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我管理研究述评

自我管理研究述评

自我管理研究述评
自我管理研究述评

自我管理研究述评

王益明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济南,250100) 

金 瑜

(华东师范大学特教系,上海,200062)

在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中,国外近年来出现了一类新的研究课题,即关于自我管理心理品质的研究。概括地说,在这类研究中自我管理是指主动调整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控制不当冲动,克服不利情境,积极寻求发展,取得良好适应的心理品质。显然,这种心理品质的好坏,亦即自我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影响个体社会适应效果和活动绩效以及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因而,了解国外这方面的研究状况,介绍有关研究成果,对于在我国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加深对人的适应机制的理解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自我管理中的自我含义有两种:一种是作为施事并在一定程度上涉及潜意识活动的自我(ego),一种是作为对象或客体(object)具有反身意识性质的自我或自身(self)。前者是精神分析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后者则是非精神分析理论意义上的自我。当今心理学中对自我研究的主流是作为对象的、反身意识意义的自我(self)方面的研究。

与两种自我概念相应,国外已有的自我管理研究均是分别地在这两种自我意义上进行的。前者可称为精神分析心理学取向的自我管理研究。后者则可称为非精神分析理论取向上的自我控制(self2con2 trol)和自我管理(self2management)研究。这类研究中的自我控制或管理指的是在意识层面上在认知作用下对心理和行为的控制与调节。

1 精神分析意义上的自我管理研究

1.1 从自我控制(ego2control)到自我适应力(ego2 resiliency)

较早的ego意义上的自我管理研究多集中在与自我控制有关的方面。例如在对气质和人格的许多研究中,人们都发现有自我控制这一潜在的维度存在,尽管所使用的名称不同,如外向化(externaliza2 tion)、无调节(underregulation)、追寻新奇(novelty seeking)、外向(extraversion)、行为抑制(behavioral inhibition)、抑制控制(inhibition control)、反应调解(response modulation)、情绪控制(emotion control)、限制(constraint)、感觉寻求(sensation seeking)等等。[1]在对自我控制的大量研究中,研究者感到尽管自我控制与人的适应效果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它在解释良好适应的机制时仍有很大的局限性,由于它的抑制和消极性质,对于一些积极的适应行为不能给予充分的解释。于是另一个具有更为积极性质的、与完整的自我管理的概念更为接近的概念———自我适应力被人们提了出来。在心理学中第一个提出这一概念的是J.Block和J.H.Block,他们在1950年和1951年各自的博士论文中提出并讨论了这一概念。在经过了一系列研究后,他们在1980年的一篇总结性论文中对这一概念及其与其他概念的关系进行了更为系统和详尽的论述,将自我适应力定义为:是“对变化的环境和各种意外事件机智从容的适应、对情境要求和行为的可能性之间的适配关系(goodness of fit)的分析、以及对有效的问题解决策略(社会的和个人领域的问题解决,也包括认知的)的灵活选择和行使。自我适应力连续体的相反一端即自我脆弱(ego2brittleness)则指,当遇到改变了的环境或在压力应激之下,没有适应的灵活性,不能对情境的动态要求作出恰当的反应,变得混乱或表现执拗(perseverate),在创伤性经历后难以恢复。”[2] E.C.K lohnen(1996)进一步指出,在最广泛的意义上,自我适应力指的是对外部和内部的应激性刺激或压力表现出灵活、从容和机智的一般潜力(general capacity)。更具体地说,自我适应力是使个体可以调整性格特征水平和自我控制表达的习惯模式,最为恰当和最具适应性地与眼前和长远的环境条件进行相互作用的人格资源。[3]众所周知,精神分析的心理动力学人格理论是将自我作为重要的人格成分来研究的。Block等人继承了这一传统,将自我适应力视为与个体适应环境有关的核心的人格维度。他们的研究发现,自我适应力和自我控制是两个不同的人格维度。过度的自我控制(overcontrol)和过度的无控制(undercontrol)都与不同性质的不良适应有关,都与自我适应力呈负相关。适当的自我控制则与自我适应力有值得注意的正相关关系。他们的

354

心 理 科 学 2002年 第25卷 第4期

发现得到了R.W.Robins和O.P.John等人(1996)的研究的支持。[4]

1.2 自我控制与自我适应力作为人格维度的普遍性研究

由于将自我适应力和自我控制都看成人格的维度,它们便具有了跨时间和情境反映动力性个体差异的性质。它们的跨时间和情境的稳定性已得到了实证性研究的支持。如A.M.Kremen和J.Block[1]的研究发现被试在幼儿园通过观察和自我报告资料反映出的自我控制状况与其15到20年以后的自我控制水平有很大的相关(男性为0.53,女性为0.36)。Asendorpf和V.Aken(1991)研究发现自我适应力在儿童期有跨时间的稳定性。[3]J.Block (1971)将自我适应力和自我控制作为刻划人格发展的主线将人格发展划分为不同成熟程度的五种人格类型,其中有三种从青春期到成年期有相似性和稳定性。它们是Ego2resilisents(适应良好,能有效地处理人际关系)、Unsettled Undercontrollers(非常冲动、反社会的)、Vulnerable Overcontrollers(僵化地过度控制的,适应不良)。其他两种人格类型则表现出了从青春期到成年期的人格变化。它们是Belated Adjusters(在青春期适应不良,到成年期却能有效地适应)、Anomic Extraverts(与前一种正相反)。[4]J. Block发现的前三种人格类型及其跨年龄的稳定性已得到了R.W.Robins和O.P.John等人1996年的一项研究的支持。在这一研究中它们被分别命名为灵活适应型(Resilisent type)、过分控制型(Overcon2 trolling type)和无控制型(Undercontrolling type)。[4]关于自我适应力的遗传和环境影响程度的研究对于作为人格维度的自我适应力的跨时间和情境的稳定性有良好的解释作用。在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人格理论中,特别是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理论中,自我与本我一样有与生俱来的先天性质。近来的一些实证研究也对之提供了支持。例如,D.L.Newman,A.Tel2 legen和J.B.J r的研究(1998)发现成年人双生子的自我(ego)发展水平有显著的相关,其中同卵双生子分担了约50%的特质水平的方差,而异卵双生子分担了接近20%的方差,这些结果表明在成年人的自我(ego)的发展中遗传的作用估计约占50%,而单纯环境的影响约占30%。[5]

1.3 自我适应力的效标意义研究

作为自我的一个方面,自我适应力与自我的发展密切相关,P.M.Westenberg和J.Block(1993)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他们发现自我适应力的各个构成成分都与自我发展水平有很强的正相关。[6]Ja2 cobson等人(1986),Labouvie2Vief等人(1987)的研究发现自我防卫机制的使用与自我发展水平的关系与自我适应力的关系是相应的,即自我的发展水平越高,使用的自我防卫机制越成熟;自我适应力与自我防卫机制的关系也是如此。[6]根据Block等人对自我适应力的定义,自我适应力对于个体在应激、冲突或不确定的环境条件下有明确的意义。因而自我适应力主要是在应对极端的逆境条件下被研究,如Compas,1987;Cowen,Wyman,Work和Parker, 1990;G armezy,1991;Rutter,1979等研究。[3]然而,正如Block们的定义所暗示的那样,自我适应力也被认为对于个体在日常生活经历中对欢乐、困苦和各种挑战的应对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K obak和Sceery(1988),Sroufe,Carlson 和Shulman(1993)的研究表明自我适应力与跨时间的安全稳固的依恋风格有密切联系;Funder和Block(1993)的研究发现自我适应力与适当的而不是过分的延迟满足有关;[3]Block和Kremen(1996)的研究表明自我适应力高的个体在复杂和“不清晰”的人际环境中表现得更有能力和更觉舒适。[7]R. W.Robins和O.P.John等人1996年的研究发现,自我适应力与青春期被试的良好的学业成绩和在校行为表现有积极的关系,在“灵活适应”,“过分控制”和“无控制”三种人格类型中,“无控制型”的学业成绩显著地低于其它两种人格类型的被试;在学校行为表现上,“灵活适应型”和“过分控制型”则明显好于“无控制型”。[4]K lohnen等人(1996)的研究发现自我适应力水平高的妇女在中年期的发展转折过程中比其他妇女更觉满意,更可能寻求进一步受教育的机会或继续寻求职业上的发展,她们也较少出现健康方面的问题。[3]一些研究者还探讨了自我适应力与个性的其他方面的关系。例如J.Block和A. M.Kremen(1996)的研究发现IQ和ER(自我适应力)测量指标的相关在18岁的男性被试中为0.31 (p<0.05),而在18岁的女性被试中只有0.10(p <0.05)。纵向研究显示女性被试的这一相关比前几个年龄阶段要低,而男性被试并无变化。这似乎表明女性在青春期和青年期在适应模式上比男性发生了更多的心理上的重构变化。[7]

