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酸、碱、盐溶解度表(20℃)[1]

常见酸、碱、盐溶解度表(20℃)[1]

常见酸、碱、盐溶解度表(20℃)[1]
常见酸、碱、盐溶解度表(20℃)[1]

常见酸、碱、盐溶解度表(20℃)

物质的溶解度等级:(“——”表示该物质不存在或遇水分解)

溶解性后面的数字为此盐20℃时在100g水里的溶解度(单位g)

.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最全整理版]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 7.1溶液的酸碱性一、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 1.实验: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试样白醋 酸果 汁稀盐 酸 纯碱溶 液 肥皂 水 石灰 水 氨水 食盐 水 蔗糖 水 滴加紫色 石蕊试液 变红变红变红变蓝变蓝变蓝变蓝紫色紫色滴加无色 酚酞试液 无色无色无色变红变红变红变红无色无色结论酸性酸性酸性碱性碱性碱性碱性中性中性 结论: (1)凡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都是酸性 ..溶液,并且该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凡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都是碱性 ..溶液,并且该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3)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也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的溶液,我们称为中性溶液。(4)如紫色石蕊试液及无色酚酞等能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液,称为酸碱指示剂。 注意:①我们有时候还用蓝色或红色石蕊试纸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②酸性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碱性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③只有可溶性的酸性、碱性物质才能使指示剂变色,变色的是指示剂,而不是该物质。2.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 (1)酸性物质:山楂、柠檬、柑橘、西红柿等; (2)碱性物质:茶叶碱、烟碱等。

3.区分酸溶液和酸性溶液、碱溶液和碱性溶液 注意:酸溶液是指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是指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因此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而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同样,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例如:硫酸铜、氯化铵的水溶液显酸性,而不是酸;纯碱、肥皂的水溶液显碱性,但不是碱。4.补充知识:酸、碱、盐的概念 (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 ..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如:HCl、HNO3、H2SO4、H2CO3等。 HCl==H++Cl-;H2SO4==2H++SO42-; (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 ..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如:NaOH、Ca(OH)2等。 NaOH==Na++OH-;Ca(OH)2==Ca2++2OH-; (3)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如:NaCl、NH4NO3等。 NaCl==Na++Cl-;NH4NO3==NH4++NO3-; 二、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 1.酸碱度:用来表示溶液的酸性或碱性的强弱程度。 2.pH试纸用来定量的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pH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酸性增强中性碱性增强 溶液的pH值与酸碱性关系: 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pH>7,溶液呈碱性,且 pH越大,碱性越强。 3.pH试纸的使用方法:

初中化学酸碱盐溶解性表以及口诀新的

初中化学酸碱盐溶解性表以及口诀-(新的)

————————————————————————————————作者:————————————————————————————————日期:

课题1之---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导学案)课型:新授课主备:邓爵华审核:化学组 一、学习目标: 1、强化酸碱盐化学式的读写。 2、加深对酸碱盐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实质的理解。 3、初步认识盐的分类方法。 4、重点掌握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及其应用。 二、难点: 从酸碱盐的溶解性去理解酸碱盐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三、教学过程: 1、知识回顾: 指出下列物质中那个是酸?那些是碱?那些是盐? 1.H2O 2. NaCl 3. KNO3 4. KMnO4 5.CaCO3 6. H2SO4 7. H2O2 8. NaHCO3 9.Cu(OH)210. NaNO2 11. Ca(OH)212. N2 13.MnO2 14. H2 15. NH4Cl 属于酸的有(填序号,下同):; 属于碱的有:; 属于盐的有:。 因为酸的构成特点是:H+ + 酸根离子 碱的构成特点是:金属离子(或NH4+) + OH- 盐的构成特点是:金属离子(或NH4+) + 酸根离子 2、根据酸碱盐的构成特点,自学课本114页的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表, ①、强化酸碱盐化学式的读写(写出化学式): 酸:硫酸碳酸盐酸; 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盐:氯化钠硫酸铜; 碳酸钠硝酸钙。 ②、盐的种类较多,为更好的识别、掌握它们,就要给它们分门别类, 化繁为简: 盐的分类常按所含或的类型来分类; ③、归纳酸碱盐的溶解性,并熟记,以便更好应用: 酸:酸全溶碱:氢氧铵钠钾钡溶 盐:铵钠钾盐硝酸盐(全溶);氯化盐不溶 硫酸盐不溶;碳酸盐溶

初中化学酸碱盐溶解性表以及口诀 (新的)

