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的密度试验灌水法作业指导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4
实验一 土的密度及含水量实验(一) 实验目的测定土的密度与含水量。
(二) 土的密度测定1. 实验内容和原理(1) 实验内容:用“环刀法”测土的天然密度。
(2) 实验原理:土的密度ρ是单位体积土的质量。
V m m /)(21-=ρ式中m 1——环刀加土的质量(g );2m ——环刀的质量(g );V ——土的体积(cm 3)。
2. 实验仪器及材料(环刀法):内径6~8cm ,高2~3cm ,体积为100cm 3和60cm 3两种;天平:感量0.01g ,称量200g ,其他:切土刀,钢丝锯,凡士林。
3. 实验步骤(1)按工程需要取原状土或制备所需状态的扰动土样,整平其两端,将环刀内壁涂一层凡士林,称出环刀的质量,刀口向下放在土壤上。
(2)用切土刀(或钢丝锯)将土样削成略大与环刀直径的土柱,然后将环刀垂直下压,边压边削,至土样伸出环刀为止,将两端余土削平,取剩余的代表性土样用于测定含水量。
(3)擦净环刀外壁称重(若在天平放砝码一端,放一等重环刀)可直接测出湿土重。
准确至0.1g 。
(4)计算土的密度,精确至0.01g/cm 3。
(5)本实验需进行两次平行测定,其平行差值不得大于0.03 g/cm 3,取其算术平均值。
(6)操作注意事项:用环刀切取式样,为防止扰动,应切削一个较环刀内径略大的土柱,然后将环刀垂直下压,为避免环刀下压时挤压四周土样,应边压边削,直至土样伸出环刀,然后将两端修平用直刀一次刮平,严禁用直刀在环刀土面上来回抹平,如遇石子等其他杂物等要尽量避开,无法避开则视情况酌情补上。
4.成果整理,写出实验过程,整理实验数据,并填表11. 实验内容和原理(1)实验内容:用烘干法测土的含水量。
(2)实验原理:土的含水量ω为土中所含水的质量W m ,与土粒质量m s 的比值。
%100/⨯=s W m m ω本实验一烘干法完成,为室内实验的标准方法,烘干法是将一定数量土样称重后放入烘箱中在100~105℃恒温烘至恒重。
xxxxxx公司土工作业指导书灌水法测土样密度试验实施细则文件编号:版本号:编制:批准:生效日期:灌水法测土样密度试验实施细则1. 目的为了规范灌水法测土样密度试验的各个环节,特制定本细则。
2. 适用范围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现场测定粗粒土的密度试验的现场作业和分析计算。
3. 引用文件GB/T50123-1999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4. 检测设备本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储水筒:直径应均匀,并附有刻度及出水管。
2、台平:称量50Kg,最小分度值10g 。
5.操作步骤进行:5.1根据试样最大粒径,确定试坑尺寸,见下表:5.3按确定的试坑直径划出坑口轮廓线,在轮廓线内下挖至要求深度,边挖边将坑内的试样装入盛土容器内,称试样质量,准确到10g ,并应测定试样的含水率。
5.4试坑挖好后,放上相应尺寸的套环,用水准尺找平,将大于试坑容积的塑料薄膜袋平铺于坑内,翻过套环压住薄膜四周。
5.5记录储水筒内初始水位高度,拧开储水筒出水管开关,将水缓慢注入塑料薄膜袋中。
当袋内水面接近套环边缘时,将水流调小,直至袋内水面与套环边缘齐平时关闭出水管,持续3~5min ,记录储水筒内水位高度。
当袋内出现水面下降时,应另取塑料薄膜袋重做试验。
6.结果计算6.1试坑的体积,应按下式计算:V P =(H 1-H 2)×A w -V 0式中 V P --------试坑体积(cm 3);H 1--------储水筒内初始水位高度(cm );H 2--------储水筒内注水终了时水位高度(cm );A w --------储水筒断面积(cm 2);V 0--------套环体积(cm 3)。
