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因矿物学
- 格式:ppt
- 大小:7.18 MB
- 文档页数:52
成因矿物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阐述下列概念,要求举例说明,5*8=40分))1、成因矿物学:是研究矿物及矿物共生组合的形成(发生、成长)、演化(存在、变化)的过程和条件,以及反映该过程和条件的标志和信息的矿物学特征的一门基础地质科学。
最终与其他地质学科相结合,从阐明矿物的形成、演化机理入手,解决基础地质研究及找矿勘探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例如锡石的形态及物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揭示其形成时的地质环境、地球化学背景、物理化学条件等信息。
伟晶岩型:{111}为主,Nb、Ta含量高,黑色;热液型:{110}+{111}为主,含Nb、Ta,W、Zr含量高,褐色;接触交代型:{110}为主,不含Nb、Ta,富含Ag、Cu、Pb及Zn,褐色;2、矿物标型:矿物标型是一种地质成因信息的标志,是一种矿物及其共生组合和组构对其形成环境的表征。
这种表征可以通过标型矿物、标型组合、标型组构以及矿物的标型特征去实现。
即根据矿物及矿物组合的形态、成分、性质、成因产状等特征及其彼此间的内在联系、对介质的依赖关系等信息,寻找反映介质状态和条件的宏观标志(形态、物性及组构等)和微观标志(成分、同位素特征、晶胞参数、有序—无序结构、类质同像、同质多像、多型等),即矿物的标型性。
例如锆石在不同的岩石组合中具有不同的晶体形态,利用锆石的晶体形态判断其形成环境的过程就是矿物标型。
A.碱性火山岩,或偏碱性花岗岩,锆石为粒状;B.正常花岗岩,锆石为短柱状;C.中-基性火山岩,锆石为长柱状。
3、标型矿物:在特定的条件下形成的矿物,这种矿物可作为一定形成条件的标志。
例如:斯石英只产生于陨石冲击坑中,是高压冲击变质成因的标志矿物。
4、封闭体系和开放体系:将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岩石或矿石等视为热力学体系。
严格讲,自然地质作用多为开放体系。
为了研究问题方便,人们一般将岩浆岩、角岩及狭义的区域变质岩视为近封闭体系,而把接触交代岩、混合岩,以及各种外生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视为开放体系。
锆石成因矿物学与锆石微区定年的综述发布时间:2021-05-31T13:49:05.760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作者:李璇[导读] 摘要:锆石是一种硅酸盐矿物,在中酸性火成岩中很常见,也存在于变质岩和其他沉积物中。
河北地质大学河北石家庄 050031摘要:锆石是一种硅酸盐矿物,在中酸性火成岩中很常见,也存在于变质岩和其他沉积物中。
锆石是地球上形成最古老的矿物之一,因其稳定性好而成为同位素地质年代学最重要的定年矿物。
通过微区原位定年技术,能够给出有关寄主岩石的地质演化历史等重要信息,这可以为地质过程的精细年代学格架的建立提供有效的证据。
文章主要对锆石的微区原位测试技术、锆石的成因类型进行综述,并阐述其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锆石成因;微区原位测试;锆石U-Pb法引言传统意义上,锆石一直被视为具有高度稳定性的矿物,能持久保持矿物形成时的物理和化学特征,特别是元素和同位素特征。
普通铅含量低,富含U,Th等放射性元素,离子扩散速率低,封闭温度高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中。
以精细的锆石矿物学研究为基础,开展同位素定年工作,锆石已成为U-Pb法定年的理想对象。
1.研究现状对锆石的研究现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锆石按照成因分类分为岩浆锆石、变质锆石和热液锆石。
