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德国的建筑节能认识

对德国的建筑节能认识

对德国的建筑节能认识
对德国的建筑节能认识

对德国的建筑节能认识

摘要:建筑节能设计是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和使用过程中,执行建筑节能标准,采用新型建筑材料和建筑节能新技术、新工艺等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和建筑物用能系统效率,在保证建筑物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供热采暖、照明、热水供应的能耗,并与可再生能源利用,保护生态平衡和改善人居环境紧密结合。

关键词:建筑节能、能源、法规、技术。

abstract: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design means in the process of design ,planning,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building, using new building materials, new energy-saving technologies, and new processes to improve thermal insul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building envelope and efficiency of the building energy use system, as well as under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indoor thermal environment in the building, 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heating system, lighting, water supply, and closely with the use of renewable energy, protection of ecological balance and improvement of the living environment.

keywords: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energy, regulatory,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公共建筑节能评价及其影响因素

公共建筑节能评价及其影响因素 发表时间:2019-12-12T10:37:07.69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8期作者:苏明河俞鑫超 [导读] 合理规范把控建筑内各部分耗能情况,用有限的资源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不浪费一分能源。 绍兴文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浙江绍兴 312000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国家绿色建筑的不断推进,建筑节能开始成为建筑领域的热词。建筑节能的兴起也促进了围护结构功能的升级,围护结构通过降低建筑物的总失热量和减少传热耗热量,以此来达到节能的目的。因此,建筑节能与围护结构紧紧相关,密不可分。 关键词:公共建筑;节能;评价;因素 1、公共建筑节能评价标准 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建筑能耗的不断上升,人们意识到必须改变建筑的发展模式,根据对公共建筑的能耗以及各项指标的分析和评价,公共建筑节能性的评价分为优、良、中、合格、不合格五级[1]。 在公共建筑节能性评价为优等级里,对建筑舒适性、照明、采暖、窗墙比均有较高要求。在舒适性方面,须要求建筑具有明显的高舒适性,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非常好,能耗较小,节能措施完善,节能技术在评价地区处以领先水平,运行管理良好,人员节能意识高。照明方面,则按照明功率密度公式来计算衡量,办公建筑照明功率密度≤9W/㎡,商场建筑照明功率密度≤17W/㎡。采暖则要求被测试房间内温度全部符合《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同时建筑物窗墙比≤0.40。公共建筑节能性评价为良里,建筑具有较好的舒适性,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良好,能耗一般,节能技术在评价地区比较领先,运行管理良好,人员节能意识一般;办公建筑照明功率密度≤10W/㎡,商场建筑照明功率密度≤18W/㎡;采暖方面要求75%以上被测试房间内温度符合《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满足0.2<窗墙面积比≤0.3。公共建筑评价为中里,舒适性须比节能建筑基本性能要求稍好,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稍差,能耗处于平均水平,运行管理一般,人员节能意识一般,节能潜力较大;办公建筑照明功率密度≤11W/㎡,商场建筑照明功率密度≤19W/㎡;采暖方面要求60%以上被测试房间内温度符合《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且满足0.3<墙窗面积比≤0.4。公共建筑评价为合格中,舒适性满足建筑基本性能要求,运行管理方面存在漏洞,人员节能意识一般;办公建筑照明功率密度≤12W/㎡,商场建筑照明功率≤20W/㎡;采暖要求50%以上被测房间内温度超过《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并满足0.4<墙窗面积比≤0.5。公共建筑评价为不合格中,节能建筑基本性能要求以下,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很差,能耗浪费现象严重,人员无节能意识,节能潜力很大;办公建筑照明功率密度>12W/㎡,商场建筑照明功率>20W/㎡;采暖不足50%的被测房间内温度满足《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且0.5<窗墙面积比≤0.7。建筑节能评价各个级别要求各不相同,在目前我国能源短缺的情况下,公共建筑节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2]。 2、公共建筑能耗的影响因素 2.1建筑本体 同样平面同样形状的建筑物,不同的朝向,建筑能耗也不相同。通常南北朝向的建筑比东西朝向的建筑负荷更少,所以在设计建筑朝向时,建筑朝向通常选用南北朝向来最大化减少负荷。体形系数也是影响能耗因素之一,体形系数是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体形系数越大,建筑物向室外散失的热量就越多,建筑能耗亦越大。体形系数由建筑物长宽高决定,公共建筑的长宽与常规建筑的比例不尽相同,此外也应考虑结构设计以及建筑物的美学要求。因此标准层长宽比很少超过2,其变化范围为1~2。 2.2围护结构 在我国节能减排的要求下,建筑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3],已成为节能研究的热点。高能耗水平的公共建筑已成为节能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大型公共建筑节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本文以一座大型办公楼为例。首先,利用能耗模拟分析方法构建了仿真模型,并通过与实际能耗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其次,基于该模型,按照节能灵敏度的顺序分析了六种围护结构的热工设计参数,包括外墙传热系数。根据敏感性分析的结果,对各因素提出了建议。最后,考虑各参数对建筑能耗的相互影响,采用正交设计方法进行试验安排,分析节能效果的最优方案组合,为公共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提供决策支持。 2.3建筑内扰 建立科学合理的建筑能耗标杆管理方法是客观、公正、准确评价建筑能耗性能的关键。对国内外建筑内扰能耗基准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基于“多元回归分析”的建筑内扰能耗基准确定方法和基于“能耗率累积概率”的建筑内扰能源性能评价方法。已有研究以深圳市45栋政府办公楼为例,建立了建筑内扰能耗基准多元回归模型并进行了测试,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深圳市两栋政府办公楼的能耗基准预测和能耗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多元回归分析”和“能耗率累积概率”比“基于建筑子分类的统计特征方法”和“基于建筑子分类的概率方法及实际欧盟指数的修正”更合理、更准确,可应用于不同年份不同建筑的建筑内扰能耗基准。 2.4空调系统 在选取室内设计参数时,因既要满足室内的环境需要,又要符合节能的原则,因此室内相对湿度一般夏季选取60%,冬季45%。公共建筑空调系统多样化,但由于面积大、人流量大、照明和设备多,一般采用中央空调控制室内的温湿度。 3、总结 在目前我国能源短缺的情况下,公共建筑节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大型公共建筑高耗能状况突出,不同类型的公共建筑耗能也完全不同,其中商场、宾馆饭店等耗能普遍高出其他建筑耗能。合理规范把控建筑内各部分耗能情况,用有限的资源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不浪费一分能源。 参考文献 [1]王崇杰,张泓,尹红梅.既有建筑光伏立面一体化节能改造设计——以太原市某公共建筑改造设计为例[J].建筑节能,2019,47(08):135-139+148. [2]孙晓飞.我国节能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J].应用能源技术,2019(08):41-45. [3]Scitovski,Rudolf,Zeki? Su?ac,Marijana,Has,Adela. Searching for an Optimal Partition of Incomplete Data with Application in Modeling Energy Efficiency of Public Buildings[J]. Croatian Operational Research Review,2018.