6.2试样的密度,应按下式计算: PP V m =0ρ式中 P m --------取自试坑内的试样质量(g ) 7. 相关质量记录表格7.1 压实度检测(灌水法)。
土的密度试验灌水法作业指导书1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现场测定粗粒土和巨粒土的密度。
2仪器设备2.1座板:座板为中部开有圆孔,外沿呈方形或圆形的铁板,圆孔处设有环套,套孔的直径为土中所含最大石块粒径的3倍,环套的高度为其粒径的5%。
2.2薄膜:聚乙烯塑料薄膜。
2.3储水筒:直径应均匀,并附有刻度。
2.4台秤:称量5Okg,感量5g。
2.5其他:铁镐、铁铲、水准仪等。
3试验步骤3.1根据试样最大粒径宜按表T 0110-1确定试坑尺寸。
3.2按确定的试坑直径画出坑口轮廓线。
将测点处的地表整平,地表的浮土、石块、杂物等应予清除,坑凹不平处用砂铺整。
用水准仪检查地表是否水平。
3.3将座板固定于整平后的地表。
将聚乙烯塑料膜沿环套内壁及地表紧贴铺好。
记录储水筒开始水位高度,拧开储水筒的注水开关,从环套上方将水缓缓注人,至刚满不外溢为止。
记录储水筒水位高度,计算座板部分的体积。
在保持座板原固定状态下,将薄膜盛装的水排至对该试验产生影响的场所,然后将薄膜揭离底板。
3.4在轮廓线内下挖至要求深度,将落于坑内的试样装人盛土容器内,并测定含水率。
3.5用挖掘工具沿座板上的孔挖试坑,为了使坑壁与塑料薄膜易于紧贴,对坑壁需加以整修。
将塑料薄膜沿坑底、坑壁密贴铺好。
在往薄膜形成的袋内注水时,牵住薄膜的某一部位,一边拉松,一边注水,使薄膜与坑壁间的空气得以排出,从而提高薄膜与坑壁的密贴程度。
3.6记录储水筒内初始水位高度,拧开储水筒的注水开关,将水缓缓注入塑料薄膜中。
当水面接近环套的上边缘时,将水流调小,直至水面与环套上边缘齐平时关闭注水管,持续3一Smin,记录储水筒内水位高度。
4结果整理4.1细粒与石料应分开测定含水率,按下式求出整体的含水率:4.6精密度和允许差。
灌水法密度试验应进行两次平行测定,两次测定的差值不得大于0.03岁c时,取两次测值的平均值。
5报告5.1试料来源,外观描述。
5.2试样最大粒径(mm)。
目录一、密度试验 (1)二、含水量试验 (3)三、液限试验 (5)四、塑限试验 (8)五、压缩试验 (10)六、抗剪强度试验 (15)七、击实试验 (21)1一、 密度试验土的密度是指土的单位体积的质量。
(一)试验目的测定土的密度,以了解土的疏密和干湿状态,供换算土的其它物理性质指标和工程设计,以及控制施工质量之用。
这里指的密度是湿密度ρ,其它还有干密度ρ'、饱和密度sat ρ等。
(二)试验方法与适用范围一般粘性土,宜采用环刀法;易破碎,难以切削的土,可采用蜡封法;对于砂土与砂砾土,可用现场的灌砂法或灌水法。
(三)环刀法密度试验1、仪器设备(1)环刀(内径6.18cm ,面积30cm 2,高20mm ,壁厚1.5mm ); (2)天平(感量为0.1g ,称量为500~1000g ); (3)其他:修土刀,钢丝锯,凡士林等。
2、操作步骤(1)按工程需要取原状土或人工制备所需要状态的扰动土样,其直径和高度大于环刀尺寸,修平两端放在玻璃板上。
(2)称量环刀质量。
(3)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油,并将其刃口向下放在试样上。
(4)用修土刀削去部分环刀外缘土样,并将环刀垂直下压,边压边修,至土样上端伸出环刀为止。
(5)用修土刀仔细削平两端余土,注意刮平时不得使土样扰动或压密。
(6)擦净环刀外壁,称量环刀加土的质量,准确至0.1g 。
3、计算按下式计算土的密度:Vm m m V m 00)(-+==ρ 式中:ρ——土的密度,(g/cm 3);0m ——环刀质量,(g );2)(0m m ——环刀加土的质量,(g ); V ——环刀容积,(cm 3)。
计算至0.01g/cm 3,同一土样,需进行两次平行测定,取其算术平均值,平行差不得大于0.03g/cm 3。
4、试验记录密度试验 (环刀法)工程编号: 试验者: 钻孔编号: 计算者:5、思考题(1)若两次测定的值有较大误差,试分析其原因。
