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的特点及成因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9
干热河谷植被的保护与发展欧晓昆金振洲(云南大学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昆明650091)摘要干热河谷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些大江河中上游河谷地区常见的一类特殊的地形和气候景观单元,通过对这些干热河谷地区的人文环境,包括开发历史及植被的现状的分析,认为人为活动是直接或间接地造成当今干热河谷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动力。
该地区的植被具有特殊性,是生物多样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利用的潜力,但更需根据已有的技术经验,保护和发展干热河谷地区的植被。
关键词干热河谷植被保护发展干热河谷,顾名思义就是又干又热的河谷地貌地区的统称。
地处云南、四川两省不同地区的干热河谷由于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及其人为影响等各种因素的不同而表现出自己不同的生态特点。
作为干热河谷生态系统基本单元的植被在当地的环境影响下产生并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在人为作用日益加强并最终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稳定,影响到干热河谷地区人民的正常生活和生产活动的时候,干热河谷地区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面临艰巨的任务,而干热河谷植被的合理利用、现有植被的保护和植被的发展是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的主要内容,也是干热河谷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干热河谷主要分布于滇、川两地的金沙江,以及元江、怒江、澜沧江、红河及其支流的流域地区(杨一光,1991)。
干热河谷地区的经济开发已在许多地区实施并在当地的经济及社会生活中产生影响。
如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的云南元谋冬季和早春,蔬菜运达国内各省区的140多个地区;元江河谷的热带亚热带水果及甘蔗,也很有名,仅芒果的年产值就达到数百万元;怒江河谷的小粒咖啡也是世界有名,倍受注目。
目前在干热河谷地区种植芦荟、印楝又成为时兴。
干热河谷地区的资源开发及经济发展不仅对干热河谷地区本身的经济和社会具有较大的影响,同时对附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有影响。
但干热河谷地区由于长期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原生植被受到毁灭和破坏,致使干热河谷地区的植被覆盖率低,而森林的覆盖率更低,水土流失强度及范围加大。
高考地理小专题——河谷农业1.(2019·全国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
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实施小规模调水,但效果有限。
1994年“引洱(海)入宾(川)”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水方得以保障。
近些年来,宾川县河谷地区以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蓬勃发展。
(1)指出宾川县地形的主要特点,并推测耕地分布及数量的特点。
(2)说明地形对宾川县河谷地区干热气候特征形成的影响。
(3)用水得到保障后,当地热带、亚热带水果种植业蓬勃发展,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原因。
(4)以水果种植业为基础,提出宾川县为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可采取的措施。
【答案】(1)地形特点:山高谷深。
耕地特点:耕地主要分布在谷地和山间盆地,数量少(或面积小、占土地面积比重小)。
(2)宾川县位于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因山高谷深,谷地盛行下沉气流,气流下沉过程中增温且谷地热量不易散失,导致热(气温高),同时不易形成降水,导致干(降水少)。
(3)全年气温高,热量充足,热带、亚热带水果全年可以生长;(海拔高,晴天多,)气温日较差大,光照强,有利于水果品质提高(糖分积累)。
(4)吸引相关企业投资,发展水果加工业;引进并培育优良品种,树立品牌;加大宣传力度,开拓水果销售市场;促进以水果种植为基础的旅游产业化;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等。
