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贝多芬交响乐版本

贝多芬交响乐版本

贝多芬交响乐版本
贝多芬交响乐版本

贝多芬交响乐版本

哈农库特版贝多芬交响曲全集

Teldec 2292-46452-2

演奏:欧洲室内管弦乐团

女高音:查洛特·玛吉奥诺(Charlotte Margiono)

女低音:波吉特·莱莫特(Birgit Remmert)

男高音:Rudolf Schasching

男低音:罗伯特·赫尔(Robert Holl)

阿诺德·肖恩伯格合唱团(Arnold Schoenberg Choir)

指挥:尼古拉·哈农库特(Nikolaus Harnoncourt)

相对于那几乎长达6个小时的音乐来说,我笔下的这篇评论显得如此微不足道。这些曲目实在是太著名了,对它们我在这里就不多说什么了。我不知道现在到底有多少套贝多芬的交响曲全集正吸引着大家的目光,那么,为什么我要向大家推荐这一套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于哈农库特对这些作品的演绎而不在于作品本身。

对于绝大多数的古典音乐发烧友来说,他们是不会满足于仅仅拥有一套贝多芬的交响曲全集的。贝多芬的音乐比任何一位音乐家的作品都要自由、都更加的不受约束,因此,演奏者们也都一直在寻找着更新更好的方式来诠释他的作品。就象我们常说的,一千个人的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每个人的心目中也都有属于自己的贝多芬。对某些人来说,贝多芬就是一座象征着人性中博爱精神的丰碑,因此在演奏过程中,他们要表现的恰恰就是这一点。我认为,卡拉扬就是这些人中的一员。而对我来说,贝多芬的音乐在蕴藏着巨大冲击力的同时还包涵着情感的突然爆发。他的音乐时刻都有可能从一个极端跳向另一个极端,我们不仅能够感受这种跳跃带给我们的跌宕起伏,而且这种跳跃总是让我们感到如此的恰如其分。贝多芬的音乐里既有狂暴也有温情,既有止水般的沉静也有难以抑制的激情,但很少有我们能够在海顿、莫扎特、舒伯特、德沃夏克等人的作品里面感受到的那种适可而止的自我满足。如果不是因为不幸的耳疾发生在贝多芬的身上从而使他成功地把各种感情都溶入了作品之中的话,我还真的会认为贝多芬的作品的确有点“两极分化(bi-polar)”。因此,虽然某些卡拉扬指挥的贝多芬作品我是非常喜欢的,但我认为,卡拉扬这种宏大娴雅的处理方式更多的是悖离了原作的主旨。对我来说,最能代表贝多芬的作品是埃格蒙特(Egmont)序曲;对其他人来说,大家也许会认为最能代表贝多芬的作品是他的第九交响曲——虽然我只有在这部作品的最后一个乐章里才能感受到我心目中的贝多芬的影子;而对所有人来说,是那一浪高过一浪的决不妥协的情感冲击赢得了我们的敬意,与此同时,我们也能够从中真正把握贝多芬音乐作品的真谛。

另外,现在有许许多多贝多芬作品的录音,当然我不可能把所有这些录音都仔仔细细地听一遍——这无疑限制了我作为一个评论家的作用——但是在我听过的录音里还没有哪一套交响曲全集能够使我完全满意,甚至连一套每首交响曲都能让我比较喜欢的都没有。很明显,也许是因为这些交响曲在感情和风格上的跨度太大,对一个指挥来讲,演绎贝多芬的交响曲全集已经成为了一种挑战。如果我现在要收藏贝多芬的交响曲的话——想想我刚才说过的话——我就会去买单张的CD而不是去买成套的交响曲全集。

我们虽然把演绎贝多芬的交响曲全集看作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其实这中间只有几首曲目最难处理。我也不知道这到底是为什么,反正在专业性的演出中我还没有听到过有谁把第一、第五和第六交响曲诠释得一塌糊涂,这也许是因为幸运,但这些作品中饱含的真挚情感的确深深地打动了我。但另一个方面,“英雄”交响曲却难倒了许多最伟大的指挥家。还有第九交响曲,与和它同一时代的伟大作品《庄严弥撒Missa Solemnis》一样,都很容易被演绎得支离破碎。而在其余的作品里,指挥家们面对的则是情感本身给自己带来的困惑。这些作品表面上虽然很直白,但实际上总是蕴藏着许多我们并不知晓的非常重要的东西。

但无论怎样,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哈农库特。

哈农库特,在一些堪称历史上的经典演出中,总会出现这个熠熠生辉的名字。他始终致力于打破表现手法上的种种束缚,在对音乐的阐释过程中他也敢于做大胆的尝试,因此,他总是能够对作品进行启示性的解读。虽然这一套哈农库特指挥的贝多芬交响曲全集并不能算是历史上的经典演出。这主要是因为欧洲室内管弦乐团总是在运用现代化的手法演奏现代化了的乐器。如哈农库特使用了无瓣小号,可我听起来却觉得象是真皮蒙制的定音鼓的声音。简单地说吧,这次演出现代味儿很浓但力度稍嫌不足。但欧洲室内管弦乐团的表演实在是棒极了,从另人匪夷所思的精确的节奏变化到清晰的层次分明的和声,乐团达到了哈农库特对他们的所有要求,而且Teldec公司的录音也非常完美。很明显,这些都是在演出现场的实况录音,你几乎无法形容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整套作品中没有什么处理不当的地方,而且这一套录音中令我不太满意的地方比起其它录音来要少得多,当然,这样的评价只能代表我个人的观点。

C大调第一交响曲,作品第21号(1796-1800)

就象我刚才说过的,所有人都把这部作品演绎得非常出色。我这里有塞尔(Szell)、托斯卡尼尼(Toscanini)、瓦尔特(Walter)、蒙都(Monteux ,一个非常杰出的指挥家)、卡拉扬(Karajan)、杜乃伊(Dohnányi)、以及Norrington等人指挥的版本。而哈农库特指挥的第一交响曲节奏非常明快。在前三个乐章里,我感觉他指挥得相当精彩。在整部作品里,哈农库特都在着重表现那种奇特的富于生机的力量。在第一乐章里,定音鼓手那一次次重击仿佛要把整个旋律扯得粉碎,这不象大多数版本那样小心翼翼地把旋律逐步引向高潮,倒象是第九交响曲最后一个乐章刚开始时的那种喧闹的感觉。简单地说,哈农库特作出了非常大胆的尝试以展现音乐的本质。但是哈农库特指挥的最后一个乐章却并不那么轻快诙谐,反倒让人感到有些呼吸急促。即便如此,哈农库特指挥的整部作品仍可以称得上是非常出色。

D大调第二交响曲,作品第36号(1801-1802)

这部作品中似乎隐藏着一丝忏悔的呢喃。而富特文格勒(Furtwangler)好象并不是很在意这首曲子,如果我们回想一下富特文格勒指挥这部作品的次数,就会明确这一点了。不管外界对富特文格勒指挥的版本是怎样评价的,我总是认为,他没有象指挥贝多芬的其他交响乐作品那样把自己对作品的解读溶入到音乐之中去。(至少我个人认为,富特文格勒指挥的这部作品,即便是那些众人极为推崇的版本,听起来也过于压抑了)而且我们也知道,他认为第二交响曲是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里最不成功的一部。我就非常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的听众都忽视了这部作品的重要性呢?在因特网上大家讨论出来的“最受欢迎的贝多芬交响曲”的排名榜上,我从来就没有看到过第二交响曲能够进入前5名。大多数的唱片公司也只是为了

收齐这九部作品以便成套发行,才录制了这部作品。而对我来说,这部作品恰恰能够凸现出贝多芬音乐的本质。塞尔(Szell)的诠释就很好。而Norrington的版本则始终沉醉在轻快明亮的旋律里,这就距离我心目中的贝多芬太远了。其实,这部交响曲的组织结构和贝多芬那份“海利根斯塔特遗嘱Heiligenstadt Testament”(这份值得大家注意的文稿记录了贝多芬精神上遭受的巨大痛苦,因此这份文稿的大部分内容读起来就象是自杀者留下的遗嘱)的内容是一致的。所以对我来说,第二交响曲才是这九部作品中情绪波动最为剧烈的一部。

在第二交响曲的前两个乐章里,光明与黑暗始终在进行着搏斗,黑暗似乎取得了暂时的胜利。就是在比小调强得多的大调旋律的循环重复中,音乐的主题出现了。灿烂的阳光更能反衬出痛苦的折磨,仿佛欢乐正在逐渐被颓丧淹没。在这里贝多芬象征手法的运用、旋律的重复和情绪的波动都让我想起了C. P. E. 巴赫(Carl Philipp Emanuel Bach)的作品。如果现在有谁告诉我贝多芬很熟悉这位先贤的作品,我一点都不会感到奇怪。在最后两个乐章里,贝多芬彻底驱散了压在我们头顶上的阴霾。第二交响曲中的情感彻彻底底地走向了两个极端,贝多芬根本就没有想过要把这些情感鞣杂在一起。最后音乐在乐观主义情绪中结束了,但你根本无法理解贝多芬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而对我来说,音乐中的欢乐来得实在是太突然了。

哈农库特对这部作品的诠释在我听过的所有录音里面是最好的,也就是说,这是与我理解中的第二交响曲的主旨最为接近的一个版本。哈农库特没有选择轻轻地滑过那些阴沉的段落,而是突出强调了这种压抑和痛苦,光明与黑暗的撞击为这部作品增添了戏剧性的冲突。而我所知道的其它版本却统统忽视了这一点。所以哈农库特指挥的这首第二交响曲可以称得上是这套唱片中的经典。

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作品第55号(1803-1804)

有一段时间(大概是在60年代中期),所有在美国发行的“英雄”交响曲都大赚了一笔,所以你可以想象一下现在这部作品有多少个不同的版本。但是我所听过的每一个版本都或多或少地让我有些失望,有一段时间我甚至在想,这是不是因为我不喜欢这部作品本身呢?因为的确有几部音乐史上很重要的作品我本人并不太喜欢。当我开始关注起这部作品的历史意义、创作技法以及这部作品在结构与和声上所做出的改革创新后,我更是觉得所有对这首曲子的诠释都不和我的口味。直到有一次,我听了一场路易斯安那爱乐乐团演奏“英雄”交响曲的现场音乐会。这个乐团只能算是新奥尔良市的一个二流甚至是三流乐团,指挥名叫Klauspeter Seibel,在大部分时间里他都是在为德国的戏剧机构工作。但是这次演出非常成功。现在我来谈谈对其它的表演我的不满之处到底在哪里。

我认为这部作品的前两个乐章是最难把握的。音乐的长度和音乐的凝聚力始终是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而第一乐章最难的地方并不在于它的长度,而在于它的凝聚力。作为一个指挥,你必须要果断地从这部作品的第二主题中选择出来一部分进行弱化处理,一些伟大的评论家如Tovey、Weingartner、Newman等人始终都在关注着这个问题。但一些指挥却试图逃避这个难题,结果是使作品变得拖沓冗长;另一些指挥却加快了节奏,当然,这样会使作品更加激动人心,但同时也会模糊很多音乐上的细节;还有一些人,特别是朱利尼(Giulini),他最近的作品比他早期的作品更明显地采用了一种极为舒缓的节奏来表现旋律的娴静,其结果是使自己陷入了伤感的泥沼之中。上面提到的这些做法,无论是快还是慢,都犯了同一个错误,那就是他们都试图缓和这个乐章里主题和第二主题之间的强烈对比。节奏感和那种强烈对比产生的震撼才是成功演奏这段音乐的关键所在。在我的脑海里,这段音乐理想化的节拍

就应该象天使拍动翅膀那样:轻松而有力。哈农库特指挥的这部作品在节奏的轻快方面也有一点小小的不足,但是他在强度方面的把握却可以说是恰到好处。很可惜的是哈农库特和其他人一样,在这个乐章的开始阶段没有恰当地选择第二主题进行强调,只把它当成是一个过度部分进行了处理。所以在乐章即将结束的时候,哈农库特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失去了对第一乐章结尾部分的把握。