各国建筑能效标准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 TU111.19+5 文献标识码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文章编号 1003-739X(2015)01-0036-07[摘 要] [摘 要] 该文概述了建筑能耗在全球最终能源消费中的现状,分析了全球建筑能效标准发展现状及目标,分别介绍了中美两国建筑能效标准发展的历程。通过对各国标准的研究,总结了建筑能效标准所涉及的主要内容。着重以美国建筑能效标准ASHRAE90.1—2010和中国公共建筑节能标准GB50189—2005为例,比较中美建筑能效标准的构架、内容及参数的差别。提出了国内建筑能效标准发展的几点建议。[关键词] [关键词] 建筑 能耗 能效标准 比较 [Abstract][Abstract] In the paper, we summarize the present status of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global final energy consumption,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goals of the global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standards are analyzed. Respectively, we introduce the development of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standards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various national standards, the main content of involved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standards is summarized. Then we focus on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standards of the United States ASHRAE90.1-2010 and Chinese public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standards GB50189-2005, for example, by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 of framework, content and parameter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 energy ef ? ciency standards. We propose a few pieces of advi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nergy ef ? ciency standards of building. [Key words][Key words] Architecture, Energy consumption, Energy ef ? ciency standards, Compare 闫埔华 Y an Puhua 唐 坚 T ang Jian 中美建筑能效标准比较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Standards 建筑是世界各地能源的最大消费者。在国际能源署(IEA)很多成员国中,建筑行业的能量消耗占初级能源消耗总量超过40%(图1)。 从1971年—2010年,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的推动,建筑行业的全球最终能源消费翻了一番,达到2794百万吨油当量。随着建筑物数量的持续增加,将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增加能源供应的压力。预计从2010年—2035年,建筑行业的全球能源需求将增长838百万吨油当量(IEA,2012)[1]。 1 全球建筑能效标准概况 1.1 国际建筑能效标准发展 欧共体(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EEC)分别于1975年、1980年和1987年委托其成员国开展有关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性能的研究。1994年,美国暖通空调制冷工程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Heating, Refriger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Engineers,ASHRAE)提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针对更广范围内的用能成立专门技术委员会,并在2007年设置了ISO技术机构TOC20,其“建筑环境设计”(Building Environment Design)目前已经开展了8个不同的项目,4个直接与建筑节能性能有关[2]。 ————————— 作者信息 闫埔华,暨南大学理工学院助教, 1071115655@https://www.doczj.com/doc/b83075269.html, 唐 坚,暨南大学理工学院副教授 收稿日期:2014-04-01 建筑实践[Architectural Practice] DOI:10.13942/https://www.doczj.com/doc/b83075269.html,ki.hzjz.2015.01.008

