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 格式:docx
- 大小:3.99 KB
- 文档页数:1
高血压脑病最常见的症状
高血压脑病是一种由高血压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它可能导致大脑功能受损。
这种状况通常发生在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中,尤其是当血压突然急剧升高时。
高血压脑病的临床表现多样,但有一些症状是最常见的。
头痛:患者可能会经历剧烈的头痛,这通常是高血压脑病的早期症状之一。
头痛可能在头部的任何位置,但通常位于前额或后脑勺。
意识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意识模糊或混乱,这是由于大脑受到压力导致的。
在某些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变得嗜睡或昏迷。
视力问题:高血压脑病可能导致视力模糊或视野缺损,这是由于视网膜受到压力或损伤所致。
恶心和呕吐:恶心和呕吐也是高血压脑病的常见症状,这可能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癫痫发作:在某些情况下,高血压脑病可能引起癫痫发作,这通常是由于大脑受到刺激或损伤。
肌肉僵硬和抽搐:患者可能会经历肌肉僵硬和抽搐,这可能是由于大脑中控制肌肉运动的区域受到影响。
情绪变化:患者可能会表现出情绪波动,如焦虑、抑郁或易怒,这可能与大脑中调节情绪的区域受到压力有关。
记忆问题:短期记忆受损也是高血压脑病的一个症状,患者可能会发
现自己难以记住最近的事件。
步态不稳:平衡和协调能力可能受到影响,导致患者行走时步态不稳。
高血压脑病是一种紧急医疗状况,需要立即就医。
如果出现上述任何
症状,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以避免可能的严重后果,包括永久性脑
损伤或死亡。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定期监测血压并遵循医生的指导
来控制血压至关重要,以降低患高血压脑病的风险。
高血压脑出血的定义、临床表现、治疗及病例分析一、高血压脑出血的定义及流行病学资料高血压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是指由于原发、继发或特殊性高血压患者发生了原发于脑实质内的出血性疾病。
高血压脑出血(HICH)发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达40%~50%,病残率占生存者的大约50%~85%左右,其致残和死亡原因主要为急性血肿的颅内占位及出血本身对脑及血管损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
二、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表现高血压脑出血大多在白天活动的情况下发生,在发病前数天或数小时可有头痛、肢体麻木、精神改变、嗜睡等前驱症状。
发病前的诱因多有体力或脑力的紧张活动,或情绪激动等。
发病急骤,常以突然头痛为首发症状,继而呕吐、瘫痪、意识丧失及血压升高。
三、高血压脑病的内科和外科治疗内科治疗的五大原则:1、有效控制血压在安全范围: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血压常明显升高,有部分患者血压可能会在数天后自动下降。
大部分患者血压会持续处于高血压状态,主要原因是在原有的高血压基础上,应激和颅内压升高是脑出血急性期血压升高的重要原因,特别要是高血压可引起血肿继续扩大、血肿周围水肿,增加再出血的风险;2、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高血压脑病的患者,由于应急状态可能出现血糖异常增高,有研究显示入院时血糖高的高血压脑病患者的预后较差,死亡风险增加。
但也有研究发现严格控制血糖会增加低血糖的发生率和减少脑供能增加患者死亡的风险。
相对来说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性要比高血糖还要大。
因此,临床治疗时切记过度降糖治疗;3、积极降温治疗:大部分脑出血的患者,尤其是基底节和脑叶出血患者发热的发生率高,特别是合并脑室出血的患者。
发热的脑出血患者预后差,积极采取局部亚低温治疗可明显减轻患者局部脑水肿并有利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明显改善预后;4、及时抗癫痫治疗:脑出血后继发癫痫常发生在急性期,发生率为5%~15%,应适当给予抗癫痫治疗,有的患者在脑出血后2~3个月再度发生癫痫样发作,应按癫痫常规药物治疗;5、脑水肿的处理:脑出血患者常有颅内高压,主要是脑血肿的占位效应和脑水肿。
高血压性脑病高血压性脑病(Hypertensiveence-phalopathy)系指原发性高血压病或继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在原有高血压基础上突然血压再度升高所致的急性一过性的大脑功能障碍的症候群。