在第二乐章葬礼进行曲中,音乐本身的主题往往会影响乐手们的演奏。在欧洲国家的葬礼上,按照传统总会演奏这首曲子,在我看来,这首曲子被诠释得过于沉重了。而且我认为,这部作品和拿破仑以及英雄主义之间的种种联系实际上掩盖了作品本身的主题。与其说贝多芬的这部作品是献给拿破仑的,倒不如说这部作品是用来歌颂普罗米修斯的传奇故事的。实际上,这部“英雄”交响曲和他那部“普罗米修斯的诞生(The Creatures of Prometheus)”的确有很多相似之处。坦白地说,我认为有关这部作品的大部分版本听起来都有些虚假和夸张。要在美国找出一部“英雄”式的作品的话,我想会是巴伯(Barber)的Adagio for Strings。哈农库特在这个乐章里表现得非常出色。他屏弃了对这段乐曲权威性的阐释以及那种华丽的表现手法,呈现给我们的是带有一丝野性的全新演绎,我想哈农库特的诠释应该更接近贝多芬这部作品的原义。

在其它方面,哈农库特一方面强调了低音部那种由下向上的滑动,另一方面又突出了木管乐器那种稍嫌粗糙的和声,在哈农库特的指挥下,管弦乐队的演奏流畅而优美,完全可以和卡拉扬麾下的柏林爱乐乐团的管弦乐队相媲美,而且,他的诠释还不失旋律的强烈对比带来的戏剧性效果。可以说哈农库特为我们奉献了一场指挥“英雄”交响曲的杰出表演,这标志着他在巴洛克风格音乐的处理上有了一个新的开始。尤其是对这一乐章最后部分的处理实在是非常精彩,成功地揭示了这一乐章音乐的主题。

对绝大多数的管弦乐队来说,“英雄”交响曲的最后两个乐章主要由他们来完成。即便这样,哈农库特还是为我们奉献了一段最富于节奏感和力度感的谐谑曲,甚至比塞尔(Szell)的版本更为尖锐有力。我还喜欢高潮时刻哈农库特带来的那种无拘无束的鼓声。最后一个乐章也同样精彩,如果细节再清晰些的话就更好了。在最后一个乐章里,节奏依然紧凑有力,但那种无处不在的平衡感被打破了,使我们意识到这实际上是一个现场版的实况录音。但我还要提一句就是,弦乐队在那段生机勃勃的小调回旋部分表现得还不够有力,即便如此,我仍然相信这在所有“英雄”交响曲的版本里面应该算是非常出色的一个,同时这也是这套唱片之中的经典。

降B大调第四交响曲,作品第60号(1806)

哈农库特对这部作品的诠释毫无新义,的确是让人失望。只是在最后一个乐章哈农库特的指挥才迸发出了几点火花。面对一个象哈农库特这种性格的音乐家,你不知道我对这首曲子的期望有多高,但这次表演的确是一次非常守旧的解读。我最喜欢的版本还是塞尔(Szell)指挥的,他把这部作品演绎得高贵典雅而且很富于节奏感。我曾经听到过的另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版本是卡洛斯·克莱伯(Carlos Kleiber)指挥的,但是很可惜我没能买到这张CD。

这部作品的第一乐章是我所知道的音乐作品中最为欢快的一段,热闹得就象是一部意大利喜剧。同时这部作品也是贝多芬所有作品中最为优雅的一部,但是却很少有人能把它演好。乐曲结构上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贝多芬那个时代的人。韦伯(Weber)就把那段舒缓的序曲处理

得杂乱不堪,而在这段序曲里贝多芬花费了几分钟的时间来展开一段残缺不全的主题。而这个并不完整的主题恰恰成为了接下来那段快板中第一主题的一部分。尽管有一段舒缓轻柔的序曲作铺垫,哈农库特还是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只是忠实地再现了那段快板中的喧闹。第二乐章继续在用舒缓的节拍表现着音乐的本质,而哈农库特似乎仅仅是在指挥着乐队奏响那些音符,作品中好多微妙的转折被他遗漏掉了。很明显,即使是他这样非常优秀的指挥家也会对贝多芬的作品感到困惑。哈农库特指挥的唯一一个亮点出现在这一乐章的完结部,定音鼓柔和的声音终于明确了这一段旋律与主题的关系。

接下来,哈农库特给我们送上的是一段粗糙、平庸并且还软弱无力的谐谑曲,到了最后一个乐章,大家仿佛才刚刚从睡梦中醒来:“呕我的天啊!我们现在在演奏贝多芬呢!”这时,你就会明白我们究竟缺少些什么,我们缺少的是勃勃的生机,缺少的是那种积蓄起来的力量,缺少的是蕴藏在贝多芬音乐中的那种舞蹈般的节奏。对这部作品的演绎,哈农库特虽然绝对赶不上塞尔,但他仍然成功地向我们展示出了作品本身蕴藏着的那种狂燥与不安。

C小调第五交响曲,作品第67号(1800-1808)

如果你要想搞清楚关于第五交响曲到底有多少种录音版本,那就象是要猜中罐子中糖豆的数量一样非常困难。虽然经常可以听到这部作品,但无论是现场演出还是录音唱片,我还没听过有谁把它演奏得一塌糊涂。甚至就连Jorge Mester为Peter Schickele的现场说明版灌制的唱片听起来也相当的好。这部作品大概可以算是最初形态的交响乐了,当我们想起抽象派艺术的时候,我们当中的绝大多数都会把这部作品当作抽象派艺术的典范。这部作品实在是太奇特了,虽然指挥家们很明显都知道如何把这部第五交响曲处理好,我却很难再找出一部与之相似的作品来了。贝多芬把他在第四交响曲中使用过的主题结构扩展到了这部作品之中并跨越了多个乐章。在整部交响乐的每个部分中我们都能发现作品开始时的那段旋律。音乐评论家Weingartner和Tovey相继指出,在这部作品之前,贝多芬对音乐的理解还只是停留在最基本的概念上,而在这部第五交响曲里,贝多芬却把他对音乐的理解深深植入了作品的每一个音符之中。

哈农库特的指挥和其他人并没有多大区别。对我来说这部作品中强烈的对比和越来越忧伤的音色是表现贝多芬的“两面性”的最好例子。关于这首曲子的许多版本都非常紧凑有力,我最喜欢的是富特文格勒、塞尔特别是卡洛斯·克莱伯(Carlos Kleiber)指挥的版本,卡洛斯·克莱伯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他营造出了一种狂风暴雨般的震怒,这也使得他的诠释成为了我心目中的首选——我从来没有听过对这部作品如此精彩的阐释。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演奏通常总是软弱无力,我怎么也搞不清楚克莱伯是怎样让他们变得如此刚劲的,所有乐队成员的演奏都极富激情,就好象那些令人心存敬畏的现代派作品一样,音乐如排山倒海一般向你压来。现在哈农库特指挥的这个版本也同样深受我的青睐,虽然没有克莱伯版出色,但哈农库特把那种充满野性的力量可以说是演绎得妙到毫巅。

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作品第68号(1807-1808)

就象我前面提到过的,虽然演奏这首曲子的版本可能比第五交响曲还要多些,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把这部作品演奏得出色。我认为这是贝多芬九部交响曲里面最讨人喜欢的一部。有一段时间我总是怀疑,创作一部优美舒缓贴近听众的作品是不是要比创作一部恢弘壮丽的史诗更难,为此我总是想要把这部第六加入到贝多芬的四大交响曲里面(世所公认的“四大”是第

三、第五、第七和第九)。但现在我想,在这个问题上我是不是太固执了一点。对第六交响曲,我最喜欢的是门格尔贝格(Mengelberg)指挥Concertgebouw管弦乐团的录音,在门格尔贝格的录音里,他用令人惊讶的表现手法展现出了这部作品最为美妙的一面。瓦尔特(Walter)和蒙都(Monteux)的立体声录音也不错。这部作品最难把握的是溪畔小景和牧人的赞歌这两个部分,如果处理不好,那这首曲子不是变成了催眠曲就是变得呆滞而且平庸。

而哈农库特对第一乐章的处理是我比较喜欢的,虽然在力度上稍逊于他本人在那套历史经典演出唱片中的表现,但是他强调了一连串非常相似的旋律,弦乐部的声音稍稍有些艰涩,有点象苏格兰口音中的粗舌音,这恰到好处地突出了这部作品音乐中应有的那种原始和朴实。不仅如此,哈农库特还能把音乐表现得非常优雅,Tovey对哈农库特指挥的第二乐章推崇倍至。他完美地把握住了这首曲子中最难处理的部分——一个不断重复的舒缓的奏鸣曲式的乐章。要在大段舒缓的音乐中还保持那种一直向前的冲击力,这就好象要求你驾驶着一辆最高时速只有20公里的汽车飞跃大峡谷一样。哈农库特用一些装饰性的音符着重表现了那条小溪的欢唱,但我认为他在这个部分表现得并不好,那些装饰性的旋律就象是一段催眠曲。我倒希望这一段音乐被演绎得节奏感稍强一些。否则的话,这段音乐给我们的感觉就好象是我们只是注视着小溪,却见不到溪畔丛林中小鹿那忽隐忽现的身影。

需要说明的是,贝多芬使用了一些非常精妙的重复旋律来表现这段音乐的主题,但是我却没有听到哈农库特对这些细节的描绘。而那段著名的描写小鸟的旋律听起来好象也失去了应有的魅力,从某种意义上讲,的确如此。但Tovey认为贝多芬在整个乐章里都在为这一段作铺垫。海顿的作品里也有与这一段的结构非常相似的部分,如果不是因为这一段旋律听起来的确象鸟鸣的话,我想没有人会对贝多芬的这一段如此的关注。接下来的谐谑曲和那段描写暴风雨的音乐是整部作品中比较容易把握的部分,哈农库特都诠释得很出色。最后一个乐章同样非常精彩,哈农库特麾下的弦乐手们又奏出了那种稍稍带有一丝艰涩的琴声,非常好地呼应了这部作品的起始部分。

A大调第七交响曲,作品第92号(1811-1812)

这大概可以算是这套唱片里面哈农库特最为经典的一次表演了。实际上我认为,我所听过的其他演出,无论是现场演出还是灌制的录音都比这个版本要差得多,只有DG公司卡洛斯·克莱伯的版本可以说是比哈农库特的这次录音稍胜一筹。虽然克莱伯的版本与贝多芬的原作相比,许多地方有细微的差别,但克莱伯的指挥仍然可以称得上是对第七交响曲一次极为浪漫、生动、恢弘甚至是不朽的解读。维也纳爱乐乐团平时给人的印象总是有些松散软弱,但这次在克莱伯的指挥下却奇迹般地表现得紧凑有力。在哈农库特的构想之中,这部作品似乎应该更为朴实一些。与克莱伯的指挥相比,哈农库特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想法,特别是在面对如何把握力度的问题上,哈农库特保持了自己的风格。

哈农库特指挥的前两个乐章非常优雅、非常精彩,他没有对音乐进行任何形式上的夸张,但仍使音乐充满了感染力。唯一一个我不太满意的地方是那段谐谑曲,这段旋律被处理得有些过于轻佻和仓促了。我认为克莱伯指挥的这一段节奏似乎更快,但带给听众的是轻快的愉悦感,而不是这种令人有些晕头转向的感觉。但接下来哈农库特带来了一段极为动听的三重奏,在那段非常舒缓的旋律里,管弦乐的声音稍稍有些发涩,就象是有一阵阵清风拂过整个乐章。最后一个乐章不仅是哈农库特,而且也是贝多芬的胜利。哈农库特精准地把握住了这个乐章那难以捉摸的主题。在第二主题向前发展的同时,贝多芬营造了一组音调越来越低但却越来

越激昂的四度音程的重复乐句,这使得乐曲原来那种不得不向前飞驰的感觉完全变成了一种轻松和欢乐。哈农库特完美地把握住了这一切。而且,听过哈农库特这张唱片以后,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人们第一次听到这部第七交响曲就会被它深深地感动。

F大调第八交响曲,作品第93号(1811-1812)

很明显贝多芬是同时开始创作第七和第八交响曲的。听众的口味往往会使音乐家的创作进退两难,而这部第八交响曲的创作历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贝多芬创作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里,批评家们始终认为贝多芬应当学习海顿和莫扎特的创作风格。虽然第七交响曲里面那个舒缓的乐章可以称得上是贝多芬的经典作品,但评论家们还是把这部第七批得一无是处。结果贝多芬就写下了这部具有海顿风格的作品,但评论家们仍然猛烈批评这部第八,特别是说那段第二乐章的小快板琐碎平庸。不知你是否能够相信,在早期的演出中人们总是用第七交响曲那个舒缓的乐章来代替第八交响曲的第二乐章。

