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医卫报道的难点和热点(上上上)
- 格式:ppt
- 大小:4.11 MB
- 文档页数:58
第一部分一中医把脉方法精心收集的把脉口诀以及图衣把脉口诀有些脉,浮沉兼,浮统五脉(濡、革、洪、微、散)要明勘,沉含四脉(伏、细、牢、弱)重方得,浮中沉里四脉焉。
(虚、实、芤、长)(郭按:焉字在这里是其中的意浮脉:浮轻取,重按无,浮如木在水中浮,浮而有力多风热,浮而无力是血虚。
沉脉:沉重按,脉才显,如石投水必下潜,沉而有力为冷痛,沉而无力是虚寒。
迟脉:迟脉来,一息三,脉来极慢记心间,迟司脏病或多寒,虚实之间仔细研。
数脉:数脉来,息六至,脉来快速用心记,浮沉虚实须分别,君相之火不同治。
虚脉:虚脉形,皆无力,浮大而软无根砥,脉虚身热为中署,气虚正亏身无力。
实脉:实脉形,大而长,三候充实力最强,新病见实邪气盛,久病见之病主殃。
滑脉:滑脉状,颇费猜,如盘走珠应指来,宿食痰热胸中满,女脉调时应有胎。
涩脉:涩脉状,刮竹形,细迟短滞似欲停,血少津枯气血痹,女人非孕即无经。
洪脉:洪满指,似波澜,来时虽盛去悠然,洪主病进邪气盛,胀满胃反治颇难。
微脉:微如丝,按若无,欲绝非绝微脉呼,五劳六极诸虚病,猝病有生久难图。
紧脉:紧如索,是脉形,拘急弹指切如绳,寒伤内外病主痛,浮沉表里要分明。
缓脉:缓四至,是脉形,从容和缓号为平,或因脾虚风湿病,是病非病仔细评。
濡脉:濡脉形,浮柔细,水面浮棉弱无力,产后病中见犹可,平人无根须忧虑。
弱脉:弱脉形,沉柔细,如棉在水力不济,阳气衰微精血虚,老人犹可少壮忌。
长脉:长迢迢,过本位,指下按之柔为贵,长主心肾根本壮,长大急硬火之罪。
短脉:短缩缩,喻如龟,藏头缩尾脉中推,短主诸病皆难治,盖因真元气多亏。
芤脉:芤脉形,中间空,芤脉按之软如葱,火犯阳经血上溢,热伤阴络下流红。
弦脉:弦脉形,脉挺然,弦脉端直似琴弦,弦应肝胆痰饮痛,大小单双分轻重。
散脉:散脉候,浮而乱,中候渐无按不见,产为生兆胎为堕,久病逢之魂欲断。
细脉:细脉候,细如线,沉取极细终不断,忧劳过度气血亏,湿邪郁结也常见。
伏脉:伏脉状,仔细求,下指推筋着骨头,气郁寒凝食内结,欲吐不吐邪闭由。
”从医“领域内是否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专业难题?一、医疗资源匮乏情况下的医疗难题在我国部分地区,医疗资源相对匮乏,人口众多与医疗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愈发尖锐。
医院排队、看病难等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医疗资源的紧张状况也日益凸显。
1.1. 医生资源不足由于我国医疗资源的不均衡分布,一线城市医疗资源相对充裕,而三四线城市、农村地区则普遍存在医生资源短缺的情况。
这导致了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愈发凸显,需求与供给的不平衡矛盾愈发尖锐。
1.2. 医疗技术不均在一线城市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相对较高,而在偏远地区的医疗机构,医疗技术普遍滞后。
这导致了部分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甚至出现因治疗不当导致疾病恶化的情况。
1.3. 医疗设备更新滞后由于医疗设备更新换代的成本较高,部分地区的医疗机构难以跟上医疗设备的更新速度,导致诊疗效率和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二、医疗行业的风险管理难题医疗行业作为一个高风险行业,其风险管理问题亟待解决。
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等问题频频发生,给医生和患者都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2.1. 医疗事故频发由于医疗行为本身的风险性,医疗事故难以完全避免。
但在某些情况下,医疗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医疗机构管理不善或医护人员技术不过关等原因导致。
因此,医疗行业需要加强风险管理,提高医疗安全水平。
2.2. 患者权益保护难题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常常因为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就医流程不透明等问题导致自身权益受损。
医患双方之间的矛盾也往往因此激化,需要建立更加规范的医患关系处理机制,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2.3. 医疗保险制度不完善当前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对于长期慢性病患者、重病患者的保障仍有待完善。
医疗费用高、医保报销率低等问题也使部分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
三、医疗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挑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信息化已成为医疗行业的发展趋势。
但在医疗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中国医改的焦点、难点和痛点
胡善联
【期刊名称】《卫生经济研究》
【年(卷),期】2015(000)012
【摘要】当前,中国医改的焦点集中在迄今没有解决的关键问题:一是"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二是"三医联动"问题,三是"强基层、保基本、建机制"问题.要解决这些关键问题,需要全面正确评价卫生系统改革,认识到当前中国医改的难点(医疗保险可持续难、基本药物政策执行难、公立医疗机构改革难)和痛点(医患矛盾之痛、医师多点执业之痛、基层人才流失之痛),中国医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总页数】5页(P3-7)
【作者】胡善联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 200032;上海市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上海20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9
【相关文献】
1.治愈中国医改三大痛点的处方 [J], 熊茂友;
2.热点·焦点·痛点r——《直播永州》民生新闻的题材选择与价值取向 [J], 王林勇
3.聚焦群众痛点难点焦点——遂宁持续开展年度“群众最不满意的十件事”整治[J], 徐浩程;李奖;
4.中国介入医学发展的亮点、痛点与焦点 [J], 钟红珊;徐克
