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数线段[1]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2
小学数学新版四年级上册小学数学版四年级上册八、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
巧数线段
让我按照一定的顺序去握,这
样就能够不重复、不遗漏。
(2)如果小组四个人握
手,每两个人只握一次手,一
共握多少次?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
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二、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
(一)自主探索数线段
1、出示线段
师:假如A、B、C、D四
人握手,A和B握手可以连成
一条线段、B和C握手可以连
成一条
线段、C和D握手可以连成一
条线段,这样就连成
这样一个图形,要求可以
握多少次手?实际上可以通
过数一共有多少条线段来解
决,
2、独立探索:数一数,
一共有几条线段?请同学们
用不同颜色的笔在图上表示
出来,思考一下,怎样数才能
保证不重复、不遗漏。
3、同桌交流:你是怎么
学生先独立探索,然
后同桌两人交流不同的数
法。
学生可能出现的不同
数法:
给学生自
主探索的时间
这一环节
里,设置了一
个可以让学生
独立探索,并
通过同桌合作
能够顺利完成
的问题。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1 《长度单位——数线段》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长度单位——数线段》是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的第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理解线段的含义及特点。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掌握长度单位,培养学生测量和观察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但对于长度单位的概念和应用还比较模糊。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长度有一定的认识,如长、短、高、矮等,但缺乏系统的长度单位观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理解线段的含义及特点。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测量和观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学会用尺子量物体。
2.难点:理解线段的含义及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场景和图片,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长度单位。
2.操作教学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尺子、绳子、图片等。
2.学具:每人一把尺子,若干绳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物体长度,激发学生对长度的认识。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长度单位是什么吗?”让学生回顾已知的知识,为新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长度单位,如厘米、米等,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感受不同长度单位的大小。
同时,引导学生用尺子量一量身边的事物,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用尺子和绳子测量教室里的物体长度,如桌子、椅子、黑板等。
学生相互交流测量结果,培养合作意识。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让他们上讲台演示如何用尺子量物体长度,并让大家判断是否正确。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数线段(3)-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线段的定义,能识别线段,并能正确数出给定图形中线段的数量。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线段的定义2. 线段的识别3. 数线段的方法4. 实践活动:寻找生活中的线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线段的定义,数线段的方法。
2. 教学难点:正确数出给定图形中线段的数量,特别是较复杂图形中的线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线段,如直尺、电线等,引导学生关注线段。
-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还见到过哪些线段?2. 学习线段的定义- 请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线段,引导学生发现线段的特点:直直的、有两个端点。
- 给出线段的定义:线段是一条直直的线,有两个端点。
3. 线段的识别- 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判断哪些是线段,哪些不是线段。
- 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总结出线段的识别方法。
4. 数线段的方法- 出示一些简单的图形,让学生尝试数出其中的线段数量。
- 引导学生总结出数线段的方法:可以从一个端点开始,依次数到另一个端点;也可以分组数,最后把各组的数量加起来。
- 出示一些较复杂的图形,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数出其中的线段数量。
5. 实践活动:寻找生活中的线段- 让学生分组寻找教室、校园或家中的线段,记录下来。
- 分享各自找到的线段,讨论线段在生活中的应用。
6. 总结与拓展-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谈谈自己的收获。
- 提问:你们还想知道关于线段的哪些知识?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画一些线段,并数一数自己画的线段数量。
2. 家长辅助孩子寻找家中的线段,记录下来。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实践,使学生掌握了线段的定义、识别方法以及数线段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数图形1.数一数下面图形中有多少条线段解答:6+6+2=14(条)2、数一数,下图中有几个锐角?解答:4+3+2+1=10(条)3.用三角板量一量,看下图中有几个直角?解答:有三个直角.4.数一数,下图中有几条线段?几个角?几个点?解答:有5条线段;有8个角;4个点.5.数一数,下图中有几个锐角?几个直角?几个钝角?解答:锐角有3个;直角有3个;钝角有3个.6.数一数,下图中共有多少点?(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正方形变法的规律,每个正方形变大一次就增加4个点,第二个正方形是4个点,那么第三个正方形就是8个点,第四个正方形就是12个点,第五个正方形就是16个点,列出算式是:1+4+8+12+16=41)7.一张正方形的纸,沿直线剪一刀.(1)怎样剪,剩下的角只有直角和钝角?(2)怎样剪,剩下的角只有直角和锐角?(3)怎样剪,剩下的角有直角、锐角和钝角?(4)怎样剪,剩下的角都是直角?请你动手剪一剪或画一画.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设计理念】《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三年级上册的一首写景抒情的经典诗文,是宋代大诗人苏轼的一篇传世佳作。
