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航事件涉及的系列国际法相关问题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6
第1篇一、背景介绍南海争端是指我国与周边国家在南海地区的领土、海洋权益等方面的争议。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海洋权益意识的增强,南海争端日益凸显。
我国与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和主张存在较大分歧。
为了解决南海争端,各方纷纷寻求国际法的适用,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案例概述本案涉及我国与菲律宾在南海有关领土和海洋权益的争议。
2016年7月12日,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对本案作出最终裁决,认定我国对南海九段线内的历史性权利不构成有效的主权依据,同时否定了我国对南沙群岛及相关海域的海洋权益主张。
我国政府对此裁决表示坚决反对,认为该裁决违反了国际法,特别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规定。
三、案例中涉及的国际法法律知识1.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公约》是国际海洋法的基本法律文件,于1982年通过,1994年正式生效。
我国是《公约》的缔约国之一,承担了相应的国际义务。
(1)领海与毗连区根据《公约》第3条,领海是指沿海国主权及于其陆地领土及其内水以外的一带海域,其宽度不得超过12海里。
毗连区是指领海以外,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沿海国对其具有特定权利,包括海关、财政、卫生和移民等方面的管制权。
(2)专属经济区根据《公约》第57条,专属经济区是指领海以外,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沿海国对其具有主权权利和管辖权,包括对自然资源、航行、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等活动的管辖权。
专属经济区的宽度不得超过200海里。
(3)大陆架根据《公约》第76条,大陆架是指沿海国陆地领土及其内水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及其上覆水域。
沿海国对大陆架享有主权权利和管辖权。
2. 国际法院规约国际法院规约是国际法院(又称海牙国际法庭)的基本法律文件,于1945年6月26日通过,1948年生效。
我国是国际法院的创始成员国之一。
(1)国际法院的管辖权根据国际法院规约,国际法院的管辖权分为两类:一是对人管辖权,即对国家或国际组织的管辖权;二是对事管辖权,即对国际争端的管辖权。
第1篇一、案件背景张三(原告)与李四(被告)于2010年签订了一份房屋租赁合同,约定张三将位于某市某区的房屋出租给李四,租赁期限为三年,自2010年1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止。
合同中明确约定租金为每月人民币5000元,支付方式为每月初支付当月租金。
此外,合同还约定了房屋的维修责任、违约责任等内容。
在租赁期间,双方均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了各自的义务。
然而,2013年10月,房屋因电路老化发生火灾,导致房屋部分损坏。
张三要求李四承担维修责任,但李四以房屋属于租赁期间损坏为由拒绝赔偿。
随后,双方就房屋维修责任问题产生纠纷,张三遂将李四诉至法院。
二、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1. 房屋在租赁期间发生火灾,维修责任应由谁承担?2. 李四是否应承担房屋火灾造成的损失?三、案件分析1. 关于房屋维修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二十一条规定:“租赁物在租赁期间发生维修、更换、扩建等必要费用,由出租人承担;但因承租人使用不当或者故意、重大过失造成的损失,由承租人承担。
”在本案中,房屋火灾是由于电路老化造成的,并非李四使用不当或故意、重大过失所致。
因此,根据法律规定,房屋维修责任应由出租人张三承担。
2. 关于房屋火灾损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二十三条规定:“租赁物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原因造成损失的,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外,租赁物损失由出租人承担。
”在本案中,房屋火灾属于不可抗力事件,且双方在合同中并未对房屋火灾损失进行约定。
因此,根据法律规定,房屋火灾造成的损失应由出租人张三承担。
四、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房屋在租赁期间发生火灾,维修责任应由出租人张三承担。
同时,房屋火灾属于不可抗力事件,损失应由出租人承担。
据此,法院判决:1. 张三应承担房屋维修责任,并负责维修房屋;2. 李四无需承担房屋火灾造成的损失。
五、案例分析总结本案涉及房屋租赁合同纠纷,通过对案件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在房屋租赁合同中,明确约定维修责任、违约责任等内容对于保障双方权益具有重要意义;2. 面对房屋租赁纠纷,当事人应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避免因法律知识不足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3. 法律法规是解决纠纷的重要依据,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对于维护自身权益至关重要。
