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安康水电站水工建筑物维护标准化管理

浅谈安康水电站水工建筑物维护标准化管理

浅谈安康水电站水工建筑物维护标准化管理
浅谈安康水电站水工建筑物维护标准化管理

浅谈安康水电站水工建筑物维护标准化管理

发表时间:2018-06-25T16:38:14.15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8期作者:王增利①方璞②

[导读] 摘要:水工建筑物维护项目实行标准化管理,将有利于项目有序开展,减少大量的重复性工作,提高项目实施的效率和质量。

(安康水力发电厂陕西安康 725000)

摘要:水工建筑物维护项目实行标准化管理,将有利于项目有序开展,减少大量的重复性工作,提高项目实施的效率和质量。标准化管理应从项目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根据维护项目实施的环境和技术特点,以企业的管理制度为保障,以激励和制度考核为手段,严格项目管理程序,规范项目管理行为,提升项目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项目管理的整体水平,促使水电站水工建筑物维护项目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实施。

关键词:水电站水工建筑物;维护项目;标准化管理

施工单位要根据不同维护项目所处的施工环境以及技术条件,编制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管理人员也要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全程的监管。此外还要强化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全面实现水电站中水工建筑物的高效率、低成本以及高质量施工。

一、标准化管理内涵

标准化管理分为五个部分的管理体系,分别是:造价管理、安全管理、项目管理、技术管理与质量管理。标准化管理的目标依据不同的对象变化而变化,比如说对于企业来讲,开展标准化管理就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储备技术与经验;对于工程项目来说,开展标准化管理是为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促使机构设置、管理模式、管理制度、管理内容、管理标准、管理流程以及评价机制能够趋向标准化方向发展。在工程项目中应用标准化管理,有利于革新管理模式与理念,规范管理流程,明确施工标准与维护标准,分工明确,有效实现内部控制。通过开展标准化管理,可以对各个维护项目进行设计与分析,并从中找出管理存在的漏洞与问题,继而优化管理方法与内容,从而有效提高水电站水工建筑物的项目维护管理水平。

二、安康水电站水工建筑物维护的管理现状

1重视程度不高

安康水电站属于国家“七五”重点建设项目,设计于70年代,建成于90年代初期。受当时施工工艺和管理水平影响,建设质量不高,原来注重水电站机电设备的维护与改造,而疏于水工建筑物深度维护。由于维护水工建筑物重视程度不足,在实际过程中,对于维护的施工工艺也相对简单,施工方案也比较粗略,也就无法展开系统的、科学的、详细的维护工作。很多时候由于施工人员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因此即使有施工图纸,也无法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来维护,直接导致维护工作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2施工管理不够专业

由于专业维护人员与管理人员的缺乏,造成水工建筑物的施工规范、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安全等方面都无法进行严格的管理。再加上加上施工人员技术水平较低,不能完全吃透技术方案,按工民建工艺进行维护施工,从而造成水工建筑物的维护施工质量不高。 3施工质量意识淡薄

在对维护项目进行施工时,施工人员大多没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工作责任感与质量意识,因此没有对施工材料、施工工艺以及施工设备进行严格的检查,使得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在验收维护项目时,对于质量问题也没有进行仔细的审核与严格的把关,因此致使后期的维护频率、维护成本与维护难度增大。

三、开展标准化管理的有效策略

1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首先要明确水工建筑物的具体维护内容,各司其责,分工明确,管理人员要对维护项目展开全过程的监督管理。从资料收集到维护项目实施,从竣工结算到资料归档都要仔细审核。并且还要注意协调解决好各方的利益与矛盾,从而确保维护项目的顺利展开。其次要理顺各个管理部门的关系。一般来讲,要通过分析各个部门所负责管理的内容以及流程来理顺他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加强各个管理部门的交流与联系,促进内部的和谐与稳定发展。最后还要对维护项目中的任何文档与资料实行标准化管理,使资料与文件的格式与内容都趋向于标准化管理。与此同时还要健全业绩考核机制与奖惩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感,树立责任意识,从而提高水工建筑物维护施工质量。 2确立标准化工作流程

在项目立项之前,根据水工建筑物运行状况编制项目建议书;立项之后,明确项目要解决的问题和预期要达到的效果,组织相关人员勘察现场,讨论具体施工方法和工艺,编制技术方案,确定项目实施计划、工期和质量要求;技术方案和费用确定后,组织招标和施工合同签订;项目开工之前,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一定要完整,工作流程要规范化,尤其要按照维护项目所想达到的预期目标确定工作标准,明确各个工种的职责与范围,并将工作标准落实到细节处,来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施工方案通过审核后,组织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检查施工方前期准备和现场措施情况,签发开工令;项目开工后,负责组织相关人员检查到场材料的质量情况,做好工程的工序验收和隐蔽验收,按照计划要求控制项目工期,发现施工质量和安全方面的问题及时解决;项目完工后,组织相关部门人员进行竣工验收、资料归档、项目资金拨付等。

3严控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主要考量的方面有:依据水工建筑物的类型,考量技术工艺的适用范围;该技术工艺实施所需要的基本材料、器械等以及所需物资的各项参数;技术工艺实施的具体工作流程;技术工艺的基本要求以及操作方法;在施工中对突发情况的预防以及解决策略;控制整体施工质量的有效途径。因为水电站有不同类型,其分布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经济规模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因此遇到的问题也不一样。比如在北方冬天的水电站中,水工建筑物都会发生结冰现象。因此技术标准不仅要遵守我国规定的规范化技术标准,还要运用机械设备以及施工技术的工艺水平来促进技术标准得以实现。

