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在实验室里观察植物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2
第三章第一节在实验室里观察植物(学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六道河中学七年级第一学期生物导学案编号 10 日期班级组号姓名编制人陈红学科主任第一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在实验室里观察植物授课教师:六道河中学—陈红学教学目标1、说出直根系和须根系的概念,并能够区分直根系和须根系。
2、说出茎的特点。
3、说明叶的结构和环境的关系。
4、描述风媒花和虫媒花的特点。
教学重点区分直根系和须根系教学难点描述风媒花和虫媒花的特点准备时间9.14 实际时间教学手段和方法多媒体教学用具或课件学案、课件教学过程师生活动一、回顾旧知(2分钟)1、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趋向刺激,逃避刺激。
2、单细胞生物大多生活在,有的营生活。
3、有些单细胞生物没有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在整个生物界属于等生物;有些单细胞生物有的细胞核,是真核生物,单细胞的真核生物属于生物。
4、草履虫对污水有作用,海水中的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可造成,危害渔业生产和海洋生态。
二、自主探究:1、3分钟时间通读课本P42—P45,同时划出其中的重点。
2、根据所学的内容4分钟时间找出下列各题答案(只记忆,不填写):(3分钟时间记忆,2分钟对子组互考,3分钟3、4号准备上板)1、一株植物体上所有的根的总和叫做。
白菜的根系和区别明显,是直根系;麦的根系主根不明显,主要由组成,是须根系。
2、植物的和都是茎,茎的基本特征是具有和。
茎上着生叶和芽的部位叫做,两个节之间的部分叫做。
3、一片完全叶包括、和三部分。
植物的叶片上分布着许多叶脉,交叉成网的,称;互相平行的,称。
4、花与植物的有关。
花的类型花冠颜色气味花粉粒特点传粉者常见的花风媒花虫媒花三、练习:(4分钟)1、下图是棉花的根系。
..图中(1)是根,(2)(3)(4)都是根。
棉花的根系属于根系,从数量上看主要是根组成。
2.观察下面的枝条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植物的主干和侧枝都是_____________。
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导学案1.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了解其基本组成和功能。
2. 实验材料- 鲜嫩的植物叶片- 盐水- 显微镜- 特制玻璃盖片- 细长针或剃刀片3. 实验步骤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1. 取一片鲜嫩的植物叶片,并放入盐水中浸泡片刻。
2. 用细长针或剃刀片小心地将叶片的表皮细胞刮下,并放在特制玻璃盖片上。
3. 加入一滴盐水,轻轻覆盖上一个盖玻片。
4. 将盖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调节合适的放大倍数。
5. 通过显微镜观察盖玻片下的叶片细胞。
4. 实验结果在观察植物细胞时,你可能会看到以下结构:- 细胞壁:植物细胞中一般具有细胞壁,它是由纤维素等物质构成的。
- 细胞膜:细胞壁的内侧是细胞膜,它是由脂质分子构成的,控制物质的进出。
- 细胞质:细胞膜内的液体部分称为细胞质,其中包含各种细胞器。
- 叶绿体:在植物细胞中,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地方,通常呈绿色。
- 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中的控制中心,包含遗传物质(DNA)。
5. 实验分析观察到的植物细胞结构说明了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之处。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等特殊结构,而动物细胞缺乏这些特征。
这些特殊结构使植物细胞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并提供了结构上的支持。
6.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观察了植物细胞的结构。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叶绿体和细胞核等结构。
这些结构赋予了植物细胞独特的功能和形态特征。
7. 注意事项在进行实验时,请注意以下事项:- 小心操作,避免划伤自己。
- 使用显微镜时,调节合适的放大倍数,避免过度放大。
- 将实验器材归位,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第一节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第四节动物的行为【学习目标】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3.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尝试编写探究实验报告。
4.培养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表达交流能力。
5.参加探究活动,培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鼓励创新。
【学习重难点】重点:动物行为对于动物的生物学意义,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概念和实例。
难点:后天性行为的概念,动物行为的特点。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依据学习目标,结合导学案中的问题提示,进行预习,认真研读课本,回答问题。
小组长要搞好督促与检查,确保每位同学都能认真、高质量的完成预习。
2.将预习时有疑问的或不能解决的用红色笔标记,在课堂上认真学习,并按要求参与活动,积极思维展示规范,点评到位,大胆质疑。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不同动物的繁殖行为的录像:如鸟的筑巢、求偶、孵卵等行为,鳄鱼的产卵、哺乳动物的哺乳等行为。
(二)自主学习阅读课文内容,完成下列练习,组内纠错。
1.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主要有哪些行为呢?2.根据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动物就有的,由决定的行为,叫先天性行为。
动物通过逐渐表现出来的行为,叫学习行为又称为后天性行为。