(2)测定土密度还有其它什么方法?适用于什么情况?3二、含水量试验土的含水量(率)是土在105~110℃下烘到恒重时所失去的水分质量与达到恒量的干土质量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灌砂法测定压实度、密度试验作业指导书1 目的和适用范围1.1 本试验法适用于现场测定路基,基层或底基层及砂石路面的各种细粒土,中粒土,粗料土,包括天然砂砾土、级配砂砾料、级配碎石及水泥、石灰、粉煤灰稳定土等的密度和压实度。
也适用于沥青表面处治,沥青贯入式路面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压实度检测。
1.2用挖坑灌砂法测定密度和压实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2.1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150mm时,宜采用φ100mm 的小型灌砂洞测试。
1.2.2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大于或等于15mm,但不大于40mm,测定层的厚度超过150mm,但不超过200mm时,应用φ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2仪器设备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器设备2.1灌砂筒:有大小两种,为一金属圆筒(可用镀锌铁皮制作)有大小两种,上部储砂筒小筒容积为2120cm3,大筒容积为4600cm3,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
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漏斗上端开口,直径与储砂筒的圆孔相同,漏斗焊接在一块铁板上,铁板中心有一圆孔与漏头上开口相接。
自储砂筒筒底与漏斗顶端铁板之间设有开关。
开关为一薄铁板,一端与筒底及漏斗铁板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伸出筒身外,开关铁板上也有一个相同直径的圆孔。
2.2金属标准罐:用薄铁板作金属罐,用于小罐砂筒的内径为100mm,高150mm,用于大灌砂筒的直径为150mm,高200mm,上端周围均有一罐缘。
2.3基板:用薄铁板制作,用于小灌砂筒的基板为边长350mm深40mm的金属方盘,盘的中心有一直径为150mm的圆孔。
2.4玻璃板:边长约500mm(用于小灌砂筒)或600mm(用于大灌砂筒)的方形板。
2.5试样盘:小筒挖出的试样可用饭盒存放、大筒挖出的试样可用300mm×500mm ×400mm的搪瓷盘存放。
2.6天平或台称:称量10-15kg,数量不大于1g,用于含水量测定的天平精度,对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宜分别为0.01g、0.1g、1.0g。
土的密度试验灌砂法作业指导书1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试验法适用于现场测定细粒土、砂类土和砾类土的密度。
试样的最大粒径一般不得超过15mm,测定密度层的厚度为150-200mm。
注:①在测定细粒土的密度时,可以采用似00~的小型灌砂筒。
②如最大粒径超过l5mm,则应相应地增大灌砂筒和标定罐的尺寸,例如,粒径达40-60的粗粒土,灌砂筒和现场试洞的直径应为150-200mm。
2仪器设备2.1灌砂筒:金属圆筒(可用白铁皮制作)的内径为100mm,总高360mm。
灌砂筒主要分两部分:上部为储砂筒,筒深270mm(容积约2 120cm3 ),筒底中心有一个直径10~的圆孔;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漏斗上端开口直径为lOmm,并焊接在一块直径100mm的铁板上,铁板中心有一直径10~的圆孔与漏斗上开口相接。