课题1之---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导学案)课型:新授课主备:邓爵华审核:化学组 一、学习目标: 1、强化酸碱盐化学式的读写。 2、加深对酸碱盐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实质的理解。 3、初步认识盐的分类方法。 4、重点掌握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及其应用。 二、难点: 从酸碱盐的溶解性去理解酸碱盐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三、教学过程: 1、知识回顾: 指出下列物质中那个是酸?那些是碱?那些是盐? 1.H2O 2. NaCl 3. KNO3 4. KMnO4 5.CaCO3 6. H2SO4 7. H2O2 8. NaHCO3 9.Cu(OH)210. NaNO2 11. Ca(OH)212. N2 13.MnO2 14. H2 15. NH4Cl 属于酸的有(填序号,下同):; 属于碱的有:; 属于盐的有:。 因为酸的构成特点是:H+ + 酸根离子 碱的构成特点是:金属离子(或NH4+) + OH- 盐的构成特点是:金属离子(或NH4+) + 酸根离子 2、根据酸碱盐的构成特点,自学课本114页的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表, ①、强化酸碱盐化学式的读写(写出化学式): 酸:硫酸碳酸盐酸; 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盐:氯化钠硫酸铜; 碳酸钠硝酸钙。 ②、盐的种类较多,为更好的识别、掌握它们,就要给它们分门别类, 化繁为简: 盐的分类常按所含或的类型来分类; ③、归纳酸碱盐的溶解性,并熟记,以便更好应用: 酸:酸全溶碱:氢氧铵钠钾钡溶 盐:铵钠钾盐硝酸盐(全溶);氯化盐不溶 硫酸盐不溶;碳酸盐溶

3、学以致用 应用一:判断常见的酸碱盐的溶解性 考点:某碱或盐加入水中能否形成溶液 强化练习 1、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Cu(OH)2 B、CaCO3 C、BaSO4 D、(NH4)2CO3 2、下列各组物质全部能溶于水的是: A 、H2SO4CuSO4NaOH AgNO3 B 、CuCl2Na2SO4Mg(OH)2 FeCl2 C 、KOH AgCl KNO3Na2CO3 D 、Al(OH)3ZnSO4Ca(NO3)2(NH4)2SO4 应用二: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可 否发生(即是否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生成物中:①有水生成②有气体生成③有沉淀生成三者之一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即体现出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即 反应物的离子相互结合反应形成:水或气体或沉淀的过程。 形成水的离子对:H+ + OH-→ H2O 形成水和气体的离子对: H+ + CO32- (HCO3- ) →H2O+CO2↑ NH4++ OH-→ H2O + NH3↑ 形成沉淀的离子对(重点): 与OH-不能共存即形成不溶性碱的金属离子(常考的):Cu2+、Fe3+、Mg2+、Al3+ 与CO32-不能共存即形成不溶性碳酸盐的金属离子Ba2+、Ca2+ Cl-:Ag+ + Cl- → AgCl ↓ (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SO42- : SO42-+ Ba2+→ BaSO4↓(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注意:Fe(OH)3↓ Cu(OH)2↓ ,其余的沉淀 红褐色蓝色都为白色

各种金属盐类溶解度表

銨溶解度單位為g/100ml 物質化學式0°C 10°C 20°C 30°C 40°C 50°C 60°C 70°C 80°C 90°C 100°C 氨NH388.5 70 56 44.5 34 26.5 20 15 11 8 7 碳酸氫銨NH4HCO311.9 16.1 21.7 28.4 36.6 59.2 109 170 354 溴化銨NH4Br 60.6 68.1 76.4 83.2 91.2 108 125 135 145 碳酸銨(NH4)2CO3100 氯酸銨NH4ClO328.7 氯化銨NH4Cl 29.4 33.2 37.2 41.4 45.8 50.4 55.3 60.2 65.6 71.2 77.3 鉻酸銨(NH4)2CrO425 29.2 34 39.3 45.3 59 76.1 重鉻酸銨(NH4)2Cr2O718.2 25.5 35.6 46.5 58.5 86 115 156 磷酸二氫銨NH4H2PO422.7 39.5 37.4 46.4 56.7 82.5 118 173 甲酸銨NH4HCO2102 143 204 311 533

磷酸一氫銨(NH4)2HPO442.9 62.9 68.9 75.1 81.8 97.2 碘化銨NH4I 155 163 172 182 191 209 229 250 硝酸銨NH4NO3118 150 192 242 297 421 580 740 871 高氯酸銨NH4ClO412 16.4 21.7 37.7 34.6 49.9 68.9 磷酸銨(NH4)3PO426.1 硒酸銨(NH4)2SeO496 105 115 126 143 192 硫酸銨(NH4)2SO470.6 73 75.4 78 81 88 95 103 亞硫酸銨(NH4)2SO347.9 54 60.8 68.8 78.4 104 144 150 153 酒石酸銨(NH4)2C4H4O645 55 63 70.5 76.5 86.9 硫氰酸銨NH4SCN 120 144 170 208 234 346 硫代硫酸銨(NH4)2S2O3 2.15

几种常见无机盐的缺乏症及食物来源见下表

几种常见无机盐的缺乏症及食物来源见下表 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

几种常见无机盐的缺乏症及食物来源见下表: 几种常见维生素的功能、缺乏症及食物来源见下表:

糖类 (1)食物来源:谷类、豆类和根茎类等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糖类。 (2)功能: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走路、学习、呼吸等都要消耗能量,这衅能量大部分是由糖类提供的。 (3)缺乏时的症状:瘦弱、乏力、低血糖。 脂肪 (1)食物来源:猪油、奶油、蛋黄、花生油、芝麻、豆类和硬果类等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脂肪。 (2)功能:脂肪也是人体能量来源的重要物质,但是脂肪一般是储存在体内作为备用能源 (3)缺乏时的症状:瘦弱。 蛋白质 (1)食物来源:奶、蛋、鱼,瘦肉、豆类制品等。 (2)功能: ①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如蛋白质是构成细胞膜、染色体的主要成分。 ②能源物质,蛋白质能分解释放能量,为人体的牛命活动提供能量。 ③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3)缺乏时的症状:长期供应不足可导致营养不良,发生贫血。

水 (1)来源:食物和饮料。 (2)作用: ①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占体重的60%~70%。 ②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人体内的细胞生活在液体环境中。 ③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进行运输。 无机盐 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约占体重的4%,是构成人体的重要原料,如钙和磷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重要成分。无机盐还参与人体的各种代谢活动,是人体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 维生素 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每日对它们的需要鼙也很小。但是,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所不能代替的。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隹长发育,甚至患病。 很多妈妈都问过小孩皮肤粗糙怎么办这个问题,小孩的皮肤相对而言比较薄嫩,到了秋冬干燥的季节就容易粗糙,同时也有很少的宝宝是天生的皮肤粗糙,那么小孩皮肤粗糙怎么办呢我们来听听专家是怎么说的吧。 海军总医院皮肤专家指出,宝宝皮肤粗糙问题的产生是因为皮肤缺少所致,一般婴儿体内水分占体重的70%~75%,较成人(60%~65%)高,因其生长发育旺盛,故需水量也多,由于供水不足很有可能会产生宝宝皮肤粗糙问题。水分的需要量与年龄、体重、食物的质与量,代谢高低、体温与肾浓缩功能等因素有关,年龄越小相对需水量越大,因而要解决宝宝皮肤粗糙怎么办的问题,就要做好以下这些事项: 1、多喝温开水改善宝宝皮肤粗糙,这是最有效的滋润方法。 2、不要经常的洗澡,特别是不要用较烫的水洗,一般一周2-3次即可,禁止用香皂等化学品,应该选用柔和的婴儿沐浴液。 3、改善宝宝皮肤粗糙要用温水洗脸,洗后涂抹润肤油,同样不追求美白、抗衰老

常见盐的溶解度

下列物质不同温度(℃)时每100克水中的最大溶解克数 温度 0 10 20 25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物质 硫酸钾 7.4 10.2 11.1 13.0 14.8 16.6 18.2 19.8 21.4 22.4 24.1 硫酸钠 4.5 9.6 19.527.9 40.8 48.4 46.7 45.3 44.1 43.7 42.9 42.3 硫酸铵 70.1 72.7 75.4 76.9 78.1 81.2 84.3 87.4 90.7594.1 98.05102.0硫酸氢钠 5.028.6 100.0硫酸钡 0.12 0.2 0.24 0.29 0.31 0.42 0.46 0.43 0.4 0.4 0.41 硫酸钙 0.18 0.19 0.21 0.21 0.2 0.2 0.16 氢氧化钙 0.18 0.17 0.16 0.15 0.14 0.11 0.09 0.07 氯化钠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38.4 39.0 39.8 氯化钾 28.0 31.2 34.4 37.4 40.3 42.8 45.8 48.1 51.1 54.0 56.0 氯化铵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2 60.2 65.6 71.3 77.3 碳酸钠 7.0 12.2 21.8 29.4 39.7 48.8 47.3 46.4 46.2 45.8 45.7 45.5 碳酸钾 107.0 109.0111.0114.0117.0126.0139.0156.0碳酸铵 100.0 碳酸氢钾 22.5 27.4 33.7 39.9 47.5 65.6 碳酸氢铵 11.9 16.1 21.7 24.8 28.4 36.6 59.2 109.0 碳酸氢钠 6.9 8.15 9.6 10.3511.1 12.7 14.45 16.4 20.2 24.3 碳酸氢钙 0.16 0.17 0.17 0.18 0.18 0.18 碳酸钙 8.1 7.0 6.5 5.2 4.4 3.8 碳酸钡 1.7 2.3 2.4 6.5 甘氨酸14.1818.0422.5227.5933.1639.145.2651.3957.2762.6267.17 IDA 2.6 3.3 4.04 6.089.7312.9616.5823.8132.2152.0

