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经验借鉴
- 格式:pdf
- 大小:1.55 MB
- 文档页数:2
德国的建筑节能经验去过德国的人,都会觉得德国城市绿化环境好、空气质量高。
究其原因,不得不说,德国全社会对能源、对环境有一种近乎敬畏的态度,德国政府、民间机构及社会民众的节能意识非常强。
在推动生态节能建筑上,德国更是不遗余力。
推动建筑节能环保这一浩大艰巨的工程,不仅需要建筑设计与工程技术层面的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有效的资助措施机制。
德国的建筑节能走在国际前列,取得了突出成就,这对正在推动城镇化建设、节能建筑快马加鞭的中国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建筑节能重技术更重实效笔者注意到,德国各类建筑已广泛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发电,包括国会大厦、政府办公楼、普通住宅和私人别墅等。
德国在建筑节能和建筑节能改造方面具有先进方案和理念。
一是积极利用太阳能和先进保温节能技术。
德国的生态节能建筑已经可以做到能源盈余,从能源的消耗大户转变为零能耗,甚至可以把富余的电力能源导入城市供电系统赚取供电费用,或输送到终端站,为小区的住户或其他公用设施、场地使用,提高社会福利。
二是采用可再生的建筑材料。
德国的大部分建筑都采用当地经过处理的原生木材作为主要建材。
这类建筑材料在生长、加工过程中消耗最少的能源和产生最少的二氧化碳,在房屋拆除后处理时既能再利用也能进行降解。
三是注重对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
一方面制定有关规章制度,从政策层面加以引导,鼓励企业和个人对老建筑进行现代化节能技术改造,并实行强制报废措施;另一方面推出各项节能资助项目,以促进法规的落实和普及。
四是采用多种生态节能技术。
德国开发并采用了多种生态节能技术,包括雨水回收利用、污水废物回收利用、建筑保温处理、生物降解技术等等。
五是利用技术规范降低建筑耗能。
政府通过制定和改进建筑保温技术规范等措施,不断发掘建筑节能的潜力。
从控制单项建筑围护结构的最低保温隔热指标转变为控制建筑物的实际能耗。
新规范提高了建筑能耗的透明度,用消费者的需求来推进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
德国推动节能的主要做法和经验为了使经济发展维系在一个更加高效、清洁的能源系统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增强其经济竞争力,德国政府非常重视节能减排,提出了高于《京都议定》和欧盟要求的节能减排目标,到2020年能源利用率比2006年提高20%,CO2 排放量降低30%,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例达到25%。
为实现这个目标,德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方法和手段,包括加强政策引导,加大扶持力度,重视技术创新和节能宣传等。
1、高度重视节能服务体系建设①建立高效节能咨询机构。
政府制定的节能目标和出台的政策措施,如果没有专业的服务平台,是很难在企业和社会实施的。
节能咨询机构正是为企业和社会提供了这个平台,德国政府非常重视节能咨询机构建设,2002年成立的德国能源局,其主要工作之一就是为企业和公众提供节能咨询。
为满足企业和公众节能咨询量不断增加的需求,政府鼓励发展小型的节能咨询机构,凡新组建的节能咨询机构都可得到政府资助。
为提高咨询人员的素质,政府每年要对咨询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不合格将取消其咨询资格。
目前,全德国节能咨询机构有近400家,极大满足了企业和公众的需求。
②推行新能源政策。
2000年4月德国联邦议院通过可以再生能源法(KEL)。
该法取消了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上限,并需求将可再生能源发电在所有供电公司按其总电力销售量进行分配。
可再生能源法还要求运行输电线路的公司支付与电力网连接的费用,消除电力公司可以抬高联网费用来阻碍风能的开发。
该法案最重要的一点是,根据发电的实际成本,为每一种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确立了每千瓦时的特定支付金额。
电力公司有资格参与该支付费用的确定,这是电力部门解除官方控制产生的一种变革。
2006年风力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622MW,为全球最大风能市场。
③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
德国非常重视通过技术开发与创新,实现节能减排。
如在建筑节能方面,他们通过材料革新、采用高效通风设备和照明节能等措施等,使其在使用寿命周期的采暖能耗降到只有15k W·h/㎡a,并只在特别寒冷的天气下才使用采暖设施。
德国遗产建筑节能改造的突出技术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德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建筑,这些建筑代表了德国悠久的历史和传统。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遗产建筑的节能改造问题也越来越引人关注。
面对这一挑战,德国政府和专业机构积极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案,以解决遗产建筑节能改造的突出技术问题。
本文将重点介绍德国遗产建筑节能改造的突出技术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一、技术问题1.保护建筑原貌:许多遗产建筑具有独特的历史风貌和建筑风格,如何在节能改造过程中保护建筑的原貌成为一个突出的技术问题。
传统的节能改造技术往往涉及破坏建筑原有的结构和外观,这与保护遗产建筑的初衷相悖。
2.节能效果与建筑保护的平衡:节能改造需要采用一系列技术手段来提高建筑的能效,如保温材料、节能设备等。
这些技术手段往往与建筑的保护和历史特色产生冲突,如何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是一个关键的技术问题。
3.技术成本与实际效益的对比:遗产建筑的节能改造往往需要较高的技术成本,而这些成本与实际的节能效益之间的对比也是一个突出的技术问题。
如何在保证节能效果的前提下降低技术成本,提高改造的实际效益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解决方案1.保护建筑原貌:针对保护建筑原貌的问题,德国专业机构和企业提出了一系列技术方案。
采用轻质保温材料和隐蔽式节能设备,保证节能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建筑的原貌。
利用先进的建筑模拟技术和数字化技术,可以在不破坏建筑原有结构的前提下进行改造设计,从而实现节能改造与建筑保护的双赢。
3.技术成本与实际效益的对比:针对技术成本与实际效益的对比问题,德国专业机构提出了一系列技术方案。
