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建筑节能设计的思考

关于建筑节能设计的思考

关于建筑节能设计的思考
关于建筑节能设计的思考

关于建筑节能设计的思考

摘要】从设计的角度提出了住宅建筑节能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住宅;设计;建筑节能;主要措施

Thinking on building energy-saving design

Zhou Lu-yi

(Zhejiang Huahui Electrical Equipment Installation Co., Ltd.. ZhujiZhejiang311800)

【Abstract】The article discussed main residential building energy-saving measures from design of angle.

【Key words】Housing; Design;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Major initiatives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在能源消耗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能源生产的增长速度,能源

问题已成为各国都十分关心的问题,各国科技工作者纷纷研究采取对策,各国纷纷采取一系

列的政策和措施,以解决目前的能源危机,建筑节能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潮流,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起开始推行,并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规划方案、以及相关的规定和标准,但是与先

进国家相比,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还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甚至还有很大的差距,应该引起

我们每一个从业人员足够的重视。本文主要从建筑设计的角度谈谈住宅建筑节能的有关问题。

1. 规划设计方面

1.1建筑物的选址方面。从节能的角度来看,住宅建筑应尽量避免在山谷、洼地等凹处选址,因为在冬季,这些地区要保持一定的温度,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

1.2建筑物布局方面。应尽量确定良好的建筑朝向,南朝向的建筑,夏季可减少太阳辐射热,冬季可增加太阳辐射热,是最有利的建筑朝向,所以使建筑物为南朝向,是我国建筑节能的

的有效措施。

1.3建筑体型、体量设计方面。

(1)合理设计建筑物的外表面

建筑物的外表面应该是越小越好,因为外表面越大,采暖和制冷的负荷也越大,所以尽可能

取最小的外表面积,在冬季外部体型为球形或圆柱形的建筑物外墙棱角少,有利于减少能量

的消耗。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和标准,条式建筑物的体型系数不应超过0.35,点式建筑物的

体型系数不应超过0.40。

(2)确定合理的建筑间距

建筑设计规范对建筑物的日照间距已有明确的规定,但这一标准更多的是以人的健康作为

出发点而制定的,基本没有考虑建筑物的节能要求,因此确定合理的建筑间距,对于建筑物

的节能还是有一定的空间的。

1.4屋面设计方面

屋顶作为建筑物的外围护结构所造成的室内外温差传热耗能量,大于其他任何一侧外墙或地

面的耗能量,所以提高屋面的保温隔热性能,对提高抵抗夏季室外热作用的能量显得十分重要,从节能的角度看,采用倒置式屋面(即将传统屋面构造中的保温层与防水层倒置)、蓄

水屋面、绿色屋面、坡屋面等都是节能效果比较好的屋面形式。

1.5设计方面

在建筑物围护墙体能耗很大,占整个建筑能耗的25%左右,采用保温性能好,性价比合理的材料(如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聚氨酯泡沫塑料、岩棉、珍珠岩等)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围护

结构的传热耗能量,围护结构的材料分外侧和内侧。

1.6门窗节能设计方面

门窗是建筑物能耗散失最多的部位,依照根据规定的窗墙比应小于0.70建筑中在保证合理

的通风和日照采光要求下,应尽量缩小窗墙比,达到节能效果,办公建筑的窗墙比宜小于

0.6,而住宅一般控制在0.2~0.5之间。

2. 充分利用太阳能方面

2.1应优先在农村建筑中推行太阳能的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因为农村的建筑密度小

具有太阳能等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有利条件;同时由于农村建筑多为就地取材,构造简单

保温性能较差,能耗多利用太阳能等资源的节能效果明显。

影响建筑节能设计因素分析

影响建筑节能设计因素分析 摘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已经开始实施,为便于设计人员了解建筑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对能耗的影响,有利于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合理调整设计参数,在满足节能标准的前提下,尽量满足设计的个性化需求,本文针对公共建筑中的办公建筑节能设计影响因素进行模拟分析,供设计低耗能建筑参考。 关键词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能耗办公建筑 1引言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于2005年7月1日实施,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分为两部分,建筑和建筑热工设计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在建筑和建筑热工设计中的强制性条文中,对建筑的体形系数、不同窗墙比下的门窗传热系数和窗子遮阳系数、外墙屋顶外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与非采暖空调房间相邻的隔墙的传热系数等作了强制性规定,当设计建筑满足这些强制性条文时,设计建筑即满足节能标准的要求,如果其中某些指标不满足,则应进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要求设计建筑的能耗小于参照建筑的能耗。在工程设计中,设计师可能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各种参数,使设计建筑既满足功能和创意的需求,又满足节能标准的最低要求。为便于设计人员了解建筑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对能耗的影响,以利于设计低耗能建筑,本文针对办公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影响因素进行模拟分析,以确定各影响因素对能耗影响的大小。 2分析方法 以实际建筑物作为分析的建筑模型,该建筑满足节能标准对当地设计建筑的要求,其各项热工性能均达到节能标准的规定值(上限值),即该建筑是一个刚刚满足节能标准的建筑,按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附录B中规定的空调系统形式、房间设备功率、人员密度、照明功率密度、新风量、各种时间表等条件,计算能耗,以其能耗作为参考,在一定范围内分别改变对能耗有影响的建筑物的窗墙比、窗子传热系数、窗子的遮阳系数,以分析各种因素对能耗的影响大小。计算软件采用本公司开发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计算软件PBEC的修改版计算。 3影响因素分析 3.1 参照建筑 该建筑为一办公楼建筑,地下三层,地上三十九层,建筑面积63891m2,地上52321m2.地上高度136.80 m, 筒中筒结构,典型标准层东西长40.5m,宽29.9m,裙楼部分各层建筑面积大于典型标准层面积,厕所和电梯在内筒中央区。各朝向的窗墙比:北向 0.62,西向 0.55,南向 0.64,东向 0.59,体形系数 0.12,整个建筑物平均窗墙比0.6,假设新风系统按层划分。 3.2 窗墙比的影响 从采光、建筑艺术和室内人员感觉角度考虑,公共建筑的窗墙比往往偏高,从建筑节能角度,宜降低窗墙比,为分析窗墙比的影响,将窗墙比的取值范围加大,以分析影响大小。计算结果见以下各表。表中数据为计算条件下的耗能量与参照建筑耗能量之比。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实例分析