酸碱盐的溶解性口诀大全

酸碱盐的溶解性口诀大全 溶解性用来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如果生成物中有难溶性的物质而反应物中没有,那么反应就可以发生 钾钠硝酸溶,铵盐也相同。氯除银亚汞,硫酸除钡铅。 磷酸碳酸盐,钾钠氨才溶。钾钠钡氨钙,溶碱有五种。 解释: 就是钾盐、钠盐、硝酸盐、铵盐都是可溶的 盐酸盐除了氯化银和氯化亚汞都是可溶的 硫酸盐除硫酸钡和硫酸铅都可溶 磷酸盐和碳酸盐除了含有钾、钠、铵根离子外都是不溶的 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钡、氨水、氢氧化钙这五种碱溶于水 钾钠铵盐皆可溶 硝酸盐入水影无踪 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 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可溶碱有四位钾钠和钙钡 钾钠铵盐均可溶 硝酸盐遇水无影踪 盐酸盐不溶AgCl 硫酸盐不溶BaSO4 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带K+.NH4+.Na+离子菂盐都溶于水. 带NO3+根离子菂盐都溶于水. 带Cl-离子菂盐中只有AgCl不溶. 带SO42-离子菂盐中只有BaSO4.CaSO4.Ag2SO4不溶. 带CO32-离子菂盐中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 例子BaCl2+Na2SO4===BaSO4↓+2NaCl(复分解反映条件为反应物都可溶.而生成物中一定要有气体或水.或沉淀) 所以记溶解表最主要是明白什么和什么可以反映.什么和什么不能反映.而且除杂多数要把杂质以沉淀或者气体菂方式滤出或排出.. 背诵口诀 1.钾钠铵盐都可溶,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硫酸盐钙银微溶钡不溶 硝酸盐遇水影无踪 碳酸盐除钾钠铵都不溶 氢氧化钙是微溶 钾钠钡钙碱可溶 红褐铁,蓝絮铜 其它沉淀白色呈 注:1.初中用够了,红褐铁,代表铁盐沉淀为红褐色【fe(oh)2氢氧化亚铁除外】,蓝絮铜代表,铜盐为蓝色絮状沉淀。2.氯化银【不溶酸】,碳酸钙,碳酸钡,硫酸钡【不溶酸】,氢氧化铝,氢氧化镁,为白色沉淀。氢氧化铁(红褐色)氢氧

常见无机物在乙醇中的溶解性解读

常用试剂的溶解性和毒性 剂名称沸点(101.3kPa)溶解性毒性 液氨-33.35℃特殊溶解性:能溶解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剧毒性、腐蚀性 液态二氧化硫-10.08 溶解胺、醚、醇苯酚、有机酸、芳香烃、溴、二硫化碳,多数饱和烃不溶剧毒 甲胺-6.3 是多数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优良溶剂,液态甲胺与水、醚、苯、丙酮、低级醇混溶,其盐酸盐易溶于水,不溶于醇、醚、酮、氯仿、乙酸乙酯中等毒性,易燃 二甲胺7.4 是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优良溶剂,溶于水、低级醇、醚、低极性溶剂强烈刺激性石油醚不溶于水,与丙酮、乙醚、乙酸乙酯、苯、氯仿及甲醇以上高级醇混溶与低级烷相似 乙醚34.6 微溶于水,易溶与盐酸.与醇、醚、石油醚、苯、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混溶麻醉性戊烷36.1 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混溶低毒性员?婷疋0? 二氯甲烷39.75 与醇、醚、氯仿、苯、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混溶低毒,麻醉性强 二硫化碳46.23 微溶与水,与多种有机溶剂混溶麻醉性,强刺激性 溶剂石油脑与乙醇、丙酮、戊醇混溶较其他石油系溶剂大 丙酮56.12 与水、醇、醚、烃混溶低毒,类乙醇,但较大 1,1-二氯乙烷57.28 与醇、醚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低毒、局部刺激性 氯仿61.15 与乙醇、乙醚、石油醚、卤代烃、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等混溶中等毒性,强麻醉性 甲醇64.5 与水、乙醚、醇、酯、卤代烃、苯、酮混溶中等毒性,麻醉性 四氢呋喃66 优良溶剂,与水混溶,很好的溶解乙醇、乙醚、脂肪烃、芳香烃、氯化烃吸入微毒,经口低毒己烷68.7 甲醇部分溶解,比乙醇高的醇、醚丙酮、氯仿混溶低毒。麻醉性,刺激性 三氟代乙酸71.78 与水,乙醇,乙醚,丙酮,苯,四氯化碳,己烷混溶,溶解多种脂肪族,芳香族化合物 1,1,1-三氯乙烷74.0 与丙酮、、甲醇、乙醚、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混溶低毒类溶剂四氯化碳76.75 与醇、醚、石油醚、石油脑、冰醋酸、二硫化碳、氯代烃混溶氯代甲烷中, 毒性最强 乙酸乙酯77.112 与醇、醚、氯仿、丙酮、苯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溶解,能溶解某些金属盐低毒,麻醉性 乙醇78.3 与水、乙醚、氯仿、酯、烃类衍生物等有机溶剂混溶微毒类,麻醉性 丁酮79.64 与丙酮相似,与醇、醚、苯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低毒,毒性强于丙酮苯80.10 难溶于水,与甘油、乙二醇、乙醇、氯仿、乙醚、、四氯化碳、二硫化碳、丙酮、甲苯、二甲苯、冰醋酸、脂肪烃等大多有机物混溶强烈毒性 乙睛81.60 与水、甲醇、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丙酮、醚、氯仿、四氯化碳、氯乙烯及各种不饱和烃混溶,但是不与饱和烃混溶中等毒性,大量吸入蒸气,引起急性中毒 异丙醇82.40 与乙醇、乙醚、氯仿、水混溶微毒,类似乙醇 1,2-二氯乙烷83.48 与乙醇、乙醚、氯仿、四氯化碳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高毒性、致癌 乙二醇二甲醚85.2 溶于水,与醇、醚、酮、酯、烃、氯代烃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能溶解 各种树脂,还是二氧化硫、氯代甲烷、乙烯等气体的优良溶剂吸入和经口低毒 三氯乙烯87.19 不溶于水,与乙醇.乙醚、丙酮、苯、乙酸乙酯、脂肪族氯代烃、汽油混溶有机有毒品_ 三乙胺89.6 水:18.7以下混溶,以上微溶。易溶于氯仿、丙酮,溶于乙醇、乙醚易爆,皮肤黏膜刺激性强 丙睛97.35 溶解醇、醚、DMF、乙二胺等有机物,与多种金属盐形成加成有机物高度性,与氢氰酸相似 庚烷98.4 与己烷类似低毒,刺激性、麻醉性 水100 略略 硝基甲烷101.2 与醇、醚、四氯化碳、DMF、等混溶麻醉性,刺激性 1,4-二氧六环101.32 能与水及多数有机溶剂混溶,仍溶解能力很强微毒,强于乙醚2~3倍 不溶于乙醚、氯仿、二硫化碳、苯、四氯化碳、石油醚食用对人体无毒 甲苯110.63 不溶于水,与甲醇、乙醇、氯仿、丙酮、乙醚、冰醋酸、苯等有机溶剂混溶低

