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控制扬尘污染方案

控制扬尘污染方案

控制扬尘污染方案
控制扬尘污染方案

一、编制依据

根据《梅州市城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严格控制主城区建筑施工扬尘污染暂行工作方案》等强制规定和有关文明施工的规范,我公司特制定扬尘污染控制方案,以确保本公司各项目部均能达到施工扬尘的标准,以及施工现场良好的工地面貌。

二、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嘉应学院文科实训大楼及配套项目

建设单位:梅州城区嘉应学院

施工单位:广东建工对外建设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广东宏图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梅县建安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工程规模:1)新建文科实训大楼,建筑面积约24224.05㎡,包括建筑装饰工程、水电设备安装等;(2)配套项目(场地设施),总面积约29337.3㎡,包括场地平衡土方工程、升旗台、自然池塘、无障碍通道、道路人行道铺设、雕塑、挡土墙、花池、围墙、树池、排水沟、金水桥等园建项目;(3)新建东校门门楼工程,门楼建筑高度为13.5m,建筑面积约200㎡的现浇框架混凝土结构,包括建筑装饰工程、水电设备安装工程等。

三、具体管理目标

1、施工扬尘污染控制达标;

2、无市民重大投诉;

3、无因施工扬尘控制不善造成的上级处罚和通报批评;

4、上级部门检查验收达标;

5、争创文明工地;

其中,职工扬尘控制达标的具体指标有:堆土用密目网覆盖;木工房封闭;建筑垃圾入库,统一清运;材料进出采用自动翻盖车辆,车辆进出用水冲洗;生活垃圾袋装化;脚手架外侧密目网全封闭;施工区、生活区、、办公区洒水清扫。

四、组织机构建立

本工程建立由建设单位领导,监理单位监督,施工单位工作的管理体系,负责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控制的策划,组织、落实,并从财力、物力、人力上实施布置,使本项目的施工扬尘污染控制贯穿整个施工管理中。具体组织机构如下:

姓名

单位

职务

分工

肖庐山

工程项目部

项目经理

协调小组

李军辉

工程项目部

技术员

技术负责人

王财文

工程项目部

质量员

督促检查

曾德森

工程项目部

安全员

监督小组

五、责任制考核

实施施工扬尘控制,责任在领导,管理在岗位,关键在班组。因此,项目部必须在建立和健全各项扬尘控制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落实各级管理责任,将施工扬尘控制与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管理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之始终贯穿与整个施工管理过程中,成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中环境因素的一个重要补充要素,实施全过程、全方位控制。

1、项目经理是施工扬尘控制的第一责任人,须对施工现场的扬尘污染控制负全面责任;

2、各管理岗位人员须将施工扬尘污染控制列入施工全过程管理的范畴,对照各自的职责,加强管理;

3、班组组长是作业级施工扬尘污染控制的带头人,须服从项目部领导指挥,积极主动地搞好扬尘污染控制;

4、上级公司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宜与项目经理签订责任书,将完成施工扬尘污染控制的目标

与项目经理责任考核挂钩,以进一步推进本项目扬尘控制工作的有序开展和推动;

5、项目经理宜与各相关管理人员签订管理岗位责任书,以安全生产责任考核表进行考核;

6、项目部宜与各施工班组操作人员落实施工扬尘污染控制责任,制定奖罚制度,以推动施工扬尘污染控制工作。

六、扬尘污染控制点

1、土石方施工扬尘控制;

2、现场材料进出扬尘控制;

3、混凝土、砂浆的使用;

4、建筑垃圾处理;

5、生活垃圾处理;

6、脚手架施工扬尘控制;

7、结构楼层施工扬尘控制;

8、木工房管理;

9、装饰施工阶段扬尘污染控制。

七、管理控制措施

7.1、进行日常管理

7.1.1、施工现场保洁

施工区内派清扫班2-3人,每日进行定时清扫整理,及时洒水确保路面清洁;日常车辆进出,必须对车辆进行冲洗,保证灰土不带出工地;生活区、办公区由保洁员每天进行日常保洁清扫工作。

(1)每天进行1至2次清扫,清扫的尘土和垃圾必须及时处理,不得滞留;

(2)在清扫前,必须对路面、地面进行洒水,防止清扫时产生粉尘而污染周边环境;

(3)车辆进出必须进行登记,车辆出门必须进行洗车,如车辆拒不执行洗车,一律不予放行,并及时上报项目部领导;

(4)做好保卫工作,与本项目无关的扬尘污染源禁止带入施工场地;

(5)生活区垃圾箱必须及时更换垃圾袋,及时上盖,及时清运;

(6)生活垃圾与餐厨垃圾分类装置垃圾袋内,及时清理;

7.1.2、沉淀池管理

施工现场的沉淀池由清扫班清理,并形成记录。

(1)项目内沉淀池必须做到二级沉淀;

(2)日常每周一次对沉淀池进行清理,特殊情况下(如浇捣混凝土)必须及时清理,保证管道流水通畅;

(3)不得将漂浮物和固体物排入沉淀池内;

(4)专池专用,不得代替其他排水池;

(5)不准损坏沉淀池;

(6)定期对沉淀池的沉淀排污情况进行检查,保证排污达标。

7.1.3、专用建筑垃圾临时储存间管理

建筑垃圾临时储存间由材料员负责管理,及时通知环卫部门清运。

(1)建筑垃圾必须通过楼梯或垂直运输机械进行转运,不得从建筑物高处向下流放污水、倾倒建筑垃圾;

(2)建筑垃圾必须分类堆放,不得混堆;

(3)禁止超量堆放;

(4)及时进行遮盖洒水,防止粉尘挥发;

(5)保持周边清洁,不得散落;

(6)及时做好清运记录。

7.14、木工房管理

木工房由木工机械操作工负责日常管理,确保木工房产生的粉尘、废料、挥发气体不污染环境。

(1)木工房专人操作和管理;

(2)木工房必须保持全封闭,操作时必须关门,保留合适的通风口;

(3)保持木工房整齐、整洁,及时清理木屑及废料,木屑及刨花等必须在装袋后清运至指定地点,必要时可进行喷水湿润后再清理;

(4)专房专用,禁止将木工房作他用。

7.1.5、垃圾及材料运输管理

垃圾及砂石等材料的运输,可能导致在运输途中的撒、漏、扬等不良现象,造成扬尘污染和其它环境影响,必须实施有效控制。

(1)垃圾的清运和砂石材料的进场必须是车厢自动翻盖的车辆实施封闭运输,无此设备的车辆禁止进场运输;

(2)禁止超载,必须保证车厢封闭完整,不留漏缝;

(3)车辆出门必须用水冲洗;

(4)自动翻倒时必须缓慢进行,禁止猛加油门而造成排气管冲灰产生扬尘。

7.1.6、露天材料堆放管理

钢筋、黄砂、石子等均为工地露天堆放材料,如管理不好,将产生钢筋锈粉飞扬、砂石尘土飞扬等粉尘污染,因此必须加强管理。

(1)严格控制成型钢筋进场时间,钢筋到场后立即整理归类上架,做好标识;