第一类为岩浆岩中的锆石,岩浆锆石是指在岩浆中结晶形成的锆石,一般锆石自形程度较高,在双目镜下呈现无色透明。
锆石在硅中等饱和-饱和的岩浆岩中较多,在硅不饱和的岩浆岩中则较少,变质岩、沉积岩中可以保留部分原岩岩浆锆石残留核。
岩浆锆石一般具有岩浆振荡环带,通过观察发现一般中基性的岩浆锆石具有较宽的振荡环带,这是因为高温条件下微量元素扩散快;而酸性的岩浆锆石形成的振荡环带较窄,是因为低温条件下微量元素的扩散速度慢。
第二类为变质岩中的锆石,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锆石。
具有变质成因的锆石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包括变质结晶锆石,变质增生锆石和变质重结晶锆石。
锆石的成因矿物学研究摘要:锆石是一种分布范围广,稳定性极强,封闭温度高的富矿物;并且锆石中普通铅含量较低,铀钍较为富集。
锆石的成因主要有岩浆成因,变质成因,热液成因。
区分锆石不同成因的方法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a 从锆石的结晶习性,环带b 从锆石的地球化学特征,c从锆石的包裹体矿物,d 从微区拉曼的图像特征等方面来区分。
关键词:锆石成因;岩浆成因;变质成因;热液成因由于锆石分布于三大岩中,且记录信息丰富,所以弄清锆石的成因不仅可以还原锆石的形成环境,还可以演绎当时的地质过程。
1岩浆成因锆石1.1岩浆成因锆石的晶体形态及其环带:岩浆成因锆石一般较为自形,为四方柱,四方锥,复四方双锥形,无色透明。
岩浆成因的锆石一般有振荡环带;在基性岩中由于成岩温度较高,微量元素扩散较快,环带较宽;在偏酸性岩石中由于成岩温度较低,微量元素扩散较慢,环带较窄且CL为亮色。
1.2岩浆成因的锆石地球化学特征:岩浆成因的锆石铀,钍含量比较高,铀钍比值较高(一般大于0.4)且REE分布较为均匀,HREE较为富集,正Ce异常,适度的Eu负异常;岩浆成因的锆石由核部至边缘ZrO2/HfO2减小而HfO2,UO2,ThO2含量增多1.3岩浆成因锆石包裹体矿物:岩浆成因的锆石结晶时难免会包含一些矿物和包裹体如金红石,磷灰石,熔体包裹体。
1.4岩浆成因锆石的拉曼光谱特征:岩浆成因锆石由核部至边缘拉曼峰强度减小并且Δ355值减小.图2 不同类型岩浆锆石的CL 图像(a) 辉长岩中的岩浆锆石; (b) 花岗岩中的岩浆锆石和残留核; (c) 花岗岩中的扇形分带锆石.(a) 引自赵子福等人[41] , (b)和(c)分别为大别山主薄源和北淮阳花岗岩样品(本文)图3岩浆型锆石从晶体核至边缘(1→5)喇曼光谱图(a)T9305; (b)9303; (c)M -y-1; (d)M -y-2Fig. 3Raman spectra from core to rim (1→5) ofmagmatogenic zircons2 变质成因锆石变质成因的锆石有三种类型:a 变质过程中新生成的变质结晶锆石,b 变质增生锆石(在原来锆石的基础上继续增长),c 变质重结晶锆石(在原来锆石的基础上重新结晶,晶体比较自形)2.1变质成因的锆石的晶形及内部特征:变质成因锆石的形态从他形到自形都有,一般他形较多,为卵形,不规则形状,晶棱圆滑,晶面有溶蚀。
金矿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引言金矿是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其存在与地球深部地壳变动有密切关系。
金矿成因矿物学是研究金矿产生的地质过程及相应的矿物组成的学科,而找矿矿物学是以矿物为指示标志来寻找金矿化点的方法。
本文将从金矿成因矿物学和找矿矿物学两个方面来探讨金矿与矿物学的关系及应用。
金矿成因矿物学金矿成因矿物学是研究金矿形成过程的科学,它通过分析和研究金矿矿物的形成机制和特征,揭示金矿形成的地质条件和演化历史。
1. 主要金矿矿物在金矿中存在着一些主要的矿物,如黄金(Au)、石英(SiO2)等。
黄金是金矿的主要矿石,其化学元素符号为Au,属于贵金属。