在储砂筒筒底与漏斗顶端铁板之间设有开关。
开关为一薄铁板,一端与筒底及漏斗铁板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伸出筒身外,开关铁板上也有一个直径10~的圆孔。
将开关向左移动时,开关铁板上的圆孔恰好与筒底圆孔及漏斗上开口相对,即三个圆孔在平面上重叠在一起,砂就可通过圆孔自由落下。
将开关向右移动时,开关将筒底圆孔堵塞,砂即停止下落。
灌砂筒的形式和主要尺寸如图T 0111-1所示。
2.2金属标定罐:内径100mm,高150mm和200mm的金属罐各一个,上端周围有一罐缘。
注:如由于某种原因,试坑不是150~或200~时,标定罐的深度应该与拟挖试坑深度相同。
2.3基板:一个边长350mm、深40mm的金属方盘,盘中心有一直径100~的圆孔。
2.4打洞及从洞中取料的合适工具,如凿子、铁锤、长把勺、长把小簸箕、毛刷等。
2.5玻璃板:边长约500~的方形板。
2.6饭盒(存放挖出的试样)若干。
2.7台秤:称量10~15kg,感量5g。
2.8其他:铝盒、天平、烘箱等。
2.9量砂:粒径0.25一0. 5mm、清洁干燥的均匀砂,约20一40kg。
《土力学》密度试验和含水量试验试验一密度试验一、试验目的测定土的湿密度,以了解土的疏密和干湿状态,供换算土的其它物理性质指标和工程设计以及控制施工质量之用。
二、试验原理土的湿密度 是指土的单位体积质量,是土的基本物理性质指标之一,其单位为g/cm3。
环刀法是采用一定体积环刀切取土样并称土质量的方法,环刀内土的质量与体积之比即为土的密度。
密度试验方法有环刀法、蜡封法、灌水法和灌砂法等。
对于细粒土,宜采用环刀法;对于易碎裂、难以切削的土,可用蜡封法;对于现场粗粒土,可用灌水法或灌砂法。
三、仪器设备1.环刀:内径61.8mm,高20mm。
2.天平:称量500g,分度值0.1g。
3.其它:切土刀、钢丝锯、凡士林等。
四、操作步骤1.量测环刀:取出环刀,称出环刀的质量,准确至0.1g,并涂一薄层凡士林。
2.切取土样:将环刀的刀口向下放在土样上,然后用切土刀将土样削成略大于环刀直径的土柱,将环刀垂直下压,边压边削使土样上端伸出环刀为止,然后将环刀两端的余土削平。
3.土样称量:擦净环刀外壁,称出环刀和土的质量,准确至0.1g。
五、试验注意事项1.称取环刀前,把土样削平并擦净环刀外壁;2.如果使用电子天平称重则必须预热,称重时精确至小数点后二位。
六、计算公式按下列计算土的湿密度:V m m V m 21-==ρ式中:ρ—密度,计算至0.01g/cm 3; m —湿土质量,g ; m 1—环刀加湿土质量,g ; m 2—环刀质量,g ; V —环刀体积,cm 3。
密度试验需进行二次平行测定,其平行差值不得大于0.03g/cm 3,取其算术平均值。
七、思考题1.进行室内密度试验时,一般选用环刀直径和高度各为多少? 2.测定密度的常用方法有哪几种? 3.环刀法适用于什么土类?八、试验记录密度试验记录表(环刀法)工程名称 试验者土样说明 计算者 试验日期 校核者 环刀号环刀质量(g)湿土加环刀质量 (g)湿土质量(g)体积 (cm 3) 湿密度 (g/cm 3)平 均湿密度(g/cm 3)试验二含水量试验一、试验目的土的含水量是指土中水的质量与土颗粒质量之比,它是标志土的湿度的重要物理指标。
灌水法试验1.仪器设备1.1储水筒:直径应均匀,并附有刻度。
1.2台秤:称量20㎏,分度值,5g;称量50㎏,分度值,10g。
1.3薄膜:聚乙烯塑料薄膜。
1.4其他:小铁锨、镐、小刮刀、平口螺丝刀、小铁锤、直尺、水平尺等仪器均应依据相关规程、规范效验。
2.操作步骤2.1在面积约40×40cm的一块的地面铲平。
检查填土压实密度时,应将表面末压实土层清除掉,并将压实土层铲去一部分(深度视情况而定),使试坑底能达到规定的深度。
2.2将测点处的地面整平,并用水准尺检查。
2.3按下表规定确定试坑尺寸。
按确定的试坑直径确定坑口轮廓线,在轮廓线内下挖至要求的深度。
将坑内的试样装入剩土器内,秤试样质量。