对第八交响曲我最喜欢的录音是塞尔(Szell)和Norrington的版本。实际上我认为哈农库特这个版本也不错。但我必须要指出的是,在第一乐章里,描写第一主题的跨度很大的主旋律被分得太开了,其实对这个乐章应该象处理“英雄”交响曲那样,既要轻松又要有力。那段小快板和谐谑曲哈农库特表现得很不错,但最精彩的一段还是他指挥的最后一个乐章,那简直是力与美的完美结合。在这一段里,流畅的旋律当中总会有一些奇怪的停顿,就是在这些时刻哈农库特展现出了他非凡的指挥才能,这种感觉就好象是打滑的汽车在一瞬间又恢复了平衡。而且欧洲室内交响乐团在这首曲子中的表现也可以说是特别的好。

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作品第125号(1817-1824)

对这部作品,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版本能够让我满意。我总是着眼于这部作品的第一和第三乐章来对整部作品进行评价,而那段谐谑曲和最后的合唱部分我倒不是很在意。我最喜欢的是富特文格勒在1951年录制的那张唱片,虽然这个版本在对原作主旨的阐释上只能说是差强人意,但令人惊讶的是,富特文格勒为这部作品营造出了一种全新的诗一般的氛围。当然啦,这些本来都应当是音乐本身所具有的东西,但是我还没有听过其他哪个版本能够达到富特文格勒和他的乐队所能达到的这种神奇的效果。我认为卡拉扬1962年录制的那张唱片应该是他本人指挥第九交响曲最为成功的一次,但是我刚才就说过,我不太喜欢卡拉扬指挥的贝多芬。而塞尔指挥的这部作品前两个乐章非常精彩,但最后两个乐章却令我大失所望。在过去那段时间里,几乎所有著名指挥家都曾经向这部作品发起过挑战,但是他们之中没有一个能够对这部第九进行真正令人信服的诠释,或是留下对这部作品独特的思考。虽然加德纳(Gardiner)在这个问题上总是批评我,但我只能说,对这部第九我确实还没有听到过令我完全满意的经典版本。

而哈农库特在对整部作品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后,决定带给我们一个不加任何修饰的第九交响曲,而且他还屏弃了对这部作品公认的理解方式,试图通过乐队的出色表演展现给我们这部作品的最初风貌。但是他这次实验性质的尝试却不太成功。第一乐章显得太渺小了,就象在大峡谷中搭起的舞台背景一样毫不起眼。许多过渡部分听起来相当平庸,一段接着一段的旋律听起来似乎没有一点关联,而实际上这些段落应该是环环相扣的。如果哈农库特坚持乐队加快节奏并且增强力度的话,他这种剥去一切修饰的指挥方式或许会取得稍微好一些的效果。但实际上,这个乐章被折腾得支离破碎。

在谐谑曲的最初部分,虽然无处不在的号角声总算带来了哈农库特和整个乐队都期待以久的一丝激情,但我只能说这一部分和第一乐章一样糟糕。直到管乐器吹奏出有关乐章主题的赋格时,这种状况才有所改变。从这一刻开始,这些音乐家们终于重新焕发了生机,从此以后,我们终于可以欣赏到哈农库特那充满激情的表演了。

第三乐章那段漫长的行板是指挥这部作品的一个难点。而哈农库特这次表演中唯一能使我们感到惊喜的地方就在这里,其实这也算不上什么“惊喜”,只不过是这段行板的节奏、长度和基本乐段的结构,都多多少少有点象“悲怆”奏鸣曲中的那段柔板而已,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这段行板要精练得多。许多版本在这一乐章快要结束时都处理得过于急促,以至于让人有喘不过气来的感觉。除了稍稍有些快(这一乐章用时13'14"),哈农库特表现得相当出色,一段段旋律既有力又富有弹性。虽然台上的音乐家们都习惯于演奏室内音乐,但哈农库特没有因此而使作品流于平庸,他甚至使这个乐章透出了诗歌的感觉——干脆、明快、决不拖泥带水,这与其他版本决然不同。同时这也使我坚信,虽然哈农库特没能把握住这次机会,但他一定会为我们献上一部不朽的第九交响曲。

但最后一个乐章刚开始,哈农库特的指挥又回到了那种沉沉的压抑之中,你可以想象一下,就象是公园长凳上蜷缩着的流浪汉在不停地对着自己哼哼。当男低音伴着大提琴的声音开始高歌的时候,低音管也开始送出优美的旋律。我不得不说这一段太缺乏想象力了,纯粹是一个George Bush式的解读。所有人都只是简单地奏响他们手中的乐器而已。虽然不是合唱,那位歌唱家的歌声还是为这次表演增添了一抹亮色。这位男低音可以说是所有人中最出色的一位,充满了活力,但很明显,他今天是走错了舞台。而其他几位独唱演员则始终象是在大喊大叫。阿诺德·肖恩伯格合唱团(Arnold Schoenberg Choir)虽然在本质上是一个室内合唱团,但就算是和欧洲室内管弦乐团这样优秀的乐团配合,也丝毫不显逊色。在接下来演奏土耳其进行曲和double fugue时,情况稍有好转。对这只乐队我心中也重新升起了一丝期盼,即便如此,其它许多版本也要比他们的演奏激动人心得多。总的说来这个乐章比较失败,我们始终没有感受到这部作品本身具有的那种跌宕起伏所带来的冲击力。

结论:

如果不考虑第九交响曲的话,可以说这是哈农库特一套相当不错的录音。第二和第七交响曲是这里面最为经典的作品,第一、第三和第八交响曲也非常精彩,第五和第六交响曲称得上是比较成功,而第四和第九交响曲只能算是不及格。哈农库特指挥的这部第九交响曲我认为是失败的,除了那段行板还能给人留下一丝期盼。简单地说吧,如果你只是想收全贝多芬的交响曲的话,我建议你别选这张。

09-18-2005 10:28 AM

抛货

level: 骑士

体力: 8 / 370

魅力: 47 / 1205

经验: 82%

注册日期: Oct 2004

来自:

发帖数量: 286

西蒙·拉图版贝多芬交响曲全集

唱片号:EMI CLASSICS 557 445 2

演奏:维也纳爱乐乐团

指挥:西蒙?拉图

录音时间:2002年4月至5月维也纳现场录音

唱片1:第1交响曲、第3交响曲

唱片2:第2交响曲、第5交响曲

唱片3:第4交响曲、第6交响曲

唱片4:第7交响曲、第8交响曲

唱片5:第9交响曲

演唱:芭芭拉?邦妮(Barbara Bonney,女高音),波吉特?莱莫特(Birgit Remmert,女低音),库特?斯特莱(Kurt Streit,男高音),托马斯?汉普森(Thomas Hampson,男低音),伯明翰市立交响合唱团

以近五十岁的年龄首次录制贝多芬全部的交响曲,对一个人来说几乎是依理而行的事情。卡拉扬首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录音(首次与第9交响曲一起录制,也是他最好的一次)是他与爱乐乐团在1953至1955年间录制的,当时他已经47岁。拉图的这次录音,是他与维也纳爱乐的合作,采用了2002年5月的现场录音,完成的时候他正好是46岁。两个录音版本都充满新鲜感和活力,有优点也有缺点,在这点上卡拉扬的录音(对于编号是偶数的交响曲一般处理较弱)似乎比拉图的录音(后几首交响曲)更容易总结规律。现在看来,卡拉扬的处理似乎有点不够现代,常常利用带有预示性的节拍和富于颤音的弦乐;而拉图采用的是小规模的乐团,弦乐的颤音也比较少。拉图给这些交响曲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诠释,这其中包括令人心动的透明感(特别是木管乐器),以及乐曲节奏的处理,都显得毫无疑义。

有时拉图的新录音会令我很兴奋,因为我认为他经过了审慎的思考。例如,对于“英雄”交响曲的演奏就不像它经常被演奏成的新浪漫主义风格;事实上,拉图的指挥使得它更像第2

交响曲的风格,特别是对第一乐章开始部分的节拍处理,速度要快于卡拉扬或者是克莱伯的指挥。拉图对交响曲开始时的说明“朝气蓬勃的快板”有着指挥自己的理解,并随着乐曲的发展带入一个混乱和情感冲突的世界——这也是我们所听到的。这种在决心和瓦解间徘徊的不稳定、分裂和逐渐扩大的冲突始终控制着乐曲的情绪,并且由乐团的演奏家们所表达。乐曲所缺乏的是其他指挥家那种具有纪念性的演奏段落。然而在乐曲中并不缺乏力度和戏剧效果——只需要聆听一下第200至216小节的三重奏中的号角就可以知道,在三和音的演奏上维也纳的乐手表达很出色,富于力度。

这是一场令人印象深刻的演奏,特别是在“葬礼进行曲”乐章。在过去,拉图被指责不依照乐谱上的文字标记来演奏,但是聆听第27小节(1分42秒)那段标记为“富于表情地”的大提琴演奏,你就会发现对渐弱音节(1分54秒),以及第38小节双簧管对附点音符的处理都很完美。通过让弦乐组轮流演奏,使得第1小提琴和第2小提琴对第117小节和121小节的处理同样清晰而独特。乐曲中木管乐器的细节(特别是从第114小节强音记号开始)多得令人难以置信,并且非常清澈:长笛在7分11秒在双簧管、中提琴和大提琴配合下的演奏,在其他的一些录音中常常被忽视,然而在这里却显得十分突出。

如果要提出些疑义,那就是在终曲中拉图极大地缩短了贝多芬的乐章(就如同其他指挥家在指挥瓦格纳的作品时候所进行的缩节和省略一样)。事实上,这可能也跟他在这一乐章开始时所设定的欢快节奏有关系。必须再一次提到木管乐器的清澈,以及对平衡感的处理(例如对第277小节很弱音符的处理),都充满了情感和强烈的决心情绪。这是无以伦比的好演奏。

第3交响曲指挥通常使用的是Jonathan Del Mar改编的版本,而拉图的指挥是我听过录音中最好的一个(另外一个好版本是多纳伊与爱乐乐团合作的演出,可以在爱乐的网站上听到https://www.doczj.com/doc/b815786075.html,/;而?..≡窳撕雎灾馗础?/a>

简单来说,拉图和维也纳爱乐给我们一个令人震惊的第5交响曲——肯定要好于他与同一个乐团的那次演奏。其中一方面的原因是他对开始的数小节的处理遵循了贝多芬在108小节的标注,并带来了这首交响曲决定性的力度。拉图给予三连音之后的延长记号同样的力度(就如同布鲁根和加德纳所指挥的那样),并且也没有插入更多的停顿(这有点像福特万格勒和托斯卡尼尼)。这使得他能够更好的控制整个乐曲的步调(听一下尼基什与柏林爱乐合作发行的六张一套的唱片集,就会发现一些指挥家在这首交响曲上是多么容易失败)。

如果说拉图指挥的第5交响曲没有蒙多/波士顿交响乐团在50年代后期演奏的那种壮观的动态,但那却是在力量驱使下的演绎。维也纳的弦乐组音色丰满(而第7交响曲的演奏相比之下就显得生硬),并且拉图的成功在于他没有落入许多力图真实表达的(或者是非真实的)指挥家所遭遇的陷阱,恰到好处地控制了动态(福特万格勒就特别不擅长正确地表现动态)。因此,当第一乐章进入高潮时(第228至252小节),铜管乐器特别是小号,没有脱离弦乐的演奏。在第二乐章中第39小节,虽然拉图原本倾向于减少颤音,但弦乐和低音管的演奏却富于感染力。在终乐章,短笛的演奏清晰可辨(特别是在第244至250小节)。

对于第5交响曲的成功,再听到拉图指挥的第7交响曲就感觉很失望——可能是这套中最令人失望的(虽然第6交响曲也差不多)。主要原因是弦乐的演奏缺乏丰满的音色,特别是乐团中的大提琴和低音乐器(本来在交响曲中应该很突出)被乐团的其他乐器所掩盖。弦乐的颤音也被定音鼓所淹没——并不只是拉图指挥的定音鼓(柔软而不猛烈)那么杂乱(例如,

