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

《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探究》结题报告自2011年3月《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探究》被批准为市级教研课题以来,课题研究工作

在我的主持下,在本学年几个学科中开展了大量的实施活动,收获了相应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现将课题组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问题的提出

知识经济的日益发展,世界经济的激烈竞争,迫切需要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而在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物理、化学等竞赛中,我们培养出来的“考试强手”却与诺贝尔无缘?专家研究发现:我们的学生擅长的是解决现成的问题,而不会发现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一个习惯于接受现成答案而不能产生问题的学生,是绝对谈不上创新的。

而在现实生活中,学生问题意识的严重缺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小孩开始学会说话的时候,总是围着大人嚷嚷:“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当你回答了他的问题,他接下来又继续问:“为什么是这样?”无穷无尽的是什么,为什么,简直让大人难于应付。当他们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上了学校,视野扩大了,接触的人与事多了,因而问题也就更多了,总是围着教师问这问那,有时也弄得老师难于招架。经过几年的学校教育,人长大了,个人知识增多了,然而问问题的人却少了。就连回答老师提问的热情也没有了。为什么往日强烈的问题意识,随着年龄的增加和受学校教育的时间的增长、个人知识的增多而失落了呢?

冷静地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大部分是以老师讲授为主。教师讲概念、讲例题、讲答案。一直讲到“学生没有问题走出教室”。整个教学过程机械、沉闷、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师生问、学生问的互动与交流,缺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取知识,学生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更谈不上对现实情景提出自己的问题;我们的一些优质课、观摩课中教师预设的问题过多,学生提出的问题太少。即使学生能提出一些问题,也往往是肤浅的、无探究价值的。更有教师把提问作为惩治那些不注意听讲、思想开小差的学生的措施。另一方面,学生回答错误或是问得不好,就可能受到批评和嘲笑。如此不但不能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而且使学生产生厌恶、烦燥。就出现了学生对老师的提问的兴趣越来越小,出现无疑可问、不敢问、不知怎样问、没机会问的局面。一个习惯接受现成答案而不能产生问题的学生,何来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至关重要,它是创新能力的基础,是每位教师都值得探讨的课题。既能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又能带着问题走出教室,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体验分析、探究、实践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各学科课程标准向学科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开发各种学习资源,在教学中树立全新观点,探求新方法、新模式,大胆改革,优化课堂,形成开放性的课堂,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从实际情况看,我校在培养学生质疑问题方面的研究有了一定的基础,积累了一些研究经验,全校在推进课程改革的同时,也同时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方面有了一些收获,但总体还达不到一定的研究成果,还需继续努力和探索。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

心理学认为,人们在认知活动中,经常会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意识促使人们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从而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当人的大脑处于“问题”状态时,他的思维也处于灵动、紧张、流

动的状态之中,促使其有强烈的“推陈出新”意识,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通过某一现象的启发,引起顿悟、产生灵感。因此,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开发大脑的重要途径。

现代教育论认为,学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有主动获取知识的要求,有强烈的探究的欲望和能力基础。而对学生资源的开发,也无过于培养其问题探究的意识。无论从传统教学方法的继承,还是从现实的教学实践考察,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依照学生自身认知发展的规律,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促进其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发展能力的有效方法。

不少教学实践表明,创新教育的突破口是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一切创新、一切创造反正无不源于问题,又终于问题。

本课题借鉴中外关于问题意识培养的宝贵经验,着眼于从乡镇小学实际出发,依照教育规律,在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我们借鉴以下理论:

1、根据皮亚特的学生发展认识论、理论教学理论。7-12岁期间为儿童思维发展的起步阶段,主要程度选择得当,完全可以对小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

2、根据认知迁移理论。问题意识的培养将会对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产生正迁移。

3、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教学是一个全面的系统,各科目教学作为子系统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问题意识的发展,会促进学生认识和心理品质的发展。从而使学校的整体教育和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研究的过程

几年的时间里,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明确活动指向。开放课堂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策略之一。每一学期,我都要给自己定的课题上三堂实验课,向学校小学组开放。我认真抓好备课、上课、说课、评课各个环节,力求使课题研究的宗旨在课堂上充得到分体现。我力求改进教学评价,围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这一主旨,将教学态度、媒体使用、过程推进、方法点拨、教学素养、即时效果等列入评价内容,让听课教师填写相应的课堂教学评议表,在肯定成功做法的同时,提出相应建议。课题组集中整理大家的意见反馈给上课教师,让其据此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不断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施水平和教师的实践能力。我力求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和强化师生共同的问题意识,形成学生质疑问难的品质与习惯,使师生都具有发现问题的眼光和思考问题的头脑,所以,我要求每节课、每次研讨活动,都要明确问题意识培养的目标,将问题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日常教学活动的始终,成为自己的行为自觉。

2.找到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根本点

如前所述,普遍认为“小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是出于:权威的慑服(书本和教师绝对正确,无可争辩)、教学的遏制(一味灌输)、课程的迷失(重理轻文)、应试的误区(重知轻能)、传统的阻挠(中庸、服从)。人的问题意识与生俱来,从孩童到就学,是人生中疑惑最多的时期,孩子从刚呀呀学语,就问这问那,天空、泥土、花草、树木、飞鸟、虫鸣,乃至家里的一切物品,都是他们发问的对象。这段时间,儿童轻松愉快、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孩子进入小学不久,为什么会逐步变得沉默寡言,对接触到的更新鲜事物就视而不见,甚至麻木不仁,再也没有了发问的激情和冲动呢?是因为有了课程和教材?课程和教材不仅没有束缚儿童发问,还为他们的发问提供了新的领域和天地。那是孩子接受了文化教育,受到了传统的压制?如果是,那我国传统文化怎就孕育了光照人类文明的“四大发明”?

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许多将“学”与“问”相结合的精典论述。从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到后人的“学贵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再到宋代朱熹的“读书无疑者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直到陶行知所说的“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传统文化中,对学习者的“问题意识”是相当看重的。

什么使孩子好问的天性渐渐丢失了呢?袁振国先生在其《反思科学教育》一文中有这样一段精辟的见解:“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没问题,全都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了,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国的学生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袁先生一语中的,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最根本原因在于教育自身。考试主要检测学生明白了多少、知道的程度。应试的压力步步传递,升学的期望层层放大。教师就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空灌输知识,强行历练、拔高难度、机械重复,听讲、记忆、练习,成了学习的全部,且从学校延续到家庭,不断压挤着孩子生活的空间,消耗着他们宝贵的生命,即使自上而下齐呼“减负”仍收效甚微,这成了中国特有的“国情”。如此背景和重压之下,不少孩子有时甚至连自我存在都难以觉察,哪来问题意识?

