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1
International Trade国际商贸1782012年10月 其“自己执行自己制定的规则”。
作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主要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也很少涉足金融行业,保护金融服务消费者权益的效果欠佳。
有鉴于国外的实践经验,我国有必要设立专门的金融服务消费者保护组织。
未来考虑可以由社会团体来承担组织工作,监管者制定规则赋予相应的权力,金融企业和消费者均有机会参与组织的运作。
3.2 保护隐私权是保护金融服务消费者权益的基础隐私权是重要的民事权利,消费者参与金融活动,隐私权应该得到尊重和维护。
目前,我国仅在《商业银行法》和《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中设置了保护金融服务消费者隐私权的条款。
其中《商业银行法》规定,“为存款人保密”、“对个人储蓄存款,银行有权拒绝任何单位或个人查询、冻结、扣划,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这一条款过于形式化,可操作性不强。
《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中规定了发卡银行对持卡人的资信资料负有保密责任,却未对资信资料的具体内容做出规定,实际中难以界定需要保密的资料的范畴和内容。
未来保护金融服务消费者的隐私权,可以考虑借鉴美国的《财务隐私权法案》和《公平信用记录报告法》的形式,制定专门的隐私权保护法。
将隐私权保护上升为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完善金融服务法律体系,发展现代金融业的基础和中心环节,常抓不懈。
3.3 清理金融服务中不公平的合同条款实践表明,消费者与金融企业的纠纷主要由于不公平的金融服务合同条款引起的。
通常认为“格式合同产生于商业惯例的积基于自由贸易协定的贸易扩大效应比较分析苏州大学商学院 杨成摘 要:在WTO框架下,越来越多的国家签订双边的自由贸易协定或建立自由贸易区,本文通过引力模型分析中国、日本、韩国与其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双边贸易规模,发现自由区贸易协定、伙伴国GDP ,人均GDP都对双边贸易有促进作用,而两国距离仍有一定阻碍作用。
关键词:引力模型 贸易扩大效应分析 自由贸易协定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10(b)-178-02自由贸易区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变得越来越普及,到2012年1月15日为止,WTO 收到了大约511份关于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申请,其中311份已经生效。
20XX 专业合同封面COUNTRACT COVER甲方:XXX乙方:XXX2024年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投资条款本合同目录一览第一条:定义与解释1.1 合同主体1.2 自由贸易区1.3 投资1.4 货币第二条:投资范围2.1 投资领域2.2 投资限制2.3 例外情况第三条:投资待遇3.1 国民待遇3.2 最惠国待遇3.3 投资保护第四条:投资促进4.1 信息交流4.2 投资咨询4.3 投资便利化第五条:投资保护与争端解决5.1 保护投资5.2 争端解决机制第六条:税收政策6.1 税收优惠6.2 税收信息交换第七条:贸易便利化7.1 海关程序7.2 贸易监管7.3 物流与运输第八条:知识产权保护8.1 知识产权范围8.2 保护措施8.3 侵权责任第九条:环境保护9.1 环境标准9.2 环境影响评估9.3 环境保护措施第十条:竞争政策10.1 竞争法规10.2 垄断行为10.3 透明度第十一条:金融服务11.1 金融市场准入11.2 金融监管11.3 金融合作第十二条:商务与劳动力流动12.1 商务旅行12.2 劳动力流动12.3 职业资格认证第十三条:合作机制13.1 定期会谈13.2 工作小组13.3 信息共享第十四条:合同的生效、修改与终止14.1 生效条件14.2 修改程序14.3 终止条件第一部分:合同如下:第一条:定义与解释1.1 合同主体1.2 自由贸易区本合同所述自由贸易区是指根据本合同建立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日本国和韩国在内的区域,在此区域内,各方承诺相互提供平等待遇,逐步实现货物、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1.3 投资投资是指合同主体在任何一方的领土内,以取得或者控制企业的股份、股权、财产或者其他利益为目的,进行的资本转移或者设立、收购、扩建企业等经济活动。
1.4 货币本合同所述货币是指人民币、日元和韩元,各方以其境内自由兑换货币进行投资和交易。
第二条:投资范围2.1 投资领域各方同意在自由贸易区内,相互开放投资领域,除非根据本合同规定或者双方协商确定的限制性领域。
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点评2020年11月16日交通运输RCEP 正式签订,进出口贸易利好交运板块事件。
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正式签订,形成包括东盟10国、东亚三大经济体中日韩、澳大利亚、新西兰在内的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之一。
