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二名句默写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2
必修一《沁园春·长沙》(毛泽东)1.点明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远看:_________,____________;近观:_________,____________。
仰视:____________;俯瞰:____________。
总结:____________。
3.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关心国家命运,发出慨叹,表现诗人雄心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诗人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概括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6.表现革命者关注国家大事的言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表现革命者力量强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8.静中有动,生气勃勃的场面描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别康桥》(徐志摩)9.运用拟人手法,表现出油油的青草,多情可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康河的流水和水草呈现出的安闲、自在,正是诗人徐志摩心向往之的境界,《再别康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便直接抒发了这种情感。
11.诗人徐志摩要和康桥离别,又生怕打扰惊醒了他心爱的康桥,《再别康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表现了诗人自己的这种心情。
必修一必修二名句默写一、《烛之武退秦师》(必修一)1.《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
2.烛之武被求着出山时,说了一句隐含着不能早被任用的酸辛和不满的话是:3.大敌当前,内忧外患,郑伯贵为一国之君却能礼贤下士,诚恳自责:4. 郑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说烛之武,也略略还有点威胁的话是:5. 烛之武见秦伯时,以退为进,态度谦恭,承认郑亡,迎合对方的骄傲心理的语句是:6. 烛之武劝说秦伯,貌似谦恭,却极有份量,以一个假设句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以退为进,柔中有刚:7.烛之武从地理位置说明“亡郑”于秦无益而有害的结果。
当时秦在西,郑在东,晋置于两国之间,秦郑并不接壤,秦欲越晋据郑,绝无可能:8.烛之武紧紧抓住秦穆公欲吞并天下的心理,联系实际,指点迷津,循循善诱,娓娓说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
“亡郑”、“舍郑”的利害关系一目了然,明智的秦穆公自当怦然心动,坐收渔利。
9.烛之武用雄辩的事实指出晋乃背信弃义、出尔反尔、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之徒的话是:10.烛之武说晋野心勃勃,贪得无厌的句子是:11.烛之武阐明了晋对秦的利害关系,希望秦伯能慎重考虑的句子是:12.烛之武说退秦军后,晋文公非常气愤。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攻打秦军,然而晋文公认为“不可”,他说“”。
他又说“”,这是不仁道的;“”,这是不明智的;“”,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于是晋文公对子犯说“吾其还也”,晋国军队就离开了郑国。
二、《荆轲刺秦王》(1)《荆轲刺秦王》中表现送别人受荆轲“慷慨羽声”感染的句子是:,。
(2)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为国捐躯的精神:。
(3)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义无反顾精神:。
(4)通过音乐渲染凄凉悲怆氛围:。
三、《诗经》1.写女子在无奈下与男子约定婚期、初露男子的粗暴性格同时也写出女子温柔体贴性格的句子是:2.运用比兴手法,用动物比喻劝诫女子不要痴迷于爱情的两句是:3.写女子家人对其不理解的句子是:4.写女子不愿同氓终老的句子是:。
《望海潮》?柳永?①上阙中对杭州城作总体介绍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阙中运用比喻描写杭州城内美丽风光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对“东南形胜”做铺展描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对繁华做铺展描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写杭州西湖的湖山之美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霖铃》柳永?①?上阙中写景来渲染离别凄凉气氛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阙中写对别后情景设想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描写离别时难舍难分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用别后想象美景的抒写别情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下阙直接抒发别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念奴娇.赤壁怀古》?①?从多个角度写赤壁景色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长江非凡气势表达词人对古代英雄缅怀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③?全词承上启下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写出体现周瑜指挥若定风度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直抒胸臆寄托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定风波》?苏轼??①?上阙中用平静的语气劝导轻视风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阙描写雨过天晴语意双关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下册【名句情景式默写题】汇集《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
他说:“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2、孔子用问句来引导弟子表达治国思想和措施的句子“如或知尔,则何以哉?”3、子路表示,对于一个夹在大国之间又“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瑾。
”的“千乘之国”,自己只要三年就可以使百姓变勇敢并规矩。
4、子路认为自己可以把内忧外困的千乘之国治理得“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5、孔子对子路治国理念的态度“夫子哂之。
”6、冉有的政治设想中要治理什么样的国家“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7、冉有认为自己治理国家的效果是“可使足民。
”8、赤在回答中表明自己政治志向的句子是“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9、面对老师的追问,曾皙推脱不愿表达说道“异乎三子者之撰。
”孔子为了打消曾皙的顾虑回答道“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10、曾皙所描绘的盛世图景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11、曾皙在谈自己的志向时,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暮春时节,“春服既成”,成人和童子十几人在沂水中洗洗澡,在舞雩台吹吹风,然后“咏而归”。
12、曾皙在其他三人出去以后追问孔子: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孔子解答:亦各言其志也已矣!13、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
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1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
子路的性格直率,从“子路率尔而对曰”可以看出。
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中可以看出。
公西华更谦虚,从“非曰能之,愿学焉。
”中可以看出。
曾皙从容洒脱而又谦恭,从“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的动作中可以看出。
必修二语文古诗词默写
1. 默写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的下一句。
答案:城春草木深。
2. 请写出王维《使至塞上》中“单车欲问边”的下一句。
答案:属国过居延。
3. 补全李白《将进酒》中的名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下一句。
答案:奔流到海不复回。
4. 完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填空:“老夫聊发少年狂,左
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中“西北望,射天狼”前一句是:
答案:会挽雕弓如满月。
5. 请默写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东风夜放花千树”的下一句。
答案:更吹落、星如雨。
6. 补全李清照《如梦令》中的名句“昨夜雨疏风骤”的下一句。
答案:浓睡不消残酒。
7. 完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填空:“离离原上草,一岁一
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
孙去,萋萋满别情。
”中“又送王孙去”前一句是:
答案:萋萋满别情。
8. 请写出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中“寒蝉凄切”的下一句。
答案:对长亭晚。
9. 默写王安石《元日》中“爆竹声中一岁除”的下一句。
答案:春风送暖入屠苏。
10. 补全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名句“塞下秋来风景异”的下一句。
答案:衡阳雁去无留意。
新高考诗歌理解性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必修下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表现孔子不以年长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弟子毫无顾虑地说出各自志向的句子是“,。
”2.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
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用“”。
表达了对曾皙志向的高度赞赏。
4.《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等方面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
子路的性格直率,从“”可以看出。
5.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中可以看出。
6.公西华比冉有更谦虚,从“,”中可以看出。
7.曾晳从容洒脱而又谦恭,从“,,”的动作中可以看出。
8.《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
”9.《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认为自己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国家,可以达到“,”的效果。
10.《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提问,个性鲁莽却率直的子路急忙回答:“,,加之以师旅,;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谏逐客书》1.《谏逐客书》一文开头“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断语用非常警醒而委婉的言辞开宗明义,起句发意振聋发聩。
2.《谏逐客书》一文指出驱逐客卿不仅不能统一天下,而且有亡国的危险,把逐客的危害引申到极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在《谏逐客书》中,李斯写秦昭王加强和巩固了王室的权力,抑制了豪门贵族的势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4.在《谏逐客书》中,作者用蚕吃桑叶作比,指出昭王使秦成就帝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谏逐客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句话列举秦穆公求贤若渴的事实。
【参考答案】《沁园春·长沙》1.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2.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3.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4.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5.鹰击长空鱼翔浅底6.书生意气挥斥方遒7.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8.鹰击长空鱼翔浅底9.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10.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11.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12.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再别康桥》1.又寂寥的雨巷结着愁怨的姑娘。