在近年来的人格结构研究中,“大五”因素的人格结构模式受到了最多的关注。大量的研究从不同方面证实了“大五”因素人格结构的存在和其普遍性。这也使得一些研究者试图通过考察自我适应力

454心 理 科 学 第25卷

与“大五”因素的关系来印证自我适应力作为人格资源(维度或特质)存在的普遍性。例如K lohen1994年的研究发现自我适应力主要与“大五”人格因素中的三个因素有关,即高外向(high extraversion),低情绪性(low neuroticism)和高责任意识(high consci2 entiousness)。[3]Extraversion指积极的情绪性,而neuroticism指消极的情绪性,conscientiousness则指为人做事的诚信、细心和投入性。自我适应力恰恰是高外向,低情绪性和适当的责任意识的统一体。与自我适应力的适应效果一样,“大五”因素模式中的这三个因素的综合适应效果会使个体在与成就的取得和工作绩效有关的情境中有好的表现。[8]当然,“大五”因素模式与自我适应力分别来自于两个不同的概念框架,一些研究者(如R.W.Robins和O.P.John等人)认为,自我适应力作为一种人格结构侧重于反映影响个体在不同情境中的行为的内部调节过程的机制,而“大五”模式则侧重于描述受这些内部调节机制支配的外显行为表现的个体差异。它们在两种水平上解释人格类型的心理本质。[4]显然,自我适应力是更为深刻的解释水平。所以这一人格结构系统应该具有不亚于“大五”模式的普遍性是合乎逻辑的。

2 非精神分析意义上的自我管理研究

2.1 “Self”意义的自我管理与“Self”意义的自我研究

R.F.Baumeister等人(1994)指出心理学界对(非精神分析意义的)自我管理问题给予真正关注是在20世纪80年代,虽然在60年代就有思想家开始谈及自我调节问题。这可以以社会心理学和人格方面的刊物80年代后期登载一系列关于自我调节的文章为标志。[9] Wagner和Sternberg1985年的研究表明了有效的自我管理的重要性。他们的研究显示自我管理有赖于有效的自我知识(self2kn owledge)加上对自我知识的恰当的运用。也就是说,你必须知道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你能最好地发挥,然后为了获得最大的成效你必须去发现和创造这样的条件。他们发现自我管理的技能有助于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获得成功。例如,在自我管理技能上获得高分的企业管理者要比获得低分的管理者在一年中得到更大的薪金提升,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更高的公司职位和赚取更多的薪水。所以自我管理是职业成功的重要成分。[9]

从广义上讲,大量对非精神分析意义上的自我的研究尽管不是直接探讨自我管理问题,但多数与自我管理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如有些“自我效能”、

“自我控制”的研究从动机的角度与自我管理发生联系;有的研究从“理想”和“现实”的“自我概念”及其关系上与自我管理发生联系;有的通过对“公我”和“私我”、

“主我”和“客我”等自我意识状态的实验研究显示出自我意识与自我管理的某种联系;在有些关于“自我表现”的研究、关于“自我理解”的调查分析研究、关于“自我同一性”发展的研究中,也不难发现与自我管理的关系。①在这样一些研究中,“自我调节”(self2regulation)方面的研究与自我管理有着最为密切的关系。R.F.Baumeis2 ter等人认为“自我管理是自我调节的更为高级的形式”。[9]当然,自我管理比自我调节有更为积极和建设性的意义。

2.2 “目标调节”的自我管理模式及相关研究

自我调节方面的研究模式基本上是“目标调节”的研究模式,亦即把自我调节等同于目标调节。Karoly的研究是这方面研究的代表。他认为:“尽管没有范型的一致性,但下述的多成分的定义,能够用作概念的路标和组织者:自我调节指的是这样一些能够使个体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下,指导他(她)的目标导向性行为的内部性或执行性过程。……可以说,自我调节包含着五个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成分阶段:1.目标选择,2.目标认识,3.维持方向,4.变换方向,5.目标终止。”[10]在“目标调节”模式中,自我意识状态及其与目标的关系、自我注意、自我监控、自我效能知觉等认知活动过程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和强调。

在目标调节或目标管理的范式下的自我管理研究者们认为,为自己建立合适的目标(长期目标或短期的目标)是有效的自我管理重要的第一步。De Volder和Lens(1982)的研究表明有否长期的目标与学生在学校中表现的好坏有密切关系。有长远目标的学生会把现在的努力与实现长远目标的努力联系起来,在学业表现上平均要比其他学生得到更高的等级分。长期的目标有助于学生超越眼前的情境和其中的令人不快的要求以及分心的诱惑。然而,没有短期目标的支持,长期目标也难以实现。[11] Bandura和Schunk(1981)的研究显示了短期目标的积极作用。那些追寻一系列短期目标的人由于不断接近和达到这些目标从而获得了自我效能感。[12]因此,对于有效的自我管理来说最好的做法是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兼具。Manderlink和Hararckiewicz

554

第4期 王益明等:自我管理研究述评

①李晓文,不同适应和发展水平小学生自我调节机制研究.未发

表的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1999.P.2

(1984)的研究发现远期目标的建立增加了人的内部动机,而近期目标的建立则导致了积极的成功预期。具有这两种目标的人既可以享受长期计划对于组织和指导其行动、提供连续的动机来源的好处,又能受到由于朝着这些目标不断取得进展而传达的积极的反馈的鼓舞。[13]

K irschenbaum等人(1981)的研究发现过于细致、具体、僵化的目标和计划对于有效的自我管理也有不利影响。他们将参加学习技能改善课程的大学生分成三组(要求做详细的每日计划组、要求做一般的每月计划组和不做计划组)。研究者设想做最详细和具体的计划的那一组会获得最好的技能改进效果,但令人惊奇的是,取得最好效果的却是每月计划的那一组。这一组学生不仅在学习时间上比每日计划组有更多的增加,而且增加的持久性也更好。这表明计划对自我管理是有帮助的,但过于具体细致的计划也会干扰有效的工作。[14]随后由K irschen2 baum等人(1982)进行的持续一年的跟踪研究表明,有中等适度计划的被试比过于具体细致的被试平均来说有更为持久的学业等改善。[15]

社会认知学习研究者和教育心理这研究者还对“自主性学习”中的目标调节过程进行了大量研究。他们把目标调节过程中的自我监控过程进一步细化,提出三个子过程: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和自我反应。当自我监控的这几个步骤与行为主义的学习方法相结合,就可以通过对个体自我指导(self2instruc2 tion)的训练,通过学习方法策略和监控技能,使“自我监控过程”达到可操作的程度。