3.寻得学生问题意识生成的基准线

随着研究的不断推进,课题组进一步厘清了课题研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小学生——6~12周岁之间,被强制在学校接受9年义务教育的特定群体。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同时,他们的心智发展还很稚嫩,自我独立意识薄弱。

问题意识——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经常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由此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的大脑处于“问题”状态时,其思维处于灵动、紧张、流动的状态之中,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能见人所不见,想人所不想。有时受某一现象启发而顿悟,产生灵感。因此,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开发大脑潜能的重要途径,它直接影响着人的发展进程和发展质量,是人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培养——广义指人们为达到某种特定目的,通过创造适宜的条件和环境,促使对象向着预定的方向发展的一种特定活动。这里指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教师通过长时间的指导、帮助和训练,使学生获得某种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活动。实际上,面对原先就有着一定问题意识的小学生,我们所我的培养应该依次包含以下几层意思:一是保,即保护孩子好问的天性,使他们想问;二是松,即松开束缚孩子发问的枷锁,使他们敢问;三是还,即还给孩子自由提问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多问;四是引,即引导孩子学会寻找问题、发现问题、筛选问题,并提出问题,使他们善问;五是帮,即帮助孩子采用合适的方式来设法解决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并获得相应的锻炼和激励,使他们乐问;六是督,即督促孩子以问题为中心开展学习,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发展。从小养成“事事问”、“时时问”的习惯,可见,“培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是一个极其复杂细微的过程。

综上所述,我们是我以这样来理解“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的内涵,即以小学生为对象,以营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氛围和环境为前提,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载体,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主要内容,以养成学生“敢想、善问、乐思”为归宿,帮助小学生逐步学会学习、学会发展的探索性的实践活动。

4.掘开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突破口

人们普遍认为: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突破口是调整和改变考试评价制度,必须从改变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入手,向“唯分”的考试评价制度开刀。当前我国的教育评价制度,矗立于中考、高考等各类考试的基础上,有着十分宽广、深厚的社会历史根基,短时间内要从根本上撼动这一根基可能是痴人说梦。整体气候、宏观环境奈何不得,便成了部分不愿接受新思想、新理念、不敢思考和改变自己、固守“应试教育”者最佳的借口和托辞。课题组觉得:“小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突破口还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自我适应”和“自我改良”,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和方式。如果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方式依然如故,即使外部环境有所改观,“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也难有突破。反之,如果教师围绕“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适当“调整”

自己的工作方式,也许会遇到或多或少、或这或那的阻力和困难,“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也会不断地向预定的目标逼迫。

5.实践上的积极尝试

相对于理论探索,课题组更多地从教育教学工作实践出发,从更新教育观念、完善教师素质、改革教学方式等做起,努力为学生问题意识的恢复、巩固、强化和提升,提供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分和温暖的阳光,为智慧的种子培土施肥。

突出学习、反思、调整,实现角色转变: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的关键在教师。引导教师认真学习,积极反思,主动调适,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便成为课题组实践研究所要解决的首要任务和追求的首要目标。

审视自身行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强化教师的问题意识。教师问题意识强化的最佳途径就是反思。帮助教师学会反思,并使之善于反思、乐于反思,并最终养成反思的职业习惯,既是本课题研究的需要,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规范改进方向:在反思的基础上,我们让我主动调整教育教学行为,确保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渐次推进。首先我要求自己控制课堂讲授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使绝大多数学生有时间想、有机会问。其次,我要“蹲下身来看孩子”,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和见解,帮助学生养成敢说、想问的良好品质。再次,要求教师灵活采用分层施教和个别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解决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问题意识的培养得以同步提高。要求教师不断调整和改进对学生的评价,不以分数“论英雄”,加大对好问、善问学生的表扬和奖励力度,为学生问题意识的自我培养增添动力。

在教师不断地学习、反思和调整中,角色发生着显著的变化,逐步实现了由课堂教学“主宰者”向学生学习“帮助者”的转变,由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淡薄者”向“促进者”的转变,由重“传授”向重“发展”的转变,由重“教”向重“学”的转变,由重视学生“学会”向重视学生“会学”转变,从而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研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通过几年来的不断努力实践,如今形成的课堂教学模式具体操作如下:

(1)呈现问题:导入新课后,学生汇报自学中的发现问题,教师从中归纳整理,形成本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合作探究。围绕上述主要问题,学生在小组中充分交流、讨论,寻找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法,达成基本共识。

(3)集体交流。根据组内合作的收获和未解之处,进行组间的广泛交流,相互取长补短。教师充分参与其中,帮助解决一些难题,使学生认识趋于统一,正确掌握所学的知识。

(4)组织检测。教师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展相应的检测。一方面对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给予肯定,另一方面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加以点拨。

(5)课堂反馈。教师及时让学生完成课堂作业,通过教师批阅、学生互查、集体评订等方式当堂反馈。做到当堂任务当堂完成,不留尾巴。

(6)课堂小结。回顾刚进行的学习,让学生说说:独立学习时有什么所得,在组内学会了什么,掌握了什么方法,合作、探索时学习又有了什么新收获,对本节课的学习是否满意……教师对学生的小结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成绩,给予及时激励,让每个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为后继学习增进动力。

五、课题研究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通过几年来的摸索,课题组虽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不同程度地收获了可喜的成果,但我们清

醒地看到,受主观视野、能力和水平所限,加上部分客观环境、条件的制约,本课题的研究工作还有不少不尽人意之处。突出表现在:理论开掘还不深、触角延伸还不广(限于学生的课堂、学校、学习生活,囿于教师的教学、教研活动,对学生问题意识形成的生理、心理、社会和历史的因素触及不多)、个性色彩还不我形成的大多是些普遍性的认识,地区尤其是城郊结合部的地域特色还不鲜明)、实践成果的针对性和操作性还不强(还没有能形成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心理、不同个性学生实际的具体实施策略)等。

针对以上存在的不足,课题组准备在今天专家鉴定、指导的基础上,将本课题的研究继续深入实施下去。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将进一步坚持以人为本,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和精神,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努力克服教育的功利意识对课题研究的弱化影响

2.努力克服教师的自身因素对意识培养的阻滞作用

六、教师个人研究成果:

1、整理和归纳了“问题意识”课堂教学的一般策略。

2、“问题意识”课题建构的课堂教学模式,正在校内推广。

经“问题意识”课题科研组,在课题试验中反复论证建构起来的课堂教学一般模式(也许此方案并不完善,还有待在实验中进一步改进)方案,已得到学校数学教师们的一致认同,并自觉地运用到自己的常规教学中,反映良好。学生数学问题意识能力提高了,学生不满足原有的教师教,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学习方式,变得学习非常主动,学生经常能自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课堂上呈现着“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向老师,带着问题走出课堂”的新气象。而且这种学习品质会迁移到其他学科,如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养成的想问、敢问的大胆品质直接影响到语文、英语等学科,他们所获得的质疑问难品质将带他们走向成功