点评:进出口规模中,RCEP 缔约方占比高,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巨大。
RCEP 缔约方占全球人口及GDP 占比高,2019年RCEP 的15个缔约方总人口达到22亿,占世界人口总量的30%,15个成员国GDP 达25.6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总量的29.3%,区域内贸易额10.4万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额27.4%。
RECP 生效后,将推动实现区域内高水平的贸易自由化,逐步实施关税自由化,90%以上的税目产品将会施行零关税,极大地促进缔约国之间的进出口贸易。
2019年,我国进口结构中,东盟占比13.6%,韩国占比8.4%,日本占比8.3%,澳大利亚占比5.8%,新西兰占比0.6%,合计占比36.7%;出口结构中,东盟占比14.4%,日本占比5.7%,韩国占比4.4%,澳新占比2.1%,合计占比26.6%,协议的签订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巨大。
进出口贸易以航运为主,RCEP 的签订利好航运港口。
1)中国是世界造船大国和航运大国,造船能力和航运船队规模在世界排名分别居第1和第3位,我国进出口贸易中90%以上的运输量均由航运承担,协议签订后,我国与缔约国的进出口贸易增加,刺激对航运的需求,主营集装箱运输的中远海控、海丰国际和主营主营船舶及集装箱租赁的中远海发均可受益。
2)港口外贸货物占比约31%,整体处于产能消化期,可快速容纳进出口贸易的增加,上港集团、宁波港、广州港等港口龙头直接受益。
RCEP 的签订,跨境贸易增长利好跨境电商物流。
RCEP 签订,商品出口目的地国海关通关效率有望提升,海外仓建设增加等都将提高跨境物流效率,改善客户体验,叠加各项优惠政策将促进跨境贸易量增长,刺激跨境电商物流需求,重点关注:华贸物流、嘉诚国际、顺丰控股。
雅万高铁—— “一带一路”的样板工程撰文/翟崑 刘晓伟2020年11月15日,东盟十国、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2022年1月1日,RCEP 正式生效。
作为全球最大自贸区,RCEP不仅是“一带一路”上最大的制度化和机制化合作平台,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在亚太地区不断深化的重要体现。
未来,RCEP和“一带一路”将相融互促、共同发展,充分释放“1+1>2”效能,为区域经贸发展乃至全球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
RCEP是“一带一路”在亚太区域合作不断深化的重要体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9年以来,中国已经同149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建立了90多个双边合作机制。
在亚太地区尤其是东盟区域,共建“一带一路”同样蓬勃发展,经贸合作成果亮眼。
一是中国和东盟国家贸易额逐年快速增长,东盟作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地位进一步巩固。
今年1-7月,中国—东盟双边贸易额达到5449亿美元,同比增长13.1%,占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提高到15%。
中国连续13年保持东盟最大贸易伙伴。
二是双方投资和基础设施合作规模再上新台阶,截至2022年7月底,中国-东盟累计双向投资额超过3400亿美元,中国企业在东盟国家承包工程累计完成营业额超过3800亿美元,中国、新加坡共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中马“两国双园”和R C E P与“一带一路”共拓发展新局中印尼“两国双园”、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等一大批重大项目顺利实施。
RCEP的多数成员国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国家,正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成功推进所取得的累累硕果不断释放正面效应,拉紧了RCEP成员国间的经贸关系,成为吸引成员国参与RCEP的重要因素。
此背景下,中国和亚太国家尤其是东盟国家有充足的动力进一步深化多边经贸投资机制,提升区域一体化水平,共同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推动区域经济合作深化和疫后复苏。
浅析中韩自由贸易协定(FAT)的意义和不足作者:吴俊桥来源:《经营管理者·中旬刊》2016年第02期摘要:《中韩自贸协定》正式生效后,两国经济关系迈上新台阶。
本文拟结合中韩双边贸易发展背景,试探讨中韩FAT对双方经贸往来的积极意义,并研究其仍存在的不足之处,为两国企业抓住机遇、共同发展给出参考。
关键词:中韩自由贸易协定意义不足党的十七大后,我国把自由贸易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要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韩国自2003年将国家间自由贸易协定(FTA)列为国家外交战略。
