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细有机合成期末考试题汇总

精细有机合成期末考试题汇总

精细有机合成期末考试题汇总
精细有机合成期末考试题汇总

一、名词解释

1.卤化: 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卤原子,形成碳—卤键,得到含卤化合物的反应被称为卤化反应。

根据引入卤原子的不同,卤化反应可分为氯化、溴化、碘化和氟化.

2.磺化 :向有机分子中引入磺酸基团(-SO3H)的反应称磺化或者硫酸盐化反应。.

3. 硝化:在硝酸等硝化剂的作用下,有机物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硝基(—NO2)取代的反应叫硝化反应。

4.烷基化: 烷基化反应指的是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碳、硅、氮、磷、氧或硫原子上引入烃基的反应的总

称。引入的烃基可以是烷基、烯基、炔基和芳基,也可以是有取代基的烃基,其中以在有机物分子中

引入烷基最为重要

5.酰化: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碳、氮、氧、硫等原子上引入脂肪族或芳香族酰基的反应称为酰化反应。

6.氧化:广义地说,凡是失电子的反应皆属于氧化反应。

狭义地说,凡能使有机物中氧原子增加或氢原子减少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

7.磺化的π值:当硫酸的浓度降至一定程度时,反应几乎停止,此时的剩余硫酸称为“废酸”;废酸浓度用

含SO3的质量分数表示,称为磺化的“π值”。磺化易,π值小;磺化难,π值大。

8.硫酸的 D.V.S: :硫酸的脱水值是指硝化结束时,废酸中硫酸和水的计算质量之比。

9.还原:广义:在还原剂作用下,能使某原子得到电子或电子云密度增加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狭义:能使有机物分子中增加氢原子或减少氧原子,或两者兼尔有之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10.氯化深度: 氯与甲苯的物质的量比.

11.废酸的 F.N.A:废酸计算浓度(F.N.V)是指混酸硝化结束时,废酸中硫酸的计算浓度(也称硝化活性因素)。

12.相比:指硝酸与被硝化物的量比。

13.硝酸比:指硝酸与被硝化物的量比。

14.氨解:氨解反应是指含有各种不同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在胺化剂的作用下生成胺类化合物的过程。氨解

有时也叫做“胺化”或“氨基化”,但是氨与双键加成生成胺的反应则只能叫做胺化不能叫做氨解

(1)Claisen-Schmidt反应;

芳香醛或脂肪酮混合交叉缩合。反应是在氢氧化钠溶液或乙醇溶液中进行,得到很高产率的α、β-不饱和醛或酮。这一反应叫Claisen-Schmidt反应。

(2)Darzen反应;

醛酮(主要是芳醛)与α-卤代酸酯在强碱存在下反应,生α、β-环氧酸酯的反应叫达尔森反应,也称为缩水甘油酯的反应。

(3)Mannich反应;

含活泼H原子的化合物和甲醛及胺(伯胺或仲胺,氨)进行缩合反应,结果活泼氢原子被

胺甲基取代,得到β-氨基酮,通常称Mannich反应。

(4)Dieckman反应;

用含有醛、酮和酯等双官能团直链状化合物,如己二酸酯在碱(如乙醇钠)的作用下进

行分子内的Clainsen缩合称为Dieckman反应,得到环戊酮-2-二甲酸乙酯。

(5)Knoevenagel反应;

醛或酮在弱碱性(胺,吡啶或氨)催化剂存在下,与具有活泼α—H的化合物发生缩合反应,生成相应的α、β-不饱和化合物,这一反应称为克脑文盖尔(Knoevenagel)反应。

1.如果分子本身包含一个反应活性低的官能团在适当的阶段,通过某种专一性的反应,可转化

为反应活性较高的官能团。这种官能团称为:(B)

A.亲电官能团;

B.潜官能团;

C.亲核官能团;

D.极性官能团;

2.想象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将分子的一个键切断,使分子转变为两个不同的部分。用双线箭头

符号和画一条曲线穿过被切断的键来表示。这种方法称为:(C)

A.极性反转;

B.反向分析;

C.分子切断;

D. 反应选择性;

在一系列的转变的某一阶段,引入一个原子或原子团,使后续的反应过程能按设计的要求,有

控制地进行,从而保证系列反应能够高效率地完成。这种引入的原子或原子团称为:(A)A.控制因素; B.潜官能团;;C.极性官能团; D.极性反转; 4.在合成设计中使某个原子或原子团的反应特性发生了暂时性的转换称为:(B)A. 关键反应; B.极性转换; C.反应选择性; D.控制因素;

5.在复杂化合物的合成中,有些反应转化率很低或正副产物很难分离纯化,反应时间长,这些

反应称为:(C)

A.反应选择性;

B.反应的专一性;

C.关键反应;

D. .控制因素;

6.目标分子—中间体—化工原料的分析过程称为:(B)

A.正向合成分析法;B .逆向合成分析法; C.不对称合成分析法;D.关键反应分析法;

7.一个反应在底物的不同部位和方向进行,从而形成几种产物时的选择程度称为:(D)

A.反应的专一性;

B.反应的控制性;

C.反应的对称性;D,反应选择性;

8.将分子的一个键切断,使分子转变为两个不同的部分,这不同的部分叫:(A)

A.合成子;

B.合成等价物;

C.目标分子;

D. 有机中间体;

9.绿色化学是指在制造和应用化学品时( A )

A.应有效利用(最好可再生)原料,消除废物和避免使用有毒的或危险的试剂和溶剂。

B.应全部利用可再生原料,消除废物和避免使用有毒的或危险的试剂和溶剂。

C.应部分利用可再生原料,消除废物和避免使用有毒的或危险的试剂和溶剂。

D.应直接利用无毒原料,消除废物和避免使用危险的试剂和溶剂。

10.如何将一些新反应设计到一个合成路线的关键反应中去的这种方法可表示为:( C )

A.目标分子—反应——起始原料;

B.起始原料——反应——目标分子;

C.反应——目标分子——起始原料;

D.目标分子—中间体——起始原料;

11.下列起活化作用的基团,其活性大小顺序为:( D )

A.-NO2﹥-COR ﹥-COOR﹥-SO2R﹥-CN ﹥-SOR ﹥-C6H5

B.-NO2﹥-COR﹥-COOR ﹥-CN ﹥-SO2R ﹥-SOR ﹥-C6H5

C.-NO2﹥-SO2R ﹥-COOR﹥-COR﹥-CN ﹥-SOR ﹥-C6H5

D.-NO2﹥-COR ﹥-SO2R ﹥-COOR ﹥-CN ﹥-SOR ﹥-C6H5

12.合成环丙烷不能用下列那种合成方法( D )

A.卤代烃用强碱进行α-消除,脱去卤化氢;

B.重氮化合物用铜催化分解;

C.偕二碘化物通过还原消除碘;

D.乙酰乙酸乙酯生成双钠盐与二元卤代烃反应;

13.氢解难易次序:( C )

A. B.

C. D.

14.潜官能团是指分子本身( B )

A.包含一个反应活性高的官能团在适当的阶段,通过某种专一性的反应,可转化为反应活性较

低的官能团。

B.包含一个反应活性低的官能团在适当的阶段,通过某种专一性的反应,可转化为反应活性较

高的官能团。

C.包含一个反应活性低的官能团在反应过程中,可转化为反应活性较高的官能团。

D.包含一个反应活性高的官能团可某种专一性的反应的官能团。

15.羰基与硫醇、二硫醇生成硫代缩醛或缩酮, 除去保护基的方法为( C )

A.使用Pd催化氢化除去保护基;

B.在含水的醇溶液中加热回流除去保护基;

C.在金属盐如HgCl2/CuCl2存在除去保护基;

D.使用酸催化水解除去保护基;

16.区域选择性是指( D )

A.不同官能团或处于不同环境中的相同官能团在不利用保护基或活化基时区别反应的能力;