3 对自我管理研究发展现状的简评

从上述self意义上的自我管理或自我调节研究中可以看到,“目标调节”研究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对一定的意识状态的强调,如在自主学习中目标的确定、学习方法策略和监控技能的使用中,均要求甚至局限于认知的和意识的层面。应该指出,“目标调节”模式下的自我管理或自我调节研究着重于研究意识状态下的自我管理或调节过程,将它们作为认知内容和学习技能来研究,使自我管理或自我调节,如自主学习,成为可训练、可操作,能反映个体技能学习水平差异的心理活动过程,从而具有了积极的实践意义,也使得self意义上的自我管理研究成为当今自我管理研究的主流。然而,这种“目标调节”的自我管理研究模式的局限性也是明显的。首先,它没有考虑个体的内在的和深层的特征。众所周知,不同的人格特征的个体会形成不同的自我意识状态;同样的目标对不同的人的导向作用也是不同的。其次,目标调节虽然是个体自我管理或调节的重要表现,但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如今,人们已普遍认识到,人的心理活动除了有意识的层面,还有潜意的层面;除了理性的意识活动外,还有非理性的意识活动。因而,仅从有意识的“目标调节”角度和层面研究自我管理或调节显然是不够的。不过,在前述ego意义上的自我管理研究中我们已经欣喜地看到精神分析取向的自我管理研究者已在这方面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特别是具有积极的内部平衡和外部适应意义的自我适应力概念的提出和实证结果以及相应的客观化、可操作化进展(如各种自我适应力量表的编制),使我们在极大地消减了对精神分析自我概念的科学性怀疑的同时,对自我管理的这一更为深层的领域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也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我们设想,如果能将self意义上的“目标调节”研究与ego意义上的人格的、动力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潜意识和非理性性质的自我管理研究内容相结合,必将使我们对自我管理这一心理现象有更为全面和深刻的理解。可是,我们也遗憾地注意到,这两方面的自我管理研究至今处于“各自为政”,“老死不相往来”的境况之中。我们期待着这两方面的自我管理研究的结合给我们带来更令人兴奋的成果。

4 参考文献

1 K reman A M,Block J.The roots of eg o2control in y oung adult2 hood:Links with parenting in early childhood.Journal of Pers onal2 ity and S ocial Psychology,1998;75(4):1062,1067

2 Block J H,Block J.The role of eg o2control and eg o2resiliency in: the organization of behavior.In C ollims W A.(Ed).,Minnes ota Sym posia on child psychology,H illsdale,N J:Erlbaum,1980,13:48 3 K lohnen E C.C onceptual analysis and measurement of the con2 struct of eg o2resiliency.Journal of Pers onality and S ocial Psycholo2 gy,1996;70(5):1067,1068,1076,1077

4 R obins R W,John O P.Et al.Resilient,overcontrolled,and under2 controlled b oys:Three replicable pers onality types.Journal of Per2 s onality and S ocial Psychology,1996;70(1):159,164,166,159

5 Newman D L.Et al.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adult ego de2 velopment:S ources of influence in twins reared apart.Jour2 nal of Personality and S ocial Psychology,1998;74(4):992 -993(转第464页)

尔德斯坦的机体论心理学思想,奥尔波特的健康人格心理学等。第三、四、五、六章以人物为线索,深入而细致地考察了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创立者的思想历程,包括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心理学、罗杰斯的人格自我心理学、罗洛?梅的存在心理学、布根塔尔的存在分析心理学,属于全书的核心内容。第七、八、九、十、十一章以问题为线索,透彻而慎密地分析论证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包括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方法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价值观、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观、超个人心理学,属于全书的理论升华。第十二章回顾与展望,既是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总结,同时又是对人本主义心理学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综观全书,既有微观的分析,又有宏观的把握;既有纵向的梳理,又有横向的比较;既以思想演化为线索来展示历史,又以问题展开为逻辑来把握历史,从而全方位地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关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整体画面。

这部著作不仅在写作体例上突破了传统的资料收集和词典释义式的研究模式,而且在思想内容方面论证了心理学的理论基础。车文博教授认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作为西方心理学史上一次重大变革,其贡献是多方面的:(1)把人的本性与价值提到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首位,在把心理学发展成为一门重要人学方面迈出了重大的历史性步伐;(2)重视人的动机系统与高级需要的重要作用,突显了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精神性或超越性的需要;(3)提出实验—客观范式与经验—主观范式整合的新构想,将有助于推动人类心理学进入第三次更深入、更广泛的整合阶段,有助于心理学构建一种统一的理论模式;(4)促进了组织管理、教育改革及心理治疗的发展,更全面地实现了心理学的社会价值。未来人本主义心理学发展的基本趋势,将是小型理论的大综合和大型理论的新建构,实现大小理论的协调发展和系统化,从而把心理学真正变成一门重要人学。

如所周知,车文博教授是继潘菽教授和高觉敷教授之后代表我国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研究水平的著名心理学家。在几十年的研究生涯中,车文博教授不仅构建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心理学史观,而且还创造了一整套研究西方心理学史的具体方法。从这个背景来看,《人本主义心理学》可以看作是《西方心理学史》(东华书局,1996;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的姊妹篇,它既是车文博教授将他自己在前一部著作中所构建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心理学史观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具体应用,又是车文博教授在前一部著作基础上实现的又一次自我超越。如果说《西方心理学史》反映了我国当前研究西方心理学史的最高水平,将在相当时间内会居于国内领先地位,那么,《人本主义心理学》则是一部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填补国内空白的开拓创新之作,它的出版必将对我国心理学事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接第456页)

6 Westenberg P M,Block J.Ego Development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Personality.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 ocial Psychology,1993;65(4):798,798

7 Block J,Krement M.IQ and Ego-Resiliency: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Connections and separateness.Journal of Per2 sonality and S ocial Psychology,1996;70(2):353

8 孙骏,王重鸣.“大五”个性因素模型在工作情景中的效度分析.应用心理学,1998;4:60-64

9 Baumeister R F,Heatherton T F,Tice D M.Losing Con2 trol—How and Why people fail at self2regulation.Academic Press,1994;1(61):80,67

10 K aroly P.Mechanisms of self2regulation:a systems view, Annu.Rev.Psycho1993;44:25

11 De Volder M L,Lens,W.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fu2 ture time perspective as a cognitive2motivational concep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 ocial Psychology,1982;42:566 -571

12 Bandura A,Schunk O H.Cultivating competence,self2effi2 cacy,and intrinsic interest through proximal self2motiva2 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 ocial Psychology.1981;

41:586-598

13 Manderlink G,Harackiewicz J M.Proximal versus distal goal setting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 ocial Psychology,1984;47:918-928

14 K irschenbaum D S.Et al.S pecificity of planning in adult self2control:An applied investiga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 ocial Psychology,1981;40:941-950

15 K irschenbaum D S.Et al.S pecificity of planning and the maintenance of self2control:1year follow2up of a study im2 provement program.Behavior Therapy,1982;13:232-240

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小结

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小结 自我管理能力是指受教育者依靠主观能动性按照社会目标,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转化控制的能力。一、自我评估 衡量自己的方法,包括了四方面——健康、技能、行动、身份,这四者是互相关联、互相依靠的。 1、知道自己,评估自己,不要失落了自己 我们早在从小开始上学的时候,大人就教我们有关其他人的事情,是什么使得其他人有这样的行为,背后的动机是什么,哪些人做了些什么,有些什么成就,哪些人的想法、理论, 和解说是怎样的。很少有人鼓励我们替自己着想,或者是想一想自己,找出我们自己的能力是什么,有什么样的弱点,有什么作为,什么成就,对于其他人有什么影响等等。 同样地,我们通常都受到这样的教导,别人比我们聪明,别人知道得比我们多,别人受的教育比较多,别人比较吸引人,比较会做人。简而言之,和其他人比较起来,我们应该贬抑自己。即使父母、老师、老板,和其他具有权威的人,其实并没有这样告诉过我们,我们还是很容易看轻自己,对于自己的形象、看法不佳。每当我们做的事情不尽如意,就准备接受批评。 这并不是说,我们不喜欢受到批评,事实上,为了要更了解自己,必须接受正面的回馈,也必须接受反面的回馈。不过,真正重要的是,以什么态度来接受批评,知道了别人的批评 以后,要怎么办。自己能不能利用别人反面的批评,作为自己成长和发展的机会,或者,还要再让这批评使自己丧失信心,觉得自己多么没有用,多么不吸引人,多么差劲。