2.(2019·江西南昌二中高二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是衝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某考察队到素有新疆的“湿岛”之称的伊犁河谷进行了野外调查,通过对不同植被下土壤剖面的采样,分析发现了伊犁河谷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见下图)。
研究还表明,不同的气候条件、人类干扰强度,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输入量以及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碳的分解转化,从而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含量。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小专题之干热河谷典型例题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干热河谷是指高温、低温河谷地带。
云南元江积温8704.5℃,年日照时数4420h,是云南三大火炉之一,也是我国最为典型的干热河谷。
材料二:火龙果属南亚热带水果,具有喜旱怕湿、喜高温的特性,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环境价值,被人们称为“吉祥果”。
元江干热河谷地带,是天然的种植火龙果的优质地区,在2015年种植火龙果已达2万亩,并建设了火龙果系列产品深加工基地、生态旅游庄园。
材料三:元江干热河谷位置图(1)结合材料分析元江河谷干热的形成原因。
(2)从气候角度分析元江地区火龙果品质优良的条件。
(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简述火龙果产业对当地的积极影响。
参考答案:(1)纬度低,气温高;位于河谷,地势(海拔)较低,气温高;受山地阻挡,冬夏季均位于背风坡,产生焚风效应(气流下沉増温),气温高;地处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蒸发旺盛,干旱;(2)纬度低,积(气)温高,热量充足;年日照时数长,光照充足,利于光合作用;多晴天,昼夜温差大,利于养分富集;低湿的环境,利于火龙果生长(3)种植面积大,增加农民收入;发展深加工和生态旅游,增加就业;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脱贫致富;改善了生态环境典型例题二: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长江上游金沙江是从青海玉树到四川宜宾,其景色雄壮秀美,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游览。
下图是游客在金沙江干流南部河谷拍摄的照片,河谷两岸植被较为稀疏,多枯黄色,这样的河谷在地理学中称为“干热河谷”。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该流域的地形特征。
(2)试分析图中“干热河谷”植被稀少、枯黄的原因。
(3)金沙江以河水含沙多著称,而今越往流域下游河水越清澈,请分别说明原因。
参考答案:(1)以高大山地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大(2)该地区纬度低,气温高,蒸发量大;高大山地对来自西南方向的暖湿气流阻挡作用强(地处背风坡)降水少;且干燥的下沉气流增温效应强(焚风效应强),形成干热河谷,因此植被稀疏,颜色枯黄(3)金沙江流域地势起伏(山高坡陡);断裂发育,岩层破碎。
金沙江干热河谷气候特征及其避寒旅游资源罗成德;王付军【摘要】金沙江干热河谷位于川滇之间,面积约2.9万km2.气候属于北热带,日照充足,炎热干燥,干雨季节分明;冬季阳光灿烂,气候温和,相对干燥,空气质量良好,是我国西南尤其是四川不可多得的一块避寒旅游地.【期刊名称】《乐山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32)008【总页数】6页(P46-51)【关键词】金沙江;冬季;避寒;旅游资源;干热河谷【作者】罗成德;王付军【作者单位】乐山师范学院旅游学院,四川乐山 614000;乐山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四川乐山 61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96金沙江干热河谷西起云南鹤庆中江,东至四川布拖镇平,其间金沙江干流长约850 km,包括其两侧支流:泡江、雅砻江、安宁河、龙川江、普渡河、小江、黑水河等的河谷,海拔1300~1600 m(阴坡低,阳坡高)以下的河谷地区。
大致在101°15′~103°3′E 和25°28′~27°18′N之间。
总面积约2.9万km2,其中四川约1.4万km2,云南约1.5万km2(图1)。
干热河谷气候是我国西南山地河谷的一种特殊的气候类型,分布于横断山区南部与云南高原的深切河谷地带。
这一地带除云南南部地区外都远离热带,却具有北热带的气候特征,但它又不同于一般偏湿的北热带气候,而具有干旱的特点。
金沙江干热河谷尤其具有此类气候的典型性。
多年来由于学者们对干热河谷气候研究的深入,对干热河谷气候的定义也日臻完善。
笔者根据多数学者对干热河谷气候指标的界定,定义干热河谷气候为最冷月平均气温≥10 °C,极端最低气温>0 °C,≥10 °C 的积温>7000°C。