4加强现场管理,确保施工有序进行

只有加强现场管理,才能对水工建筑物的维护项目落实好严格的标准制度,促进施工的有序进行。此外还要根据不同维护项目的具体情况来进行管理,围绕标准化管理的五个体系对各环节展开监督管理,保障施工的安全性,规范施工的流程与施工工序,有效解决现场中各方的利益与矛盾,促进施工有序稳定的展开。管理人员对于常用的施工方法,比如挖填土方、混凝土浇筑、渗漏水处理等,都需要审核是否严格按照DL/T57442001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的,以此来确保施工现场各环节都能按照规章制度有序进行。

常用地基的处理方法

常用地基的处理方法 【摘要】 给大家推荐一个常用地基处理的资料。 【关键词】 序言、地基的处理的主要方法、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 序言 基础是建筑物和地基之间的连接体。基础把建筑物竖向体系传来的荷载传给地基。从平面上可见,竖向结构体系将荷载集中于点,或分布成线形,但作为最终支承机构的地基,提供的是一种分布的承载能力。 如果地基的承载能力足够,则基础的分布方式可与竖向结构的分布方式相同。但有时由于土或荷载的条件,需要采用满铺的伐形基础。伐形基础有扩大地基接触面的优点,但与独立基础相比,它的造价通常要高的多,因此只在必要时才使用。不论哪一种情况,基础的概念都是把集中荷载分散到地基上,使荷载不超过地基的长期承载力。因此,分散的程度与地基的承载能力成反比。有时,柱子可以直接支承在下面的方形基础上,墙则支承在沿墙长度方向布置的条形基础上。当建筑物只有几层高时,只需要把墙下的条形基础和柱下的方形基础结合使用,就常常足以把荷载传给地基。这些单独基础可用基础梁连接起来,以加强基础抵抗地震的能力。只是在地基非常软弱,或者建筑物比较高的情况下,才需要采用伐形基础。多数建筑物的竖向结构,墙、柱都可以用各自的基础分别支承在地基上。中等地基条件可以要求增设拱式或预应力梁式的基础连接构件,这样可以比独立基础更均匀地分布荷载。 如果地基承载力不足,就可以判定为软弱地基,就必须采取措施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软弱地基系指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在建筑地基的局部范围内有高压缩性土层时,应按局部软弱土层考虑。勘察时,应查明软弱土层的均匀性、组成、分布范围和土质情况,根据拟采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提供相应参数。冲填土尚应了解排水固结条件。杂填土应查明堆积历史,明确自重下稳定性、湿陷性等基本因素。 在初步计算时,最好先计算房屋结构的大致重量,并假设它均匀的分布在全部面积上,从而等到平均的荷载值,可以和地基本身的承载力相比较。如果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大于4倍的平均荷载值,则用单独基础可能比伐形基础更经济;如果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小于2倍的平均荷载值,那么建造满铺在全部面积上的伐形基础可能更经济。如果介于二者之间,则用桩基或沉井基础。 地基的处理的主要方法 利用软弱土层作为持力层时,可按下列规定执行: 1)淤泥和淤泥质土,宜利用其上覆较好土层作为持力层,当上覆土层较薄,应采取避免施工时对淤泥和淤泥质土扰动的措施; 2)冲填土、建筑垃圾和性能稳定的工业废料,当均匀性和密实度较好时,均可利用作为持力层;

水工建筑物的维修与养护

论水工建筑物的养护与维修 摘要:本文本着“养重于修,修重于抢”的精神,对水工建筑物的养护与维修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争取做到“小坏小修,不等大修,随坏随修,不等岁修”,以保证建筑物始终处于完好的工作状态。 关键词:水工建筑物养护维修 随着中国水利的快速发展,相对于水工建筑物的建造,它们的维修与养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保证水工建筑物的正常运行,我们应该对建筑物进行长期的养护与维修,以使的建筑物始终处于完好的工作状态。 一.水工建筑物的养护 1.土坝的养护 土坝是有散状的土石料填筑而成的挡水建筑物,因此容易受外力的影响而发生破坏。 1.1.对坝面的养护 对老鼠、白蚁等造成的生物破坏,应该将洼坑、凹面及时填平,并设法捕捉害兽和白蚁,防止造成进一步的破坏;对高温干旱使坝面产生的裂缝,应及时填补,防止渗流造成冲刷等危害。 1.2.对护坡的养护 对草皮护坡,应及时在春季补种或更新草皮,干旱季节要对草皮洒水养护;对干砌石护坡,应按时检查,对松动的石块进行加固,对损坏的石块进行更换;对浆砌石护坡,有砂浆填缝的地方,要去除松动部分,重新灌以饱满砂浆;对混凝土护坡,要注意对剥落地方进行打毛、冲洗、刷素水泥浆打底等处理。 2.混凝土以及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养护 由于受到环境温度、湿度以及基础约束的影响,混凝土建筑物容易产生裂缝。对表面裂缝,我们应该及时填补裂缝,防止裂缝深层贯穿;对于较深的裂缝,可以采用灌浆或上部开挖回填,下部灌浆的方法处理并在混凝土表面采取可靠的保温保湿防护措施。水流对混凝土面的磨损、冲刷等现象,应在每次定期检查中进行观察,对蜂窝、麻面甚至出现过孔洞的部位,注意其变化情况是否产生渗水现象、伸缩缝、沉陷缝止水设施,发现有损坏要予以处理。 3. 其他建筑物的养护 对于钢结构的养护,定期除锈,在表面涂抹油漆等物质;按时检查螺丝等是否松动,焊缝是否变形;定时启动闸门,防止泥沙淤积。 对于木结构的养护,应保持其干燥,进行防腐、防潮、防虫处理。定期检查。填补虫蛀的地方,并及时涂油漆或沥青;对损坏的构件,及时更换。 对于启闭机械和动力设备的养护,必须按照经常养护,随时维修,定期给转动部分加润滑油。 对北方寒冷地区建筑物的养护,应该加强其抗冻性,及时填补裂缝。还可以人工破冰,采用电热设备防止门槽冻结等。 二.水工建筑物的维修 1.土坝的维修

