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1
International Trade国际商贸1782012年10月 其“自己执行自己制定的规则”。
作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主要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也很少涉足金融行业,保护金融服务消费者权益的效果欠佳。
有鉴于国外的实践经验,我国有必要设立专门的金融服务消费者保护组织。
未来考虑可以由社会团体来承担组织工作,监管者制定规则赋予相应的权力,金融企业和消费者均有机会参与组织的运作。
3.2 保护隐私权是保护金融服务消费者权益的基础隐私权是重要的民事权利,消费者参与金融活动,隐私权应该得到尊重和维护。
目前,我国仅在《商业银行法》和《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中设置了保护金融服务消费者隐私权的条款。
其中《商业银行法》规定,“为存款人保密”、“对个人储蓄存款,银行有权拒绝任何单位或个人查询、冻结、扣划,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这一条款过于形式化,可操作性不强。
《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中规定了发卡银行对持卡人的资信资料负有保密责任,却未对资信资料的具体内容做出规定,实际中难以界定需要保密的资料的范畴和内容。
未来保护金融服务消费者的隐私权,可以考虑借鉴美国的《财务隐私权法案》和《公平信用记录报告法》的形式,制定专门的隐私权保护法。
将隐私权保护上升为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完善金融服务法律体系,发展现代金融业的基础和中心环节,常抓不懈。
3.3 清理金融服务中不公平的合同条款实践表明,消费者与金融企业的纠纷主要由于不公平的金融服务合同条款引起的。
通常认为“格式合同产生于商业惯例的积基于自由贸易协定的贸易扩大效应比较分析苏州大学商学院 杨成摘 要:在WTO框架下,越来越多的国家签订双边的自由贸易协定或建立自由贸易区,本文通过引力模型分析中国、日本、韩国与其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双边贸易规模,发现自由区贸易协定、伙伴国GDP ,人均GDP都对双边贸易有促进作用,而两国距离仍有一定阻碍作用。
关键词:引力模型 贸易扩大效应分析 自由贸易协定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10(b)-178-02自由贸易区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变得越来越普及,到2012年1月15日为止,WTO 收到了大约511份关于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申请,其中311份已经生效。
20XX 专业合同封面COUNTRACT COVER甲方:XXX乙方:XXX2024年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投资条款本合同目录一览第一条:定义与解释1.1 合同主体1.2 自由贸易区1.3 投资1.4 货币第二条:投资范围2.1 投资领域2.2 投资限制2.3 例外情况第三条:投资待遇3.1 国民待遇3.2 最惠国待遇3.3 投资保护第四条:投资促进4.1 信息交流4.2 投资咨询4.3 投资便利化第五条:投资保护与争端解决5.1 保护投资5.2 争端解决机制第六条:税收政策6.1 税收优惠6.2 税收信息交换第七条:贸易便利化7.1 海关程序7.2 贸易监管7.3 物流与运输第八条:知识产权保护8.1 知识产权范围8.2 保护措施8.3 侵权责任第九条:环境保护9.1 环境标准9.2 环境影响评估9.3 环境保护措施第十条:竞争政策10.1 竞争法规10.2 垄断行为10.3 透明度第十一条:金融服务11.1 金融市场准入11.2 金融监管11.3 金融合作第十二条:商务与劳动力流动12.1 商务旅行12.2 劳动力流动12.3 职业资格认证第十三条:合作机制13.1 定期会谈13.2 工作小组13.3 信息共享第十四条:合同的生效、修改与终止14.1 生效条件14.2 修改程序14.3 终止条件第一部分:合同如下:第一条:定义与解释1.1 合同主体1.2 自由贸易区本合同所述自由贸易区是指根据本合同建立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日本国和韩国在内的区域,在此区域内,各方承诺相互提供平等待遇,逐步实现货物、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1.3 投资投资是指合同主体在任何一方的领土内,以取得或者控制企业的股份、股权、财产或者其他利益为目的,进行的资本转移或者设立、收购、扩建企业等经济活动。
1.4 货币本合同所述货币是指人民币、日元和韩元,各方以其境内自由兑换货币进行投资和交易。
第二条:投资范围2.1 投资领域各方同意在自由贸易区内,相互开放投资领域,除非根据本合同规定或者双方协商确定的限制性领域。
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点评2020年11月16日交通运输RCEP 正式签订,进出口贸易利好交运板块事件。
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正式签订,形成包括东盟10国、东亚三大经济体中日韩、澳大利亚、新西兰在内的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之一。
点评:进出口规模中,RCEP 缔约方占比高,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巨大。
RCEP 缔约方占全球人口及GDP 占比高,2019年RCEP 的15个缔约方总人口达到22亿,占世界人口总量的30%,15个成员国GDP 达25.6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总量的29.3%,区域内贸易额10.4万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额27.4%。
RECP 生效后,将推动实现区域内高水平的贸易自由化,逐步实施关税自由化,90%以上的税目产品将会施行零关税,极大地促进缔约国之间的进出口贸易。
2019年,我国进口结构中,东盟占比13.6%,韩国占比8.4%,日本占比8.3%,澳大利亚占比5.8%,新西兰占比0.6%,合计占比36.7%;出口结构中,东盟占比14.4%,日本占比5.7%,韩国占比4.4%,澳新占比2.1%,合计占比26.6%,协议的签订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巨大。
进出口贸易以航运为主,RCEP 的签订利好航运港口。
1)中国是世界造船大国和航运大国,造船能力和航运船队规模在世界排名分别居第1和第3位,我国进出口贸易中90%以上的运输量均由航运承担,协议签订后,我国与缔约国的进出口贸易增加,刺激对航运的需求,主营集装箱运输的中远海控、海丰国际和主营主营船舶及集装箱租赁的中远海发均可受益。
2)港口外贸货物占比约31%,整体处于产能消化期,可快速容纳进出口贸易的增加,上港集团、宁波港、广州港等港口龙头直接受益。
RCEP 的签订,跨境贸易增长利好跨境电商物流。