取代表性试样测含水率。
试坑尺寸与相应最大粒径注:经多次试验认为,试坑直径取最大粒径3-5倍,坑深为直径的1.5倍时为最宜。
2.4试坑挖好后,放上相应尺寸的套环,并用水准尺找平。
将大于试坑容积的塑料薄膜沿坑底、坑壁紧密相贴。
2.5记录储水筒内初始水位高度,拧开储水筒内的注水开关,将水缓慢注入塑料薄膜中。
当水面接近套环上边缘时,将水流调小,直至水面与上边缘齐平时关注水开关,不应使套环内的水有溢出。
持续3~5min ,记录储水桶内水位高度。
(因在实际操作中用注水筒读取数值难以掌控,故用秤水质量来代替注水筒读取) 3.计算3.1按式(3.1)式计算试坑体积V =(H 2-H 1)A ω-V 0 (3.1)式中 V ——试坑体积,cm 3;H 1——储水桶内初始水位高度,cm ; H 2——储水桶内注水终止时水位高度,cm ; A ω——储水桶断面积,cm 2; V 0——套环体积,cm 2。
3.2按式(3.2)、式(3.3)计算湿密度和干密度 ρ=v m (3.2)ρd =ωρ01.01+ (3.3)式中 ρ——湿密度,g/cm 3; ρd ——干密度,g/cm 3; ω——含水率,%。
计算至0.01 g/cm 3。
灌水法测定填料压实密度试验记录灌水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填料压实密度的方法。
在试验过程中,我们将填料样品装入试验容器,并通过灌水的方式将填料填满容器,然后进行压实处理,最终可以得到填料的压实密度数据。
试验目的:测定填料的压实密度,以了解填料的堆积情况,为填料的使用提供依据。
试验原理:灌水法是通过灌水填充填料,逐步压实,测定填料样品的压实密度。
试验中需要使用试验容器、注水器、钢尺等装置和工具。
试验步骤:1.准备试验容器,清洗干净,并将容器放置在水平台上。
2.在试验容器上方的注水器中装满清水,并调节好注水速度,使其能够均匀注入试验容器。
3.将试验容器放在天平上,记录并记录试验容器的质量。
4.将填料逐渐灌入试验容器中,注意排除气泡并保证填料的均匀分布。
5.每灌入一定长度的填料,利用钢尺测量一次试验容器中填料的高度,并记录下来。
6.继续灌水填料,重复步骤5,直至填满试验容器。
7.每次测量填料高度时,将试验容器放置在天平上,记录试验容器的质量。
8.完成灌水和填料过程后,计算填料的压实密度。
计算方法:1.计算填料的质量:填料质量=灌水后试验容器质量-空试验容器质量2.计算填料的体积:填料体积=试验容器体积3.计算填料的压实密度:压实密度=填料质量/填料体积实验记录示例:试验日期:XXXX年XX月XX日试验人员:XXX试验容器信息:容器材质:玻璃容器体积:500毫升试验过程:1.空试验容器质量:100克2.灌水后试验容器质量:900克3.填料高度与质量数据记录如下:填料高度(cm),试验容器质量(克)--------------,-----------------5,15010,25015,35020,45025,55030,65035,75040,85045,95050,105055,115060,125070,145075,155080,165085,175090,185095,1950100,2050计算结果:1.填料的质量:填料质量=900克-100克=800克2.填料的体积:填料体积=500毫升3.填料的压实密度:压实密度=800克/500毫升=1.6克/毫升实验结果分析: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得到填料的压实密度为1.6克/毫升。
灌水法密度试验仪的试验方法是怎样的前言灌水法密度试验仪是一种常见的孔隙率测试仪器,适用于土壤密度和孔隙率的测试。
在实际测试中,正确的操作方法可以保证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灌水法密度试验仪的试验方法。