(2)石子、黄砂堆放专用池槽,控制进料量,做到随到随用,不得大量囤积;

(3)石子、黄砂必须堆积方正,底脚整齐、干净,并将周边及上方拍平压实,用密目网进行遮盖,如过分干燥,必须及时洒水;

(4)使用时禁止将所遮盖的密目网全部打开,稍打开一角,用后拍平盖好。

7.1.7场地附近道路的清洁

对场地周边的道路设专人看管、检查,及时对道路进行洒水、清扫,以免因散落的土、石、砂等在车辆经过时产生扬尘造成城市污染源。

7.2、进行阶段性管理

在加强基础设施日常管理的同时,必须按以下四个阶段进行动态管理。

7.2.1、土石方爆破开挖阶段

(1)施工过程中所有施工机械、设备、运装车辆出门必须用水冲洗;

(2)控制土石方开挖噪声污染,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

(3)严禁在施工现场排放有毒烟尘和气体,不得在施工现场洗石灰、熬煎沥青,工地生活燃料应符合环保有关要求;

(4)与土石方施工班组和爆破单位签订文明施工管理协议,协议中必须强调防止施工扬尘污染的责任,共同做好扬尘控制;

(5)工程土石方开挖时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与车辆安排,做到随挖随外运;

(6)遇有四级风以上天气不得进行土石方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

(7)运渣车必须有遮盖和防护措施,防止土石方飞扬、散落和流溢,否则,不允许其驶

出工地;

(8)土石方外运时除对车辆进行清洗以外,在工地门口地面铺设草包、麻袋等防污染材料,并派专人进行清扫,防止泥土造成市政道路污染;

(9)除做好硬地坪外,其他露土部位必须保持密实,不得随意开挖翻土。

7.2.2、结构施工阶段

(1)搭设的脚手架外侧必须全部用密目网封闭,密目网达到2000目,无损坏和漏洞,旧网在使用前必须清洗干净;对破损的安全网要及时更换,钢管脚手架和塔吊等机具要定期除锈、刷漆;

(2)结构周边的临边防护必须用密目网围护,底部设置防空隙的踢脚板,防止垃圾从楼层外围散落而产生扬尘;

(3)楼层清理垃圾时,预先洒水湿润,待湿透后再进行清扫,各楼层垃圾集中堆放,用劳动车从人货梯清运至地面,为防止垃圾在清运时因风吹、抖动而产生扬尘,每部车上都必须遮盖密目网,禁止从预留洞口向下抛扔垃圾,更不准从结构外围抛扔垃圾;

(4)清理脚手架垃圾时,禁止抛翻和拍打底笆,必须先进行洒水,然后用扫帚进行清扫,集中堆放在楼层内,用劳动车运下;

(5)屋面进行隔热保温施工时,珍珠岩隔热板必须尽量整块铺贴,如需切断,必须在封闭的箱子内进行,防止珍珠岩碎末散落飞扬,造成污染。

7.2.3装饰施工阶段

(1)由于装饰施工的建筑垃圾品种较多,在现场设置的垃圾堆放点必须进行分隔,以便分类堆放装饰建筑垃圾;

(2)在进行瓷砖等石材切割或磨光时,必须设置专用封闭式的切割间,操作人员必须戴好口罩,必要时应带水切割;

(3)拆除脚手架,禁止直接掀翻竹笆,必须先行洒水并清理垃圾;

(4)施工现场禁止焚烧垃圾废料等;

(5)装饰用的石膏粉、老粉、腻子粉等必须袋装,并入库集中管理;

(6)装饰阶段应组织石材、木制品等成品进入施工现场,实施装配式施工,减少因切割石材、木制品等所产生的扬尘污染。

7.2.4、总体施工阶段

(1)管道必须分段开挖,安装完毕后应立即回填,减少翻开泥土的暴露时间;

(2)如需长时间开挖土堆积,必须进行表面压实,并用密目网进行覆盖;

(3)绿化土进场时必须随到随用,禁止堆积时间过长而产生扬尘;

(4)禁止在道路和人行道上堆放或转运易扬尘的建筑材料;

(5)工程结束前不得拆除工地围墙,如因对正式围墙施工有妨碍,而必须拆除临时围墙时,则需设置临时围挡,控制扬尘,做到文明施工;

(6)工程完工后必须及时清理现场和平整场地,消除各种污染源。

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扬尘污染控制工作方案 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止由于现场施工造成的作业污染和扰民事件,保障我项目工地附近居民和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根据地铁办2015年治污减霾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项目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项目为XXX工程,起于XX起点站,止于XX的森林公园,并设森林公园站。线路沿世纪大道东西向布设,位于XX城内,线路全长约6.5km。XX施工总承包项目包括:张家村站(明挖法),XX 站至XX区间(明挖法+矿山法+盾构法,以盾构为主)。本标段施工内同包含并不限于:车站主体结构及附属工程、区间隧道主体结构及附属工程,车站及区间的设备安装工程、车站公共区和设备区建筑装修工程、轨道、通信、信号、综合监控、供电系统工程等全部施工内容。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4、西安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5、西安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安全管理暂行规定 6、西安市建设工地施工扬尘控制若干规定 7、西安市治污减霾工作实施方案 三、管理目标

针对本项目工程的具体情况,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将认真贯切执行国家、陕西省西安市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环境标准、坚持清洁生产、文明施工,不断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环境意识,综合利用各种资源,最大限度的降低各种原材料的消耗;废气、废水、各种废弃物达标排放,从严把握治污减霾管理要求及标准,控制施工大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本项目治污减霾工作目标如下: 1、施工扬尘污染控制达标。 2、无市民重大投诉。 3、无因施工扬尘控制不善造成的上级处罚和通报批评。 4、上级单位检查验收达标。 5、创建治污减霾工作示范工地。 6、达到企业安全、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规定要求。 四、组织保障 本工程建立由建设单位领导,监理单位监督,施工单位具体工作管理,负责施工现场污染控制的策划、组织、落实,并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实施战略布置,将本工程的施工治污减霾工作融入到整个施工管理中。为确保施工环境质量,由项目经理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治污减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1、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XX、XX、XX 组员:XX、XX、XX、XXX

