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公共音乐教育
- 格式:pdf
- 大小:262.68 KB
- 文档页数:1
关于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音乐鉴赏课程的几点思考摘要:音乐鉴赏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进行音乐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修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试就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音乐鉴赏课程的目标定位、教学选材、教学方式和教师素质等方面进行思考和探讨关键词:高校公共音乐教育音乐鉴赏教学人类进入21世纪,加强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全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
在培养人的整体素质的教育战略中,音乐教育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地位。
音乐艺术作为人文科学的特殊形式和人类文明的最高追求,成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是将音乐艺术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手段,通过音乐艺术教育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通过传授与学习音乐知识、技能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艺术活动来建造或改变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审美理解能力,陶冶情操,丰富和升华情感,开发思维能力,从精神、心灵及智力等方面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培养,达到辅德、益智、健体的目的,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音乐鉴赏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进行音乐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普通高校音乐鉴赏课的开设是通过对音乐作品的体验、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音乐的审美能力以及音乐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而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修养。
如何使音乐教育顺应新时期大学生的需要,增强音乐鉴赏课教学的效果,真正发挥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方面的潜在作用,笔者从音乐鉴赏课程中目标定位、教学选材、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师素质方面进行思考和探讨。
一、关于音乐鉴赏课的定位思考当前大学生在应试教育下初高中阶段由于升学压力大,绝大多数人的音乐基础和素质水平较低,在这种情况下,音乐教师有时会在上课时觉得不知从何下手,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它像专业音乐院校那样的“正规起来”,而结果就会出现开课没有多长时间,学生已经剩下不到一半的尴尬局面。
我们应该看到,大学生们学习音乐的目的大都是为了“加强对艺术的感受力和理解力”;学习音乐是“作为提高音乐审美能力,一种修养、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为目的”;学习音乐是“只想把音乐作为进一步拓宽知识面的手段”。
公共音乐教育在校冈文化建设中的价值之我见[摘要]公共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教委对普通高校音乐课程的开设做出了明确的指示,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高校对大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视,也是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公共音乐课程的开设不但顺应了时代的要求,而且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公共音乐;教育;作用当前教育界最为重要的,也是大家最关注的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提出为音乐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目前,大部分高等院校开设了公共音乐课和公共美术课。
艺术教育已被摆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
为了使各高校对艺术教育课程建设高度重视,湖南省教育厅于2008年着手制定了相关政策和评价机制以及评估时间,并专门组织召开了各高校相关负责人会议。
会议要求各高校对艺术教育课程按文件要求制定教学大纲等要求。
这一工作的开展对高校艺术教育起到了很好的推动和督促作用。
公共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教委对普通高校音乐课程的开设做出了明确的指示,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高校对大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视,也是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公共音乐课程的开设不但顺应了时代的要求,而且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一、公共音乐教育开设的必要性目前,各类综合型院校大都已设有音乐系,每年招收大批的音乐专业学生,而对非专业学生的公共音乐教育的课程却因校而异、因人而异。
高校中,科学知识的价值力量和现实的就业压力,使得大学生们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专业学习和各种可以为就业带来优势的“考级”“考证”上。
严重抑制了其他方面素质的发展,有相当一部分人的心理状态、审美状态、意志程度、人生态度与他们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水平不相匹配,束缚和制约着他们向高层次发展。
音乐教育可以通过抽象的、流动的音符,产生多种多样的不同内容、不同感情、稳定的、良好的音乐氛围,对于灌输健康的思想、正确的人生观和坚定地信念是大有益处的。
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三重境界吴跃华(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江苏徐州,21 000)【摘要】冯兰苦教授的告著《普i甬高 校音乐教育》,选辑了著作者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夹发表的有关普通大学生音乐教育的研究文童,以及建立辅修、副修制音乐教育的探索过程,其中还有许多现P,成为各个领域音乐人才的当年大学生的回忆故事。
从中可以窥见冯兰苦教#关于“通才、告才、创才”层次人 才的思者,休现出著作者综合宙#、文化、个人经验而成的哲学观。
【关键词】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大学 生;副修【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22-1285 (201 8)084-088-05【D O I】1 0.1 3867A i.c n k i.1 6745442.2018.01.1 8[作者简介]吴跃华( 1970-),男,江苏师范 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理论。
084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是比中小学音乐教育还被轻视的领域。
但在这被遗忘的角落仍有些矢志不渝的耕耘者。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冯兰芳教授的专著《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现已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
这是一本纯粹的“音乐教育”著作。
笔者读后很受教育。
一、通才、专才、创才: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人才 培养的三个层次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是最被忽视的音乐教育领域。
尽 管它早在19世纪70年代就已出现,20世纪20至30年代有过亮点。
但经过20世纪半个世纪左右的动荡,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期,这一领域几乎成了“荒地”。
冯兰芳教授尽管不是最早的拓荒者,但她是改革开放后最早的“垦荒”者之一。
在 那个解放思想大讨论的时代,对20世纪60至70年代造成的美丑不分的现象进行批评是理所当然的,审美教育受到关注正是反思的结果。