51 51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实例分析 梁晓韵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步伐日益快速,我国既有建筑及每年新建建筑量巨大,加上我国为人口大国,建筑能耗大于全国总能耗的25%,增长速度远高于能源生产。鉴于建筑用能的严重浪费,抓紧建筑节能工作成为国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国家先后出台了多个关于建筑节能的标准、规范及条例。本文将结合广东地区建筑节能设计实例分析,说明如何使用既有建筑技术、材料和方法满足建筑节能规定指标。 [关键词]建筑节能 围护结构 常规性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业发展迅猛,建筑能耗问题也相应产生。国家先后出台了多份关于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的文件及规范,如:于2006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于2007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以及于2008年8月由国务院颁布的《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这些条例与规范的颁布无不体现国家对建筑节能的重视力度,可见,建筑节能设计在建筑设计流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然而,尽管“低碳”与“绿色”已成为当下的流行词汇了,在我们日常接触到的工程设计中,大多仍为常规性建筑,这些项目通常造价有限,以致不能使用先进的生态设备及技术。此时,为了能满足国家强制的节能规范,需在建筑的功能空间及围护结构的选择上作一定的考量。 以下,通过两个工程实例分析如何使用既有建筑技术、材料和方法来满足建筑节能条例。 工程实例一: 珠江太阳城广场商业中心1、项目情况: 珠江太阳城广场商业中心坐落在广州市珠江新城东部中心北段,东临平川路,西临马场路,是一座集商业、娱乐、特色服务、绿色广场于一体的综合商业设施。规模:用地约34776 m2,总建筑面积144685 m2。该工程的设计理念是想要把“娱乐”渗透到“购物”中,“健康绿色”引入“商业”。于是,设计采用了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希望营造的商业氛围和设计理念所带来的效果。 2、出现的问题:“理念”造成建筑能耗过高,不能满足国家规范要求。 由于广州地处夏热冬暖的气候带,且夏季在一年中时间相对较长,采用这样大面积的玻璃幕墙会造成该建筑在今后的使用过程中耗能过高。尽管采用了6+0.76+6钢化夹胶Low-e玻璃(遮蔽系数:0.61,可见光投射比:0.52)的设计,但经过对建筑进行节能验算后发现,其建筑能耗不能满足国家规范要求。 3、解决方法: (1)利用平面布局中的有利空间 通过对图纸进行深入分析后,我发现,在玻璃幕墙与商铺之间,有不少宽度为500~700mm的幕墙检修通道,有些甚至贯穿两层楼(附图1)。这些其实可以成为非常优良的隔热层,于是经与空调暖通专业商量,在这些检修通道设置一定的排风口,使这些检修通道的空气流动加快,达到迅速散热的作用,形成良好的自然的隔热通风带。在不增加工程造价,不破坏立面设计的情况下达到节能的目的。 (2)从材料的性能研究和改进入手,提高其节能效果 玻璃方面:附加能提高综合遮阳能力的新型做法 通过对玻璃厂家咨询,了解到一种合适的玻璃做法――双层印丝(或者彩釉)系统。这是一种将无机丝网(色釉)印制在玻璃表面,再进行烧结处理,使其永久印于玻璃表面的一种做法。这样做的优点在于,能加大玻璃的遮蔽系数,而对可见光投射影响又不会太大。经过附加的双层印丝系统的Low-e玻璃(钢化夹胶6+0.76+6),其遮蔽系数由原来的0.61降低到0.54,可见光投射比仍能到达0.5(高透)。也就是说,采用此系统的幕墙设计,能达到 较高的遮阳效果,亦即对能耗的节约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墙体方面:改用隔热更优良的复合墙材 该工程原设计外墙采用加气混凝土(厚度190,密度700,导热系数λ为0.25 W/(m2·K) ),后经甲方同意,将其修改为复合墙板(厚度120,密度750~800,导热系数λ为0.19 W/(m2·K) ),在密度不变的情况下,采用复合墙板的导热系数从原来的0.25降为0.19,即其隔热性能得到大大提高。 4、调整后的效果:能耗满足国家规范要求 经过以上的节能设计调整后,再对模型进行验算,其结果令人满意:整体能耗有所降低,不仅满足权衡验算的能耗要求,其节能率能达到56%的理论值。 工程实例二: 广州亚运运动员村住宅节能(一区)1、项目情况: 广州亚运运动员村位于番禺南沙区,是为广州2010年亚运兴建的重点项目。本人负责节能设计的“运动员村一区”总建筑面积:121306 m2 ,共有10栋住宅,分别为地上14层和12层,地下一层(附图2)。为了更好地响应国家对于建筑节能的政策,在项目之初,负责该项目总指挥的重点工程办公室就出台了《广州亚运城住宅节能设计标准》。 2、面对的问题:标准高于国家规范要求,设计上难度加大。 《广州亚运城住宅节能设计标准》中对各个指标甚至连一些构造的做法都有较细致和明确的规定,有些规定甚至还高于国家标准,同时也比平时习惯采用的广东标准细则更严格。因此,既要保证能满足亚运标准的同时,又要严格遵循构造的合理性与实操性,令设 附图1