5.最受关注十大焦点问题养老忧虑直击痛点疾控与公共卫生关注度激增 [J], 刘彦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医改发展报告:公立医院改革未来要在痛点和难点上持续推动日前,中国医学科学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共同发布《医改蓝皮书:中国医改发展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指出,公立医院改革未来要在痛点和难点上持续推动。
自2009年3月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以来,医改的进展和成效始终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为跟踪医改进展,客观、科学评价医改成效,中国医学科学院在连续5年编写《中国医改发展报告》年度报告的基础上,组织有关专家、地方卫健委在医改十年的重要时间节点,以2019年医改主要进展和现阶段医改重点领域、重点问题为主要内容,编写本报告。
这部报告包括总报告、专题报告和地方经验与案例三部分。
总报告在简要回顾医改十年进展的基础上,重点总结了2019年医改进展,并面向2020年和“十四五”规划提出改革推进策略。
专题报告围绕现阶段医改重点领域和重点问题,从专家视角进行系统分析,希望能给读者带来启发和思考。
地方经验与案例部分选取部分改革进度推进较快且改革成效有所显现的典型地区,对其医改经验进行总结,为推动全国医改向纵深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报告指出,新医改以来,公立医院从试点改革到综合推动,再到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的历程,可以看出,公立医院改革实现了阶段性发展目标,今后要在一些痛点和难点上持续推动,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
报告认为,“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带来了需求的急剧增加,给供给侧服务能力带来巨大挑战。
首先在于基层服务能力薄弱,无法真正起到“健康守门人”的作用。
目前中国基层服务能力相对薄弱,全科发展滞后,能力不足。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顶层设计,进行宏观卫生规划。
其次,三级卫生网络之间协同配合不足,尤其是疫情暴露的医卫联动和防治结合的短板亟待改善。
健康服务体系内协同行为的相关机制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
随着中国医药分开和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等多项政策出台,公立医院的扭曲激励被逐步矫正,但各地发展不均衡,阻碍协同合作的利益壁垒并未完全打破。
社会热点问题"看病难、看病贵〞的探讨【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开展和医疗体制的深化改革,看病难、看病贵仍然是当前医疗卫生领域里,群众呼声最强烈的问题,是关注度较高的民生热点问题,是综合性、体制性的难点问题。
】两会前夕,在人民网推出的"你最关注的十大热点问题〞调查中,社会保障、司法公正、反腐倡廉、个人收入、房价调控、医疗改革、物价调控、环境污染、食品平安、教育改革位列其中。
两会期间,这些问题也成为代表委员讨论的热点话题,许多议案提案对此都有涉及。
网友的关注、两会的热议,反映了广阔人民群众的重大关切,表达了人们对过上更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也凸显了科学对待这些热点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想就医疗体制改革进程中的热点问题----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谈谈看法。
一、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原因剖析形成"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医学开展和物价上涨等客观因素,也有医疗管理体制滞后、机制不活、医疗保障制度还不完善等主观因素。
随着国家各个领域的飞速开展,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越来越凸显了。
对于这一问题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从患者的方面剖析。
中国病人中没有医疗保险的人当中绝大多数是农民,约占37%。
正是因为这样,他们缺乏有关医疗保险的法律和法规,没有对医疗保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预见,所以一进到医院,就总觉得看病难看病贵。
〔二〕从国家的方面剖析。
不但有政策方面的原因,而且还有国家和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力度不够严格和财政投入缺乏的原因。
1、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
据有关调查资料提供的数字,我国卫生资源80%左右集中在城市,特别是一些大中城市,而大中城市80%的医疗资源又集中在三级医院。
农村和社区医疗机构医疗资源相对缺乏,医疗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群众对医疗保健的需求日益提高,生病后都想到城市大医院找技术好的医生诊治,特别一些常见病、多发病也跑到大医院去诊治,这样到大医院看病的人多了,看病住院自然就困难。
>> 热点分析 近年来,“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社会⼴泛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解决这⼀问题,需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分析问题产⽣的根源,找到治本之策。
⽬前,“看病难”主要表现在三个⽅⾯:⼀是到⼤医院就诊难,那⾥经常是⼈满为患,病⼈像是天天在医院赶“集市”;⼆是找专家看病难,病⼈往往要排⼏个⼩时的队,有的甚⾄要等上⼏天⼗⼏天;三是农民看病难,基层尤其是乡村,像样的医院不多。
“看病贵”,贵就贵在城市⼤中型医院药价贵、检查费⽤⾼,脏器移植、介⼊治疗等新技术和⾼精尖设备的应⽤价格昂贵,部分低收⼊⼈群和没有医疗保障的⼈群难以承受。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成因复杂,既有政府的责任,也有卫⽣部门的问题,还有社会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 第⼀,卫⽣资源总体不⾜,结构不合理 我国⼈⼝占世界⼈⼝的22%,但卫⽣费⽤仅占世界卫⽣总费⽤的2%。