施工现场防扬尘管理解决方法措施

施工现场防扬尘措施 一、编制目的 为了有效防治城市及住宅区扬尘污染,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及人居环境,为城市创建田园城市做出贡献,为认真贯彻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调理》和《呼和浩特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以及呼和浩特市重大工程建设的有关文明施工管理规定,实现文明施工现场,特编制本施工扬尘控制专项方案,并成立联合检查领导小组,开展项目施工扬尘整治工作的日常检查工作。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3、《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防护与文明施工图集》 4、《呼和浩特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规定》 5、《呼和浩特市环境保护条例》 三、施工扬尘控制措施 (一)设置围档、围网防尘 1、施工现场周围采用符合规定强度的硬质材料设置不低于2米的密闭围档,确保基础牢固,表面平整和清洁。 2、工程脚手架外侧使用绿色密目式安全网进行封闭;设置整齐并保持清洁。 (二)作业场地、施工便道硬化处理 1、工程的进出口、场内施工便道和建筑材料堆放地进行硬化处理,

浇筑混凝土。安排专人经常清洁、洒水降尘。 2、在施工场地内,设置车辆清洗设施以及配套的排水、泥浆沉淀设施;工地出入口配置冲洗用水和设备。运输车辆带泥轮胎进行冲洗干净后,方可驶出工地。 三)建筑垃圾、渣土处置 1、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在48小时内不能完成清运的,在施工工地内设置临时堆放场,临时堆放场采取围挡、遮盖等防尘措施。 2、在施工现场处置工程渣土时进行洒水或者喷淋降尘。 3、施工现场堆放的渣土,堆放高度不得高于围档高度,并采取遮盖措施。 4、在建筑物、构筑物上运送散装物料、建筑垃圾和渣土时,采用密闭方式清运,禁止高空抛掷、杨撒。 (四)预拌砂浆扬尘控制 1、施工现场全部使用商品混凝土 2、在施工现场不得进行敞开式搅拌预拌砂浆作业 3、施工现场采用搅拌砂浆时,设置封闭式砂浆搅拌棚,建立水泥库(五)其他扬尘控制措施 1、土方作业过程中,安排专人及时清理路面遗洒的泥土,并是路面始终保持较湿润的状态,做到不泥泞,不扬尘。土方施工期间当气象预报风速达到六级以上,停止施工作业。 2、项目施工范围内的裸露泥地,进行绿化。 3、禁止使用空气压缩机来清理车辆、设备和物料的尘埃。

扬尘污染控制措施

扬尘污染控制措施 本工程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环境保护责任制,建立和健全有建设方、监理方、施工单位三方各分包、劳务队伍全体参与的控制扬领导小组。 1、由建设单位落实控制扬尘的经费,本施工单位保证扬尘控制经费专款专用。 2、本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编制,项目部盖章确认后,由本公司总工程师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审批和签字,并盖章确认后,报监理备案。 3、建立扬尘控制责任制及制度,并做好分阶段作业扬尘控制台帐。 4、项目部扬尘控制措施和承诺的内容在工地四周醒目处进行公示。 5、项目部指定现场管理员负责施工现场扬尘控制的管理工作,并建立扬尘控制档案,工作总结、实施方案、会议记录、宣传资料等。 6、对参加本工程施工作业的所有人员进行保护环境、控制扬尘知识及重要性等有有关方面的教育和宣传。 7、对控制扬尘工作的职责进行分解落实既:项目经理→现场施工负责人→现场扬尘负责人→各施工作业片片长→各专业分包队伍、劳务分包队伍、作业班组负责人→工人,使本工地的扬尘控制制度做到层层落实,控制到位。 8、根据有关规定,本施工现场四周的围墙设置高不低于2.5米,用红砖砌筑,用水泥浆粉刷后,再用白涂料进行涂刷,并在围墙上张贴环境保护等宣传标语。 · 9、外脚手架作业面用绿色密目安全网进行全封闭处理。 10、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铺设厚度不小于20cm的钢筋混凝土路面,场地内的地面进行硬化处理,因施工原因没有硬化的地方用黑网覆盖,使泥土不裸露。 11、施工现场内堆放的水泥等易产生尘埃的物料进行封闭式管理,不允许露体堆放。 12、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在24小时内不能清运出场的,设置临时堆场,堆场周围进行围挡、遮盖等防尘措施。 13、散装物料、建筑垃圾在6m3以上采取密闭清运,施工场地清扫出的建筑垃圾、工程渣土采用袋装或密闭清运。 14、运输车辆驶离工地前,必须将车辆的槽帮和车轮用高压水枪设备冲洗干净,并采取围挡、遮盖等防尘措施。严禁使用压缩空气清理车辆和地面上的

施工扬尘控制方案

施工扬尘控制方案 一、工程概况: 该工程为重庆“海昌﹒加勒比”二期别墅环境边坡工程未建部分。工程位于南岸区文峰镇清水溪(崇文路35号)。我公司为该工程的接续施工(大部分抗滑桩已施工完毕)。该工程分东、西两侧桩板式(或锚杆式)挡土墙。 1、西侧边坡:全长1005米,高5-17米,共分WA~WK13个段。均为挖方边坡。 WA~WC段已完成;WD~WE段条石挡墙前段已砌,后面段改桩板式挡墙,8根抗滑桩已浇注。WF~WG段第一个伸缩段条石挡墙已砌,后面段改桩板式挡墙,19根抗滑桩已浇注。WL~WM段条石挡墙已砌。目前还有720米(桩已浇注)桩板砼挡墙和两段条石挡墙。(WF~WG段和WH~WJ段)。 2、东侧边坡:全长520米,高8~22米,共分30~39十个剖面段,均为挖方边坡。 30~32剖、34~36剖面段为桩板式砼挡土墙,面板设在桩中部;33剖面段(56米)上部5.5米为锚索,下部12.0米为锚杆挡土墙,肋柱暗设。37、38剖面段为锚杆挡墙,肋柱暗设。39剖面段图纸是锚杆挡墙,而现在改成桩板式挡墙(5根桩已浇筑砼)。东侧挡墙面板采用喷射砼。目前30剖面段有1、2、3号三根桩未钻。31、32剖面段有17~22号六根桩未钻(因高压电杆在桩位上)。 二、编制目的: 由于该工程的场地位置处于重庆“海昌﹒加勒比”二期别墅周边,为了有效防治城市及住宅区扬尘污染,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及人居环境,为城市创建田园城市做出贡献,为认真贯彻落实《重庆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规定》和《重庆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以及重庆市重大工程建设的有关文明施工管理规定,实现文明施工现场达到重庆市相关标准,特编制本施工扬尘控制专项方案,并成立联合检查领导小组,开展项目施工扬尘整治工作的日常检查工作。 三、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重庆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规定》; 3、《重庆市主城尘污染防治办法(草案)》; 4、《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 5、《重庆市城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暂行规定》; 6、《重庆市建筑施工现场监督管理规定》; 7、《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暂行标准(环境和卫生)》。