路基软基处理常用方法

软土路基稳固剂表层处理施工工艺 软土路基表层排水施工工艺 表层排水法是软土路基表层处理的一种方法,它是通过所开挖沟槽或盲沟及透水性好的砂砾或碎石等材料排除地表水,以达到提高地表强度、防止地基局部剪切变形、保证施工机械作业的作用。 适用范围 (1)表层排水法用于地表面极软弱的情况,对土质较好因含水量过大而导致的软土地基。 (2)可作为既有建筑和新建建筑的地基排水固结之用,也可作为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高速公路等地表渗水处理用;可作为施工中的临时地表临时固结措施,也可用于永久建筑物的地基加固、防渗处理。 工艺原理 表层排水法用于地表面极软弱的情况,对土质较好因含水量过大而导致的软土地基,在填土之前,地表面开挖沟槽,排除地表水,同时降低地基表层部分的含水率,以保障施工机械通行。为了发挥开挖出的沟槽在施工中达到盲沟的效果,应回填透水性好的砂砾或碎石。 原理作用 路基基底一旦遇水浸泡,基底土将软化,引起新的沉降变形。地表排水固结是通过开挖排水沟排除地表中的水,使其固结,提高地表达到承重强度,防止地基局部剪切变形,保证施工机械作业;同时尽可能把填土荷载均匀地分布于地基上。 工艺流程 表层排水施工工艺流程详见图1。 砂(碎石)垫层施工工艺 不合格 不合格 图1 表层排水施工工艺流程图

地基上填筑砂(碎石)垫层是常用的一种工艺。它是利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的中粗砂或碎石、砾石等,经分层夯实,作基础的持力层,可提高基础下地基强度,降低地基的压应力,减少沉降量,加速软土层的排水固结;在软土层顶面铺设一层砂垫层,主要起浅层水平排水作用。 适用范围 (1)一般适用于3.0m以内的软弱、透水性强的粘性土地基,不适用于加固湿陷性黄土和不透水的粘性土地基。 (2)路堤高度小于两倍极限高度,软土表面无透水性低的硬壳。 (3)软土层不很厚,或虽稍厚,但具有双面排水条件。 (4)当地有砂可取,运距不远。 (5)有较长的工后固结沉降时间。 工艺原理 砂(碎石)垫层就是利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的中粗砂或碎石、砾石等,经分层夯实,作为基础的持力层,提高基础下地基强度,降低地基的压应力,减少沉降量,加速软土层的排水固结。在软土层顶面铺设一层砂垫层主要起浅层水平排水作用,在路基荷载作用下将软基中的固结水通过砂层排入路基边沟。砂层对于基底应力的分布和沉降量的大小虽无显著影响,但可加速沉降发展,缩短固结过程。 工艺流程Array 图1 砂砾垫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水工建筑物施工中的软基处理研究 陈水胜