B.试剂对于不同反应体系中的同一部位的进攻能力;

C.不同官能团或处于不同环境中的相同官能团在利用保护基或活化基时区别反应的能力;

D.试剂对于一个反应体系的不同部位的进攻能力;

17.在磷叶立德分类时,将R为吸电子基,如羧基、酰基、氢基等称为:( A )

A.稳定的磷叶立德;

B.活泼的磷叶立德;

C.半稳定的磷叶立德;

D.共价型的磷叶立德;

18.在磷叶立德分类时,将R为推电子基,如烷基、环烷基等称为:( B )

A.稳定的磷叶立德;

B.活泼的磷叶立德;

C.半稳定的磷叶立德;

D.共价型的磷叶立德;

19.在一个多步骤合成路线的设计中,一般采用那种方法更好:( A )

A.收敛法;

B.发散法;

C.线性法;

D.一锅法

20.利用原料的结构特征和化学反应性来设计合成路线的方法可简单地表示为:( A )

A.目标分子—反应——起始原料;

B.起始原料——反应——目标分子;

C.反应——目标分子——起始原料;

D.目标分子—中间体——起始原料

21.腈的烃基化反应在惰性溶剂中进行常用下列那一种碱试剂( A )

A. NaNH2 ;

B.C2H5ONa;

C. NaOH

D.K2CO32

2.Baeyr-Villiger氧化时,产物结构决定于羰基两边不同烃基,烃基迁移的顺序为:( B ).

A.苄基>芳基>叔烃基>苯基>仲烃基>伯烃基>环丙基>甲基;

B.芳基>叔烃基>苄基>苯基>仲烃基>伯烃基>环丙基>甲基;

C.苯基>芳基>叔烃基>苄基>仲烃基>伯烃基>环丙基>甲基;

D.甲基>伯烃基>仲烃基>叔烃基>环丙基>芳基>苄基>苯基;

23.金属氢化物活性递减次序为:( C )

A.氢化铝锂、硼氢化锂、硼氢化钾、硼氢化钠、氢化钠等。

B.氢化铝锂、硼氢化锂、氢化钠、硼氢化钠、硼氢化钾等。

C.氢化铝锂、硼氢化锂、硼氢化钠、硼氢化钾、氢化钠等。

D.硼氢化钠、硼氢化钾、氢化铝锂、硼氢化锂、氢化钠等。

24.三甲基硅醚作为保护基除去的方法为( C )

A.在含酸的水溶液中加热回流;

B.在含碱的水溶液中加热回流;

C.在含水的醇溶液中加热回流;

D.在含碱的醇溶液中加热回流;

25.化学选择性主要是指( C )

A.不同官能团或处于不同环境中的相同官能团在利用保护基或活化基时区别反应的能力;

相同官能团或处于不同环境中的不相同官能团在不利用保护基或活化基时区别反应的能力;

C.不同官能团或处于不同环境中的相同官能团在不利用保护基或活化基时区别反应的能力;

D.相同官能团或处于不同环境中的不相同官能团在利用保护基或活化基时区别反应的能力;

26.手性催化剂由活性金属中心和手性配体构成。( B )

A.金属控制立体化学,即选择性,手性配体则决定催化剂反应活性;

B.金属决定催化剂的反应活性,手性配体则控制立体化学,即选择性;

C.金属决定催化剂的反应速度,手性配体则控制催化剂的周转数;

D.金属决定催化剂的周转频率,手性配体则控制控制催化剂的周转数;

27.在磷叶立德分类时,R为烯基、炔基等称为:( C )

A.稳定的磷叶立德;

B.活泼的磷叶立德;

C.半稳定的磷叶立德;

D.共价型的磷叶立德;28.乙酰乙酸乙酯不能用于合成三元环、四元环化合物是因为:( A )

A. 不能生成双钠盐;

B.小环张力太大;

C.不能形成碳负离子;

D.没有合适强碱;

三,合成

1、

2、↓

H+/H2O

3、4、5、

6、

7、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四、简答题:

1.观察目标分子对有机合成的设计有何启示?

目标分子的化学性质对有机合成设计的启示;

(2)目标分子的特殊结构对有机合成设计的启示;

(3)目标分子的生源合成途径对有机合成设计的启示。

2.有机合成发展趋势如何?

有机合成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解决合成什么—合成特殊功能的分子和分子聚集体,到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中去开辟新领域;以及怎样合成—合成的选择性、有效性、绿色合成、快速合

成和非共价合成。它必将继续兴旺发达,并在分子科学中继续发挥其支配性作用。

3.手性拆分方法可归纳为那几类?

手性拆分方法可归纳为三大类:

①利用物理性质如溶解度、吸附力等的差异所建立的方法有结晶法、层析法等;②利用反应速度差异的动力学拆分法;③利用酶的高度特异性催化反应的酶拆分法。

4.简述Heck反应的机理:

答:钯催化卤代烃与烯烃偶合称为Heck反应。Heck反应中二价钯在部分烯烃作用下首先还

原为零价钯,与卤化烃氧化加成,再与烯烃进行插入,最后得到还原消去产物。

5.进行合成设计必须具备那些主要知识?

答:①对各种有机反应知识的了解;②运用各种可靠反应的知识;③某些化合物是否易于获得,必须有这方面的鉴别能力;④对立体化学的了解。

6.有机合成的三个出发点是什么?

(1)利用原料和中间体的合成;(2)利用新反应;(3)特定目标分子的合成。

7.未来合成化学的合成目标是什么

合成化学的未来,合成目标继续向高难度、高生物活性方向发展。为了迎合日新月异的现代合成药物工业、功能材料科学的需求、高通量自动化合成技术受到日益重视。

8、手性物质的来源大致有那几种?

手性物质的来源大致有4种:(1)从天然物质中提取;(2)生物发酵法和生物酶法;(3)通过外消旋体的拆分;(4)不对称合成。

9、丌-芳烃金属络合物的性质有那些?

①Cr(CO)3有明显的立体选择性;②芳环上氢的酸性增加;③芳环上电子云密度降低,极性

发生变化,有利于亲核反应;④侧链上的负电荷得到稳定。

10、简述分子切断的标准;

答:(1)有合理的切断机理;(2)使目标分子得到最大程度的简化;(3)能推导出简便易得的起始原料;(4)合成反应容易掌握。

11.举例说明何为官能团互换、加成和消除?(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

12. 设计一个合成的例行程序

答:(1)分析:①对目标分子的结构特征和已知的理化性质进行收集和考察,认出分子中的

官能团。②用已知的和可靠的反应进行切断。③必要时进行重复切断,以便达到易于取得的起始原料。

(2)合成:①根据分析写出合成计划,加进试剂和反应条件。②根据实验中所遇到的失败和成功,修改并完善计划。 1.进行合成设计,一个好的合成反应的评价标准有那些?

13.进行合成设计,一个好的合成反应的评价标准有那些?

答:①高的反应产率。②温和的反应条件。③优异的反应选择性,包括化学选择性、区域选

择性、主体择性等。④易于获得的反应起始原料。⑤尽可能使化学计量反应向催化循环反应发展。⑥对环境污染尽量少,即绿色反应

14. 目标分子的拆开法和注意点有那些?

答:(1)在不同部位拆开分子比较;(2)考虑问题要全面。例如,要考虑如何减少,甚至

避免可能发生的副反应。(3)要在适当的阶段将分子拆开。

15.切断目标分子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答:(1)应有合适的反应机理;(2)最大可能的简化原则,如在分子中央处切断,在支链处切,利用分子的对称性切断等;(3)切断有几种可能时,应选择合成步骤少、产率高、原料

易的方案切断(4)涉及官能团时,则在官能团附近切断,如果是由两种官能形成的官能团,

应切断原官能团。(5)有碳-杂键时,一般在碳—杂键处切断.

五.拆分题(合理切断下列目标分子到“易得原料”):

1.

2. 3.

4.

5.

6.

7.