持续天数>350 d,年平均干燥度>1.5的河谷气候[1]。
上述标准,较之1960年中国科学院华南科考队提出的新的我国热带标准的积温下限低500°C,这是干热河谷的特殊情况。
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环境与发展专题强化(4)人地关系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读人类活动与环境质量联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关于图中序号的含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A.①为生产规模过大B.②为过度利用自然资源C.③为生产活动遵循自然规律D.④为破坏生态环境2、下列关于该图所反映的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A.人类必须停止开发资源,恢复自然环境原始面貌B.人类与自然环境具有对立性C.必须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D.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向恶性循环方向发展翁丁佤寨位于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如下图),是佤族历史文化和传统建筑保留最完整的原生态村落。
村寨四周大山相围,寨内民居均为全木结构茅草房,当地为开发旅游业,原住民已基本搬离老寨。
2021年2月14日下午,一场突发大火在数小时内将老寨夷为平地。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翁丁佤寨的民居体现了人地和谐的思想,表现在( )A.建在海拔较高处,有利于减少外界的干扰B.底层架空的干栏式茅草屋,有利于防风避寒C.村落呈向心型布局,有利于抵御外来入侵D.原住民搬离老寨,有利于传统聚落的保护4、翁丁佤寨2月份易发生火灾,主要原因是( )A.天气干燥,茅草容易起火燃烧B.位于冬季风迎风坡,火势蔓延快C.植物蒸腾耗水量大,水源干涸D.四周被高山环绕,水汽难以进入林盘是川西一种典型的聚落。
林盘里竹树成林,掩映农舍,溪流穿林,鸟鸣雀飞。
下图为林盘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林盘体现的人地关系是( )A.崇拜自然B.人定胜天C.我行我素D.人地和谐6、林盘中树、竹林主要生态功能( )A.保护居民隐私B.调节局地气候C.提供生活燃料D.防止水土流失7、乡村振兴是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着眼于我国当下国情与未来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保障乡村充分发展、促进城乡均衡发展的重大发展战略。
第l0卷第3期 2 0 0 2年9月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VO1 10 \().3
Sept, 2002
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区生态安全问题探析 杨万勤 王开运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成都610041) 宋光煜 宫阿都 何毓蓉
(西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重庆400716)( 国 学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成都610041)
摘 要 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区的生态安全问题与西部大开发中金沙江流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工农业可持续发 展息息相关。初步调查研究了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区元谋段生态安全现状,指出区域内自然环境条件恶劣,植被 退化与破坏严重、不良耕作与过度放牧、生态安全意识薄弱、生产力低下和经济落后等是威胁区域内生态安全的主 要因素,进而提出建立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生态安全体系的基本措施。 关键词 生态安全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 可持续发展