水工建筑物施工中的软基处理研究陈水胜 发表时间:2018-07-02T10:26:12.18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期作者:陈水胜朱李春杨北胜陈利雄令凡冯震华通讯作[导读] In dealing with this problem,we should first solve the two major problems that beset the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广东广州 510300 摘要:软土地基和硬土相比,具有较大含水量、较强压缩性、较大孔隙性、较强韧度等特点,同时透水性非常差。作为水工建筑物的地基,这种地基会造成沉降快、排水固结慢,稳定性差的现象发生,造成水工建筑物的质量不合格。因此,需要采取相关处理措施,提高水工建筑物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关键词:水工建筑物;施工;软基处理 Study on Soft Ji Treatment in Construction of Hydrographic Buildings 【Summary】Compared with hard soil and soft soil,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reater water content,stronger compressibility,greater porosity and toughness.At the same time,water permeability is very poor.As the foundation of hydraulic building,this foundation will cause fast settlement,slow consolidation of drainage and poor stability,resulting in unqualified quality of hydraulic building.Therefore,relevant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improve the bearing capacity and stability of hydraulic buildings. 【Key words】Hydrographic buildings;Construction;Soft Ji preface The hydraulic building is mainly a dam body.Because of the huge pressure,the construction personnel need to deal with the soft soil foundation strictly.Because of the bad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construction personnel have developed a variety of methods to deal with soft foundation problems.Furthermore,the stability of the whole hydraulic building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sign. 1 Policy responses 1.1 Land conversion Land exchange is a common metho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Becaus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uilding is in the position of the river,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is usually soft clay or silt,etc.Therefore,in order to deal with soft foundation effectively,it is necessary to use soil conversion method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is relatively simple.In particular,the silt layer contained in the soft foundation is excavated by construction machinery,and then the new sand loam is replaced with the dredged mud pit until the design elevation is reached.In addition,it is also applicable to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oo tight construction time,while encounter soft foundation.In order to ensure that the new soil can be effectively combined with the old soil after replacement,the construction personnel in the excavation,must be connected to the surface shavings,but also need the project master to formulate a supporting construction plan,that is,the main four steps,because the soft foundation is silt,so containing a lot of water,the construction personnel need to drain water before excavation.The second is to use construction machinery to dredge the silt out,but it i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when the excavation to the holding layer,can stop,and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the new soil can be filled with the perfect connection with it later,in the excavation process,the interface surface needs to be shaved.Third,after replacing the filling,the construction machinery such as bulldozer will be rammed,generally by the construction machinery on the surface of the ground back and forth about 10 times.The final step is to ensure that the foundation structure can be stronger,but also to add soil into it. 1.2Pile Foundation Method In the course of foundation construction,if the thickness of silt has already exceeded 4 meters,it needs to be treated by pile foundation method.However,before using this method,the construction personnel must first make a careful study of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and then make a specific construction plan to guide the construction.According to the thickness of silt,the authors mainly give som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pile foundation.First,when the silt thickness is about 4 meters,cement lime pile can be used to treat soft foundation.In addition,the method is beneficial to improve the anti-seepage force of the foundation.In addition,the method can enhance the anti-seepage strength of the foundation.The cement lime pile usually has a diameter of 400 mm and a distance of about 1.5 m per pile.To ensure that it can be effectively reinforced,the pitch should be adjusted appropriately with the diameter of the pile,followed by the need to continue ramming the prefab when the silt reaches a depth of about 6 M until the surrounding soil is free of squeezing.Now stop ramming deep.When the thickness is close to 10 meters,it is necessary to drill the same hole into the hard soil for grouting.I'm sorry.Finally,when the thickness of the silt is more than 10 meters,levitation pile is needed to increase the compactness of the silt and increase the bearing capacity.In addition,the following principles should be followed in determining pile length:the depth of the full section of the pile end into the holding layer should not be less than 2d for clay and silt,less than 1.5d for sand and less than 1d for gravel.When there is a weak underlying layer,the thickness of the hard holding layer below the pile foundation should not be less than 4d. 1.3 Optimization of structure If a soft foundation is encountered during the processing of soft base,it is necessary to use the optimization method.This can solve this problem effectively.If the hydraulic building is smaller,the floor area of the foundation can be increased during construction,and the pressure of the foundation can be reduced.If the building is large,the empty box floor is required.This method mainly u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force and pressure to realize the treatment of soft base,so it mainly li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ase plate of the structure.In general,the design of the structure is a plate girder type structure,which controls the outer edge of the base plate,thus increasing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the entire base plate.At the same time,horizontal and longitudinal girder structures are required in the middle of the base plate to reduce the weight of the entire base and slow down the sinking rate。In addition,there are

水工建筑物维护管理制度

Q/LDL 206016—2014 云南华电鲁地拉水电有限公司企业标准水工建筑物维护管理制度 发布时间:实施时间: 云南华电鲁地拉水电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为规范企业行为,提高企业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按照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云南华电鲁地拉水电有限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云南华电鲁地拉水电有限公司水工部 本标准起草人:徐磊 本标准校核人:张宽富 本标准审查人:魏永新、曾蜀云、王文学 本标准批准人:唐世来

目次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管理职责 (1) 4 总则 (2) 5 水工建筑物缺陷管理制度 (2) 5.1 水工建筑物缺陷的分类 (2) 5.2 水工建筑物缺陷处理的基本程序 (2) 5.3 水工建筑物维护工程的验收 (2) 5.4 水工缺陷待消缺的管理 (3) 5.5 水工建筑物缺陷技术台账管理 (3) 6 检查与考核 (4)

水工建筑物维护管理制度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工建筑物维护基本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鲁地拉水电厂水工建筑物的维护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使用与本标准。 3 管理职责 3.1 维护人员职责 (1)负责定期对水工建筑物及水工建筑物附属设施进行详细检查,及时发现水工建筑物的缺陷。 (2)负责对发现的水工建筑缺陷做好详细的记录和统计。负责对缺陷进行专项检查、整理资料、提出对缺陷的初步评价和处理建议并及时向部门领导汇报。 (3)负责做好水工建筑物缺陷资料的记录、资料保管、存档工作。负责对发现的水工建筑物缺陷进行监视和观测,及时掌握缺陷的最新情况并向部门领导汇报。 (4)对水工建筑围护和修后的效果提出评价意见并上报维护班组长。 3.2 维护班班长职责 (1)负责组织、安排水工建筑物日常维护、修理和缺陷消缺工作。 (2)负责水工建筑物维护工程的监理和验收工作。负责监理“水工建筑物缺陷记录本”。(3)负责组织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预防或组织水工建筑物缺陷恶化或扩大,以保证水工建筑物安全。 (4)负责提出水工建筑物缺陷的处理方案,经审定批准后组织实施。 (5)负责组织对水工建筑物进行专项检查及年度详查,评价水工建筑物的运行状况,提出处理意见,制定水工建筑物维护计划,报公司审批。 (6)负责及时通知、安排、检查、督促维护人员对水工建筑物进行维护、修理和缺陷消除。(7)负责上报各种技术措施、施工方案、安全措施、工程预算、工程决算及竣工图纸等有关工作。 (8)负责重要水工建筑物维修材料的部分储存,以备在非常情况下使用。