五、合成题:

1.合成:;

2、合成;;

3、合成:;

4、由合成;

5、的合成;

6、合成:;

7、合成:

8、由丙二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酰亚胺和一些无机原料合成苯丙胺酸。

9、由醛合成N -卞基2-烷基环戊胺:

4NH

O

O KOH

N -K +

O O

BrCH 2(COOC 2H 5)2

N-CH(COOC 2H 5)2O

O NaOC 2H 5

CH 2Cl

N-C(COOC 2H 5)2O

O

CH 2(1)NaOH (2)H 2O

H 3O

+

CH 2CHCOOH

NH 2

( CH 2(COOC 2H 5)2 + Br 2

BrCH(COOC 2H 5)2 )

.

10、合成:

11、合成:

12.合成:

13.

14.

15. 合成:

精细有机合成题目

第二章精细有机合成基础 2.1肪族亲核取代反应有哪几种类型 2.2S N1和S N2反应速度的因素有哪些各是怎样影响的 2.3卤代烷分别与醇钠和酚钠作用生成混醚的反应,为什么通常各在无水和水溶液中进行,且伯卤代物的产率最好,而叔卤代物的产率最差 2.4什么叫试剂的亲核性和碱性二者有何联系 2.5为什么说碘基是一个好的离去基团,而其负离子又是一个强亲核试剂这种性质在合成上有何应用 2.6卤代烷和胺在水和乙醇的混合液中进行反应,试根据下列结果,判断哪些属于S N2历程哪些属于S N1历程并简述其根据。2.7 <1> 产物的构型发生翻转; <2> 重排产物不可避免; <3> 增加胺的浓度,反应速度加快; <4> 叔卤代烷的速度大于仲卤代烷; <5> 增加溶剂中水的含量,反应速度明显加快; <6> 反应历程只有一步; <7> 试剂的亲核性越强,反应速度越快。 2.8比较下列化合物进行S N1反应时的速率,并简要说明理由: 2.9 C2H5CH2Br CH Br C2H5 CH3 C Br CH3 CH3 C2H5 (2) C6H5CH2Cl (C6H5)2CHCl C6H5CH2CH2Cl (1) 2.10比较下列化合物进行S N2反应时的速率,并简要说明理由: 2.11<1>C2H5CH2Br CH Br C2H5 3 C Br CH3 3 C2H5 Br I Cl <2> 2.12下列每对亲核取代反应中,哪一个反应的速度较快为什么? 2.13 2 H2O CH3CH2 CH3 CH3CH2CHBr + NaOH CH3 CH3CH2CH2OH + NaBr CH3CH2CH2Br + NaOH <1> CH3CH2CH2Br + NaOH CH3CH2CH2OH + NaBr H2O H2O CH 3 CH2CH2SH + NaBr CH3CH2CH2Br + NaSH <2> O2N CH2Cl + H2O O2N CH2OH + HCl △ △CH3CH2OH + HCl CH3CH2Cl + H2O <3> 2.14烷和硫脲进行亲核取代后再用碱分解,可以得到硫醇: 2.15RX + H22 S R S C NH2 NH 2 .. + + R S C NH2 NH2 X-RSH + NH2CN - 2.16请解释在硫脲中,为何是硫原子作为亲核质点,而不是氮原子作为亲核质点 2.17为什么说在亲核取代反应中消除反应总是不可避免的 2.18什么叫诱导效应其传递有哪些特点 2.19最常见的共轭体系有哪些 2.20什么叫共轭效应其强度和哪些因素有关传递方式和诱导效应有何不同 2.21在芳环的亲电取代反应中,何谓活化基何谓钝化基何谓邻对位定位基何谓间位定位基 2.22影响芳环上亲电取代反应邻对位产物比例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 2.23写出下列化合物环上氯化时可能生成的主要产物,并指出每一情况中氯化作用比苯本身的氯化,是快还是慢:

精细有机合成原理期末-模拟题

精细有机合成原理期末模拟题1 一、填空题 1、精细化工产品的特点是(小批量、多品种)、(高技术密集)、(附加值高)、(综合生产工艺流程和多用途)、(商品性强); 2、石油是由(碳)、(氢)、(氧)、(氮)、(硫)五种元素组成的,这五种元素可以构成(烃类)和(非烃类)两类化合物; 3、化学反应器按催化剂运动状态可分为(固定床)、(流化床)和(移动床); 4、全混流反应器的基本假设之一是,器内各处浓度、温度(相同),且等于(出口)的浓度和温度; 5、单层绝热床反应器适用于热效应(小)的化学反应,否则用(多层)绝热床反应器; 6、精细有机合成中,溶剂的作用主要有(溶解作用)和(影响化学反应); 7、催化剂的使用要求有(活性)、(选择性)、(寿命)和(机械强度); 8、催化剂失活的原因有(热失活)和(中毒)两种; 9、均相配位催化反应的优点是(活性高)、(选择性好)、(有体系预见性); 10、卤代苯(氟苯、氯苯、溴苯、碘苯)的一硝化是一个(亲电取代)反应,由于氟的电负性最大,其负的(吸电诱导)效应也最大,一硝化时异构产物中(对)位的比例大。 11、常用磺化剂有(浓硫酸)、(发烟硫酸)、(氯磺酸)和(三氧化硫)。 12、写出三种不同类型的氢化催化剂(铁粉)、(硫化钠)、(NaBH4)。 13、天然石油中含有(烷烃)、(环烷烃)、(芳烃)三种烃类化合物; 14、催化剂寿命指的是保持其(平衡活性a e)的时间。 二、单选题 1、下列试剂哪一个不是亲电试剂? (a)NO2+(b)Cl2(c)Fe2+(d)Fe3+ 2、按极性分类,下列溶剂中哪一个是非极性溶剂?

(a)丙酮 (b)环己烷 (c) 水 (d)甲醇 3、 下面哪一个不是自由基生成(链引发)的方式? (a)加压 (b)加热 (c)加过氧化苯甲酰 (d)光照 4、 下面哪一个化合物最容易发生硝化反应? (a)苯 (b)一硝基苯 (c) 二硝基苯 (d)苯胺 5、1摩尔硝基苯还原生成1摩尔苯胺,理论上需要铁粉的摩尔数为 (a)1.0 (b)1.25 (c)2.0 (d)2.25 6、下面哪一个是H 酸?(b) HO3S NH2OH (a)(b) H N OH HO S 23 3(c) HO NH 2HO 3S (d) HO 3S SO 3H OH 7、某化学反应的计量方程式为: 2P A 已知:n A0=10mol,n A =1mol,n P =12mol,则: (a)Sp=1/3 (b)Sp=2/3 (c)Yp=3/10 (d)Yp=1/10 8、最常用的胺基化剂是: (a)氨水 (b)气氨 (c)液氨 (d)碳酸氢氨 9、2-氯蒽醌胺解制备2-氨基蒽醌的催化剂是:

精细有机合成期末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卤化: 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卤原子,形成碳—卤键,得到含卤化合物的反应被称为卤化反应。根据引入卤原子的不同,卤化反应可分为氯化、溴化、碘化和氟化. 2.磺化 :向有机分子中引入磺酸基团(-SO3H)的反应称磺化或者硫酸盐化反应。. 3. 硝化:在硝酸等硝化剂的作用下,有机物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硝基(—NO2)取代的反应叫硝化反应。 4.烷基化: 烷基化反应指的是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碳、硅、氮、磷、氧或硫原子上引入烃基的反应的总 称。引入的烃基可以是烷基、烯基、炔基和芳基,也可以是有取代基的烃基,其中以在有机物分子中引入烷基最为重要 5.酰化: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碳、氮、氧、硫等原子上引入脂肪族或芳香族酰基的反应称为酰化反应。 6.氧化:广义地说,凡是失电子的反应皆属于氧化反应。 狭义地说,凡能使有机物中氧原子增加或氢原子减少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 7.磺化的π值:当硫酸的浓度降至一定程度时,反应几乎停止,此时的剩余硫酸称为“废酸”;废酸浓度用 含SO3的质量分数表示,称为磺化的“π值”。磺化易,π值小;磺化难,π值大。 8.硫酸的D.V.S: :硫酸的脱水值是指硝化结束时,废酸中硫酸和水的计算质量之比。 9.还原:广义:在还原剂作用下,能使某原子得到电子或电子云密度增加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狭义:能使有机物分子中增加氢原子或减少氧原子,或两者兼尔有之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10.氯化深度: 氯与甲苯的物质的量比. 11.废酸的F.N.A:废酸计算浓度(F.N.V)是指混酸硝化结束时,废酸中硫酸的计算浓度(也称硝化活性因素)。 12.相比:指硝酸与被硝化物的量比。 13.硝酸比:指硝酸与被硝化物的量比。 14.氨解:氨解反应是指含有各种不同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在胺化剂的作用下生成胺类化合物的过程。氨解 有时也叫做“胺化”或“氨基化”,但是氨与双键加成生成胺的反应则只能叫做胺化不能叫做氨解 (1)Claisen-Schmidt反应; 芳香醛或脂肪酮混合交叉缩合。反应是在氢氧化钠溶液或乙醇溶液中进行,得到很高产率的α、β-不饱和醛或酮。这一反应叫Claisen-Schmidt反应。 (2)Darzen反应; 醛酮(主要是芳醛)与α-卤代酸酯在强碱存在下反应,生α、β-环氧酸酯的反应叫达尔森反应,也称为缩水甘油酯的反应。 (3)Mannich反应; 含活泼H原子的化合物和甲醛及胺(伯胺或仲胺,氨)进行缩合反应,结果活泼氢原子被

二氧六环

精细有机合成文献检索作业二氧六环

目录 摘要 (3) 基本信息 (4) 物理性质 (4) 化学性质 (5) 制定方法 (5) 用途 (6) 物质毒性.............................6-10 环境危害 (11) 急救措施 (12) 消防措施 (12) 泄露应急处理 (13) 操作处置与储存 (13) 包装储运 (14) 国内外生产厂家及网址 (12) 相关专利 (12) 谱图................................12-18 总结与体会. (18)

[摘要] 1,4-二氧六环又称二恶烷,无色液体。稍有香味。可存在于自然界很多介质中,从沐浴露、洗洁精、润肤品,到包括海鱼、烤鸡、肉制品、西红柿、番茄酱、胡椒、咖啡等多种日常食物。人体可以通过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等途径接触二恶烷。通过职业暴露、呼吸空气、饮水或食用可能含有二恶烷的食品以及使用可能含有二恶烷的洗涤产品、化妆品、外用药品、农畜产品而接触到二恶烷。 二恶烷属于化妆品中禁止使用的物质。二恶烷通过吸入、食入、经皮吸收进入体内。有麻醉和刺激作用,在体内有蓄积作用。 澳大利亚卫生局的官方网站对二恶烷的评估技术文件及推荐标准认为,除食品和药品外,在日常消费品中,二恶烷的理想限值是30 ppm,含量不超过100 ppm时,在毒理学上是可以接受的。

正文: [基本信息] 中文别名:二恶烷; 1,4-二恶烷; 1,4-二氧六环; 1,4-二氧己环; 1,4-二氧杂环己烷; 英文名称:1,4-dioxane 别名:二氧六环、1,4-二氧六环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稍有香味 分子量:88.11 蒸汽压:5.33kPa/25.2 ℃ 闪点:12℃ 熔点(m. p.):11.8 ℃ 沸点(b. p.):101.3 ℃ 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密度相对密度(水=1):1.04 相对密度(空气=1):3.03 稳定性:稳定 危险标记:7(中闪点易燃液体) 主要用途:作溶剂 CAS号:123-91-1 一.物理性质 沸点(760mmHg),℃:101.32 熔点,℃:11.80 比重(20℃/4℃):1.03375 (20℃/20℃):1.03560

精细有机合成原理期末模拟题

精细有机合成原理期末模拟题 1 一、填空题 1、精细化工产品的特点是(小批量、多品种)、(高技术密集)、(附加值高)、(综合生产工艺流程和多用途)、(商品性强); 2、石油是由(碳)、(氢)、(氧)、(氮)、(硫)五种元素组成的,这五种元素可以构成(烃类)和(非烃类)两类化合物; 3、化学反应器按催化剂运动状态可分为(固定床)、(流化床)和(移动床); 4、全混流反应器的基本假设之一是,器内各处浓度、温度(相同),且等于(出口)的浓度和温度; 5、单层绝热床反应器适用于热效应(小)的化学反应,否则用(多层)绝热床反应器; 6、精细有机合成中,溶剂的作用主要有(溶解作用)和(影响化学反应); 7、催化剂的使用要求有(活性)、(选择性)、(寿命)和(机械强度); 8、催化剂失活的原因有(热失活)和(中毒)两种; 9、均相配位催化反应的优点是(活性高)、(选择性好)、(有体系预见性); 10、卤代苯(氟苯、氯苯、溴苯、碘苯)的一硝化是一个(亲电取代)反应,由于氟的电负性最大,其负的(吸电诱导)效应也最大,一硝化时异构产物中(对)位的比例大。 11、常用磺化剂有(浓硫酸)、(发烟硫酸)、(氯磺酸)和(三氧化硫)。 12、写出三种不同类型的氢化催化剂(铁粉)、(硫化钠)、(NaBH4)。 13、天然石油中含有(烷烃)、(环烷烃)、(芳烃)三种烃类化合物; 14、催化剂寿命指的是保持其(平衡活性a e)的时间。 二、单选题 1、下列试剂哪一个不是亲电试剂? (a)NO2+(b)Cl2(c)Fe2+(d)Fe3+ 2、按极性分类,下列溶剂中哪一个是非极性溶剂? (a)丙酮(b)环己烷(c) 水(d)甲醇 3、下面哪一个不是自由基生成(链引发)的方式? (a)加压(b)加热(c)加过氧化苯甲酰(d)光照 4、下面哪一个化合物最容易发生硝化反应? (a)苯(b)一硝基苯(c) 二硝基苯(d)苯胺 5、1摩尔硝基苯还原生成1摩尔苯胺,理论上需要铁粉的摩尔数为 (a) (b) (c) (d) 6、下面哪一个是H酸?(b) 7、某化学反应的计量方程式为: 2P A S 已知:n A0=10mol,n A=1mol,n P=12mol,则: (a)Sp=1/3 (b)Sp=2/3 (c)Yp=3/10 (d)Yp=1/10 8、最常用的胺基化剂是: (a)氨水(b)气氨(c)液氨(d)碳酸氢氨 9、2-氯蒽醌胺解制备2-氨基蒽醌的催化剂是: (a)CuCl (b)CuCl+SnCl2(c)CuCl+FeCl2(d)CuSO4 10、下面哪一个重氮盐偶合时的反应活性最高? (a)Cl-Ar-N=N+(b)O2N-Ar-N=N+(c)H3C-Ar-N=N+ (d)H3CO-Ar-N=N+ 11、用混酸(浓硫酸和硝酸)硝化时,关于浓硫酸的作用,下面哪一个说法是错误的?