【发病机理】由于在原有高血压的基础上血压继续升高,平均动脉压迅速升高达20kPa以上,脑小动脉发生过强的自动调节反应,即引起普通的脑小动脉痉挛,脑血管阻力明显增加,脑血流量减少,缺氧,血管壁变性,渗透性增强,使体液和蛋白质外渗,产生急性脑水肿及点状出血,因而临床上出现以颅内压增高为主要症状的脑病症候群。
【临床表现】高血压性脑病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发作时血压急剧升高,收缩压与舒张压显著升高,,常达24/16kPa以上,舒张压比收缩压升高明显,一般舒张压超过16kPa或平均动脉压在20kPa以上,其临床主要表现为:一、剧烈头痛:多为全头或枕部疼痛,可伴有呕吐,查体见眼底有严重的高血压视网膜病,视乳头水肿、出血、渗出,有时可见视网膜动脉痉挛。
二、抽搐:早期常有肌肉抽搐、肌阵挛等神经兴奋性增高的征象。
如不及时控制血压,患者可出现全身性或局限性癫痫发作,严重者可发展成为癫痫持续状态。
三、意识障碍:可呈现昏迷、谵妄、精神错乱、甚至昏迷。
四、伴有短暂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如出现黑朦、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听觉障碍等。
【诊断】一、有高血病、肾脏病、妊娠中毒症等病史,或其他引起血压过高的原因。
二、血压增高常达24/16kPa或平均动脉压20kPa以上。
三、有剧烈头痛、抽搐、意识障碍三大主征,或伴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
四、眼底有高血压视网膜病变,视乳头水肿等征象。
五、脑脊液压力增高,但内容物正常。
【治疗】高血压脑病发病急,一旦明确诊断,应立即控制血压,使其尽快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但降压不可过速过低,应不低于或稍高于患者年龄的正常血压水平,以免心、脑、肾的缺血,一般主张降至21.3/13.3kPa左右为宜。
急性期宜用利血平1~2mg或硫酸镁肌注,或安血定2mg静注,每数分钟1次,直至舒张压降至13.3kPa,也可静滴。
一旦高血压患者有这4个表现说明血压已经高得离谱要降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并不重视它,但是高血压一旦得到高度,可能会在不经意间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血压患者需要关注和注意的四个重要表现,以及如何进行降压治疗。
一、头痛和眩晕高血压患者常常会经历持续性的头痛和眩晕,这是因为长期高血压会对脑部造成损害。
高血压引起的血管收缩和血液循环不畅,使得大脑供氧不足,从而导致头痛和眩晕现象。
对于有这种表现的高血压患者来说,要及时进行降压治疗,以减轻对大脑的损害。
二、视力模糊和眼压增高许多高血压患者发现自己的视力逐渐模糊,甚至有的人可能会出现眼前黑影和迷雾般的感觉。
这是因为高血压会对视网膜和眼底血管造成损害,导致视力下降。
此外,高血压还会引起眼压增高,给眼睛带来不适和压迫感。
这种情况下,高血压患者应该及时降压治疗,并定期检查眼部健康。
三、心脏和呼吸系统症状高血压严重的患者往往会出现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
由于血压高,心脏不得不加大力气将血液推送到全身,这对心脏负荷很大。
长期下来,可能引发心脏肥大和心梗等疾病。
此外,高血压还可能导致呼吸困难、气短等呼吸系统问题。
所以高血压患者要特别留意心脏和呼吸系统的症状,不可掉以轻心。
四、浮肿和尿频高血压如果达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引起全身浮肿和尿频。
高血压会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导致体内水盐代谢紊乱。
水分滞留在体内,便会导致浮肿的出现。
另外,因为高血压会增加肾小球的过滤压,引起尿频和夜尿增多的症状。
这时候,高血压患者应该积极降压,保护肾脏健康。
综上所述,高血压患者一旦出现头痛和眩晕、视力模糊和眼压增高、心脏和呼吸系统症状,以及浮肿和尿频等表现时,说明血压已经高得离谱,需要及时降压治疗。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正确的生活方式、健康饮食和规律的运动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关键。
此外,也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当的降压药物进行治疗。
只有及时降压,才能保护心脑血管健康,避免严重的并发症发生。
高血压脑病诊断标准
高血压脑病需要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综合进行诊断。
高血压脑病是指因血压持续、急剧升高,继而导致的颅内压增高、脑水肿等一系列的急性脑循环障碍综合征。
1、病史:大部分高血压脑病患者可能会存在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病史,可能存在服药不规律,血压控制效果不佳等情况。