3、学生的成果。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学生的参与意识、主体作用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他们的数学素养明显提升,各方面的能力也有所提高,在参与各类数学竞赛活动中频频获奖,同时也为他们的后继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深化了课题研究者的思想,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

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的教育观念的更新,增强了教师的科研意识。由于课题组成员的大胆实践,勤于探索,先后撰写出数篇论文,形成了多篇教学叙事及反思。在开展“小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研究”中,课题组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内涵,翻阅各种相关资料,制作电子教案,制作课件,这些事情已经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课题组教师的业务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5、教师个人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类型获奖或发表作者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教学竞赛获市级科研课

一等奖

李鹏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论文优秀科研成果李鹏《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竞赛市级二等奖李鹏《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科研论文省级优秀论文李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说课说课竞赛市级二等奖王凤娣《浅谈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科研论文获市级优秀科

研论文

王凤娣《我和祖父的花园》课题课优秀奖王凤娣

推荐-教改项目结题报告模板 精品

教改项目结题报告模板 如何撰写教改课题结题报告(参考) 对于一个科研课题来说,撰写结题报告是课题研究的最后一个程序。 结题报告如何撰写呢?尽管研究方法各有不同,具体的撰写因而也各有所异,但是,从其基本的格式来说,它们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就其结构而言,教育研究报告的一般结构是: 1.研究报告的题目 研究报告的题目就是课题的研究报告。如“高职五年制数学教学与初中数学教学思维链接研究报告”;“?成功教育?实验与实训报告”;“?和谐教育实验与实训?阶段性成果研究报告”;“?基于工作导向的教学思路?研究报告”;“利用电教媒体优化课堂结构,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高职课堂教学TET 模式实验与实训报告”等等。一般在题目下面都应该写清楚课题研究组或课题研究报告撰写人姓名。 2.研究问题的提出 问题的提出实际上就是研究报告的开头部分,有如“引言”的功能。这部分主要内容是写清楚这一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背景、价值和意义,以及这一课题目前在国内外研究的主

要成果、现状,研究这一课题预计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研究理论框架。在这一部分还要分析清楚研究假设是什么,假设用语是否明确、是否具有可检验性,对课题假设要进行充分的论证,当然可以参考课题立项申请报告中的有关内容。3.课题研究的方法 在这一部分主要写明进行这一课题研究所选用的方法。包括: (1)根据课题的特点,选用何种研究方法。 (2)研究对象(即样本)的取样方法、数量(即容量)、条件(即研究前所具备的水平)。 要求取样方法科学,样本容量合适且具有代表性。 (3)根据所选用的研究方法确定研究(转载于:zAIdian 在点网)设计。 (4)明确操作定义。即对课题研究中所涉及的相关概念给出明确的定义或解释,使研究更具有可操作性。 (5)对研究的变量给出明确、具体的测量方法和统计检验方法。 (6)对课题研究的无关变量给出控制方法。 (7)课题的具体实施程序。即研究时间和步骤。 4.研究的结果 “课题研究成果”这个部分是整篇结题报告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一个结题报告写得好不好,是否能全面、准确地反映

教研教改项目研究结题报告

河南化工技师学院 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基于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得职业教育 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 课题负责人贺攀科 联系电话 邮箱 所在部门工业分析系电子显微镜技术专业 申请时间2014 年12月31 日 结题时间2015年12 月18 日 基于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得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摘要:本课题从我校得实际情况入手,构建了基于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得电子显微镜技术专业得课程体系,制订一体化课程得课程标准;打造开放式得一

体化课堂,充分利用网络与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积极合理地引导学生使用手机; 制定新得学生期末终结性考核评价方案。通过上述教学模式得研究与实践,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得协调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一体化课堂,综合职业能力 本课题就是电子显微镜技术专业为加强电镜技术专业建设、深化教学改革而申报得教改课题。该课题于2015年1月由河南化工技师学院批准并列入电镜专业年度工作计划.随后,课题工作人员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正式启动了该课题,经过近一年得研究,现已结题,现将具体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一、课题研究得背景、内容及基本原则 我校学生文化素质普遍偏弱,学习专业课时感到吃力,怕学厌学心理严重,从而专业系统知识得不到形成,专业技能只能限于盲目性、模仿性得机械操作,无法做到理论指导实践,难以形成系统得专业技能。教学方法主要还就是以专业学科为中心得传统教学方法,容易产生“重理论知识传授,轻职业技能培养"得不良倾向。为了适应用人单位对电镜技能人才得要求,也就是为了为断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为重点得职业教育得需要,特申请立项该课题。 本课题主要从职业教育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得要求出发,力足于课堂,改变传统得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得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本课题拟解决得关键问题与主要内容就就是改变传统得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得主体,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为了确保课题研究得顺利进行,我们提出了课题研究工作得几项基本原则: 1、以科学发展观为提导思想,贯彻教育部教职成[2015]6号文件印发得《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得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 2、本研究特别注重与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得特点,充分重视本专业与本院校得优势与特殊性,使研究富于特色。 3、以研促教,以研促改,通过研究,深化教学改革,提高电镜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怎样提高孩子自制力

教会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自制力 【案例实录】 小宇是个7岁的小男孩,上学已经有近一个学期了,但是老师发现他上课时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老师多次提醒也没用;经常不交作业或不按时交作业,甚至不做作业;课堂作业也拖拉,十次有九次来不及完成;他的课桌和书包也常常是杂乱无章;有时书和作业本还会忘记带回家,成绩不理想。  小宇的妈妈说,小宇上幼儿园的时候就比别的孩子好动,只是那时幼儿园环境比较宽松,妈妈每次到幼儿园和老师沟通小宇的情况,老师只是表示他比别的孩子好动,学习上没有障碍。因此妈妈根本没太在意。  小宇上了小学以后,妈妈很关注孩子的学习,每天的家庭作业,妈妈都会坐在小宇身边陪着孩子一起完成,可是只要妈妈一转身,小宇的笔就会马上停下来,或者翻翻书本,或者削削铅笔。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妈妈发现只要自己不盯着孩子写作业,小宇在书桌前坐半个小时都不会写一个字。对此,妈妈生气极了。小宇告诉妈妈自己也想快点写完作业,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就是管不住自己,他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  【案例分析】  以上案例中的小宇主要是注意力和自制力存在问题。其实,孩子之所以不能自制,首先是他不知道需要自制,换句话说,父母在他的