试验目的灌水法密度试验仪的试验目的是测量土壤的干密度和饱和密度,并通过计算得出土壤的孔隙率,为土壤工程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试验方法的正确执行可以保证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试验原理灌水法密度试验仪的试验原理是通过测量土壤体积和质量的变化,推算出土壤的干密度和饱和密度。
在测试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灌入一定量的水,使水分充分渗透到样品中,测量水的体积和质量的变化,然后按照一定的计算公式计算出土壤的干密度和饱和密度。
试验步骤1. 准备工作1.检查试验仪器的工作状态,确认试验仪器无故障和损坏。
2.清洗试验仪器及相关配件,保证清洁卫生。
3.称取土样的质量,并记录质量值。
2. 操作步骤1.在试验仪的量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并记录加入水的质量和体积值。
2.将干土样置于试验筒中,并记录土样质量值。
3.将试验筒放入浸润容器中,浸润时间为24小时,使土样充分吸收水分。
4.从浸润容器中取出试验筒,用细丝锥挑除土样表面的气泡并记录试验筒重量。
5.把试验筒固定在试验仪器上,并将量杯中的水倒入试验筒中。
6.等待水渗透至土样内部,约20分钟后测量水的质量,并记录试验筒+水的质量值。
7.根据试验所用的土样体积和质量计算出土壤的干密度和饱和密度,并求出孔隙率。
3. 结果处理1.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出土壤的干密度和饱和密度,并计算孔隙率。
2.对试验结果进行检查和分析,确保数据正确可靠。
结论灌水法密度试验仪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土壤密度和孔隙率测试仪器。
正确的试验操作方法和数据处理能够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使用灌水法密度试验仪时,操作人员应按照正确的试验步骤进行操作,并严格控制每个试验的操作参数,以保证测试数据的有效性。
土的密度试验作业指导书一、试验的目的和方法土的密度是质量密度的简称,指单位体积土体的质量,即土的总质量(m)与其体积(V)之比,以符号ρ表示,单位为g/cm3。
重力密度(重度)由于涉及到作用于质量上的重力,所以表示为单位体积的力,以符号γ表示(重度原称容重),单位为kN/cm3。
两者有以下的换算关系:γ=g×ρ=9.81×ρ≈10×ρ9-7 土的密度是土的基本物理性指标之一,用它可以换算土的干密度、孔隙比、孔隙率等指标。
在工程设计中,主要用于判断土的工程性质、计算土压力、土体稳定性及地基压缩时的沉降量等。
测定土的密度常用的方法主要有。
●环刀法:适用于粉土和黏性土。
●蜡封法:适用于环刀难以切削并且易碎裂的土。
●灌砂法、灌水法、气囊法:适用于砾类土。
●核子射线法:适用于砂类土、黏性土。
下面仅介绍环刀法、灌砂法、核子射线法。
测定土体密度的难度在于测定土体的体积,环刀法、蜡封法、灌砂法等均是针对测定土体体积进行的。
二、环刀法环刀法测定土体密度的原理在于,用确定体积的环刀切削土体,使在尽量少的扰动下,使土灌满环刀,从而达到测定密度的目的。
1.试验所用主要仪器设备和器具(1)环刀:目前常用的环刀内径为61.8±0.15mm和79.8土0.15mm两种,高度为20土0.016mm。
环刀的质量、容积须定期校验。
(2)天平:称量500g,分度值0.1g;称量200g,分度值0.Olg。
(3)其他:切土刀、钢丝锯等。
2.主要试验步骤(1)在环刀的内壁涂上一薄层凡士林,刀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垂直下压环刀,同时旋转切削土样至环刀从土样另一端伸出为止。
用钢丝锯或切土刀去掉环刀周围的土,使环刀与土柱分离,然后削去环刀两端的多余土(用做含水率试验),并将环刀两端修平。
(2)将环刀与所切土同时称量,然后再称环刀质量,从而称得试样质量,准确至0.lg 。
(3)应进行两次平行测定,其平行差值不得大于0.03g/cm 3。