2、临床症状:高血压脑病早期,患者可出现头疼的症状,大多局限在后枕部,也可为全头性疼痛。
患者血压可能会急骤升高,尤其是舒张压升高(>120mmHg),患者可出现剧烈疼痛、视物模糊、恶心、呕吐,以及视乳头水肿、视网膜出血等颅内压升高的典型症状,以及意识障碍、偏瘫、失语和癫痫发作等一过性神经系统局灶体征。
3、影像学检查:一般包括眼底检查、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等,眼底可见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CT或核磁共振检查显示特征性顶枕叶水肿,迅速降压后症状体征迅速消失,不遗留后遗症,一般不难诊断。
一般建议高血压脑病患者及时到医院的神经内科就诊,进行血压监测、眼底检查、核磁共振检查、CT检查等明确具体情况,一旦确诊需要积极进行治疗。
高血压脑病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医生科普项目高血压脑病是指当血压突然升高超过脑血流自动调节的阈值(中心动脉压大于140mmHg)时,脑血流出现高灌注,毛细血管压力过高,渗透性增强,导致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甚至脑疝的形成,引起的一系列暂时性脑循环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
高血压脑病为高血压病程中一种危及患者生命的严重情况,是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
起病急,进展快,及时治疗其症状可完全消失,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则可导致不可逆脑损害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甚至可导致死亡。
一、病因1.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脑病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发病率占1%左右,高血压病史较长,有明显脑血管硬化者更易发生。
既往血压正常而突然出现高血压的疾病,如:急进性高血压和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人也可发生。
伴有肾功能衰竭的高血压患者亦易发生高血压脑病。
2.继发性高血压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肾小球肾炎性高血压、肾动脉狭窄、嗜铬细胞瘤等继发性高血压易发生高血压脑病。
3.某些药物或食物诱发高血压脑病少见情况下,高血压患者应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同时,又服用萝芙木类、甲基多巴或节后交感神经抑制剂,也会引起与高血压脑病相似的症状。
进食富含胺类的食物也可诱发高血压脑病。
4.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后高度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后,脑灌注突然增加,亦可引起高血压脑病。
二、临床表现急骤起病,病情发展非常迅速。
1.发病年龄与病因有关急性肾小球肾炎引起者多见于儿童,子痫常见于年轻妇女,脑动脉硬化者多见于老年患者。
2.动脉压升高取决于血压升高的程度及速度。
多发生与急进型高血压和严重的缓进型高血压,后者一般情况严重,血压显著升高,血压达到250/150mmHg左右才发生,而急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未达到200/130mmHg亦能发生高血压脑病。
3.颅内压增高由脑水肿引起。
患者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颈项强直,视乳头水肿,视网膜动脉痉挛并有火焰样出血和动脉痉挛以及绒毛状渗出物。
4.意识障碍可表现为烦躁不安、兴奋、神情萎靡、木僵、嗜睡及至昏迷,精神错乱亦有发生。
高血压脑病高血压脑病是指当血压突然升高超过脑血流自动调节的阈值(中心动脉压大于140 mmHg)时,脑血流出现高灌注,毛细血管压力过高,渗透性增强,导致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甚至脑疝形成,引起一系列暂时性脑循环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
高血压脑病是一种危及患者生命的高血压严重并发症,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
本病起病急、进展快,及时治疗症状可完全消失,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则可导致不可逆的脑损害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甚至可导致死亡。