扬尘污染防治专项方案

扬尘污染防治专项方案 通过“扬尘污染防治专项方案”降低施工过程中扬尘污染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对影响居民的生活和当环境污染发生时能起到指导作用,尽量把扬尘污染的危害性降低到最小,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人身健康安全,保证项目部生产环境的达标扬尘防治工作目标 现场无扬尘,杜绝发生环境影响事故事件。 扬尘管理指标 现场目测无扬尘现场平整坚实、无浮土,主要运输道路硬化率100%。 扬尘控制符合国家和《河北省环境保护条例》《唐山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唐山市建设工程扬尘污染防治暂行规定》有关安全、文明施工的规定等标准。 职责范围 扬尘防治工作主要责任单位由本公司全权负责。 ⑴项目经理 1)负责审批扬尘污染专项方案。 2)对本方案进行检查、督促、指导,保证方案的执行力度。 3)定期对项目扬尘管理情况进行评价、总结。 ⑵项目书记 1)负责督促、检查员工有关培训的执行力度。 2)定期对扬尘管理执行情况进行评价、总结。 ⑶项目总工 1)负责督促、检查施工过程中扬尘治理措施的执行力度。 2)负责对本方案技术措施的审核,提出技术措施及管理意见。 3)负责对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总结。 ⑷安全负责人 1)编制、指导本管理方案的编写,确定各本方案的目标、指标。 2)对施工现场扬尘管理负主要监管责任,实施一票否决权。 3)监督、检查各部门、工区方案的措施落实情况,对措施执行不到位、存在重大隐患的工区,进行处罚并追究相关部门/责任人,定期进行评价、总结。 ⑸项目副经理 1)参与本方案的编制,并提出合理化意见。 2)确定相关责任人,明确实施时间,督促分管部门、工区落实各项措施的执行。 3)负责对分管部门、工区扬尘防治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评价、总结。 ⑹办公室 1)负责办项目部、生活区固体垃圾、废弃物的收集、管理、处理。 2)负责对扬尘事件、事故的对外联络。 ⑺物机部 1)负责在采购过程中设备、材料优先选用环保、节能型。

扬尘控制 管理及预防措施

湖南聚美置业有限公司 世景国际广场建设项目基坑支护工程 防 治 扬 尘 污 染 方 案 建设单位:湖南聚美置业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湖南螺丝建筑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7年2月17日 目录 第一章防治扬尘概论 第二章控制扬尘工作目标 第三章扬尘治理措施目标责任

第四章扬尘防护措施目标管理 第五章施工作业扬尘重点治理工作 第一章防治扬尘概论 扬尘是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建筑施工工地、道路、敞开的料堆和裸露地面等等都是扬尘的主要来源。扬尘作为一种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危害。 防治扬尘污染,可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如增大尘物的湿度;裸露地面优先绿化、适度铺装;保证施工工地的环保达标;对工地堆土、堆料采取遮盖或绿化措施;施工场地硬化,设立围档;四级风以上停止土方施工;防止道路遗撒;扩大路面冲刷和机扫面积;限制工业无组织排放等。 本方案主要针对我世景国际广场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现场进行扬尘治理管理,世景国际广场基坑支护工程场地处于长沙县开元路与东三线的东南角,安全等级定为一级。设计有效使用年限2年,且不应小于1年。 本基坑工程基坑长240米,宽80米,基坑开挖深度约为11-18.3m,开挖线北侧距开元路人行道2.6米,西侧距东三线人行道2.5米,南侧紧邻“幸福里润城”相距8米,东侧紧邻“东方航标”相距12米。 该基坑上部采用放坡+土钉、锚喷支护和地下注浆加固,下部采用支护桩+预应力锚索的方式。 第二章控制扬尘工作目标 有效控制建筑施工现场扬尘,减少对空气环境造成的污染,促使施工现场周边环境空气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 第三章扬尘治理的依据 长沙市住建委《长沙市扬尘控制通用标准》 《关于加强建筑施工环境整治工作的通知》 《2017年长沙市建筑施工扬尘防治工作方案》 《长沙市城郊结合部扬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第四章扬尘治理措施目标责任 1、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冯亮四为第一责任人,统一安排各部门相关责任人具体工作。建筑施工现场防治扬尘和大气污染,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并由专人湛彬负责扬

(最新)扬尘治理及控制措施专项方案

年加工2万吨食用槟榔工厂项目 扬 尘 治 理 方 案 编制人: 审核人: 湖南省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 二O一二年十二月

一、工程概况 (2) 二、编制依据 (3) 三、扬尘控制清单 (3) 四、控制点 (4) 五、具体控制措施 (4) 5.1、日常管理 (4) 5.1.1施工现场保洁 (4) 5.1..2沉淀池 (5) 5.1.3专用建筑临时储存间管理 (5) 5.1.4木工间管理 (6) 5.1.5垃圾及材料运输管理 (6) 5.1.6露天材料堆放管理 (7) 5.2、阶段性管理 (7) 5.2.1围护阶段 (7) 5.2.2基础施工阶段 (8) 5.2.3结构施工阶段 (8) 5.2.4装饰施工阶段 (9) 5.2.5总体施工阶段 (10) 5.3施工道路及场地硬化控制措施 (10) 5.4冲洗、清扫、洒水、覆盖等降尘措施 (10) 5.5现场道路环境保护 (12) 5.6废水控制措施 (12) 5.7生活垃圾控制措施 (12) 5.8施工材料存放、垃圾处理措施 (13) 六、现场保洁人员与保洁措施 (13) 七、保洁设施 (14) 八、项目管理体系 (14) 8.1组织机构 (14) 8.2岗位职责 (15) 九、“六必须"、“六不准” (16)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年加工2万吨食用槟榔工厂项目 2、工程地址:雅艾路与吉利西路交叉口 3、建设单位:湖南宾之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4、监理单位:湘潭市建筑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5、设计单位: 湘潭市建筑设计院 6、勘察单位: 湘潭市勘测设计院 7、施工单位:湖南省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 8、建筑层数:;2-6层 9、建筑工程等级:一级; 10、结构类型:框架结构 11、建筑层高: 12、建筑总高度: 13、总工期:

扬尘污染控制措施

扬尘污染控制措施 扬尘污染控制是保障现场环境的重要措施。为贯彻执行某市扬尘污染联合检查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扬尘污染控制的通知》的要求,将依据工程自身特点,从项目组织架构及资金保障及合同约定及过程控制等各个方面进行有效控制。 1)建立岗位责任制,对扬尘的预防和控制做到责任到人。设专人负责工地的扬尘治理工作,成立文明施工保洁队,配备洒水设备,作好压尘及降尘工作。 2)设立扬尘污染控制专项资金,并确保此项资金专款专用,用于防扬尘污染的设备及材料的购买及租赁。 3)运输道路及材料堆场进行硬化处理,并每天派人打扫及洒水以保持清洁。非硬化区域采用花草绿化,尽可能减少地面裸露。 4)使用商品混凝土,杜绝现场搅拌产生扬尘的问题。 5)混凝土罐车每次出现场前清洗下料斗,垃圾运输车出场前一律用毡布覆盖。 6)现场道路出入口设清洗槽,车辆离开现场前对轮胎和槽帮进行清洗,不得带泥上路。运输车辆不得超载,应留有余量,用彩条布覆盖严密,严防遗洒,一旦发现遗洒,及时组织人力清扫。严禁凌空抛洒垃圾及渣土等。 7)土方回填阶段是控制扬尘污染的关键时期,风力超

