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肺炎.ppt
- 格式:ppt
- 大小:875.51 KB
- 文档页数:86
中西医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良方【概述】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肺炎,1岁以内发病者占80%。
急性者居多,四季均可发病。
我国北方以冬春季较多,华南地区则以夏季多见。
营养不良、佝偻病和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合并肺炎时,不仅病情较重,而且往往迁延不愈。
本病不仅发病率高,病死率亦高,严重威胁小儿健康。
【病因病理】一、西医病因病理多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支气管炎向下蔓延所致,或继发于麻疹、百日咳等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偶亦可经淋巴或血行侵入肺部。
常见的病原体为细菌和病毒。
(一)细菌常见的有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B型流感杆菌、大肠杆菌、副大肠杆菌等。
(二)病毒常见的有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1、2及3型、流感病毒A1、A2和B以及腺病毒3、7、11、21型。
此外,也可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致成肺炎,即所谓“混合性感染”。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致菌群失调,由耐药菌株如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真菌所致的肺炎日见增多,应引起重视。
由于血清学诊断水平的提高,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者也逐渐增多。
二、中医病因病机本病病因,外因责之于感受风邪,内因责之于小儿形气未充,肺脏娇嫩,抵抗力差而发病。
小儿感受风邪,或从皮毛,或由口鼻而入,侵犯肺卫,肺气失宣,清肃之令不行,即可出现肺炎喘嗽。
风邪有夹寒、夹热不同,可以产生风寒闭肺或风热闭肺,其中以风热闭肺最为常见。
肺为娇脏,其位最高,是五脏之华盖。
肺又主气,为水之上源。
肺的正常生理功能,司皮毛开合,主一身之气化,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其性能以下降为顺,上升则逆。
如邪气痹阻于肺,肺络失宣,则水液输化无权,留滞肺络,凝而为痰,阻于气道,常可出现咳嗽,气促,喉中痰鸣。
若温邪化热,热邪炽盛,则灼津炼液成痰。
痰热壅于气道,痰随气逆,往往壮热烦渴,喘嗽多痰,甚则痰声漉漉。
如热邪炽盛,热从火化,内陷厥阴,则可致狂乱、昏迷、抽搐之变证。
南宁……530011)影响广泛,危害性大,截至目前尚无针对该病的协同攻关、优势互补”的决策部署,各地积极制定符合减少危重症发生、提高治愈率和降低病死率的目标。
通过研究/或正在研究的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概述,以期为探讨中西医结合。
中取得较好成效,现将中西医结合防治COVID-19的临床应用总结如下。
1…西医对COVID-19的认识1.1…病因学…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是一种有包膜的β属冠状病毒。
感染SARS-CoV-2的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干咳、乏力等为主的呼吸道症状,并伴随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目前该病毒来源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现有的研究表明,该病毒与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bat-SL-COVZC45)同源性高达85%以上[3],因此,病毒可能来源于蝙蝠。
也有最新研究显示,SARS-CoV-2的中间宿主可能是穿山甲[4]。
1.2…流行特点…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以下简称第6版诊疗方案),新型冠状病毒的潜伏期为1~14 d,多为3~7 d,具有流行性及强传染性,其传染源为病毒感染者或无症状感染者,能人传人且人群普遍易感。
其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有学者发现,在我国武汉、深圳等地区以及美国的确诊患者粪便中SARS-CoV-2核酸检测阳性,说明在该病患者的粪便中存在病毒,病毒能在消化道内存活,存在粪-口传播可能[5]。
另外,有报道指出存在母婴垂直传播可能,但仍需证实[6]。
1.3…西医治疗…第6版诊疗方案根据不同阶段临床表现将COVID-19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
据目前研究显示,COVID-19流行特点为聚集性发病,感染患者多具有暴露史[7]。
因此,该方案提出对于疑似病例应单人单间隔离治疗,而确诊病例可以多人收治在同一病室。
由于尚无针对COVID-19的特效药物,西医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还需要注意加强支持治疗。