1 病因1.1 原发性高血压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高血压脑病的发生率占1%左右,高血压病史较长,有明显脑血管硬化者更易发生;既往血压正常而突然出现高血压者,如急进性高血压和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可发生高血压脑病;伴有肾功能衰竭的高血压患者易发生高血压脑病。
1.2 继发性高血压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肾小球肾炎性高血压、肾动脉狭窄、嗜铬细胞瘤等继发性高血压易发生高血压脑病。
1.3 某些药物或食物诱发高血压脑病此类情况较少见。
高血压患者应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同时,又服用萝芙木类、甲基多巴或节后交感神经抑制剂,会引起与高血压脑病相似的症状。
进食富含胺类的食物也可诱发高血压脑病。
1.4 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后高度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后,脑灌注突然增加,亦可引起高血压脑病。
2 临床表现急骤起病,病情发展非常迅速。
2.1 发病年龄与病因有关急性肾小球肾炎引起者多见于儿童,子痫常见于年轻女性,脑动脉硬化者多见于老年患者。
2.2 动脉压升高高血压脑病的发生取决于患者血压升高的程度及速度。
多发生于急进型高血压和严重的缓进型高血压,后者一般情况严重,血压显著升高,血压达到250/150 mmHg左右才发生高血压脑病,而急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未达到200/130 mmHg亦能发生高血压脑病。
2.3 颅内压增高由脑水肿引起。
患者表现为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颈项强直、视乳头水肿、视网膜动脉痉挛并有火焰样出血和动脉痉挛及绒毛状渗出物。
h型高血压有哪些症状表现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而H型高血压是其中一种特殊类型,
它通常指的是高血压患者同时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情况。
这种类型的高血压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以下是H型高血压
的一些常见症状表现:
1. 血压升高:这是高血压最典型的症状,患者可能会在体检时发现血
压高于正常值(通常为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
2. 头痛:高血压患者可能会经历持续性的头痛,尤其是在早晨醒来时。
3. 眩晕:由于血压的波动,患者可能会感到头晕眼花,尤其是在快速
站立时。
4. 心悸:高血压可能导致心跳加快或不规律,患者可能会感到心脏跳
动异常。
5. 疲劳:高血压患者可能会感到异常疲劳,尤其是在进行体力活动后。
6. 胸部不适:高血压患者可能会感到胸闷或胸痛,这可能是心脏负担
增加的信号。
7. 视力问题:高血压可能会影响视力,导致视力模糊或眼前出现黑点。
8. 耳鸣:高血压患者可能会经历耳鸣,即耳朵里出现嗡嗡声或响声。
9. 记忆力减退:长期高血压可能会影响大脑功能,导致记忆力下降。
10. 情绪变化:高血压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高血压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因此定期体检和监测血压是非常重要的。
一旦发现血压持续升高,应及时就医,以确定是否为H型高血压,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治疗H型高血压通常包括生活方式的调整,如减少盐的摄入、增加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以及药物治疗,如使用降压药和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药物。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高血压脑病诊断标准高血压脑病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常常出现在高血压患者中,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因此,对高血压脑病的及时诊断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高血压脑病的诊断标准,以便医务人员和患者了解并及时应对。
一、临床表现。
1.头痛,多数患者表现为剧烈持续性头痛,常伴有恶心、呕吐。
2.神经系统症状,可出现意识障碍、抽搐、瘫痪等症状。
3.视力改变,出现视力模糊、视野缺损等表现。