浅谈对建筑节能的认识

浅谈对建筑节能的认识 摘要:建筑节能已成为我国节能浪潮的主流之一,建筑节能技术也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 建筑技术发展的重点之一。合理规划建筑,增强建筑围护结构的隔热保温性能,降低建筑设施运行的能耗以及开发利用新能源等是有效的节能措施,通过实际的节能建筑简介来了解不同的节能技术在应用上的特点和优势,从而有利于加深对本专业的理解,开阔眼光,以更大的视角去看待专业技能,了解未来技术的发展动向。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又是一个建筑大国,每年新建房屋面积高达17-18亿平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每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逐步推进,建设事业迅猛发展,建筑能耗迅速增长。所谓建筑能耗指建筑使用能耗,包括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照明、炊事、家用电器、电梯等方面的能耗。其中采暖、空调能耗约占60%~70%。中国既有的近400亿平方米建筑,仅有1%为节能建筑,其余无论从建筑围护结构还是采暖空调系统来衡量,均属于高耗能建筑。单位面积采暖所耗能源相当于纬度相近的发达国家的2~3倍。这是由于中国的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差,采暖用能的2/3白白跑掉。而每年的新建建筑中真正称得上“节能建筑”的还不足1亿平方米,建筑耗能总量在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中的份额已超过27%,逐渐接近三成。因此,我认为建筑节能在将来还是大有可为的,虽然现阶段我对建筑节能的认识还很浅薄,但我相信在该领域内必定会有新天地。 理想的节能建筑应在最少的能量消耗下满足以下三点,一是能够在不同季节、不同区域控制接收或阻止太阳辐射;二是能够在不同季节保持室内的舒适性;三是能够使室内实现必要的通风换气。目前,建筑节能的途径主要包括: 1、建筑规划设计合理 1.1建筑朝向和平面形状形状相同的建筑物,南北朝向比东西朝向的冷负荷小,如对一个长宽比为4:1的建筑物,经测试表明:东西向比南北向的冷负荷约增加70%,因此建筑物应尽量采用南北向。在建筑物内布置空调房间时,尽量避免布置在东西朝向的房间及东西墙上有窗户的房间以及平顶的顶层房间。建筑物的平面形状,应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采用外围护结构表面积小的建筑。因为外表面积越小,负荷越小,能耗越小。 1.2 合理规划空间布局及控制体型系数 建筑物一般都设有空调系统,故其空间布局应十分紧凑,尽量减少建筑物外表面积和窗洞面积,这样可以减少空调负荷,降低能耗。体形系数的定义是建筑物外表面积F与其所包围的体积V之比值。对于相同体积的建筑物,其体形系数越大,说明单位建筑空间的热散失面积越高,研究表明,体形系数每增大1%,能耗指标约增加2.5%。因此,出于节能的考虑,在建筑设计时应尽量控制建筑物的体形系数。但如果出于造型和美观的要求需要采用较大的体形系数时,应尽量增加围护结构的热阻。 1.3 绿化有助于减少建筑能耗 绿化对居住区气候条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调节改善气温,调节碳氧平衡,减弱温室效应,减轻城市的大气污染,减低噪声,遮阳隔热,是改善居住区微小气候,改善建筑室内环境,节约建筑能耗的有效措施。

德国节能改造案例

德国节能改造案例 新建筑节能法规对老建筑的节能改造也采取了一些强制措施,例如新建筑节能法规要求对旧的锅炉进行强制性改造,改造完成期限取决于锅炉的类型,但至2008年所有锅炉必须全部改造完成。根据德国相关部门的统计,德国家庭的平均能源消耗中,供热能耗是最大的,占到49%,远远大于汽车35%的能耗。因此,德国老建筑的节能改造也主要集中在建筑热绝缘性能的改造上。 Sabine Glaser公寓节能改造 从外观上看,德国路德维希港的公寓楼Sabine Glaser与大街上其他楼房并无二致。但这座具有70年历史的老楼房并非如呈现在眼前的外观那样简单,它是德国第一座从大能耗住宅改建为节能住宅的旧楼房。由于最新绝缘技术和建筑技术的应用,Sabine Glaser100平方米公寓的供暖账单从每年700欧元猛减至每年100欧元。 为一座老房子供暖,每年每平方米将消耗掉相当于20升油的能源,并导致每平方米产生60公斤的二氧化碳。现在,这所房子被授予3升房的称号,屋如其名,改造后的Sabine Glaser每年每平方米消耗的能源相当于3升油,与以前20升的能耗相比,建筑能耗实现了大幅度降低。 德国新的建筑节能法规EnEV规定,新建建筑和改建建筑每平方米耗油量必须低于7升。不过,化工公司BASF在Sabine Glaser公寓楼的节能改造中制定了更大的节能目标,让一座旧物业的节能效果远远超出最新的德国建筑节能标准。