RCEP 签订,商品出口目的地国海关通关效率有望提升,海外仓建设增加等都将提高跨境物流效率,改善客户体验,叠加各项优惠政策将促进跨境贸易量增长,刺激跨境电商物流需求,重点关注:华贸物流、嘉诚国际、顺丰控股。
雅万高铁—— “一带一路”的样板工程撰文/翟崑 刘晓伟2020年11月15日,东盟十国、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2022年1月1日,RCEP 正式生效。
作为全球最大自贸区,RCEP不仅是“一带一路”上最大的制度化和机制化合作平台,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在亚太地区不断深化的重要体现。
未来,RCEP和“一带一路”将相融互促、共同发展,充分释放“1+1>2”效能,为区域经贸发展乃至全球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
RCEP是“一带一路”在亚太区域合作不断深化的重要体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9年以来,中国已经同149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建立了90多个双边合作机制。
在亚太地区尤其是东盟区域,共建“一带一路”同样蓬勃发展,经贸合作成果亮眼。
一是中国和东盟国家贸易额逐年快速增长,东盟作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地位进一步巩固。
今年1-7月,中国—东盟双边贸易额达到5449亿美元,同比增长13.1%,占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提高到15%。
中国连续13年保持东盟最大贸易伙伴。
二是双方投资和基础设施合作规模再上新台阶,截至2022年7月底,中国-东盟累计双向投资额超过3400亿美元,中国企业在东盟国家承包工程累计完成营业额超过3800亿美元,中国、新加坡共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中马“两国双园”和R C E P与“一带一路”共拓发展新局中印尼“两国双园”、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等一大批重大项目顺利实施。
RCEP的多数成员国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国家,正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成功推进所取得的累累硕果不断释放正面效应,拉紧了RCEP成员国间的经贸关系,成为吸引成员国参与RCEP的重要因素。
此背景下,中国和亚太国家尤其是东盟国家有充足的动力进一步深化多边经贸投资机制,提升区域一体化水平,共同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推动区域经济合作深化和疫后复苏。
浅析中韩自由贸易协定(FAT)的意义和不足作者:吴俊桥来源:《经营管理者·中旬刊》2016年第02期摘要:《中韩自贸协定》正式生效后,两国经济关系迈上新台阶。
本文拟结合中韩双边贸易发展背景,试探讨中韩FAT对双方经贸往来的积极意义,并研究其仍存在的不足之处,为两国企业抓住机遇、共同发展给出参考。
关键词:中韩自由贸易协定意义不足党的十七大后,我国把自由贸易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要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韩国自2003年将国家间自由贸易协定(FTA)列为国家外交战略。
韩国总统朴槿惠就任后对负责对外经贸(含FTA协商)机构进行了专业化改革,更加凸显对经贸和国际关系的重视。
2012年5月中韩自贸协定谈判正式启动。
在当年11月于北京举行的APEC会议上,两国元首宣布结束中韩自贸区谈判,进入推进落实阶段。
2015年6月,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与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尹相直签署《中韩自贸协定》。
同年11月经韩国国会批准,12月20日正式生效。
一、双边贸易快速发展为自贸协定出台打下基础2000-2014年,中韩贸易增长了8倍,贸易总额从312亿美元跃升至2354亿美元,中国在韩国对外贸易中的占比从9%上升到12%,成为了韩国的最大进口和出口对象。
双边服务贸易总额从2000年的46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361亿美元,年均增长约7%。
占韩国对外服务贸易总额的16%,仅次于美国的21%。
韩国对华服务贸易出口自2000年以来每年平均增长21%。
过去20年内中,韩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了349%,其中对华投资增长了6倍。
2014年,韩国对华直接投资占所有外商投资的18.4%,大多集中在移动通讯和IT生产设备方面,同时也开始更多关注中国消费需求,如化妆品等。
二、协定对促进两国经贸往来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中国是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二大海外投资对象国韩国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国,第三大外资来源国。
浅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设摘要:2012年5月13日,第五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北京举行,三国领导人同意年内正式启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
三国签署了《关于促进.便利和保护投资的协定》,历时5年,先后进行了13轮正式谈判和数次非正式磋商,于2012年3月下旬圆满结束。
自己粗浅的谈一些关于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自贸区;理论依据;物资基础;意义一、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理论依据和物资基础1.理论依据自由贸易区是由多个国家和地区组建,形式就是区域一体化,各成员间彼此废除关税和数量限制,成员的商品可自由移动,但每个成员仍保持各自对非成员国(地区)的贸易壁垒。
自由贸易区的效应包括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两种。
静态效应包括“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
“贸易创造效应”是指实行自由贸易以后,国内成本高的产品为其他成员成本低的产品所代替,因此从成员国的进口增价,新的贸易得以“创造”;“贸易转移效应”是指由于区内交易成本的降低,与区外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减少,而与区内成员之间的贸易增加。
自由贸易区的动态效应主要是指“市场扩张效应”和“促进竞争效应”。
2.强大的物资基础外交部发布的《中日韩合作(1999—2012)》数据显示,中日韩三国拥有15亿人口的大市场,三国间贸易额从1999年的1300多亿美元增至2011年的6900多亿美元,增长超过4倍。