马航MH370事件损害赔偿论董念清【期刊名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00)005【摘要】航空运输事故的赔偿是一件相当复杂的事情,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的损害赔偿更是如此。
解决赔偿的基本法律依据是1999年《蒙特利尔公约》,该公约对于乘客伤亡并没有规定一个最高的数额。
诉讼时效的计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的法律规定。
113100特别提款权虽然是固定不变的,但具体换算成人民币的数额,却因换算时间的不同而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并不是所有的空难事故的案件原告得到的赔偿额都很高,实际的情况是有高有低,取决于每个案件的具体情况,从航空事故理赔实践看,实际赔偿额远远高于法定数额。
乘客因自己购买商业保险所得到的赔偿与承运人对乘客应承担的赔偿责任是完全不同的事,承运人的责任不因此而免除。
【总页数】6页(P29-34)【作者】董念清【作者单位】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航空法研究中心,北京1001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F934【相关文献】1.竞争性假设分析法在大型突发性事件分析中的应用研究--以“马航MH370失联事件”为例 [J], 施国良;周晓帆2.突发灾难事件谣言及治理策略——基于马航MH370失联事件 [J], 冯元3.卫星搜寻马航MH370的得与失--卫星应用专家谈马航飞机失联事件 [J], 靳颖;贠敏;成雯珊4.国际民航安全法律--基于马航MH370事件和MH17事件的分析 [J], 董念清5.突发公共事件微博谣言的演化机制研究——以“马航MH370失联事件”新浪微博谣言为例 [J], 杨晓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0227)《国际法》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外交庇护2.内水3.国际地役4.归化5.毗连区6.内海湾7.庇护8.卡尔沃条款9.反报10.有限豁免原则11.普遍管辖12.领事13.登临权14.最惠国待遇15.基线16.国籍17.邦联18.强行法19.过境通行制20.条约二.简答题1.简述紧追权的内容。
2.简述可归因于国家的不当行为的类型3.《蒙特利尔公约》把哪些行为列为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罪行?4.简述《条约法公约》所规定的条约自始无效的条件5.现代国际法取得了哪些新发展6.如何理解公海自由制度?7.简述国籍的重要作用。
8.简述人权及其基本内容。
9.简述国际法的特征。
10.简述《联合国宪章》确立的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11.简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12.简述国家管辖权的基本内容.13.简述属地管辖权的基本内容。
14.简述属人管辖权的基本内容。
15.简述保护性管辖权的基本内容。
16.简述普遍管辖权的基本内容。
17.简述国家的基本义务.18.简述国家主权豁免原则的基本内容。
19.简述绝对豁免与有限豁免的区别。
三.单项选择题(本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下列哪一项不是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构成要件()。
A.各国公认B.具有普遍意义C.构成国际法的基础D·为《联合国宪章》所确认2.联合国《国际法院规约》中的哪一条通常被认为是对国际法渊源的权威性说明?() A.第2条 B.第28条C.第38条 D.第 40条3.下列哪一个不是国际法上的主体()。
A.国家B.政府间的国际组织C.红十字会、绿色和平组织D.正在争取独立的民族4.以下选项中哪一项不构成国家的基本要素?()A.有确定领土 B.享有主权C.有一个政府D. 平等权5.国际法上其他国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承认属于()。
A.对新国家的承认B.对新政府的承认C.对交战团体的承认D.对正在形成独立国家的民族的承认6.下面是对国家承认的方式之一事实上承认的表述,正确的是()。
国际法案例分析1、美国参议院通过所谓“西藏问题”修正案1987年,美国国会的少数议员,策动参、众两院通过欢迎达赖访美的决议,并且让达赖利用国会的讲坛发表鼓吹“西藏独立”,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论。
同年10月6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一项关于所谓“西藏问题”的修正案,颠倒是非,污蔑中国在西藏侵犯人权。
对于美国国会少数人的恶劣行径,我们对相比表示极大的愤慨。
美国参议院通过的所谓“西藏问题”修正案涉及国际法的问题有以下几点:(一)所谓修正案是违反互不干涉内政原则的互不干涉内政原则是从国家主权原则引申出来的一项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它是指一国不准以任何借口干涉他国的内外事务,不准以任何手段强迫他国接受另一国的意志、社会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西藏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人民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之一。