最后要谈到的是,我们要想成为真正的自己,经常会遇到许多阻碍,因此会觉得气馁。其他人(父母、老师、老板)都希望照着他们自己的形象来塑造我们,照着他们告诉你的方法 去做,照着这儿通行的往例去做,行为举止要正确,态度要对,要守规矩! 2.了解你自己 (1)自我测验 思考一下,前三、四次你有机会了解自己时的情形,你做了些什么?你有没有躲开哪些情形?如果有躲开的话,是怎样躲开的?为什么要躲开? 或者,你有没有趁机会了解自己,如果有的话,你是怎样反应的?建设性的或者是破坏性的反应? 就每一次机会来说,结果怎样?对于你、你的发展、和自 我管理有什么样的影响?对于其他有关的人又有怎样的影响? 你对于反馈有怎样的反应?有多大的影响?有什么异同?当然,关于反馈这方面有几个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你也许会不喜欢那反馈;接受对于自己不好的评价,总是不愉快的,就是 因为这个缘故,我们许多人都想避免获得反馈的机会。同样地,我们得到关于自己的信息时,如果觉得不满意,总有许多不接受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了否决(那不是真的);逃避(我必须到什么地方去);找个理由来搪塞(没关系,因为……);攻击 信息的来源(反正那个家伙是个白痴;以及混合这些和其他方法,来逃避问题。你最喜欢采用的,是哪些方法? 如果你觉得那批评是正当的,或可能是正当的,就要听一听别人的批评,不要否认、攻击别人,或是逃避;宁可冒险和 批评的人沟通,要求对方说出更多想法,并加以澄清。 当然,有时候某些批评的确是没有道理的,不过无论如何,

自我管理能力培养

自我管理能力培养 陈师 自我管理能力也是小学生的自控能力,但是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外力的约束与作用,加上其内在的愿望与勇气才能形成。这是我们培养小孩子自我管理的内因与外因的体现。一直以来,班主任老师做为班级的管理者,都是从这两点出发管理。在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我具体是这样做的。 一、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意识。 如“自己的事自己做”——独立完成意识,在班会活动中或各类教学活动中,强调了自己动手,配合班集体、配合老师的工作,积极参与意识。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不偏袒优生,漠视差生,这是班主任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优生犯了规,要严肃处理。差生心理脆弱,本身就有自卑感,又最易犯错,因而处事过程中,切忌伤他们的自尊,而应心平气和地说理教育,有耐心地去引导他们才是最好的方法。他们一旦有一丁点儿进步更要大力表扬,让他们找回自信。要为不同的学生设立不同的学习目标,让每个学生的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激情,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喜悦体验。 二、制定班规约定。 制定班规约定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入手,在集体的引导中让学生自我制约,自我教育与改正,在班级集体中每一分子的监督作用,在班风气中自我管理。常言道,“无规矩难以成方圆”。对于班主任工作来说,班级里一定要有一套完备的规章制度,有了它,班主任的工作才有依据,用墙上的规章制度来代替代苦口婆心的说教,犯错误后公正处理,做了好事公正奖励,这样,有了赏罚制度,学生的心中有所敬畏,其行为才会大大增强自觉性的自我管理意识,班主任也可以减轻繁忙程度,从而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三、与家长配合,建立反馈制度。 在与家长联系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定期给自我独立能力不好的学生进行教育,以达到从小抓起。 四、建立小组督促制度。 如在值日组里,安排卫生小组长监管。在周会上反馈,形成小组长期的监管机制,增强学生,相互管理的意识,从而形成自我管理意识。学生是班级的主人,班级只有依靠民主、科学的方法管理,才能使学生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强大的内在因素,使学生既有统一的意志和行动,又有个性的张扬和积极性的发挥。

管理者12项核心管理技能

《12项核心管理技能训练》 【课程背景】: 本课程提炼MTP 精髓,结合企业管理的实际情况,设定最常见的12项核心技能作为备选,供受训企业领导挑选。具体如下图: 这12项管理技能,对于新任经理人是必备的管理技能,对于资深的职业经理人也是主要的管理技能。 本课程刘世荣老师会在课前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结果编制案例,根据课堂现场掌握的企业实际情况,辅导练习或角色扮演等。每个知识点都不仅通过讲解掌握原理、技巧,还会引导学员学会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学用结合、便于落实,难点问题通过专门的训练方法进行加强,争取学习效果立竿见影。 【培训方式】:讲解问答、案例研讨、角色扮演、观看录像、模拟实战、小组讨论的培训方式。 【培训时间】:12个模块可自选,每个模块讲3—6小时。 【讲师】:刘世荣 【课程详细内容】: 第一部分、自我管理 一、管理的内涵与管理者的角色定位 1.管理的内涵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戴明环PDCA ?企业的DNA与管理的科学性、适用性 ?研讨:企业的潜在问题分析

?企业的价值、责任与雇佣关系 ?管理者的重要管理技能包括哪些 ?角色扮演:合格的管理者的特点 2.管理者需要的角色转换 ?要成为优秀管理者的五大转变 ?实例分析:六种典型的管理者角色错位 ?不同层次地位、不同时期、不同职能的角色差异 ?角色错位案例:技术转管理、初次任职管理、经验少、老领导等几种情况 3.管理者承担的五大管理角色 1)规划者 ?公司战略、目标分解到部门、个人 ?对部门工作及个人工作的策划与设计 2)营运管理者 ?落实计划的关键点,流程化、标准化 ?检查、监控绩效 ?视频分享:经理的角色特点 3)沟通协调者 ?沟通协调部门之间、人员任务协调 ?保持良好的氛围,解决沟通问题 4)团队领导 ?如何让团队快速成长走向完美 ?团队领导知人善任,如何减少内耗 ?团队规则与凝聚力 5)教练员 ?工作中教练员工与挖掘员工潜能的技巧 ?案例分析:教练与教师的异同,扮演教练角色 二、时间管理——学会高效率的工作、生活 1.四象限管理法 ?第四代时间管理特点 ?四象限管理法 ?练习:安排你的日常工作 ?视频欣赏:时光大盗 2.提高效率的工作方法 ?提升工作效率的五大主要方法 ?改变工作中的坏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2007-6-27 10:03:38 点击数:文章来源:本站原创2767 更新时间:作者:廖奎芳(… 实行素质教育,创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培育学生完整人格,这是班主任肩上责无旁贷的重任。我认为,班主任在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严格管理,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小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 一、学生自我管理的涵义。 1、小学生自我管理,可以提高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从根本上说,儿童能否受到良好的教育,有内外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引导小学生自我管理正是其内部因素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途径,使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2、小学生自我管理,可以培养儿童独立的个性。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怎样才算是合格人才呢?那就是具备现代化的、合理的智能结构,还应该具备独立完善的个性的人才。独立不仅指不依赖父母,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更重要的是指不迷信书本,具有开拓创新的思维能力。 二、小学生自我管理的培养。 1、强化小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 自我管理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小学生自我服务,行为自律的需

要。真正的自我服务。一方面,我们要对小太阳们进行生活学习的独立性教育。我在朝会、少先队活动中宣传自己的事自己做,并举行各类小竞赛激趣,强化意识。课外,我又主动与家长联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保证了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一致性。 另一方面,我又爱护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经常进行成就强化。一般说来,少年儿童的心灵是纯洁无暇的,他们乐于遵守纪律,乐于配合教师的工作,也乐于为集体服务。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孩子都会成为班级管理的积极参与者。那么究竟该如何调动积极性呢?基本的途径是给予正面强化。 2、在活动中培养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正式的课堂教学一般不包含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要求,于是,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就成了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渠道。首先要制订严密的活动计划,其次要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只能给予学生一定指导,而不能一手包办整个活动,而且还应该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最后要重视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强调其活动的深远意义,致使其长期发挥效力。 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扬民主,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千方百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009-06-03 21:27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新的课程标准也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学