西工大2020年4月《有机合成单元反应》作业机考参考答案

西工大2020年4月《有机合成单元反应》作业机考参考答案 试卷总分:100 得分:96 要答案:wangjiaofudao 一、单选题(共30 道试题,共60 分) 1.芳香族伯胺进行重氮化反应时,反应体系中必须()。 A.亚硝酸过量及始终呈强酸性 B.亚硝酸不能过量及始终呈强酸性 C.体系呈弱酸性 D.用盐酸作为酸性物质 正确答案:A 2.下列物质中常用作酰化试剂的是()。 A.酰氯 B.丙酮 C.乙醇 D.苯基甲基酮 正确答案:A 3.关于还原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还原剂的参与下,能使某原子得到电子或电子云密度增加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B.在有机分子中增加氢或减少氧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C.氢化是还原反应的一种形式 D.有机化合物从电解槽的阳极上获得电子而完成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正确答案:D 4.烯烃作烃化剂时常使用()作催化剂。 A.路易斯酸 B.强碱 C.有机酸 D.质子酸 正确答案:D 5.磺化反应过程中,为了避免磺化剂浓度局部过高和可能发生局部过热现象而导致副反应,可采取下列措施()。 A.搅拌 B.加热 C.冷却 D.加入水 正确答案:

6.下列硝化剂中活性最强的硝化剂是()。 A.硝酸-醋酐 B.硝酸钠-硫酸 C.浓硝酸 D.稀硝酸 正确答案: 7.精细有机合成的原料资源主要是()。 A.煤、石油、天然气 B.石油、煤 C.石油、天然气 D.煤、石油、天然气、农林副产品 正确答案: 8.下列酰化剂中,活性最弱的是()。 A.CH3COCl B.CH3COOH C. D.C6H5COCl 正确答案: 9.对于苯的一磺化反应,当苯环上存在下列哪种取代基时,将不利于磺化反应的进行?() A.-Br B.-OH C.-CH3 D.-NH2 正确答案: 10.当芳环上有()等基团时,反应速率加快,易于磺化。 A.OCH3、CH3 B.NO2、CHO C.CHO 、OH D. 正确答案: 11.关于溶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剂对反应物和反应产物不发生化学反应

(完整)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化学目录各册大全,推荐文档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第二节离子反应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四节硫酸、硝酸和氨 归纳与整理 附录Ⅰ相对原子质量表 附录Ⅱ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 附录Ⅲ一些常见元素中英文名称对照表元素周期表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化学键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第二节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 归纳与整理 结束语 附录Ⅰ相对原子质量表 附录Ⅱ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 附录Ⅲ一些常见元素中英文名称对照表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与生活选修1 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 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第三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促进身心健康 第一节合理选择饮食 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探索生活材料 第一节合金 第二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第三节玻璃、陶瓷和水泥 第四节塑料、纤维和橡胶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 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 第二节爱护水资源 第三节垃圾资源化 归纳与整理 附录Ⅰ我国居民膳食中某些元素每日的适宜摄入量或推荐摄入量 附录Ⅱ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附录Ⅲ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精细有机合成化学与工艺学复习参考题

1、精细化学品与精细化工的概念与特点。 精细化学品:“凡能增进或赋予一种(类)产品以特定功能,或本身具有特定功能的小批量或高纯度化学品”。 精细化学品的特点:① 产品功能性强(专用性)② 批量小③ 品种多④ 利润率高⑤ 更新换代快 精细化工 :“生产精细化学品的工业”。 “它属于一类化工产品的生产行业” 。 精细化工的特点:① 多品种、小批量 ② 综合生产流程和多功能生产装置 ③ 高技术密集度 ④ 大量应用复配技术 ⑤ 新产品开发周期长,费用高 ⑥ 商品性强、市场竞争激烈 2、新领域精细化学品的类别。 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电子化学品、造纸化学品、塑料助剂、皮革化学品、表面活性剂、水处理剂等。 3、精细化率的定义、我国目前的精细化率。 精细化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化学工业发达程度和化工科技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我国目前的精细化率为45%。 4、世界精细化工的发展趋势。 发达国家新领域精细化工发展迅速、重视化境友好绿色精细化学品和超高功能及超高附加值产品,发展绿色化生产与生物工程技术。传统精细化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5、我国精细化工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精细化工产品的自我供应能力已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传统精细化工产品不仅自给有余,而且大量出口;新领域精细化工产品的整体市场自给率达到70%左右。一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目前国精细化工产品尚难以满足细分市场需求。以中低档产品为主,难以满足高端市场要求,以电子化学品为代表的高端精细化学品严重依靠进口。 ● 在快速变化的市场面前,我国的研发力量还很不足的,特别是薄弱的精细化工的基础性研究已成为我国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的重要制约因素。 ● 部分国家以保护环境和提高产品安全性为由,陆续实施了一批新的条例和标准;我国也在不断加大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工业品的安全管理力度和提%100?=化工产品的总值精细化工产品的总值)精细化工率(精细化率

精细有机合成作业

复习思考习题 1.写出制备的合成路线。 2.写出由对硝基甲苯制备以下芳磺酸的合成路线。 (1) (2)(3) 3.写出由苯制备苯胺-2,4-二磺酸的合成路线、各步反应的名称和磺化反应的主 要反应条件。 4.简述由甲苯制备以下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和工艺过程。 (1) (2) (3) 5.写出由苯制备3-硝基-4-氯苯磺酸氯的合成路线、各步反应的名称、主要反应条 件和产物的分 离方法。 6.写出由环氧乙烷制备2-氨基乙基磺酸钠的几个合成路线和各步反应的名称? 7.对以下操作进行评论: (1)氯苯在过量氯磺酸中进行氯磺化生成4-氯苯磺酰氯,然后向磺化液中滴加 硝酸进行硝化 得3-硝基-4-氯苯磺酰氯。 (2)在制备1-亚硝基-2-萘酚时将C10H7OH、NaOH、NaNO2按1:1的比例的摩 尔比配成混合 水溶液,然后慢慢滴入到稀硫酸中进行亚硝化。 8.简述由甲苯制备的以下卤化产物的合成路线、主要反应过程和主要反应条件?

(1) (2) (3) (4) (5) (6) 9.写出制备2,6-二氯苯胺的几条合成路线 10.写出由氯苯制备3-氨基-4-甲氧基苯磺酸的2种可用于工业生产的合成路线。 11.在以下反应所用的HF酸属于哪种类型的试剂? (1) (2) 12.氯化苄和苯甲酸在水介质中反应生成苯甲酸苄酯时,如何使反应顺利进行? 13.写出由苯,甲苯,氯苯或硝基苯为原料制备3,3'-二氨基-N-苯甲酰苯胺和4,4'- 二氨基-N-苯 甲酰苯胺的合成路线。 14.列出以下化合物在空气液相氧化时由难到易的次序 (1)(2)(3) (4) 15.简述制备以下产品的合成路线和主要工艺过程。 (1) (2)

精细有机合成原理期末-模拟题

精细有机合成原理期末模拟题1 一、 填空题 1、精细化工产品的特点是(小批量、多品种)、(高技术密集)、(附加值高)、(综合生产工艺流程和多用 途)、(商品性强); 2、石油是由(碳)、(氢)、(氧)、(氮)、(硫)五种元素组成的,这五种元素可以构成(烃类)和(非烃 类)两类化合物; 3、化学反应器按催化剂运动状态可分为(固定床)、(流化床)和(移动床); 4、全混流反应器的基本假设之一是,器内各处浓度、温度(相同),且等于(出口)的浓度和温度; 5、单层绝热床反应器适用于热效应(小)的化学反应,否则用(多层)绝热床反应器; 6、精细有机合成中,溶剂的作用主要有(溶解作用)和(影响化学反应); 7、催化剂的使用要求有(活性)、(选择性 )、(寿命)和(机械强度); 8、催化剂失活的原因有(热失活)和(中毒)两种; 9、均相配位催化反应的优点是(活性高)、(选择性好)、(有体系预见性); 10、卤代苯(氟苯、氯苯、溴苯、碘苯)的一硝化是一个(亲电取代)反应,由于氟的电负性最大,其负 的(吸电诱导)效应也最大,一硝化时异构产物中(对)位的比例大。 11、常用磺化剂有(浓硫酸)、(发烟硫酸)、 (氯磺酸)和(三氧化硫)。 12、写出三种不同类型的氢化催化剂(铁粉)、(硫化钠)、(NaBH 4)。 13、天然石油中含有(烷烃)、(环烷烃)、 (芳烃)三种烃类化合物; 14、催化剂寿命指的是保持其(平衡活性a e )的时间。 二、 单选题 1、 下列试剂哪一个不是亲电试剂? (a)NO 2+ (b)Cl 2 (c)Fe 2+ (d)Fe 3+ 2、 按极性分类,下列溶剂中哪一个是非极性溶剂? (a)丙酮 (b)环己烷 (c) 水 (d)甲醇 3、 下面哪一个不是自由基生成(链引发)的方式? (a)加压 (b)加热 (c)加过氧化苯甲酰 (d)光照 4、 下面哪一个化合物最容易发生硝化反应? (a)苯 (b)一硝基苯 (c) 二硝基苯 (d)苯胺 5、1摩尔硝基苯还原生成1摩尔苯胺,理论上需要铁粉的摩尔数为 (a)1.0 (b)1.25 (c)2.0 (d)2.25 6、下面哪一个是H 酸?(b) HO3S NH2OH (a)(b) H N OH HO S SO H 23 3(c) HO NH 2HO 3S (d) HO 3S SO 3H OH 7、某化学反应的计量方程式为: 2P A