过四级时,应停止土方回填,并将现场堆土用彩条布进行覆盖,减少现场扬尘。 8)水泥及石灰和其它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安排在库房内存放,部分需露天存放时要进行严密遮盖,运输和卸运时防止遗洒飞扬,以减少扬尘。 9)严禁凌空抛洒垃圾及渣土,在现场设立固定的封闭式垃圾池,并在各楼层设立垃圾箱,所有垃圾当天清除出现场,并按政府规定运送到指定的垃圾消纳场。在与指定分包商和其他承包商签订的合同中要求其将生产垃圾堆放到总包设立的垃圾存放点,由总包方集中进行清运和消纳。 10)生石灰的熟化和灰土施工要适当配合洒水,杜绝扬尘。 11)现场禁止燃煤及木柴或其他材料,严格消防管理,将烟尘控制到最小限度。 12)现场供暖设施采用清洁燃料。 13)工程竣工后及时拆迁现场临建,产生的垃圾及渣土确保当天清运出现场,并在拆迁过程中采用洒水及临时覆盖等有效措施防止扬尘。 14)严格执行我单位的绩效测量和监测管理程序,通过过程及指标及方案的监视和测量及监测设备的校验及维护及数据分析和改进等几个方面来实现扬尘污染的有效控制和持续改进。

施工扬尘污染控制方案

施工扬尘污染控制方案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河长宁环卫(市政)码头搬迁工程 建设单位:建设实业发展总公司 设计单位: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斯美科汇建设工程咨询 施工单位:长宁建设工程总承包有限责任公司 河长宁环卫(市政)码头搬迁工程位于外泾力西路。本工程总征地面积为47679m2,总建筑面积为26605m2 (含地下车库3492m2)。由环卫停车场、环卫综合楼、机修车间、开关站及门卫4个单体,一个地下车库组成。 本项目为新建市政公用(环境卫生)项目,基地位于长宁区西北部田度地块,北临河,东靠外环绿化带,南接轨道交通机务段,西侧为规划绿地,分甲、乙两块,甲块由市级财力承担,乙块由长宁区区级财力承担。建筑总面积:27004平方米。工程概算投资额:16208万元(含成套设备及安装费用8611万元)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3、《中华人民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4、《中华人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5、《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市2004第23号政府令) 6、《市建设工程实行予拌(商品)砼浇捣的规定》(市建委[97]193号) 7、《市建设工程实行予拌(商品)砼浆的通知》(市建委[2002]656号) 8、《市建设工程工地文明施工若干规定》(沪建施[93]989号) 9、《市建设工程环保、便民工地考核实施办法(试行)》

三、管理目标 1、施工扬尘污染控制达标 2、粉尘、污水、噪声、固态废弃物达城市管理要求 3、达到区标化、文明工地 4、争创市标化、文明工地 5、无因施工扬尘控制不善造成的上级处罚和通报批评 6、无市民重大投诉 四、扬尘污染管理目标分解及控制点 本工程将从基础、主体结构、装饰、总图竖向、施工验收五个阶段进行控制。对各阶段施工过程中不规操作,材料的进出场、堆放、污水的排放等加强管理缓和控制,不使施工现场周围道路环境造成扬尘污染,做到不因扬尘污染影响周边群众的正常生活,危害职工和居民的身体健康,不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1、目标管理控制点 1).工地围墙及大门封闭控制 2).现场的硬化地坪 3).现场材料进出场扬尘控制 4).土方施工扬尘的控制 5).混凝土、砂浆的使用 6).水泥、砂、石的堆放、使用扬尘控制(临设阶段) 7).工地脚手架施工扬尘控制 8).装饰施工阶段扬尘控制 9).结构楼层施工扬尘控制 10).总图竖向绿化施工扬尘处理 11).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处理 12).木工间、水泥仓库的管理 五、组织建立

扬尘污染防治专项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2) 2工程概况 (2) 2.1项目总体概述 (2) 2.2建筑结构概况 (2) 3扬尘污染防治组织机构及职责 (2) 3.1扬尘污染控制目标 (2) 3.2扬尘污染防治组织机构 (3) 3.3各阶段防尘污染防治措施 (6) 3.3.1现场布置主要措施 (6) 3.3.2土方开挖阶段 (7) 3.3.3基础施工阶段 (8) 3.3.4主体及装饰施工阶段 (8) 4现场扬尘防治实例一览表 (9) 5应急响应 (12) 5.1应急响应原则 (12) 5.2预警分级 (12) 5.3应急响应分级 (13) 5.4应急启动 (13)

序号编制依据编号 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主席令第三十二号 2 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3 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其它编制依据 1 关于印发河北省建筑施工扬尘治理方 案的通知 冀建安【2017】9号 2 关于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污染天 气监测预警方案(试行)〉的通知 环发〔2013〕111号 3 于统一京津冀城市重污染天气预警分 级标准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的函 环办应急函〔2016〕225 号 4 关于印发<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 施(2016—2017年)>的通知 环大气〔2016〕80号 5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扬尘治 理的若干规定 / 6 关于印发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 施实施方案(2016—2017年)的通知 冀气领办〔2016〕71号 7 河北省建筑施工扬尘治理方案/ 8 河北省建筑施工扬尘防治强化措施18 条 / 9 关于印发廊坊市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 施实施方案(2016—2017年)的通知 廊字〔2016〕20号 10 《建筑垃圾处理技术规范》/ 11 廊坊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施工组织设计 2工程概况 2.1项目总体概述 无 2.2建筑结构概况 无 3扬尘污染防治组织机构及职责 3.1扬尘污染控制目标 充分发挥公司管理能力和资源优势,在施工过程中保证: 1、满足国家及地方扬尘治理标准; 2、不发生因扬尘污染造成的投诉;

扬尘、污染源控制预防措施

苏州工业园区裕兴路南侧支路等路桥工程 防扬尘控制方案 一、建设项目情况简述: 本工程包括道路约2360m(公积金路160m、集贤街约300m、东平街约500m、裕兴路南侧支路约1400m),排水管道约5334m(雨水管道4063m、污水管道1271m)、电缆通道约2412米(裕兴路南侧支路工程1578米、东平街工程539米、集贤街工程295米)以及一座3孔5.15+7.1+5.15箱涵桥一座。 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概述: 在本工程施工期间,扬尘影响分析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三、针对措施及要点: 1、环境目标、指标 重要环境因素:扬尘 主要产生区域:施工现场、道路运输 环境目标:最大限度减少扬尘 环境指标:A、施工现场场地、道路硬化率达70%以上; B、施工散料100%入库、集中堆放; 2、影响施工现场扬尘的因素 A、现场土方外运随意抛弃。 B、包装水泥运输、装卸、搬运产生扬尘。 C、散装水泥进场冲灌产生的灰尘及散装水泥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出料和投料时产生的粉尘。 D、粉粒材料运输装卸搬运及黄砂干燥、土堆、石灰等随风产生