改造后的公寓装有150多个传感器,用于监控室温、建筑的能量流和空气质量,以便对能源消耗和热损失进行严格的监控。例如,当住户出去度假时,研究者经过一年的测试,发现能耗实际上小于每平方米3升。 新型节能材料 绝缘材料在大幅度降低房屋燃料消耗方面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建筑外墙被加上了20cm厚的NEOPOR板,这是由BASF公司开发的一种新型热绝缘材料。这种基于聚苯乙烯的材料含有可以形成热反射的石墨微片,使热辐射很难穿透建筑物。 NEOPOR的热传导性远低于普通住宅建筑中常用的泡沫聚苯乙烯,这样只需要相当于传统聚苯乙烯绝缘材料一半的数量,NEOPOR绝缘材料便可达到相同的热绝缘效果,这对空心墙间几乎没有空隙的旧楼房而言极为理想。房屋原有的屋顶和天花板中的绝缘材料也由NEOPOR取代。据计算,生产一块面积为1m2、厚为20cm的NEOPOR热绝缘板大约需要10升原油,但是评估显示,它可以在50年的时间内节约大约1200升的供暖用油。 房屋的内墙涂有一层特殊的石膏,有助于夏天房间不使用空调的情况下就可以保持凉爽。这种石膏也是由BASF设计,石膏含有充满蜡粒的微囊体,蜡粒中储存潜热,如果外面温度很热,蜡就融化从而吸收热量,而不会让室内温度升高。试验显示,2cm厚的新石膏涂层与20cm 厚的木砖墙具有相同的热吸收能力。 减少热桥效应

国内外建筑节能现状及对比概要

文章编号:1671-6612(2008 04-134-04 国内外建筑节能现状及对比 郑文亨 (湖南工程学院湘潭 411104 【摘要】论述了国内外建筑节能的现状,并从建筑节能技术及政策等方面进行对比,指出了我国建筑节能 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筑节能应该依靠政府和政策法规的支持以实现节能目的。 【关键词】建筑节能;政策;现状;对比中图分类号 TU201 文献标识码 A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ntrast of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Zheng Wenheng (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 Xiangtan, 411104 【 Abstract 】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in our country and abroad, and carries out contrast from building energy-efficient technology and policy etc, pointing out present problem in our country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suggesting that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ought to depend on the government and policy law and regulation. 【 Keywords 】 building energy-efficient; policy; current situation; contrast 作者简介:郑文亨(1976.7~ ,男,讲师。收稿日期:2007-11-25 0 引言

浅谈建筑节能的必要性

浅谈建筑节能的必要性 所谓的建筑节能,实质上是指通过合适的工程控制技术与材料的选择,在改善居住舒适度的条件下,减少对能源的消耗,随着国际能源危机的加剧,对占据社会总能耗近1/3的建筑进行节能势在必行。 一、建筑节能对能源与环境的重要性 我国能源总量丰富,但人均能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0年人均石油可采储量只有2.6吨,人均天然气可采储量1074立方米,人均煤炭可采储量90吨,分别为世界平均值的11.1%、4.3%和55.4%.排名上,2004年,人均石油最终可采储量居世界第41位。因此,一旦平均到个人消费量,我国能源并非地大物博,实际上存在先天不足的弱势。 从能源利用效率来看,目前国内能耗高,能源效率低。2001年,我国终端能源用户能源消费的支出为1.25万亿元,占GDP 总量的比例为13%,而美国仅为7%.同时,我国单位产品的能耗水平较高,目前8个高耗能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平均比世界先进水平高47%,而这8个行业的能源消费占工业部门能源消费总量的73%.这造成了很大社会能源浪费 我国现有建筑面积为400亿㎡,绝大部分为高能耗建筑,且每年新建建筑近20亿㎡,其中95%以上仍是高能耗建筑。建筑对能源的消耗,占整个国民经济的30%。相当于发达国家建

筑能耗的3倍。在我国中大型城市10年间人均住房面积增长了3倍多,如果按原来的能耗标准建房耗能巨大。而能源是有限的,建设领域耗能高,势必会影响工业、农业等其它行业发展。能源供给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的矛盾越来越大,庞大的建筑能耗,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推广建筑节能势在必行。 二、建筑节能贯穿建筑全过程 建筑节能贯穿建筑全寿命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建筑在选址、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通过采用节能型的建筑材料、产品和设备,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加强建筑物所使用的节能设备的运行管理,合理设计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提高采暖、制冷、照明、通风、给排水和管道系统的运行效率,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全面的建筑节能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由国家立法、政府主导,对建筑节能作出全面的、明确的政策规定,并由政府相关部门按照国家的节能政策,制定全面的建筑节能标准,要真正做到全面的建筑节能,还须由设计、施工、各级监督管理部门、开发商、运行管理部门、用户等各个环节,严格按照国家的节能政策和节能标准的规定,全面地贯彻执行各项节能措施,从而使每一位公民真正树立起全面的建筑节能观,将建筑节能真正落到实处。 建筑整体及外部环境是在分析建筑周围气候环境条件的基 础上,通过选址、规划、外部环境和体型朝向等设计,使建筑获

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

2012第八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 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 一、大会历届回顾 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从2005年到2011年已成功举办了七届。在中国及世界各国政府对发展绿色建筑事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高度重视和所给予的大力支持下,大会盛况一届胜过一届。每届参会总人数都超过了2000人,其中包括近百名地方政府市长,200多位来自英国、美国、法国、日本、印度、新加坡、加拿大、德国、瑞典、澳大利亚、爱沙尼亚、波兰等十几个国家的政府官员、生产制造商、运营商、系统集成商、投资企业、房地产商、建筑协会及大学的专家学者等建筑行业人士。 二、大会主题 推广绿色建筑,营造低碳宜居环境 三、组织机构 发起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主办单位: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 北京邦蒂会务有限公司 展会周期:每年一届会展场馆:北京国际会议中心 布展时间:2012年3月27日---2012年3月28日 展览时间:2012年3月29日---2012年3月31日