西医治疗主要应用广谱抗病毒药物和输注康复期患者血浆,辅以对症支持治疗[8]。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炎的优势是什么肺炎是一种发生面比较广的呼吸系统疾病,一般来说肺炎指的是肺泡、远端气道和肺间质的感染性炎症。
从西医的角度来看,肺炎一般由病原体引起,比较常见的有克雷伯杆菌、大肠杆菌、口咽部真菌、厌氧菌、呼吸道病毒等。
一般来说小儿、老年人以及身体素质比较差的群体,更容易感染肺炎,患者以呼吸急促、呼吸困难、食欲不振、支气管肺泡呼吸音等为主要症状。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肺炎属于“咳嗽”的范畴,主要由患者正气不足而导致风邪入体,可以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两大类。
外感咳嗽指的是六淫外邪犯肺,可以分为风热犯肺型、风寒袭肺型等;内伤咳嗽可以分为痰热郁肺型、肝火犯肺型等。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肺炎,都会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影响,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需要采取合适的手段进行治疗,帮助患者快速康复。
1中西医治疗肺炎的概述目前西医药物是肺炎的主要治疗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缓解疾病的各种不良症状,减轻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比较好。
但随着肺炎患者数量的增多,以及临床经验不断丰富,很多学者和医护人员都指出,西医在治疗肺炎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西医采用药物对不同病原体进行治疗,从而起到抑制和消灭病原菌的作用,但长期服用同样的药物,会让患者体内的病菌类病原体产生耐药性,影响药物的有效性,甚至还会引起其他器官的不良反应。
因此,如何提升治疗效果,成为了常规西医的重大难题之一。
中医则是攻克这一问题的重要“辅助”,以辨证诊断来了解病因,通过针灸、汤药、药膏贴敷等方式,提升患者免疫力,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从而改善肺部的血运情况。
但是中医的缺陷同样比较明显,主要是因为中医治疗重“本”,起效的时间相对比较慢,而肺炎前期属于急性加重期,部分特殊情况下不仅无法起到有效的作用,还会加重症状。
因此,为了全面提升疗效,将中西医进行结合十分有必要,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2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炎的优势(1)诊断优势。
西医治疗之前会利用各种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对患者进行检查,确定病因,了解病原体的性质、活性、影响范围等,从而确定药物类型、剂量、服用时长等;中医在治疗之前会了解患者的生活情况、个人体质等,从而确定肺炎类型,随后针对性用药。
中西医结合治愈2例肺炎伴肺部结节的病例分析一、前言:肺炎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导致发炎发生的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支原体等,肺炎链球菌感染是细菌性肺炎常见的致病菌。
典型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疲乏,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脓肿,与其他呼吸疾病相比,肺炎不会出现肺组织的破坏,是一种可完全治愈的疾病。
对肺炎的治疗以抗生素为主,一般7-10可完全好转,不会遗留后遗症。
二、病历介绍(1)一般资料1.1病历一:患者,张x,女性,35岁,因“咳嗽、咳痰3天,加重伴发热1天”入院。
1.2病历二:患者,刘xx,男性,47岁,因“咳嗽、胸闷、喘憋4天”入院。
(2)入院诊断:2.1西医诊断:大叶性肺炎急性加重期,中医诊断:风温肺热病2.2西医诊断:肺炎,肺结节,中医诊断:风温肺热病(3)现病史:3.1 患者3天劳累后出现咳嗽、咳痰,咳黄色脓痰不易咳出,活动后咳嗽加重,无发热、盗汗、无鼻塞、流涕,自行服用头孢克肟效果差,于1天上上述症状加重并伴有发热,体温38.6摄氏度,自服布洛芬胶囊效果差。
3.2 患者4天前淋雨后出现咳嗽、咳痰,伴有喘憋感,活动后不适感加重,痰不易咳出,无发热、盗汗、无鼻塞、流涕,未服用药物。
(4)入院查体:4.1 T38.6°C, P110次/分,R22次/分, BP125/78mmH。
呼吸粗,双肺可闻及散在湿啰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
4.2 :T37.0°C, P107次/分,R25次/分, BP142/78mmH。
呼吸粗,右肺可闻及散在湿啰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
(5)辅助检查(阳性体征):5.1胸部ct示双肺炎症,部分实变。
WBC 12.30*109,C反应蛋白10.24g/l5.2胸部ct示右肺中叶炎症,右肺可见强回声点,约1*1.5mm,边界清楚,建议定期复查。
WBC 10.30*109,C反应蛋白2.24g/l(6)入院后处理:6.1入院后给予胸部ct、血常规、c反应蛋白、住院大生化、心电图等辅助检查,常规继续抗炎、止咳、退热药物治疗,并给予中药汤剂增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