克莱伯),仅仅是因为对于整个作品的录音来说低音乐器显得很模糊。聆听从7分30秒开始的终乐章,你就会发觉低音乐器的音色是如何变得平淡的。

当然,他也不是没有重视音乐的动态。乐团中的弦乐组成员也对乐谱上的标注给予了不同的注意——弱和很弱的确区别明显。个别的音乐记号——例如在终乐章中的极强和赋风曲中的很弱——都被呈现出来。与其他一些指挥家类似(其中包括托斯卡尼尼和小克莱伯),他没有在“朝气蓬勃的快板”的结束时加快乐曲的速度。然而,归根结底这不是一个伟大的演奏。

拉图曾经说过,“我不能确定贝多芬是否写过比《田园》更富有哲理的作品,甚至超过了《庄严弥撒》”。虽然有很多明显的奇妙乐段,他的演绎总的来说偏向于昏暗:慢板乐章强烈的音乐性(夜莺、杜鹃和鹌鹑有着丰富的细节),小提琴赋予了乐章一种特殊的情调,回旋曲的平静,以及第一乐章中乡村的质朴都令人印象深刻。但是它也有些缺陷——特别是暴风雨没有它所应有的力度(关于这部作品如果暴风雨被削弱了显然是个缺点)。大提琴和低音乐器具有隐喻性的表达没有充分地反映出滚滚雷声的来临,并且长号在暴风雨高潮时表现也不充分。然而,拉图对乐曲终乐章的表达显得令人信服:优美而深奥的合奏渐渐升高,然后又在交响曲的结束部分徐缓地降成优雅的曲调。

第1,2,4,8交响曲的演绎都十分完美。第1交响曲在诙谐中夹杂了粗俗的不和谐音,第2交响曲充满了活力(维也纳爱乐的弦乐组在柔板乐章有着如丝般的音色),第4交响曲音色阴暗而不祥,第一乐章让人想起了莫扎特和海顿式的戏謔。第8交响曲也很令人着迷:丰富的弦乐回响与木管乐曲展现出一个奕奕闪光的场景。

在这套唱片中有很多优秀的演绎——特别是前5首交响曲和第8交响曲——但是最具有启示性的却是第9交响曲。这是一场具有令人震惊的力度的演奏,很少有其他的录音可以和它相比。但是,令其最特别的地方却是合唱队在最终乐章的清晰。我已经谈到过拉图是如何表现乐团的动态和音色(特别是在第7交响曲他对定音鼓的控制),在第9交响曲中,他让这样的音色达到了一个完美的程度。直到这次演奏,我从没有听到过如此清楚的合唱,从低音到高音,每个吐字都清晰可辨。

阿巴多最近的一次关于第9交响曲(同样的改编版本)的录音是十分激进的演绎,在时间上要比福特万格勒的爱乐版本要快12分钟。拉图与福特万格勒比较接近,耗时大约70分钟不到(而后者是超过74分钟)。但是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在一些方面,拉图的演绎是1954年福特万格勒现场演出版本和1957年克伦贝勒爱乐版本的混合体:在外部的几个乐章采用了与克伦贝勒相类似的速度,而中间的几个乐章则与福特万格勒相似。在“极活泼的快板”乐章,拉图采用了与福特万格勒相类似的12分钟速度(克伦贝勒和巴伦博伊姆则是15分钟);然而,克伦贝勒在“如歌的柔板”用了15分钟,与阿巴多的13分钟相近似,而拉图却用了很充裕的17分钟,同样福特万格勒用了19分钟。

我引述这些的目的是想说明对于这首交响曲不同的指挥家对贝多芬的标注有着不同的理解。即便有这些不同,对于同一个指挥家来说,也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对于作品的泛神论思想,对于作品内在情绪的理解都会导致乐团音色的不同。聆听“急板”乐章开始时拉图指挥的维也纳爱乐的大提琴和低音乐器,你会毫不置疑地认为这是一个伟大的乐团和伟大的指挥;音乐所带来的恐惧非常猛烈地爆发,用来描绘地狱十分贴切。阴暗的音色从音乐的开始升起,最终变成灾难性的破坏(读者如果听过拉图指挥的布鲁克纳第9交响曲就会发现他采用了相

似的方式处理了乐曲的开始部分;当今没有其他的指挥家像拉图那样处理开始部分)。

第9交响曲所表现的欢乐情绪与悲伤、讽刺等情绪一样重要,同时,它也是一部富有诗情画意的演奏,特别是拉图指挥的“柔板”乐章。音乐充满沉思和现实感的音色,不禁令人不时想起福特万格勒对这个乐章的处理。音乐非常优美,能够轻易地打动听众。

对于这首交响曲来说,拉图比阿巴多更忠实于Del Mar改编的版本——这个版本改动的地方相当多。例如,在三重奏部分有对小提琴的改动,以及在合唱之前土耳其插曲的最后部分对号角的改动(现在采用的是贝多芬原先的乐谱,但是并不正式)。更为不寻常的是一些文字的修正:比如在第277小节女高音的第4个单词是“nur”,而不是“mir”,在第834小节女低音的第3个单词是“dein”,而不是“den”。这些改编对于乐曲有多大的影响值得怀疑;例如,一个唱片的评注如果是德文的,通常不会印错德文(翻看一些就可以证明)。但是Del Mar的工作却是有价值的,因为他使得我们能够听到更为准确的版本。

随着合唱团的加入(第216小节),拉图的指挥给人印象深刻。我已经说过合唱团音色的清澈(可能应该算是一个英国的合唱团,而不是德国的),并且乐团的透明感也很强。四名独唱者组成了一个美妙的四重唱——托马斯?汉普森音色丰满,芭芭拉?邦妮和波吉特?莱莫特用各自的情感唱出了动人的音色。只有男高音库特?斯特莱不那么令人满意,他的音色显得不太圆润。这个演奏的一个成功之处来自于尾声部分:不像其他一些指挥家(福特万格勒是其中一个最容易犯错误的),拉图在这里放慢了节奏,而不是采用渐快的方式。这种处理方式让人很容易就想起了交响曲在开始时候那种晦涩的动机。

总的来说,这套唱片与其他的相比如何呢?自从我2000年12月首次品评阿巴多的唱片以来,我的态度发生了一些变化。如果不考虑版本的话,查理·马克拉斯(Charles Mackerras)爵士的版本应该算是最好的,但是拉图的还要更好于它。其中比较杰出的演绎包括第3,第5和第9交响曲,但是第1,2,4和8交响曲也相当不错。拉图比马克拉斯好的地方是他的乐团。维也纳爱乐给拉图带来了优异的声音——就是这么简单。录音的质量(除了第7交响曲的演奏)不是问题——事实上,它们非常清澈,使得音乐中的许多细节表露无疑。虽然我还没有看到一个最终发行版本(这个只是一个宣传版本),但是理查?奥斯本的评注却着力在交响曲的内容上(虽然他的言辞有着过多的修饰)。我发现他并没有提及乐谱是Del Mar的改编版本一事(在最终印刷的评注中也许会加上),但这毫无疑问是这套交响曲的一个重要的版本,并且受到重视。我反复地聆听了它,在过去的三周时间里,它也陪我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

09-18-2005 10:29 AM

抛货

level: 骑士

体力: 8 / 370

魅力: 47 / 1205

经验: 82%

注册日期: Oct 2004

来自:

发帖数量: 286

阿巴多指挥的贝多芬交响曲全集

演奏:柏林爱乐乐团

指挥:克劳迪奥·阿巴多

演唱:卡丽塔·玛蒂拉维奥丽塔·厄玛娜托玛斯·穆瑟托玛斯·夸斯奥夫

瑞典广播合唱团

DG 469 000-2 5

阿巴多在担任柏林爱乐乐团首席指挥的过程中,一直未曾录制过贝多芬的交响曲。直到任期的最后一年,经过精心准备的阿巴多才开始录制贝多芬的交响曲全集。这一次,他又为我们留下了一套绝世经典。

当然,在这套唱片中也有白璧微瑕之处,譬如说“英雄”听起来感觉过于轻浮了,不过让我们想想历史上那些贝多芬交响全集的经典录音,不也都留下过这样那样的缺憾吗?在这套唱片里,最令人惊喜的是贝多芬的“第九”。阿巴多为我们奉献了一部充满激情的宛如火山爆发一般令人震撼的作品,这个版本比富特文格勒那著名的“拜洛伊特”版整整快了12分钟,这套录音中的“第五”、“第六”和“第七”交响曲听起来也同样非常的生动紧凑,而阿巴多在指挥“第一”和“第二”交响曲时则着意弱化了管弦乐队的演奏力度,更为传神地演绎出了这两部作品本身所蕴藏着的浪漫主义气息,而“第四”和“第八”这两部最能展现贝多芬创作天才的伟大作品在阿巴多的指挥棒下,每一个音符都成为了经典。在我看来,阿巴多的这个版本同卡洛斯·克莱伯以及富特文格勒的版本一样,都可称得上是历史上伟大的绝世经典。

在开始录制这套贝多芬交响曲之前,阿巴多曾经考虑采用经乔纳森·德尔玛改编过的版本,虽然最后并没有完全采用这个版本,但我不得不说德尔玛对阿巴多的影响还是相当的大。这促使阿巴多对这九部作品进行了仔细的分析研究,最后,他以一种比以往都更为深刻的方式表现出了作品本身富含的那种激情,并揭示了音乐背后所隐藏的主题。虽然在节奏的轻重缓急、合唱的表现形式等许多方面阿巴多都考虑了德尔玛的意见,但实际上阿巴多在每个细节上都有自己的思路。例如在指挥“第九交响曲”时,阿巴多就采用了早期的版本,在演奏第一乐章第二主题中的81小节时,阿巴多依然采用原来的降B小调而不是德尔玛主张的D小

调。而且在这一套作品里面,我们还能清楚地感受到阿巴多作品中那种独有的清新活泼,这使得这套唱片甚至带有了室内音乐的风格,特别是在“第一”、“第二”、“第四”以及“第八”交响曲中,旋律清新而流畅,丝毫没有某些版本那种奢华滞重之感。在指挥“第九”的时候,一段富特文格勒手下的柔板到了阿巴多的手下听起来就象是一段行板。但阿巴多也并不是一味地加快节奏,例如在演奏“第六”交响曲中的一些行板时,阿巴多的节奏就放得非常舒缓,“第一”和“第二”交响曲中的小步舞曲也被阿巴多演绎得深沉而宽广,而在通常情况下,米努哀小步舞曲是被当作谐谑曲来处理的。

如果把富特文格勒和阿巴多的录音放在一起比较一下,我们就能够更清晰地体会到这两位指挥家之间的巨大区别了。例如在“第一交响曲”中,富特文格勒的小步舞曲为3’55”,而阿巴多指挥的这段曲子为4’13”。我们上面提到过的那段柔板在富特文格勒手中长达6’19”,而阿巴多指挥这段柔板却极为轻快,只有5’18”。你能说他们中间谁的指挥方式不对头吗?恐怕贝多芬自己也难于回答这个问题。如果考虑到旋律的清澈与纯净,那么无疑是阿巴多的指挥更接近于贝多芬作品的原意;但如果想感受音乐中的力度与激情,那么无疑富特文格勒的张弛有度更能表现出贝多芬作品的主旨。所以,我只能说虽然这两位指挥家对一部作品理解的着重点不同,但他们对音乐这种启示性的解读同样都非常深刻。

谈到贝多芬的交响曲我们就不得不想到富特文格勒,而在这些作品中,可以说“第三”和“第九”与富特文格勒的渊源最深——因为富特文格勒对这两部作品的诠释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历史的顶峰。在我们今天谈到的这套录音中,虽然阿巴多在“英雄交响曲”的开始阶段精心演绎出了一段激情澎湃的急板,但在此之后,他的指挥和富特文格勒走向了两个方向。在富特文格勒和维也纳爱乐乐团版的“英雄交响曲”中,那段葬礼进行曲耗时17’21”,但阿巴多指挥这段进行曲只用了14’16”,甚至比卡拉扬1944年的录音还快了许多。我们无论是听富特文格勒还是听卡拉扬,都能从“英雄”中感受到一种震撼一切的革命力量,但是这个阿巴多版却实在是令人失望,我不得不说这是这套录音中的唯一遗憾。