Investigation on ecological safety in the dry—hot valley of Jinsha River YANG Wan—Qin,WANG Kai—run(Chengdu In— stitute of Bi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hengdu 610041),SONG Guang—Yu(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 onment, ̄mthwe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6),GONG A—Du,HE Yu—Rong(Institute of Mountain Hazards and Environment,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Chengdu 610041),( EA, 2002.10(3):l16~ll8 Abstract Ecological safety of the dry—hot valley of Jinsha River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SUS— 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middle—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and Jinsha River basin in west development of China. Present situation Of ecological safety in Yuanmou dry—hot valley of Jinsha River is investigated in this work It is shown that adverse natural condition,serious vegetation degradation and forest loss,harmful cultivation and overgrazing,weak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low productive forces and backward economy are the main reasons tO threaten the regional eco— safety.Finally,fundamental Ineasures on establishing the eco—safety system of the dry—hot valley of Jinsha River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Ecological safety,Dry—hot valley of J insha River,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20届高三地理微专题干热河谷一、单选题河谷地带按说是最不缺水的地方,可在西藏昌都.金沙江、澜沧江与怒江流过的峡谷,却大多干旱少雨,甚至一派亚热带荒漠景象,它们被称为“干热河谷”。
回答下列各题。
昌都地I*水事及主要瞰将分布图1.按照地带性分布规律,这些“干热河谷”的谷底应分布的植被为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高山草原与草甸C .亚热带草原D .温带落叶阔叶林2.“干热河谷”的成因是A.大气环流B.海陆位置C.热岛效应D.焚风效应1.A 图中的河谷地带处在我国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按地带性分布规律应分布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D 图示地区山高谷深,河谷处在季风的背风坡,形成焚风效应,干旱少雨。
考点: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金沙江干热河谷蜿蜒于四川、西藏、云南三省(区),全长约为2300千米,森林覆盖率低,但是具有脐橙种植的独特小气候条件。
下图示意金沙江干热河谷某处景观。
据此完成各题3.金沙江干热河谷脐橙种植的独特小气候条件是A.纬度低,年均温高B.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C.降水少,湿度较小D.山脉阻挡,寒潮影响小4.图示河谷中碎石遍布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炎热干燥,岩石物理风化严重B.河谷多大风天气,风力搬运作用强烈C.滑坡和泥石流多发,碎石堆积较多D.河流流速和流量减小,碎石大量沉积3.B 根据题目,干热河谷,说明气候环境是降水少,晴天多,脐橙种植的独特小气候条件是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养分积累,B对;该地位于第一级阶梯边缘,海拔高,年均温不高,A错。
脐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果树,降水少,湿度较小,不是脐橙生长的有利条件,C错;河谷受高原山脉阻挡,寒潮影响小,与脐橙种植独特小气候无关,D错。
4.D 结合图示信息可知,该河谷较平坦,故图中碎石遍布的主要原因是河流流速和流量在该地减小,碎石大量沉积,D对;图中碎石比较圆滑,棱角少,是流水侵蚀形成,A错;干热河谷降水少,滑坡和泥石流少,C错;受山脉阻挡,河谷比较闭塞,大风天气少,B错。
云南干热河谷干热河谷是指在高温多雨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使原来的湿润或半湿润的森林环境变得异常干燥。
由于人类过度垦殖造成严重的土壤侵蚀、流失、沙化,加上采矿业等活动,目前已经使这些区域许多原始生态系统遭受破坏。