意识形成过程中,没有告诉他一定的规则,他不知道应该遵守规则,更不知道要遵守什么样的规则,于是总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为所欲为。其次是家长没有适当的方式来培养孩子集中注意力和自制力。  自制力就是自我克制的能力。人的克制能力的优劣能够决定人的心理品位、健康状况、智能的发挥程度。人的自制力虽然带有先天性,但后天的影响、教育、自身修养更为重要。自制力的培养跟其他能力的培养一样,应该是越 早越好。案例中,幼儿 园时期的小宇就表现出 了自制力欠缺的现象, 但被妈妈忽略了。  现在社会像这样没 有自制力的孩子越来越 多,主要表现在,当孩 子放假之后,就会变得 非常散漫,不再学习, 也没有一个有规律的作 息时间。如果家长从意 识里也认为孩子应该放松一下了,那么孩子可能就此放松下去,严重的,在孩子开学的时候,还容易形成开学恐惧症,不想去上学。因此,父母从小就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的自制力,让孩子认识到学校和学习的规则,认识到自己不能为所欲为,认识到自己思维和行动的界限。

课题结题报告范文精选八篇

课题结题报告范文精选八篇 篇一 一、研究的缘由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玩是孩子的天性,要发现、保护和引导幼儿固有的天性。”“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但在实际的幼儿园教育中,还存在重智育、轻游戏的倾向。家长也更关心孩子的智力发展,往往认为游戏就是“玩”,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多少用处。儿童游戏越来越少,孩子越来越孤独。而另一方面,民间游戏面临失传。那些以前给我们带来无限快乐的民间游戏踢毽子、跳房、投沙包------已不再为孩子们所熟悉。其实,民间游戏简单易学、趣味性强、材料方便、不受场地人数限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潜在发展空间,正适合我们县城的幼儿园,我们何不把民间游戏介绍给孩子们,让他们也体验传统游戏的快乐呢?为此,我们幼儿园选取了董旭花教授的“学前儿童游戏的多元价值开发”子课题——“民间游戏的现代好处挖掘”,期望在课题引领下认真了解、解读民间游戏,让它在幼儿幼儿园教育中发挥巨大作用,让孩子们体会民间游戏的乐趣,促进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同时也期望,在课题引领下,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研究目标 1、以课题活动为契机,提高老师的专业素质,重点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潜力。[由 https://www.doczj.com/doc/b810918324.html,整理] 2、研究民间游戏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了解游戏对幼儿社会性交往潜力、情感、智力发展的作用。 三、研究资料

1、各年龄班如何选取适宜的民间游戏,如何对传统民间游戏进行改变和创新。 2、民间游戏与幼儿多元智能(个性是社会交往潜力)发展的关系。 四、研究对象 主要选取夏津华夏幼教中心3---6岁(小、中、大班)约300名幼儿作为研究对象。 五、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评优展示法、观察法、谈话法 1、文献研究法:透过对相关游戏资料的搜集、学习、分析和理解,了解关于幼儿游戏评价的最新进展和民间游戏的现状,为幼儿进行游戏活动带给理论支 持和方法指导。如:我们透过研究资料搜集了很多少数民族的游戏,如“叼羊大赛”、跳花竿等,孩子们很喜欢。 2、行动研究法:我们经过思考决定实施以幼儿为主体,以活动案例为载体的教研活动模式,注重行动研究------反思------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再次活动(行为跟进),紧密结合实践中的难点尽心研究。如刚开始做课题时,小班幼儿不适合搜集来的民间游戏,因为一些比赛性质的游戏对体力和智力的要求比较高。我们经过反复研究,改造民间游戏,重点发展适合小朋友的非竞赛性质的游戏,老师们提出来能够试试语言类游戏(比如《拍手歌》)和表演游戏(比如《挑小狗》),结果孩子们很快就爱上了这些活动。 3、评优展示法:从全园评选出几个最优秀的民间游戏活动案例,请老师们一齐观看活动,并当场进行评析,合理吸收和借鉴,然后应用于实践。这样进步十分快。如,我们在xx年x月观看了杨杰的《百变神圈》,老师们都从中学到不少东西,大家发现,民间游戏配上民族乐曲,感觉很美!xx年x月我们又观看了蒋岩岩的《齐天大圣》,我们又发现,用传统故事中的人物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体育游戏、表演游戏交融渗透,游戏的趣味性大大增强。就这样,大家经常交流,互提推荐,一点点提高。

教研活动课题化结题报告201310

“教研活动课题化”实施与研究 一、“教研活动课题化”课题的提出 (一)研究的背景 1.学校师资情况 1)随着近几年学校新进、新分一批批教师,学校青年教师比例急剧提升,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刚走上工作岗位没几年教龄的本科毕业生,他们都具有一定的工作热情,都想在教学实践中展现自己的才华,但对于教学,所有的只是“本本教条”,普遍缺少实际教学经验,仅靠个人的单打独斗,似井底之蛙,并且进步不快。 2)就中年教师来说,其中也有不少人处于自身专业发展的“高原状态”,对学科教学“凭经验”,这使学校缺少突出的学科领军人物。尽管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我们也发现在新课程实施中存在不少问题,诸如有的教师的教学仍停留在“满堂灌”的层面上;教师埋头苦干,疲于工作,在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上没有太大变化等,这与新课程新理念明显不符。 2、教研组活动情况 纵观日常的教研组活动: 1)是教研组活动内容比较随意。教研组没有一个具体的实施计划或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学校下达的一些事务性工作布置占据了活动的主要内容。有时教研组长根据学校统一部署或临时从杂志上、书籍上信手拈来的一些内容组织学习,从而导致学习内容针对性不强,没有系统性和指导性。 2)教研组活动的形式比较简单。每次教研活动大多是由以教研组长为主讲人的开展,或上公开课的教师讲讲,而其他教师则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参与积极性不高。教研组活动到底要研究什么,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标,有时也不明确,主要局限在听课评课中。 面对这样的状况,学校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和思考: 青年教师们有朝气和活力,肯钻研,乐于思考,中年教师突破教学的瓶颈期,需要自身的发展,如何使他们的教学能力能尽快地成长和成熟起来?如何改变教师们单打独斗的局面?学校要发展,教师要发展,教育质量要提升,培养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加强教师的教学研究的能力是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二)课题推出 在此基础上,学校提出了“教研组活动课题化”,以此来加强推动教研组建设,发挥和强化教研组的学科研究的功能。我们认为,学校成功的内在机制,在于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教学研究集体,确切地说,就是教师通力合作形成的支持教与学的氛围,有了这样的氛围,才能形成教学改革的力量。以往大家更多地关注教师的个人发展,如今,在新课程背景下,强调同伴互助与合作,教师之间建立积极的伙伴关系,建立一种新的促进教师合作、发展的学校文化,形成轻松的环境和开放的氛围,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中的交流与对话、沟通、协调与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与成功。

