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职院校公共音乐教育的现状及思考-教育文档
- 格式:docx
- 大小:14.81 KB
- 文档页数:8
普通高职院校公共音乐教育的现状及思考
普通高职院校公共音乐教育是高等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
视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 , 忽视公共音乐教育的发展 , 高职院校的 学生重视职业技术能力而对音乐教育存在片面认识并采取消极 的学习态度 , 加之大多数高职院校对公共音乐教育课程缺乏有效 的重视 , 普通高职公共音乐教育更是高等学校公共音乐教育领域 中的一片空白。
、目前高职院校公共音乐教育现状
近年来, 高职院校音乐素质教育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但还 普遍存在着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教学模式传统、 公共音乐课程设 置不合理、随意性大、呈现单一化趋势等问题。为了了解现今高 职院校大学生的音乐素质情况 , 笔者随机调查了几所高职院校 共发出调查问卷 300 份,收回有效问卷 268份(回收率 89%),结果
显示高职院校大学生音乐素质现状比例如下
从以上表格中可以看出两点 : 第一, 大多数同学都愿意上音 乐课,并具备一些音乐基础知识 , 但对音乐基本理论及对音乐的 认知情况堪忧。 第二,很少参与音乐活动 , 接触并喜爱高雅音乐的 大学生普遍偏少。
二、关于高职院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音乐师资队伍建设 , 推动公共音乐教育的进程
目前,中小学音乐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 学生的音乐 素质和音乐修养大大提高。但是到了高等学府 , 音乐知识和修养 却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其实 , 许多高职院校公共音乐教学缺少师 资的现象相当普遍 ,笔者随机调查了多所高职院分。长期以来 , 在加强高等院校音乐教育的进程中 , 一些高校只重 校 , 虽然很多院 校设立了公共艺术教学部和艺术教育中心 ,
但是有些是没有经过
正规专业音乐训练的教师在主持工作 , 大多数音乐课教师都是来 自院校内其他部门的、一些具有音乐特长的人员。所以 , 高职院 校缺少公共音乐教师的现象是不可否认的。
改变这一现状 , 一方面要在音乐教师人才引进和队伍组建过 程中,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和实际情况定岗定编 , 通过引进高学历、 高素质人才 , 改变音乐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的现象 ,
尤其是要积 极引进一些具备资格的、 接受过正规专业教育的高素质音乐人才 从教 ,以此推动音乐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 ,作为高校音乐教师 ,
要加强自身继续教育和在职进修 , 促进教师队伍向知识化、专业 化、规范化发展。音乐教师要多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和培训 尽快熟悉并适应高校音乐教学工作 , 实现从音乐教学新手到熟 手、能手的转变。 再者,面对学科背景各异的教学对象 , 高职院校 音乐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 还有加强自身多 学科知识学习和文化底蕴修养 , 要始终具备探索意识 , 不断提高 学习能力 ,拓宽知识结构 ,提高学历水平 , 为提升自身专业业务素 质、艺术能力、和教学技能创造条件。通过上述做法 , 为有效推 动高职院校公共音乐教育向前发展奠定组织基础和人才基础。H. MA (二)优化教学环境 , 积极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
程与教材的内涵和外延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公共音乐课既要 丰富学生的知识 , 更要引导学生把握艺术学科的思维方法和研究 方法 ,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运用多媒体技术则能达到这
一良好的效果 , 它能创造音乐课所必需的听觉形象和视觉形象的 结合体 , 营造一种美的氛围。这种氛围不仅能发展学生的音乐欣 赏的能力和想像能力 , 音乐形象较容易在脑海中展现 , 还能给学 生提供一个声情并茂的、图像声音同步统一的欣赏环境 , 让学生 能够欣赏美、 感受美、理解美 ,切实提高大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例如 ,在欣赏二胡曲《二泉映月》中的陈述、引申、展开中的片
段教学中 ,结合每段的旋律 , 利用多媒体展现出来的画面 ,引导学
生感受乐曲的力度、速度 , 体会乐曲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情绪和 意境 ,这样 ,学生欣赏时就很容易沉浸在优美的画面和美妙的旋
律中去 , 带来美的享受。可见 ,多媒体教学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 是 现代公共音乐教育必不可少的教育工具和手段。
(三) 重视公共音乐教学课程设计 ,建立科学的理论课程体系
材、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建立一种相互衔接的关系 , 即未 能在这三者之间建立既能体现教学个性 , 又体现教育共性和连贯 性的音乐教育体系。例如 , 有些学校长期以来只开设一门音乐选 修课,而就是这一门音乐选修课也仅有一个学分、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飞速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 , 音乐课
目前, 我国的大、 中、小学之间尚未从音乐的教学大纲、教 一个课时 ,有时还要限制学生选修。还有些学生想选音乐类课程 , 但考虑到课时 量少、学分有限 ,担心完成不 ,只好放弃 ,而去选修那些自己不喜