浅析建筑节能设计的现状问题及其措施 王红

浅析建筑节能设计的现状问题及其措施王红 发表时间:2019-07-01T15:59:22.69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作者:王红 [导读] 摘要:建筑节能设计作为现代建筑重要的评定标准,其对于节约能源及改善生态环境非常重要。 汉嘉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建筑节能设计作为现代建筑重要的评定标准,其对于节约能源及改善生态环境非常重要。并且随着人们节能意识的不断提高,建筑业作为节能的关键行业,加强现代建筑节能设计,合理应用节能措施,对于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建筑节能设计要求及其原则,对建筑节能设计的现状问题及其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旨在提高建筑节能水平。 关键词:建筑节能设计;要求;原则;问题;措施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渐完善,使得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而建筑节能设计是建筑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并且建筑节能设计不仅可以提高能源有效利用率,促进建筑业的健康发展,还能保护生态环境,因此为了保障建筑节能设计的有效性,以下就建筑节能设计的现状问题及其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 一、建筑节能设计要求的分析 建筑节能设计过程中,为了保障建筑节能设计的有效性,笔者认为需要满足以下要求:第一、以人为本的要求。现代建筑是为了居住者的需要,而建筑节能设计是在减少能源消耗的基础上,保障居住者的健康使用,主要表现为:建筑节能设计必须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噪音晃电磁场辐射等符合相关环境要求。选择材料时应选用低毒或无毒材料,减少木制品、地毯、涂料等对人类健康不利的材料。建筑节能设计需要自然采光,满足居住者的视觉需要,同时达到节能效果。第二、因地制宜要求。建筑节能设计目的为了达到建筑节能,因此在其设计过程中,必须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实际,科学合理的进行设计,从而达到建筑节能的目的。我国地域辽阔,同时地区之间的地形与地质构造及气候都会存在诸多不同。因此在建筑节能设计过程中,必须因地制宜,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及当地其它条件,减少建筑因采光、通风、供暖等导致的能耗和污染。 二、建筑节能设计原则的分析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促进了建筑业的发展,使得现代建筑工程建设日益增多,同时其能耗也非常巨大,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因此为了保障建筑工程建设的有效性,必须加强建筑节能设计,并遵循相应的原则:第一、保护环境原则。保护环境是建筑节能设计理念的核心原则,建筑节能设计前必须对施工场地进行大规模数据勘查,然后整理出详尽的信息,再制定环保方案。第二、节约能源原则。随着资源能耗日益严重,建筑节能设计非常重要,既要运用新型材料,还会建立新节能体系,增强建筑的综合性能,防止能源的浪费。第三、低消耗原则。影响建筑节能的内部环境因素之一就是热能损耗。建筑节能设计要求遵循低耗能原则,良好地控制建筑内外的热能。第四、消除污染原则。消除污染是建筑节能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在建筑内部装设除污系统,除去烟尘污染,保证空气能够正常流通,与此同时在施工的时候要采取各种方法,降低噪音污染,以保护生态环境。 三、建筑节能设计现状问题的分析 随着低碳环保概念的不断深入,使得相关部门对建筑节能工作越来越重视,而且各项节能标准为节能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条件。其中对透明屋顶的比例、建筑物体形系数及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等均做了相应的规定,这样使得建筑能耗大户有了执行标准,投资者也不会不顾节能标准而一味降低建筑造价。但是在实际建筑设计中,建筑节能设计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1)建筑节能标准执行问题。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的气候经济条件存在一定的差异,而目前的节能标准还未真正细化到对各地经济条件进行充分的考虑,从而致使各地标准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问题。尽管目前大部分的新建建筑施工图设计在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制度的严格执行下,能够达到相应的标准要求,但建筑建成后能达到节能标准的比例仍然很低。(2)建筑节能效果问题。建筑师在对建筑进行节能设计时,对建筑的布局布置等曾按照国家规范要求进行考量,但在进行建筑采暖设计时,由于没有按照建筑节能设计计算所得的耗热量指标确定采暖设备的数量,从而导致节能建筑在使用过程中,节能效果不明显。(3)建筑节能设计的落实问题。由于节能建筑通常采用的是新型节能材料及节能设备,从而直接导致了其成本增高。相关人员为了经济利益,而没有遵循相关节能标准。 四、加强建筑节能设计的措施 1、严格建筑朝向的科学选择。建筑节能设计过程中,在选择建筑日照及朝向时,要遵循冬季日照充足,避免主导风向;夏季自然通风没有太阳辐射的原则。在设计建筑朝向、方位及整体平面时,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比如人文历史、风俗文化、地形、城市规划、环境及道路等因素对建筑施工都有一定的影响,建筑整体朝向是难以实现真正的夏季防热冬季保温的效果的,因此要统筹兼顾,选择最合理、最好的建筑朝向。 2、做好建筑结构节能设计。建筑结构节能设计要注意节能环保建筑外形及结构设计,要规划上要增强环保意识,重视环境影响因素,一旦环境因素考虑不周,设计人员就无法充分掌握节能环保理念,尤其是建筑朝向与采光,一些建筑是东西朝向,导致室内热工环境不高。因此在建筑施工中注意建筑结构,严格控制建筑节能,根据节能设计标准,设计人员要实事求是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合理设计。 3、合理运用节能环保型建筑材料。建筑节能设计要充分使用可循环的节能环保型材料,因为这样的建筑材料环境污染低,材料可重复使用,性价比高。此外,使用节能环保材料还能够节约资源,提高其使用效率,降低资源浪费,一定程度上环境污染也得到了降低。同时,在建筑节能设计中,要根据施工所在地所处情况,充分利用光照、风向、水力、生物能及地表热等自然资源,以此降低施工成本,实现节能环保。 4、充分应用建筑节能新技术。建筑节能设计中要求积极引进热桥阻断、外墙保温构造及地面保温等现代化技术,以此改善建筑外围结构能够,保温性能比较好,尽可能降低建筑能耗。在实际设计中,必须要认真考虑建筑采光与朝向等方面问题,要将建筑热工环境及通风性能作为重要考虑因素。同时,根据建筑施工地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与构件,提高建筑设计时效性。在设计南向窗户时,层数设计要合理,保温措施要得当,才能在减少热耗量的过程中扩展窗户有效范围,以此实现优化配置太阳辐射热资源。此外在窗户朝向设计时,要开窗范围要合理地缩小,降低热能消耗。 5、加强新能源的应用。太阳能、风能及地热能等已成为重要的清洁能源,且储存量大。因此在建筑节能设计中,要充分利用这些新能源,以此降低建筑能耗。比如在建筑屋顶上,合理增设太阳能收集装置,将其转换为电能或热能,并运用到建筑中以此实现节能减排。同时,根据建筑位置及朝向,在建筑节能设计中,将风力及地热发电装置安装在合理位置,并将其转换为电能充分运用到建筑照明及供暖,