《小学生的自我管理》

《小学生的自我管理》 张北镇中心小学武京虎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班级管理不应是老师约束学生,而是学生自我约束,现代班级教育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着力培养学生自主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学生作为班级的主人,只有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去,才能营造一个自信、快乐、和谐、实力强大的班集体。 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完整人格培养、个性充分发展,是21世纪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共同趋向。实行素质教育,创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培育学生完整人格,这是班主任肩上责无旁贷的重任。我认为,班主任在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严格管理,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小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 一、学生自我管理的意义。 所谓"小学生自我管理"是指小学生自己主动采取的用来控制和协调班集体、小组、个人以及各种环境、物质因素的行为。它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1、实行小学生自我管理是班集体教学的基本要求。自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提出"班级授课制"的集体教学形式以来,世界各国的各类教学活动基本上都采用了这一形式。集体教学的优点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其不足之处是难以顾及到集体中每

一位成员的具体情况。自我管理是小学生自我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弥补了集体教学模式中管理上的不足。 可以说,班集体教学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小学生的自我管理。数十名学生组成的一个班级,光靠班主任、科任教师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的。引导全班的每一位同学,发扬主人翁精神,个个都成为班集体管理工作的积极参与者,班集体方可能成为健康完整的有机体。 2、引导小学生自我管理,可以提高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从根本上说,儿童能否受到良好的教育,有内外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引导小学生自我管理正是其内部因素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途径,使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3、引导小学生自我管理,可以培养儿童独立的个性。教育的最终目的是 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合格二字有着无比深广的含义。怎样才算是合格人才呢。那就是具备现代化的、合理的智能结构,还应该具备独立完善的个性的人才。"独立"不仅指不依赖父母,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更重要的是指不迷信书本,具有开拓创新的思维能力。在班级管理中有效地实行自我管理,有利于儿童认识自我,了解他人,明确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为培养"社会化"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生自我管理的引导。 班主任除了要锻炼自己的班级管理能力外,还应该善于引导小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研究》 结题报告 伊通满族自治县三道乡中心小学校金永贵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伊通满族自治县三道乡中心小学校金永贵 一、问题的提出 (一)本课题目前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组织好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可以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新一轮的课堂改革更关注人文教育与创新教育,并提出了更多新的问题、新的理念。各地实验区也开展了很多相关的研究。广大教师对新课程由模糊的初浅认识到逐渐清晰的了解,再到深刻地理解。但在深入推进课改的今天,我们的教师是否全面了解各方面的理论体系?是否自觉地运用课改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选取的教学手段是否与我校的实际情况相吻合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必将影响素质教育的实现,难以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对推动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对完善我们的课堂教学艺术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 (二)本课题主要概念的阐释和界定 学习是学生自觉、积极、主动的心理认知活动,学生只有分析、理解并掌握了学科的结构与规律之后,才能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才能激发思维与智力的发展,加速学习进程,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手段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 教学效率是指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增幅三者之和所达到的效果。影响和制约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教师、学生和教学方法。 (三)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1.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1)扎根课堂,认真观察、研究和改进常态课堂教学下师生课堂教学行为,真正解决课堂教学效率问题。 (2)探索不同学科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通过课题研究,积累一批适合小学课堂教学实际的课件及教学案例。 (4)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 2.研究内容 (1)以“有效教学”为核心,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2)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调控教学有效性,提高教学效率的研究。 3.主要观点 (1)三个基本主张:一是让教师更会教,二是让学生更爱学,三是让课堂更具创新与实践。 (2)两个基本理念:一是让知识有更多的教育价值,二是让课堂更加自主开放。 4.创新之处 (1)由于本课题研究的是课堂教学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又回到教学第一线,服务于课堂教学。因此,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 (2)在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指引下,有效探索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它具有很强的先进性。 (3)作业方式的变革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有机结合,着眼于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二、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一)研究基本思路

学生自控能力的培养

培养小学生课堂自控能力的个案研究 内容摘要由于受社会发展、经济和家庭教育的影响,加之我们的学生来自农村,他们的基础教育层次不同,当前农村小学特别是低段的学生中有一些课堂学习的自控能力比较弱。表现为:一是任性而行,不努力控制自己的行为;二是虽然主观上想控制自己的行为,甚至下过多次决心,但在行动上仍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本课题是特别针对小学一年级课堂自控能力薄弱的学生的实质性的个案研究。 关键词一年级课堂自控能力个案 一、研究的背景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文化的多元化、社会的知识化、信息的网络化的发展喝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建立,使得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内心世界发生的深刻的变化,尤其是几千年遗留下来的封建残余思想、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长期冲击着我们现在的人类。如今媒体上登载的一些高知、身居高位的人触犯国纪国法屡见不鲜,深刻反映出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严重缺陷。仔细分析,这些人除了思想道德品质低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自律能力很差。 家庭教育方法的不当。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有的父母过分溺爱,对子女有求必应,百依百顺,造成子女的依赖心理和任性行为。夫妻离异或不管不教,以及重组家庭的增多,外出打工等,许多家庭把孩子抛给老人抚养,隔代的祖父难于管教孩子。有的离异家庭双方都不愿意照顾孩子的生活喝学习,有的甚至把孩子作为自己再追求幸福的障碍。这些孩子由于缺乏父母家庭的关爱,性格变得孤僻,产生好动、不爱学习

的表现。不良的家庭教育,以及有些家长的不良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成长中的子女。 应试教育带来的影响。有些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还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一些课堂上自控能力差,不爱学习的学生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歧视、甚至体罚,这些学生难免产生自卑,引发厌学,有的甚至课堂上更加任性妄为,成绩每况愈下。 我们学校的学生全部来自农村,由周围多个自然村的孩子组成,由于他们基础教育的层次不同,家庭教育的要求不一,导致了学生的情况参差不齐。常常有这样的一部分学生,他们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做小动作。只要有一点动静,就会引起他的“好奇心”,并足可以让他“集中”注意力持久,可一旦到上课听讲、做作业完全判若两人,小动作做个不停,自我控制力很差,写字马虎,喜欢拖拉。因为贪玩作业经常拖拉,成绩偏下。他们在老师面前常常唯听事从,信誓旦旦地表示痛改前非,但是做事三分钟热度,开始热情,但总做不到底。尽管老师们想了种种办法,但效果仍不明显。于是,我们都在努力寻找解决的办法。爱因斯坦提出:“人一旦学会操纵自己的大脑,成功就只有一步之遥。”孩子身上的潜力是无穷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让这一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于是我们选择了“自控力薄弱学生行为的个案研究”,试图寻找学生自控力薄弱的原因,改变他们的自控力薄弱现状,使我们的教育、教学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步入21世纪,世界教育经历着从传统的升学教育向素质教育、人格教育的转变。当代学生的身心素质教育的完善与否,是世界各国教育工作者、心理卫生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确实,心理健康教育对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乃至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国外许多心理学家致力于自制力的研究,他们提出了多种培养自制力的方法。其中,"7个控制"