推广采用可再生能源技术,如太阳能、地热能等,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和能源成本,提高改造的实际效益。
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和技术,如再生材料、无毒材料等,可以降低建筑的改造成本,提高改造的实际效益。
德国遗产建筑节能改造的突出技术问题主要集中在保护建筑原貌、平衡节能效果与建筑保护以及技术成本与实际效益的对比上。
CATALOGUE目录•背景介绍•德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策略与实践•德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成效与影响•德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经验与启示•未来展望与建议•参考文献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意义减轻环境污染建筑行业是全球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通过节能改造可以减少建筑物的碳排放,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高居住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减少能源消耗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量,进而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德国建筑能耗现状及挑战高能耗老旧建筑技术瓶颈德国政府对建筑节能改造的政策支持提供资金支持德国政府通过提供补贴、贷款等方式为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提供资金支持。
简化审批流程德国政府简化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审批流程,加快了改造项目的实施速度。
推广节能技术德国政府鼓励并支持建筑节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为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提供了技术支持。
010302节能改造的基本原则与目标减少能源消耗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建筑能源消耗量。
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鼓励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
促进绿色建筑发展通过节能改造,提升建筑的环境友好性和可持续性。
实现社会经济效益通过节能改造,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0102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提高气密性高效节能窗户安装太阳能系统配备高效空调和采暖设备节能改造的技术措施030405节能改造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政府补贴对进行节能改造的企业和个人提供税收优惠政策。
税收优惠绿色贷款能效证书01020403推行能效证书制度,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的透明度。
政府提供补贴,鼓励企业和个人进行节能改造。
提供绿色贷款,帮助企业和个人进行节能改造。
德国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在实施后显著降低了能源消耗,从而减少了能源进口,降低了能源成本。
此外,改造后的建筑在运营过程中的能源效率提高,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建筑节能改造不仅使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同时由于减少了能源消耗,也保护了环境,对居民的健康也起到了保护作用。
德国作为全球主要工业国和欧盟成员国中经济、技术最发达且总量最大的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并形成了有效促进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战略,并在应对经济危机的绿色复苏一揽子计划中得以成功延续、优化和加速推进。
德国绿色低碳转型“从战略到行动”的一系列积极实践,其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一、制定并实施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德国绿色低碳转型的行动框架(一)制定《气候行动计划2050》,为实现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描绘现代化战略2015年通过的《巴黎协定》,是继《京都议定书》之后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达从战略到行动:德国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历程及启示杨 艳 谷树忠 李维明 路 娜 孙 溪【内容提要】德国作为世界主要制造业大国和欧盟经济实力最强成员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实践中,不断探索并形成了一套有效促进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战略,以行动计划、具体措施、法律体系为战略的核心内容,并成立气候内阁以加强统一领导。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德国推出的绿色复苏计划,实质是对德国2050年气候目标导向下经济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框架的延续、优化和加速推进。
从德国气候治理的进程和效果来分析德国绿色低碳转型“从战略到行动”的一系列实践,至少有以下4点经验值得中国借鉴:一是合理对接经济政策与气候政策以促进全面的绿色复苏;二是重视战略行动框架顶层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可操作性;三是建立健全重大战略或治理政策的执行评估与调整机制;四是建立健全各种利益关系的协调与合作机制。
【关键词】绿色低碳转型 应对气候变化 绿色复苏 德国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670(2021)4-0058-062021年第4期成的一个相对松散、灵活的应对气候变化国际体系,它强调实现全球绿色低碳、气候适应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下人类的最核心利益,标志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作为主要工业国和欧盟中经济实力最强的成员国,德国认为其对承担《巴黎协定》义务负有特殊的责任。