公共机构绿色建筑节能设计自测与答案

公共机构绿色建筑节能设计 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10题,每题4分) 1 .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的四节,不包括下面哪一部分内容()? A.节地与室外环境 ? B.节能与能源利用 ? C.室内环境质量 ? D.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2 . 关于太阳能热水系统,下面哪一条说法是正确的() ? A.办公建筑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一定节能 ? B.住宅应该优先安装太阳能集中热水系统 ? C.住宅太阳能热水系统应该与用户行为模式尽可能一致 ? D.太阳能热水系统不需要消耗常规能源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3 . 一般而言,建筑节能设计不包括哪一部分内容() ? A.暖通空调系统 ? B.生活热水 ? C.照明 ? D.施工机械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4 . 下面哪一部分内容,不属于规划阶段节能设计的内容() ? A.风环境 ? B.热岛 ? C.日照 ? D.电梯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5 .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不包括下面哪个阶段的内容() ? A.规划设计 ? B.施工 ? C.拆卸 ? D.运行管理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6 . 绿色建筑的被动式节能设计,不包括下面那部分内容()? A.阳光间 ? B.地源热泵 ? C.自然通风 ? D.自然采光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7 . 绿色建筑的机电系统节能设计,不包括() ? A.暖通空调 ? B.生活热水 ? C.外墙保温 ? D.照明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8 . 下面那一项不是夏热冬暖地区住宅节能设计的要点()? A.自然通风 ? B.加强保温 ? C.遮阳 ? D.自然采光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9 . 照明功率密度的目标值比现行值() ? A.高 ? B.一样 ? C.低 ? D.没规律

浅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版)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浅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浅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版) 摘要:建筑能耗占我国总能耗较大比重。本文提出建筑节能各个方面的设计策略,充分利用自然能,降低不可再生能源消耗,促进我国建筑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节能;建筑能耗;节能设计 一、引言 随着世界范围内石油、煤炭、天然气三种传统能源日趋枯竭,人类不得不转向成本较高但可再生的生物能、水利、地热、风力、太阳能等新能源。我国因为人口多、资源贫乏,且分布不均,能源危机尤其严重,主要表现在经济发达地区能源短缺和农村商业能源供应不足,造成北煤南运、西气东送、西电东送;能源利用效率低,能源终端利用率仅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建筑能耗(包括:建材生产、建筑施工和建筑使用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近一半,

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因此实行建筑节能,降低建筑能耗,已刻不容缓。 二、建筑节能设计 建筑节能是指建筑在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通过采用节能型材料和技术,加强用能管理,在保证建筑节能和室内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建筑能源消耗。 1、外部环境的节能设计 1.1合理选址 建筑选址主要是根据当地的气候、土质、水质、地形及周围环境条件等因素的综合状况来确定,如太阳能辐射强度、最热(冷)月平均气温及空气湿度、夏(冬)季主导风与平均风压、雨雪量等。为建筑节能创造条件,同时又要不破坏整体生态环境的平衡。。 1.2“微环境”设计 除了地区气候特征,还需注意区域的“微环境”,如地形条件、地表环境、地表土壤和环境植被等。根据建筑功能的需求,通过合理的外部环境设计来改善既有的微气候环境,创造建筑节能的有利

建筑节能设计常见问题

建筑节能设计与计算常见问题分析 第一章:综述部分 一、对节能设计标准中的适用范围不很清楚: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4-037-2006以下简称《居住节能标准》第1.0.3条:本标准主要适用于山东地区的新建、扩建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改建的居住建筑与既有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选可参照使用。居住建筑主要包括住宅、集体宿舍、公寓、招待所、托幼建筑及部分旅馆建筑等。本标准不适用于临时居住建筑与地下建筑。住宅以外的居住建筑中的招待所、旅馆,是指,《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90中四---六级的旅馆,一---三级的高档旅馆(包括旅游旅馆、高级招待所)应该执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4-036-2006。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4-036-2006以下简称《公建节能标准》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山东地区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 公共建筑包括办公建筑(如写字楼、政府部门办公楼),商业建筑(如商场、金融建筑),旅游建筑(如旅游饭店、宾馆、娱乐场所),科教文卫建筑(如文化、教育、科研、医疗卫生、体育建筑),通信建筑(如邮电、通讯、广播用房)以及交通运输建筑(如机场、车站建筑)等。 二、《居住节能标准》和《公建节能标准》最大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1、两者比较能耗的基础是20世纪八十年代初的相应建筑; 2、都有体形系数、窗墙面积比、门窗气密性、地面、围护结 构各部分传热系数限值等要求; 3、都有相应的建筑构造要求(如热桥部位、门窗洞口两侧周 边墙面等)。 不同点: 1、《居住节能标准》是计算冬季的采暖能耗,《公建节能标准》是计算全年的能耗:包括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及电气照明。 2、《公建节能标准》对屋顶透明部分的面积做了限制要求,〈居建节能标准〉没有此项要求。 3、《公建节能标准》对门窗除了K值要求外,还有遮阳系数的限值要求,《居住节能标准》没有遮阳系数限值要求。 4、判定方法不同 三、《居住节能标准》和《公建节能标准》的判定方法: 1、《居建节能标准》的判定方法:1、直接判定法; 2、指标判定法; 3、对比判定法。 ①、直接判定法:《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4-037-2006第 3.4.1条: 当设计建筑的体形系数符合本标准第3.1.3条规定,其围护结构各部分的传热系数均不超过本标准第3.3.1条限值,且窗墙面积比不超过第3.3.4条的规定值时,可直接判定为建筑热工设