关于个人能力的自我评价_1

关于个人能力的自我评价 以下是关于关于个人能力的自我评价的文章! 在高中,我的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有很大的提高,形成了一套比较我完整的学习方法,发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素养已基本具备,也在各类竞赛与活动中取得不省荣誉。高中生活中,我在学校的各类活动和其他活动中也很积极,参与各科的实验操作,培养了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为班级中同学作学习报告,共同探讨各类问题;在各种公益活动中也有我的身影;等等。我学会了抓住每一次机遇,因为那是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好机会。当然,更重要的是在高中生活中,我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远大的高技术工努力为之奋斗。此外,我的爱国情操和文化底蕴也提高不少。 本人为人忠实诚信,讲原则,说到做到,决不推卸责任;有自制力,做事情始终坚持有始有终,从不半途而废;肯学习,有问题不逃避,愿意虚心向他人学习;自信但不自负,不以自我为中心;愿意以谦虚态度赞扬接纳优越者,者;会用100%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平易近人。为人诚恳,性格开朗,积极进取,适应力强、勤奋好学、脚踏实地,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工作积极进取,态度认真。拥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适应能力、并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 性格开朗的我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和组织。从高二以来担

当生活委员一职,积极完成自己的任务,帮助同学打扫,组织一些大扫除等。参加学校的学校组织“学生会”。从中获得许多的社会实践能力,并为学校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三年的高中生活,不仅仅增长了自己的知识文化,也培养了我各方面的能力,为我以后出社会以后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是一个性格开朗,生活中充满活力并且很幽默的人,智商一般。为人正直,爱憎分明,对他人比较宽容,但有时缺乏一些原则性。思维比较独特,具有创造力,遇事理性从容,好奇心强。自控力不好,比较敏感,想太多会伤自己,在面临选择的时候比较纠结,总是举棋不定,充满着矛盾,有时候做事优柔寡断,在这方面,自己在努力改进,想到的事立刻就行动,不要总是犹豫,不要拖泥带水,希望培养一个干练的自己。

十二项自我管理能力精编WORD版

十二项自我管理能力精 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十二项自我管理能力 作为“现代戏剧之父”的易卜生曾经告诫后人:你的最大责任就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每个人经理人,甚至包括那些资质平平的经理人,都应该学会自我管理,学会把自己造就成一个成功的经理人。 本人曾任几家着名大中型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又作为多年职业培训师,在长期的企业管理实践以及经理人培训经历中发现,我国企业很多经理人实际上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经理人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重视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经理人要想成功就必须注重以下十二项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1. 自我心态管理能力 在我们不断塑造自我的过程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是选择积极的态度还是消极的态度。自我心态管理是个人为要达到人生目标进行心态调整以达到实现自我人生目标、实现最大化优化自我的目的一种行为。成功经理人善于进行自我心态管理,随时调整自我心态,持续地保持积极的心态! 2. 自我心智管理能力 主观偏见是禁锢心灵的罪魁祸首,经理人的见识、行为总是受制于它。心智模式是人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受环境、教育、经历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一套思维、行为的模式。每个经理人都有自己的心智模式,但每个经理人的心智都会存在一定的障碍。经理人要善于突破自我,要善于审视自我心智,要善于塑造正确的心智模式。 3. 自我形象管理能力

作为经理人,你的身上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所以,形象很重要。经理人懂得如何更加得体的着装,如何适应社会对商务礼仪的要求,可以让经理人更有魅力!加强自身形象,自身修养,举动,谈吐等方面的形象管理,是每一个经理人都应该重视的。 (三联阅读配图) 4. 自我激励管理能力 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潜藏着一种神秘而有趣的力量,那就是自我激励。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受到激励而产生的,善于自我激励的经理人,通过不断地自我激励使自己永远具有前进的动力。自我激励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推动力,其实质则是一个人把握自己命运的能力,经理人要有健康的心理,善于运用一定方法自我激励。 5. 自我角色认知能力 经理人的角色夹插于公司、上级、同级及部属、客户之间,若在定位上没有一套正确的认知能力,往往会落到上下难做人、里外不是人的地步。如何正确认知自己的角色,是经理人走向成功的重要环节! 6. 自我时间管理能力 每个经理人都同样地享有每年365天、每天24小。可是,为什么有的经理人在有限的时间里既完成了辉煌事业又能充分享受到亲情和友情,还能使自己的业余生活多姿多彩呢?他有三头六臂吗?他们会分身术吗?时间老人过多地偏爱他们吗?关键的秘诀就在于成功经理人善于进行自我时间管理。 7. 自我人际管理能力

自我管理技能如何培养

自我管理技能如何培养 管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要身体力行的,如果管理者不懂得如何在自己的工作中做到卓有成效,就会给其他人树立错误的榜样。如何管理好自己,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让事业更为成功、生活更为和谐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自我管理技能如何培养 其一,提供时间管理等方面的指导。进行自我管理对员工个人的时间管理、压力管理等方面的技能要求比较高,所以企业的有关部门或管理者应该为员工提供这方面的指导,为他们提供适当的训练机会,提高员工的自我调适能力,以便他们能够顺利地进行自我管理。 其二,实施扁平化的管理。这里所说的扁平化管理不仅是指显性的管理层级的减少,更重要的是要减少企业实际运作中的信息和权力的过滤层级,让员工掌握更多的信息(包括企业 面临的困难),有助于他们从更高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工作,从 而看到组织目标和个人岗位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更主动地去思考,去改进工作。 其三,营造开放式的企业氛围。一方面是要对员工进行适度的放权,信赖员工能够把工作做好,让他们自主地处理一部分工作;另一方面,企业的高层领导应通过适当的途径,了解 员工尤其是基层员工的想法,并在管理工作中重视他们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沟通、信任、承诺、授权、赋能,这些都是自我管理的核心思想。 其四,保持正确的心态。企业允许部分员工进行自我管理是为了满足这部分员工自主的需要而不是对他们的放任,所以,

员工应当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自我管理,对工作抱以热忱;而且,在工作中进行自我管理对员工个人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裨益,因此,要珍惜自我管理的机会。 其五,主动地规划工作。自我管理意味着员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主设定具体的工作步骤、目标达成的方式及途径,为了能够按时、保质地完成工作任务,积极地对工作进行规划显得非常必要,这中间包括时间的安排,节奏的控制,次序的调整,等等。 自我管理技能如何培养 一、清晰岗位职责 合格的员工必须清楚自己的岗位职责,把自己工作做到极致,如果连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都没有做好,还插手别人的工作,是一种本末倒置。岗位职责是承诺,也是责任,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是职业化的体现,也是对企业最大的贡献。 二、制订工作计划 没有计划,工作就会没有头绪,没有头绪就会思维混乱。制订计划要以岗位职责、上级布置的工作为依据,妥善安排哪些工作先做,哪些工作后做,分清工作的轻重缓急,明确达到的目标及具体措施,没有具体措施的目标只能是一句空话。有人说,计划赶不上变化,没有计划,你永远也赶不上变化。 三、优化工作流程 流程即做事的先后顺序,有什么样的流程就有什么样的结果,结果不好,一定是流程有问题。根据岗位岗位职责,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就会找到更加简洁、独特的流程,流程是一种思维,也是一种工作方法。同为销售人员,业绩优秀的是因为流程简洁,方法对头,找到了成交模型,不断优化自己的成交模型,就是优化工作流程。

【实训指导】评估你的自我管理技能

自我管理技能 这种技能经常被看做是个性品质,而不是技能,因为它们被用来描述或说明人具有的某些特征。自我管理技能能够帮助个人更好地适应周围的环境。它们以形容词和副词的形式出现。 【实训指导】评估你的自我管理技能 请参考《自我管理技能词汇表》,看看其中哪些词汇能够描述你的自我管理技能?请在你具有的词汇后面打钩。 《自我管理技能词汇表》 学术性强的—勤学的,博学的 机敏的—警戒的,警惕的,警 觉的 精确的—准确的,正确的 野心勃勃的—有抱负的,毅然决然 的 活跃的—活泼的,精力充沛的, 好分析的—逻辑的,批判的 适合的—灵活的, 适应的 感谢的—感激的,感恩的 精通的—娴熟的,内行的,熟练的 能说会道的—善于表达 的,擅长辞令的 胆大的—勇敢的,冒险的 艺术的—美学的,优美的 攻击性强的—强有力的,好斗的 随和的—放松的,随意的 坚持己见的—强调的,坚持的 有效的—多产的,有说服力的 健壮的—强壮的,肌肉发达的 有效率的—省力的,省时的 留心(细节)的—观察敏锐的 雄辩的—鼓舞人心的,精神饱 满的 吸引人的—漂亮的,英俊的 有感情的—感动的,多愁善感的 平衡的—公平的,公正的,无私的 同情的—理解的,关心的 心胸开阔的—宽容的,开明的 着重的—强调的,有力的,有 把握的 有条理的—有效率的,勤勉的 精力充沛的—活泼的,活跃