德国遗产建筑节能改造的突出技术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摘要】德国遗产建筑在节能改造过程中面临着保护和节能之间的矛盾。
传统建筑材料特性与节能需求之间存在冲突,突出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这一矛盾。
融合传统与现代技术,保留原有建筑特色的前提下进行节能改造是应对挑战的关键方法。
未来发展趋势包括技术创新与文化传承的平衡,为德国遗产建筑的节能改造提供了新思路。
只有找到技术与文化的平衡关系,才能实现德国遗产建筑节能改造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德国遗产建筑、节能改造、突出技术问题、传统建筑材料、融合传统与现代技术、保留原有建筑特色、未来发展趋势、技术创新、文化传承、平衡关系。
1. 引言1.1 德国遗产建筑节能改造的重要性德国拥有丰富的历史遗产建筑,这些建筑承载着德国文化的传统和历史价值,具有重要的文化遗产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这些遗产建筑面临着能源消耗高、耗费资源多等问题,需要进行节能改造,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确保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德国遗产建筑节能改造的重要性在于,通过改造能够延续遗产建筑的生命周期,保护建筑的原有价值和特色,同时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节能改造不仅能够节省能源和降低运营成本,还可以提升建筑的舒适性和功能性,使其更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节能改造还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推动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
德国遗产建筑节能改造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将有助于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和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通过科技创新和工程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遗产建筑的节能改造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2 德国遗产建筑节能改造的挑战德国遗产建筑在进行节能改造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
由于这些建筑通常具有悠久的历史,保护其原有的建筑特色和文化价值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
但在实施节能改造时,往往需要对建筑结构和外观进行改变,这就带来了保护与改造之间的矛盾。
传统建筑材料的特性与现代节能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
传统建筑常使用厚实的砖墙和木结构,保持室内温度的稳定性,但这些结构往往难以达到现代节能标准。
浅谈德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作者:张彦林曾令荣吴雪樵来源:《居业》2012年第05期[摘要] 德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已从最低保温隔热指标转为控制建筑物的实际能耗。
本文详细介绍了德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优惠政策、项目实例、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为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资料。
[关键词]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优惠政策;项目实例;节能效果;经济效益[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3-1324(2012)-05-0094-031 引言德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是欧盟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一个能源相对紧缺的国家。
德国联邦政府非常重视能源利用,在国家能源方案中提出了到2050 年应达到的整体战略目标,并在其中的建筑领域能源方案中明确指出:建筑领域到2050年一次能源需求减少80%,建筑气候环境“接近中性气候”(即很少量或基本不排放CO2),极力促进德国建筑领域节能减排。
德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已有三十年历史,在这方面有着相当丰富的经验。
目前,德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已从控制建筑外墙、外窗和屋顶的最低保温隔热指标转为控制建筑物的实际能耗。
这种新的建筑节能思路极大地促进了欧洲建筑领域节能水平的提高。
德国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以住宅为主,由于70%的住宅是1977年以前建造的,现有近3000万套需要进行改造,住宅节能改造的市场潜力很大。
2 德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优惠政策德国主要采取税收改革、财政补贴、优惠贷款三种政策途径支持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除此之外,并没有采取其它经济手段来影响建筑市场。
目前,德国90%的节能建筑享受该类优惠政策。
2.1 税收改革德国政府利用税收政策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1999年,德国开始实行生态环保税收改革,政府适当地提高了汽油、建筑采暖用油及其它能源的税率,目的是降低能耗,鼓励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并创造面向未来新的就业机会。
2000年,德国政府成立了能源署,主要工作涉及房屋供暖与保温、节电装置与照明、太阳能发电、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电热耦合装置等应用,促进建筑领域的节能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