精细有机合成原理

1.浓硝酸作为硝化剂时,参加硝化反应的活性质点是NO2+,稀硝酸作为硝化剂时,参加硝化反应的活性质点是NO+。 是(邻对位)定位基;-COOH是(间位)定位基。2.在芳香族的亲电取代反应中,苯环上的-OCH 3 3.(间歇操作)是将各种反应原料按一定的顺序加到反应器中,并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经过一定时间完成特定的反应,然后将反应好的物料从反应器中放出。 4.在连续操作的反应器中,有两种极限的流动模型是(理想混合型和理想置换型) 10% 的发烟硫酸换算成硫酸的浓度是。 5.按照原料单体的种类和数目不同,缩聚反应可以分为(均缩聚、异缩聚、共缩聚)三类。 6.一氯苯的生产工艺经过了三个阶段的变革即(单锅间歇生产工艺、多锅连续生产工艺、塔式沸腾连续生产工艺)。 7.芳环的取代卤化属于亲电反应,在这个反应中,卤素做亲电试剂。 8.(芳伯胺)化合物转变成重氮化合物的反应称为重氮化反应。 9.在铁屑还原法还原硝基时,铁屑的高纯度对反应利。 10.羟基是第 1 类定位基。 三 1以季铵盐为例,简述相转移催化的原理,并画出示意图 在互不相溶的两相体系中,亲核试剂M+Nu-只溶于水相而不溶于有机相,而有机反应物R-X+只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相。两者不易相互靠拢而发生化学反应。在上述体系中加入季铵盐Q+X-,它的季铵盐正离子Q+具有亲油性,因此季铵盐既能溶于水相又能溶于有机相。当季铵盐与水相中的亲核试剂M+Nu-接触时,亲核试剂中的负离子Nu-可以同季铵盐中的负离子X-进行交换生成Q+Nu-离子对。这个离子对可以从水相转移到有机相,并且与有机相中的反映物R-X发生亲核取代反应而生成目的产物R+Nu-,在反应中生成的Q+X-离子对又可以从有机相转移到水相,从而完成相转移催化的催化循环,使上述的亲核取代反应顺利完成。 2.在进行芳香族重氮化反应时,往往加入亚硝酸钠,然后再用淀粉-碘化钾试纸鉴定有过量的亚硝基存在时,再加入脲,把过量的亚硝基除去,才进行下一步的反应。解释这一系列的变化并写出可能的反应方程式。 在重氮化时,要用到亚硝酸做重氮化试剂,而且在反应中应保持亚硝酸微过量,可用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微过量的亚硝酸可以将试纸中的碘化钾氧化,游离出碘单质使试纸变为蓝色。反应为 2HNO2 + 2KI +2H2O I2 +2kCl +2NO 而重氮化反应完毕,过量的亚硝酸对下一步反应不利,因此常加入尿素或氨基磺酸将过量的亚硝酸分解

精细有机合成

精细有机合成课程讲稿 水解的方法很多,包括卤素化合物的水解、芳磺酸及其盐类的水解、芳环上硝基的水 也可使用廉价的温和碱性剂,例如,碳酸钠和氢氧化钙

1975年,环氧乙烷的生产已可用乙烯的空气直接氧化法。丙烯的空气直接氧化法还不成熟,因甲基也会被氧化。环氧丙烷的另一个工业生产方法是丙烯的间接氧化法,国外已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电化氯醇法是利用氯化钠(或氯化钾、溴化钠、碘化钠的水溶液,经电解生成氯气和氢氧化钠的原理。在阳极区通入丙烯,生成氯丙醇;在阴极区氯丙醇与氢氧化钠作 11.1.3苯氯甲烷衍生物的水解 苯环侧链甲基上的氯也相当活泼,其水解反应可在弱碱性缚酸剂或酸性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通过这类水解反应可以制得一系列产品。 一、苯一氯甲烷(一氯苄)水解制苯甲醇 苯甲醇的工业生产方法主要是氯苄的碱性水解法,分为间歇法和连续法。 间歇法是将一氯苄与碳酸钠水溶液充分混合并在80~90℃反应,水解产物经油水

连续法是将氯化苄与碱的水溶液在高温180~℃及加压1~6.8MPa下充分混合后通过反应区,反应只需要几分钟。采用塔式反应器,用质量分数10%的碳酸钠水溶液℃及1.8MPa下水解反应可得到纯度为98%的苯甲醇,收率98%。 芳环上卤基的水解 氯基水解是制备邻、对硝基酚类的重要方法,还可以制得的硝基酚类有 -3-硝基苯磺酸等,将这些硝基酚类还原可制得相应氨基酚类,它们都

在这里,用浓硫酸水解法的原因,一方面是为了使反应物溶解,另一方面是因为碱性水解法会引起副反应。 用类似的反应条件还可以从1-氨基-2,4-二氯蒽醌的水解制备 芳磺酸及其盐类的水解 酸性水解是磺化反应的逆反应,是亲电取代反应历程。酸性水解可用来除去芳环上的 生成的酚钠盐用无机酸如H2SO4酸化,即转变为游离酚。 一、碱熔反应的影响因素

精华资料2014年精细有机合成作业汇总

精华资料2014 年精细有机合成作业汇总2014年第一次作业 精细化工的特点, 1)高技术密集度2)小批量多品种3)综合流程多功能设备4)商品性强5)开发新产品难 6)专用性7)复配8)高附加值 2014年第二次作业1、-OH为第(一)类定位基,在芳烃亲电取代反应中为致(活)基团。2、-NO为第(二)类定位基,在芳烃亲核取代反应中为致(活)基团。2 3、对二甲苯上第二个甲基被氧化成羧基比第一个甲基氧化(难)。 4、排列下列试剂的酰化能力(a,d,c,b) a.ClCOCl b. RCONH c. RCOOR d. RCOCl 2 5、X是吸电子基,为什么是第一类定位基,P13 2014年第三次作业1 、脂肪族卤烃的卤基比芳卤的卤基离去(容易)(脂肪族?键能,芳香族?中间体稳定性) 2、芳香族亲核取代反应时,芳环上带有(吸)电子基时,可使中间体((7 )络合物稳定。 3、在水溶液中,F?的亲核能力比1?(弱)。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脂肪族卤烃有利于反应按SN历程进行的条件有__a,c,d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a. 进攻试剂亲核性强 b. 溶剂极性强 c. 离去基团离去能力强 d. 底物空阻小 5、芳环上取代主要按亲核历程进行的单元反应有_b,d 。

a. 硝化 b. 氨解 c. 烷基化 d. 羟基化 6、NH+CHCHCHCI?CHCH(a于HSN反应,为什么溶剂极性有禾于反 应,332232222 2014.4.28 1、甲基是(给)电子基。 2、硝基是(吸)电子基。 3、卤基是( 吸) 电子基。 4、在芳香族亲电取代反应中,卤基是致( 钝) 基团。 5、在芳香族亲电取代反应中,( 给或供)电子基团有禾于反应的进行。 6、一般来说,芳烃亲电取代反应(无) 同位素效应。 7、可直接进行芳环上取代卤化的反应有(BC) A、氟化 B、氯化 C、溴化 D、碘化 8、工业上生产氟苯可采用的方法有(D) NHCI2+ HF + NaNO+ KF2 A、B、 NH HSO HBF2244+ F + NaNO22 、C D、 9、甲苯与CI 发生的反应主要有(BD)。2 A、甲基的亲电取代 B、甲基的自由基取代 C、芳环的亲核取代 D、芳环的亲电取代 2014.5.12 1、通常工业上使用的硫酸和发烟硫酸浓度规格为(BC) A、80%硫酸B、98%硫酸C、20%发烟硫酸D、50%发烟硫酸 2 、10%发烟硫酸换算为硫酸浓度是