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虽然各位指挥家对这部作品的理解都不尽相同,但这部作品总是能够产生一种近乎于神奇的力量。阿巴多的这个版本很接近富特文格勒1942年那次富于传奇色彩的录音,唯一缺乏的就是那种可以涤荡一切的狂怒。我想富特文格勒的拜因鲁斯版几乎可以说是无法超越的,至少那段著名的柔板在富特文格勒的手中被表现得庄严而且厚重,耗时达19’32”,而阿巴多却只用了12’48”!单从时间上讲这足以让我们怀疑阿巴多这部作品的感染力,但令我惊讶的是,听完这部作品,我感觉这段柔板在各个方面都不比富特文格勒版逊色,同样是那么的庄严厚重,同样是那么的感人挚深。在富特文格勒版的最后一个乐章里,男高音那段华丽雄浑独唱可以称得上是整部作品的点睛之笔,而阿巴多手下这位男高音托玛斯·夸斯奥夫的歌声足以与之媲美。虽然阿巴多和富特文格勒在指挥这部“第九”的时候在节奏变化上的差别相当大,但对于听众来讲,在心灵上受到的震撼与升华都是相同的——这也许就是我说的那种近乎于神奇的力量吧。

在阿巴多的这套录音里,我认为最伟大的还是“第七交响曲”。不仅整个乐队的表演精彩纷呈,而且在我看来,阿巴多对这部作品节奏上的把握可以说是无可挑剔。虽然这套录音中的“第五”和“第六”也可称得上是阿巴多的经典之作,但和“第七”相比还要稍逊一筹。这部“第七”简直是音乐史上的奇迹!最后一个乐章,仿佛就是贝多芬自己在控制那张弛有度的节奏,木管乐器的庄重华丽恰到好处地宣泄出了旋律中隐逸着的激情——也只有阿巴多的音乐才能如此优雅清澄。

对于这套重量级的录音,DG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与此同时EMI也宣布要再版富特文格勒指挥的贝多芬交响曲全集。对我们这个时代的听众来说,这两个版本都可以称得上是“永恒”的。卡拉扬曾经三次与柏林爱乐乐团合作贝多芬的交响曲全集,但是,与阿巴多合作的柏林爱乐乐团无论是在对音乐的领悟,还是在对音乐的执着上,都要胜过卡拉扬手下的那支乐团。而想想近几十年的维也纳爱乐乐团,也无法再现当年富特文格勒担任首席指挥时的辉煌。至于拜因鲁斯管弦乐团,除了那次传奇录音,这支乐队的发挥还很不稳定,而斯德哥尔摩爱乐乐团则根本不具备一流乐团的实力。

我想21世纪是属于阿巴多这套录音的,虽然有很多当代指挥家始终遥望着贝多芬高大的背影并作着不懈的努力,但我依然认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阿巴多是很难被超越的,这套录音将依然是绝大部分乐迷们的首选。我希望每个人都有机会欣赏一下阿巴多的指挥艺术,当然最好是从那部伟大的“第七交响曲”开始。

贝多芬交响乐综述与赏析

贝多芬交响乐综述与赏析 2012-02-17 9:48 卞祖善中国交响乐爱好者学会副会长 提要: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之一,著名的作曲家。他主要的代表作就是九部交响乐。贝多芬的音乐受海顿和莫扎特的影响,但又有所创新。他的作品不仅仅是写给王室贵族,而是写给全社会,写给全人类的。尤其是第九交响乐《欢乐颂》更使贝多芬交响乐创作在艺术上和人文关怀精神上达到了极致。所以第九交响乐是贝多芬交响乐创作的一个总结,也是音乐史上古典交响乐的一个顶峰。可以说,贝多芬的交响乐是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华章,他将永远鼓舞人类向着光明、向着幸福前进。 我今天与大家交流的内容是贝多芬交响乐,这个话题我想从一本专著讲起。这本专著就是美国学者麦克哈特写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排行榜里的前10名是这样一些人物:第一名穆罕默德、第二名牛顿、第三名耶稣基督、第四名释迦牟尼、第五名孔子、第六名保罗、第七名蔡伦、第八名谷登堡,他是德国活字印刷的发明家、第九名哥伦布、第十名爱因斯坦。共有八个中国人进入了这个排行榜,除了孔子、蔡伦以外,还有秦始皇、成吉思汗、隋文帝、

老子、毛泽东、孟子。其中第45位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主角贝多芬。评论中第一句话这样说“最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1770年生于德国波恩”。这位作者在用词方面是非常严谨的。我们现在已经把这个“最”字用烂了,总是说“最伟大的什么什么之一”,其实那就不是最伟大了。最伟大就是唯一的,不应该有“之一之二”这种说法。贝多芬是最伟大的作曲家,而他主要的代表作就是他的九部交响乐。 一、维也纳古典乐派 在讲贝多芬之前,必须要简略的介绍一下维也纳古典乐派。维也纳古典乐派是从1750年开始形成的。其中的三位杰出代表是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海顿是一位交响乐作曲家,有“交响乐之父”的美誉。其实在他之前有一位奥地利作曲家摩恩,于1740年首创了古典交响乐的四个乐章——快板、慢板、小步舞曲、快板,这样一个套曲。但是为什么我们还要称海顿是“交响乐之父”呢?是因为他写的多,写的好。他一共写了107首交响曲,其中有编号的交响曲是104首,早期的交响曲还有3首。通过海顿的交响乐创作,交响乐的乐队编制完善了,而且交响乐的艺术表现力也大大的提高了。

贝多芬交响乐赏析

贝多芬交响乐赏析 第九交响曲的创作开始于1817年,历时近七年的时间,完成于1824年春,同年五月七日晚首演于维也纳。 第九交响曲是贝多芬音乐创作的顶峰,也是音乐史上的最伟大的作品,是他全部思想的总结和情感的结晶,我国著名学者丰子恺先生称之为:“世间最伟大的杰品”。这部交响曲构思宏伟、气吞山河,是一部包括生命的起源、生存、斗争、发展、壮大至战胜一切艰难困苦;人类的进化、形成,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彻底解放自身,达到一个平等、自由、博爱、欢乐和神圣的理想世界的壮丽史诗,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马克思的《资本论》的总和。 《第九交响曲》一共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是不太快的略呈庄严的快板,d小调,2/4拍子,奏鸣曲形式。第一主题严峻有力,表现了艰苦斗争的形象,充满了巨大的震撼力和悲壮的色彩,这一主题最开始在低沉压抑的气氛下由弦乐部分奏出,而后逐渐加强,直至整个乐队奏出威严有力,排山倒海式的全部主题。作曲家一上来就用一种严肃、宏大的气势表达出了整部作品的思想源泉。其实这是贝多芬很多作品中反复表现过的主题——斗争,也折射出斗争的必然过程——艰辛。旋律跌宕起伏,时而压抑、时而悲壮,我们似乎看到的是勇士们不断冲击关口,前赴后继企盼胜利的景象。 紧接着的第二乐章,按照传统通常应该是慢版,但是贝多芬打破了这一惯例,居然用了极活泼的快板,d小调,3/4拍,而且是庞大

的诙谐曲式。整个第二乐章主题明朗振奋,充满了前进的动力,似乎给正在战斗的勇士们以积极的鼓励,似乎让人们一下子在阴云密布的战场上看到了和煦的阳光和蓝色的天空。同时主旋律中带有奥地利民间舞曲"连德勒"的特征,和谐而具有舞蹈性。但是仔细品味,大家不难发现,到了乐章最后,旋律重新开始急促起来,隐约透露出非常不安的气氛。 第三乐章倒是慢板乐章了,如歌的柔板,降B大调,4/4拍,不规则的变奏曲式,可见贝多芬有意在编排上作了创新。这个乐章相对前面两个乐章显得宁静、安详了许多,旋律虽然平缓,但是不失柔美。法国著名作曲家、乐评家柏辽兹评价此乐章是"伟大的乐章"。第三乐章共两个主题,其中第一主题充满了静观的沉思,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哲理性。在前两个乐章表现出激烈的战斗场面之后,第三乐章似乎是大战中短暂的平息。 第四乐章是整部作品的精髓,急板,D大调,4/4拍。通常划分为两个部分——序奏以及人声。在一些唱片中,第四乐章单独占据一个轨道,也有一些唱片把序奏部分和人声独唱、重唱、合唱部分分为两轨,但其实上两者都属于第四乐章这个整体。其中的人声部分所演唱的也就正是德国诗人席勒的诗作《欢乐颂》!但在人声部分上台之前,音乐经历了长时间的器乐部分演奏的痛苦经历,含有对前三个乐章的回忆。这个序奏部分是坚强刚毅,惊心动魄的。接着木管徐徐的引出了"欢乐颂"的主题,好像一缕阳光突破浓密的云层洒向大地,整个欢乐的主题渐渐拉开序幕,贝多芬真正的理想王国就在眼前!

贝多芬交响乐简介

贝多芬交响曲简介 贝多芬:第一交响曲 BEETHOVEN: Symphonie 贝多芬的《第一交响曲》,C大调,,开始创作于1794年,完成于1796年,当时贝多芬26岁,1800年4月2日在维也纳霍夫堡剧院首演。这首作品的风格是轻松和活泼,据说是应斯维顿男爵的建议而作,斯维顿男爵是莫扎特与海顿的保护人。 贝多芬这首交响曲中,明显可以看出海顿、莫扎特的影子,共4个乐章:1.极慢板,朝气蓬勃的快板。开头有一段仿效海顿的缓慢的引子,但在具古典传统特征的第一主题进入之前,有一些游移的、不明确的和弦。第一主题具舞蹈性,副主题是优美的双簧管与长笛的对答。展开部几乎用第一主题写成,开头的素材在再现部中出现时更为有力和富有变化。2.如歌的行板。围绕一个简单主题的奏鸣曲快板曲式的展开和扩张,再现部主部主题有很多装饰。3.小步舞曲,活泼的极快的快板,在这个乐章中已使用谐谑曲的快速度,其节奏重音显示出急剧的力度对比。4.柔板,活泼的快板。这个乐章开头,一段简单的音阶的重复,引出一个舞蹈性主题,表现出对海顿模仿的机智的笑声。其曲式用的是海顿创造的那种最简单不过的奏鸣曲—回旋曲曲式,但却增加了丰富的想象力。这首作品的突出部分是第三、第四乐章的轻松、诙谐、活泼,首演时那些正统的评论家曾认为这种“大量使用粗俗的不谐和音及所有乐器发出的吵闹”,损害了莫扎特与海顿,其实贝多芬这首作品则是为表达对他们的敬意而作的。 贝多芬:第二交响曲 BEETHOVEN: Symphonie 贝多芬的《第二交响曲》;D大调,OP36,1801年开始创作,1802年10月完成于维也纳近郊“海利根斯塔特”小村。1802年,贝多芬已预感他可能完全失去听觉,这首交响曲是贝多芬在与命运搏斗中写成的,它与“海利根斯塔特遗言”几乎同时完成。这首交响曲被称作“英雄的谎言”,有一位莱比锡的著名评论家这样描述这首作品:“一头粗野的怪物,一条被刺伤了的龙,不肯死去,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时(末乐章),还怒不可遏,用尾巴狂怒地抽打,直至在痛苦挣扎中僵死。”这首作品1803年4月5日在维也纳剧院首演。 这首作品包括4个乐章:1.柔板,朝气蓬勃的快板。包括浪漫与神秘色彩的引子和活泼的第一乐章,主题刚劲、喧闹、活泼,副题是木管奏出的歌唱。2.小广板,宽广而流动的旋律先由弦乐组奏出,后由木管乐器作出反应,整个乐章充满了旋律美。3.谐谑曲,快板。这个乐章充满出人意料的力度与节奏变化,中段有一段精致优雅的18世纪为木管而作的三重奏。 4.极快的快板,柏辽兹称它为第二谐谑曲,充满活泼与快乐。 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 BEETHOVEN: Symphonie 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英雄),降E大调,,作于1803—1804年。这首作品,贝多芬开始是为拿破仑而创作的,当初拿破仑对于贝多芬来说,是一个革命的理想,是现代普罗米修斯。但作品完成时,拿破仑已自封为皇帝,贝多芬愤怒地撕掉了本来准备献给拿破仑的扉页(本来这首作品取名就叫《波拿巴》),重新起名为《英雄交响曲》,“为歌颂对一位伟人的纪念而作。”这首作品1805年4月7日在维也纳剧院首次公开演出,指挥是贝多芬自己。包括4个乐章:1.朝气蓬勃的快板,没有引子,一开始就是普罗米修斯的主题,它的发展充满着

