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记录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1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1年X月X日二、活动地点:XX小学多功能厅三、活动主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四、参与人员: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五、活动流程:1. 集体备课,明确研究方向本次教研活动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为主题,全体语文教师参与集体备课。
在备课过程中,大家共同讨论了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2. 主题讲座,提升教师素养为了提高教师对阅读教学策略的认识,我们邀请了XX中学的资深语文教师进行主题讲座。
讲座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阅读教学的目标和原则(2)阅读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应用(3)阅读教学中的评价方法(4)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3. 分组讨论,交流教学心得讲座结束后,教师们分为小组进行讨论,交流自己在阅读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以下是部分讨论内容:(1)A教师: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爱上阅读。
(2)B教师:阅读教学策略的选择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3)C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4. 课堂展示,实践教学策略为了检验本次教研活动的成果,我们安排了两位教师进行课堂展示。
以下是两位教师的课堂展示情况:(1)第一位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如提问、讨论、总结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文章内容。
(2)第二位教师:以一篇经典文学作品为例,引导学生进行精读,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主题思想,使学生在阅读中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5. 总结反思,提升教学水平活动结束后,全体教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反思。
大家一致认为,本次教研活动对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总结反思:(1)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于XX年XX月XX日开展了以“聚焦核心素养,打造高效课堂”为主题的教研课程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课堂观摩、教学研讨、经验分享等形式,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活动内容1. 课堂观摩本次活动共观摩了4节优秀课例,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四个学科。
授课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展示了良好的教学风采。
(1)语文课例:《草原》授课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朗读、品味、感悟,让学生体会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团结的美好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细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数学课例:《分数的加减法》授课教师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分数的加减法。
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英语课例:《My Family》授课教师通过情境创设、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英语。
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
(4)科学课例:《光的传播》授课教师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规律。
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 教学研讨观摩课后,各学科组进行了热烈的研讨。
教师们针对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以下是部分研讨内容:(1)语文组: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细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数学组: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英语组: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
第1篇一、活动基本信息活动名称: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研讨活动活动时间: 2023年10月26日(星期四)上午9:00-11:30活动地点:小学语文教研活动室参与人员:全校语文教师、教导主任、教研组长主持人:张晓梅老师二、活动目的1.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提升教师对单元主题教学的认知和理解。
2. 探讨单元主题教学中如何有效整合教材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三、活动内容(一)活动开场主持人张晓梅老师首先对各位教师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和议程。
(二)单元主题教学理论讲座1. 主讲人:李明老师2. 讲座主题:《单元主题教学的理论与实践》3. 讲座内容:- 单元主题教学的概念和特点- 单元主题教学的设计原则- 单元主题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 单元主题教学的效果评价(三)单元主题教学案例分析1. 案例分享:各年级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分享一个成功的单元主题教学案例。
2. 案例讨论:- 案例的优点和不足- 如何改进和完善单元主题教学设计- 如何在课堂中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单元主题学习(四)分组研讨1. 分组:全体教师分为四个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 如何在单元主题教学中体现核心素养?- 如何在单元主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如何在单元主题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如何在单元主题教学中提高课堂效率?2. 研讨成果展示:- 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和经验。
(五)总结与反思1. 总结:张晓梅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肯定了教师在单元主题教学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并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提出了建议。
2. 反思:- 教师们对单元主题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明确了今后教学的方向。
- 教师们认识到,单元主题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实践。
四、活动成果1. 教师们对单元主题教学有了更全面、深入的理解。
2. 教师们分享了宝贵的教学经验,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参考。
第1篇一、教研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开展了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教学反思等形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教研目标1. 提高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把握,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2. 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4.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三、教研过程1. 集体备课(1)确定备课主题:本次集体备课的主题为“小学语文《草原》一课的教学设计”。
(2)分工合作:由各年级语文教师共同参与备课,分工合作,分别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讨论。
(3)交流讨论:各年级教师就备课内容进行充分交流,共同探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形成共识:经过讨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学设计方案,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2. 课堂观摩(1)确定观摩对象:本次课堂观摩对象为我校一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语文教师。
(2)观摩内容:重点观摩该教师在《草原》一课中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互动等方面的表现。
(3)观摩过程:全体语文教师认真观摩,详细记录观摩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
(4)交流反馈:观摩结束后,全体教师对观摩内容进行交流,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3. 教学反思(1)反思内容:教师针对自己在备课、课堂教学、课后辅导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反思。
(2)反思方法:通过查阅教学资料、分析学生作业、与同事交流等方式,找出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3)改进措施:针对反思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四、教研成果1. 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把握得到了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率有所提升。
2. 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得到锻炼,教学过程更加优化,课堂教学效率有所提高。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校积极响应上级教育部门的号召,开展了校本教研研究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专题研讨等形式,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至11月15日三、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各年级教室四、活动主题“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五、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1)备课内容:针对本学期新授课、复习课、实践课等不同类型课程,各教研组进行集体备课,共同研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问题。
(2)备课形式:各教研组利用每周五下午的教研活动时间,进行集体备课。
备课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发言,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探讨解决教学难题的方法。
2. 教学观摩(1)观摩内容:各教研组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课程进行教学观摩,包括课堂教学、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等环节。
(2)观摩形式:各教研组安排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其他教师进行观摩学习。
观摩结束后,进行集体评课,分析优点与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3. 专题研讨(1)研讨内容:围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主题,各教研组开展专题研讨。
(2)研讨形式:各教研组邀请相关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探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六、活动成果1.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提升。
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专题研讨等活动,教师们对教育教学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教学技能得到了提高。
2. 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优化。
教师们根据研讨成果,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计,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3. 学生学习兴趣和成绩得到提高。
通过教师们的共同努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4. 教师团队凝聚力得到增强。
在活动中,教师们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形成了良好的团队氛围。
七、活动总结本次校本教研研究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1年X月X日二、活动地点:XX学校会议室三、活动主题: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四、活动内容:1. 教研组长发言教研组长首先对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进行了阐述,强调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接着,对近期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2. 课堂教学观摩本次教研活动安排了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观摩,分别是语文课和数学课。