这首诗抓住了夏季时晴时雨的特征,描绘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呈现的别样风姿,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美好情感。
课堂教学以“读”为主,通过“读”“想”“说”结合的方法理解古诗内容和意境,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掌握表达技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反复诵读古诗,从读通顺读准确到能背诵。
2、学习带拼音的字词,读准字音。
练习写字。
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1、欣赏图片,抓住重点词、句反复诵读,感受西湖晴天雨天的美丽神奇。
2、通过“读”“想”“说”结合的方法理解意思,积累语言,掌握表达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1 《长度单位——巧数线段》教案一. 教材分析《长度单位——巧数线段》是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的第一课,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学会用尺子量线段的长度,并能够进行线段的比较和排序。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长度单位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长度的经验,他们能够感知到物体的大小和长短,但是对于长度单位的概念还很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逐步理解长度单位的意义,并能够运用长度单位进行线段的测量和比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和意义。
2.学会用尺子量线段的长度,能够进行线段的比较和排序。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学会用尺子量线段的长度。
2.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长度单位进行线段的比较和排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长度单位的概念。
2.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演示和图片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长度单位的意义。
3.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量一量、比一比,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观念。
4.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提高学生的交流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尺子、线段模型、图片等。
2.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把尺子和几根不同长度的线段。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比如“小兔子赛跑”的故事,引出长度单位的概念。
展示几根不同长度的线段,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它们的长度。
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长度单位的概念,讲解尺子的使用方法。
通过实物演示和图片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长度单位的意义。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用尺子量一量线段的长度,并记录在纸上。
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根线段,用尺子量出它的长度,并记录在小组的笔记本上。
数线段数角练习题
年级:姓名:
1 、数出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多少条线段。
2、数出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三个角形
3、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
4、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
业word 可编辑
5、数一数 ,下图中有多少个三角形 ?
6、数一数 ,下图中有多少条线段 ?
想一想,数这个图中的线条 数,能直接用基本线段条数顺 次加到 1 吗?为什么? 7、数一数 ,下图中有多少个三角
形 ?
这个图形与 专业 word 可编
辑 有什么不一样?
8 、数一数下面的图形中含有☆的长方形有多少个?
参考答案:
答案分别是:1 题:21 条。
2 题:28 个。
3 题:90 个。
4 题:8 个。
5 题:13 个。
6 题:16 条。
7 题:12 个。
8 题:16 个。
专业word 可编辑。
第一讲巧数图形小朋友们,我们数学课上学习了四边形,你还记得他们的特点吗你们是不是做过下面的这种题:图中共有()个平行四边形这属于我们奥数里边的一个专题:巧数图形,你能快速的数出来吗有没有什么巧妙的办法呢现在让我们一起看一下吧。
一、数线段例1数出右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
方法一:找规律数线段。
共有3+2+1=6(条)。
方法二:分类数线段。
共有3+2+1=6(条)。
例2.数出右面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解析:线段有一个重要特征:线段都是笔直的.所以我们在数的时候,必须将这幅图分成四个部分,每一部分分别采用以线段左端点分类数的方法,然后把四部分算得结果加起来.第一部分从A到E共有4+3+2+1=10条线段.第二部分从G到J共有4+3+2+1=10条线段.第三部分是FG一条线段.第四部分是JK一条线段. 10+10+1+1=22(条)例3.一条线段上共有10个点,以这10个点为端点的不同线段共有多少条分析:一条线段上有10个点,那么我们先把线段画出来因此,共有线段:9+8+…+3+2+1=(9+1)×9÷2=45(条)总结:1、找规律数线段:一般地,如果线段上有几个点(其中n是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那么以这n个点为端点的线段共有:(n-1)+(n-2)+…+3+2+1=n×(n-1)÷2;2、分类数线段练习:下列图形中各有多少条线段(3)二、数角例4.右面图形中有几个角分析方法和数线段相同练习()个角()个角三、数三角形例5.数出下面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方法一数三角形个数的方法与数线段的方法差不多.方法二我们可以发现,可以抓住底边BC来考虑,底边BC中所包含的每一条线段都恰好对应一个三角形.底边左端点是B的三角形共有△BDA、△BEA、△BCA三个.底边左端点是D的三角形共有△DEA、△DCA两个.底边左端点是E的三角形只有△ECA一个.所以一共有三角形:3+2+1=6(个).方法三我们把图中△ABC、△ACD、△ADE看作基本三角形:由1个基本三角形构成的三角形有△ABC、△ACD、△ADE;由2个基本三角形构成的三角形有△ABD、△ACE;由3个基本三角形构成的三角形有△A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