因此,有关西藏的任何问题都是中国的内部事务。
别国是无权干涉的。
而美国国会的少数人围绕所谓“西藏问题”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都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
任何国家或者任何人企图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都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坚决反对的,也是永远不会得逞的。
事实上,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者、殖民主义者都把他们的魔爪不断地伸向西藏,妄图把西藏从中国领土分裂出去,但是他们的阴谋始终未能得逞。
(二)所谓修正案侵犯了我国领土主权领土主权是国家主权原则的重要内容和表现。
西藏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然处于中国主权管辖之下,这早已为世界各国所承认。
现在,美国国会的所谓“西藏问题”的修正案,妄图把西藏从我国领土分裂出去,这就是破坏和分裂领土完整,侵犯我国领土主权。
(三)所谓修正案违背了美国承认的国际义务1972年2月28日中美在上海签署的联合公报中庄严宣布:“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
但是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按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国际法案例1、民用航空运输公司诉中央航空运输公司案---国家财产继承[案情]1949年,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革命取得了全面胜利.推了国民党政权。
这一年国民党当局由南京到广州,10月又到重庆,11月到云南,最后于12月9日越过海峡逃到台湾岛。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国民党政府在它覆灭前夕,于9月下令将居于国家所有的中央航空公司40架飞机飞往英国控制下的香港启德机场。
11月9日,在香港的中央航空公司的职员宣布起义并意欲把他们控制的飞机归属于新政府。
11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中央航空公司及其财产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
但1949年12月12日,国民党台湾当局却将中央航空公司的这些飞机以15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两个美国公民陈纳德和威拉尼尔。
此二人又以合伙人的资格把飞机卖给了在美国特拉华的一个联营的民用航空公司。
该公司为请求飞机的产权诉讼到香港法院,请求依据特别法声明这40架飞机是该公司财产。
1950年5月10日,英国政府给香港最高法院发出了一道枢密院令,以在香港启德机场上的飞机的所有权有争执为由,指令其所有权应由法院判决,“并且关于这些飞机的诉讼,即使这案件中的被告为一个外国主权国家,法院仍有权处理”。
该法令还规定在法院未判决之前,香港总督可以扣留这些飞机,并于最终判决后执行法院判决。
香港的初审和上诉法院驳回了原告的请求,认定这些飞机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财产,并认为出售飞机违反已确定的连续原则。
法官的附带意见指出:“新政府应继承旧政府的历有权利,除非旧政府成员的行为是越权或是作为受托人对国家的不忠诚行为,并且是为一个外国和不适当的目的。
”审判法官认为,那时联合王国政府已完全可以撤销对国民党政府的承认,这种出卖只不过是为了防止这些飞机落人共产党政府手中的一个策略而已。
原告对上述判决不服上诉到英国枢密院司法委员会。
司法委员会完全改变了下级法院的判决,于1952年7月28日做出终审判决。
航班代码共享与旅客权益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一马航空难与航班代码共享2014 年3 月24 日晚10 点,马来西亚总理确认MH370航班飞机在印度洋南部坠毁,机上无一人生还。
轰动一时的马航空难事件中一共涉及239 名旅客,其中有7 名旅客乘坐的是代码共享的航班。
究竟什么是代码共享航班? 代码共享航班的旅客运输中缔约承运人与实际承运人的法律关系如何,航空旅客乘坐代码共享航班发生事故如何维护其合法权益?多数学者认为航空代码共享就是指一家航空公司通过协议允许另一家或多家航空公司( 市场方) 在己方经营的航班上使用其航班代码的经营行为。
1944 年8 月美国运输部将代码共享概括为: 某一航空公司的指定航班号码被用于另一航空公司所营运的航班之上的作法。
这是迄今为止代码共享在世界范围内的第一个官方解释。
也有人把代码共享拆成二字代码与共享两部分来分析二字代码是有商号特性的商业标识,二字代码权是商业标识权,属于知识产权中的工业产权,二字代码授权使用的法律关系则可参照商号许可进行调整; 共享即航空公司授权其他航空公司使用其二字代码,反之,该航空公司享有同等待遇。
由上可知,代码共享其实就是指: 一家航空公司通过协议约定允许另一家或多家航空公司在己方经营的航班上使用其航班代码的经营行为。