近年来,中日.中韩之间的双边贸易和投资都呈上升趋势。
2011年,中日双边贸易额达到3431亿美元,日本在华实际投资额达800亿美元。
中韩双边贸易额达到2456亿美元,韩国在华实际投资额达到500亿美元。
日本。
韩国在中国贸易伙伴中位居第4和第6位。
三国人口占到东亚的74%,世界的22%,经济总量占东亚90%,世界的20%。
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日本与韩国属于发达国家。
中国的优势在于巨大的市场和廉价的劳动力成本,而日本与韩国的优势在于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资本。
中日韩三国在经济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30 | 中国报道 2012年8月 总第102期目前,中日韩三国经济规模合计占据了全球经济总量的20%和亚洲的70%,在世界经济中具有重要影响力。
三国地缘相近、文化相通、利益相关,不仅人员往来密切,而且经济融合不断加深,早已互为重要的经贸伙伴。
2011年年底,由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日本综合研究开发机构和韩国国际经济政策研究所在2003年至2009年之间共同开展的关于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联合研究项目结束,3家机构共同发布了一份《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可行性联合研究报告》。
该研究报告指出,中日韩自贸区的建立将给三国带来宏观经济收益,取得三方共赢的效果。
今年5月,中韩两国政府正式启动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
同时,在5月举行的第五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三国签署了投资协定,领导人们还决定年内启动三国自贸协定谈判,这对三国建立更加紧密经贸关系将产生深远影响,对进一步深化东北亚乃至东亚地区经贸合作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的是,自贸区建设在世界各地都是一个艰难复杂的系统工程。
欧盟统一大市场的建成,从1985年到1993年花费了近18年的时间,其间不乏反复和曲折。
中日韩自贸区建设同样面临一些具体敏感的问题。
如何保障中日韩三国经贸关系持续健康发展,如何确保自贸区谈判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都将进一步考验中日韩三国的智慧和远见。
日前,《中国报道》就相关问题专访中国商务部亚洲司司长陈洲。
中国报道:虽然东亚地区的经济目前在世界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但该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仍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中日韩三国的区域内贸易水平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相比也仍然较低。
在您看来,中日韩三国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在经贸合作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陈洲:在三方的共同努力下,中日韩三国经贸合作近年来取得长足发展。
2011年,中日双边贸易额首次超过3000亿美元;2010年,中韩贸易额超过2000亿美元,2011年达到2456亿美元。
中国已连续多年保持日本和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日韩目前则分别是中国的第四和第六大贸易伙伴。
中文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开展,国际贸易竞争日趋剧烈。
长期奉行“贸易立国〞的韩国积极推进缔结自由贸易协定,并把缔结自由贸易协定作为抢占世界市场,缓解能源危机,扩大地区影响,促进经济持续高速开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韩国有选择地挑选FTA伙伴,与其展开FTA协商谈判,并建立了“重点先行,先易后难〞的FTA战略路线。
同时,设立专门机构,完善配套政策,使FTA走向制度化。
通过对韩国FTA战略分析引发对我国的启示。
中国应尽快确立FTA战略,加强对FTA的系统研究,建立专门机构具体组织实施FTA战略。
关键词:韩国;自由贸易协定〔FTA〕战略;分析;中国;启示;英文摘要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competi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s increasingly intense. With long-term adherence to the "trading nation", South Korea actively promote conclusion of Free Trade Agreements and make it a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initiatives to seize the world market, ease the energy crisis, expand regional influence, and promote sustained and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South Korea chooses its FTA partners electively, starts FTA negotiations with its partners, and establishes the FTA strategic route of "key first, before the easier". Meanwhile, there are establishment of specialized agencies, completing set of policies to enable FTA to institutionaliza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outh Korea's FTA strategy, our Enlightenment is caused. China should establish the FTA strategies as soon as possible, strengthen the systematic study of FTA, and set up specialized agency to implement FTA strategy.Key words:South Korea; Free Trade Agreements (FTA) strategy; analysis; China; Enlightenment;5绪论5.1 研究背景和意义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开展的两大趋势。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何以可能?葛仲彰吉林大学法学院吉林长春130012摘要: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存在许多积极因素,其建立不仅有着良好的经济基础,而且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应。