就整个时代来说,研宄状况还主要是在呼吁的层面上展开。
即使有少量的理论研宄也还必须要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才可靠。
因此,真正深入实践第一线进行审美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浅谈我校开展音乐公共课教育的重要性【摘要】很多高校都开展了音乐教育公共课程,对他们的学生而言,音乐教育不仅是思想熏陶,也是提高学生自身人文情操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音乐在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自身精神层面的提升。
音乐在这个提升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校正在筹划准备实行学分制并对公共课程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学校在向老师们征集开设哪些公共教育课程,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对我校开展音乐教育公共课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音乐教育;医科院校;重要性浅析;公共课教育改革1 学校办学过程中特定时间节点引入音乐教育,音乐教育重要性凸显我校是一所医学类高等专科学校,50多年的医学历史,医学几乎囊括了我校所有的专业,学校的工作重心也围绕着对学生医学知识和相关技能的培养上,也因此忽视了其它一些方面的培养。
2006年学校接受了教育部的审核,符合了开办医学大专的条件,于是我校从中专办学转入了大专办学。
由于几十年中专办学思想的影响,我们的观念还没能及时的跟上大专办学的相关理念。
2012年我校迎接了教育部的升为专科后办学条件等相关内容的评估检查,评估过程中,专家组给我们提出了很多很中肯的建议。
学校领导及相关的管理层想对现目前的状况进行一些调整和改革,决定实行学分制并对目前的一些公共课程进行调整,并向全校老师征集有价值的意见建议。
我本身是学音乐的,也从事过相关的音乐教育,来到学校之后发现学校在音乐教育方面的工作相对滞后,想借此机会对我校的音乐教育重要性进行分析。
2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社会大环境呈现对音乐教育的重视,我校应该顺应环境在来到学校之前,我在其他几所高校中都从事着音乐相关教学。
据我所知,很多高校都开展了音乐教育公共课程。
对他们的学生而言,音乐教育不仅是思想的熏陶,也是提高学生自身人文情操的重要组成部分。
178沈 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之大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培养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之大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培养沈 洁(南京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艺术教育就是通过一定的知识、理论传播和必要的技能训练来提高人的审美修养和审美能力,培养人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艺术教育有广义、狭义和专业、公共之分。
高校既是专业艺术教育和专业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也是公共艺术教育重要的平台。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途径。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涵盖音乐、舞蹈、文学、美术、戏曲与戏剧等多种艺术门类,涉及大学生艺术兴趣、艺术知识、艺术欣赏和艺术表现能力等多方面的培养与训练,因此是一项系统工程。
本文仅就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大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培养这一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和论述。
一、高校大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培养的价值与现状音乐是大学生最熟悉、最喜爱同时也能朝夕接触的艺术门类。
音乐也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最为亲密的可以诉诸心灵的“朋友”。
2012年,一项关于江苏省内大学生“喜爱不同艺术门类的大学生人数及占被测总人数比例”的调查显示,“在江苏省内12所高校参与调查的1440名大学生中,喜爱音乐的人数最多,占59%,达731人”[1]。
其次是美术和舞蹈。
因此,大学生音乐审美教育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美育价值。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专门的艺术人才,而是为了提升人的文化艺术修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音乐不是单纯的消遣和娱乐,它有着深厚的精神文化内涵,一个人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和表现力体现着一个人的审美修养和综合素质。
正如一切优秀的艺术作品一样,对于大学生来说,美的音乐能够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完善人格。
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和音乐审美能力培养不是要让大学生成为艺术家,而是要提升大学生的音乐素养;音乐欣赏课程不是让学生了解一两条音乐艺术规律和学会几种音乐技能,而是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基本的音乐鉴赏能力;指导大学生音乐审美实践,不是要让大学生单纯赏析名曲名作,而是要让大学生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修身养性,通过音乐等艺术形式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学会在音乐审美中获得压力的释放和精神的放松。
2010年第7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No 7,2010第26卷JOUR NAL O F EDUCAT I ONAL INST ITUTE OF J IL IN PROV INC EVo l 26(总247期)T ota l N o 247收稿日期5作者简介崔瑜(),女,河南洛阳人。
本科,洛阳师范学院公共艺术教研部,教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多元文化视野下的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崔瑜(洛阳师范学院公共艺术教研部,河南洛阳471022)摘要: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推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将多元的音乐元素,渗透进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不仅能提高素养,陶冶情操,而且有助于提高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多元文化;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0)07011702一、多元文化视野下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背景分析音乐艺术在文化融合与保持民族身份之间以及在各种文化的接触中常常起着主要的作用。
同时,世界各文化的音乐,不论从个体还是从整体来看,都应该在广义的音乐教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音乐是一种文化的普遍现象,所有的文化都拥有音乐,每一个社会都有着一种与该社会原则上相联系的音乐体系。
社会的亚文化、社会各阶层、各种年龄群体和其他各社会分支也拥有他们的各种分支音乐。
任何音乐教育体系都接受由多种文化形成的音乐世界的存在事实,以及对其学习和理解的价值,并把这一观念作为音乐教育的新起点。
因此,在全世界的音乐教育中,必须加强对所有音乐的尊重。
在各种不同音乐中进行所谓质量的比较是不恰当的和不现实的。
对音乐作品及演奏的判断,应该以该音乐所属文化的标准为基础。
因此,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不仅是世界音乐教育的新潮流,更是音乐文化方面的一个新起点。
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来自各个地域,文化背景、教育基础、思想观念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所导致的文化认识上、理解上的不同,进而影响到音乐审美心理的不同,并且伴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推进,中华文化、西方文化、本土文化在他们身上相互碰撞、交融,既相互独立又互相包容。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