的,有生气的 平静的—沉着的,不动摇的,镇定的 进取的—冒险的,努力的 正直的—直率的,坦率的,真诚的 热情的—热切的,热烈的,兴奋的 有能力的—有竞争力的,内行的,技艺精湛的 博学的—消息灵通的,有文化修养的 仔细的—谨慎的,小心的 慷慨的—乐善好施的,仁慈的 喜悦的——高兴的,快乐的,欢快的 讲道德的—体面的,有德行的,道德 清楚的—明白的,明确的,确切的 富于表现力的—生动的,有力的 聪明的—伶俐的,敏锐的,敏捷的 公平的—无私的,无偏见的 有能力的—熟练的,高效的 有远见的—明智的,有预见的 竞争的—好斗的,努力奋争的 流行的—时髦的,走俏的,现行的 有信心的—自信的,有把握的 坚定的—不动摇的,稳定的,不屈不挠的 志趣相投的—愉快的,融洽的 灵活的—适应性强的,易调教的 认真的—可靠的,负责的 有力的—强大的,强壮的 考虑周到的—体贴的,亲切的 合礼仪的—适当的,有礼貌的,冷静的 前后一致的—稳定的,有规律的,恒定不变的 朴素的—节俭的,节省的,节约的 常规的——传统的,认可的 大方的—慷慨的,无私的,乐善好施的

自我管理能力

升能理力提自我管一、我们应该重视自我管理在工作中,我们所拥有的专业技术知识、人际交往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这些内在的东西都要通过自己的行为表现出来,那么我们该拥有怎样的管理自我的能力,使自己整体能力得到提高,个人的在职场上表现的更优秀。有时心情低落,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在生活中,我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血涌澎湃的,整个人在一种消极的状态;有时整个人事兴奋,在人生的低谷,整个人处于一种膨胀的状态,这两种都是不好的状态,那么我们就需要调节保持愉悦的心情,让自己的平静下来,冷静面对生活中的悲与喜。一下自己,享受快乐生活,提升自己的幸福感。每个人都有或大或小的梦想,要在有生之年实现自己梦想,那么就要改变自己,让自己更接近梦想。人的一生苦短,并且所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比如时间、精力、时间、金钱都是不够用的,但是要实现梦想,创造好的生活,就要学会管理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二、自我管理能力内容有意1.自我管理能力是指个人依靠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按照一定的目标,识、有目的地对自己的思想、行为、价值观进行控制的能力。自我管理又称为自我控制,个体透过内控的力量控制自己的行为,减少对个人发展目标不利的行为,增加好的行为出现。 2.自我管理的内容)自我评估1(. 人对自己的思想、动机、行为和个性的评价,直接影响学习和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也影响着与他人的交往关系。一个人如果能够正确地如实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就能正确地对待和自理个人与社会、集体

及他人的关系,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实事求有利于自己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是地评价自己是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之一。(2)自我完善在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评估自己之后,对自己有明确清晰的认识和定位,知道自己的有点和缺点,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在同事、朋友、同行“知己知彼百战业之中所处的地位,知道自己的竞争力。中国有句名言说:。知道自己的思想、动机、行为、个性缺点,就要制定针对性的培养不殆”计划,针对自己的不足,完善自己。3)自我管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管理方法,也在针对不同的方面进行管理。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我们所要对付的都是人性的弱点。很深很复杂很难对付的东西。譬如说懒惰,逃避,恐惧等。战胜不了这些,我们注定要失败,注定无法真正成长。 三、怎样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1. 自我心态管理能力 在我们不断塑造自我的过程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是选择积极的态度还是消极的态度。自我心态管理是个人为要达到人生目标进行心态调整以达到实现自我人生目标、实现最大化优化自我的目的一种行为。成功管理者善于! 进行自我心态管理,随时调整自我心态,持续地保持积极的心态. 2. 自我心智管理能力 主观偏见是禁锢心灵的罪魁祸首,管理者的见识、行为总是受制于它。心智模式是人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受环境、教育、经历的影响,而

工作能力自我评价

工作能力自我评价 导读:本文是关于工作能力自我评价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工作自我鉴定书】 本人性格开朗、稳重、有活力,待人热情、真诚;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能吃苦耐劳,用于承受压力,勇于创新;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纪律性强,工作积极配合;意志坚强,具有较强的无私奉献精神。 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善于沟通、协调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与团队精神;活泼开朗、乐观上进、有爱心并善于施教并行;上进心强、勤于学习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综合素质。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以充沛的精力,刻苦钻研的精神来努力工作,稳定地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与企业同步发展。 本人是设计专业毕业生,熟练手绘,熟练cad,3dmax,vray,photoshop等设计软件,熟练办公软件。懂画施工图,懂一定的对装饰材料和施工方法。本人乐观开朗,积极好学,健谈,有自信,具有设计的创新思想;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细心,能够吃苦耐劳,敢于挑战,并且能够很快融于集体。我虽刚刚毕业,但我年轻,有朝气,有能力完成任何工作。尽管我还缺乏一定的经验,但我会用时间和汗水去弥补。请领导放心,我一定会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团结同学,尊敬师长,乐于助人,能吃苦耐劳,为

人诚恳老实,性格开朗善于与人交际,工作上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动手能力,集体观念强,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 通过两年的社会生活,我成长了很多。,我对自己这两年来的收获和感受作一个小结,并以此为我今后行动的指南。思想方面,我追求上进,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我从事办公室文员工作过程中,感觉到了办公室文员这一职位在企业运转过程起着衔接与协调重要作用。作为一名办公室文员,要热爱本职工作,兢兢业业,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也要有甘当无名英雄的气概。办事要公道,忠于职守并在工作中努力掌握各项技能。 三年的军校生活,使我懂得了纪律得重要性,锻炼了我的意志;乐观向上,大方开朗,热情务实;善与人交流,人际关系良好,待人诚恳;工作认真负责,具有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遇事沉着冷静,理智稳重,适应能力强,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注重团队精神、爱好阅读,上网,打羽毛球,旅游。 本人热爱生活,性格开朗活泼,乐观向上,乐于助人,乐于进取,积极勤奋,有团队精神,拥有充实的专业知识,也有独立的思维能力,工作态度认真,乐于与人交往,对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从小热爱绘画,热爱设计,在校期间曾参加过班级和校园的绘画展览,手绘能力强,熟练cad,3dmax,photoshop,coreldraw等设计软件.有一定的相关工作经验,绘画过许多大型室内空间效果图,本人的博客里有自己设计的3d效果图.希望能成为各大企业一份子,今后务必尽自己能力为贵企业出一份力。