课题结题报告基本格式及范文

课题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及范文 一、做什么?简介课题主要内容(500~800字左右) 二、为什么做?课题立项研究背景(500字左右) 三、怎么做?课题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1000~3000字左右) 1.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2.主要的研究方法、手段、途径和视角 3.课题难点或关键点以及解决办法 四、做得怎么样?课题研究的主要阶段成果(500~1000字左右) 1.立项时的预期研究成果和实际达到的研究成果对比 2.课题应该有同行专家鉴定报告(如有需要科研处可组织专家验收) 3.成果创新程度 五、反思总结:存在问题及需要说明的情况,哪些研究内容未按计划完成,原因何在?(500~800字左右) 注:上述第二至四部分是结题报告的正文部分,每部分的字数根据实际情况自行掌握,我们给出的字数只做参考。 范文:新课程下个性化阅读和写作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主持人: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钱萍 一、课题实验的背景及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新的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指明了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对现代的语文教学赋予了新的定义,提出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

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悟性、灵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的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核心。个性化阅读和写作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挖掘语文教育中人文内涵,而写作是运用文字进行表达交流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一种精神产品的独创,写作能力也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务对于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道德修养有很大帮助。 二、课题实验的进展 1.方案的制定 语文作为一门传统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我们必须认识到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我们以个性化教学理论和《新课标》思想等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课堂教学实际为研究主渠道,从教学的两个基本要素即教师和学生入手,关注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建设,力求师生和谐互动互进,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让教师教出个性,学生学出个性,实现“以科研促提高,以提高赢发展,以发展求质量”的目的。 2.研究的重点 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心理学研究指出:“思维能力是人的智力的核心。培养青少年的思维能力是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传统教学是教师灌输,学生被

卓越工程师教改项目设计研究结题报告

教改项目研究结题报告 —《我校工程管理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本课题是响应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一项重大改革项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而申报的教改课题。该课题于2010年6月由陕西理工学院批准并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经过近一年的研究,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2009年被列入中国高等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的一个重要计划,是大规模工程教育改革的信号,它将借鉴世界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工程教育模式,通过教育和行业、高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出一大批创新型工程师,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工程管理专业作为典型的工程实践应用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在工程管理专业的应用与推行将是大势所趋。工程管理专业自1998年设置以来,其发展瓶颈逐渐显现,应用型人才培养、一体化人才培养、创新型人

才培养、创业型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拓展研究大都停留在理论方面,缺乏整合与实施的统一平台。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在工程管理专业的实施必将成为该专业发展和提升的重要机遇。“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在全国范围内都处于起步阶段,本课题的研究将填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在工程管理专业研究和实践的空白。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这个课题蕴涵着丰富的研究内容,我们将课题内容分解为以下方面: 1. 工程管理专业“卓越工程师”定位; 2. 工程管理专业“卓越工程师”特色; 3. 工程管理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 4. 工程管理专业“卓越工程师”思路; 5. 工程管理专业“卓越工程师”学校学习阶段培养方案; 6. 工程管理专业“卓越工程师”工程实践阶段培养方案; 7.工程管理专业“卓越工程师”实现途径等方面入手,根据我校的办学特色,依托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教育”背景进行分析和研究。 二、项目研究情况 (一)研究计划和项目分工 整个项目的年度进展计划及目标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教研项目结题报告ppt

教研项目结题报告ppt 篇一:科研项目结题报告PPT 篇一:科研项目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和要求 果、关键数据及其科学意义等。关键词不超过5个,并用分号隔开。 是否按计划进行,哪些内容作了必要的调整和变动,哪些研究内容未按计划进行,原因何在。 3、研究工作主要进展和所取得的成果 本部分内容是《结题报告》的核心部分,也是科研项目中最有学术价值和可供其它研究者进一步研究的基础,要求项目负责人和承担者实事求是地认真撰写,包括代表性成果介绍,说明其水平和影响,并简要阐述其科学意义或应用前景等。视情提供必要的国内外动态和研究成果的比较,必要的参考文献出处等。对重要的研究进展或成果,尽可能“一事一议”,分段撰写,以便今后成果展示或管理汇报时可以整段地剪贴引用。对在后面成果目录表及统计数据表中的一些内容,如学术奖、数据库、软件等,应在本部分中具体地描述。 4、经费使用情况的说明 主要针对资助的经费,给出必要的说明。 5、存在的问题、建议及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包括项目研究工作中的难点和经验,本项目研究是否达

到预期目标,如未达到,请分析原因和可能的解决途径。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和设想。 二、研究成果目录和数据统计表 为了规范管理,获得准确的统计数据,如实反映研究成果,要求数据必须准确并保证几个表的数据相对应、一致。成果类型分为“获奖、专利、专著、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其他”六大类,请归类集中填写,逐类单独编号;无正式录用证明的论文暂不列入;成果名称栏目填写论文题目或专利或奖励名称;主要完成人根据作者或获奖人实篇二:科研项目结题报告 承德医学院教育科研项目 结题报告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类 别:项目负责人:所在部门: 20 年月日填报 1 2345 篇三:科研课题结题报告 科研课题结题报告的撰写结构和要求 桂平市教育局电教站李毓辉 一、结题报告的意义 课题实验的结题报告,是课题实验研究的最后环节,是

对培养小学生自制力的思考

对培养小学生自制力的思考 ◎ 李 小 春 一 ,解析自制力 自制力是人的一种意志品质.它是善 于克制自己的情绪并能有效地调节和支 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自制力主要 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善于迫使自己执行采 取的决定:二是善于抑制与自己的动机和 意愿相违背的行为. 二,对培养学生自制力的思考 非智力因素是儿童学习的动力.是学 习积极的心理机制.非智力因素(情感,意 志,需要,态度,目标,抱负),能促进儿童 的智力健康发展,表现为学习积极性高, 态度正确,求知欲旺盛,注意力集中,自制 能力强.众多科学家的成才故事也说明自 制力是决定一个人成才的关键因素.如何 利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培养学生的自 制力,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学校教育:培养学生自制力的 主阵地 1,习惯养成——于细微处培养自制力 习惯的培养与自制力的形成是相辅