最标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

酸碱盐的溶解性表 OH(-1)NO3(-1)Cl(-1) SO4(-2)CO3(-2) PO4(-3) H(+1)溶、挥溶、挥溶溶、挥溶 K(+1)溶溶溶溶溶溶 Na(+1)溶溶溶溶溶溶 NH4(+1)溶、挥溶溶溶溶溶 Ba(+2)溶溶溶不不不 Ca(+2)微溶溶微不不 Mg(+2)不溶溶溶微不 Al(+3)不溶溶溶--- 不 Zn(+2)不溶溶溶不不 Fe(+2)不溶溶溶不不 Fe(+3)不溶溶溶不不 Cu(+2)不溶溶溶--- 不 Ag(+1)--- 溶不微不不说明:此为20℃时的情况。“溶”表示那种物质可溶于水,“不”表示不溶于水,“微”表示微溶于水,“挥”表示挥发性,“---”表示那种物质不存在或遇到水就分解了 背诵口诀 1.钾钠铵盐都可溶,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硫酸盐钙银微溶钡不溶 硝酸盐遇水影无踪 碳酸盐除钾钠铵都不溶 钾钠钡钙碱可溶 红褐铁,蓝絮铜 其它沉淀白色呈 注:1.初中用够了,红褐铁,代表铁盐沉淀为红褐色【fe(oh)2氢氧化亚铁除外】,蓝絮铜代表,铜盐为蓝色絮状沉淀。2.氯化银【不溶酸】,碳酸钙,碳酸钡,硫酸钡【不溶酸】,氢氧化铝,氢氧化镁,为白色沉淀。氢氧化铁(红褐色)氢氧化铜(蓝色) 说明【】内为前一物质的特点 2.钾钠铵盐全都溶 碳酸除镁是微溶 其他全都不能溶 AgCl、BaSO4酸也不溶 磷酸盐,更不溶

一、氧气的性质: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4P + 5O2 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氧气的来源: 13.玻义耳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 2HgO 加热 Hg+ O2 ↑ 14.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实验室 制氧气原理1) 1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反应: H2O2 MnO22H2O+ O2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 二、自然界中的水: 16.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研究水的组成实验):2H2O 通电 2H2↑+ O2 ↑ 17.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8.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H2CO3 三、质量守恒定律: 19.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1.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2. 镁还原氧化铜:Mg + CuO 加热 Cu + MgO 四、碳和碳的氧化物: (1)碳的化学性质 23.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5.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2)煤炉中发生的三个反应:(几个化合反应) 26.煤炉的底层:C + O2 点燃 CO2 27.煤炉的中层:CO2 + C 高温 2CO 28.煤炉的上部蓝色火焰的产生:2CO + O2 点燃 2CO2 (3)二氧化碳的制法与性质: 2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30.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31.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 H2CO3 32.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CaCO3 高温 CaO + CO2↑33.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 Ca(OH)2 + CO2 === CaCO3 ↓+ H2O