韩国总统朴槿惠就任后对负责对外经贸(含FTA协商)机构进行了专业化改革,更加凸显对经贸和国际关系的重视。
2012年5月中韩自贸协定谈判正式启动。
在当年11月于北京举行的APEC会议上,两国元首宣布结束中韩自贸区谈判,进入推进落实阶段。
2015年6月,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与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尹相直签署《中韩自贸协定》。
同年11月经韩国国会批准,12月20日正式生效。
一、双边贸易快速发展为自贸协定出台打下基础2000-2014年,中韩贸易增长了8倍,贸易总额从312亿美元跃升至2354亿美元,中国在韩国对外贸易中的占比从9%上升到12%,成为了韩国的最大进口和出口对象。
双边服务贸易总额从2000年的46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361亿美元,年均增长约7%。
占韩国对外服务贸易总额的16%,仅次于美国的21%。
韩国对华服务贸易出口自2000年以来每年平均增长21%。
过去20年内中,韩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了349%,其中对华投资增长了6倍。
2014年,韩国对华直接投资占所有外商投资的18.4%,大多集中在移动通讯和IT生产设备方面,同时也开始更多关注中国消费需求,如化妆品等。
二、协定对促进两国经贸往来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中国是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二大海外投资对象国韩国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国,第三大外资来源国。
浅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设摘要:2012年5月13日,第五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北京举行,三国领导人同意年内正式启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
三国签署了《关于促进.便利和保护投资的协定》,历时5年,先后进行了13轮正式谈判和数次非正式磋商,于2012年3月下旬圆满结束。
自己粗浅的谈一些关于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自贸区;理论依据;物资基础;意义一、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理论依据和物资基础1.理论依据自由贸易区是由多个国家和地区组建,形式就是区域一体化,各成员间彼此废除关税和数量限制,成员的商品可自由移动,但每个成员仍保持各自对非成员国(地区)的贸易壁垒。
自由贸易区的效应包括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两种。
静态效应包括“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
“贸易创造效应”是指实行自由贸易以后,国内成本高的产品为其他成员成本低的产品所代替,因此从成员国的进口增价,新的贸易得以“创造”;“贸易转移效应”是指由于区内交易成本的降低,与区外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减少,而与区内成员之间的贸易增加。
自由贸易区的动态效应主要是指“市场扩张效应”和“促进竞争效应”。
2.强大的物资基础外交部发布的《中日韩合作(1999—2012)》数据显示,中日韩三国拥有15亿人口的大市场,三国间贸易额从1999年的1300多亿美元增至2011年的6900多亿美元,增长超过4倍。
近年来,中日.中韩之间的双边贸易和投资都呈上升趋势。
2011年,中日双边贸易额达到3431亿美元,日本在华实际投资额达800亿美元。
中韩双边贸易额达到2456亿美元,韩国在华实际投资额达到500亿美元。
日本。
韩国在中国贸易伙伴中位居第4和第6位。
三国人口占到东亚的74%,世界的22%,经济总量占东亚90%,世界的20%。
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日本与韩国属于发达国家。
中国的优势在于巨大的市场和廉价的劳动力成本,而日本与韩国的优势在于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资本。
中日韩三国在经济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
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简称
FTA)是中国、日本、韩国之间正在进行谈判的一个自由贸
易协定。韩国《朝鲜日报》称,如果中日韩达成自贸协定,
中日韩自贸区将成为继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欧盟之后的世
界第三大经济贸易区。
2012年11月20日,正式宣布将启动FTA协商。三方
约定将在2013年举行三轮谈判,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
首尔和北京已进行签订双边自由贸易协议的谈判。韩国
与日本自2004年底也举行了类似的谈判,但会谈因东京不
愿降低农产品关税而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