撤展时间:2012年3月31日---2012年3月31日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科学技术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环境 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全球环境基金(GEF)、欧盟委员会能源总司(DG ENER, EC)、英国贸易投资总署(UKTI)、美国能源部(DOE)、美国能源基金会 (EF)、德国联邦交通、建设与城市发展部(BMVBS)、法国生态、能源、可持续发 展及国土整治部(MEEDDAT)、加拿大联邦住房署(CMHC)、新加坡国家发展部建 设局(BCA)、印度建筑业发展委员会(CIDC)、世界绿色建筑协会(WGBC)、国 家外国专家局、美国驻华大使馆、法国驻华大使馆、英国驻华大使馆。 四、大会组织委员会: 主任:仇保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 副主任:郑坤生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会长 赖明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 李秉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秘书长:李迅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王有为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秘书长 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顾问总工程师、研究员 副秘书长:王清勤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委员会副秘书长 李萍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委员会副秘书长 仝贵婵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处长 邹燕青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副秘书长 五、大会内容 1、绿色建筑设计理论、技术和实践 2、绿色建筑智能化与数字技术 3、绿色建筑与室内环境优化 4、绿色建材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5、绿色照明中的新光源和新技术 6、绿色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有关建筑工程节能设计的分析和见解

有关建筑工程节能设计的分析和见解 发表时间:2020-03-30T08:35:14.09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3期作者: 1王甜 2齐昌顺 [导读] 可以有效缓解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保障。 1身份证号 13112519880202**** 河北秦皇岛 066000 2身份证号 13092119880710**** 河北沧州 061000 摘要: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人们对建筑物的环保性能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利用建筑节能设计,提高节能建筑设计水平,是亟待思考的一个问题。文章主要以建筑工程设计出发,探讨节约型社会发展下节能建筑设计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帮助和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设计;节能建筑;建筑设计 1引言 建筑保温隔热设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建筑能源消耗大、需求量大的问题,并已经取得不错的成绩,进一步实现了建筑业的规范化、节能化发展。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各种保温隔热材料及施工技术被研发、应用,有效提高了建筑节能水平,同时也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整体效益价值。虽然我国是一个能源储备量丰富的大国,但是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能源资源消耗巨大,濒临枯竭。因此,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对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建筑业在城市化发展中所占有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面对自然消耗较大的现状,在设计过程中采用科学的方法和节能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可以有效缓解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保障。 2建筑工程设计节能建筑的影响因素 2.1建筑高能耗问题 建筑物使用高能耗集中体现在建筑施工、使用等各个环节,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室外热环境的影响,不同环境下气候条件对建筑围护结构、外门窗等方面的影响直接造成室内气候条件的不稳定,比如:太阳辐射、空气湿度、风力、降水等。第二,建筑保温隔热性能与气密性设计不合理,保温隔热与门窗气密性是造成建筑能耗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维护结构的保温能够提高建筑使用水平,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室内空间,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第三,采暖空调设备运行效率不高。采暖空调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采暖空调设备运行效率与经济性等各方面都影响建筑整体能耗水平。 2.2政府方面的影响 我国节能建筑、绿色建筑起步较晚,虽然现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旧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体系,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与人们生活的重要基础保障,政府部门加大建筑节能监管具有重要意义,除此之外还需要建筑节能市场的支持。政府部门职能缺失直接影响建筑节能的整体效果,不利于建筑节能目标的实现。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部分开发商为了一己私利,打着建筑节能的名义,不断提高建筑成本价格,但是其所具有的节能标准却不能达到标准要求,居民无法享受到节能建筑应有的功能,严重阻碍建筑节能的健康发展。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如果采用这种不正当的竞争形势,会降低自身能力和优势,不利于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2.3市场方面的影响 建筑节能不仅受到技术、政策的影响,市场环境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从开发商的角度来看,其过于重视建筑初期成本的投入,为了避免建筑初期阶段的不平衡状态,没有给予建筑节能足够的重视。我国建筑节能体系不健全,政策制度对开发商行为的约束力度不够,相关政策没有落实到位,不能保证建筑设计满足法律法规与规范标准的要求,一时间阻碍了节能技术的发展。 3建筑工程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策略 3.1屋顶节能设计 屋顶是建筑结构形式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建筑整体质量有着决定性影响,屋面直接承受自然环境对建筑物的冲击和作用,良好的屋顶节能设计能够起到很好的隔热效果。特别是在夏季晴朗的情况下,由于室外温度炎热,太阳直射会造成屋顶温度升高,从而影响室内温度。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加强屋顶节能设计的应用,做好保温隔热设计,采用保温隔热材料对屋顶进行科学处理,从而有效调节室内温度,从根本上降低建筑能耗。建筑屋顶保温隔热设计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要点内容:第一,在选择保温隔热材料的过程中应该重视材料的性能、经济价值,宜采用导热系数小、密度大、防水效果好的保温材料,比如:聚苯乙烯材料。第二,隔热层铺设应该位于屋面防水层的