在总量不⾜的同时,卫⽣资源结构明显不合理。
⼀是预防资源与医疗资源失衡。
长期以来,预防为主的⽅针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重治轻防,政府对公共卫⽣投⼊不⾜,公共卫⽣服务体系⽐较薄弱,服务能⼒有限,预防资源没有发挥应有的防病效益,⼀些重⼤传染病、地⽅病、职业病没有得到有效预防。
⼆是城乡卫⽣资源分配不均。
⼀些贫困地区仍然存在缺医少药、因病致贫返贫现象。
三是城市卫⽣资源配置不合理。
卫⽣资源⼤多数分布在医疗领域,过度集中在⼤中型医院,基层社区缺少卫⽣资源。
城市医疗机构区域分布不合理,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社区卫⽣服务机构条件差,没有合格的全科医⽣,城市居民得不到就近、便利、价格合理的医疗服务。
第⼆,城镇医疗卫⽣体制改⾰的⼀些环节偏离了公平原则和群众可承受的能⼒ 我国2000年城镇医疗卫⽣体制改⾰的总体思路是同步推进城镇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卫⽣体制和药品⽣产流通体制三项改⾰。
但在改⾰的实践中,由于配套政策措施没有跟上,改⾰举步艰难,很多⽅⾯没有到位,有的甚⾄出现了偏差。
卫生部部长为深化医改“把脉开方”2011年2月18日,中宣部、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共北京市委等6部门在京举办热点问题形势报告会,卫生部部长陈竺在会上作了题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缓解群众看病就医问题》的报告。
陈竺指出,我国将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筹推进医改近期五项重点任务,进一步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看病难,看病贵”,这是当下中国老百姓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作为卫生部的掌门人,陈竺部长以往在接受采访、总结工作时也总是绕不开这个话题。
因此,陈竺在报告中分析了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原因,介绍了医改方案的主要政策思路和具体措施,并总结了医改五项重点改革工作取得的成效。
他说,两年来,医改取得了明显进展和初步成效,人民群众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陈竺指出,2011年卫生系统将全面推进五项改革重点工作,进一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
一是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高筹资和服务水平,给群众带来更多实惠。
二是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为抓手,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的运行机制。
三是集中力量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同时,鼓励指导试点城市在“管办分开、政事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上先行探索,形成经验,逐步推广。
四是进一步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陈竺部长在报告一开始就表明:我以一個多年从事医院临床,做过相当一段时间的科研,近年来又参与到卫生管理的卫生工作者的角度开诚布公地与大家一起讨论这些问题。
陈竺坦言:说实在的,“看病难,看病贵”这个话题是非常沉重的话题。
但是必须承认,我们国家医疗服务体系、保障体系和药品生产保障体系的不完善,长期存在的体制机制和结构性矛盾以及我们工作和管理中的不足和曾经出现的一些失误才是群众存在看病就医问题的主要原因。
那么,究竟是什么“症结”的存在,让老百姓看起病来如此不容易呢?陈竺部长深入剖析了目前现实中存在的“病症”,并针对这些问题开出了“处方”。
中医专长面试难点知识导言在中医领域的专长面试中,考官常常会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以考察面试者对中医理论和实践的理解程度。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医专长面试中常见的难点知识,帮助面试者更好地准备面试。
1. 中医的基本理论在中医专长面试中,考官通常会问到中医的基本理论,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理论等。
面试者需要清楚地解释这些理论,并能够用具体的例子说明其在中医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2. 中医诊断方法中医的诊断方法是其独特之处。
在面试中,考官可能会询问面试者对中医四诊法的理解和运用。
面试者需要了解望、闻、问、切四个诊断方法的具体内容,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病例分析中。
同时,面试者还需要了解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和方法,包括辨证施治和辩证论治的基本步骤。
3. 中医药理学中医药理学是中医专长面试中的另一个重要考点。
考官可能会问到中药的性味归经、药物相互作用、毒副作用等问题。
面试者需要了解中药的基本属性,如寒热温凉、辛甘苦酸等,以及中药对人体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4. 中医治疗方法中医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针灸、中药、推拿、气功等。
在面试中,考官可能会要求面试者详细解释某种治疗方法的原理和应用范围。
面试者需要了解各种治疗方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以及其与西医治疗方法的比较优势。
5. 中医文化与伦理中医不仅是一门医学,也是一种文化。
在面试中,考官可能会问到中医的伦理道德观念、传统医德、中医师的职业责任等问题。
面试者需要了解中医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并能够将其与自己的实际行医经验相结合。
6. 中医科研与学术研究中医的科学性和学术研究是中医专长面试中的重要内容。
考官可能会问到面试者对中医科研的了解和参与情况。
面试者需要了解中医科研的热点问题和方法,以及当前中医学术界的发展动态。
7. 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是当前医学发展的趋势,也是中医专长面试中的重要考点。