分析建筑节能设计现状与策略

分析建筑节能设计现状与策略 摘要: 建筑节能就是降低建筑使用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需要大力提 倡建筑节能。建筑节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房屋建筑本体技术到房屋建筑 用材料产品、房屋建筑热环境用设备等都存在着节能潜力。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和 当地气候参数,在总体规划和单体设计中,应科学合理地确定建筑朝向、平面形状、空间布局、外观体型、间距、层高、选用节能建筑材料、保证建筑外围护结 构的隔热保温性能等及对建筑周围环境进行绿化设计,全面应用节能技术措施, 最大限度减少建筑物能耗量,以获得理想的节能效果。 关键词:规划设计建筑布局节能设计 0前言 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量大而能源不足,现需大量进口。因此节能是国家的一项 长远战略方针。我国建筑的耗能量约占全国耗能的30%,而且还在不断上升,所 以建筑节能刻不容缓。建筑节能是一个综合概念:建筑节能包括建筑设计和建造 过程中采用节能型的建筑材料、结构、器具设备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通 过以上措施,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建筑能耗。从发展趋势上看建筑节能 已经从初期的单纯节约能源,发展到了如何在建筑中合理的使用利用能源方面。 1、建筑节能的现状与发展状况 目前,建筑耗能与工业耗能,交通耗能是我国能源的三大“耗能高手”。我国 的建筑不仅耗能高且能源利用率低,同等条件下,相对世界其他水平相等的国家 来说能耗要高出23倍。而根据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随着我国的发展,建筑能 耗呈现持续上升状态。据有关文献,数据分析全国在一年内能够节约的能源,约 合为1.6亿吨标准煤所产生的能源,所以,建筑业的技能潜力是相当客观的。 2 低能耗建筑设计方法 1 总体规划设计 设计的指导思路应最大限度利用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天然礼物,如光、热、风,通过合理通风设计、采光等设计完全可以达到更舒适的节能效果。 2.1 建筑选址 选址的节能问题是一个与自然整合的问题, 要符合自然规律, 尽量利用自然环 境来创造适合人类生存的条件。建筑选址需争取日照, 避风建宅。建筑基地宜选 在向阳的地段上, 为争取日照创造先决条件, 而不适宜选择在山谷、洼地及凹地等处, 因为冬季冷气流易在凹地里形成对建筑物的“霜洞”效应, 位于凹地的底层或半 地下建筑为保持所需的室内温度所消耗的能量, 就会相应地增加。 2.2 建筑布局 住宅群的形状和道路的不同走向对风向和风速有明显的影响, 住宅群和道路之间多为速度较小、方向竖直的管状气流,很难穿越建筑物, 所以必须考虑建筑群体 的形状与体量的组合和布局, 适当布置建筑物, 做到不同体量、不同角度、不同间距、不同道路走向的建筑物合理组合, 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日照。 冬季降低冷风风速避免冷风渗透, 减少建筑物和场地表面热损失, 节省能耗; 夏 季可以组织良好的通风, 在建筑物之间及建筑内部形成良好过堂风, 达到自然通风 和降温。 从建筑群的平面布局来说, 宜采用错列式、斜列式及自由式等形式, 而不宜采 用不利于自然通风的周边式和并列式布局。从竖向布局来说, 宜将较低的建筑布 置在夏季风的迎风面的前端, 这样有利于季风的渗透。

浅析建筑节能设计

浅析建筑节能设计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开始了大规模的建设,城市每天都发生着翻覆天地的变化,建设规模的扩大对能源的消耗量也随之增加,能源紧缺的现状不但没有得到缓解,相反还有加剧的趋势,在这种环境下,国家对节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能源消耗中,建筑消耗的能源占重要部分,所以为了节约能源,应注重建筑设计中的节能设计。文章从建筑节能入手,分析了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性,并对建设节能设计的思想进行了阐述,同时对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标签:建筑设计;节能;重要性;途径;应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规模得以快速扩大,一幢幢建筑每天都在改变着城市本来的面貌,日新月异的变化让我们有些应接不暇,建筑除了本身自有的功能外,多是为满足人们的所需而建设的,目前人们对环境有了更高一层的认识,清楚了环境对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也开始意识到建筑本身巨大的能耗,所以建筑的节能设计越来越被大家所关注,通过节能设计使建筑自身对能源有了合理的利用,使能源达到最佳的配置,从而保证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实现节能的要求,在当前的建设设计中,节能设计已成为建筑设计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1 建筑节能概述 建筑节能并不是被动的去节约能源,而是在建筑过程的本身,积极的采取措施以达到有效的利用能源,建筑中对能源的消耗所包括的范围较广,同时这部分消耗占全国能源消耗的比重也较大,因此为了在建筑中对能源进行合理的利用,节能设计已成为当前建筑设计的重点。 2 建筑设计中节能设计的重要性 2.1 是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人们越来越重视到环境的重要性,环境问题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城市建设快速的发展,城市建设对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日益加剧,如何即能保证城市经济发展的步伐,又能保证资源保护的需求已成为当前业界人士重点研究的课题。能源的短缺和经济的快速增长矛盾越来越突出,在很大程度上能源的滞后性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特别是近年来建筑行业高能耗建筑的兴建,更限制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要加快实现建筑的节能设计,实现建筑节能,这才是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2.2 是建筑热环境进一步改善的需要

