和寡聚体形成中起关键作用。
这些寡聚体可以进一步形成更高阶的寡聚体,从而改变p53的转录活性。
总结:p53蛋白结构指的是蛋白质p53的三维构象。
它由不同的结构域组成,这些结构域的功能涉及到转录激活、DNA结合、与其他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以及细胞内定位等。
了解p53蛋白的结构对于理解其功能和在癌症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p53基因与胃癌的关系樊毓综述于燕妮审校【关键词】胃癌;p53基因;突变;基因治疗胃癌的发生发展是多基因参与、多步骤进行的过程,而p53基因突变作为一种重要抑癌基因失活方式,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介绍了p53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并对胃癌中发现的p53基因突变类型、方式、与多种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针对p53进行肿瘤基因治疗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肿瘤的发生演变是多阶段和多基因参与的极为复杂的过程,原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53基因的缺失或失活与50%人类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1]。
研究发现,难治的肿瘤p53基因突变率较高,而相对容易治疗的肿瘤较少发生p53基因突变。
因此p53基因的抑癌作用倍受研究者的关注,近年来一直为医学生物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并冠以”明星分子”的称谓。
医学科技工作者期望从p53基因的研究中进一步探求癌症发生机理,寻找一条有效的抑癌途径。
在短短的20多年里,对p53基因的认识经历了癌蛋白抗原,癌基因到抑癌基因的三个认识转变。
1 p53基因结构及生物学功能1.1 p53基因的结构人类p53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7号染色体短臂(17q13.1),约20 Kb长,由11个外显子和10个内含子组成,其中第1个外显子不编码,其上游400 bp处有启动子p1,下游1 kb处有启动子p2,二者为转录起始点。
正常的p53基因又称野生型p53基因(wt-p53),其功能的改变或缺失与大量不同种类的人类肿瘤细胞有密切关系,同时还被认为是细胞应激的关键性调控分子之一,能整合各种不同的细胞危急事件的信号,通过转录或非转录途径对这些信号做出包括细胞生长抑制或凋亡在内的不同反应[2],监视细胞基因组的完整性。
p53编码的蛋白质是由393个氨基酸组成的、与细胞分裂周期相关的蛋白质,分子量53 KD,称为p53蛋白。
p53蛋白是一种半衰期短的核内磷酸化蛋白,含有3个主要功能区[3]:①N端酸性转录激活区,含转录激活域(1~70)和含5个PXXP重复序列的富脯氨酸(60~97)。
细胞内的p53蛋白分布
p53是一种蛋白质,被称为肿瘤蛋白,它在细胞内的分布是非常动态的,与其功能密切相关。
以下是关于p53蛋白在细胞内分布的一些基本信息:
核内分布:p53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
在正常情况下,p53在核内的水平相对较低,但当细胞受到DNA损伤或其他应激信号时,p53的浓度会显著增加。
一、核质分布平衡:p53的分布动态平衡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
其在核内和胞质之间的往返运输受到核孔复合体的调控,这有助于p53在核内执行其调控DNA损伤修复和细胞周期停滞的功能。
二、激活与失活:p53蛋白的活性状态与其翻译后修饰(如磷酸化、泛素化等)密切相关。
激活的p53会进入细胞核,与DNA结合,并激活一系列基因表达,参与细胞周期调控、DNA修复和凋亡等过程。
三、泛素化和降解:当p53的功能完成后,它可能被泛素化,这是一种蛋白质标记过程,使其被降解。
这是p53调控机制的一部分,有助于维持其在细胞内的稳态。
总的来说,p53蛋白在细胞内的分布和活性是高度调控的,与细胞的生理状态和环境信号密切相关。
其作用于细胞的生命周期、DNA 损伤修复和细胞凋亡等关键生物学过程。
细思极恐!只知道⼤部分肿瘤细胞都具有p53突变,但没想到...肿瘤通过遗传改变和表观遗传变化不断进化,不断筛选出那些最适合增殖、⽣长、转移的具有挑战性的条件重编程细胞。
⽽TP53的突变,就是⼀个⼈类肿瘤中极其常见的类型。