一建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自测题含答案

一建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自测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当建筑物基础下的持力层比较软弱,不能满足上部荷载对地基的要求时,常采用()来处理软弱地基。 A.换土垫层法 B.灰土垫层法 C.强夯法 D.重锤夯实法 2.地下水位较低,基槽经常处于较干燥状态下的一般粘性土地基的加固可采用()方法来处理地基。 A.换土垫层法 B.灰土垫层法 C.强夯法 D.重锤夯实法 3.对于高于地下水位0.8m以上稍湿的粘性土、砂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分层填土地基,常采用()来处理软弱地基。 A.换土垫层法 B.灰土垫层法 C.强夯法

D.重锤夯实法 4.用起重机械将重锤吊起从高处自由落下,对地基反复进行强力夯实的地基处理方法是()。 A.换土垫层法 B.灰土垫层法 C.强夯法 D.重锤夯实法 5.强夯法所用起重机械的重锤重量一般为()。 A.8~40 B.8~30 C.9~30 D.9~40 6.强夯法一般是用起重机械将重锤吊起到()m高处自由落下。 A.10~30 B.10~40 C.6~30 D.6~40 7.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简称()。 A.CFP桩 B.CFG桩 C.CFD桩 D.CPG桩 8.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是处理()地基的一种新方法。 A.软弱 B.次坚硬 C.坚硬 D.松散 9.深层密实法中的振冲法又称()。 A.振动冲洗法 B.振动水冲法 C.振动密实法 D.震动夯实法 10.振冲桩适用于加固()地基。

A.软弱黏土 B.次坚硬的硬土 C.坚硬的硬土 D.松散的砂土 11.深层搅拌法是利用()做固化剂。 A.泥浆 B.砂浆 C.水泥浆 D.混凝土 二、多项选择题 1.地基处理就是为了()。 A.对地基进行必要的加固或改良 B.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 C.提高建筑的抗震等级 D.保证地基稳定,减少房屋的沉降或不均匀沉降 E.消除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提高抗液化能力 2.下列属于常用的人工地基处理方法的有()。 A.换土垫层法 B.重锤表层夯实 C.排水灌浆法 D.强夯、振冲、砂桩挤密法 E.深层搅拌、堆载预压、化学加固法

水工建筑物运行及检修规程

水工建筑物运行及检修规程 1. 总则 1.1 目的 为保证水利工程站水工建筑物的正常安全运行,加强邵阳市大圳灌区管理局麻林水利工程管理 站水工建筑物的巡视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消除危及水利工程站安全运行的各种缺陷和隐患,特制定本规程。 1.2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水工建筑物主要包括大坝、厂房、泄水闸、坝顶公路桥、护坡、进水压力管道、尾水渠、和公路系统等。 本标准以国家近期颁发的规程、规范和政策法规为依据,适用于麻林水利工程管理站运行控制、 养护维修、改造和项目建设工作。当有关条件发生较大变化时,应重新修订本制度。 2引用文件及标准 《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78号) 《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3号) 《农村水电站技术管理规程》(SL529—2011) 邵阳市大圳灌区管理局麻林大坝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3基本要求 3.1水工维护人员必须按其职务及工作性质,熟悉本规程的全部,并严格执行。 3.2 本规程在现场中的贯彻责任由水工维护人员和各值班人员负责。 3.3水工建筑物按其运行性质分为库区两岸防洪建筑物、挡蓄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尾水渠。各段应有桩号标明,各主要设备应有明显的涂漆编号。 3.4 水工建筑物日常维护与小修工作归水工值班员负责。水工建筑物的维修,由站领导统一编制计划进行大修。 3.5水工维护人员一般应配备下列工具和材料: 3.5.1夜间巡视的照明工具、工作手套、雨具等; 3.5.2 清污耙、锄头、洋镐、山锄、土箕、扁担、撬棍、八磅锤、木夯、大小绳索、竹篙、雨衣、雨鞋等用具。上述工用具,由水工维护人员个人保管或站保管,并列出工用具清单由站领导批准执行。 3.6 水工维护班要配足堵塞压力钢管漏水的材料,如适量水泥、环氧树脂、止水盘根、各种规格螺丝、螺帽、扁铁、垫片等,以及扳手、铁锤等器材工具,用完应及时补充 4水工建筑物的运行 4.1 水工建筑物检查项目及标准 4.1.1 大坝:坝身、消力池、海漫、尾水渠等重要水工建筑物及结合部要完整牢固、无缺口,无滑动

水工运行维护规程资料

水工运行维护规程 1范围 1.1本规程规定了电厂水工建筑物运行维护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1.2本规程适用于电厂水工建筑物维护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对水工建筑物的运行维护管理。 2引用文件和资料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程,然而,鼓励根据本规程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 《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管理规定》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2005年1月 《水电站大坝安全检查施行细则》部颁 1998年8月 《混凝土坝养护修理规程》 SL230-98 《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 SL25-92 《水工预应力锚固施工规范》 SL46-94 《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L47-97 《水工碾压混凝土试验规程》 SL48-94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 SL62-94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 SL176-96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 SL223-99 《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标准》 SD108-83 《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SDJ212-83 《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12-2000 《水电水利工程爆破施工技术规范》 DL/T5135-2001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DL/T5144-2001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 DL/T5148-2001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 DL/T5150-2001 《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 DL/T5151-2001 《电厂水库调度方案》 3.术语与定义 3.1术语 3.1.1维修:大坝在设计运行条件下的维修,包括结构物和设备