低碳背景下建筑节能降耗设计研究分析

低碳背景下建筑节能降耗设计研究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建筑节能降耗逐渐成为人 们所关注的焦点。如何使建筑既能适应社会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需要,又能提高 能源的利用率,是建筑设计人员需要进行探究的问题。本文以某工程项目为例, 根据项目建设的地域和环境实施科学的节能降耗,以供参考。 关键词:节能降耗;能源问题;设计理念 引言 目前,建筑耗能已经和工业耗能、交通耗能成为我国能源消耗的三大耗能大户。近年来,随着建筑总量的不断增加,建筑高能耗更是呈急剧上升的趋势,给 能源和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和影响。建筑设计节能降耗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是能源降耗的进一步拓展和优化,是促进建筑行业及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课题。 1.项目概况 本项目地块南北向距离约200m,东西向距离约100m,规划占地面积约 2376m2,总建筑面积为139970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10986.79m2,地下建筑 面积28991.83m2,为办公、商业设施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办公由1#楼6层建筑、2#楼的25层高层主楼及其9层辅楼和最高14层的3#楼组成,沿基地西南侧北一环路布置。该工程建成后将是本区域重要的城市建筑,能够成为北一环路高架下 车道的标志性建筑。商业由办公楼主楼底部和裙房组成,分别位于1#楼的底部二层、2#楼底部三层及其裙房、3#楼的底部三层,提供街区市民丰富多彩的购物、 文化休闲活动场所,包括沿街商业、商业内街及其广场、廊道等(图1)。 图1-实景图 2.节能降耗设计在项目中的实现 本项目节能降耗设计以系统协同性、地域性、高效性、自然性、健康性、经 济性等原则为依据,从节水技术、热岛效应设计处理、绿色新能源技术以及复层 绿化降噪设计等方面阐述本项目的绿色节能环保技术的实施。 2.1节水技术 为优化水源使用效率,创新废水处理技术,通过蓄水层补给减少废水的产生 和饮用水的需求。考虑运用雨水、中水、冷凝水进行灌溉,优先利用利用节水器具。最大化建筑内部用水的效率,以减少市政供水和废水系统的压力(图2)。 图2-雨水回收系统 (1)雨水利用为充分利用水资源,结合自身特点设计采用pp蓄水模块设置 雨水回用系统收集绿色屋顶和附近的人工湖收集雨水。雨水将经过过滤消毒处理 后经增压泵提升至使用点,采用微水量灌溉系统高效节水灌溉方式对绿化灌溉与 硬质道路冲洗,将雨水机房设置于场地地势最低处的地下室,高效地达到节水的 目的。 (2)景观灌溉以高效率的设备和适合当地气候的控制系统进行土壤、气候分析,设计选择合适的、地域特色景观植物以减低和消除对浇灌的要求。 (3)节水设备使用高效的设备,节水设备,堆肥式座便器和无水小便池和使用者感应器来降低饮用水的需求,座便器和小便池使用中水或雨水冲水,利用从

浅析节能设计问题和对策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节能设计问题和对策 学生姓名 学号 类型网络教育 专业土木工程 层次专升本 指导教师 日期

目录 摘要 (3) 1、绪论 (4) 2、研究目的和意义 (4) 3、做好建筑节能设计的措施来自交互的威胁 3.1城市建筑规划节能设计 (5) 3.2 建筑通风节能设计 (5) 3.3 建筑外遮阳的合理运用 (6) 3.4 减少热桥的产生 (7) 4、结论 (8)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浅谈节能设计问题和对策 摘要 随着全球环境的日益恶化,绿色建筑是未来建筑发展的必然方向。目前所有的建筑设计都必须考虑节约能源,采用绿色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设计能充分的利用自然资源,降低人工能耗,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能提供一个健康、舒适、高效的建筑,满足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随着建筑规模和数量的不断扩大,建筑业成为在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在能源、环境与经济发展日益矛盾的大背景下,贯彻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推进建筑节能设计成为重点研究课题。 关键词:建筑;节能;设计;绿色;