可是为什么⼤部分肿瘤都具有p53突变?每件事情的发⽣都是有它注定的原因,肿瘤细胞要突变p53也⼀定不例外。
2018年12⽉底,在《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上发表了⼀篇综述,题⽬为Mutant p53 as a guardian of the cancercell。
⽂章提出了⼀个震撼的观点:癌细胞是需要p53突变的!突变后的p53蛋⽩能够感知细胞内外在的应激改变,如过度增殖相关的DNA损伤,氧化和蛋⽩毒性、营养物质波动、抗肿瘤免疫反应等,并帮助协调那些可以让肿瘤进展的适应性反应。
本⽂就跟⼤家详细解读。
TP53突变的后果⼈类肿瘤中最常见的突变基因是TP53,编码p53蛋⽩。
TP53突变与许多散发性癌症的不良预后相关。
李-佛美尼综合症是⼀种⾃体显性遗传病,是⼀种罕见的家族性癌症,包括乳腺癌、⾻癌、恶性⾁瘤等,就是由于种系TP53突变引起的。
TP53本是⼀个抑癌基因,但是其突变后,产⽣的突变型p53蛋⽩便丧失了野⽣型p53的抑癌功能。
然⽽,与⼤多数其他肿瘤抑制基因不同,⼤多数TP53突变是错义的,所谓错义突变就是编码正确氨基酸的密码⼦经碱基替换以后,变成编码另⼀种氨基酸的密码⼦,从⽽使多肽链的氨基酸种类和序列发⽣改变,⽽在p53中,其蛋⽩质的DNA结合域内被产⽣的单个残基所取代了。
p53错义突变蛋⽩(以下称为“mutp53”)丧失了激活经典p53靶基因的能⼒,并且⼀些突变体还会对野⽣型p53发挥反式显性抑制作⽤。
可以说,突变的p53不仅不能抑癌,还反过来抑制细胞的衰⽼和凋亡,从⽽剥夺细胞内在的抑瘤反应,帮助癌症的发展。
所以说,癌细胞似乎通过仅保留p53蛋⽩的突变形式⽽获得选择性优势。
P53有多流弊,看完再也不会一脸懵逼作者:解螺旋.麦子转载需授权注来源:解螺旋,医生科研助手当年冯唐弃医从文时,曾说过在他论文发表之前就下定决心改行。
除了觉得自己难以改变卵巢癌治愈率低这个事实外,另一个关键原因是他做论文时就断定,穷尽一生也搞不明白信号传递系统······生命太复杂,设计者太狡猾!信号通路经过了几十年的研究,其体系一直在庞大化。
好在随着技术的发展,其上下游关系正被科学家们梳理的趋于明朗,今天麦子就讲讲其中有着“悠久研究史”的p53信号通路,为啥呢?因为在癌症领域这条通路貌似比其他通路更加重要!根据KEGG数据库绘制的p53信号通路图。
对涉及到癌症的基因突变进行了彩色标示,蓝色:上皮癌;红:白血病或淋巴瘤;紫色:恶性肿瘤;橙色:其他类型的癌症。
(这张图完全属于可收藏级别,记住关键的分子是装逼必备!)谁是信号通路江湖一把手?p53是一个明星抑癌基因,能调节细胞周期和避免细胞癌变发生,被科学界戏称为“基因组的守卫者”,通常50%以上的癌症病人中p53基因发生了突变和失活。
3月24号的NATURE REVIEWS将肿瘤界影响力最大的信号通路一把手交椅送至了p53信号通路的手中,而这个影响力包括后天体细胞突变和先天遗传突变对癌症发生的影响,并对它的重要性进行了回顾。
几十年积累的研究发现p53信号通路的突变对不同癌症的发病率的影响力比其他信号通路大,但是这些研究的基础都是基于体细胞突变。
近来科学家利用庞大的基因组数据分析发现,在一系列癌症中,p53信号通路的遗传突变作用也是老大的地位。
p53信号通路癌症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我们研究的很透彻的p53信号通路导致的体细胞突变具有惊人的遗传特征相似性。
随着调节p53信号的药物正在进入临床阶段,当设计和测试癌症患者分层策略的时候,应该把p53高频遗传突变考虑在内。
p53信号通路中的肿瘤易感基因通常在癌症中发生突变参考文献:The importance of p53 pathway genetics in inherited and somat ic cancer genomes.明星抑癌基因如何杀死并清理细胞研究人员发现p53能直接调控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中的一员,被称为死亡结构域(Death Domain 1α,DD1α)的转录,DD1α出现在死细胞、巨噬细胞和T细胞中,能作为促进细胞清理的一种受体。
P53蛋白的调控机制及其在治疗肿瘤中的应用P53蛋白是真核细胞中的一种关键调控因子。
它主要通过对基因表达的调控来维持细胞的稳态,防止癌症等疾病的发生。
然而,与其功能相关的调控机制及其在治疗肿瘤中的应用还远未完全阐明。
本文将会探讨P53蛋白的调控机制和治疗肿瘤中的应用。
一、P53蛋白的结构和功能P53是一种高度保守的蛋白,它的序列几乎被所有哺乳动物物种保留。
P53蛋白分子主要由N端、中间区和C端三个部分组成。
其中,中间区含有核心的DNA 结合域(DNA-binding domain, DBD),其次还包括核定位信号。