精细有机合成期末复习试题

精细有机合成课程提纲及练习(供参考) 9.利用卤素交换制备氟代烷反应, 此类反应在DMSO 中进行,反应速度比在甲醇中快107倍。为什么? 答: 卤素交换制备氟代烷反应,其反应过程可用下式表示: 此反应是一个双分子的亲核取代反应,亲核试剂(或离子)的亲核能力越强,反应速度越 快。甲醇是质子传递性溶剂,是氢键给体,F -离子能与醇中的氢形成氢键,由于F - 离子的 电荷密度大,因此溶剂化的作用很强,因而在甲醇中F - 的亲核能力很弱。在DMSO 中,DMSO 是非质子传递极性溶剂,它可使正离子专一性的溶剂化而不能使负离子专一性溶剂化,负 离子成为活泼的“裸负离子”,因此以DMSO 为溶剂的F - 离子的亲核能力很强。因此卤素交换制备氟代烷反应,在DMSO 中进行比在甲醇中快很多。 10.2-萘酚与苄基溴反应,采用不同的溶剂,得到的产物不同。 答:在二甲基酰胺的极性非质子溶剂中,由于溶剂对负离子的溶剂化作用很小,得到的主要产物为O-烷基化产物;而在质子溶剂(H 2O )中,由于萘酚负离子与水分子形成牢固的氢键,使氧的反应中心受到溶剂的屏蔽,而主要以C-烷化产物为优势。 11.已知下列负离子的电荷密度大小顺序为:F – >C l – >PhO – >Br – >I – >CN – ,试讨论说明它们在质子传递性溶剂中和非质子传递极性溶剂中亲核活性次序。 答:在质子传递性溶剂中,负离子可与溶剂的质子形成氢键,即溶剂化。负离子的电荷密度越大,则溶剂化能力越强,因而其亲核活性越小,因此在质子传递性溶剂中,负离子的亲核活性次序为F – < Cl – < PhO – < Br – < I – <CN – CH 2Br + DMF H 2O ++NaBr NaBr ONa OCH 2 CH 2 ONa 3—I F CH 3+I £ - δ-δ-F CH 3 I CH 3I CH 3F ++ I ― F ―

应化精细有机合成复习题答案

08应化精细有机合成复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8’)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如果分子本身包含一个反应活性低的官能团在适当的阶段,通过某种专一性的反应,可转化为反应活性较高的官能团。这种官能团称为:(B) A.亲电官能团; B.潜官能团; C.亲核官能团; D.极性官能团; 2.想象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将分子的一个键切断,使分子转变为两个不同的部分。用双线箭头符号和画一条曲线穿过被切断的键来表示。这种方法称为:(C) A.极性反转; B.反向分析; C.分子切断; D. 反应选择性; 在一系列的转变的某一阶段,引入一个原子或原子团,使后续的反应过程能按设计的要求,有控制地进行,从而保证系列反应能够高效率地完成。这种引入的原子或原子团称为:(A) A.控制因素; B.潜官能团;; C.极性官能团; D.极性反转;4.在合成设计中使某个原子或原子团的反应特性发生了暂时性的转换称为:(B)A. 关键反应;B.极性转换;C.反应选择性;D.控制因素; 5.在复杂化合物的合成中,有些反应转化率很低或正副产物很难分离纯化,反应时间长,这些反应称为:(C) A.反应选择性; B.反应的专一性; C.关键反应; D. .控制因素; 6.目标分子—中间体—化工原料的分析过程称为:(B) A.正向合成分析法;B .逆向合成分析法; C.不对称合成分析法;D.关键反应分析法; 7.一个反应在底物的不同部位和方向进行,从而形成几种产物时的选择程度称为:(D) A.反应的专一性; B.反应的控制性; C.反应的对称性;D,反应选择性; 8.将分子的一个键切断,使分子转变为两个不同的部分,这不同的部分叫:(A) A.合成子; B.合成等价物; C.目标分子; D. 有机中间体; 9.绿色化学是指在制造和应用化学品时( A ) A.应有效利用(最好可再生)原料,消除废物和避免使用有毒的或危险的试剂和溶剂。 B.应全部利用可再生原料,消除废物和避免使用有毒的或危险的试剂和溶剂。 C.应部分利用可再生原料,消除废物和避免使用有毒的或危险的试剂和溶剂。 D.应直接利用无毒原料,消除废物和避免使用危险的试剂和溶剂。 10.如何将一些新反应设计到一个合成路线的关键反应中去的这种方法可表示为:(C ) A.目标分子—反应——起始原料; B.起始原料——反应——目标分子; C.反应——目标分子——起始原料; D.目标分子—中间体——起始原料; 11.下列起活化作用的基团,其活性大小顺序为:( D ) A.-NO2﹥-COR ﹥-COOR﹥-SO2R﹥-CN ﹥-SOR ﹥-C6H5 B.-NO2﹥-COR﹥-COOR ﹥-CN ﹥-SO2R ﹥-SOR ﹥-C6H5 C.-NO2﹥-SO2R ﹥-COOR﹥-COR﹥-CN ﹥-SOR ﹥-C6H5 D.-NO2﹥-COR ﹥-SO2R ﹥-COOR ﹥-CN ﹥-SOR ﹥-C6H5 12.合成环丙烷不能用下列那种合成方法(D ) A.卤代烃用强碱进行α-消除,脱去卤化氢; B.重氮化合物用铜催化分解; C.偕二碘化物通过还原消除碘; D.乙酰乙酸乙酯生成双钠盐与二元卤代烃反应; 13.氢解难易次序:(C ) A. B. C. D.

精细有机合成课后作业题参考答案

精细有机合成-课后作业题参考答案 第2章作业题 1、将下列化合物写出结构,按其进行硝化反应的难易次序加以排列: 苯、乙酰苯胺、苯乙酮、甲苯、氯苯 2、在下列取代反应中,主要生成何种产物? 3、什么是溶剂化作用? 溶剂化作用指的是每一个被溶解的分子或离子被一层或几层溶剂分子或松或紧地包围的现象。溶剂化作用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现象,它包括溶剂与溶质之间所有专一性和非专一性相互作用的总和。 4、相转移催化主要用于哪类反应?最常用的相转移催化剂是哪类化合物? 主要用于液-液非均相亲核取代反应。最常用的相转移催化剂是季铵盐Q+X-。