初中化学酸碱盐溶解性表新选

酸、碱、盐溶解性表(20℃) 1 / 4

钾,钠,铵,盐,硝酸盐, 都能溶解水中间. 盐酸盐不溶银,亚汞, 硫酸盐不溶钡和铅, 微溶有钙银 碳酸盐多不溶,溶者只有钾钠铵(除了镁,微溶) 钾,钠,铵,钡碱都溶(钙微溶) 溶解性口诀二 钾钠铵盐溶水快,①硫酸盐除去钡铅钙。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硝酸盐溶液都透明。③口诀中未有皆下沉。④注:①钾钠铵盐都溶于水;②硫酸盐中只有硫酸钡、硫酸铅、硫酸钙不溶;③硝酸盐都溶于水;④口诀中没有涉及的盐类都不溶于水; 溶解性口诀三 钾、钠、铵盐、硝酸盐;氯化物除银、亚汞;硫酸盐除钡和铅;碳酸、磷酸盐,只溶钾、钠、铵。说明,以上四句歌谣概括了8类相加在水中溶解与不溶的情况。 溶解性口诀四 钾钠铵硝皆可溶、盐酸盐不溶银亚汞; 硫酸盐不溶钡和铅、碳磷酸盐多不溶。 多数酸溶碱少溶、只有钾钠铵钡溶 溶解性口诀五 钾、钠、硝酸溶,(钾盐、钠盐和硝酸盐都溶于水。) 盐酸除银(亚)汞,(盐酸盐里除氯化银和氯化亚汞外都溶。) 再说硫酸盐,不容有钡、铅,(硫酸盐中不溶的是硫酸钡和硫酸铅。) 其余几类盐,(碳酸盐、亚硫酸盐、磷酸盐、硅酸盐和硫化物) 只溶钾、钠、铵,(只有相应的钾盐、钠盐和铵盐可溶) 最后说碱类,钾、钠、铵和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钡和氨水可溶) 另有几种微溶物,可单独记住。 溶解性口诀六 钾钠铵盐硝酸盐 完全溶解不困难 氯化亚汞氯化银 硫酸钡和硫酸铅 生成沉淀记心间 氢硫酸盐和碱类 碳酸磷酸硝酸盐 可溶只有钾钠铵

溶解性口诀七(仅适用于初中) 硝酸盐可溶钾,钠,铵 硝酸盐入水无踪影 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 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碱溶钡和钾,钠,铵 溶解性口诀八(可适用于初中) 钾钠硝铵皆可溶(化合物中含钾、钠、硝酸、铵根,都可溶解)盐酸不溶银亚汞(氯化银,氯化亚汞沉淀) 硫酸铅钡不溶解(硫酸铅,硫酸钡沉淀) 钙银亚汞是微溶(硫酸钙、银、亚汞微溶) 可溶之碱有五位 钾钠钡铵钙微溶(氢氧化钾、钠、钡、铵可溶,氢氧化钙微溶)氢硫亚硫溶三位(钾钠铵) 碳硅磷酸与上同 溶解性口诀九(可适用于初中) 钾钠铵盐硝酸盐 全部溶于水中间 盐酸盐除氯化银 硫酸盐出硫酸钡 其余全溶 碳酸盐磷酸盐除钾钠铵盐溶以外 其余都不溶 溶解性口诀十(可适用于初中) 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完全溶解不困难 (氯化物)盐酸盐不溶只有氯化银 硫酸盐不溶只有硫酸钡 碳酸盐磷酸盐只溶钾钠铵 碱只溶钾钠钡铵 溶解性口诀十一(适用于初中) 钾钠铵盐硝酸盐, 放入水中易溶完. 硫酸盐类也易溶, 但要除去钙钡银. 盐酸盐除银亚贡. 碳酸、磷酸盐只有钾钠铵溶 3 / 4

酸碱盐的溶解性口诀大全

酸碱盐的溶解性口诀大全溶解性用来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如果生成物中有难溶性的物质而反应物中没有,那么反应就可以发生 钾钠硝酸溶,铵盐也相同。氯除银亚汞,硫酸除钡铅。 磷酸碳酸盐,钾钠氨才溶。钾钠钡氨钙,溶碱有五种。 解释: 就是钾盐、钠盐、硝酸盐、铵盐都是可溶的 盐酸盐除了氯化银和氯化亚汞都是可溶的 硫酸盐除硫酸钡和硫酸铅都可溶 磷酸盐和碳酸盐除了含有钾、钠、铵根离子外都是不溶的 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钡、氨水、氢氧化钙这五种碱溶于水钾钠铵盐皆可溶 硝酸盐入水影无踪 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 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可溶碱有四位钾钠和钙钡 钾钠铵盐均可溶 硝酸盐遇水无影踪 盐酸盐不溶AgCl 硫酸盐不溶BaSO4 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带K+.NH4+.Na+离子菂盐都溶于水.

带NO3+根离子菂盐都溶于水. 带Cl-离子菂盐中只有AgCl不溶. 带SO42-离子菂盐中只有BaSO4.CaSO4.Ag2SO4不溶. 带CO32-离子菂盐中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 例子BaCl2+Na2SO4===BaSO4↓+2NaCl(复分解反映条件为反应物都可溶.而生成物中一定要有气体或水.或沉淀) 所以记溶解表最主要是明白什么和什么可以反映.什么和什么不能反映.而且除杂多数要把杂质以沉淀或者气体菂方式滤出或排出.. 背诵口诀 1.钾钠铵盐都可溶,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硫酸盐钙银微溶钡不溶 硝酸盐遇水影无踪 碳酸盐除钾钠铵都不溶 氢氧化钙是微溶 钾钠钡钙碱可溶 红褐铁,蓝絮铜 其它沉淀白色呈 注:1.初中用够了,红褐铁,代表铁盐沉淀为红褐色【fe(oh)2氢氧化亚铁除外】,蓝絮铜代表,铜盐为蓝色絮状沉淀。2.氯化银【不溶酸】,碳酸钙,碳酸钡,硫酸钡【不溶酸】,氢氧化铝,氢氧化镁,为白色沉淀。氢氧化铁(红褐色)氢氧化铜(蓝色) 说明【】内为前一物质的特点 2.钾钠铵盐全都溶 碳酸除镁是微溶