土的密度试验及数据处理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土的密度试验方法,了解不同土壤的密度特征,为建设工程提供设计依据。
二、实验原理土体的密度一般有干重密度和湿重密度两种。
在任意温度下,任意土样的干重密度恒定,湿重密度则随土样的水分含量发生变化。
土壤的插入度与土重之比称为土壤容重。
干密度是指土体在完全干燥后,单位体积的质量。
湿密度是指土体在一定温度下,与其自重静止状态相比较的体积重。
总体密度由干密度和孔隙度两部分组成,孔隙度相对总体积的比例称为孔隙度或孔隙率。
三、实验器材1.砂桶2.水桶3.称量器4.吸水纸5.量筒四、实验步骤1.取砂桶,称重并记下重量。
2.清理砂桶内表面,将砂桶平放在干燥平整的地面上。
3.将砂桶分别分成上、下两层,并加入土样,分别用平板夯实,使土样颗粒密实,不得有明显空洞。
4.将砂桶平放并加入注满水的水桶中,浸泡24小时,然后将砂桶从水中取出,并用吸水纸擦干砂桶外表和盖子,在室温下放置1小时左右。
5.用称重器称取砂桶和干土样的质量M1,记录下来。
6.将装有浸湿土的砂桶倒上下两次,使砂桶内按排溢出水。
再从砂桶上倒取水,注满水桶,用水桶中剩余的水把砂桶洗净后,倒掉多余的水,将砂桶平放在阴凉通气处,晾干(约72小时)。
7.将干土样取出称重,记下质量M2。
将干土样放在量筒里,注水使土样浸泡在水中。
用手轻搓,排掉土壤中的气泡。
在土与水的接触面上放置直尺,读取液位高度H1。
8.将浸渍好的土样取出,放在吸水纸上,用相同的方法拍干土样表面的水分。
将干土样放入量筒中,注水到刚好覆盖土样。
9.将刚好覆盖土样的水调整至50ml以上,并用手轻搓土样,排掉土层中的气泡。
在土水接触面上放置直尺读取液位高度H2。
10.计算湿重密度:ρs=M2/(M2-M1),计算干密度:ρd=M2/V,计算总体密度:ρt=ρs/(1+w),其中w为土样的含水率。
五、实验数据处理在实验中,通过实验步骤得到的各项数据可计算得到土样的密度等特征参数。
土的密度灌水法咱说这土的密度灌水法啊,这可不是个简单事儿。
我就见过不少朋友,那测土密度的水平啊,参差不齐的。
就像我们村有个大王,看着人模人样的,成天戴个遮阳帽,嘴里叼根草,颇有几分乡野专家的味道。
可一开始啊,他弄那土密度的时候,真是不咋地,水倒得满地都是,弄得一地泥浆。
我就琢磨着,得想个法子让大家都掌握这土的密度灌水法。
首先呢,指导是必不可少的。
我就把村里的几个地道测量老手都叫过来,说:“大伙儿,咱要晓得,测量土的密度啊,就像是煮粥,得有火候,不能随意来。
”我站在那田埂上,看着他们或疑惑或期待的眼神。
这指导内容可得丰富,不能光凭书上那几句枯燥的说明。
我就找来了那些实操经验丰富的乡里人,给大家讲解他们如何从小白成为行家的。
我记得有一回,请来了老刘头,那满是老茧的手就像大地的年轮。
老刘头站在田间,操着一口方言就开始讲:“咱这测土密度啊,就跟种菜似的,每一步都得细致,不能图省事儿。
我刚开始的时候,比你们还愣头青呢,看着那些测量仪器就跟看稀罕物似的。
”大家听了都哈哈大笑,这一笑啊,气氛顿时轻松不少。
除了指导,实践也得跟上。
我就跟村长说:“咱得给大家实操的机会,就像孩子学骑自行车,不摔几个跟头哪能骑得溜?”村长一开始还挺发愁,皱着眉头说:“这要是搞砸了,地可就废了。
”我就乐呵呵地说:“村长呐,您看那打铁的,哪有光在旁边瞧不动手就能成师傅的?咱得有点耐心和远见。
”村长被我这么一劝,也觉得有点道理。
于是我们就开始给每个人安排一些具体的测量任务。
在这过程中,有的人就开始犯难了。
像小赵,平时挺机灵的,一遇到复杂的步骤就傻眼了,愁得直挠头。
我就过去拍拍他的肩膀说:“小赵啊,别慌,这就跟爬山似的,远看难,上去才知道有门道。
”然后我就陪他一起操作,给他讲解每步要领。
这土的密度灌水法啊,还得来点鼓励措施。
光叫大家干活,没有点激励谁还来劲儿啊?我就和村委会商量了一下,决定设个小奖励机制。
每个月要是谁在测量准确度上进步明显,就给他发个自家种的南瓜当奖品。
压实度灌水法密度测定仪储水筒实验步骤介绍压实度灌水法密度测定仪储水筒是用于测定土壤密度的仪器之一。