二航班代码共享对航空旅客权益的影响代码共享合作的重要意义在于采用代码共享的航空公司能够在不实际增加成本的情况下,扩展航线网络,提高运营效率,从而增强竞争能力,避开政府双边谈判和第六航权的限制,获得最大收益,同时,给旅客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但代码共享的发展也给航空旅客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航班代码共享给航空旅客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为了表面上的无缝隙服务,不同伙伴航空公司提供的同等服务往往存在明显的区别,而旅客往往不能提前知道;授权双方未履行告知义务,限制了旅客的自主选择权。
二字代码授权使用在客观上带有欺骗性,旅客选乘一家航空公司的飞机,可实际却是由另一家航空公司在执飞,实际上就是欺骗旅客。
国家开放大学《国际法》形考任务2题库(题目顺序是随机的,使用查找功能(Ctrl+F)进行搜索)一、单项选择题1、()把危机国际民用航空机场安全的暴力行为定为犯罪。
答案:蒙特利尔公约的补充议定书2、()不能行使紧追权。
答案:民用商船3、()是指以海水退潮时离海岸最远的那条线做为领海的基线。
答案:正常基线法4、()是指以在沿海岸向外凸出的地方或沿海岛屿的外缘上选定若干基点,然后将相邻的基点连成直线,形成沿海岸的坡折线。
答案:直线基线法5、()于1609年发表了 海洋自由论》,论证了海洋不得为任何国家占有,也不应为任何国家控制,而应为各国自由利用。
答案:格老秀斯6、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是( )年在( )签订的。
答案:1944 芝加哥7、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在联合国主持下于1982年第( ) 次海洋法会议上通过的。
答案:三8、1702年,荷兰著名法学家( )在他发表的 海洋领有论》中提出把海洋区分为领海和公海,指出领海属沿岸国主权管辖,公海则不属于任何国家。
答案:宾刻舒克9、18世纪末开始,一些国家宣布的领海法令大体上都按照( )确定领海宽度。
答案:大炮射程论10、除群岛国的情形外,领海基线向陆一面的海域叫做( )内陆水。
答案:内水11、从国际法角度来看,只有曲入陆地的海域面积( )以湾口宽度为直径的半圆面积才称为海湾。
答案:等于或大于12、地面国家为了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有权保留( )。
答案:国内运输权13、第一次海洋法会议于( )年在日内瓦召开。
答案:195814、第一次确立了国家领空主权原则,奠定了航空法的基石的公约是( )。
答案:巴黎公约15、第一个惩治危害国际民航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国际公约是( )。
答案:东京公约16、对于发生在公海上的船舶碰撞或其他航行及船长或其他服务人员的刑事或纪律责任事项,由( )专属管辖。
答案:船旗国或有关人员所属国17、对于宽大陆架国家确定大陆架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最多可划到( )。
第1篇一、背景南海争端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我国与周边国家如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等在南海的主权及海洋权益方面存在争议。
这些争议涉及到历史性权利、地理边界、海洋资源开发等多个方面。
在国际法框架下,如何解决这些争端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二、案情简介本案涉及我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主权及海洋权益争端。
菲律宾单方面提起国际仲裁,要求解决双方在南海的领土和海洋权益争议。
我国政府对此表示坚决反对,认为菲律宾的行为违反了国际法,损害了我国的主权及海洋权益。
三、法律分析1. 国际法原则在本案中,以下国际法原则具有重要意义:- 主权原则:国家对其领土和领海拥有主权,其他国家不得侵犯。
- 平等互利原则:国家在国际关系中应当平等相待,实现互利共赢。
- 和平解决争端原则:国家在解决争端时应当遵守和平原则,避免使用武力。
2.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是解决海洋争端的重要法律依据。
本案中,菲律宾依据该公约提起仲裁,我国政府则认为该公约不适用于本案。
- 领土争端: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国家对其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拥有主权。
本案中,我国对南海的部分岛礁及其附近海域拥有主权,菲律宾的仲裁请求违反了这一原则。
- 海洋边界: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国家在划定海洋边界时应当遵循公平原则。
本案中,菲律宾提出的海洋边界划分方案不符合公平原则,损害了我国的主权及海洋权益。
3. 历史性权利我国对南海拥有历史性权利,包括历史性所有权、历史性管辖权和历史性利用权。
菲律宾的仲裁请求未充分考虑我国的历史性权利,损害了我国的合法权益。
四、判决结果由于我国政府坚决反对菲律宾的仲裁请求,本案未能在国际仲裁庭得到解决。
我国政府主张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南海争端,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五、案例分析本案体现了国际法在解决国家间争端中的重要作用。
以下是对本案的几点分析:1. 国际法的作用:国际法为解决国家间争端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原则指导。
马航事件涉及的系列国际法相关问题
※马航事件引发的热点法律问题
一个伊朗人用他人遗失的意大利护照在泰国通过中国南航网站买了马航往北京的票准备偷渡去德国最后疑似消失在越南上空。
根据以上事件背景,回答如下问题:
1、伊朗人的家属有权向哪家航空公司索赔?