第3章作业题 1、什么是卤化反应? 引人卤原子有哪些方式? 向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上引入卤原子的反应。引人卤原子的方式有加成卤化、取代卤化、置换卤化。 2、除了氯气以外,还有哪些其他氯化剂? 卤化氢+氧化剂、卤化氢或盐、其它。 3、在用溴素进行溴化时,如何充分利用溴? 加入强氧化剂次氯酸钠和双氧水等。 4、用碘和氯气进行芳环上的取代碘化时,氯气用量不易控制,是否有简便的碘化方法? (1)I2+H2O2作碘化剂的优点是成本低,操作简便。缺点是不适用于原料和产物易被H2O2氧化的情况。 (2)I2+Cl2作碘化剂的优点是可用于原料和产物易被H2O2氧化的情况。缺点是在水介质中使用时会生成具有氧化性的HClO,另外氯气的用量不易控制。(3)用ICl作碘化剂的优点是碘化时不产生HI,不需要另加氧化剂,可在水介质中用于原料和产物易被氧化的情况。缺点是ICl是由I2和Cl2反应制得的,易分解,要在使用时临时配制。 5、请写出芳环上取代卤化的反应历程。 6、芳环上亲电取代卤化时,有哪些影响因素? 被卤化物的结构、卤化剂、催化剂、卤化深度、卤化介质的PH值、卤化溶剂、卤化温度、被卤化物中和卤化剂中的杂质等。 7、完成下列反应式

精细有机合成复习题09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 1卤化 : 2 磺化: 3. 硝化: 4 烷基化: 5 酰化: 6. 氧化: 7 .磺化的π值:; 8.硫酸的D.V.S: 9 还原: 10.氯化深度: 11.废酸的F.N.A: 12 相比: 13 硝酸比: 14 .氨解: 二、填空题(每空1分) 1.从天然气和石油中可获得_______、、、等脂肪烃。 2.萘在低温磺化时主要产物为,在较高温度下为_____________。 3.SO3在室温下有 ____、、、四种聚合形式。其中为液态。 4.用SO3磺化要注意防止_________、、、等副反应。 5. 共沸去水磺化法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 6. 氯磺酸磺化时要注意。 7.硝化方法常见有______种,工业上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适用于。 8.硝化加料方法有_______ 、、三种。 9.硝化反应的主要活泼质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自由基产生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方法。 11.从天然气和石油中可获得_______、、等芳香烃。 12.硝化反应器常用制成,因此要控制废酸浓度不低于防腐。 13.废酸处理有、、、等方法。 14. 烘培磺化多用于________________。 15.氟化物制备可通过_______________、、。16.链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步。 17 卤化技术按其方法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18 芳环上的卤化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反应 19 工业发烟硫酸有两种规格,一种含游离SO3约 ,另一种含游离SO3,约 20 在连续分离器中,可加入以加速硝化产物与废酸分离。 21硝酸比指

精细有机合成期末考试题

、名词解释 1.卤化: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卤原子,形成碳一卤键,得到含卤化合物的反应被称为卤化反应。根据引入卤原子的不同,卤化反应可分为氯化、溴化、碘化和氟化 2.磺化:向有机分子中引入磺酸基团(—SOH)的反应称磺化或者硫酸盐化反应。 3.硝化:在硝酸等硝化剂的作用下,有机物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硝基(一N02取代的反应叫硝化反应。 4.烷基化:烷基化反应指的是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碳、硅、氮、磷、氧或硫原子上引入烃基的反应的总 称。引入的烃基可以是烷基、烯基、炔基和芳基,也可以是有取代基的烃基,其中以在有机物分子中引入烷基最为重要 5.酰化: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碳、氮、氧、硫等原子上引入脂肪族或芳香族酰基的反应称为酰化反应。 6.氧化:广义地说,凡是失电子的反应皆属于氧化反应。 狭义地说,凡能使有机物中氧原子增加或氢原子减少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 7.磺化的n值:当硫酸的浓度降至一定程度时,反应几乎停止,此时的剩余硫酸称为“废酸”;废酸浓度用 含SO3的质量分数表示,称为磺化的“n值”。磺化易,n值小;磺化难,n值大。 8.硫酸的D.V.S::硫酸的脱水值是指硝化结束时,废酸中硫酸和水的计算质量之比。 9.还原:广义:在还原剂作用下,能使某原子得到电子或电子云密度增加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狭义:能使有机物分子中增加氢原子或减少氧原子,或两者兼尔有之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10.氯化深度:氯与甲苯的物质的量比. 11.废酸的F.N.A :废酸计算浓度(F.N.V)是指混酸硝化结束时,废酸中硫酸的计算浓度(也称硝化活性因素)。 12.相比:指硝酸与被硝化物的量比。 13.硝酸比:指硝酸与被硝化物的量比。 14.氨解:氨解反应是指含有各种不同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在胺化剂的作用下生成胺类化合物的过程。氨解 有时也叫做“胺化”或“氨基化”,但是氨与双键加成生成胺的反应则只能叫做胺化不能叫做氨解 (1)Claisen-Schmidt 反应; 芳香醛或脂肪酮混合交叉缩合。反应是在氢氧化钠溶液或乙醇溶液中进行,得到很高产率的a、3 -不饱和醛或酮。这一反应叫Claise n-Schmidt 反应。 (2)Darzen 反应; 醛酮(主要是芳醛)与a -卤代酸酯在强碱存在下反应,生a、3 -环氧酸酯的反应叫达 尔森反应,也称为缩水甘油酯的反应。 ? f ? R—C—十OH- (3)Mannich 反应; 含活泼H原子的化合物和甲醛及胺(伯胺或仲胺,氨)进行缩合反应,结果活泼氢原子被R—COOH a+HOHOHO1 —?R—OOOH3OH a NR;? H 01+直托)

应化有机合成实验

实验1 乙酸-3-甲基-1-丁基酯(乙酸异丁酯)的合成 一.目的 1.了解乙酸-3-甲基-1-丁基酯的用途。 2.掌握乙酸-3-甲基-1-丁基酯的合成原理及方法。 二.原理 乙酸-3-甲基-1-丁基酯由于具有特定的清香味常作为犁味香精,现已证明是工蜂警报信息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接近蜂房的人用浸有乙酸-3-甲基-1-丁基酯的棉花或羊毛摇动将能非常有效的防止蜜蜂。乙酸-3-甲基-1-丁基酯可以在硫酸存在的情况下通过对3-甲基-1-丁基醇和乙酸的混合物加热制得,乙酸价格便宜,因此可以用过量的乙酸驱使反应向产物方向移动,在常压下蒸馏得酯。 Me OH O HO Me Me + O Me Me Me O H2SO4 三.仪器及试剂 50 mL圆底烧瓶,冷凝器,接液管,100mL分液漏斗,锥形瓶,烧杯。3-甲基-1-丁基醇(分子量88.2)5.3mL(4.4g, 50mmol,有刺激性),乙酸(分子量60.1)11.5mL(12g, 200mmol 有腐蚀性),浓硫酸,1mL(腐蚀性,氧化性),乙醚(可燃性,刺激性),碳酸钠溶液(5%),硫酸亚铁溶液(5%)。 四.操作步骤 将3-甲基-1-丁基醇5.3mL,乙酸11.5mL和少量的沸石放在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浓硫酸1mL,摇动使溶解,然后再装上冷凝器,再加热回流1.5小时。待稍冷然后浸入凉水中几分钟,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倒入100mL含25g碎冰的烧杯中,搅拌2分钟,然后转移到100mL 分液漏斗,用10mL×2乙醚分两次提取,合并两次醚层萃取液。水层再加入25mL乙醚,小心振荡后静置分层,分去水层,将前两次醚层萃取液一并加入分液漏斗,用15mL×2亚硫酸铁(5%)洗涤,分去水层。然后用30mL碳酸钠的水溶液分2次小心洗涤醚层,将醚层转入小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镁干燥10分钟,滤去干燥剂,在常压下蒸馏,待收集完乙醚后,再收集140-145℃馏分,计算产率,用红外,核磁分析产品。 本实验约4h。 五.思考题 1.在反应过程需要加热回流1.5h,如果回流时间不够,会对产率有何影响? 2.反应生成的混合物多次用乙醚萃取,如何操作才可提供高萃取率?萃取操作需要注意什么? 3. 乙醚萃取层分别用亚硫酸铁洗涤,碳酸钠溶液洗涤,作用是什么? 4. 蒸馏收集完乙醚时需要注意什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