德国的建筑节能措施及对我国的启示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ECONOMY2010年第20卷第9期 1德国建筑节能状况 德国建筑能耗占其总能耗的40%(主要用于建筑取暖和热水供应),政府计划在2010年将建筑能耗降低至22%,因此在重点建筑领域,如建筑规划、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应用等方面,德国政府按其法律法规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同时大力开展建筑节能的研究和推广。 德国建筑节能主要是控制住宅建筑(包含公共建筑)的能耗。政府主要监控住宅建筑是否节能,工业建筑一般由业主自愿满足相关节能标准。 对于新建住宅,在提出申请时要提供能耗计算结果,主要考虑墙壁保温、日照能量、窗帘位置、供暖制冷系统本身的能耗和室内照明等因素,到审批机关进行审批,开具能耗证明,达不到标准要求将得不到批准。 在德国,1985年以前建造的房屋称作既有建筑。目前德国的既有建筑占建筑总量的95%以上,经改造后的既有建筑能耗降低一般可达到90%。因此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对降低整个建筑能耗具有显著的作用。 由于能源价格的上涨,热水和暖气费用的支出占私人家庭耗费的比例越来越大,有的甚至达到80%,而节能建筑可以降低90%的能源耗费。另外,德国政府鼓励居民使用节能建筑,并提供贴息贷款,因此人们十分乐意接受节能改造。 通过建立完善的建筑节能管理体制,技术、政策、法规等多管齐下,德国的建筑节能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格局。 2德国建筑节能的主要措施 经历过几次能源危机,德国普遍重视节能,政府制定了完善的建筑节能政策体系和技术措施,同时一大批新的技术和能源被引入到新建建筑以及已有建筑的改造中,取得了显著的节能效果。 据德国联邦经济和劳动部统计,20世纪90年代,在其经济快速增长期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近16%,总能耗反而有所下降,主要原因就是建筑能耗的不断下降。 (1)制定、完善政策和标准体系以及技术规范。从1976年的节能法到2002年发布新的节能法规EnEV2002,德国建筑节能实现了从单一节能到系统、综合节能的转变。新法规的核心是从控制单项建筑围护结构(如外墙、外窗和屋顶)的最低保温隔热指标,转化为控制建筑物的实际能耗,进行总量控制。 EnEV2002对新建住宅实行按建筑面积为基准的耗能标准控制,规定了与建筑体形系数(建筑外表面积与其包围的采暖体积的比值)相对应的建筑物最大允许能耗标准和建筑最大允许平均散热系数以及一系列实施上的具体管理措施,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 政府要求建筑设计时必须提供“建筑能耗证书”,分项列出所需电能、燃油、燃气、燃煤数量,制成建筑能耗计算表。通过对建筑能耗的量化,建立建筑能耗证书系统,有效实现了政府机构、专业人士等对在建及已建成建筑的严格监控。能耗超标的建筑被禁止,从源头上保证了建筑能耗符合现行法律的规定和要求。 笔者于2008—2009年赴德国莱茵之华建筑师集团旗下的Stefan Schmitz建筑设计事务所进行了为期10个月的研修,从德国实际工程操作的情况来看,执行新的节能标准有效地降低了建筑能耗,同时并没有过多地限制建筑设计的表现力。 (2)节能型建筑设计、技术和材料的系统化应用。德国建筑节能设计、技术在欧洲乃至全世界都处于领先地位,在建筑设计中能够针对特有的气候条件和建筑特点,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建筑节能解决方案,满足各种气候环境下的建筑设计要求,打造舒适、节能的建筑。 德国建筑设计不仅重视现代建筑技术的应用,而且重视生态环保,体现材料的美感、轻盈、通透等特点,使低能耗建筑理念变为现实。生态环保意味着建筑结构材料运用得越少越好,在建筑使用期间的能耗越少越好,而且所有建筑材料尽可能循环利用。建筑的轻盈可减少材料的使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建筑的通透增加了使用者同外界的对话,同时让自然光线更好地使用成为可能。高舒适度、低能耗的建筑在德国非常普遍,其造价可能比一般建筑高出3%,但由于节能设计和技术的优化组合,每年的运营费用却可节约60%。 德国的建筑设计事务所一般是专业建筑设计,如果施工图阶段需要结构、水、暖、电等专业配合的话,再请专业事务所里的工程人员配合。在建筑设计中他们着重提高密闭性、保温性,倡导多能源组合利用,并尽量增加建筑物可以绿化的空间。 节能建筑是多种技术的集成,涉及外墙保温系统、可再生能源系统、新风系统等。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外墙外保温系统。德国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厚度达20cm,门窗密封性良好,节能效果明显。二是换热置新风系统。北方住宅冬天基本不开窗,新风量不足,采用这种技术可以解决室内新风量的问 文章编号:1005-6033(2010)09-0124-03收稿日期:2010-02-05德国的建筑节能措施及对我国的启示 王红霞 (运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山西运城,044000) 摘要:重点介绍了德国建筑节能的状况以及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在此基础上阐述了 德国的节能经验对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启示。 关键词:建筑节能;节能设计;德国 中图分类号:TU201.5文献标识码:A 124