云南西部与缅甸、印度接壤,东南与越南毗邻,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云南省属于我国西南内陆,与我国中原与华北相比处于偏远的位置。
这种气候非常适合植物的生长,同时也给了很多野生动物生存的空间,而其中的鸟类就更不用说了,数量众多,但近几十年来,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猛,对自然资源需求量急剧增加,导致了全球性的水资源短缺,并且引起了各方面的灾难。
虽然我国西南地区山清水秀,绿树成荫,但现如今却是满目疮痍,满眼苍夷。
本文通过对云南干热河谷进行探究,让读者感受到当代社会背景下自然环境被破坏的情况。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工农业发展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国开始向外界寻找能够充足利用的能源,煤炭便应运而生,其他矿产资源的勘测也逐渐深入,云南干热河谷的煤炭储备量也开始显露头角,开始受到广泛关注。
作为我国主要能源供应基地,煤炭带来的好处毋庸置疑,既解决了我国能源紧张问题,又促进了国家经济建设,真可谓“一举两得”。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将能源开发重点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忽视了西部的能源开发,尤其是煤炭的开发,致使西部的荒漠化程度愈演愈烈,在政府的号召下,煤炭企业纷纷投身于新型能源——风电场的建设中去,为了保证风机的正常运转,国家还专门修建了风力发电站,用于输送电力。
然而,这样做无疑是弊大于利的,首先,风电场在输送电力的同时,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破坏臭氧层;其次,为了追求风力发电的最大效率,将大量风车安装在高原上,容易造成严重的高原反应,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再次,风力发电依赖风力,因此在建立风力发电站时,必须考虑风力资源的稳定性,否则会造成断电,影响整个风力发电站的运营。
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小专题之干热河谷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小专题之干热河谷2020典型例题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8704.5 材料一:干热河谷是指高温、低温河谷地带。
云南元江积温,是云南三大火炉之一,也是我国最为典型的干热河谷。
年日照时数4420h材料二:火龙果属南亚热带水果,具有喜旱怕湿、喜高温的特性,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环境价值,被人们称为“吉祥果”。
元江年种植火龙果已达干热河谷地带,是天然的种植火龙果的优质地区,在2015 2万亩,并建设了火龙果系列产品深加工基地、生态旅游庄园。
材料三:元江干热河谷位置图1)结合材料分析元江河谷干热的形成原因。
()从气候角度分析元江地区火龙果品质优良的条件。
(2 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简述火龙果产业对当地的积极影响。
(21/ 1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小专题之干热河谷参考答案:)纬度低,气温高;位于河谷,地势(海拔)较低,气温高;受山地阻挡,(1冬夏季均位于背风坡,产生焚风效应(气流下沉増温),气温高;地处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蒸发旺盛,干旱;)纬度低,积(气)温高,热量充足;年日照时数长,光照充足,利于光(2 合作用;多晴天,昼夜温差大,利于养分富集;低湿的环境,利于火龙果生长)种植面积大,增加农民收入;发展深加工和生态旅游,增加就业;利于(3 产业结构调整和脱贫致富;改善了生态环境典型例题二: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长江上游金沙江是从青海玉树到四川宜宾,其景色雄壮秀美,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游览。
下图是游客在金沙江干流南部河谷拍摄的照片,河谷两岸植被较为稀疏,多枯黄色,这样的河谷在地理学中称为“干热河谷”。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该流域的地形特征。
1(21/ 2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小专题之干热河谷2)试分析图中“干热河谷”植被稀少、枯黄的原因。