黄金以其独特的黄色、不锈蚀、延展性和韧性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珠宝、电子等领域。
石英是一种常见的硅酸盐矿物,其化学成分为SiO2。
在金矿中,石英往往与黄金共生,因为石英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受热性,能够在地壳变动的过程中保存黄金。
2. 金矿形成机制金矿的形成与多种地质作用有关,主要包括构造变化、岩浆活动、热液流体作用等。
构造变化是指地壳中发生的断裂、褶皱等变形,这些变形会导致地壳中的岩石和矿物重新分布。
金矿往往形成于构造变形的断裂和褶皱带附近。
岩浆活动是指地壳中的岩浆运动,通过岩浆的上升和冷却结晶,金矿可以在岩浆中形成或沉淀。
热液流体作用是指地壳中的热水或热气体与矿石接触或通过地下渗透而产生化学反应,形成金矿。
热液流体作用是金矿生成的主要方式之一。
找矿矿物学找矿矿物学是利用矿物学的知识和方法来寻找金矿化点的科学。
通过观察和分析矿物的特征,可以推断出潜在的金矿化区域。
1. 与金矿成因矿物学的关系找矿矿物学与金矿成因矿物学密切相关。
通过对金矿成因矿物学的研究,找矿矿物学可以了解金矿在地质过程中的形成机制和矿物组成,从而指导找矿工作。
2. 金矿指示矿物的特征金矿化过程中存在一些与金矿相关的指示矿物,如黄铁矿、黄铜矿、菱铁矿等。
这些矿物往往与金矿共生或伴生,通过观察这些指示矿物的存在和分布,可以推测出潜在的金矿化点。
矿物学中的矿物形态与矿物成因分析矿物形态是指矿物在自然界中的外部形状和结构。
它与矿物的晶体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以及生长环境密切相关。
矿物形态的研究是矿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矿物的鉴定和矿物成因的解析具有重要意义。
一、矿物形态的分类与特点矿物形态按照外部形状和内部结构的特点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结晶形态:矿物在生长过程中形成的晶体形状,通常由其晶体结构和生长环境共同决定。
结晶形态可以是具有对称性的完美晶体,也可以是不规则的晶体团块,甚至是无法分辨的微晶体。
2. 非晶态:一些矿物由于其结构的不规则性,无法形成明显的晶体结构,表现为非晶态。
典型的非晶态矿物包括玻璃、凝胶和胶态矿物等。
它们没有规则的外部形状,通常呈均匀的胶状或块状。
3. 斑岩体:一些矿物以岩石的形式存在,称为斑岩体。
斑岩体由于由多个矿物组成,其外部形态复杂,常呈不规则的块状或带状分布。
斑岩体的形成与深部岩浆的侵入和冷却有关。
二、矿物形态的成因解析矿物形态的成因与矿物的结晶机制、成岩作用以及地质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下面以几种常见矿物为例,进行矿物形态与成因的解析。
1. 方解石:方解石是一种常见的矿物,其晶体形态多为六面体或菱面体。
方解石的形成与碳酸岩溶解和沉积有关。
在碳酸岩地区,方解石常以伴生晶体的形式存在,受地下水循环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方解石晶体形态。
2. 方铅矿:方铅矿的晶体形态多为立方体,对称性明显。
方铅矿主要形成于矿床中的高温高压环境,其成矿过程与火成作用和热液作用有关。
在这些矿床中,方铅矿由于结晶速度较快,形成了规则的立方体晶体。
3. 磷灰石:磷灰石是一种磷酸盐矿物,其晶体形态多为柱状或板状。
磷灰石的形成与沉积作用和变质作用有关。
在沉积岩中,磷灰石常以颗粒或粘结物的形式出现;而在变质岩中,磷灰石则呈片状或柱状分布。
总之,矿物形态的分析能够帮助我们了解矿物的晶体结构、成岩作用以及地质环境,在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中具有重要意义。
金矿床中黄铁矿的成因矿物学特征摘要:黄铁矿是重要的载金矿物,其标型特征能够指示诸多成矿信息。
文中总结了金矿床中黄铁矿的形态标型、成分标型、晶胞参数特征、热电性特征以及成矿温度等信息,从中提取出各参数对黄铁矿成因的影响以及不同成因黄铁矿矿床的特征。