机房管理规定

机房管理规定 (2011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证机房内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使其运行质量满足我司使用需求,规范机房日常管理,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合用于北京**有限公司及各市分公司管理的交换机房、网络机房、数据机房、信息系统机房、供配电机房等。 第三条各级维护及操作人员应严格按本制度的规定执行。 第四条本规定的解释权和修改权属于**有限公司技术部。 第二章机房环境要求 第五条机房建筑、外部环境、走线、接地、照明、温度、湿度等应达到确保机房内设备正常运行的标准,不得存在危害系统正常操作或运行的因素。第六条机房应密闭,机房内由于外接线缆等各种原因造成的孔洞应完全封堵,并做好防水、防火、防潮、防虫等措施。 第七条平时注意保持机房环境的整洁卫生,保持正常通风和防止不良气体及灰尘侵入,每月应进行清洁。设备的四周应留有足够的散热空间,避免阳光直射。 第八条机房应配置常用工具、常用仪表、配备温、湿度计以及温度、湿度告警设备。 第三章机房设备管理制度 第九条机房内设备须按照相关标准化机房要求和相关规定布置,主设备总体布局按照系统功能划分。对于在建工程的设备应按经审核批准的工程设计文件放置,其他设备放置应向当地机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完成审批手续后方可放置,不得随意放置。 第十条机房人员必须熟知机房内设备的基本安全操作和规则。

第十一条应定期检查、整理硬件物理连接线路,定期检查硬件运作状态(如设备指示灯、仪表),定期调阅硬件运作自检报告,从而及时了解硬件运作状态。 第十二条禁止随意搬动设备、随意在设备上进行安装、拆卸硬件、或随意更改设备连线、禁止随意进行硬件复位。 第十三条禁止在服务器上进行试验性质的配置操作,需要对服务器进行配置,应在其它可进行试验的机器上调试通过并确认可行后,才能对服务器进行准确的配置。 第十四条对会影响到全局的硬件设备的更改、调试等操作应预先发布通知,并且应有充分的时间、方案、人员准备,才能进行硬件设备的更改。 第十五条对重大设备配置的更改,必须首先形成方案文件,经过讨论确认可行后,由具备资格的技术人员进行更改和调整,并应做好详细的更改和操作记录。对设备的更 改、升级、配置等操作之前,应对更改、升级、配置所带来的负面后果做好充分的 准备,必要时需要先准备好后备配件和应急措施。 第十六条不允许任何人在服务器、交换设备等核心设备上进行与工作范围无关的任何操作。未经上级允许,更不允许他人操作机房内部的设备,对于核心服务器和设备的 调整配置,更需要经主管领导同意后才能进行。 第十七条要注意和落实硬件设备的维护保养措施。 第四章机房安全防范制度 第十八条机房必须按照通信机房消防要求安装消防、报警等消防措施,机房内材料、设施使用防火(阻燃)耐用材料;消防通道应保持畅通,不可放 置杂物。 第十九条机房内各种灭火器材应定位放置,随时保持有效,应加强对消防设备使用功能的培训,保证工作人员人人会使用。机房内一旦发生火情,值 班人员应按规定流程进行处理,并立即上报。 第二十条机房内若无特殊需要,严禁使用明火,如确实因工作需要动用明火,必须由所在部门向公司具有安保职能的部门提出申请,填写《动火作业证》,在得到批准并采取相应严密措施后,派防火监督人员到现场,方可动用明 火。 第二十一条机房内严禁吸烟,严禁存放和使用易燃易爆及腐蚀性物品。 第二十二条机房内严禁使用电炉、电热棒、电热杯等电器,严禁随意拉接电源