建筑节能论文

工管0801 王建康 建筑节能论文 1建筑节能发展现状及其发展缓慢的原因 1.1建筑节能发展现状及其发展潜力 我国建筑不仅耗能高,而且能源利用效率很低,单位建筑能耗比同等气候条件下国家高出2 ̄3倍。仅以建筑供暖为例,北京市在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前,一个采暖期的平均能耗为30.1瓦/平方米,执行节能标准后,一个采暖期的平均能耗为20.6瓦/平方米,而相同气候条件的瑞典、丹麦、芬兰等国家一个采暖期的平均能耗仅为11瓦/平方米。因建筑能耗高,仅北方采暖地区每年就多耗标准煤1800万吨,直接经济损失达70亿元。我国现阶段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处在关键时机。2001年,世界银行在《中国促进建筑节能的契机》的报告中提出,从2000 ̄2015年是中国民用建筑发展鼎盛期的中后期,预测到2015年民用建筑保有量的一半是2000年以后新建的。据建设部科技司的分析,到2020年底,全国新增的300亿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中,城市新增130亿平方米。如果这些建筑全部在现有基础上实现50%的节能,则每年大约可节省1.6亿吨标准煤。在400多亿平方米的既有建筑中,城市建筑总面积约为138亿平方米左右,普遍存在着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和气密性差供热空调系统效率低下等问题,节能潜力巨大。以占我国城市建筑总面积约60%的住宅建筑为例,采暖地区城镇住宅面积约有40亿平方米,2000年的采暖季平均能耗约为25公斤标煤/平方米,如果在现有基础上实现50%的节能,则每年大约可节省0.5亿吨标煤。空调是住宅能耗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我国住宅空调总量年增加约1100万台,空调电耗在建筑能耗中所占的比例迅速上升。根据预测,今后10年我国城镇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民用建筑至少为每年8亿平方米,如果全部安装空调或采暖设备,则10年增加的用电设备负荷将超过1亿千瓦,约为我国2000年发电能力的1/3。如果我国大部分新建建筑按节能标准建造并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则可使空调负荷降低40% ̄70%,有些地区甚至不装空调也可保证夏季基本处于舒适范围。 公共建筑节能潜力也很大。目前全国公共建筑面积大约为45亿平方米左右,其中采用中央空调的大型商厦、办公楼、宾馆为5亿到6亿平方米。如果按节能50%的标准进行改造,总的节能潜力约为1.35亿吨标准煤。如果国家从现在起就下决心抓紧建筑节能工作,对新建建筑全面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并对既有建筑有步骤地推行节能改造,则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可减少3.5亿吨标准煤,空调高峰负荷可减少约8000万千瓦(约相当于4.5个三峡电站的满负荷出力,减少电力投资6000亿元)。如果要求2020年建筑能耗达到发达国家20世纪末的水平,则节能效果将更为巨大。 1.2建筑节能发展缓慢的原因 多年来,我国开展了相当规模的建筑节能工作,主要采取先易后难、先城市后农村、先新建后改建、先住宅后公建、从北向南逐步推进的策略。但是到目前为止,建筑节能仍然停留在试点、示范的层面上,尚未扩大到整体,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节能开发建设成本高(按新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测算,大体上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成本要增加100元);(2)开发商追求的是以最小的投资换取最大的空间利益;(3)建筑设计从围护的结构、 设计的角度、施工的角度、计算达到的系数等要比一般普通建筑复杂;(4)政府考虑的是GDP在全国所占的位置,对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5)建筑

建筑节能与建筑节能措施

建筑节能与建筑节能措施 【摘要】结合建筑节能的现状和建筑节能新技术、新工艺,太阳能利用、围护结构保温隔热、空调等方面,提出几点建筑节能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建筑节能;太阳能;围护结构;空调 建筑节能是一个世界性的大潮流,也是现代建筑技术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和重大战略问题。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意识到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开始大力建造节能建筑,在建筑物舒适性不断提高的同时,使建筑总能耗不断减少,从而缓解了能源需求,避免了能源危机的再度冲击。在我国虽然能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能源占有量却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大力开展节能工作,则是消除这个制约因素的有效方法,也是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问题的关键。 一、建筑节能的概念 1建筑节能的含义 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中合理使用和有效利用能源,包括建筑物自身的隔热保温功能,建筑材料生产中的能耗及房屋采暖降温的能耗等。建筑节能是指节约采暖供热、空调制冷、采光照明以及调节室内空气湿度、改变居室环境质量的能源消耗,还包括太阳能、地热(水)能源的综合应用,是一门