1、绪论 我国建筑能耗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设计问题造成的,国家也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建筑节能设计做出相应的规定,在进行建筑节能设计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能源来实现取暖和降温的功效。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我国建筑节能设计存在的问题 (1)不够重视城市建筑规划节能的重要性 在我国以往的城市建筑规划设计中,建筑设计人员经常考虑的是容积率、空间形态、建筑与周边环境是否协调以及日照时间、间距等一些问题,而很少会从建筑节能的角度来进行设计,因此,只是在建筑单体方案设计阶段才有所体现节能设计,从而也就引发了不少设计单体难以解决的问题。 (2)对建筑单体的通风设计考虑不周 在目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许多建筑开发商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土地,一般会要求建筑设计人员采用最高容积率进行设计,甚至会出现超值设计的情况,如此一来便会致使许多建筑为一梯六户或者一梯八户,甚至是一梯十户或者以上.这种建筑单体平面的通风效果将会很差,尤其在夏季的时候,室内会积聚大量的热量无法较快散失,只能通过人工通风或者是空调进行降温,从而极大的增加了建筑能耗。同时,在目前许多建筑设计中,一般是根据立面造型的考虑来进行建筑立面窗户的设计,于是出现了采光面积大但是可开启窗户面积小的情况,如此的设计不仅隔热很差,对通风效果也更加不利。 (3)建筑外遮阳设计得不到重视 在许多建筑设计中,设计人员往往为了建筑造型效果而刻意设计一些建筑立面上的装饰构板,但是这些构件并不是从遮阳方面进行考虑的,因此没有太多实际用途,仅仅是一些形式作用.这些与建筑设计中的节能原则以及经济原则是相违背的。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 发布者:潘坚力陈赛发布时间:2006-11-22 10:54:00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hous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潘坚力Panjianli 陈赛Chensai 摘要:阐述建筑耗能的现状及建筑节能的必要性;讲解节能型居住建筑应从整体规划设计、建筑单体设计、建筑细部构造设计、建筑设备设计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以实际工程为例阐述节能型居住建筑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建筑节能节能型居住建筑设计工程实例 Abstract: elaborate construction energy consumption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necessity for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The explanation of energy conservation house should be designed from the whole plan,the construction monomer design,the construction detail structure design,the construction equipment design and so onthe various synthesis consideration.Take the actual project as example elaborating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housing construction design method . Key words: Energy conservation construction,The Energy conservation hous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project example 早在20世纪70年代,建筑节能概念就被正式提出。建筑节能的中心是减少建筑耗能,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效率。同时,建筑节能需以不影响人们感觉舒适度为前提,即室温冬季不低于18摄氏度,夏季不高于26摄氏度。时隔30年,2004年,围绕着石油与能源问题的“大事件”再次集中发生,而我国的能源问题更是显露无遗。 能源环境恶化的同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规模迅速扩大,同期比较,我国一年建成的房屋建筑面积是发达国家建筑面积的总和还要多。有资料显示,本世纪20年内,我国的建筑业仍将迅速发展,预计到2020年底全国房屋建筑将达近700亿平方米。 建筑节能要求十分迫切 1、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1/3 我国建筑能耗的总量逐年上升,在能源总消费量中所占的比例已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10%,上升到近年的27.45%。而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建筑能耗一般占全国总能耗的33%左右。以此推断,国家建设部科技司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

浅谈建筑节能设计

浅谈建筑节能设计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浅谈建筑节能设计摘要:建筑能耗占我国总能耗较大比重。本文提出建筑节能各个方面的设计策略,充分利用自然能,降低不可再生能源消耗,促进我国建筑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节能;建筑能耗;节能设计 一、引言 随着世界范围内石油、煤炭、天然气三种传统能源日趋枯竭,人类不得不转向成本较高但可再生的生物能、水利、地热、风力、太阳能等新能源。我国因为人口多、资源贫乏,且分布不均,能源危机尤其严重,主要表现在经济发达地区能源短缺和农村商业能源供应不足,造成北煤南运、西气东送、西电东送;能源利用效率低,能源终端利用率仅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建筑能耗(包括:建材生产、建筑施工和建筑使用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近一半,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因此实行建筑节能,降低建筑能耗,已刻不容缓。 二、建筑节能设计

建筑节能是指建筑在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通过采用节能型材料和技术,加强用能管理,在保证建筑节能和室内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建筑能源消耗。 1、外部环境的节能设计 1.1合理选址 建筑选址主要是根据当地的气候、土质、水质、地形及周围环境条件等因素的综合状况来确定,如太阳能辐射强度、最热(冷)月平均气温及空气湿度、夏(冬)季主导风与平均风压、雨雪量等。为建筑节能创造条件,同时又要不破坏整体生态环境的平衡。。 1.2 “微环境”设计 除了地区气候特征,还需注意区域的“微环境”,如地形条件、地表环境、地表土壤和环境植被等。根据建筑功能的需求,通过合理的外部环境设计来改善既有的微气候环境,创造建筑节能的有利环境,主要方法为:①在建筑周围布置树木、植被,既能有效地遮挡风沙、净化空气,还能遮阳、降噪;②创造人工自然环境,如在建筑附近设置水面,利用水来平衡环境温度、降风沙及收集雨水等。