水工建筑物施工软基处理 郭靖

水工建筑物施工软基处理郭靖 发表时间:2018-11-14T12:39:45.69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作者:郭靖 [导读] 摘要:软土地基主要是指含水量非常大,压缩性强并且韧度也比较大的地基,这种地基透水性较为突出,软土地基建筑物在长时间的使用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沉现象,排水效果差,对于整个建筑的发展影响较大。 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天津 300250 摘要:软土地基主要是指含水量非常大,压缩性强并且韧度也比较大的地基,这种地基透水性较为突出,软土地基建筑物在长时间的使用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沉现象,排水效果差,对于整个建筑的发展影响较大。面对这样的问题就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软土地基处理,减少安全隐患和质量隐患,由此本文对水工建筑物施工的软土地基处理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水工建筑物;施工;软基处理 引言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软基基础(以下简称软基)问题就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为了确保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就必须对软基处理技术进行不断地提升和优化。 1水工建筑物施工软基特点 1.1软基含水量多 软基的透水性不强,特别是抗剪强度比较低,软基内部的空隙大,含水量明显要高于其他土层,其含水量最少30%、最高可达到70%。软基压缩性高、透水性弱以及抗剪强度差等特点,给工程的施工造成了极大困难,影响了路面的承载能力。在软基上进行工程建设,对于施工进度以及工程质量必然造成影响。所以,积极解决软基问题就成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核心问题。 1.2软基渗水力差、固结很慢 软土的含水量要远远高于其他土层,有时候含水量高达70%,所以其渗水能力必然差。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土进行加固处理,必然对固结处理有极大的影响。如果固结的速度太慢,势必会影响到软基的稳定性。那么在水利施工中,如何加快软基固结施工是个难题。此外,就软基土壤的构成成分而言,存在着不单一性;在这种土壤中,有时候还存着一些有机质,有机质的存在常常会造成排水管堵塞,影响对软土层中水分的有效处理,进而极有可能导致出现塌方等严重问题。 2软基处理技术在水工建筑物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阶段的水利施工过程中,对于软基的处理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程度和关注度,针对软土特性所做的补救和强化处理措施没有得到认真、全面的执行和落实,造成水利工程项目的后续施工环节中经常由于地基引发的安全风险而被迫暂停,极大的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进度和规定周期内的施工任务的顺利开展,也缺乏必要的施工质量监管机制的运转来督促施工人员做好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形成很多安全隐患,而且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理。希望相关的问题能够在今后的水利施工中得到相关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加强质量监管,克服软土层的先天不足,采用合理的方式来进行加固,提高其抗压性能和强度指标。 3水工建筑物施工软基处理要点 3.1换填管埋法 当前在水利施工过程中采取换填管理法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软基处理方法,能够全面提升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换填管埋法主要是将软基中的软土土层换填,通过砂石、碎石等硬度较强以及各类低压缩性材料进行填充,这样不仅能够起到良好的加固作用,还能使得填充材料与土层进行融合,避免材料与土层以及材料和材料之间含有较多空隙,不断夯实地层。 3.2排水预压法 目前软土基层中的土层实际含水率较高,主要是由淤泥构成,针对此类土壤当前需要将软基层中水分排出,以此能够提升软基的强度。当前相关施工技术人员可以采取预压法、降水预压法等来压缩软基当中含有的水分,使得土层实际抗压性能够有效提升,这样会使得软土地基自身的变形性和压缩性得到有效控制,从而使得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有效提升。 3.3化学固结法 将化学固结法应用到水利施工过程中,提升软基处理质量。当前化学固结法是由多个构成要素组成的,其中主要有灌浆法、高压喷射注浆法、深层搅拌法等。比如当前大多数施工单位会将各类建筑材料进行混合,然后进行搅拌,搅拌活动结束之后的材料全部铺垫在软土地基的最底层,此类混合材料与空气发生接触之后,能够产生相应程度的化学反应,使得材料出现固化现象,使得软土实际硬度提升,提高了软土地基实际性能。 3.4桩基法 水工建筑物在淤泥地基当中建立起来,土层的厚度一般在3m左右,因此可以使用桩基方法,桩基就是使用打桩的方式对建筑物进行加固处理。这种技术是在了解建造地区土壤的基础上实施的,然后按照不同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方案,添加施工所需要的材料。若是淤泥土层的厚度在3m以上,5m以下就可以使用水泥石灰装的方式进行加固,另外,运用水泥和石灰水的方式吸水,通过加热之后的基本功能做好稳固性处理,能够极大的增强土壤的密实程度。利用这些方案对于地基的承载能力也有强化作用,极大的增强建筑物的防渗透能力。若是使用水泥灰会装,桩的直径要在300mm以上,500mm以下,每一个桩的距离也在1m左右。常见的,桩径若是大那么桩之间的距离需要减少,这样不仅仅承载力提升,比较科学和美观。桩在达到持力层的时候就需要对桩进行更多布设,可以使用梅花形状的布设方法,由此使地基更加稳定。若是淤泥的土层在5m以上,7m以内就可以使用预制桩的方式进行打硬处理,当做是承载台。若淤泥在7~10m,可以选择关注打桩的方式,当做是承载台。10m以上就可以运用悬浮桩,提升淤泥图层的密实程度,由此产生更多的摩擦力度,也能够提升承载力度。 4切实提升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技术对策 4.1切实注重工程实地勘验,强化专项技术方案制定 为确保水利工程软基处理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实地勘验,紧密结合水利工程的实际,针对性的制定软基施工处理方案。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软基情况的调研,除了采用传统的方法,比如取样检测法、现场分析法之外,还要结合其实际检测和分析得到的数据,利用现代科技的力量,更加精准地掌握地基的实际情况。例如将所有的实测数据输入BIM系统之中,结合系统

机房服务器托管管理规范

机房服务器托管管理规范 一、综述 为加强总部机房内服务器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确保公司各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并合理的分配服务器群的管理、维护工作,使公司内部服务器在良好的运行环境下,其资源得到安全、科学、有效的利用和调配,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SAP部门、华为部门、公司办公系统或其他应用软件等已托管在机房的服务器及以后新增的服务器,但不包括公司OA、FTP等在西安机房的服务器。 本规范对服务器托管流程、托管管理办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二、服务器托管申请流程 各部门及财务部门的服务器在机房物理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均可托管于总部机房进行管理。 部门需要托管服务器时须填写《服务器托管申请表》(附件1),并按以下流程进行审核。流程图如下所示: 三、服务器托管管理办法 公司服务器的可分为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两大类。数据库服务器的一般采取大集中共享的原则,机房负责分配数据库用户资源和访问控制方式;应用服务器一般是部门自己搭建单独的服务器或在虚拟机上分配安装虚拟机,机房负责分配虚拟机资源和访问控制的方式。以上两种类型的服务器都以托管的方式放在总部机房交于信息管理中心管理。 信息管理中心负责设备物理位置的摆放、跳线的分配、IP地址的分配、网段划分、网络流量监控、域名解析等的统一管理,部门不得以任何理由干预信息