4.其他症状,可能出现心悸、胸闷、气促等非特异性症状。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压测量,高血压脑病患者通常伴有明显的血压升高,需多次测量确认。
2.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等检查,以评估器官功能情况。
3.脑脊液检查,脑脊液压力增高,蛋白质含量增加。
4.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MRI等检查,有助于明确脑部病变情况。
三、诊断标准。
1.急性脑病,患者具有急性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
2.视乳头水肿,眼底检查发现视乳头水肿,提示颅内压增高。
3.脑影像学改变,头颅CT、MRI检查发现脑出血、脑梗死、脑水肿等改变。
4.高血压病史,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并伴有急性脑病表现。
四、诊断注意事项。
1.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脑病,需排除颅内肿瘤、脑炎、脑膜炎等引起的脑病。
2.重视病史和临床表现,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对于诊断至关重要,需仔细询问和观察。
3.综合分析检查结果,结合血压测量、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诊断。
总之,高血压脑病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患者的病史等因素。
及时明确诊断,有助于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希望医务人员和患者能够重视高血压脑病的诊断,及时就医,共同应对这一严重并发症。
高血压临床表现高血压病根据起病和病情进展的缓急及病程的长短可分为两型,缓进型(chronic type)和急进型(accellerated type)高血压,前者又称良性高血压,绝大部分患者属此型,后者又称恶性高血压,仅占高血压病患者的1%~5%。
(一)缓进型高血压病多为中年后起病,有家族史者发病年轻可较轻。
起病多数隐匿,病情发展慢,病程长。
早期患者血压波动,血压时高时正常,为脆性高血压阶段,在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时易有血压升高,休息、去除上述因素后,血压常可降至正常。
随着病情的发展,血压可逐渐升高并趋向持续性或波动幅度变小。
病人的主观症状和血压升高的程度可不一致,约半数病人无明显症状,只是在体格检查或因其它疾病就医时才发现有高血压,少数病人则在发生心、脑、肾等器官的并发症时才明确高血压病的诊断。
病人可头痛,多发在枕部,尤易发生在睡醒时,尚可有头晕、头胀、颈部扳住感、耳鸣、眼花、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烦闷、乏力、四肢麻木、心悸等。
这些症状并非都是由高血压直接引起,部分是高级社会功能失调所致,无临床特异性。
此外,尚可出现身体不同部位的反复出血,如眼结膜下出血、鼻衄、月经过多,少数有咯血等。
早期病人由于血压波动幅度大,可有较多症状,而在长期高血压后,即使在血压水平较高时也无明显症状,因此,不论有无症状,病人应定期随访血压。
随着病情的发展,血压明显而持续性地升高,则可出现脑、心、肾、眼底等器质性损害和功能障碍,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在并发主动脉粥样硬化时,其收缩压增高常较显著,并发心肌梗塞或发生脑溢血后,血压可能降至正常,并长期或从此不再升高。
1.脑部表现头痛、头晕和头胀是高血压病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也可有头部沉重或颈项扳紧感。
高血压直接引起的头痛多发生在早晨,位于前额、枕部或颞部,可能是颅外颈动脉系统血管扩张,其脉搏振幅增高所致。
这些病人舒张压多很高,经降压药物治疗后头痛可减轻。
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可为暂时性或持续性,伴有眩晕者轻音乐和,与内耳迷路血管性障碍有关,经降压药物治疗后也可减轻,但要注意有时血压下降得过多也可引起头晕。
神经内科高血压脑病疾病中医诊疗思维高血压脑病是指血压骤然急剧升高引起的暂时性急性全面脑功能障碍综合征。
相当于中医所论“风头旋”“眩晕”,病发之始则见后头部头痛,活动后可消失。
久则头痛、头晕和头胀,项部轻强,继而呈现耳鸣、目眩、心烦少寐、胸闷、心悸、口苦、指麻、尿赤和颜面红赤,舌红多有瘀斑,脉多沉弦有力之象。
一、病因病机风头眩的形成,多由先天与后天生理功能失调所致。
先天之因始于父母,后天之因来自外邪、内伤而发。
(一)先天禀赋不足一者男之天壬内胎此病之根,二者女之天癸内孕此病之基,两者居一即为先天成病之源。
所以然者,男女之合,二情交畅,天壬天癸交融,为育形成体之本,内蕴生化之机,若此时生成之形体,遗有父母先天之病毒,则此病毒将植于肾、肝、心和脑之内,而肾、肝、心和脑为性命生化之枢轴,故此病之病源即由先天之胎气而生。