相成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作为班主任老师平时更是要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养成按时上学的习惯,课堂专心听讲的习惯,独立思考积极发言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爱惜文具的习惯,读书莫放"拦路虎" 的习惯,自觉学习的习惯等等. 八方论丘 2,纪律约束——于制约中生成自制力 没有约束就不能形成自制力.只有在 约束中,学生才会懂得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教育的目的也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由被动到主动,由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为此,我跟学生一起制定班级纪律,对纪律都做了详细规定.严禁学生做的事项以及处罚措施也有明确规定. 有了上述约束,绝大多数学生都能严格遵守班级公约. 3,文化熏陶——于激情澎湃中感受 自制力 (1)讲科学家故事活动 古今中外科学家奋斗成才的故事.其 感染力胜过单纯的说教.其影响可延续到人生终点.其广泛可涉及到一个人的心理,意志,情感,道德品质,性格能力,生活 方式等诸方面.所以榜样的力量在一个人成长方面起着重要的激励作用.这些精神食粮对儿童来说是弥足珍贵的. (2)每天点燃一盏思想的明灯

课题结题报告写范文

课题结题报告写范文 课题结题报告的格式要求范文 课题结题报告格式要求:1、课题结题报告背景及立项(800~1000字左右) 2、课题结题报告简介 (500 字左右) 3、课题结题报告主持人及课题结题报告实验学校 建议包含以下部分: 领导小组成员 实验校 起止时间 4、课题结题报告的理论依据 (500~800字左右) 建议包含以下部分: 理论依据 课题结题报告研究目的与意义 5、课题结题报告理论研究和探索 (5000~8000字左右) 6、课题结题报告研究的主要阶段成果 (500~800字左右) 7、课题结题报告终结成果目录 8、参考文献

课题结题报告组成部分:1、报告标题:课题名称+结题报告 2 、作者署名:单位+姓名(负责人或负责人和撰写人),署在标题的下面。 3 、内容提要:主要观点、内容。超过4000 字的就要写内容摘要。 4 、问题提出:意义(重要性和必要性,是对研究方案中的研究意义部分的深化)、理论依据、前人研究综述(包括研究方案中前人研究综述以及立项后又看到过的同类课题研究成果)。 5 、研究过程:简单介绍研究经过、方法、步骤。方案中的研究过程是一种假设,而结题报告中的研究过程是实际做的。 6 、结果分析:摆事实,讲道理,对研究内容进行分析。这块是结题报告的主体部分,应按原来设计的内容,分几个部分把自己已做的工作加以描述分析出来。这些事情做后得到什么启发,得出什么规律性的东西,可以有数据分析、案例分析等。 7 、成效分析: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效果的分析。成绩与效果的分析最好是对比分析,通过前测、中测、后测得到三组数据,最能反映表面出成效。也可以通过具体案例的描述看出效果,如某个学生行为的变化,研究之前什么样的行为,通过一年的干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把他们的行为描述出来。 8 、问题思考:研究的特点,今后努力的方向。充分肯定自己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看看还存在什么问题。 9 、参考文献:引用(注释),参考他人的成果。注释,即原滋原味地引用别人的成果的,要注出谁的文章,哪一年,哪一篇文章,

教改课题结题报告范文doc

教改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篇一:教研教改项目研究结题报告 教研教改项目研究结题报告 —法学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本课题是人文社科学院法学教研室为加强法律学科专业建设、深化教学改革而申报的教改课题。该课题于XX 年9月由攀枝花学院批准并列入年度工作计划。随后,课题工作人员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正式启动了该课题,经过近两年的研究,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内容和基本原则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法学专业是人文社科学院发展势头良好的专业之一,自XX年秋开始招收本科以来,要求学生具备更高的层次和更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成为法学专业发展的重点。为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需要,特申请立项该课题。该课题的研究有助于挖掘法学专业教学的发展潜能,使专业教育和市场需求能更好的结合,有利于提高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实现攀枝

花学院“育人为本、质量第一”“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这个课题蕴涵着丰富的研究内容,我们将课题内容分解为以下方面: 1、教学内容的改革: 2、教学形式的改革; 3、教学环节,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 在以上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中,我们认为该课题选题需要突破的难点有以下两点: 一是法学专业的教学如何适应当今社会对法律人才需求的变化;二是专业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如有机整合。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 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我们提出了课题研究工作的几项基本原则: 1、以邓小平教育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教育部教高[1998]2号文件印发的《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等五个文件精神。

教科研课题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模板及范文

教科研课题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模板及范 文 一、做什么?简介课题主要内容(500~800字左右) 二、为什么做?课题立项研究背景(500字左右) 三、怎么做?课题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1000~3000字左右) 1.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2.主要的研究方法、手段、途径和视角 3.课题难点或关键点以及解决办法 四、做得怎么样?课题研究的主要阶段成果(500~1000字左右) 1.立项时的预期研究成果和实际达到的研究成果对比2.课题应该有同行专家鉴定报告(如有需要科研处可组织专家验收) 3.成果创新程度 五、反思总结:存在问题及需要说明的情况,哪些研究内容未按计划完成,原因何在?(500~800字左右)注:上述第二至四部分是结题报告的正文部分,每部分的字数根据实际情况自行掌握,我们给出的字数只做参考。 范文:新课程下个性化阅读和写作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主持人: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钱萍 一、课题实验的背景及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新的中小学《语

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指明了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对现代的语文教学赋予了新的定义,提出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悟性、灵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的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核心。个性化阅读和写作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挖掘语文教育中人文内涵,而写作是运用文字进行表达交流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一种精神产品的独创,写作能力也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务对于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道德修养有很大帮助。 二、课题实验的进展 1.方案的制定 语文作为一门传统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我们必须认识到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我们以个性化教学理论和《新课标》思想等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课堂教学实际为研究主渠道,从教学的

小学生自制力调查问卷

小学生自制力调查问卷 1.如果别人不督促你,你极少主动地学习。 A.是 B.不是 2.你一读书就觉得疲劳与厌倦,直想睡觉。 A.是 B.不是 3.父母对你学习方面的要求,你认为: A、没有要求,从不关心我的学习 B.过高,很难达到 C.一般,不提具体要求,尽力就行 D.稍高,只要努力就能达到 4.除了老师指定的作业外,你不想再多看书。 A. 是 B.不是 5.你对学习的态度是: A.讨厌学习,不学习,在学校混一天是一天。 B.不喜欢也不讨厌,学习是我的任务,尽力完成。 C.喜欢学习,学习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6.你常为短时间内成绩没能提高而烦恼不已。 A. 是 B.不是 7.为了及时完成某项作业,你废寝忘食、通宵达旦。 A. 不会 B.有时 C.,经常 8.为了把功课学好,你放弃了许多感兴趣的活动,如体育锻炼、看电影与郊游等。 A.绝不会 B. 是 C.有时 9.如果你能改变自己,最希望改变 A. 不知道 B.容貌 C.财富 D.知识 10你每周的零花钱够用吗? A.经常负债 B.不太够用 C.基本够用 D.有剩余 11.你感到老师或同学歧视我吗? A.常常感到 B. 很少感到 C.没有感到 12.你总感觉别的同学穿得比自己好? A. 是 B.不是 13.你是否觉得周围的常干扰你的学习、生活? A.是 B.不是 14.你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原因是 A.老师讲课不好 B. 学习环境不够好 C.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对 D.自己努力不够 15.上课时,你能否集中注意学习? A.不能 B.有时能 C. 能 16.你对现在的学校生活感到不适应吗*- A.是 B.有时 C. 没有 17.考试成绩不好,你感到难过吗 A.没有 B. 总是 C.有时 18.你觉得需要老师的帮助吗 A.需要 B.不需要 19.我你有信心改变自己的缺点 A.无 B.一点 C.很有信心