2、意大利人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3、如提起诉讼,诉讼管辖地在哪个国家?
4、诉讼时适用哪个国家的法律?
5、如找不到飞机,保险公司赔付吗?
6、飞机在陆上坠毁和在公海上坠毁主要有什么法律后果?
7、如飞机永远找不到,乘客的遗产如何分配?适用哪国的法律?
8、如飞机穿越时空隧道N年后又完好出现,且乘客均安然无恙,以上法律关系如何调整、恢复?
※关于本案的索赔时效问题
根据蒙特利尔公约,索赔在确认空难发生之日起两年能起诉就可以。
所以也不用担心因延误时机无法获赔。
即使如果一直发现不了飞机行踪(这种可能性很小),乘客可在飞机失去联系的两年后向法院申请宣告死亡,法院做出判决后即可。
当然宣布死亡只是个法律程序,如果两年后乘客安全回家,可撤销死亡宣告。
※关于索赔地点
单纯从法律角度,由于中国和马来西亚都是蒙特利尔缔约国,所以乘客或家属可依据公约选择起诉的法院,马航的主营业地马来西亚和航程的目的地中国北京都是可选择的范围。
对于中国乘客或家属而言选择在北京起诉显然会方便很多,因为航空公司都投有责任险,所以完全不用担心在中国打赢官司而拿不到赔偿,即使航空公司以后破产应该也不会影响到受害者以后获得赔偿。
此外,北京法院因为审理过我代理的原告多达一百多人的空难案件,所以具有大型群体性空难案件的审判经验。
综上,如果单纯从法律角度考虑,在中国或马来西亚起诉是最简单的。
但是从诉讼策略来看这样未必是最好的选择。
由于本案飞机制造商是美国的波音公司,所以本案就复杂了,可以考虑在美国起诉波音公司,顺带着就把航空公司也在美国诉了。
坦率地说,由于美国的赔偿是全球最高的,所以我们一般会把发生在世界上任何地方的空难都会拿到波音的总部芝加哥法院去起诉,这些来自异国的空难案件有可能会被美国法院以不方便管辖原则为由驳回,这样就不得不杀回空难发生国再起诉,所以可能时间花的会比较长,但是有些案子可能会在还没有被驳回前或在上诉过程中就调解了,因此有可能获得较高赔偿。
※关于赔偿数额
如果在中国或马来西亚根据公约起诉,首先要看承运人马航在本次事故中是否存在过错,如果没有任何过错(例如飞机是被恐怖分子炸毁的或着突然被导弹、雷电等击中),则承运人的赔偿是以十万特别提款权为限。
特别提款权的计算有些复杂,而且是变动的,应按判
决当日的货币价值来计算。
估计是计算太复杂了,律师们也算不清,所以我代理了十年多的空难案件还真没见过一起赔偿是按这个计算的。
因为空难案几乎都是调解结案,实际给的都是整数,没有带零头的。
如果承运人存在过错,则不适用责任限额,但问题在于即使没有限额,如何计算仍是个问题,因为中国不像美国可以让陪审团估计个数额就可以了。
当然如果案子在美国起诉就算就简单了,在美国起诉原告无需自己计算索赔数额,交给陪审团裁就很省事,如果律师们坐下来谈判也可能会在一百万美元左右解决。
当然也可能被驳回,换战场再战。
好运气在诉讼中也非常重要。
※国际航空事故法律处置一般规则
1、如果不幸遭遇空中事故,乘客及家属可以依据什么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国际空难事故一般通用《蒙特利尔公约》解决,该公约正式名称是《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Convention For The Unification Of Certain Rules ForInternational CarriageByAir),适用于处理全球航空事故的保险理赔事务。
中国、马来西亚均签署了蒙特利尔公约。
此次航班的起飞地、目的地以及航空公司均为蒙特利尔公约的签约国,因此,针对航空公司的责任,应遵循这一国际公约。
2、如果不幸遭遇事故,乘客及家属可以获得什么赔偿?