3.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
4.动物营,其行为具有一定,这类行为称为社会行为5.动物的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进行信息交流。
动物利用、、传递信息。
6.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具有明显的_________,成员之间有明确的________,有些哺乳动物的群体内部还存在明显的__________。
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来_________。
如:蜜蜂利用__________来传递信息。
(三)合作探究1.刚出生的婴儿就会吃奶,这属于哪一类行为?这对他(她)的生存有什么意义?2.科学家将黑猩猩锁进实验室,5分钟后通过锁孔向内屋内观察,发现黑猩猩正在通过此孔观察他。
第一节在实验室里观察植物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第一课在实验室里观察植物。
本节是本章其他章节的基础,旨在学生学会观察植物的方法和通过对植物各器官的观察,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首先通过第一章第二节学会观察的复习,引入对一个完整植株的观察。
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竟 1.2.3.4 的学习,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各部分的特点,对照书本找到相应的名称和分类,然后思考各个部分的功能以及和环境的适应关系。
这些环节以小组内合作的方式进行,以组间竞争完成。
知识链环节以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老师提问总结完成。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说出实验室观察植物的一般方法2. 识别一般植物的根、茎、叶、花等器官。
2. 举例说出常见的植物的变态茎、变态叶。
4. 分析植物的器官与环境的关系(二)能力目标运用实验、观察的基本方法,识别植物各器官的形态。
(三)情感目标关注身边的植物,养成爱护花草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观察植物的方法难点:变态根、茎和叶区分,与环境的关系教学媒体根:小麦、水稻、白菜。
枝条:杨树枝条、变态茎、完全叶、变态叶以及几种植物的花。
教学方法实验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一节在实验室中观察植物一、身边事复习观察的一般顺序二、探究竟(一)比较不同植物的根系特点(二)观察植物的枝条的特点,哪些是变态茎呢?(三)完全叶的组成和变态叶子的特点(四)分析风媒花和虫媒花的特点三、知识链(一)概念根系、直根系、须根系、茎、节、节间、变态(二)茎的一般特点(三)花的一般特点四、实际用防风固沙、减少扬尘和沙尘暴五、想一想第一节在实验室里观察植物教学设计(二)教学设计思路本节作为第二章形形色色的植物的第一节,可以通过简单的介绍植物对人类的巨大作用(例:食物来源、能量来源、氧气来源等)说明研究植物是非常必要的,而研究的第一步就是观察,从而导入本节在实验室里观察植物。
在实验室里观察植物我们一般观察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器官。
观察植物细胞学法指导:动手实践制作临时装片。
学习目标:1、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2、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3、在活动中学习与人合作,提高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是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学会制作临时装片;难点是掌握使用显微镜的使用技巧,分辨出植物细胞的结构。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阅读教材42-44页实验观察植物细胞,了解实验方法步骤二、导入新课:思考:用显微镜直接观察树叶、头发、手指头能不能看清楚?那怎样才能观察到这些物体的内部结构和细胞?三、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回顾练习使用显微镜1、取镜和安放①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时,应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住镜座。
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大约厘米外,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③转动转换器,使对准通光孔。
④用一个对准通孔。
一只眼注视目镜内。
转动反光镜,使反射光线经过通光孔、物镜、镜筒到达目镜。
以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为宜。
3、观察⑤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正面朝上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
玻片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⑥转动,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从看着物镜)。
⑦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学习任务二:自学了解常用的玻片标本种类和要求。
观察的材料一定要。
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三种:、、。
学习任务三:学习制作临时装片。
1、阅读教材总结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和步骤:准备:用洁净的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放在实验台上,用吸管在载波片的中央滴一滴(注意适量)制作: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
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把它。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然后缓缓的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而影响观察。
(特别重要)染色:把一滴滴在盖玻片的一侧。