C端含有调控媒介的活性区域(activation domain, AD),N端则有负调控域(negative regulation domain, NRD)。
这些域使得P53蛋白具有许多功能。
P53蛋白能够识别和结合到DNA上,调节基因表达的过程,从而保持基因组稳定性。
此外,P53还能够介导细胞周期的进程,促进DNA损伤的修复,并参与凋亡的实现。
所有这些功能都为P53的正常工作提供了密切的保护作用。
二、P53蛋白受到哪些调控?虽然P53的功能对于细胞的生存和发育至关重要,但是该蛋白的正常表达和活性也面临多种调控。
目前已经被发现的P53蛋白的调控机制包括转录、翻译后修饰以及在细胞内的定位调节。
本文将分别介绍一下这些方式。
1. 转录调控P53的表达受到转录因子的调控。
在正常各种组织的细胞中,P53被诱导表达。
多数研究发现,P53的靶基因结构复杂,数量众多,包括caspase、P21等多种各类基因。
2. 翻译后修饰P53亦受到多种翻译后修饰的影响。
包括丝氨酸/苏氨酸激酶(Ser/Thr kinase)、泛素化等多种方式。
翻译后修饰能够影响P53的定位,以及抑制其聚集和稳定性。
3. 定位调节P53蛋白还能够通过定位调节来保持稳定性等性质。
在常见的细胞条件下,P53被大量静止地定位于细胞核内,但是当细胞情境变化时,P53蛋白往往会透过某些机制,发生核外的短暂表达或局部积蓄,进而对细胞某些结构和功能的调控产生作用。
致癌抑癌,还是别的什么认识p53基因的40年认识p53基因的40年,是一段关于癌症研究的历史。
p53基因是一种抑制肿瘤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基因,在细胞的生长调控、DNA修复、凋亡等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在过去的40年里,科学家们对p53基因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其在癌症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癌症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1979年,美国科学家David P. Lane和Arnold J. Levine首次发现了p53基因,他们发现这个基因对于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是肿瘤抑制基因的一种。
从那时起,p53基因就成为了癌症研究的热点。
科学家们开始研究p53基因在哪些情况下会发生突变,以及这些突变如何导致了癌症的发生和发展。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科学家们陆续发现了p53基因在多种癌症中的突变率是非常高的,比如乳腺癌、结肠癌、肺癌等。
这些研究表明,p53基因的突变是许多癌症的共同特征,同时也为癌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科学家们开始尝试利用p53基因的突变特点来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比如针对p53突变的靶向治疗等。
随着对p53基因的研究不断深入,科学家们还发现了p53基因在细胞凋亡中的重要作用。
凋亡是细胞程序性的死亡过程,对于维持机体内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发育非常重要。
p53基因在细胞受到损伤或者DNA发生突变时会被激活,进而促进细胞凋亡,以防止受损细胞继续生长和分裂,从而减少了癌症细胞的产生。
随着对p53基因的研究继续深入,科学家们还发现了p53基因在DNA修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p53基因通过调控多种DNA修复相关蛋白的表达,帮助细胞修复受损的DNA,防止了细胞的异常增生和癌变。
p53基因不仅具有抑癌的作用,还参与了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发育过程,为机体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尽管我们对p53基因有了深入的认识,但是要想彻底战胜癌症依然任重而道远。
目前,针对p53基因的靶向治疗在临床上还存在种种挑战,比如治疗效果不稳定、耐药性问题等。
p53基因对人肺癌细胞系耐药性的影响摘要:p53基因作为一个重要的抑癌基因,在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研究表明,在肺癌细胞系中p53缺失或突变会导致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这一现象被广泛关注,并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应用。