同时,其建立也存在诸多消极因素。
三国间的政治分歧、国家的利益算计以及区域外国家的影响都可能成为影响其建立的不确定因素。
但是,这些消极因素的存在并不足以阻碍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是大势所趋。
关键词: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积极因素;消极因素The analysis on the possibility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 Japan and SouthKorea free trade areaGE Zhong-zhang(law school, JiLin University, JiLin, ChangChun, 130012)Abstract: There are many positive factors, which will have a good effect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 Japan and South Korea free trade area. Firstly, it has its economic foundation. Secondly, it will have a good economic effect on China, Japan and South Korea. At the same time, there exist some negative factors. First of all, there are some political differences among China, Japan and South Korea. Second, the negotiation involves many sensitive areas. In addition, individual country has its own interest calculation. Finally, the TPP will cause a negative impact. However, these negative factors are not enough to hinder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 Japan and South Korea free trade area,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 Japan and South Korea free trade area will be a trend, which can not be hindered.Key word: China, Japan and South Korea; free trade area; positive factor; negativefactor一、引言从2002年在中日韩领导人峰会上首次被提出,到2013年3月26日在韩国首尔启动首轮谈判,再到2014年3月4日在韩国首尔举行第四轮谈判,虽然在这期间中日三韩国在领土等问题上出现过不少摩擦与争端,但是谋求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努力从未间断。
中日韩自贸区:盘活亚洲经济作者:暂无来源:《经济》 2015年第21期文/本刊记者寇佳丽搁置三年之久的中日韩三国峰会于2015年11月1日再次启动,标志着三国合作机制得到恢复的同时,更有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三国在加快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简称“自贸区”)谈判进程方面达成共识。
中日韩均为世界前十大贸易国,若能够建立自贸区,就意味着亚洲会出现一个人口超15亿、经济规模超15万亿美元的庞大市场。
舆论自然纷纷四起:这该是多么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合作!那么,中日韩的合作为何能够再续前缘?又能为亚洲带来哪些影响呢?门当户对各有诉求“可以说这是中日韩三国共同的诉求促成的,尽管三个国家各有缘由”,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白明指出,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仍然希望在未来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而按照旧有的模式或路径已经很难取得明显进步。
如何从原来的竞争优势转换到新的竞争优势,是中国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是需要联合经济规模和质量都比较可靠的国家共同开拓市场。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白明说:“国际经济环境下,合作是最重要的,求同存异也好,联合博弈也罢,都是最大程度地寻求合作方式。
对中国来说,日本和韩国不仅是近邻,还是质量很好的合作伙伴,可以说门当户对”。
当然,并非中国已经建立的其他自贸区就不够好,“自贸区本身就是一张大网,越织越结实才好”。
此外,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简称“TPP”)的成立的确为中国带来经济压力,而把压力转化为动力的方式就是扩展自己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
白明指出,新的红利需要新的合作,曾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红利中国已经分享到比较满足的程度,而以后开疆扩土就必须有所创新。
对中国而言,多年停滞不前的中日韩合作显然是个不错的机遇。
一个巴掌拍不响,韩国和日本也都寄予希望。
当前韩国已经与全球47个国家建立了自贸关系,其对外贸易中40%均被自由贸易协定覆盖。
那么,该国以后的发展势必向着覆盖率更高的方向。
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
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简称
FTA)是中国、日本、韩国之间正在进行谈判的一个自由贸
易协定。韩国《朝鲜日报》称,如果中日韩达成自贸协定,
中日韩自贸区将成为继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欧盟之后的世
界第三大经济贸易区。
2012年11月20日,正式宣布将启动FTA协商。三方
约定将在2013年举行三轮谈判,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
首尔和北京已进行签订双边自由贸易协议的谈判。韩国
与日本自2004年底也举行了类似的谈判,但会谈因东京不
愿降低农产品关税而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