《观察身边的植物》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和生长特点。
2. 观察身边的植物,培养对植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3. 探索植物与环境的关系,促进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二、导学内容1. 植物的基本结构:根、茎、叶、花、果实。
2. 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结实散播。
3. 身边的植物观察:家里的盆栽、校园里的植物、公园里的花草树木。
三、导学活动1. 植物基本结构观察让学生自带植物叶子、根茎等,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其结构特点,用铅笔画出观察结果,根据观察结果讨论植物的结构和功能。
2. 植物生长过程实地探究组织学生到校园或公园,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观察不同植物的生长过程,记录生长的变化,学习植物的成长规律。
3. 身边的植物观察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家里、学校或公园中不同的植物进行观察记录,并撰写观察报告,包括植物的名称、生长环境、特点等内容。
四、导学反思通过本次观察植物的活动,学生对于植物的结构和生长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对植物的保护意识和兴趣,同时也了解到了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
帮助学生建立起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课时导学案《观察身边的植物》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 掌握观察植物的方法和技巧;3. 培养对植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导学内容】1. 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 观察植物的方法和技巧;3. 身边常见植物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导学重点】1. 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 观察植物的方法和技巧。
【导学难点】1. 身边常见植物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导学准备】1. 一些常见的植物;2. 放大镜、放大镜、笔记本等观察工具;3. 观察记录表格。
【导学过程】第一步:引入导学(10分钟)今天我们要一起来观察身边的植物。
植物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们不仅能够给我们带来氧气和食物,还能美化我们的环境。
通过观察植物,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它们的结构和功能,培养对植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观察一棵植物》导学案
一、导学目的:
1. 帮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2. 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热爱;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
1. 植物的分类和结构;
2. 植物的生长过程;
3. 观察植物的方法;
4. 植物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
1. 放大镜;
2. 碳素笔;
3. 标尺;
4. 小刀;
5. 高清摄像机。
四、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介绍植物的重要性和生长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植物的分类和结构:让学生利用放大镜观察不同种类的植物,了解植物的分类和结构特点。
3. 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学生观察一颗正在生长的植物,记录生长的过程和变化。
4. 观察植物的方法:教导学生如何正确观察植物,使用碳素笔标注重要部位,并用高清摄像机记录观察结果。
5. 植物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人类对植物的依赖性。
6. 总结:让学生分享观察心得和体会,总结本次实践的重要性。
五、拓展延伸:
1. 让学生尝试不同种类的植物观察,并比较它们的不同之处;
2. 组织学生进行植物的研究报告,分享自己对植物的认识。
以上为《观察一棵植物》导学案,希望通过这次实践,学生能够对植物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观察一棵植物》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发展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能力。
3.增进学生对植物的珍爱认识。
二、导学准备:
1.准备一棵植物,最好是一盆盆栽植物或者一棵树木。
2.准备放大镜、剪刀、放大镜、浇水壶等工具。
3.准备纸笔,用于记录观察结果。
三、导学过程:
1.观察植物外部结构:
(1)外观:观察植物的整体外观,包括叶子、茎、花、果实等部分。
(2)叶子:观察植物的叶子,记录叶子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3)茎:观察植物的茎,记录茎的高度、粗细、质地等特征。
(4)花和果实:观察植物的花和果实,记录花的颜色、形状,果实的大小、颜色等特征。
2.观察植物内部结构:
(1)剖开植物:用剪刀剖开植物的叶子、茎,观察植物的内部结构。
(2)细胞观察:用放大镜观察植物的细胞结构,了解细胞的构成和功能。
3.观察植物的发展特点:
(1)发展环境:观察植物的发展环境,包括光照、温度、湿度等因素。
(2)发展速度:观察植物的发展速度,记录发展的变化。
四、导学总结:
通过观察一棵植物,我们可以了解到植物的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以及植物的发展特点。
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植物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要珍惜和珍爱好身边的植物资源。
五、拓展延伸:
1.观察不同种类的植物,比较它们的结构和发展特点。
2.了解植物的分类和发展规律,深入探讨植物的生态意义。
3.参与植物珍爱活动,积极参与植物珍爱和绿化环境的行动。