管理中心的统一管理。信息管理中心人员保证设备物理安全、网络畅通。部门人员后期不得擅自改变托管服务器的位置摆放、带宽占用、服务器IP地址、存储空间使用等。 各部门须保证托管于机房服务器的运行及提供的各项服务不得干扰或危害机房正常通信和其他服务器的正常使用,不得影响公司办公网的整体正常稳定运行。 为了总部机房的线路和服务器摆放整齐、规范,原则上托管于总部机房的系统必须是相对稳定的系统。正在开发和调试的系统不得托管于机房内;中途需要重新开发和修改的系统需在更改前书面通报信息管理中心,并在双方商定好修改方案后方可进行修改。 各部门对其托管于机房的服务器所有版权授权(许可/使用权)的合法性负完全责任,各部门须自己做好操作系统的升级、托管容器的升级、服务的升级、安全措施的升级,以及操作系统的备份、服务的备份、数据库的备份及其他相关数据的备份。 在没有和信息管理中心交接完成的情况下,对服务器系统、应用和生产数据的备份、服务器安全、稳定负完全责任。 各服务器在运行期间,若使用的各类软硬件资源如超出总部机房现有的承受能力或影响其他服务器的正常运行,服务器隶属的部门必须自行采取措施限制其资源占用情况,并接受信息管理中心的监管,否则信息管理中心有权利根据影响,不予管理或取消管理。 特殊情况下,服务器如需信息管理中心进行系统软件管理,部门必须提供该服务器配置的详细说明、操作系统的设置、备份、故障处理等手册以及提供常见故障处理的培训。 由于不可抗力因素引起供电和通信不稳定而造成的网络故障以及软硬件问题,信息管理中心人员不承担责任。由于ISP(Internet Services Provider)的原因造成的网络故障,将由信息管理中心人员负责与运营商联系,及时排除故障。期间造成的业务中断,须各项目人员和服务台沟通,及时通知用户故障原因和可能恢复正常需要的时间。

水工建筑物

1、水工建筑物分为哪几类?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答:挡水;泄水;输水;引水;整治;专门建筑物。 挡水建筑物:拦截或约束水流,抬高水位及调蓄水量。 泄水建筑物:保证水利枢纽安全宣泄水库,湖泊及河渠多余水量。 输水建筑物:输送库水或河水以满足灌溉,发电或工业用水。 引水建筑物:从水库中或河流取水满足各种用水要求。 整治建筑物:改善河道水流条件,调整河势,稳定河槽,维护航道及保护河岸。 专门建筑物:专门为发电,航运,过鱼及过木等单一目的而设置。 2、水利工程等级划分的目的是什么?依据是什么? 答:为了妥善解决水利工程建设中安全性和经济性的矛盾,对水利枢纽进行分等,水工建筑物进行分级,等级越高者,在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要求也越高 等级的划分通常依据,工程规模,水库总库量,防洪区域及面积,排涝面积,灌溉面积,供水范围及水电站装机容量。 3、水工建筑物特点有哪些? 答:复杂性,艰巨性,个别性,显著性 4、水库枢纽三大件指哪三类建筑物? 答: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输水建筑物是水库枢纽的三大件 5、按水闸作用分有几类?按闸室结构形式如何分类? 答:进水闸,节制闸,排水闸,分洪闸,挡潮闸 按闸室结构:开敞式,涵洞式,双层式 6、水闸由哪几部分组成?各起什么作用? 答:闸室段,上游连接段及下游连接段 闸室是水闸的主体部分起着挡水和调节水流的作用 上游连接段包括上游翼墙,铺盖,护底,上游防冲槽及上游护坡,上游翼墙能使水流平顺的进入闸孔,保护闸前河岸不受冲刷,同时还有侧向防渗作用。铺盖主要起防渗作用,护底起着保护河床的作用,上游防冲槽可防止河床冲刷,保护上游连接段起点不致遭受损坏 下游连接段包括下游翼墙,消力池,海曼,下游防冲槽及下游湖泊,下游翼墙能使闸室水流均匀扩散,防冲和防渗作用,消力池作用是消除过闸水流动能,防冲作用。海曼消除剩余能量,保护河床不受冲刷。下游防冲槽是海漫末端的防冲措施。 7、闸孔型式有哪几种?各自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是什么? 答:宽顶堰孔口,低堰孔口,胸墙孔口 宽顶堰孔口: 8、水闸底板高程如何确定? 答: 9、水闸采用什么消能方式?为什么? 答:底流式,面流式和挑流式 对于各类地基而言用中,低水头的水闸,采用底流式消能方式最经济适用 水闸下游尾水深度较大且变化较小,河床及岸坡抗冲能力较强时,可采用面流式 当水闸承受水头较高,闸后河床为较坚硬的岩体时可采用挑流式 10、海漫的作用是什么?对材料有什么要求? 海漫是消除过闸水流的剩余动能,减缓分布不均匀,流速的水流及紊动比较厉害的水流根据水流流速可以选着干砌块石,浆砌块石,混凝土,石笼,梢捆及堆石 11、什么叫地下轮廓线和闸基防渗长度?如何确定闸基防渗长度?防渗长度有何特征?对于不同类型的地基应如何布置地下轮廓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