扬尘。 E、施工车辆在场内行驶产生的扬尘。 F、石材切割产生扬尘。 G、现场清扫及建筑垃圾清理产生扬尘。 3、控制措施 A、工地设置高度不低于2m的围墙,围墙应使用砌体或彩色压型钢板等硬质材料,围墙应安全、稳固、整洁、美观。 B、现场道路硬化,设置散料堆场和垃圾场。堆场砌砖墙围栏,由保洁员负责清扫、洒水。 C、现场入口设冲洗站、沉淀池,由保洁员负责来往车辆的冲洗、遮盖和沉淀池的清理。 D、散装水泥筒库四周砌砖墙围栏,顶部设防尘棚,包装水泥必须入库存放,由专人负责出入库管理。 E、土方运输时控制车辆行驶速度,对车辆表面进行覆盖,以减少扬尘的传播。 F、周转材料进场应集中堆放,文明装卸。 G、石材、瓷砖的切割应设定专门区域,切割人员戴好口罩,尽可能使用湿作业。 H、日常运行加强管理,防止因意外情况或管理不善而导致粉尘污染。 四、结论: 本项目行业类别为市政项目,工程要求为创省、市级文明工地,

控制扬尘的措施

关于扬尘污染控制的目标 一、施工扬尘污染控制达标; 二、无市民重大投诉; 三、无因施工扬尘控制不善造成的上级处罚和通报批评; 四、上级部门检查验收达标; 五、争创xxxx工地。 关于扬尘污染控制的管理组织 组长:xx胜 副组长:xxxx 成员:黄贝陈建锋徐瑞杰周奕黄荣坤冯锡根朱正道刘式祥检查监督员朱德阳 关于扬尘污染控制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扬尘控制的责任及制度,并做好分阶段作业扬尘控制的台账; 二、施工现场道路每天定人进行清扫,在清扫前对路面地面进行洒水湿润,防止清扫时产生粉尘而污染周边环境; 三、运输车辆驶离工地前,必须对车辆进行清洗,如车辆不执行洗车,一律不予放行; 四、定期对沉淀池的沉淀排污情况进行检查,保证排污达标; 五、建筑楼层内垃圾必须通过楼梯或垂直运输机械进行运转,不得从建筑物高处向下流放污染、乱倾倒建筑垃圾; 六、施工现场露天材料的堆放,要使用密闭网进行遮盖。 关于扬尘污染控制的控制要点

一、项目部控制扬尘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和落实,关键在于落实; 二、工地清扫出的建筑垃圾是否按扬尘控制要求进行清运和堆放; 三、土方进出工地时,是否将车辆的槽帮和车轮冲洗干净,是否做好遮蔽等措施防尘; 四、施工现场内堆放的水泥、灰土、砂石等产生尘埃的物料是否采取围栏、掩盖等措施; 五、工地上木工机械等易产生粉尘的设备是否安置在相对封闭的操作棚内施工; 六、工地在清扫时,是否有洒水或其它防尘、吸尘等措施; 七、生活区的垃圾按规定的地点堆放,有专人做好清运。 搅拌站降尘管理措施 1、搅拌机进场前,用轻质夹心板做好密闭式搅拌机作业棚,并安装好喷雾水龙头,进行定时空中降尘; 2、搅拌站内及四周操作面、道路,派专人经常洒水湿润,防止扬尘; 3、使用袋装水泥,轻拾轻放,严禁摔扔,撞击地面,引起水泥扬尘,水泥使用时拆口不得用铁锹铲破包装袋造成浪费及扬尘; 4、向搅拌机加入水泥将水泥搬到料斗旁,将拆开的袋口朝下慢慢倒入,不得过高的倒水泥,也不得用铁锹向搅拌机内加水泥,水泥袋要及时整理回收; 5、向搅拌机倒入粉装外加剂,先提前将外加剂称量好,装入塑料袋中,再慢慢倒入; 6、搅拌站内不得存放多余水泥、砂子、粉煤灰、外加剂等材料剩余材料及时入库或归堆。 松散材料xx的管理措施

扬尘污染控制方案

重庆市鱼洞综合客运交通换乘枢纽工程 扬 尘 污 染 控 制 方 案 编制人:何林甫 审核人:吴昊 审批人:王仪德 施工单位:中国十九冶重庆鱼洞综合客运换乘枢纽工程项目经理部日期:2011年月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2) 三、具体管理目标 (3) 四、组织机构建立 (4) 五、责任制考核 (5) 六、扬尘污染控制点 (6) 七、管理控制措施 (6) 7.1、进行日常管理 (6) 7.2、进行阶段性管理 (9)

一、编制依据 根据《重庆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严格控制主城区建筑施工扬尘污染暂行工作方案》等强制规定和有关文明施工的规范,我公司特制定扬尘污染控制方案,以确保本公司各项目部均能达到施工扬尘的标准,以及施工现场良好的工地面貌。 二、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鱼洞综合客运换乘枢纽工程 工程地点:巴南区鱼胡路口 建设单位:重庆迅捷综合交通换乘枢纽投资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合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重庆市鱼洞综合客运换乘枢纽工程,位于重庆市巴南区龙洲湾新区独龙村,渝南大道和箭河路交叉口东北象限,紧邻轨道交通3号线渝胡路站。 换乘枢纽主体建筑区 规划于用地西侧,紧邻轨道交通3号线渔胡路站,便于交通组织与土地高效利用,主要布臵换乘枢纽主体建筑、长途客运及常规公交候车区,出租车及社会车辆换乘区,占地面积约9122.94平方米; 配套建筑区 规划于用地东南侧,紧邻南侧规划路及河道保护线,占地面积约3172平方米; 长途客运停车区、常规公交停车区