欢但学分多的“实用性”课程。 这样的现状无形中造成了公共音
循环。当有些学生在作业中提出质问 : 老师, 不是我们要做音乐欣 赏的“下里巴人” , 请问现今的音乐教育何时提供给我们欣赏
阳春白雪”的机会 ?作为一名挚爱音乐教育的普通音乐教育工
作者 , 除了心灵受到震撼之外 , 更多的则是无奈。
因此, 建立科学、规范的公共音乐教育体系迫在眉睫。首先
是相关的音乐基础知识 , 这也是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基础内容
主要包括基本乐理知识、 如何识读简谱和五线谱、 音乐欣赏的知 识和方法 ;其次是建立丰富的公共音乐教育选修课程 ,
面对目前 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 , 普通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既不能搞成专业 性的技能训练 , 也绝不能停留在浅层次的音乐知识普及上。课程 设置应坚持必修和选修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 面向 全体学生开设以提升学生整体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为宗旨的必 修音乐课 ;而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则可以更加丰富多彩 , 让学生有 广泛的选择余地。 如开设《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外国民族音乐》
交响音乐赏析》 等课; 更深层次的音乐发展史的综合知识如
国音乐史》《中国古代音乐》《欧洲音乐简史》 ; 学生选课可遵 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先选基础类 ,后选鉴赏类 ,也可选音乐艺
术实践类 , 如开设《合唱基础》 《声乐基础》等课程 , 相互乐教育的畸形发展 , 使学生陷入矛盾之中 , 音乐教育也进入恶性 结合往 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订、编写相适应的教材。 教学中, 选材是最关键的 ,没有很好的教
材, 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根据高职院校公共音乐教育总的特 点, 我们可以选订全国高职高专艺术选修课教材 , 同时,
高校也可 组织艺术教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编写相应的教材 ,
这样既有利 于教师教学水平和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 , 也可以丰富教学内容 ,
提高公共音乐的教学效果。
作为高职院校音乐教师 ,在课题研究方面 , 要积极开发具有 价值的音乐科研课题 , 使之成为提高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的重要途 径。科研要联系教学、服务教学、促进教学 , 要善于在教学中发 现问题 , 勤于在研究中解决问题。同时 ,应加强教师的学术交流 ,
扩展视野 , 了解本领域的最新学术动态。对那些课题研究及写作 有困难的教师 ,应邀请有经验的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或帮助 , 从 而提高他们的音乐教育教学科研能力。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音乐实践活动 ,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课余音乐实践活动是指课堂教学以外的各种音乐教育活动
它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在大学生中开展课外音乐活 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校的团委和音乐教师可以联合开展歌咏比赛、 音乐知识高职院校音乐教师不仅要有娴熟的教学技能 , 还要重视音乐
教育的教学科研 , 要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道路。 目前, 有些高职
院校公共音乐在理论教学上一直处于游离的状态 , 没有制订、选 讲 座、音乐基础知识征答、音乐征文比赛、音乐故事、乐海拾珠、 专题音乐欣赏会等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 , 鼓励和辅导学生积极参 加学校开展的大学生合唱团、舞蹈队、吉他协会、管乐队等课外 活动。通过给学生提供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 使他们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 , 获得音乐审美的体验和享受 成功的欢愉 , 真正做到知识性、理论性、实践性、趣味性相统 以此提高学生的音乐基本素养和审美情趣 ,
巩固和扩大音乐课堂 教学成果 , 推进高职院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普及和提高。还可以通 过各种集体节目的排练、演出和比赛 , 提高高校学生学习音乐的 自觉性 , 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高校课外音乐活动是高校课 外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
老师应在搞好音乐教学工作的同时 必须落实开展学生课外音乐活动 ,做到活动有计划、 有措施,不断 在音乐活动中锻炼学生 , 提高他们的音乐实践能力。
三、结束语
作为素质教育类的音乐教育 , 具有其他学科教育无法替代的 特殊作用。目前, 高职院校公共音乐教育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需要教育工作者去填补空白领域并完善教育体系。 作为新时代的 教育工作者 ,应努力为学校公共音乐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 使高职 院校的音乐教育走上科学、规范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