现代建筑节能设计的策略分析

现代建筑节能设计的策略分析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近些年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大量的建筑拔地而起,包括居住建筑,办公建筑以及商业建筑等。建筑业的发展是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表现。当然,建筑的发展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增多,高度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建筑本身对于能耗的节约及控制。从目前对于建筑节能所采用的普遍方法而言,当前建筑节能设计主要集中在建筑外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创新及城市供热管网热效率方面,但就建筑体型系数,建筑高度以及建筑朝向对于建筑能耗影响的分析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对于建筑节能设计的研究将从建筑外围护结构,建筑体型系数及建筑的朝向等几方面分析考虑。 关键词:建筑节能;节能设计;策略;分析 1国外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概况 欧美等发达国家在经历了第一次全球能源危机后,特别是作为石油进口国,在这次能源危机中经济蒙受了巨大的打击,这次事件后发达国家纷纷对节能能耗作出反应,特别是对于能源消耗比重较大的建筑更是尤为重视。一方面从经济政策上加以限制及引导,另一方面从法律法规上对建筑节能设计进行规范。 1.1美国居住建筑节能概况 美国对于建筑节能设计主要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即通过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门窗的气密性等。对于自然能源的利用包括风能、太阳能、自然采光热能等措施来降低采暖和空调的能耗;二是提高建筑物内设备的能源效率,采用智能化电气设备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主要措施有:将自然光的能量通过先进设备转化成电能,储存并利用。美国还颁布“太阳能供暖降温房屋的建筑条例”和“节约能源房屋建筑法规”,在利用太阳能方面,由国会通过一项对太阳能系统研发减税的优惠方案。上世纪90年代处,太阳能在美国的发展极为迅速,无论是对太阳能建筑的研究、材料和房屋部件结构的产品应用,都已形成完整的建筑产业化体系。 1.2日本居住建筑节能概况 日本在建筑业中实施的节能途径有以下方面:一是提高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及建筑内电器设备的使用效率;二是积极开发新能源。进入二十一世纪,日本又提出了“建筑的节能与环境共存设计”概念,即倡导延长建筑寿命使用高科技环保建筑材料,使用清洁能源以及能源再循环设备等。 2国内建筑节能设计的一般规定 目前国内的居住建筑设计对于建筑热工设计的一般规定是在建筑总平面设计及单体建筑设计上应考虑利用冬季日照,夏季自然通风及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十二层及以下的住宅建筑必须采用太阳能光热系统,并与建筑进行一体化设计。其次建筑物的朝向以为南北或接近南北向,其应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同时建筑物不宜设有三面外墙的房间,同一房间不宜有两个及两个以上不同朝向的外窗。 3目前常见的建筑节能设计计算方法 3.1按照规定性指标进行设计 按照规定性指标进行设计是指在建筑设计的初期方案设计阶段根据建筑的层高来控制建筑相应层高建筑体型系数(S)的限值。例如一栋建筑是9~13层,其建筑的体型系数(S)限值是0.30。同时在设计阶段应考虑建筑物不同朝向的窗

浅谈对建筑节能的认识

浅谈对建筑节能的认识 摘要:建筑节能已成为我国节能浪潮的主流之一,建筑节能技术也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 建筑技术发展的重点之一。合理规划建筑,增强建筑围护结构的隔热保温性能,降低建筑设施运行的能耗以及开发利用新能源等是有效的节能措施,通过实际的节能建筑简介来了解不同的节能技术在应用上的特点和优势,从而有利于加深对本专业的理解,开阔眼光,以更大的视角去看待专业技能,了解未来技术的发展动向。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又是一个建筑大国,每年新建房屋面积高达17-18亿平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每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逐步推进,建设事业迅猛发展,建筑能耗迅速增长。所谓建筑能耗指建筑使用能耗,包括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照明、炊事、家用电器、电梯等方面的能耗。其中采暖、空调能耗约占60%~70%。中国既有的近400亿平方米建筑,仅有1%为节能建筑,其余无论从建筑围护结构还是采暖空调系统来衡量,均属于高耗能建筑。单位面积采暖所耗能源相当于纬度相近的发达国家的2~3倍。这是由于中国的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差,采暖用能的2/3白白跑掉。而每年的新建建筑中真正称得上“节能建筑”的还不足1亿平方米,建筑耗能总量在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中的份额已超过27%,逐渐接近三成。因此,我认为建筑节能在将来还是大有可为的,虽然现阶段我对建筑节能的认识还很浅薄,但我相信在该领域内必定会有新天地。 理想的节能建筑应在最少的能量消耗下满足以下三点,一是能够在不同季节、不同区域控制接收或阻止太阳辐射;二是能够在不同季节保持室内的舒适性;三是能够使室内实现必要的通风换气。目前,建筑节能的途径主要包括: 1、建筑规划设计合理 1.1建筑朝向和平面形状形状相同的建筑物,南北朝向比东西朝向的冷负荷小,如对一个长宽比为4:1的建筑物,经测试表明:东西向比南北向的冷负荷约增加70%,因此建筑物应尽量采用南北向。在建筑物内布置空调房间时,尽量避免布置在东西朝向的房间及东西墙上有窗户的房间以及平顶的顶层房间。建筑物的平面形状,应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采用外围护结构表面积小的建筑。因为外表面积越小,负荷越小,能耗越小。 1.2 合理规划空间布局及控制体型系数 建筑物一般都设有空调系统,故其空间布局应十分紧凑,尽量减少建筑物外表面积和窗洞面积,这样可以减少空调负荷,降低能耗。体形系数的定义是建筑物外表面积F与其所包围的体积V之比值。对于相同体积的建筑物,其体形系数越大,说明单位建筑空间的热散失面积越高,研究表明,体形系数每增大1%,能耗指标约增加2.5%。因此,出于节能的考虑,在建筑设计时应尽量控制建筑物的体形系数。但如果出于造型和美观的要求需要采用较大的体形系数时,应尽量增加围护结构的热阻。 1.3 绿化有助于减少建筑能耗 绿化对居住区气候条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调节改善气温,调节碳氧平衡,减弱温室效应,减轻城市的大气污染,减低噪声,遮阳隔热,是改善居住区微小气候,改善建筑室内环境,节约建筑能耗的有效措施。

从建筑设计角度浅析建筑节能

从建筑设计角度浅析建筑节能 摘要:我国历来坚持节能减排,把节约能源作为我国的一个基本方针,并且我国早已于2005年11月10日颁发了正式的条文规定,强调设计单位应当依据建筑节能标准的要求进行设计,从而保证建筑节能设计质量,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大力推进节能”这是我国的指导方针,节约能源应该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针对目前我国房屋建筑的现状,提出了对于在建筑设计角度进行建筑节能的一些具体措施。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节能;措施方法 abstract: china have always insisted on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and save energy in china as a basic principle, and our country already in on november 10, 2005 issued formal article provision, emphasizes design shall be based on unit of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standard requirements for design, so as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design,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saving energy. “to development, save, save the priority to pay equal attention to, promoting energy conservation”this is our country guidelines, save energy should be reflected in all aspects of social life. aiming a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building construc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architecture design angle for energy conservation of th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