扬尘污染防治专项方案.doc

一、目的 通过“扬尘污染防治专项方案”降低施工过程中扬尘污染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对影响居民的生活和当环境污染发生时能起到指导作用,尽量把扬尘污染的危害性降低到最小,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人身健康安全,保证项目部生产环境的达标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4、《合肥市创建文明城市责任考评办法(试行)》 5、《合肥市建设系统创文明城市工作实施细则》 6、《合肥市建设工程扬尘污染防治暂行规定》 7、《合肥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有关安全、文明施工规定》 三、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南淝河路(东二环路—横江路)工程 2、设计单位:合肥市市政设计院有限公司 深圳市市政设计院有限公司(中水) 3、监理单位:安徽省公路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4、施工单位:中铁隧道集团 5.1 工程概况 南淝河路(东二环路-横江路)位于合肥市包河区。北起东二环路,南至横江路。长约3.7公里(桩号24+91.952~桩号62+00.000)。其中,东二环路至郎溪路段,宽45米,城市主干道;郎溪路至横江路段,宽52-78米,城市快速路,采用高架、地道及地面主辅三种型式。此高架段接郎溪路立交,上跨祁门路后落地,下穿龙川路,利用地面主辅段过渡至终点(桩号62+00)。主要施工内容如下: 1、道路工程:图纸设计范围内土石方、机动车道、辅道、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绿化带土方换填种植土(掺拌30%泥炭土,泥炭土甲供)。不含沥青砼面层(含透层、封层、粘层)、机非分隔带护栏、中央绿化带隔离护栏不在招标范围。人行道外侧栏杆、人非之间栏杆及快速通道的波形梁护栏在本次招标范围。 2、排水工程:图纸设计范围内的雨水、污水、雨污水泵站、排水边沟等。 3、中水工程:管道埋设、检查井及设备安装等。 4、电排工程:不在本次招标范围。电力排管的沟槽回填及余土弃置在本次招标范围。 5、交通工程:图纸设计范围内交口、道口范围的交通信号监控纵横向预埋管及手井。 6、照明工程:图纸设计范围内的管线、手井、电缆敷设、路灯安装(灯杆灯具甲供)。箱变及箱变进线电缆不在招标范围。 7、桥梁工程:图纸设计范围内的郎溪路立交桥一座,匝道桥、主线桥均为现浇箱梁;44+64.636关镇河桥一座,60+22.727关镇河桥一座,黄巷路人行天桥一座,横江路人行天桥一座、下穿龙川路立交。 5.2设计概况 1.道路工程设计概况 1.1道路横断面

防扬尘污染控制措施方案

施工现场防扬尘污染控制措施 一、目的 为适应市场、相关方和提升企业管理绩效的需求,构筑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积极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确保遵守国家环境法律、法规及市有关文明施工、环境管理规定,切实加大项目部环境管理力度,最大限度地减少、控制环境因素影响,力争达到施工与环境的和谐,特编制本扬尘控制专项方案。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3、《中华人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4、《中华人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5、《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规定》; 6、《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7、《市有关文明施工、环境管理规定文件》。 三、工程概况 横琴新区综合服务区A402d02单元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设计工作围包含:项目区域4条支路及配套工程,道路设计总长度约2689.523米;跨河涌桥梁4座;排洪渠工程,总长约577.235 m;道路及排洪渠工程红线围(两端适当预留)的地下空间建设共7 处。建设容及规模 (1)、根据招标文件,本次设计容包括:道路工程、岩土工程、桥涵工程、污水工程、雨水工程、给水工程、中水工程、预留沟工程、

电缆沟工程、照明工程、通信管沟工程、交通设施、安监设施及地下车行通道等,并预留燃气、供冷管位。 四、控制要点 1、项目部控制扬尘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和落实,关键在于落实。 2、控制扬尘的经费是否落实,是否是专款专用,是否及时划拨使用。 3、工地清扫出的施工垃圾是否按规要求进行清运和堆放。 4、土方进出工地时,是否将车辆的槽帮和车轮冲洗干净,是否做好遮蔽、清洁工作。 5、施工现场堆放的水泥、灰土、砂石等易产生尘埃的物料,是否采取围栏、遮盖等防尘措施。 6、工地上木工机械等易产生粉尘的设备是否安置在相对封闭的操作棚,产生的木屑、废料等是否及时得到清理。 7、工地在清扫时,是否有洒水或其它防尘、吸尘措施。 五、控制措施 1、本工程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环境保护责任制,建立和健全有建设方、监理方、施工单位三方各分包、劳务队伍全体参与的控制扬尘领导小组。 2、由建设单位落实控制扬尘的经费,施工单位保证扬尘控制经费专款专用。 3、建立扬尘控制责任制及制度,并做好分阶段作业扬尘控制台账。

施工扬尘和大气污染控制措施通用版

解决方案编号:YTO-FS-PD156 施工扬尘和大气污染控制措施通用版 The Problems, Defects, Requirements, Etc. That Have Been Reflected Or Can Be Expected, And A Solution Proposed T o Solve The Overall Problem Can Ensure The Rapid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精品方案范本 编号:YTO-FS-PD156 2 / 2 施工扬尘和大气污染控制措施通用 版 使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已经体现出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整体问题的方案(建议书、计划表),同时能够确保加以快速有效的执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施工现场应搭设封闭式垃圾站。细散颗粒材料、易飞扬材料或垃圾的储存、运输应采用封闭容器及有覆盖措施的车辆。施工现场出口必须设冲洗池。 2、对于施工现场易产生扬尘的设备、操作过程、施工对象等,应制定控制扬尘的具体措施,土石方作业区内扬尘目测高度应小于1.5米,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目测扬尘高度应小于0.5米,并不扩散到工作区域外。 3、拆除、爆破施工前应做好扬尘控制措施。 4、施工现场使用的热水锅炉等必须使用清洁燃料。不得在施工现场熔融沥青或焚烧油毡、油漆以及其它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5、施工车辆及机械设备尾气排放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该位置可输入公司/组织对应的名字地址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Can Be Entered In This Location

建设工程扬尘污染防治措施计划.方案

建设工程扬尘污染防治方案报审表 工程名称:珠江路(玉龙路-环湖北路)、云南路(珠江路-昆明北路)工程一标段编号:致:江苏建科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单位) 我方已根据施工合同的有关规定完成了珠江路(玉龙路-环湖北路)、云南路(珠江路-昆明北路)工程一标段建设工程扬尘污染防治方案的编制,请予以审查。 附:建设工程扬尘污染防治方案 承包单位(章) 项目经理 日期 总/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总/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期 总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 总监理工程师 日期

珠江路(玉龙路-环湖北路)、云南路(珠江路-昆明北路)工程一标段 建 设 工 程 扬 尘 污 染 防 治 方 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安徽昱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15年11月28日

为有效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保障人体健康,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控制制定扬尘治理实施措施。 一、工程概况 1、本次施工的珠江路为玉龙路-徽州大道(K0+500~ K4+087.377)道路等级均为主干路,设计路长约为3887米,规划红线宽度50米,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60kmh。 2、云南路为南北走向,长223米,为城市支路,规划红线宽36米,交口及局部公交港湾处红线宽度拓宽,桩号K0+079.35处跨越规划巢湖河,需新建跨河桥一座,采用单跨16米钢筋砼拱桥,桥宽为38.25米。 二、工程地质特点 1、地形地貌 路线经过区域第四纪地貌型态主要由岗地和洼地两种地貌单元组成,具有合肥地区典型的波状平原的起伏特征。场地地势起伏较大,场地地面高程一般为9.50~16.55mm。 2、气候水文 项目位于合肥市南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霜期短,日照长,雨热季节等特点。区内暖气团交锋频繁,气候多变,在季风环流异常情况下,春季的低温、梅汛期的暴雨洪涝、伏秋季的干旱和台风等自然灾害常有出现。 三、扬尘来源 1、施工期的扬尘主要来自:白灰和路床挖掘,现场堆放,级配碎石回填及运输车辆行道路扬尘。