面试者需要了解中西医结合的理念和实践,并能够用具体案例说明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和问题。
社会保障概论作者考试批次学籍批次学习中心层次专业完成时间评价新医改方案中的创新点和难点一、新医改在期盼中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这部社会各界都期盼已久的文件,经历了社会意志100多天的考验,于2009年4月6日正式出台。
如今,这个主导未来几年内医疗改革走向的方案开始步入我们的生活。
意见里面写到,遵循公益性的原则,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实现病有所医。
但在看病难、看病贵成为众矢之的时候,医疗改革无疑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这和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全国人民充满无限期待。
二、新医改方案中的创新点和难点各界翘首期盼的新医改方案历经3年酝酿、争论,终于在2009年4月6日正式公布。
新医改方案为建立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体制,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系统地提出了深入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主要措施。
新医改凸显出不少新变化,然而,这些变化是否能够解决老百姓在花了钱能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疗,如何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医疗改革的困局……还要拭目以待。
三、创新点新医改方案在总体目标里写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从总体目标里看出,全民医保已经不再是一句口头语,政府真正把这一惠民政策推广开来。
总体目标里还写到,到2020年,普遍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比较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创新点1: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全民医保。
新医改方案提出,我国将逐步建立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首次实现医保的全覆盖,并将加快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作为当前五项重点改革之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把振兴发展中医药事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中医药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
河北省贯彻《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到2030年,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中医药服务领域实现全覆盖,实现全面建成中医药强省的奋斗目标。
但在中医药振兴发展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重点难点问题,如:中医药管理体系不健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薄弱、服务体系创新不够、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匮乏等。
通过以唐山市为例开展调查研究,剖析存在问题,并结合国家、省市相关政策,提出解决中医药发展难点重点问题的对策建议。
1 基本情况1.1 中医药服务机构数量、中医类别职业(助理)医师情况唐山市现有中医类别医疗机构704家,其中,中医类别医院44家(三级甲等2家、三级管理1家、二级甲等8家、二级管理8家、一级及未定等级25家)、门诊部13家、诊所647家。
全市中医医疗机构编制床位6650张,每千常住人口公立中医医院床位数达到0.68张;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4579人,每千人口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0.59人。
1.2 专科、学科建设情况现有省级中医重点学科建设单位2个,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4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12个、市级重中医药振兴发展重点、难点问题与对策探讨徐英 赵红梅 张云涛 李浩源基金项目:202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230202035)作者单位: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工人医院(徐英、赵红梅、李浩源);唐山市第七医院(张云涛)【摘要】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把振兴发展中医药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提出了一系列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的理论方针政策,极大地促进了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
文章主要针对当前中医药管理体系不健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薄弱、服务体系创新不够、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匮乏、保障体系建设和中医文化传播不够等问题,以唐山市为例,从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中医药医改工作、中医文化建设和医保政策调控等方面入手,结合国家、省市相关政策,提出解决中医药发展难点重点问题的对策及建议,为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提供有效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