本文综述了p53基因对人肺癌细胞系耐药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希望对肺癌耐药性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p53基因;耐药性;肺癌细胞系Introductionp53基因是一个重要的抑癌基因,也是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关键分子。
该基因在细胞内调控着细胞周期、凋亡和DNA修复等关键过程,对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研究表明,在肺癌细胞系中p53缺失或突变会导致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这一现象被广泛关注,并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应用。
本文将从以下角度对p53基因对人肺癌细胞系耐药性的影响进行综述。
p53基因对肺癌细胞系耐药性的影响p53基因缺失或突变对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凋亡有着重要的影响,也会影响肺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表明,p53基因缺失或突变是肺癌细胞对化疗药物耐药的重要因素之一。
p53基因缺失或突变导致化疗药物诱导的细胞凋亡降低如前所述,p53基因在细胞凋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p53缺失或突变会导致细胞对化疗药物诱导的凋亡降低,从而影响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此外,p53基因在细胞周期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p53缺失或突变会导致细胞周期的异常,从而影响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p53基因与多药耐药基因的相互作用多药耐药基因是一类与肿瘤耐药性密切相关的基因,p53基因与多药耐药基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尤其是ABCG2、P-gp和MDR1等多药耐药基因,这些基因表达水平与p53的状态密切相关。
p53缺失或突变会导致多药耐药基因的表达上调,从而影响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p53基因通过影响DNA修复来影响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p53基因在DNA修复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p53缺失或突变会导致DNA修复能力下降,从而影响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独家解读】Nature:癌症与p53息息相关
p53,又叫做tumor protein p53,是人体抑癌基因,也是迄今发现与人类肿瘤相关性最高的基因。
该基因编码一种分子量为53kDa的蛋白质,命名为P53。
这种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是一种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al factor),控制着细胞周期的启动,是否开始细胞分裂就由这个蛋白决定。
p53基因的失活对肿瘤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有p53缺陷的细胞甚至在不利条件下会继续进行分裂。
在所有恶性肿瘤中,50%以上会有p53基因的突变,而在很多人类大肠癌当中,则会出现p53基因的缺失。
而p53基因的缺失又经常伴随一些编码酶亚基基因的缺失。
此篇文章报道了其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RNA聚合酶II(负责催化合成mRNA)亚基缺失导致的癌细胞能被低浓度的自然毒素α-鹅膏蕈碱杀死的研究。
作用于促进细胞生长蛋白的癌症药物的数量在持续增长,而这类蛋白也能被基因突变所激活。
但是抑制细胞增长的蛋白(被称为抑癌因子),则不能被突变或者缺失激活,并且也几乎没有治疗策略建立于其上。