(二)肝气亢逆一是先天肾水有亏,水精少不能生髓养肝,木少滋营,导致肝气逆变,阳郁为风,风动血涌,上冲而犯心侵腑则病成;或因情志失调而发,但以喜怒为多。
喜足心志,喜则气缓,血脉软缓则引发君火不宁于心,相火不安于肝,相火之毒为火毒,火毒入血,由于上炎之力,其血必上冲脑为病。
亦有暴怒不严,或盛怒不息,致使肝气内逆,逆则气不顺为郁、为热及为风。
风有上升之性,热具蒸腾之能,血因风升热腾而上冲于脑髓。
(三)饮食不节久食肥甘之味,或久饮酒类浆液之品,此等品味,入胃则易燥,入脾则助湿,胃燥不降,脾湿不升,中轴升降之枢机呆滞,致使肥甘之物,化脂液而成瘀浊之毒,经由脾胃之络,内淫脏腑,外侵经络,其脂液瘀浊之毒沉积于脉络膜内,造成气血隧道瘀窄,气不宣通,血逆于上,不得下行,滞瘀脑髓,清气受阻,脑乏清阳而病生。
(四)命火受损先天命火不足,或后天受内外二因伤损命火,命火有亏,脾胃乏此火之温煦,升降有碍致使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肝乏此火之温煦,肝阳不足,疏泄无力,调血功能阻滞;心乏此火之温煦,心火不足,心阳小振,血行阻滞;脑乏此火温化之能,脑之血脉血络循行受阻,清气必亏,浊气蓄而不降,脑髓不安,动而少静为病。
高血压脑病有哪些症状
高血压脑病是一种由高血压引起的急性脑部并发症,通常发生在高血
压患者血压急剧升高时。
这种病症可能会对患者的神经系统造成损害,需要及时识别和治疗。
以下是高血压脑病的一些常见症状:
1. 头痛:患者可能会经历剧烈的头痛,通常位于头部的一侧或整个头部。
2. 意识障碍:意识水平可能会下降,表现为嗜睡或昏迷。
3. 视觉障碍:视力模糊、视野缩小或出现幻觉。
4. 语言障碍:可能出现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
5. 肢体无力或麻木:患者可能会感到一侧或双侧肢体无力,甚至出现
瘫痪。
6. 抽搐或癫痫发作:部分患者可能会经历抽搐或癫痫样发作。
7. 情绪变化: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或情绪不稳定。
8. 认知功能下降:记忆力减退,判断力和注意力下降。
9. 步态不稳:行走时可能会显得步态不稳或容易摔倒。
10. 血压急剧升高:这是高血压脑病的直接原因,血压的急剧升高是
诊断的关键。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应立即就医,因为高血压脑病可能迅速恶化,导致永久性脑损伤或死亡。
医生会根据症状和体检结果,进行相应的
检查,如脑部CT扫描或MRI,以确定诊断并制定治疗计划。
治疗通常
包括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减轻脑水肿等措施。
同时,医生也会评估
和治疗可能的并发症,如心脏病或肾脏疾病。
预防高血压脑病的关键
在于控制血压,定期监测血压,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
内科护理学练习试卷1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X型题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疼痛缓解后出现哪些表现时,应考虑发生心源性休克()。
A.四肢厥冷B.脉快细弱C.血压仍然下降D.尿少或无尿E.大汗淋漓正确答案:A,B,C,D,E解析:本题考查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
2.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包括()。
A.充血性心力衰竭B.心律失常C.劳力时呼吸困难D.心绞痛E.栓塞正确答案:A,B,E解析:本题考查扩张型心肌病。
3.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是()。
A.劳力性呼吸困难B.胸痛C.起立或走动时晕厥D.可发生各种心律失常、脑栓塞、肺栓塞等E.卧位心绞痛正确答案:A,B,C解析:本题考查肥厚型心肌病。
4.高血压危象和高血压脑病紧急处理中最关键的是()。
A.绝对卧床休息B.降低颅内压、制止抽搐C.吸氧D.限制钠的摄入E.迅速降低血压正确答案:B,E解析:本题考查原发性高血压的护理措施。
5.下列哪些属于心源性呼吸困难()。
A.吸气性呼吸困难B.劳力性呼吸困难C.呼气性呼吸困难D.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E.端坐呼吸正确答案:B,D,E解析:本题考查心源性呼吸困难。
6.风湿性心脏病并发充血性心衰的诱因包括()。
A.风湿活动B.感染C.过度劳累D.心律失常E.妊娠正确答案:A,B,C,D,E解析:本题考查心脏瓣膜病的护理诊断及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7.风湿性心脏病的主要护理诊断()。
A.心排血量减少B.活动无耐力C.家庭应对无效D.知识缺乏E.焦虑正确答案:A,B,C,D,E解析:本题考查心脏瓣膜病的护理诊断及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8.冲动传导异常所致的心律失常包括()。