不同温度下无机盐在水中的溶解度

AQUEOUS SOLUBILITY OF INORGANIC COMPOUNDS AT VARIOUS TEMPERATURES The solubility of over 300 common inorganic compounds in water is tabulated here as a function of temperature. Solubility is defined as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compound in a solution that is in equilibrium with a solid phase at the specified temperature. In this table the solid phase is generally the most stable crystalline phase at the temperature in question. An asterisk * on solubility values in adjacent columns indicates that the solid phase changes between those two temperatures (usually from one hydrated phase to another or from a hydrate to the anhydrous solid). In such cases the slope of the solubility vs. temperature curve may show a dis-continuity. All solubility values are expressed as mass percent of solute, 100?w2, where w2 = m2/(m1 + m2) and m2 is the mass of solute and m1 the mass of water. This quan-tity is related to other common measures of solubility as follows: Molarity: c2 = 1000 ρw2/M2 Molality: m2 = 1000w2/M2(1-w2) Mole fraction: x2 = (w2/M2)/{(w2/M2) + (1-w2)/M1} Mass of solute per 100 g of H2O: r2 = 100w2/(1-w2) Here M2 is the molar mass of the solute and M1 = 18.015 g/mol is the molar mass of water. ρ is the density of the solution in g cm-3. The data in the table have been derived from the references in-dicated; in many cases the data have been refitted or interpolated in order to present solubility at rounded values of temperature. Where available, values were taken from the IUPAC Solubility Data Series (Reference 1) or the related papers in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Reference Data (References 2 to 5), which present carefully evaluated data. The solubility of sparingly soluble compounds that do not ap-pear in this table may be calculated from the data in the table “Solubility Product Constants”. Solubility of inorganic gases may be found in the table “Solubility of Selected Gases in Water”. Compounds are listed alphabetically by chemical formula in the most commonly used form (e.g., NaCl, NH4NO3, etc.). References 1. Solubility Data Series,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Volumes 1 to 53 were published by Pergamon Press, Oxford, from 1979 to 1994; subsequent volumes were published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The number following the colon is the volume number in the series. 2. Clever, H. L., and Johnston, F. J., J. Phys. Chem. Ref. Data, 9, 751, 1980. 3. Marcus, Y., J. Phys. Chem. Ref. Data, 9, 1307, 1980. 4. Clever, H. L., Johnson, S. A., and Derrick, M. E., J. Phys. Chem. Ref. Data, 14, 631, 1985. 5. Clever, H. L., Johnson, S. A., and Derrick, M. E., J. Phys. Chem. Ref. Data, 21, 941, 1992. 6. S?hnel, O., and Novotny, P., Densities of Aqueous Solutions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Elsevier, Amsterdam, 1985. 7. Krumgalz, B.S., Mineral Solubility in Water at Various Temperatures, Israel Oceanographic and Limnological Research Ltd., Haifa, 1994. 8. Potter, R. W., and Clynne, M. A., J. Research U.S. Geological Survey, 6, 701, 1978; Clynne, M. A., and Potter, R. W., J. Chem. Eng. Data, 24, 338, 1979. 9. Marshal, W. L., and Slusher, R., J. Phys. Chem., 70, 4015, 1966; Knacke, O., and Gans, W., Zeit. Phys. Chem., NF, 104, 41, 1977. 10. Stephen, H., and Stephen, T., Solubilities of Inorganic and Organic Compounds, Vol. 1, Macmillan, New York, 1963. Compound0°C10°C20°C25°C30°C40°C50°C60°C70°C80°C90°C100°C Ref. AgBrO30.193 1.327 AgClO20.170.310.470.550.640.82 1.02 1.22 1.44 1.66 1.88 2.117 AgClO3157 AgClO481.683.084.284.885.386.386.987.587.988.388.688.86 AgNO20.1550.4137 AgNO355.962.367.870.172.376.179.281.783.885.486.787.86 Ag2SO40.560.670.780.830.880.97 1.05 1.13 1.20 1.26 1.32 1.397 AlCl330.8430.9131.0331.1031.1831.3731.6031.8732.1732.5132.9033.327 Al(ClO4)354.964.47 AlF30.250.340.440.500.560.680.810.96 1.11 1.28 1.45 1.647 Al(NO3)337.038.239.940.842.044.547.350.453.8*61.5*6 Al2(SO4)327.527.828.229.230.732.634.937.640.744.27 As2O3 1.19 1.48 1.80 2.01 2.27 2.86 3.43 4.11 4.89 5.77 6.727.7110 BaBr247.648.549.550.050.451.452.553.554.555.556.657.66 Ba(BrO3)20.2850.4420.6560.7880.935 1.30 1.74 2.27 2.90 3.61 4.40 5.251:14 Ba(C2H3O2)237.044.27 BaCl223.3024.8826.3327.0327.7029.0030.2731.5332.8134.1435.5437.058 Ba(ClO2)230.531.344.77 Ba(ClO3)216.9021.2323.6627.5029.4333.1636.6940.0543.0445.9048.7051.171:14 Ba(ClO4)267.3070.9674.3075.7577.0579.2380.9282.2183.1683.8884.4384.907 BaF20.1580.1617 BaI262.564.767.368.869.169.570.170.771.372.072.773.46 8-112

几种常见无机盐的缺乏症及食物来源见下表.