综合性的技术。 2建筑节能的重要性 2.1建筑节能有利于缓解资源紧张建筑节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目前我国能源形势相当严峻,虽然我国有着丰富的煤炭和水力资源,但采储量和可开发的水电量均低于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能源增长的速度长期滞后于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高耗能建筑大量兴起,预计到2020 年底,我国房屋建筑面积将达到686 亿平方米,其中城市为261 亿平方米,这些房屋在大约100年的使用期内,需要不断消耗大量的能耗,如采暖,空调,通风,热水供应,照明等,预计到2020年,我国总人口将达到14.72亿,城市人口将达到8. 39 亿,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及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能源和资源需求将迅速扩大,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将日益突出,如果不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势必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 2.2建筑节能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能源消耗越大,对大气、土壤、水质造成的污染就越严重。在能源方面的困惑和问题,社会各界都开始关注,并纷纷采取措施,在政策、技术、产品、宣传等方面努力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 二、建筑节能中太阳能的利用

建筑工程中节能的认识

建筑工程中节能的认识 作者:付军平 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1年第03期 建筑节能已经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节能的重点。通过对建筑节能现状、节能任务和节能方法等的研究,分析了建筑节能对建设成本的影响,阐述了建筑节能经济性的现实意义。 1.我国建筑节能现状 基于资源紧张、环境承载力薄弱的国情和受认识、体制、机制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影响,全国95%以上的既有建筑未进行节能设计,属于高能耗建筑,仅住宅及公共建筑的供暖空调能耗就占全国全年总用电量的近30%,在冬夏季节供热和空调使用高峰期,其用电量更高达42%左右。由于大气环境的破坏,近几年夏季高温季节及冬季严寒等恶劣天气不断的增多,如不改变现有建筑能耗状况,预计到2010年全国需电量将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 2. 建筑节能的当务之急 制定基本政策,夯实建筑节能基础要加大国家建筑节能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和评价标准,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为建筑节能打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为全面掌握我国建筑能耗实际状况,做好建筑能耗统计、监测、考核工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起草了《建筑能耗和节能信息统计体系实施方案》、《建筑节能监测体系实施方案》、《建筑节能考核体系实施方案》,修订了《民用建筑能耗和节能信息统计报表制度》。这些举措为建筑节能工作在我国的全面展开和高效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建筑节能一定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激励政策,助推建筑节能发展建筑节能归根到底还是要通过经济利益驱动才会有持久的发展动力。国家应对涉及建筑节能的新技术、新建材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在创新投融资体制、设立建筑节能专项应用和奖励资金、建立和完善建筑节能的经济和税收激励政策方面进行积极应对,如减少土地出让金收益、加大科研投入、减少营业税等;强制实行供热体制改革,使居住及公共建筑集中采暖按热表计量收费方式在各大中城市普遍推行,在小城市试点;鼓励采用蓄冷、蓄热空调及冷热电联供技术,中央空调系统采用风机水泵变频调速技术;加快节能门窗、新型墙体材料,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物的利用。 (2)强化系统管理,为建筑节能提供保证建设项目全寿命历经立项、建造、使用等不同阶段,过程漫长,涉及到建设单位、业主等多方利益,建造、使用成本控制涉及面广,单靠个人或企业难以调控。尤其对于公共建筑来说,业主、使用者、运行者之间相互分离,建设业主一般只关注项目的建造成本控制,忽视高能耗建筑在未来使用中,给业主和社会带来的高额费

浅谈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及节能发展

浅谈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及节能发展 何燕熙 摘要:本文根据目前的建筑节能现况进行分析,从资源回收利用、新能源开发利用、建筑三个方面说明了建筑节能的重要性,介绍了建筑能耗基本情况。 关键词:新能源墙体节能屋面节能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如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低碳经济”概念就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推进人类选择可持续发展的路线,并把这种理念运用到各个领域中去。低碳经济首先要考虑最省钱减排方法。据有关数据显示:低碳经济40%的份额可以通过节能的方法,其中建筑节能的方法是最经济的。节能建筑是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坏境进行研究后,设计出的低能耗建筑。因此,能源将成为本世纪的热门话题,我们必须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工作,从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出发,使建筑尽可能少地消耗不可再生资源,降低对外界环境的污染,全面建设节能型住宅和公共建筑,并为使用者提供健康、舒适、与和谐的工作及生活空间。 一、建筑能耗基本情况 目前建筑能耗特点可概括为: (1)南方和北方地区气候差异大,仅北方地区有采暖且北方建筑采暖能耗高,比例大; (2)城乡住宅能耗使用差异大; (3)住宅及一般公共建筑与发达国家相比能耗尚处在较低水平,但有明显的增长趋势; (4)大型公共建筑能耗浪费严重,节能潜力大,新建建筑中此类建筑的比例呈增长趋势; (5)长江流域大面积居住建筑新增采暖需求,必须找到有效地解决方案,否则将成为严重的能源负担。 我国在“十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将节约能源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提出要严格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推广新型墙体材料和节能产品,推广高效节点绿色照明系统,还要充分利用余热余压作用。 节能建筑的主要内容一个建筑物是否达到节能标准或者是否具有节能性能,能节多少能,需要通过对该建筑物采取的技术措施进行分析、技术手段进行测试评价,其中所用材料的热工性能是最重要的评价依据。 节能建筑有五大特征: ①少消耗资源; ②高性能品质; ③减少环境污染; ④长生命用期; ⑤多回收利用。 节能建筑应考虑的九大问题: ①建筑的环境; ②建筑的朝向; ③建筑的体型问题; ④建筑的面积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