对于所有空难罹难者及受伤乘客来说,一般可以通过两个途径得到赔偿。
一类是商业保险,包括乘客本人自行购买及航空公司、旅行社等代为购买的航空意外险。
这类保险对保险责任和赔付金额有详细的规
定,理赔过程也比较简单。
一些国家的航空公司在机票的价格中就已包含了商业保险的费用,因而具有强制性。
另一类是责任赔偿,即发生事故的航空公司根据相关国内法及国际法所必须担负的赔偿。
责任赔偿根据空难发生地、乘客国籍、承运人等条件的不同而适用不同的法律,在具体赔偿金额上往往有很大差距,理赔过程也较复杂,因而在空难发生后,赔偿的争议焦点往往集中在责任赔偿上。
3、事故当事人及亲属可选择在什么地方主张索赔?
根据《蒙特利尔公约》规定,失事航班的出发地、经停地和目的地均可适用该公约。
该公约第35条对于国际空难的管辖权有明确规定:损害赔偿诉讼必须在一个当事国的领土内,由原告选择,向承运人住所地、主要营业地或者订立合同的营业地的法院,或者向目的地点的法院提起;对于因旅客死亡或者伤害而产生的损失,诉讼可以向本条第一款所述的法院之一提起,或者在这样一个当事国领土内提起,即在发生事故时旅客的主要且永久居所在该国领土内,并且承运人使用自己的航空器或者根据商务协议使用另一承运人的航空器经营到达该国领土或者从该国领土始发的旅客航空运输业务,并且在该国领土内该承运人通过其本人或者与其有商务协议的另一承运人租赁或者所有的处所从事其旅客航空运输经营。
”
简而言之,罹难的中国乘客有权选择其经常居住地(中国)、旅行最终目的地(中国)、机票发售地、空运商所在地和空运商主要运营地(马来西亚)作为诉讼地。
另外,由于该航班为美国波音公司制造,如果该空难被确认为责任事故,根据美国民事诉讼法“长臂管辖原则”,乘客还可选择在美国起诉。
我国空难事故中“包头空难”曾循此先例。
4、如果确认为空难事故,旅客可以要求谁来承担赔偿责任?
目前并不确定马来西亚航空公司是否为唯一责任主体。
该航班为美国波音777-200机型执飞,由吉隆坡机场起飞,如果调查结果与机械故障或者人为因素有关,飞机制造商波音公司、飞机发动机制造商普惠公司、吉隆坡机场等多个责任主体都可能成为潜在的索赔对象。
5、索赔是否有时效限制?
依据《蒙特利尔公约》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自航空器到达目的地点之日、应当到达目的地点之日或者运输终止之日起两年期间内未提起诉讼的,丧失对损害赔偿的权利。
同时,上述期间的计算方法,依照案件受理法院的法律确定。
6、责任赔偿应当采用什么标准?
关于赔偿责任的计算,《蒙特利尔公约》正式确立了双梯度责任制度:
第一步是不管航空公司有无过错,不管责任归属如何,应当无条件、即时向遭受人身伤亡的旅客承担最高额不超过10万特别提款权(目前约相当于17.5万美元,即108万人民币左右)赔偿,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豁免,包括因第三人导致的事故。
第二步是,除非承运人能证明乘客的损失不是由于其本身造成的,或者证明完全是由第三人造成的,否则须向旅客承担没有上限的责任赔偿。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一发生损害,航空公司就应承担10万特别提款权的赔偿责任。
索赔人实际能得到多少赔偿,应由索赔人举证证明其受到的实际损失。
如果索赔人证明的实际损失小于10万特别提款权,航空公司承担的数额也就在10万特别提款权以下。
根据我国民航总局2006年正式发布的《国内航空运输承运人赔偿责任限额规定》第3条第二款“对每名旅客的赔偿责任限额为人民币40万元”之规定,乘客伤亡赔偿最高限额为40万元。
而根据美国《侵权法》的相关规定及空难赔偿的相关判例,罹难者家属所获赔偿金额至少为150万美元,有的甚至更高。
7、航空公司是否会有经济能力来作出赔偿?赔偿来自哪里?
一般来讲,商业航空的每架客运飞机至少有15亿美元的责任险。
参照这个数字,假设一架承载300人的飞机坠毁,无人生还,每户获取500万美元的赔偿仍不会超出此保额。
这一赔偿是来自航空公司的保险。
如果波音公司也有过错的话,它的保险公司也应当理赔。
8、如果乘客有其他保险,在接受航空公司以外保险赔偿后,是否会影响到航空公司的理赔?
有些保险公司会在赔偿合约中要求受惠人将索赔权利转移给该保险公司,因此,建议在与任何人签署文件前交由专业律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