如何撰写教改课题结题报告

如何撰写教改课题结题报告(参考) 对于一个科研课题来说,撰写结题报告是课题研究的最后一个程序。 结题报告如何撰写呢?尽管研究方法各有不同,具体的撰写因而也各有所异,但是,从其基本的格式来说,它们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就其结构而言,教育研究报告的一般结构是: 1.研究报告的题目 研究报告的题目就是课题的研究报告。如“高职五年制数学教学与初中数学教学思维链接研究报告”;“…成功教育?实验与实训报告”;“…和谐教育实验与实训?阶段性成果研究报告”;“…基于工作导向的教学思路?研究报告”;“利用电教媒体优化课堂结构,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高职课堂教学TET模式实验与实训报告”等等。一般在题目下面都应该写清楚课题研究组或课题研究报告撰写人姓名。 2.研究问题的提出 问题的提出实际上就是研究报告的开头部分,有如“引言”的功能。这部分主要内容是写清楚这一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背景、价值和意义,以及这一课题目前在国内外研究的主要成果、现状,研究这一课题预计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研究理论框架。在这一部分还要分析清楚研究假设是什么,假设用语是否明确、是否具有可检验性,对课题假设要进行充分的论证,当然可以参考课题立项申请报告中的有关内容。 3.课题研究的方法 在这一部分主要写明进行这一课题研究所选用的方法。包括: (1)根据课题的特点,选用何种研究方法。

(2)研究对象(即样本)的取样方法、数量(即容量)、条件(即研究前所具备的水平)。 要求取样方法科学,样本容量合适且具有代表性。 (3)根据所选用的研究方法确定研究设计。 (4)明确操作定义。即对课题研究中所涉及的相关概念给出明确的定义或解释,使研究更具有可操作性。 (5)对研究的变量给出明确、具体的测量方法和统计检验方法。 (6)对课题研究的无关变量给出控制方法。 (7)课题的具体实施程序。即研究时间和步骤。 4.研究的结果 “课题研究成果”这个部分是整篇结题报告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一个结题报告写得好不好,是否能全面、准确地反映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使课题研究成果具有推广价值和借鉴价值,就看这部分的具体内容写得如何。一般说来,这部分的文字内容所占的篇幅,要占整篇结题报告的一半左右。“课题研究成果”这个部分内容的表述,要注意三个问题: 第一,不要只讲实践成果,不讲理论成果。一个结题报告的研究成果,应当包括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两个部分。不少的结题报告,是这样陈述研究成果的:我们通过研究,开设了几节公开课、观摩课,发表了多少篇论文,获得哪一级奖励,在公开刊物和那些汇编上发表了几篇文章,有多少学生参加什么竞赛获得了那些奖项。或者是,通过研究,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获得了哪些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得到了哪些提高等等。这些是不是研究成果?是成果。但仅是属于实践成果。一篇结题报告,单单这样陈述,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样的陈述,别人无法从你们的研究成果中学习到什么,这样的研究成果没有什么借鉴推广价值。具

浅谈小学生自控力的养成

浅谈小学生自控力的养成 赵墩小学王跃 我在赵墩小学四年级任教过程中,发现一位名叫程××的学生,不仅爱在课堂上说话,而且爱做小动作。平时,作业从来不会主动交上来。他经常在课堂窃窃私语,只要发现自己脱离老师监管的视线,便又开始说得更欢,一直做自己的事情,从而扰乱课堂秩序。面对老师的批评,也无动于衷。课后,我也常和其他科任老师谈起这位学生,老师们直摇头,说:“唉,无可救药。想要他完成作业、认真听课不是一般的难。”试想,这样的学生学习能好吗? 于是,我查阅了相关的一些资料。像学生这样的行为,就是平常说的开小差,这是严重缺乏自控力的表现。自控力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善于控制自己情绪和约束自己行为的一种能力。科学家研究表明:小时候自控力强的孩子,到初高中阶段,学习成绩比同等智商的孩子要高20%左右。我们留意身边的学生,会发现缺乏一定自控力的学生还真不少。对于那些生性好动,心智稚嫩的小学生,我们应该怎样教会他们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言行,从而培养良好的自控力呢? 根据相关的教育理论知识以及自己浅薄的教育经验,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以下“四心”。 一要有爱心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爱”就是要关心,呵护学生的成长。那么,缺乏自控力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精心的呵护。他们犯错,有时是故意的,但绝大多数是无意的,有些孩子甚至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他们好奇心

强,喜欢多动,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尤其是遇到新奇的事物,总想看看,听听,动动,这正是孩子年龄特征所决定的。我们要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从他们的角度去体验他们的内心感受,才能探究开小差的真正原因,是来自自身的因素,还是来自家庭的因素,还是来自学校的因素……然后针对不同原因,因材施教,制定有效的帮扶计划。 二要有耐心 面对自控力差的学生,我们切不可简单粗暴地对待,动不动就责罚孩子,这样反而会伤害孩子的自尊,适得其反。“我们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呵护学生幼小的心灵。”作为老师,对孩子要充满信心和爱心,要耐心细致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们明白自律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犯错是不对的。比如,当见到其他小学生无自控行为时,让他判断那样做是否正确,也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他明白,只有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才能学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这不仅是对老师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当小学生对自我有一定约束力的时候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有利于小学生强化自我控制意识,逐步养成自我控制的好习惯。这比“你不可以……”“你不要……”等严厉的禁止性语言的效果要好得多。 三要有恒心 制订班规来约束孩子的行为是一个重要的途径。班规班约的制订一定要慎重,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由大家共同讨论制订,得到全班人支持,班规班约一旦制订,不能朝令夕改。还要选拔一批有责任心的班干部,作为班规班约执行情况的监督者,开展“兵管兵,兵教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