贝多芬一生中的九部交响曲资料讲解

贝多芬一生中的九部交响曲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 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著深远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C大调第一交响曲;D大调第二交响曲; 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降B 大调第四交响曲 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A大调第七交响曲;F大调第八交响曲 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欢乐颂) 一、继承先师传统——第一交响曲 顾名思义,《第一交响曲》是贝多芬伟大一生中的第一部交响曲体裁的作品,但事实上早在1788-1789年间,也就是贝多芬20岁不到的时候,他就曾经试图创作交响乐,但是没能获得成功。《第一交响曲》真正问世已经是十年以后的1800年,贝多芬当时已经三十岁了。这是一部“充满了海顿和莫扎特一辈所特有的音调,在很多方面继承了海顿交响曲传统”的作品。 二、摆脱死亡的阴影——第二交响曲 贝多芬在1802年10月左右回到了维也纳,并马上创作了《第二交响曲》。《第二交响曲》是贝多芬重新对生活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期待的一首赞歌。 对于这部作品的看法,不同的评论家有不同的观点。有些人认为整部作品洋溢着乐观向上的“青春气息”以及对生活的渴望。但也有人认为,《第二交响曲》的前两个乐章“光明与黑暗始终在进行着搏斗,黑暗似乎取得了暂时的胜利”,直到第三、第四乐章才是真正的属于欢乐、胜利的旋律,他们称这部作品走了两个极端。但无论如何,在思想性上《第二交响曲》已经超越了《第一交响曲》,他更富有内涵和哲理。而在艺术性上,则依然稍稍带有莫扎特、海顿时期的影子,但属于贝多芬自己的东西已经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了。在经历了死亡的阴影后,作曲家对人生有了更加透彻的认识,所以在独创性方面也显得越加个性化和大胆。总之我觉得,《第二交响曲》虽无出名的乐章和段落,也没有很大名气,但其将思想和旋律的冲突性融为一体,很能体现贝多芬坚韧的个性风范! 三、属于英雄的时代强音——第三“英雄”交响曲 1803年,距离上一部《第二交响曲》一年不到,贝多芬开始正式写作这部策划已久的交响曲。这年夏天,作曲家来到维也纳郊外杜布林中的一个葡萄园,在一间农舍中开始了创作。宁静的田园几乎与世隔绝,就在这样的封闭环境下,一部大作悄然问世。《第三交响曲》的篇幅大大超越了前两部,

贝多芬与交响乐2

贝多芬与交响乐 这位被后人尊称为“乐圣”的天才人物,在其短短几十年的创作中,将交响乐的创作成果,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交响艺术史上,他的创作被认为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而他的作品则是跨越古典主义和之间的承上启下的杰出典范。 罗曼-罗兰曾称赞贝多芬是:“大革命和帝国时期最诗人,是最生动地描绘了拿破仑时期的暴风骤雨的;他的描绘包括人民的苦难、悲伤;战争的紧张以及自由精神那沉醉的狂欢。” 贝多芬的交响乐较之和的交响乐,形式更加严谨、内容更加丰富、技法更加娴熟。而尤为使人关注的是,他的交响乐思想性深刻、哲理性复杂,他第一次将交响乐具有了社会启示性和斗争性的深刻内涵。他的交响乐创作成就在于建立在继承基础上的重大开创。如:在形式结构上,他扩大并完善了交响乐的组织框架——。同时,以动力更强的(注:也称诙谐曲,她们大多是3拍子的,节奏活泼,速度较快,常有突发的强弱对比)取代了过于温和的传统小步,从而赋予交响乐以更加丰富的有机性。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为了达到表现社会性重大和人类斗争性及精神境界的目的,他将的编制扩充到了更加合理的程度。同时为了达到他的整体,甚至将人声增加了进去,在他的《第九合唱》中,合唱队演唱的“”揭示了一种无比崇高的精神境界。同时也是交响乐史上第一次加入人声。而这种巧妙的构思和大胆的实践,则充分地说明了贝多芬作为一代交响乐,所表现出的非凡魄力和杰出天才。 我们通常把贝多芬的九部分为无标题和有标题的两类,他的第一、第二、第四、第七和第八交响曲是无标题的;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和第九(合唱)是有标题的。他的这两类形成了两种创作路线,对后人的交响乐创作发生了深刻的影响。 贝多芬在创作方面,给后来的交响乐创作也给予极大的影响。比如我们大家熟悉的第五(命运),是迄今为止最为简短的主题,它只有四个音,而这个命运动机始终贯穿着四个乐章。 另外,贝多芬完善和扩大了乐队编制。在他的当中,我们发现他运用了和时期不曾运用的。比如说、低音、和一些打击如、大镲、大鼓等等,更重要的是在他的中引用了人声。我们面对贝多芬,让我们感受最强烈的是贝多芬精神。 贝多芬的音乐作品:继承先师传统——第一交响曲,摆脱死亡的阴影——第二交响曲,属于英雄的时代强音——第三“英雄”交响曲,青春的礼赞、生命的高歌——第四交响曲,冲破命运的枷锁——第五“命运”交响曲,回到大自然——第六“田园”交响曲,疯狂的交响舞蹈——第七交响曲,快乐应该属于音乐——第八交响曲,经久不衰的欢乐颂歌——第九“合唱”交响曲。 《第一交响曲》给人幽默通俗的第一感觉,而又略带一些舞蹈性,韵味上接近莫扎特、海顿时期的交响曲。而在思想性上《第二交响曲》超越了《第一交响曲》,它更富有内涵和

音乐鉴赏论文-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关于《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歌剧的赏析 贝多芬的第九号交响曲是他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作品大约创作于1819至1824年间,是贝多芬全部音乐创作生涯的最高峰和总结。这部交响乐构思广阔,思想深刻,形象丰富多样,它扩大了交响乐的规模和范围,超出了当时的体裁和规范,变成由交响乐队、合唱队和独唱、重唱所表演的一部宏伟而充满哲理性和英雄性的壮丽颂歌。从作品的酝酿到完成,第九交响曲倾尽了贝多芬数十年的心血,是其音乐生涯的登峰造极之作。全曲从头至尾的演奏时间至少需要一个小时以上,但并无任何冗长拖沓之感。 《第九交响曲》一共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是不太快的略呈庄严的快板,d小调,2/4拍子,奏鸣曲形式。第一主题严峻有力,表现了艰苦斗争的形象,充满了巨大的震撼力和悲壮的色彩,这一主题最开始在低沉压抑的气氛下由弦乐部分奏出,而后逐渐加强,直至整个乐队奏出威严有力,排山倒海式的全部主题。作曲家一上来就用一种严肃、宏大的气势表达出了整部作品的思想源泉。其实这是贝多芬很多作品中反复表现过的主题——斗争,也折射出斗争的必然过程——艰辛。 紧接着的第二乐章,按照传统通常应该是慢版,但是贝多芬打破了这一惯例,居然用了极活泼的快板,d小调,3/4拍,而且是庞大的诙谐曲式。整个第二乐章主题明朗振奋,充满了前进的动力,似乎给正在战斗的勇士们以积极的鼓励,似乎让人们一下子在阴云密布的

战场上看到了和煦的阳光和蓝色的天空。同时主旋律中带有奥地利民间舞曲"连德勒"的特征,和谐而具有舞蹈性。 第三乐章倒是慢板乐章了,如歌的柔板,降B大调,4/4拍,不规则的变奏曲式,可见贝多芬有意在编排上作了创新。这个乐章相对前面两个乐章显得宁静、安详了许多,旋律虽然平缓,但是不失柔美。法国著名作曲家、乐评家柏辽兹评价此乐章是"伟大的乐章"。第三乐章共两个主题,其中第一主题充满了静观的沉思,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哲理性。 第四乐章是整部作品的精髓,急板,D大调,4/4拍。通常划分为两个部分——序奏以及人声。在一些唱片中,第四乐章单独占据一个轨道,也有一些唱片把序奏部分和人声独唱、重唱、合唱部分分为两轨,但其实上两者都属于第四乐章这个整体。其中的人声部分所演唱的也就正是德国诗人席勒的诗作《欢乐颂》!但在人声部分上台之前,音乐经历了长时间的器乐部分演奏的痛苦经历,含有对前三个乐章的回忆。这个序奏部分是坚强刚毅,惊心动魄的。 第九号交响曲在速度和力度上,都让人想起尼采的那句名言:“欢乐——比心中的忧伤更为深沉。”演奏贝多芬第九交响乐的《欢乐颂》的乐队几乎没有一个人会笑出声来,连听众都一个个神情严肃,沉浸在一种精神享受之中,其情绪与在听悲歌时是一样的。,这个杰作是贝多芬给人类做好的礼物。

德国著名作曲家贝多芬简介

德国著名作曲家贝多芬简介 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作曲家、钢琴家,一生创作无数,有交响曲、序曲、钢琴奏鸣曲等等,下面是为你收集整理的作曲家贝多芬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贝多芬是一个伟大的音乐家,不仅因为他的音乐流芳千古,更是因为他身残志坚,从来没有放弃过音乐,放弃自己的人生。从贝多芬简介可以看出来,贝多芬的一生发生了很多事情,比起一些普通人,他经历了太多的痛苦,也正是由于这些经历,他成为了名垂千古的音乐家,也成了很多人心中的榜样。 贝多芬简介的早年经历中,贝多芬出生在德国的一个贫困家庭,父亲母亲都是普通人,但在父亲的严厉指导下,他4岁的时候就显露出了在音乐方面的天赋,11岁的时候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首作品;;《钢琴变奏曲》,13岁的时候,贝多芬以风琴手和古钢琴师的身份加入了宫廷乐队。后来,贝多芬在学习小提琴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曲风,在莫扎特、海顿等大师的指导下,贝多芬进步飞快。在与波恩接触后,贝多芬心中的民主思想被激发出来,法国大革命期间,贝多芬成长迅速,完成了《F小调前奏曲》等著名的乐曲。 贝多芬在1796年发现自己的听力日渐下降,这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是致命的打击,但他对音乐的热爱战胜了病魔,“扼住命运的喉咙”,他凭借强大的意志力创作出了《英雄交响曲》、《第九交响曲》

等不朽的名著。 贝多芬晚年的时候身体状况每况愈下,1818年,他完全失聪,但他依然没有放弃音乐。后来,贝多芬患肺水肿在维也纳去世。这也便是关于贝多芬简介的内容。 贝多芬的故居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波恩,贝多芬诞生的那个年代,波恩是个人口一般的小城。城东依于莱茵河畔,城北群山连绵风景独好。贝多芬的诞生之地位于城镇中心,现在它已成为无数音乐爱好者心中的圣地。成年后贝多芬长年居住在维也纳,但是由于多次搬家,各地大约有20多处贝多芬故居。 贝多芬听力下降时正居住在维也纳,他的听力不断受损,只好把钢琴弹出很大的声音才能听到。他长时间的练琴和大声的音乐引得邻居们非常不满,贝多芬只好搬离。每到一处新的居所,贝多芬又会重复之前的举动。因此,他在每一处地方的居住时间都不长,直到他的耳朵完全听不到声音,他才停止大声弹琴。 贝多芬故居共同拥有的特点是房子不大,陈设也十分简单。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处故居还是波恩,他的诞生之地。贝多芬故居已经是上百年的老房子了,非常陈旧,墙壁歪扭,像贝多芬坎坷的人生一般。贝多芬在这里拥有悲惨的童年记忆,他幼时在这里被父亲逼着练琴。同时他也是他留有美好记忆的地方,母亲给予的母爱一直被他铭记在心里。 维也纳市内,贝多芬故居有十四处之多。西郊一个名叫哈林堡的小村是贝多芬晚年的居所,贝多芬的遗书就在此写下。至此,贝多芬

贝多芬交响曲全集名碟漫谈

贝多芬交响曲全集名碟漫谈 贝多芬交响曲全集名碟漫谈 古往今来的作曲家们留下了无数交响曲,但贝多芬的“九大”犹如群峰中耸立人云的擎天巨柱,令后人叹为观止,令代代乐迷敬仰赞叹。有“交响曲之父”美称的海顿写了一百多首交响曲,莫扎特也有41首,但其中传世之作不过寥寥数首而已。只有贝多芬,9首交响曲,部部都是人类音乐史上公认的杰作,集伟大和通俗于一体,无一平庸之笔。从淳朴典雅、生气勃勃的早期交响曲、巨人般的“英雄”、壮怀激烈的“命运”、优美如画的“田园”、犹如酒神狂舞的第七、清新幽默的第八、直到崇高壮丽的“合唱”。在贝多芬之后,能达到这样高平均水准的,也只有勃拉姆斯、马勒、肖斯塔科维奇等廖廖几人。贝多芬交响曲唱片的种类很多,让我们把这个复杂的问题分为3部分讨论:立体声版本、古乐器版本和历史录音版本。 先讨论立体声的唱片,即50年代未到90年代的版本。在这个范畴内最著名的版本,我想毫无疑问是卡拉扬率领柏林爱乐乐团为德国唱片公司(DGG)录制的3套全集,61/62年、77年、82/83年各一套。总体上说,82年的那套数码录音版是最不值得投资的,不仅最贵(属高价版),而且演绎相对最差。1年和77年的两套水准各有上下,有些交响曲是61年的好些(如“英难”),有些77年的更理想(如“命运”),