两位教师分别就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组织等方面进行了展示。
(1)语文课教师A的课堂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课堂气氛活跃。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A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2)数学课教师B的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B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3. 评课议课在课堂教学观摩结束后,教研组成员对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评课议课。
大家针对两位教师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1)语文课教研组成员认为,教师A的课堂教学富有激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但在课堂组织方面,教师A可以适当加强时间管理,确保课堂进度。
(2)数学课教研组成员认为,教师B的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部分教学环节可以进一步优化,以提高课堂效率。
4. 教研组工作总结教研组长对近期教研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了安排。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养;(2)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3)开展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4)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
五、活动总结本次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观摩、评课议课等活动,教师们对自身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我国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材运用能力,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2023年4月15日开展了教材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深化教材研究,提升教学效果”为主题,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研讨交流等形式,促进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理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活动时间2023年4月15日(星期六)三、活动地点我校会议室四、活动参与人员全体语文教师五、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活动开始,各年级组进行了集体备课。
教师们针对教材内容,结合学情,共同探讨了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等问题。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发言,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形成了共识。
2. 课堂观摩随后,各年级组分别进行了课堂观摩。
观摩课由各年级组长担任主讲,其他教师进行听课。
观摩课结束后,听课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了点评,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3. 研讨交流在研讨交流环节,教师们针对教材运用、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大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享了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共同探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活动总结1. 提高教材研究能力通过本次活动,教师们对教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教材研究能力。
教师们认识到,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只有深入研读教材,才能把握教学方向,提高教学效果。
2. 促进教师交流与合作本次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增进了教师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在活动中,教师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3.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研讨交流等形式,教师们对教材的运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提升。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七、活动反思1. 加强教材研究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教师们要加强对教材的研究,把握教材的脉络,提高教材运用能力。
2. 注重教学方法教师们要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加强研讨交流教师们要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加强研讨交流,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3年3月15日(星期三)上午9:00-11:30二、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三、活动主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四、活动主持人:李老师五、参与人员:全体小学数学教师六、活动内容:1. 活动背景介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校教研室决定开展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2. 案例分析分享(1)李老师首先分享了《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问题解决策略》的案例。
她以《分数的意义》一课为例,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张老师分享了《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案例。
他结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分析了如何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3. 教学策略研讨(1)分组讨论:与会教师分成小组,针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一主题进行讨论。
各小组在讨论过程中,积极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并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
(2)成果展示: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成果展示。
在展示过程中,教师们针对不同的教学环节,提出了以下教学策略:-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游戏、故事、生活实例等方式,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生动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引导探究,培养能力: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推理等思维能力。
- 注重实践,学以致用: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数学的价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评价多元,关注差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专家点评与总结邀请了数学教研员王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点评和总结。
王老师首先肯定了本次教研活动的成果,认为教师们能够认真思考,积极参与,提出的教学策略具有可操作性。
第1篇一、教研时间:2021年X月X日二、教研地点:XX学校XX教研组办公室三、教研主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四、参加人员:XX教研组全体教师五、教研内容:1. 课堂教学案例分析本次教研活动以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为主题,各教师分别分享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惑以及解决方法。
以下是部分案例分析:(1)案例一:XX教师在教授《圆的周长》一课时,发现部分学生在计算圆的周长时,总是出现错误。
经过分析,该教师认为问题在于学生对圆的周长概念理解不透彻,计算方法掌握不熟练。
针对这一问题,该教师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通过图片、动画等形式,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圆的周长概念;其次,设计了一系列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反复练习,巩固计算方法。
(2)案例二:XX教师在教授《分数的意义》一课时,发现部分学生在理解分数时存在困难。
经过分析,该教师认为问题在于学生对分数概念理解不透彻,难以将分数与实际情境相结合。
针对这一问题,该教师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其次,设计了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分数的应用。
2. 教学方法探讨在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教研组全体教师就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
以下是部分讨论内容:(1)关于启发式教学: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授《分数的意义》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更好地理解分数。
(2)关于合作学习: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例如,在教授《圆的周长》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互相讨论、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关于多媒体教学:教师应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分数的意义》一课时,教师可以制作一些有趣的动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
3. 教学评价改革针对当前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教研组全体教师就教学评价改革进行了探讨。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学教研工作在学校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于2021年10月20日组织开展了教学教研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探讨,分享教学经验,共同解决教学中的难题,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活动目的1.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3. 探讨教学中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4. 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三、活动内容1. 主题讲座:由我校资深教师主讲,分享教学经验,探讨教学策略;2. 教学案例分享:各教研组推荐优秀教学案例,进行展示和交流;3. 教学研讨:针对教学中的问题,分组进行研讨,寻找解决方案;4. 教学反思:教师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措施;5. 互动交流:教师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分享心得体会。
四、活动过程1. 主题讲座:主讲教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教学方法、教学设计、课堂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讲座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经验。
2. 教学案例分享:各教研组推荐的优秀教学案例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
案例展示过程中,教师们认真聆听,积极互动,共同探讨案例中的亮点和不足。
3. 教学研讨:针对教学中的问题,教师们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等小组进行研讨。
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们各抒己见,积极寻找解决方案,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出谋划策。
4. 教学反思:教师们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等方面找出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通过反思,教师们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5. 互动交流:在互动交流环节,教师们分享了各自在教学中的心得体会,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本次活动,自己收获颇丰,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充满信心。
五、活动总结本次教学教研研讨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