在土壤力学和土工测试实验中应用广泛。
该仪器通过测定土壤的水分含量和土壤体积,可以计算出土壤的干容重和饱和容重。
下面将介绍该仪器的实验步骤。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准备好压实度灌水法密度测定仪储水筒和土样。
2.准备一定数量的水,并进行称量或计量。
3.准备压实度灌水法密度测定仪。
4.确认仪器的状态,如电源是否接通、仪器操作是否正常等。
实验步骤步骤一:准备土样1.在野外采集土样,并进行标记记录。
2.将采集的土样加入干燥室中,进行干燥处理。
3.在干燥后,取出一定重量的土样,进行筛分。
筛分的目的是去除太粗的颗粒和太细的颗粒。
4.将筛好的土样均匀地分装到干净的容器中,完成土样的准备工作。
步骤二:测量水的重量1.使用天平或其他称量设备,准确地称量出一定重量的水,并记录下来。
2.确认水的重量是否准确无误。
步骤三:测定储水筒重量1.用天平或其他称量设备测量空储水筒的重量。
2.将称量到的水倒入储水筒中,测量出含水的储水筒重量。
3.计算出水的重量。
步骤四:储水筒内加入土样1.将准备好的土样均匀地放入含水的储水筒中。
2.确保储水筒内的土样均匀、无缝,没有空隙和空气。
步骤五:测定储水筒重量1.将带有土样的储水筒测重,并记录下称量值。
2.计算出储水筒内的土样重量。
步骤六:加水和振实1.将水慢慢地倒入储水筒的顶端。
2.使用钢锤轻敲储水筒的侧面,使土样振实。
步骤七:测定储水筒重量1.在加水后,再次测定带土样的储水筒的重量。
2.计算出土样的体积。
步骤八:计算密度1.根据以上测量数据,计算得出储水筒和土壤的容重和干密度。
2.干密度的计算公式为:干密度 = (干土重 - 空筒重)/土样的体积3.饱和密度的计算公式为:饱和度=(饱和重-空筒重)/土样的体积最后,将实验数据记录下来,以备后续的分析和处理。
土的密度试验灌水法作业指导书
1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现场测定粗粒土和巨
粒土的密度。
2仪器设备
2.1座板:座板为中部开有圆孔,外沿呈方形或圆形的铁板,圆
孔处设有环套,套孔的直径为土中所含最大石块粒径的3倍,环套的高度为其粒径的5%。
2.2薄膜:聚乙烯塑料薄膜。
2.3储水筒:直径应均匀,并附有刻度。
2.4台秤:称量5Okg,感量5g。
2.5其他:铁镐、铁铲、水准仪等。
3试验步骤
3.1根据试样最大粒径宜按表T0110-1确定试坑尺寸。
3.2按确定的试坑直径画出坑口轮廓线。
将测点处的地表整平,
地表的浮土、石块、杂物等应予清除,坑凹不平处用砂铺整。
用水准
仪检查地表是否水平。
3.3将座板固定于整平后的地表。
将聚乙烯塑料膜沿环套内壁及
地表紧贴铺好。
记录储水筒开始水位高度,拧开储水筒的注水开关,
从环套上方将水缓缓注人,
至刚满不外溢为止。
记录储水筒水位高度,计算座板部分的体积。
在
保持座板原固定状态下,将薄膜盛装的水排至对该试验产生影响的场所,然后将薄膜揭离底板。
3.4在轮廓线内下挖至要求深度,将落于坑内的试样装人盛土容
器内,并测定含水率。
3.5用挖掘工具沿座板上的孔挖试坑,为了使坑壁与塑料薄膜易
于紧贴,对坑壁需加以整修。
将塑料薄膜沿坑底、坑壁密贴铺好。
在往薄膜形成的袋内注水时,牵住薄膜的某一部位,一边拉松,一边注水,使薄膜与坑
壁间的空气得以排出,从而提高薄膜与坑壁的密贴程度。
3.6记录储水筒内初始水位高度,拧开储水筒的注水开关,将水
缓缓注入塑料薄膜中。
当水面接近环套的上边缘时,将水流调小,直
至水面与环套上边缘齐平时关闭注水管,持续3一Smin,记录储水筒内水位高度。
4结果整理
4.1细粒与石料应分开测定含水率,按下式求出整体的含水率:
4.6精密度和允许差。
灌水法密度试验应进行两次平行测定,两次测定的差值不得大于0.03 岁c时,取两次测值的平均值。
5报告
5.1试料来源,外观描述。
5.2试样最大粒径(mm)。
5.3试坑尺寸(cm)。
5.4试样干密度ρd g/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