关键词:黄铁矿;成因矿物学1.黄铁矿的形态标型矿物的形态受其化学成分、内部结构及其地质环境的制约,记录了晶体发生、生长及变化的全部历史。
黄铁矿生长过程中随着粒径增大,表现为不同的晶形,最优位置的F 面{100}和次优位置的{210}和{111}面有不同消长趋向。
同时黄铁矿晶形还反映了形成时流体的性质,立方体{100}反映成矿流体中硫浓度不高,高温或低温环境。
五角十二面体{210}反映成矿流体为富硫的中温环境[3]。
从颜色来看,一般富金的黄铁矿多为浅黄色、黄色、暗黄色,而浅黄白色的黄铁矿含金量低。
2. 黄铁矿成分标型2.1主量元素标型主量元素S/Fe比值特征:黄铁矿的主元素中w(S)理论值为53.45%,w (Fe)理论值为46.55%[4],S/Fe理论标准值为2.00。
S/Fe<2 属于S亏损型[5];S/Fe>2属于Fe亏损型。
外生黄铁矿多硫而内生黄铁矿亏硫。
对于内生矿床中黄铁矿亏硫由多至少的顺序为:黄铁矿型铜矿床、多金属硫化物矿床→斑岩型铜矿床→低温热液矿床→与超基性岩有关的铜镍矿床→与火山作用有关的低温热液型高岭土矿床。
沉积成因的黄铁矿主要化学组分铁和硫含量与理论值相近或硫的含量略多,内生黄铁矿型铜矿床、多金属矿床中的黄铁矿与标准值相比亏硫[6]。
并且一般认为热液中铁含量增加可提高硫化物的溶解度,有利于热液从深部携带更多的成矿物质或在运移过程中溶解更多的有益组分,从而使金富集。
2.2 微量元素标型黄铁矿的微量元素及其含量是其主要标型特征之一,不同的成矿条件与地质作用,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其比值会有不同的变化。
黄铁矿中的微量元素包括两部分:一是呈类质同象替代形式进入黄铁矿晶格的元素,如替代Fe的Co、Ni元素和替代S的As、Se、Te等素[7];二是呈机械混入物形式存在于黄铁矿中的元素,如Au、Ag、Cu、Pb、Zn和Sn等元素[8]。
邯邢地区白涧矽卡岩型铁矿成因矿物学探究摘要:邯邢地区位于华北地质构造带中部,在地质历史长期的构造和演化过程中形成了多种铁矿类型。
本文以邯邢地区白涧矽卡岩型铁矿为探究对象,接受现代矿物学探究方法,探究其成因及矿物组合特点。
探究表明,白涧矽卡岩型铁矿是在地质构造活动的作用下形成的,主要成分为磁铁矿、非晶态硅、方解石、菱铁矿等。
其中磁铁矿是最主要的矿物组合,占据了矿石的绝大部分。
关键词:邯邢地区;白涧矽卡岩;铁矿;成因矿物学;磁铁矿一、引言邯邢地区铁矿资源丰富,其中白涧矽卡岩型铁矿是较为特殊的一种类型。
在地质演化长期的过程中,因地质构造的作用,形成了以磁铁矿为主要矿物的铁矿石。
本文旨在通过现代矿物学的探究方法,探究白涧矽卡岩型铁矿的成因及矿物组合特点。
二、样品采集及测试方法本文采集了邯邢地区白涧矽卡岩型铁矿样品,对其进行了鉴定、化学成分测试及现代矿物学探究。
测试方法主要包括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透射电镜等。
三、成因分析通过对白涧矽卡岩型铁矿样品的化学成分测试及现代矿物学探究,发现其形成与地质构造作用密切相关。
铁矿主要包括磁铁矿、非晶态硅、方解石、菱铁矿等矿物。
其中磁铁矿是最主要的矿物组合,占据矿石的绝大部分。
四、矿物组合分析通过元素分析及现代矿物学的探究方法,分析白涧矽卡岩型铁矿中的矿物组合。
其中磁铁矿是最主要的矿物组成,其次是非晶态硅、方解石、菱铁矿。
磁铁矿粒度细小,有明显的交叉结构,非晶态硅则呈现出纤维状,方解石和菱铁矿则呈块状。
五、结论与展望通过对邯邢地区白涧矽卡岩型铁矿的成因矿物学探究,得出其是在地质构造活动的作用下形成的,主要成分为磁铁矿、非晶态硅、方解石、菱铁矿等。
其中磁铁矿是最主要的矿物组合,其含量占矿石的绝大部分。
在今后的探究中,应进一步深度探究白涧矽卡岩型铁矿的成因及特征,为该区域的资源勘探及开发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六、总结邯邢地区白涧矽卡岩型铁矿的成因及矿物组合特点分析,为该地区铁资源的勘探及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