但平均都在很高的水平上。从音质上说,61年版似乎得到了更多好评。虽然难免有点背景噪音,低频略有些散,但音质柔顺,柏林爱乐的美丽音色显霹无遗,卡拉扬的一贯指挥风格也成功地表现了出来。德国指挥家克伦佩勒(Otto Klemperer)是与卡拉扬同时代的另一位大师。他的立体声版贝多芬全集灌录于1956年至1961年间,乐队是当时正处于顶峰的爱乐乐团。EMI已将这个录音再版为中价版的CD。音质柔顺,虽然不算发烧级,但一般来说已令人满意。他采取的速度通常较为稳重缓慢,给人庄重威严的感觉,对音乐结构的把握极为出色。克伦佩勒在54/55年还录过一套单声道的贝多芬九大,其中不乏更为惊人的表演,如第3、第5和第7交响曲。 塞尔(GeorgeSzell)这个名字总是和美国克利夫人甚至把塞尔的版本形容为立体声版的托斯卡尼尼,虽然简单武断了些,却也不无道理。却使在60年代卡拉扬版大行其道时,塞尔版依然稳立于市场,可见其魅力。现在可以买到的是收购了哥伦比亚公司的索尼公司出版的CD。法国指挥家蒙特(PierreMonteux)是一个非凡的指挥家。在85岁那年他竟然和伦敦交响乐团签定了一份长达25年的合约1他没有留下完整的贝多芬九大全集,不过,在DECCA公司出版的廉价双片系列(DoubleDe cca)里,可以找到他指挥的8首交响曲,1、3、

【贝多芬生平简介】贝多芬的生平资料

【贝多芬生平简介】贝多芬的生平资料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vanBeethoven,(1770.12.17-1827.3.26),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钢琴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最后一位,与海顿、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祖籍荷兰(亦说波兰),出身科隆选侯宫廷歌手世家。他出生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自幼跟从父亲学音乐。很早就显露了音乐才能,八岁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曲》、《暴风雨》、《热情》等等。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博爱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反封建、争民主的革命热情,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人类留下了无价的音乐宝藏,因此,世人尊称他为乐圣。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九部(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合唱》最为著名),歌剧《费黛里奥》等等。生

平贝多芬于1770年12月17日诞生于德国波恩。父亲是该地宫廷唱诗班的男高音歌手,碌碌无为、嗜酒如命;母亲是一个女仆,心地善良、性情温柔。她第一次嫁给一个男仆,丧夫后改嫁给贝多芬的父亲。艰辛的生活剥夺了贝多芬上学的权利,他自幼表现出的音乐天赋,使他的父亲产生了要他成为音乐神童的愿望,成为他的摇钱树。他不惜打骂,迫使贝多芬从4岁起就整天没完没了的练习羽管键琴和小提琴。7岁时贝多芬首次登台,获得巨大的成功,被人们称为第二个莫扎特。此后拜师于风琴师尼福,开始学习作曲。11岁发表第一首作品《钢琴变奏曲》。13岁参加宫廷乐队,任风琴师和古钢琴师。1787年到维也纳开始跟随莫扎特、海顿等人学习作曲。1800年,在他首次获得胜利后,一个光明的前途在贝多芬的面前展开。可是三四年来,一件可怕的事情不停的折磨着他,贝多芬发现自己耳朵变聋了。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没有比失聪更可怕的了。因而人们可以在他的早期钢琴奏鸣曲的慢板乐章中理解到这种令人心碎的痛苦。贝多芬无时不充满着一颗火热的心,可是他的热情是非常不幸的,他总是交替地经历着希望和热情、失望和反抗,这无疑成了他的灵感源泉。1801年,贝多芬爱上了朱列塔圭恰迪尔,他把《月光奏鸣曲》献给她。但是风骚幼稚自私的奇丽爱太不理解他崇高的灵魂。1803年与伽仑堡伯爵结婚,这是令人绝望的时刻,他曾写下遗书。1803年他从灰暗中走出来,写出了明朗乐观的《第二交响曲》。之后更多更好的音乐在他的笔下源源不断的涌现。《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还有优美动听、洋溢着欢乐的小提琴协奏曲,

交响乐欣赏-贝多芬英雄交响曲

我最喜欢的交响乐 ----英雄交响曲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这个时候贝多芬19岁,自由、平等、博爱的希望点燃了他蓬勃的青春。在他心目中有一团火,这团火是他一直创作的激情,这团火是他不言放弃的决心,这团火是他昂首挺胸的脊梁。在他心中还有一个人,这个人拿着火把点燃了那团火,就像每个少女都无限向往自己的白马王子一样,那个人对于贝多芬来说也是完美的,或者说是贝多芬把他想的完美了,他摧毁专制制度,他实现共和理想,他是响当当的英雄。就像贝多芬在音乐上摧毁创作枷锁,实现激情演绎,成为音乐上的英雄,交响乐中的巨人。英雄惜英雄,可惜这只是他心目中的英雄,就像骑白马的变成了唐僧,但唐僧没有错,错的也许是少女,她不愿意相信王子是光头的,就像贝多芬不愿意接受英雄也是有欲望的。于是贝多芬失望了,伟人不在了,只留下了遗迹。 ——————前言贝多芬被后人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交响曲作家,他意志坚强,始终坚守“自由、平等、博爱”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贝多芬降E大调第三交响”这部作品是贝多芬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作品贯穿着严肃和欢乐的情绪,始终保持着深沉、真挚的感情,呈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氛。

贝多芬本人曾声称他最喜欢的交响乐就是这部第三交响曲。的确,《英雄》具有它不可抹灭的意义与价值。 现而今,音乐艺术在人类世界文化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年轻人更喜欢流行音乐,老年人们则更喜欢那些古老的歌谣,民歌或戏曲。小学校园里孩子们清脆的歌声,清晨公园里老年人热情的歌声更是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音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当然,音乐也在时时刻刻反映着我们的生活。每一个时期都有优秀的音乐流传,每一个时期的音乐,我们都能从中捕捉到昔日社会的政治、文化、经济状态以及人们的生活面貌。 法国19世纪著名文学家、音乐史学家罗曼〃罗兰说:“艺术为历史提供的最大帮助,是使之更贴近一个时代的灵魂,从而也就触摸到了情感的源泉。”他还说:“一个民族的政治生活,只是它存在的浅层部分,为了了解其内在的生命、其行动的源泉,我们必须通过它的文学、哲学以及音乐艺术这些反应该民族理念情感和梦想的东西,来深入探索它的灵魂。音乐展示给我们的是在表面的死亡之下生命的延续,是在世界的废墟之中,一种永恒精神的绽放。”今天,罗曼〃罗兰对音乐的认识仍然给我们很深刻的启示。 交响乐的英雄----贝多芬 在浩瀚的音乐海洋里,有一种艺术形式流传了几百年。经过许多代音乐家、乐器制作家、器乐表演艺术家的共同努力,这一音乐艺术形式已在全世界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流传开来。它虽然

贝多芬简介 贝多芬的简介和他的故事。

贝多芬简介贝多芬的简介和他的故事。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一、贝多芬简介 贝多芬是一位集古典主义大成的德意志古典音乐作曲家,也是一位钢琴演奏家。贝多芬出生在德国波恩,祖籍佛兰德,自幼跟从父亲学习音乐,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华,八岁便开始登台演出。1787年以后,贝多芬担起了全家生活的经济重担。1792年,贝多芬在海顿的鼓励与支持下,来到维也纳定居。1797年以后,贝多芬患了耳聋病,病情逐年恶化。26岁时失聪。对一个音乐家来说,再没有比这一打击更沉重的了!但贝多芬最后的晚年是他一生最悲惨、最痛苦的年月,孤寂和贫困的威胁使他穷愁潦倒,孑然一身,1827年3月26日病逝于维也纳。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10部小提

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等等。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在东亚,贝多芬被尊称为“乐圣”。 二、贝多芬的故事: 1、贝多芬的出生 贝多芬于1770年12月16日出生于德国波恩的一个贫穷的家庭。贝多芬的父亲是当地宫廷唱诗班的男高音歌手,他是一个碌碌无为、嗜酒如命的人。他的祖父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长,母亲是宫廷大厨师的女儿,一个善良温顺的女性,婚后倍受生活折磨,在贝多芬17岁时便去世了。贝多芬是7个孩子中的第2个,因长兄夭折而亡,贝多芬因此成为了长子。在大部分时间里,他的父亲都喝得大醉,从没对家庭和和气气过,甚至连家人们是否有足够的吃穿都从未过问。起初善良的祖父还能使这个家庭免受太多的苦,反过来他最大的孙子的音乐才能也使老人感到莫大的欣慰,还把自己的名字给了他。但是当小贝多芬3岁生

贝多芬作品集全套介绍

贝多芬作品集全套介绍(一) 一: 作品类型作品名原名作品编号创作时间调式 交响曲第一交响曲Symphonie No.1 Op.21 1794--1796 C大调 交响曲第二交响曲Symphonie No.2 Op.36 1801-1802.10 D大调 交响曲第三交响曲(英雄) Symphonie No.3 OP.55 1803-1804 降E大调 交响曲第四交响曲Symphonie No.4 Op.60 1806.10 降B大调 交响曲第五交响曲(命运) Symphonie No.5 Op.67 1804-1808 C小调 交响曲第六交响曲(田园) Symphonie No.6 Op.68 1807---1808 F大调 交响曲第七交响曲Symphonie No.7 Op.92 1811-1812.6 A大调 交响曲第八交响曲Symphonie No.8 Op.93 1811-1812.10 F大调 交响曲第九交响曲(合唱) Symphonie No.9 Op.125 1824.2 D小调 交响曲第十交响曲Symphonie No.10 遗稿 交响曲战争交响曲Wellingtons Sieg Op.91 1813 D大调 序曲莱奥诺拉Leonore Overtures No.1-1805 No.2-1805 No.3-1806 No.4-1814 序曲艾格蒙特Egmond 1809 序曲科里奥兰Coriolanus Overture Op.93 1807 C大调 舞剧普罗米修斯的生民The Creatures of Prometheus Op.43 1800-1801 序曲斯蒂芬国王King Stephen Op.112 1811 序曲向大厦献礼The Consecration of the house Op.124 1822 C大调 骑士芭蕾音乐Musik Zu einem Ritterballett WoO.1 1790-1791 序曲命名日庆典序曲Ouverture “Namensfeier” Op.115 1814 C大调

贝多芬《第五交响曲》赏析 海南大学

摘要:《命运交响曲》是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整首曲子包含了贝多芬的精神寄托,也强烈的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命运困难时的不放弃不妥协,顽强抗争到底的精神,向人们展示了人类意志与精神的无限力量。 关键词:经典音乐;命运交响曲;贝多芬 如果说到命运,我相信许多人就会联想到贝多芬,对啊,在很多人心中,命运一词已经代表着贝多芬,同样贝多芬也成了反抗命运的代言人,我想,世界上再也不会有一首交响曲有着如此广阔的知名度以及接受度,第五交响曲《命运》代表了贝多芬的精神,代表了人类永不向命运妥协的精神,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灵魂战士用生命为我们书写得篇章。 命运对于出生在德国波恩的一个贫寒音乐家庭的路德维希·凡·贝多芬而言似乎一开始就是那么的不公平,自幼在父亲的强制要求下开始学习钢琴和小提琴,但是其父想要将其培养为天才演奏家的愿望却没有成功。11岁的贝多芬在波恩剧院当了一名乐手,此时的他开始孜孜不倦的自学,阅读了许多的历史文献和艺术作品,此后,在具有启蒙主义思想的教授的帮助与影响下,他认真攻读了康德的哲学论著和古希腊文学,这对他以后的世界观和艺术观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792年,贝多芬定居维也纳,最初,贝多芬因其天才的青年钢琴家身份受到了贵族们的热情接待和保护,但是随着他与贵族小姐的爱情的多次夭折,他日益增长起一种对现实的不满和对个人命运予以反抗的心态情绪。1796年,患了耳疾的贝多芬在郊外企图自杀,但是坚强的贝多芬经过内心的斗争和审慎思考,重新振作起来,也发出了“我要扼住命运咽喉”的呐喊。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而作曲家就是高超的建筑师,我想那么贝多芬就一定是一位伟大的灵魂建筑师,贝多芬面对命运的不公感到自己不能屈服于命运,而应该勇于发起挑战,这来自灵魂的呐喊激荡着每一个人的灵魂,给人以巨大的力量,让人鼓起勇气面对生活压力和人生挑战。那在面对人生中的失败、痛苦、离别、欢乐,英雄对社会负有的崇高责任感,使他的意志必须付诸行动,同束缚他的命运之力展开了搏斗,从黑暗到