2.软泥上的青荇在康河的柔波里3.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记念刘和珍君》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2.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3.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烛之武退秦师》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3.越国以鄙远焉用亡郑以陪邻4.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荆轲刺秦王》1.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4.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5.复为慷慨羽声6.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鸿门宴》1.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2.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3.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4.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氓》1.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2.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3.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4.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5.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6.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7.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8.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9.于嗟女兮,无与士耽!10.反是不思,亦已焉哉!1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12.反是不思,亦已焉哉!13.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14.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15.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采薇》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离骚》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高考语文古诗文名句情景式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必修下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侍坐》中孔子不以年长自居,说:“”,然后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三个弟子毫无顾虑地说出各自志向。
2.《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无比谦虚,“”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愿意成为负责“如会同,端章甫”的小相。
3.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
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4.《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5.《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
他说:“”6.《侍坐》中,对于子路的回答,孔子没有直接表态,而是用神态去暗示:“”这既是暗示性的批评,又不伤其自尊。
《谏逐客书》1.在《谏逐客书》中,李斯先后列举泰山高大和河海深邃的例子,目的是:2.在《谏逐客书》中,作者开篇即直入主题、表明观点的句子是:3.在《谏逐客书》中,作者以事实为依据,以秦国历史上四位善于接纳外来人才的君主为例,并用假设的语气从反面论证不这样做的后果可能是:4.在《谏逐客书》中,李斯立足现实,通过对比论证一针见血地指出,同样是非秦国的,如果国君对待外来物和对待外来人采取不同的态度的话,会给人“”这样的不良印象。
5.《谏逐客书》的中心论点是“”,即认为驱逐客卿是错误的。
6.《谏逐客书》中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直接落到统一天下这个关键问题,切近要害。
7.《谏逐客书》中,李斯用泰山和河海的例子说明君王应重视民众的力量的句子是“《谏太宗十思疏》1.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海纳百川”的道理来告诫唐太宗不要骄傲自满的句子是:__。
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网开一面”的典故告诫唐太宗要有好生之德,不要过度狩猎的句子是:___。
3.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如果唐太宗能全面做到“十思”的要求和弘扬“九德”,并且在用人和从谏方面做到“_____”,那么管理好这个国家就是一件很轻松的事了。
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理解性默写答案《离骚(节选)》名句默写答案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2.余虽好修姱以羁羁兮謇朝谇而夕替3.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5.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6.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7.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8.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9.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10.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11.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12.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13.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14.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15.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蜀道难1.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2.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3.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4.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5.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6.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7.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8.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9.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10.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11.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1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侧身西望长咨嗟13.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14.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15.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1 名言警句:我愿做一枚白昼的月亮,不求炫目的荣华,不淆世俗的浪潮。
16.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17.一夫当关,万夫莫开18.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19.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20.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2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2.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23.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望海潮1.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2.烟柳画桥,风帘翠幕,3.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4.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5.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6.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7.千骑拥高牙。
1
高中语文必修二名句默写
1、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2、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3、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4、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5、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6、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
7、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8、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
语。子罕》)
9、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高适《塞下曲》)
10、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11、《六国论》的中心论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
赂秦。
12、秦人不暇自哀, 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
而复哀后人也。
13、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
14、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15、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16、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7、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18、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
而复哀后人也。
19、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2
20、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21、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2、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23、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2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
25、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
26、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27、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
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8、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29、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30、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
巴山夜雨时。
31、骤雨过,珍珠乱撒,打遍新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