什么是自我管理能力

什么是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是指受教育者依靠主观能动性按照社会目标,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转化控制的能力。 什么是自我管理能力 (一)自我评估 衡量自己的方法,包括了四方面——健康、技能、行动、身份,这四者是互相关联、互相依靠的。 1、知道自己,评估自己,不要失落了自己 我们早在从小开始上学的时候,大人就教我们有关其他人的事情,是什么使得其他人有这样的行为,背后的动机是什么,哪些人做了些什么,有些什么成就,哪些人的想法、理论,和解说是怎样的。很少有人鼓励我们替自己着想,或者是想一想自己,找出我们自己的能力是什么,有什么样的弱点,有什么作为,什么成就,对于其他人有什么影响等等。 同样地,我们通常都受到这样的教导,别人比我们聪明,别人知道得比我们多,别人受的教育比较多,别人比较吸引人,比较会做人。简而言之,和其他人比较起来,我们应该贬抑自己。即使父母、老师、老板,和其他具有权威的人,其实并没有这样告诉过我们,我们还是很容易看轻自己,对于自己的形象、看法不佳。每当我们做的事情不尽如意,就准备接受批评。 这并不是说,我们不喜欢受到批评,事实上,为了要更了解自己,必须接受正面的回馈,也必须接受反面的回馈。不过,真正重要的是,以什么态度来接受批评,知道了别人的

批评以后,要怎么办。自己能不能利用别人反面的批评,作为自己成长和发展的机会,或者,还要再让这批评使自己丧失信心,觉得自己多么没有用,多么不吸引人,多么差劲。 最后要谈到的是,我们要想成为真正的自己,经常会遇到许多阻碍,因此会觉得气馁。其他人(父母、老师、老板)都希望照着他们自己的形象来塑造我们,照着他们告诉你的方法去做,照着这儿通行的往例去做,行为举止要正确,态度要对,要守规矩! 2.了解你自己 (1)自我测验 思考一下,前三、四次你有机会了解自己时的情形,你做了些什么?你有没有躲开哪些情形?如果有躲开的话,是怎样躲开的?为什么要躲开? 或者,你有没有趁机会了解自己,如果有的话,你是怎样反应的?建设性的或者是破坏性的反应? 就每一次机会来说,结果怎样?对于你、你的发展、和自我管理有什么样的影响?对于其他有关的人又有怎样的影响? 你对于反馈有怎样的反应?有多大的影响?有什么异同?当然,关于反馈这方面有几个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你也许会不喜欢那反馈;接受对于自己不好的评价,总是不愉快的,就是因为这个缘故,我们许多人都想避免获得反馈的机会。同样地,我们得到关于自己的信息时,如果觉得不满意,总有许多不接受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了否决(那不是真的);逃避(我必须到什么地方去);找个理由来搪塞(没关系,因为……);攻击信息的来源(反正那个家伙是个白痴;以及混合这些和其他方法,来逃避问题。你最喜欢采用的,是哪些方法? 如果你觉得那批评是正当的,或可能是正当的,就要听一

12项工作的基本能力

12项工作的基本能力 每个人都希望工作能得到肯定,充分发挥自己优势的同时,给自己带来快乐,并通过工作获得更多的物质回报及精神滋养。为此,很多人会通过工作来学习技能,或者通过读书、培训来学习,但往往很多时候他们获得的仅仅是流于表面的技巧,没并有意识到什么能力才是最基础,现阶段必须掌握的。 当被问及,现阶段你认为最该掌握的技能是什么时,你的回答或许是人际沟通、情绪管理、专业技能等等。不管是什么,我相信你会觉得这也重要,那也重要,这个能力我也要会,那个能力我也得学。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同阶段对 能力的接受程度也是不一样 的,培养能力是存在最佳适 龄期的,所以如何在最佳的 时间内快速掌握职场必备的 技能呢? 我们先来看看每个年龄 段对应的相应锻炼技能。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最底 层的能力越早培养越好,而 一些诸如商谈力、委任力、 传授力可放到30、40岁在来

培养也不迟,甚至可以说效果可能更好。但不管是先培养那种能力,我认为职场中最为重要的能力是目标发现力、持续学习力、协调力这3种能力。 一、目标发现力 你会发现身边的同事或者包括你自己,在没有得到上司命令安排具体工作时,就会什么都不做,这样的人大久保幸夫称为“待命族”。这类人就是完全听从上级的指示,从来不自己思考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失去了主动决定工作目标的能力。 我在公司开会的时候,经常会听到上级领导不断的强调“主人翁精神”,希望每位员工都把公司当成自己的企业,我想这和作者在书中强调的目标发现力是相同的。不管任何公司都不希望自己的员工是没有目标和梦想的人,因为只有具备了目标发现力,你才有可能掌握“问题发现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两种能力,不管任何时候,都是职场中最为迫切和重要的技能。同时也只有你真正的行动起来,朝着目标不断的提升自己,才有可能摆脱终日碌碌无为的状态。 二、持续学习力 学习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毕竟自己20岁以前都在学习,而且也都是持续的学习,那这个能力应该每个人都具备了才是。但是,在职场中,你会发现很多人都不会学习,甚至说不懂得如何学习。 从小学直到大学,都是通过考试、作业等外部强制力来要求学习,许多人学习不是自主性的学习,大学毕业后,你会发现许多人出了校门,没有考试、作

高中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方式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高中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方式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课题组 一.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德育必然要延伸,要发展。正因如此,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德育,也要现代化。德育的现代化通常是指以先进的生产力和理论为导向,实现德育主体的现代化与德育制度的现代化和德育物质保障现代化的有机统一过程。现代德育是以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为中心,或者说是以促进主体现代德性发展为根本,现代德育是主体—发展性德育,而“主体—发展性”是现代德育区别于传统德育的分水岭。 本课题研究旨在探究出适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高中生必备的一项素质——自我管理能力,其培养方式的主要内涵,研究其实施中的操作要领、运行机制和保障体制,以期探索出由一个侧面逐渐扩大为整体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课题研究支撑理论 主体性教育理论。是指以建构学生在学习、生活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核心,全方位培养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所需要的主体意识和能力。柯尔柏格继承了杜威的发展性道德教育思想,提出“认知-发展”的道德教育,相对于灌输、相对于无视学生自己的思维方式的传统德育而言,柯氏强调“认知-发展”的表述忽视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因而是有局限性的。“主体-发展性”明确表述了现代德育的主体性,表述了主体德性发展的内容包括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发展。 “主体”不仅是“认知主体”,而且也是“道德”主体;“发展”也不仅是“认知的发展”,而且也是“道德的发展”。 “主体-发展性”是现代德育的本质属性,其内涵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体现了现代德育以人为本的精神,突出了主体,突出了主体德性的发展;以培养具有现代思想道德素质的主体人格为根本。 (2)“主体-发展性”的德育活动是教育者、受教育者能动地自主构建思想道德的对象性活动;在教育者的组织领导下,教育者、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活动;教育者的启发引导、指导与受教育者的认知、体验、践行的互动;是教育者的价值导向与受教育者自主构建相统一的活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相互教育与自我教育、教学相长、品德共进的活动。 三、研究项目的主要内容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课题界定 该课题界定为“高中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方式研究”,对其中几个主题词界定如下: 高中生自我管理:管理和自我管理相辅相成,是学校管理统一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自我管理必须以管理为基础,管理又通过自我管理而起作用。自我管理以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心理基础,自我意识需要在教育影响下,在活动和交往中发展。青年初期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是接受教育到踏上社会工作岗位的转折阶段。如何促进他们在接受教育、管理的同时,培养起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意识、能力,对他们造就起方向正确、自主自强、具有创新意识这样的新一代至关重要。 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是自我管理得以顺利完成的心理持征。其内容包括:自我评价能力(在认识方面)、自我体验能力(在情感方面)、自我调控能力(在意志方面)和自我修养能力(在行为习惯方面)。

员工工作能力自我评价

员工工作能力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的发展一般规律是评价他人的行为到评价自己的行为再到评价自己的个性品质。下面是员工工作能力自我评价,一起来看看。 员工工作能力自我评价一在网管项目部任职技术员以来,已经过去了半年多,回顾这半年来的工作历程,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有利于在以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更好的做好技术工作。 过去的半年里,很感谢公司及项目部的支持,在管网项目部中担任技术员职务,施工中,在项目部很多同事的关心帮助下,不管是技术方面还是质检与管理,使我工作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当然成绩只代表过去,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加倍努力,争取做的更好。 在工程中,技术含量较高,这就要求作为技术人员对待工作不能人浮于事,做好人,要以踏实、严谨的态度对待工作,不懂的东西要善于学习,已懂的东西更要精益求精,因为技术在不断进步更新,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辅以求精务实,脚踏实地的作风,方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一切工程施工,技术和质检工作贯穿始终,在工作经验的积累中,逐步培养自己的预见性,方能起到技术先行的作风,建筑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它需要不断在现场检查、监督,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这些工作都在现场比较恶劣的环境下进行,这要求我不断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工作中我不怕苦不怕累,放下管理人员清高的姿态,从