通常,抑癌因子的缺失会开辟一条特殊的细胞防御信号通路,比如我们现在已经发现的BRCA(乳腺癌基因)突变的乳腺癌细胞对腺苷二磷酸核糖(ADP-ribose)的依赖作用。
遗憾的是,对抑癌因子的缺失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科学家还没有像研究其他基因变异情况时使用的常用方法去研究肿瘤抑制因子的缺失。
其中,对肿瘤蛋白p53(肿瘤抑
制因子的一种,p53能够控制细胞周期的正常运行,p53的缺失和变异会导致细胞的不正常增长)的研究是目前最重要的突破口。
p53的编码基因TP53的变异是在12种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中发生的最普遍的一种,大约占到42%。
然而,虽然在过去数十年间,科学家已经研究出了TP53明确的生物表征,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研发出能够直接作用于p53信号通路的药物。
研究人员发现在很多大肠癌中,TP53基因的缺失经常伴随着编码RNA聚合酶II一个亚基的基因的拷贝缺失。
这种连带性缺失,会导致半合子细胞对聚合酶抑制剂(自然毒素α-鹅膏蕈碱)很敏感-- α-鹅膏蕈碱能抑制RNA聚合酶Ⅱ的延伸速率。
p53是一个转录因子,能够激活细胞周期检查基因的表达(如CDKN1A),从而控制细胞的周期性增殖。
TP53基因的变异或者缺失,会促进癌细胞的增殖和存活。
变异的p53缺少了转录活性,因此如果直接作用于小分子的话,就需要一个补偿机制。
TP53的半合子缺失会导致p53的大量减少,为了稳定保持剩余p53,细胞会作用于MDM2蛋白—一种会促进p53降解的泛素连接酶。
为了减少MDM2对p53的降解作用,科学家发现小分子nutlin-3a的衍生产物能干扰MDM2-P53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项发现已被纳入临床研究中。
但是作用于p53缺失的治疗方法仍旧非常紧缺。
肿瘤基因组的缺失,并不局限于抑癌因子的缺失,经常和邻近或者“乘客”基因有关。
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对“乘客”基因的间接遗传损伤可能会为癌细胞制造特殊的漏洞。
另一项研究是建立在人类肿瘤细胞模型观察上开展的(这些细胞的基因组至少有10%的缺失,并且主要是由于整个染色体或者染色体臂的缺失引起)。
在部分遗失的基因中,这项研究的作者通过RNA干扰技术发现,无论在体内还是体外实验,PSMC2(编码一个必要的蛋白酶体蛋白的调节亚基—降解复合物)半合子缺失的卵巢癌细胞系对PSMC2表达降低非常敏感。
研究人员把这个研究思路延伸到大肠癌的TP53的半合子缺失上,发现在染色体17上的遗传性缺失往往会同时牵扯到TP53和它的一个邻近基因POLR2A。
POLR2A基因的功能是编码RNA聚合酶Ⅱ中最大的亚基A。
这个亚基对人类所有细胞的mRNA转录都是必需的。
POLR2A
的半合子缺失会导致大肠癌细胞中RNA聚合酶Ⅱ数量的下降,造成这种癌细胞相较于正常细胞更易受转录抑制因子的影响。
在大肠癌细胞系中,研究人员使用化学和遗传学手段,观察到了一个现象(图1)。
半合子POLR2A会导致大肠癌细胞相较于对照组对α-鹅膏蕈碱有10倍的敏感性,并且对RNA干扰更加敏感。
这些发现都经过了仔细的对照确认,包括通过恢复POLR2A表达水平使细胞对α-鹅膏蕈碱脱敏以及设计成对细胞系进行比较(有或者没有POLR2A半合子)。
为了获得这些发现的潜在临床相关性,作者构建了免疫缺陷小鼠人类肿瘤模型,进行了RNA干扰和α-鹅膏蕈碱功效研究。
所有的研究都确定了POLR2A-半合子细胞对于转录抑制因子的敏感性。
图1、大肠癌中对转录抑制剂的基因易损性
存在于很多人类大肠癌当中的染色体17上的大范围缺失会包含肿瘤抑制基因 TP53和POLR2A(编码RNA聚合酶II的一个最大亚基)的半合子(单拷贝)缺失。
这导致癌细胞中RNA聚合酶II丰度的下降,因此细胞能被很低浓度的自然毒素α-鹅膏蕈碱杀死(相较于能够表达双拷贝POLR2A的非肿瘤细胞而言)。
这个发现为人们打开了一个利用常见人类癌症类型转录抑制因子进行治疗的窗口。
但这种方法还有很多的局限性:包括随着剩余完整POLR2A基因的复制
(或者进一步扩增)带来的抗药性的可能,以及对自然毒素α-鹅膏蕈碱的依赖性。
尽管如此,这些研究依然给予了人们充足的理由去研究癌症中的转录抑制因子和转录信号通路。
下一步的工作可能会包括转录酶激酶抑制剂以及核染色质相关转录因子的调节。
总而言之,这项研究提供了更多前期未被承认的基因组缺失的研究及其可行性,奠定了在癌症治疗过程中通过控制TP53变异的基础。
(来源:百替生物作者:于鸿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