《观察植物细胞》导学案泉州培元中学关芬芬一、学习目标1、模仿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2、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3、尝试绘制植物细胞结构图;4、参与评价实验操作情况,养成规范的实验习惯。
二、学习过程㈠材料用具:洋葱鳞片叶、青葱、清水、稀碘液、镊子、剪刀、滴管、纱布、吸水纸、、、。
㈡实验步骤1、临时装片的制作:[评价等级:A非常好B好C一般]:用洁净的纱布把和擦试干净;: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从洋葱鳞片叶的(填“内”或“外”)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
[自我评价:]:把透明薄膜浸入水滴中,并将它展平。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液滴,盖玻片与载玻片约呈40°角,然后缓缓地放下。
[自我评价:]:把一滴______滴到盖玻片的一侧。
:用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到整个标本。
(染色后把周边的液体擦干净,再观察。
)[小组评价:]2、显微镜下观察要求:①使用低倍镜。
②找出一个结构完整的细胞,仔细观察。
[小组评价:]13、绘制细胞结构简图要求:①使用3H铅笔;②将你所观察的完整的细胞结构画下来;③用打点法处理图中明暗处。
[教师评价:]建议活动:实验拓展(任选一个完成)建议:同桌或小组合作完成不同材料的临时装片,然后交换观察。
1、制作并观察青葱的外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提示:用手或镊子撕取葱叶外侧透明薄膜,剪下一小块)2、制作并观察黄瓜果肉的临时裝片(参照课本43-44页)3、制作并观察西红柿果肉的临时裝片(提示:用镊子夹少许果肉并在载玻片上压平或用吸管吸取少许果汁)4、实验结束程序要求:①将临时装片取下,并清洗载玻片和盖玻片;②药品仪器归位,显微镜整理后装箱放妥;③废弃材料置于垃圾桶;④桌面恢复整洁。
[小组评价:]㈢思考与拓展1、在步骤①“擦”中,若处理不干净,可能会留下污点。
你能判断显微镜视野下出现的污点,是存在于目镜、物镜还是临时装片上吗?2、完成步骤⑤“盖”后,出现气泡。
你能在显微镜视野下区别出气泡和细胞吗?3、在步骤⑥“染”中,你认为染色剂对细胞活力会有影响吗?什么情况下应该使用不经染色的临时装片?2。
2010—2001学年度七年级生物导学案
编号06 使用时间2010.9
编写人:杨晓静 审核组长: 审核领导:
第二章 形形色色的植物
第一节 在实验室里观察植物
一、学习目标:
1、通过比较小白菜贺葱两类型的根系外部形态特征,知道根系、直根系和须根系
的概念。
2、会识别节和节间,并知道茎的基本特征。
3、能举例说出常见植物的变态茎、变态叶。
4、知道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习惯。
二、重点、难点
1、根系、直根系和须根系的概念。
2、茎的基本特征。
三、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四、学习过程
(一)知识整理,
1、根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直根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须根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节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茎的基本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变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虫媒花特征:以_______________的花冠、_______________的气味来吸引昆虫
采蜜传粉。
10、风媒花没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花_______________,花粉
_______________,表面_______________容易被风吹送。
11、植物的根系在土壤中既向_______________,同时又向_______________,以
增大与土壤_______________,从土壤中得到充足_______________,并将植株牢
牢地_______________。我们在山坡、河堤沙地及铁路公路两旁植树、造林、种草
时,树林和草坪的地下根系形成大面积的网络,能够紧紧固着土地,起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大面积的植树造林,可以有效的
防止_______________,减少__________和__________和的发生。
(二) 能力展示:说出你所知道的变态茎和变态叶。
(三)学习小结:谈谈你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五、当堂检测
1、我们在实验室里观察植物时,应重点观察( )
A植物与人的关系 B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C植物的形态结构 D植物的生理机
能
2、柳树一般用茎来繁殖,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请指出柳树枝条生出的的根和柳树
的根系分别是( )
A侧根 直根系 B不定根 须根系 C侧根 须根系 D不定根 直根系
3、我国有关植物保护的条例规定,在古树、名树的树冠投影3米内禁止堆放有毒、
有害物品。这一规定的科学依据是( )
A有毒、有害物品会散发气体伤害树冠 B植物根系的分布范围一般大于树冠的
周围
C妨碍有人观赏 D妨碍给树木浇水
4、以下植物的结构中,全都是变态叶的是( )
A黄瓜、葡萄、豌豆的卷须 B豌豆的卷须、仙人掌的刺、刺槐的刺
C鳞叶、鳞芽、花托 D葱头、蒜瓣、皮刺
5、下列植物的根系,属于须根系的是( )
A 大豆 B 白菜 C柳树 D大葱
6、我们食用的萝卜、卷心菜、辣椒分别属于( )
A 根、茎、叶 B根、叶、果实 C茎、叶、果实 D果实、叶、果实
7、大王花颜色鲜艳,奇臭无比,它属于什么花( )
A风媒花 B 虫媒花
C既不是风媒花也不是虫媒花 D既是风媒花也是虫媒花
8、借风力传粉的植物有( )
①杨树 ②玉米 ③桃树 ④月季
A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下列哪一不是虫媒花的特征( )
A 花朵大而鲜艳 B 有甘甜的花蜜 C 具有芳香气味 D花粉多而轻,容易
被风吹送
10、在河堤山坡上种树种草的目的主要是( )
A养畜放牧 B乘凉观赏 C固堤保土 D收获木材
11、讨论我们常吃的蔬菜分别属于什么器官:甜菜、萝卜、芹菜、白菜。
12、生长在泥里的藕、荸荠、马铃薯和洋葱各属于什么器官?根据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