扬尘污染防防治措施

二、扬尘污染防防治措施 (1)施工现场必须设置硬质围挡,严禁围挡不严或敞开式施工。城区主干道两侧的围挡高度不低于 2.5米,一般路段高度不低于 1.8米。 (2)施工现场出入口和场内主要道路、加工区、办公区、生活区必须混凝土硬化,硬化后的地面应清扫整洁无浮土、积土,严禁使用其他软质材料铺设。 (3)施工现场出入口必须配备车辆冲洗设施,建立冲洗制度并设专人管理,严禁车辆带泥上路。 (4)施工现场集中堆放的土方和裸露场地必须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降尘措施,严禁裸露。 (5)施工现场运送土方、渣土的车辆必须封闭或遮盖严密,严禁使用未办理相关手续的渣土等运输车辆,严禁沿路遗撒和随意倾倒。(6)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必须设置垃圾存放点,集中堆放并严密覆盖,及时清运。生活垃圾应用封闭式容器存放,日产日清,严禁随意丢弃。 (7)施工现场易飞扬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必须密闭存放或严密覆盖,严禁露天放置;搬运时应有降尘措施,余料及时回收。 (8)拆除建筑物、构筑物时,必须采用围挡隔离、喷淋、洒水、喷雾等降尘措施,及时清运拆除的建筑垃圾。严禁敞开式拆除和长时间堆放建筑垃圾。 (9)建筑物内清扫垃圾时要洒水抑尘,施工层建筑垃圾必须采用封

闭式管道或装袋用垂直升降机械清运,严禁凌空抛掷和焚烧垃圾。(10)遇有4级以上大风或重度污染天气时,必须采取扬尘应急措施,严禁土方开挖、土方回填、房屋拆除等作业。 (11)施工企业必须在施工现场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对施工扬尘实时监控。 (12)施工现场必须建立洒水清扫抑尘制度,配备洒水设备。每天洒水不少于2次,并有专人负责。重污染天气时相应增加洒水频次。(13)建筑工程临边防护应用密目式安全立网全封闭,并保持整洁、牢固、无破损。 (14)施工现场应安装空气质量检测仪,现场的空气质量指数应不高于本地域空气质量指数。

施工现场扬尘控制组织制度措施

扬尘治理施工组织及制度措施 一、编制依据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GB50656-2011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规范》JGJ33-2012 《建筑施工高空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二、工程概况 (一)、建筑概况: XXX总建筑面积约8010.98㎡,建筑物长120.45m,宽31.6m,建筑高度20.05m,主体厂房地上框架4层,生产类别为甲类,耐火等级为一级,车间共分4个防火分区,内外填充墙及防火墙室内地坪以上采用240厚A5.0加气砼砌块墙,M7.5混合砂浆砌筑,防爆墙采用240厚普通砖配筋砖墙,M10.0混合砂浆砌筑,室内隔墙为石膏夹芯复合彩钢板墙,屋面采用防水保温屋面。 (二)、结构概况: 本工程地震设防烈度六度,框剪抗震等级三级及四级,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及重点设防类,安全等级一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建筑桩基设计等级为丙级,采用载体桩基础,载体桩以第五层粘土夹粘土层作为桩身下载体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50KPa,基础及设备基础垫层砼为C15,±0.00以下柱基承台及基础梁、柱砼为C30、C40,电梯基坑抗渗等级为P6,钢筋采用HPB300、HRB400、HRB400E,主体柱梁板砼强度等级为C30、C40,二次结构砼为C25,墙体为240厚加气砼砌块墙及普通砖配筋砖墙。.

三.施工现场扬尘防治工作计划 (1)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济宁市及公司的有关环保的法令、法规和条例,达到文明施工要求。 (2)积极全面开展扬尘防治工作,成立领导小组,扬尘防治保障体系和环保信息网络保持运行。 (3)加强环保及扬尘治理宣传工作,提高全员环保意识。 (4)现场采取图片、表扬、评优、奖励等多种形式进行环保宣传,并将环保知识的普及工作落实到每位施工人员身上。 (5)对上岗的施工人员实行环保及扬尘防治达标上岗培训制度,做到凡是上岗人员均通过环保知识考试。 (6)现场建立环保义务监督岗制度,保证及时反馈信息,对环保做得不周之处及时提出整改方案,积极改进并完善环保及扬尘防治措施。 (7)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环保措施及扬尘防治开展环保防扬尘工作,其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强。 (8)项目部采用公司《施工现场环境检测和测量记录表》,做好扬尘污染的监测(目测)工作。 (9)管理目标中扬尘控制达标的具体指标有:工地围墙、大门封闭;木工棚全封闭;每天清运;材料进出采用自动翻盖车辆,车辆进出用水冲洗;使用商品砼;脚手架密目网全封闭;施工区、生活区、办公区洒水清扫。

扬尘污染控制方案

南京市仙林湖高级中学 扬 尘 污 染 控 制 方 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施工单位:南通二建集团有限公司南京仙林湖高级中学项目部 日期:20 年月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2) 三、具体管理目标 (3) 四、组织机构建立 (4) 五、责任制考核 (5) 六、扬尘污染控制点 (6) 七、管理控制措施 (6) 7.1、进行日常管理 (6) 7.2、进行阶段性管理 (9)

一、编制依据 根据《南京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严格控制主城区建筑施工扬尘污染暂行工作方案》等强制规定和有关文明施工的规范,我公司特制定扬尘污染控制方案,以确保本公司各项目部均能达到施工扬尘的标准,以及施工现场良好的工地面貌。 二、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南京市仙林湖高级中学工程 工程地点: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学城守敬路 建设单位:南京仙林新市区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南京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南京仙林湖高级中学位于经天路和守敬路交叉路口旁,守敬路西侧。用地面积约72977.8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70303.79,其中地上1~5层面积为62517.69平方米,地下局部一层面积为7521.64平方米。 工程临时办公、生活区 规划于用地东侧,紧邻守敬路,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

。 三、具体管理目标 1、施工扬尘污染控制达标; 2、无市民重大投诉; 3、无因施工扬尘控制不善造成的上级处罚和通报批评; 4、上级部门检查验收达标; 5、争创文明工地; 其中施工扬尘控制达标的具体指标有:工地围墙、大门封闭;硬地坪达到100%;堆土用密目网覆盖;木工房全封闭;建筑垃圾入库,统一清运;材料进出采用自动翻盖车辆,车辆进出用水冲洗;生活垃圾袋装化;脚手架外侧密目网全封闭;施工区、生活区、办公区洒水清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