A.窦房阻滞B.房室传导阻滞C.预激综合征D.窦性心动过速E.房颤正确答案:A,B,C解析:本题考查阵发性心动过速。
9.对心衰病人的护理,下列哪几项不正确()。
A.轻度心衰病人可起床轻微活动B.严重心衰病人必须严格、长期卧床休息C.所有心衰病人都应选择富有维生素、钾、镁的饮食D.心衰病人吸入氧气,一般氧流量为2~3L/minE.加强皮肤、口腔护理,注意预防压疮正确答案:B,C解析:本题考查慢性心力衰竭的护理措施。
高血压脑病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高血压脑病症状,尤其是高血压脑病的早期症状,高血压脑病有什么表现?得了高血压脑病会怎样?以及高血压脑病有哪些并发病症,高血压脑病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高血压脑病常见症状:昏迷、呼吸困难、过劳死*一、症状1.本病平均发病年龄为40岁,儿童和60岁以上亦可发生。
发病年龄与病因有关,急性肾小球肾炎引起多见于儿童或青年,慢性肾小球肾炎以青少年及成年多见,子痫常发生于年轻妇女,恶性高血压引起多见于30~50岁。
动脉压升高通常发生在高血压基础上,起病时先突然出现血压急骤升高,舒张压常在140mmHg 以上,平均动脉压常为150~200mmHg。
由于儿童、孕妇或产后妇女的初始血压较低,以及妊娠毒血症造成子痫的患者和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当血压突升至180/120mmHg时即可发病。
2.高血压脑病临床表现颇相似,可把高血压脑病看作发生在脑部的高血压危象。
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发生高血压脑病一般需12~48h,短则数分钟,长则1~3天,出现剧烈头痛、呕吐、视盘水肿和黑矇,部分患者出现一过性失语、偏瘫、偏身麻木、听力障碍和病理反射等。
有时出现前驱症状,如精神错乱、水肿、无力和不适等,此时病人卧床休息,适当处理,常可避免进展。
头痛常为早期症状,局限于后枕部或全头痛,清晨明显,情绪紧张、咳嗽及用力时加重,与血压增高及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增高有关,降压药和脱水剂可缓解。
视盘水肿常伴火焰状出血、绒毛状渗出物和动脉痉挛变细等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多数患者出现视力模糊、偏盲或黑矇等。
3.有些患者可伴颈强直,可能为枕骨大孔疝前期表现。
癫痫发作常见(10.5%~41%),为脑缺血缺氧所致,多为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意识丧失可伴舌咬伤和尿失禁等;少数患者为局灶性,历时1~2min,可反复发作,最后进入癫痫持续状态,个别病例因发作诱发心力衰竭死亡。
病人可出现嗜睡或昏迷,通常昏迷程度不深,可见烦躁、精神错乱、定向力及判断力障碍和冲动行为等。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高血压脑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导语:高血压是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对于患者的伤害是比较大的,那么高血压脑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呢?患了高血压疾病后,一定要注意做好相关的护
高血压是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对于患者的伤害是比较大的,那么高血压脑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呢?患了高血压疾病后,一定要注意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早期患者会出现头晕、耳鸣的症状,要及时的治疗疾病,不然会导致疾病的恶化,严重的话会伤害患者的心脏等。
早期高血压病人可表现头晕、耳鸣、心悸、眼花、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手脚麻木、疲乏无力、易烦燥等症状。
后期高血压病人其血压常持续在较高水平,并伴有脑、心、肾等器官受损的表现,早期可无症状,但后期易导致功能障碍,甚至发生衰竭。
如高血压引起脑损害后,可引起短暂性脑血管痉挛,使头痛、头晕加重,也可引起一过性失明,半侧肢体活动失灵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脑出血。
对心脏的损害则先呈现心脏扩大,后发生左心衰竭,可出现胸闷、气急、咳嗽等症状。
当肾脏受损害后,可见夜间尿量多或小便次数增加,严重时发生肾功能衰竭,可有尿少、无尿、食欲不振、恶心症状。
上述关于高血压脑病的临床表现的分析,希望对于患者有一定的帮助,日常的饮食中一定要把握疾病的治疗时机,根据患者的病因和症状来选择适合患者的方法,早发现早治疗,是可以有效的控制高血压疾病的恶化的。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