名人传 贝多芬简介

名人传贝多芬简介 导读:贝多芬简介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德国作曲家和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1]之一。贝多芬的主要作品以九部交响曲占首要地位,代表作有降E大调第3交响曲《英雄》、c小调第5交响曲《命运》、F 大调第6交响曲《田园》、A大调第7交响曲、d小调第9交响曲《合唱》(《欢乐颂》主旋律)、序曲《爱格蒙特》、《莱奥诺拉》、升c 小调第14钢琴奏鸣曲《月光》、F大调第5钢琴奏鸣曲《春天》、F 大调第2号浪漫曲。贝多芬对世界音乐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他不仅是古典主义风格的集大成者,同时又是浪漫主义风格的开创者;作为音乐大师,贝多芬对艺术歌曲同样予以相当程度的关注,他是德国艺术歌曲创造的先驱,毕生作有钢琴伴奏的艺术歌曲六十多首,他的艺术歌曲以其丰富的表现手法和形式来展现,表达属于全人类的情感。 人物经历 童年经历 1770年12月17日,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波恩的贫穷家庭。父亲是当地碌碌无为的宫廷唱诗班的男高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音歌手,母亲是一名倍受生活折磨的宫廷大厨师的女儿。在父亲

的严格训练下,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显露出了音乐上的才华,但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常常遭到父亲的打骂。贝多芬在五岁时患上中耳炎,八岁便开始登台演出。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在十一岁发表第一首作品《钢琴变奏曲》;十三岁的贝多芬参加宫廷乐队担任风琴师和古钢琴师。4岁时就会弹奏羽管键琴,8岁起就登台演出,并获得了音乐神童的美誉。10岁时,他拜师于普鲁士最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聂费。12岁时经聂费的推荐,到瓦尔特斯坦伯爵的宫廷乐队充任管风琴师助手,这是贝多芬“音乐仆役”生涯的开始。 求学时期 1781年贝多芬跟随乐队指挥克里斯蒂安·戈特洛宝·奈弗学习钢琴和作曲,贝多芬还跟弗兰兹·安东·里斯学习小提琴,在新老师的指导下使得贝多芬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1787年到维也纳后,开始跟随莫扎特、海顿等人学习作曲,刚开始的时候,莫扎特想看看他的能力让他演奏音乐,莫扎特听过他的演奏之后,就预言有朝一日贝多芬将震动全世界。贝多芬到维也纳不久便接到母亲的死讯,他不得不立即赶回波恩。由于家庭的拖累,一直到1792年秋他父亲死后,他才第二次来到维也纳,但这时莫扎特却已不在人世了。贝多芬也跟随申克、阿勃列希贝尔格和萨列里等人学习。他在波恩通过同知识分子勃莱宁的交往,接触到当时许多著名教授、作家和音乐家,并从他们那儿,受到"狂飙运动"的思潮影响。他的民主思想在法国大革命前几年已达到成熟,但在革命年代中成长尤为迅速。贝多芬在此期间创

05 贝多芬的欢乐(交响乐赏析文章)

贝多芬的欢乐 作者:莫爱泱泱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贝多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男,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对音乐发展有著深远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当贝多芬19岁的时候,法国大革命爆发,给贝多芬带来自由、平等、博爱的希望。 贝多芬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八岁时听力衰退,晚年失聪,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博爱”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而奋臂呐喊,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反封建、争民主的革命热情,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 席勒的"欢乐颂",因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在而为人所知。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意境深邃、气势磅礴,其终曲音乐的艺术感染力超过了原诗。主旋律浑厚、低沉,给人一种深沉、平静的感觉,整首曲子由前面的平静、深沉的快乐进入到了万众欢腾的场面,欢乐颂的主旋律贯穿始终。这便是这部伟大的曲子所要歌颂的主题——欢乐,一个简单却又优美的旋律将它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贝多芬著名的《c小调交响曲》,刚劲沉重,仿佛命运敲门

的声音,这部作品也因此被称作《命运交响曲》。贝多芬说过:“我要卡住命运的咽喉,它绝不能把我完全压倒!”《命运交响曲》所表现的如火如荼的斗争热情,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壮丽宏伟、惊心动魄。听命运交响曲,从完全的绝望和悲哀,忧伤的痛苦到听到爱情的温柔的忧思,然后到强劲有力、年轻的、自由的欢乐,又是那么鼓舞人心。 贝多芬的艺术造诣在当时无人能及,他信仰共和,崇尚英雄,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希望。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曲《悲怆》、《月光曲》、《暴风雨》、《热情》等等。他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一位颇具创造性的作曲家。他的一生,与音乐共舞,他的欢乐,与音乐同在!

贝多芬 第九交响曲赏析

听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有感 当我们听到贝多芬音乐,也许我们不知不觉就有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震颤,我们没有必要有很深厚的音乐知识和音乐修养,只要你对音乐有一种牵挂,这种震颤就会存在。这才是贝多芬真正的魅力所在。我在高中时曾今看过罗曼罗兰的《名人传》,那时候我只是意识到贝多芬悲剧的一生,只感觉到他的人生只因为他耳聪但还是继续热爱音乐,并且成为伟大的音乐家而伟大。并不知道他的音乐作品有何高深之处。而如今当我在他的音乐之中去联想那音乐背后痛苦亦或忧伤,美丽亦或悲凉,快乐亦或忧愁,凄凉却不失坚强的画面是,我有的只是对他内心深处的最真挚的敬意。他的音乐是最美的,这并不是对那些大家对他深厚赞美的附和,而是我体会到他那种不屈不挠精神和最坚强的人格和对音乐最高深的理解的一种感叹。但一种音乐具有灵魂时,它并不需要多么高深的创作技巧,多么多变跳跃的旋律,他就算是一段简简单单的旋律都能让你深入其境。并且体会到音乐的要表达的情感,和在他背后的作者是有着怎样的故事。就想贝多芬创作的《d小调第九交响曲》一样。 这首交响曲如果我们只是第一次听,那唯一的感受便是好长,但是你有细想想,这么长的音乐要有多少的音符才能将其记录下来,先不说各种乐器的部分,仅仅是小提琴这一部分,我估计那乐谱的篇幅就够庞大。当你完整的听下来会花1小时多一点的时间。接下来就是我对这首交响曲的感悟,也许它是不正确的,但是是我用心听过后最真实的感悟。 在音乐的最开始部分,给我一种急切的感受,就想是你处在一种悲剧和痛苦的边缘,而周围的一切声音都变得急促和不安,就想是一种更加深厚的不幸在悄悄地来临,直到最后在它降临到你的身上,而之后变得缓慢的部分好像是一种葬歌,也许你会觉得那是一种主人公因为受不了这种摧残而灭亡的葬歌,其实不然,那是他打败那了命运加在他身上的桎梏,而随后命运之神不信自己的失败,继续的摧残,但是他不知道,他终究还是失败的。接下来主人公就像是站在一个高高的山上,那一阵又一阵的暴风雨来领着,一阵强过一阵,但是他却依旧坚强的笔直站立着,似乎在对着暴风雨呐喊着,那坚强的眼神,最终使得命运之神退却了,接下来变迎来了一阵平缓的节奏,似乎整个世界都变得像往常那样和谐,那样宁静。但是宁静终究是短暂的,后面那一阵平缓一阵急促的音乐,就想是我们生活中快乐之中的忧伤,宁静之中的孤独和愁苦一样。就这样在接连不断的宁静和烦躁之中,第一乐章的第一开头部分结束了。第二部分的开头的第一部分开头的变凑,这部分有一段快板在不断的重复着,但是又不是简单的重复,那充满神奇和梦幻般变幻和交织的旋律就好像是一段在战斗后的睡梦,就算在这睡梦中,那微小的不安和快乐的幻想不断的交缠着,但是那微小的不安不断扩大,最后变为一种深深的恐惧,好像此刻又处在那和命运之神争斗和抗争的境遇中,最后被惊醒,醒来后发现四周依旧平静。这时便进入了第二主题。但是梦醒后的那份在噩梦中恐惧还是时不时的萦绕在心中,有时似一种深深的叹息,这种叹息中带着那难以平定的复杂心情,时而又欢快和轻盈,似乎是在安慰自己,也是在回想着满是悲苦的记忆中仅有的快乐的回忆。接下来很长一段都似乎是在倾诉者作者内心的变化,那变化着的旋律就想是作者变化着的心情一样,可以想象,这是怎样的一种煎熬啊,最后内心所有的痛苦和不满都爆发了,像是一种呐喊。那不断加强的旋律,像是一种由痛苦变得不理智,最后歇斯里地的呐喊的写照一样。充分体现了一种坚强的意志。 第二乐章开头部分就是一段急切的旋律,这段旋律中我们听不到悲伤,似乎是一种急切看到远方快乐在来临时的期盼。随后的旋律中流淌着一种深深的田园景象的气息。似乎是在田野上奔跑,似乎是在河边嬉戏,接下来有一段旋律,他的休止达到2拍,感

d小调第九交响曲简介

d小调第九交响曲,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作品,大约创作于1819至1824年间。因为乐曲第四乐章加入了大型合唱,合唱部分是以德国著名诗人席勒的“欢乐颂”为歌词而谱曲的,也是该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主题。故后人称之为“合唱交响曲”。这是贝多芬音乐创作生涯的最高峰和总结。该作品于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首演,即获得巨大的成功,雷鸣般的掌声竟达五次之多。 这部交响乐构思广阔,思想深刻,形象丰富多样,它扩大了交响乐的规模和范围,超出了当时的体裁和规范,变成由交响乐队、合唱队和独唱、重唱所表演的一部宏伟而充满哲理性和英雄性的壮丽颂歌。作者通过这部作品表达了人类寻求自由的斗争意志,并坚信这个斗争最后一定以人类的胜利而告终,人类必将获得欢乐和团结友爱。 从作品的酝酿到完成,第九交响曲倾尽了贝多芬数十年的心血,是其音乐生涯的登峰造极之作。 乐曲赏析作品共分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不太快的略呈庄严的快板,d小调,2/4拍子,奏鸣曲式。第一主题严峻有力,表现了艰苦斗争的形象,充满了巨大的震撼力和悲壮的色彩,这一主题最开始在低沉压抑的气氛下由弦乐部分奏出,而后逐渐加强,直至整个乐队奏出威严有力,排山倒海式的全部主题。 第二乐章,极活泼的快板,d小调,3/4拍子,庞大的诙谐曲式。贝多芬打破了古典交响乐中第二乐章为慢板的传统。这一乐章的主题明朗振奋,充满了前进的动力,具有精力充沛的奥地利民间舞曲的特征,但其中还带有不安的情绪。 第三乐章,如歌的柔板,降B大调,4/4拍,不规则的变奏曲式。两个主题,其中第一主题充满了静观的沉思,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哲理性。 第四乐章,急板,D大调,4/4拍。在主题“欢乐颂”开始之前,音乐经历了长时间的器乐部分演奏的痛苦经历,含有对前三个乐章的回忆。整个乐章的核心是合唱的“欢乐颂”主题,这是一首庞大的变奏曲,充满了庄严的宗教色彩,气势辉煌,是人声与交响乐队合作的典范之作。通过对这个主题的多次变奏,乐曲最后达到整个交响曲的高潮,也达到了贝多芬音乐创作的最高峰。乐章的重唱和独唱部分还充分发挥了四位演唱者各个音区的特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