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液分析的技术情况(ppt 39页)
- 格式:ppt
- 大小:956.00 KB
- 文档页数:39
(完整)油液分析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油液分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油液分析的全部内容。
油液分析技术油夜分析技术又称为设备磨损工况监测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设备维护技术,它利用油液所携带的设备工况信息来对设备的当前工作状况以及未来工作状况作出判断,从而为设备的正确维护提供了有效的依据,达到预防性维修的目的。
油液在设备中的各个运动部位循环流动时,设备的运行信息会在油液中留下痕迹,这些信息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油液本身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变化2、油液中设备磨损颗粒的分布3、油液中外侵物质的构成以及分布设备润滑与磨损状态监测(以下简称油液监测)是设备开展润滑管理、设备状态维修的重要基础工作,是提高设备可靠性、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
油液监测技术就是通过对设备在用润滑油的理化性能指标、磨损金属和污染杂质颗粒的定期跟踪监测,及时了解掌握设备的润滑和磨损状态信息,诊断设备磨损故障的类型、部位和原因,为设备维修提供科学依据,指导企业进行设备的状态维修和润滑管理,从而预防设备重大事故发生的发生,降低设备维护费用.油液分析技术,就是抽取在用油油样并测定其劣化变质程度及油液中磨损磨粒的特性,来分析判断机械零部件的磨损过程,部位,磨损机理,失效类型及磨损程度等,得到机械零部件运转的信息.磨损磨粒的特性主要指磨粒的含量,尺寸,成分,形态,表面形貌及粒度分布等。
油样分析技术通常包括油液理化性能分析技术,铁谱分析技术,光谱分析技术,颗粒技术技术,磁塞技术等.对设备故障所作的统计资料表明:设备的失效80%是因为润滑故障导致异常磨损所引起;柴油机中大约70%是因为油品污染引起,而其中50%是磨损造成的;滚动轴承中大约40%的失效与损坏是由于润滑不当而导致;齿轮中大约51%的故障与润滑不良和异常磨损有关;液压系统中大约70%的故障来自于液压介质被污染,污染度等级过高所致;摩擦消耗的能源占总能源消耗的1/3—2/3;油液分析技术的步骤:1.收集设备原始资料、考察设备现场2.制定监测计划和取样规范3.按规范取样4。
一、油液分析的意义油液分析是通过对设备运转中润滑油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测试和分析,从而评价液体状况和机械设备的健康程度。
油液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根据对润滑油的检测结果,提供足够的技术数据,为设备维护和维修提供有效的指导,及时发现设备健康状态的变化并进行及时有效的维修,有效的降低设备的维修费用及损失。
二、油液分析的内容1.物理性质测试:我们可以通过测试油液的颜色、气味、粘度、密度、水分、杂质、沉淀物、涂层等方面来判断油液的基本性质。
例如,油液颜色变深或者混杂杂质,都意味着油液的基本性质发生了变化,需要及时切换油液或是进行清洗。
2.化学性质测试:除了检测油液的物理性质,我们还可以通过测试油浸入的纸片指标、磁滤器残留物、耐酸值、碱度、渗透值、铜腐蚀等方面来探测油液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尤其是检测油液中金属元素含量是否超标。
过高的金属元素含量可能导致设备摩擦产生的热量增大,从而增加设备故障的风险。
3.磨损检测:最常用的技术是设置震动传感器来探测设备运行过程中的震动状态,根据震动状态的特征,识别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磨损和损坏部位以及其严重程度,及时排除故障。
还可以通过检测设备各部件的磨损痕迹,来预测设备的损坏状态和预测预警。
三、油液分析程序1.设备识别:首先需要识别润滑油被质检的设备,了解设备类型和工作环境,从而制定适合该设备的油液分析计划。
2.油液取样:要保障样品的准确性和代表性,必须按照规定方法进行样品采取。
在采取油液样品之前,需要充分注意样品采取器和采样用具的清洁程度。
3.油样处理:通常取样后可在短时间内进行初步检测,如检测漏气、杂质、颜色等,如果在现场时间允许,则可根据工作条件进行油样预处理,即采用适当的化学对油样进行处理。
4.物理性质检测:油液中还存在各种离子物和人工添加剂,这些物质对油液有着直接影响,因此需要针对其物理性质进行检测。
物理性质的学科涉及到物理、化学、工程学和机械工程学等众多学科。
5.化学性质检测:需要将油液放入酸碱试滴管或其它试管中,逐滴加入试液,并按照化学反应的准则来分别记录其反应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