()金沙江以河水含沙多著称,而今越往流域下游河水越清澈,请分别说明(3 原因。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的特点及成因分析 引言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是本次实习的重要一站,我们主要以沿途观测、老师讲解的方式了解这一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这一地区独特的气候类型、地貌特征、植被类型以及典型的冲积扇类型、大量的泥石流现象都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在元谋站、攀枝花站下车真切体会到了干热河谷的“热”!虽然没有详细的考察这一地区的地理特点,但我还是凭着兴趣,实习结束后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查阅大量资料,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的特点及成因分析进行浅显分析。 1.金沙江干热河谷概述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是我国较为典型的干热地区之一,素有“内陆热带飞地”之称。金沙江干河谷为金沙江的上游地区。其干热河谷全长800余km,呈准东西向的横向贯穿于云南高原的北部,河谷深切,峰峦重叠,谷坡陡峭。自然条件复杂,垂直分异显著。该地区恶劣的气候与土壤条件,加上长期的人为干扰,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带,成为我国造林极端困难地区之一,也是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受到特殊地型的影响,且与西南季风近直交,直接阻挡着来自孟加拉湾的暖湿气流,形成了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而且金沙江干热河谷下段(东川区),由于受到人为、自然因素的综合影响,形成了闻名中内外的“泥石流”天然博物馆。 2.干热河谷特点 气候特点 实习沿途经过金沙江干热河谷段气候特征表现为湿度上的干和温度上的热。如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区年降雨量为623mm,年蒸发量3737mm,年均温℃,干燥度达.旱季约7个月(11—5月份)降水量不足50mm,年蒸发量为。实习经停元谋火车站时,下车直接感受到4月底旱季的炎热和干燥,如火烤一般。 植被特点 具有典型的旱生植物特征。植被群落外貌为热带常绿肉质多刺灌丛、稀树灌草丛,空间成层结构中无明显乔木层,热带种属常绿和落叶乔木呈独立单株散生;灌木层与草本层明显, 灌木层是低伏灌木,草本层地面覆盖度最高; 植被形态在干热生境中出现变异, 适应旱生形态显著。 实习沿路有大量的剑麻、龙舌兰分布,与周围的干旱枯黄的草本植物形成鲜明对比。稀树管草丛以黄茅、拟金茅为绝对优势;灌木以余甘子为主,另有车桑子、麻疯树等。河谷地区植被生长情况较好,主要问题在居民点附近分布的乔木树种,常有木棉、酸角、番石榴、香椿等单株零星分布。
图1 剑麻、龙舌兰 图2 农耕玉米田 植被类型具有明显的“热”特征。仙人掌等热带干性植被生长茂盛已成树。芒果大面积种植,成为本地区主要的水果。此外火龙果、菠萝、葡萄也有广泛的种植。 该地区农作物生产有一个典型现象:玉米呈现出不同的生长时期,相邻的几块耕地有的玉米田才刚发芽,有的玉米田已经开花,还有的玉米田已经收割。这一人为种植的植物生长现象充分表明了这一地区的热量十分充足,在特殊的气候条件下形成了独特的地貌植被景观。 土壤特点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的土壤垂直地带性特点显著。主要以干热河谷燥红土、赤红壤、红壤为主。 (1)干热河谷燥红土 分布于1500米以下的谷地为南亚热带半干旱气候区,年均温21℃≥10℃,积温为7500℃,年降水量在800mm左右,集中于6——10月。冬春二季干热少雨,蒸发旺盛,年蒸发量为降水量的三倍,属于气温高,雨量少而蒸发量大,焚风效应相助的干热河谷气候类型。植被为稀树灌木草丛类型,主要有耐旱草本和灌木组成,这种生物气候条件下,发育为具有热带性质的燥红土。其基本特征是:富铝化程度比热带砖红壤弱,中性和微碱性反应,有机质有一定积累,Ha/Fa比值也比温热地区红壤、砖红壤高,土壤下层有石灰反应。 (2)赤红壤 分布于安宁河谷下游热量丰富的谷地以及金沙江部分支流河谷,海拔在1300米以下。形成的气候条件与我国南亚热带赤红壤类似,年均温19℃—20℃,≥10℃积温6500—7500℃,年降雨量1000mm以上,干燥度左右。这是由于特殊的地形条件形成的,左南亚热带指标组成中含有较多的热带成分,如木棉、番石榴、圆叶榕等,同时也栽培部分热带经济作物如芒果、木豆等。赤红壤的成土过程既受过去地质时期富铝化作用影响,也与现代成土过程有关,从土壤基本性态看,主要是现代生物气候条件下发育的。 (3)红壤 主要分布于1500—2300m山地,冬暖夏凉四季如春,干湿季明显,自然植被为亚热带干性常绿阔叶林或松栎混交林,主要树种有云南松。主要分布于西昌以南沿米易到攀枝花失去附近。主要特征是:①除A层暗红色外,全剖面鲜红色;②有机质含量表层为3—5%,下层为1%左右;③具强酸性反应,PH值—,盐基饱和度低;④质地粘重。开垦后表层有机质急剧下降达1%左右。 图3 元谋地区土壤 3干热河谷形成因素分析 区域性的气候环境 ①热量基础 云南大部分地区地理纬度为北纬21°~ 28°左右, 热量条件由南至北出现热带、准热带、亚热带。但印度热带季风的影响范围可沿河谷北延至北纬28°, 云南的热带山原特征明显, 云南自然地带的分异都是以热带山原为基础的。在正向垂直地带性的表现是窄幅带状的急速变化, 深陷地形则更接近于自然地带的水平地带性特征。横断山的深切河谷形成高热量地带, 气温持续偏高, 多年日平均气温18℃~ 20℃ , ≥10℃积温一般为6000e℃~ 6500℃。 ②季风气候 云南干热河谷的分布范围集中在西南季风区内,冬半年,干热河谷分布区受热带大陆季风气候控制,天气晴朗干燥,区域性的干旱状态持续平均由11月至翌年5月,干热河谷内的暖冬( 或长夏无冬气候) 特征明显,元江冬半年日均温>1512e , 夏半年,干热河谷分布区受西南季风控制,深厚达5000m~ 6000m的西南暖湿气流形成雨季, 因受青藏高原的地形阻挡,青藏高原的迎风坡面形成地形雨, 降水充沛,最高达年降水4500mm, 但是在延伸至云南山原腹地的路程中逐步衰减。同时东南季风也控制国东部沿海和长江以南形成雨季, 气候湿润, 年降水1000m左右。但是在延伸至云南山原腹地的路程中逐步衰减。沿水汽流运行方向, 随着延伸进入内陆腹地的程度增加, 水汽流运行路径增长,已经过多次地形抬升形成降雨, 引起水汽流的能量、水汽数量、水汽流规模和深厚程度的衰减, 降雨的数量与同纬度的云南与青藏高原东南部,以及福建、浙江相比,云南山原是个降水相对较少的地带,但是却有较多的蒸发量, 使降水蒸发的比值相对较大,形成一个相对干旱地带。 ③焚风效应 云南山原是一个由北向南逐渐倾斜的高原地带,沿河谷走向的山脉排立在河谷两侧,对水汽气流的阻挡而形成降雨,并有降低水汽含量、减弱势力的作用, 在干热河谷两侧的山脉,不同坡向有明显的降水差异;同时,在深陷河谷中的背风坡面出现的焚风效应对河谷内气候影响较大, 另外河谷局部环流以谷风形式持续时间较长,其结果必然是地面蒸发作用旺盛,水汽遗失趋势长时间维持。 ④水热匹配失衡严重 河谷地区降水量季节变化大,5—10月为雨季,降雨量大(89%—95%),降雨汇成地表径流流失大;干季降雨量小(5%—11%),地面土层裸露、石砾多吸热多,蒸发剧烈且持续时间长。 森林植被的影响 本区域植被主要是多刺灌丛和稀树灌木丛,在空间分布上形成了自谷底上升的优势群丛依次是草丛、灌木丛、稀树灌丛,这样的分层情况反应出了植被生长受干热影响程度,当气候条件发生变化或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就会出现植被的退化,进而促进本地区干热化的加剧。据资料记载,干热河谷边缘地区曾有森林分布,在森林砍伐后该地区很难恢复,进而退化呈灌丛和稀树灌木丛。 河谷坡地的退化 金沙江河谷地区多高山峡谷,山高谷深,河谷坡地多且坡度大。由于干热河谷地表缺乏植被覆盖,地面反射率高,进而更进一步促进本地区近地面大气温度增高。 与此同时,由于本地区坡地植被覆盖率、坡度大、降水集中,所以水土流失现象严重、滑坡地质灾害频发,导致了干热河谷地区耕地退化,进而导致农业种植减少,这也间接导致了干热河谷地区干热的现状。 人为因素的影响 干热河谷的地段区位都是闭塞偏远的山区腹地, 长期以来利用土地资源开垦种植, 陡坡开垦等不合理的开垦制度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资源不断退化;传统的以木材为主要燃料,森林植被破坏严重,导致现今灌木丛及干热气候的不断发展。 4存在的问题 脆弱的生态系统 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山高、坡陡、谷深,山地植被自然带单一、环境容量小,加之人为开采大量矿产资源导致地表土壤被破坏、全球气候变暖、人口增长压力等一系列自然、人文因素导致了该区生态环境脆弱,并且一旦被破坏就很难恢复和重建。因为本地区的生态重建既要考虑生物物种的适应性难题,又要满足贫困山区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 水土流失严重 本地区坡地面积大、植被覆盖率低,过度开垦以及植被破坏导致本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在这一问题中,人类活动对土地的退化起到了非常大的影响,随着原生植被和次生植被的破坏,土质变得疏松,这就形成了水土流失的基础。雨季来临,降水集中且降水量大,这样就极易导致水土流失,特别是不发达地区广种薄收,表层土壤的有机质流失很大,导致土壤贫瘠、肥力下降,保水保肥能力差,本区生产力下降,导致本地区农业生产落后、经济贫穷的恶性循环。 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严重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水热矛盾突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金沙江及支流两岸地形陡峭、植被覆盖率低、矿产开发以及陡坡开垦,致使地表植被稀疏、土层裸露,地质条件极不稳定,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十分严重。金沙江干热河谷东川地区,形成了闻名中内外的“泥石流”天然博物馆。而本地区山前冲积扇多数为人口集中地、农耕产业区,地质灾害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巨大。同时,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是成昆铁路上的交通要塞,地质灾害对铁路运输影响巨大。所以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也是本地区重要的限制性发展因素。
图4 山前冲积扇 图5 泥石流沟 5干热河谷的可持续发展 植树造林、恢复植被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