几种常见维生素的功能、缺乏症及食物来源见下表:

糖类 (1)食物来源:谷类、豆类和根茎类等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糖类。(2)功能: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走路、学习、呼吸等都要消耗能量,这衅能量大部分是由糖类提供的。(3)缺乏时的症状:瘦弱、乏力、低血糖。 脂肪 (1)食物来源:猪油、奶油、蛋黄、花生油、芝麻、豆类和硬果类

等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脂肪。 (2)功能:脂肪也是人体能量来源的重要物质,但是脂肪一般是储存在体内作为备用能源 (3)缺乏时的症状:瘦弱。 蛋白质 (1)食物来源:奶、蛋、鱼,瘦肉、豆类制品等。 (2)功能: ①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如蛋白质是构成细胞膜、染色体的主要成分。 ②能源物质,蛋白质能分解释放能量,为人体的牛命活动提供能量。 ③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3)缺乏时的症状:长期供应不足可导致营养不良,发生贫血。則嵝职縣边鼉潷莅遗謙馳舊铴鉞鹊绶藥译臍钓编谰們嘜褳鐵覓艺歿孿蠍飴轤癣钣繞产鹨囂參誡鯗卖胪畴誚喲蔥颁鄰獸龃瑷聶欢窺宾祸脏鰭。 水 (1)来源:食物和饮料。 (2)作用: ①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占体重的60%~70%。 ②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人体内的细胞生活在液体环境中。 ③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进行运输。 无机盐

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约占体重的4%,是构成人体的重要原料,如钙和磷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重要成分。无机盐还参与人体的各种代谢活动,是人体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 遷礡領鲰頻张艤錨懶赋勁濰沣瘫徠纣贗滎熒財協骅鱗悵忏怄祢繕鸪牘块骓痙蔺綁蛊骠軒浑误瓚 櫸衅膿濤伧尘鹘換琼锉鴿硤辎篳錈纸踴鈰躏。 维生素 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每日对它们的需要鼙也很小。但是,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所不能代替的。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隹长发育,甚至患病。啞塵隉剂谧鹕嘔蔞辫冑毡购驅椏騷聾骀國蘄砀賺獻颔龌鑰煥横噸锩認鄉蛻饨陕泼浒颢铤綏氲綜氌锡陸堊彎軸歸絛篋僨鐺騅騎鈥钋欏隱渦沩。 很多妈妈都问过小孩皮肤粗糙怎么办这个问题,小孩的皮肤相对而言比较薄嫩,到了秋冬干燥的季节就容易粗糙,同时也有很少的宝宝是天生的皮肤粗糙,那么小孩皮肤粗糙怎么办呢?我们来听听专家是怎么说的吧。 海军总医院皮肤专家指出,宝宝皮肤粗糙问题的产生是因为皮肤缺少所致,一般婴儿体内水分占体重的70%~75%,较成人(60%~65%)高,因其生长发育旺盛,故需水量也多,由于供水不足很有可能会产生宝宝皮肤粗糙问题。水分的需要量与年龄、体重、食物的质与量,代谢高低、体温与肾浓缩功能等因素有关,年龄越小相对需水量越大,因而要解决宝宝皮肤粗糙怎么办的问题,就要做好以下这些事项: 1、多喝温开水改善宝宝皮肤粗糙,这是最有效的滋润方法。 2、不要经常的洗澡,特别是不要用较烫的水洗,一般一周2-3次即可,禁止用香皂等美白化学品,应该选用柔和的婴儿沐浴液。 3、改善宝宝皮肤粗糙要用温水洗脸,洗后涂抹润肤油,同样不追求美白、抗衰老的效果,只需要保湿就可以。 4、建议父母用和宝宝一样的护肤品,可以避免宝宝对某些护肤品的过敏几率,这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宝宝皮肤粗糙。 5、遇风天气外出要注意戴口罩,保护宝宝嘴唇和脸蛋。 6、改善宝宝皮肤粗糙要适量进食新鲜蔬菜、水果,同时适当补充维生素A,如鱼肝油,但要注意不要大量长期补充,否则会引起中毒。 小孩皮肤粗糙怎么办?通过上面专家介绍,是否能够对家长们有些启示呢?家长们不要过多担心,只要您注意做好上面提到的日常护理工作,慢慢就会看到宝宝的皮肤质量明显的改善缜绯樣繡塏軔絡驥縈踯沟狹医惱賧钆榇阏镞砗鳖侧哒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