工程的实干中不断丰富自己所学才能,使自己的现场综合处理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身为公司的一员,有机会能在这样的条件下学习和锻炼,我感到无比的自豪,这种环境和外部的条件给了我一种自信和荣耀,但更多的是对我的今后工作的鞭策,就要求我在工作中时刻要以企业的形象来约束自己,我所有的言行要符合特级企业的标准,逐步培养自身的个人素质和修养,才能无愧于领导的信任和培养。 我通过半年来的工作,找出工作中的不足,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同时还多看书,认真学习好规范规程及有关文件资料,掌握好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加强工作责任感,及时做好个人的各项工作。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与学习当中,我将不断的总结与反省,不断地鞭策自己并充实能量,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与业务水平,以适应时代和企业的发展,与公司共同进步、共同成长。我按照领导确定的工作思路,以微笑服务为己任,以顾客满意为宗旨,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扎扎实实地做好基层营业工作。 作为网通基层服务人员,我深刻体会到理论学习不仅是任务,而且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境界。所以我坚持勤奋学习,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强化思维能力,注重用理论联系实际,用实践来锻炼自己。 1、注重克服思想上的“惰”性。坚持按制度,按计划进行理论学习。首先不把理论学习视为“软指标”和额外负担,其次是按自己的学习计划,坚持个人自学,发扬“钉子”

成功经理人十二项自我管理能力

成功经理人十二项自我 管理能力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成功经理人十二项自我管理能力 职业培训讲师、管理顾问:徐剑作为“现代戏剧之父”的易卜生曾经告诫后人:你的最大责任就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每个人经理人,甚至包括那些资质平平的经理人,都应该学会自我管理,学会把自己造就成一个成功的经理人。 本人曾任几家着名大中型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又作为多年职业培训师,在长期的企业管理实践以及经理人培训经历中发现,我国企业很多经理人实际上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经理人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重视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经理人要想成功就必须注重以下十二项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1. 自我心态管理能力 在我们不断塑造自我的过程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是选择积极的态度还是消极的态度。自我心态管理是个人为要达到人生目标进行心态调整以达到实现自我人生目标、实现最大化优化自我的目的一种行为。成功经理人善于进行自我心态管理,随时调整自我心态,持续地保持积极的心态! 2. 自我心智管理能力 主观偏见是禁锢心灵的罪魁祸首,经理人的见识、行为总是受制于它。心智模式是人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受环境、教育、经历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一套思维、行为的模式。每个经理人都有自己的心智模式,但每个经理人的心智都会存

在一定的障碍。经理人要善于突破自我,要善于审视自我心智,要善于塑造正确的心智模式。 3. 自我形象管理能力 作为经理人,你的身上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所以,形象很重要。经理人懂得如何更加得体的着装,如何适应社会对商务礼仪的要求,可以让经理人更有魅力!加强自身形象,自身修养,举动,谈吐等方面的形象管理,是每一个经理人都应该重视的。 4. 自我激励管理能力 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潜藏着一种神秘而有趣的力量,那就是自我激励。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受到激励而产生的,善于自我激励的经理人,通过不断地自我激励使自己永远具有前进的动力。自我激励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推动力,其实质则是一个人把握自己命运的能力,经理人要有健康的心理,善于运用一定方法自我激励。 5. 自我角色认知能力 经理人的角色夹插于公司、上级、同级及部属、客户之间,若在定位上没有一套正确的认知能力,往往会落到上下难做人、里外不是人的地步。如何正确认知自己的角色,是经理人走向成功的重要环节! 6. 自我时间管理能力

高中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

高中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学校教育必须以人的发展为本,重视人的自我发展和完善的需要。高中生的自我意识明显增强,心理和行为上已经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独立思考和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不断提高。如果能够正确引导,完全有可能让他们实现从“被管理者”到“管理者”的角色转变,让他们自己直接参与到管理中来,成为真正的主人。“班级自主管理”是通过班主任、任课教师的指导,班级学生实行的对班级的自治。可见,班级自主管理的主体是学生,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是管理的参谋者、指导者。我们老师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另外,学生自治和直接参与班级教育教学管理的探索不仅是加快学校民主管理进程从而提高班级管理效益的重要手段,更是一种提升学生自主教育、培养合格公民的德育策略,班主任、任课教师要转变观念,大胆放手切实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 学生自我管理是指在班级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去管理,以达到自律、自主、自立。它是主体教育的重要表现。而实施主体教育,必须改革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教师要由传道者向顾问、助手、参与者转变,在教育中不再是把外在的现成的知识、观念、规范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启发、点拨、提示、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领悟观念、内化规范,使学

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自主地、主动地成长起来。在主体教育之中,学生的发展成为了一个自觉的过程。如果把这一主体教育思想贯彻到班级工作中,就是要在班级管理中贯彻民主原则,尊重学生的班级主人的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把班级建设成为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的班级集体。 一、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途径 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班级管理模式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再是直接去管理、教育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而是通过间接的调控班级。为此,就必须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自我管理机制。不然的话,很有可能变成无人负责、无人管理的“放羊”式。那么,如何构建完善的自我管理模式呢?我有以下的几点想法: (1)、制定班级目标 让学生自订“班规”。各班以学校规章制度为依据,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在每一位同学直接、民主的参与下制定集体生活的规则,让学生用自己制订的制度来约束自己,不断培养自我调控、自我管理的能力以达到自主管理的目的。如高二(2)学生自定的班级公约中有:放学后把把凳子放到桌子底下扶正摆好;晚自习放学后五分钟内做到人走灯灭;鼓掌欢迎来我班听课、讲课的领导、

自我管理的12方面

自我管理的12个方面 每个人都渴望实现自身成功,可是成功者总是少数!其实,正是很多经理 人常常忽视的自我管理能力制约了自身的成功。 当每一个人意识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时,并在工作中加以实现,那么你会 发现,人的生活习惯与工作习惯都因此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人全方位地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才能够最终铸就自身的理想实现与成功飞 跃! 作为“现代戏剧之父”的易卜生曾经告诫后人∶你的最大责任就是把你这块材料铸 造成器。每个人,甚至包括那些资质平平的人,都应该学会自我管理,学会把 自己造就成一个成功的人。 人要想成功就必须注重以下十二项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1. 自我心态管理能力 在我们不断塑造自我的过程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是选择积极的态度还是消极 的态度。自我心态管理是个人为要达到人生目标进行心态调整以达到实现自我人生 目标、实现最大化的优化自我的一种行为。成功人善于进行自我心态管理,随时调整自我心态,持续地保持积极的心态! 2. 自我心智管理能力 主观偏见是禁锢心灵的罪魁祸首,人的见识、行为总是受制于它。心智模 式是人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受环境、教育、经历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一套思维、行 为的模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智模式,但每个人的心智都会存在一定的障碍。人要善 于突破自我,要善于审视自我心智,要善于塑造正确的心智模式 。 3. 自我形象管理能力 作为人,你的身上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所以,形象很重要。人懂得 如何更加得体的着装,如何适应社会对商务礼仪的要求,可以让人更有魅力! 加强自身形象,自身修养,举动,谈吐等方面的形象管理,是每一个人都应该 重视的。 4. 自我激励管理能力 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潜藏着一种神秘而有趣的力量,那就是自我激励。人 的一切行为都是受到激励而产生的,善于自我激励的人,通过不断地自我激励 使自己永远具有前进的动力。自我激励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推动力,其实质则是一 个人把握自己命运的能力,人要有健康的心理,善于运用一定方法自我激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