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魏德米勒端子

魏德米勒端子

魏德米勒端子
魏德米勒端子

接线端子型号

百科名片 接线端子型号主要是各接线端子生产、制造厂商根据自身研发的产品、类别,对具体的端子产品进行的一种分类型的编排。 接线端子型号存在的意义:便于端子客户搜索到自己想要的具体型号、产品;便于生产厂商管理;便于代理商和经销商管理;同时节省了接线端子实物所占据的时间与空间。 识别标准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EC455(1988)《设备接线端子和特定导线线端的识别及应用字母数字系统的通则》。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识别电器设备(以下简称设备)接线端子的各种方法,并制订了以字母数字系统识别设备接线端子和特定导线线端的通则。本标准适用于设备(如电阻器、熔断器、继电器、接触器、变压器、旋转电机等)和这些设备的组合体的接线端子的识别标记,也适用于特定导线线端的识别。必要时,这些通则对某些产品的详细应用和必要的辅助识别方法可在有关的标准中给出。2 引用标准 GB 4728 电气图用图形符号GB5465 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 3 识别方法 可采用下列一种或多种方法识别设备接线端子和特定导线线端。 3.1 采用相关产品的标记系统来确定和识别设备接线端子或特定导线线端的实际或相 对位置。 3.2 采用相关产品的标记系统来确定和识别设备接线端子和特定导线线端的颜色标记。 3.3 采用GB5465中规定的图形符号。若需采用辅助符号,应与GB4728中的图形一致。 3.4采用本标准第5章中规定的字母数字符号。 4 识别方法的应用 颜色、图形符号或字母数字符号应标注在相应的线端或邻近处。当采用两种以上的识别方法,并可以能出现混淆时,这两种识别方法的相互关系必须在有关文件中说明。 参照范例: Jite/杰特欧式接线端子JTB 列表 三门湾JHY1系列接线端子列表 (具体参照型号可以在品牌端子企业官网查到) 市场优势 1.接线端子市场收获硕果 在接线端子市场日渐白热化的情型下,许多国内电子元器件代理商通过提供多元化服

欧式管形端子压接接线工艺作业指导书

欧式管形端子压接连线作业指导书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导线截面积0.5mm2~10mm2铜质导线、低烟无卤导线、耐高温导线的欧式管形端子的连接。 1.操作方法 1.1剥去导线的绝缘层 1.1.1使用工具:剥线钳,卷尺。(图1-图3) 图1 确定导线的剥线长度,按照钳口处的刻度,调节橘色滑块 注意:剥线长度的正确,直接影响到接线质量,后果相当严重! 图2

●通过调节上部的橘色滑块,对应不同导线的绝缘皮厚度 注意:如果位置不正确,将无法剥除绝缘皮,或损坏导线 图3 ●将导线一端顶至橘色滑块,按动手柄,剥线就能够顺利完成 1.1.2技术要求: 剥去导线(电缆)绝缘层时,不得损害线芯,并使导线线芯金属裸露。如(图4);剥线长度以端子型号为准。 图4 1.1.3检验方法: 采用笼式端子接线时,应保证导线绝缘层要进入端子的圆孔中:4mm2

及以下导线的绝缘外皮要求进去3-5mm,6-10mm2导线的绝缘外皮要求进去5-7mm。使用卷尺目测。非正面接线及其他笼式弹簧接线要求剥线长度正确。卷尺目测。(图5) 图5 1.2清洁接触面: 在接线端子与导线插装之前,将剥开的线芯和接线端子仔细清理干净,要求裸露导线光洁无非导电物和异物,接线端子内部清洁。检验方法为目测。 1.3线芯插入接线端子套: 剥开的线芯插入接线端子套时,将所有的线芯全部插入端子中。检验方法为目测。 1.4接线端子冷压接: 将管形端子压接到导线上,需要专用压线钳压接(OPT SN-06WF,SN-10WF 图6)。检验方法均为目测。

图6 1.4.1导线的截面要与接线端子的规格相符。 1.4.2使用压接工具的钳口要与导线截面相符,压线钳必须在有效期内。 1.4.3压接部位在接线端子套的中部,压接部位要求正确。(图7) 图7 1.4.4使用无限位装置的压接工具,必须把工具手柄压到底,以达到 机械性能。压好好管形端子如图8.

魏德米勒SAKDU 2012最新样本

魏德米勒 新SAK系列接线端子

魏德米勒 —— 工业联接的伙伴 作为有着多年丰富经验的工业联接专家,魏德米勒在电源、信号以及数据处理的工业环境里,为全球的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魏德米勒扎根于这些行业和市场,对于未来的技术挑战胸有成竹。魏德米勒坚持发展之路,为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创新、可持续发展和高效的解决方案。正是如此,魏德米勒为整个工业联接设立了行业标准。目前,魏德米勒集团公司在全球80多个国家设有生产制造工厂、销售公司及办事处。 魏德米勒电联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7月,是魏德米勒集团服务于中国市场的销售服务机构,拥有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全国设有16个销售办事处,可以为中国市场的客户提供专业的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和优质的产品。同时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魏德米勒拥有一个超过8,000平方米的物流仓储中心和产品加工中心,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魏德米勒电联接(苏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8月,厂房面积近20,000平方米,是魏德米勒集团全球三大生产基地之一,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便捷的物流支持和科学的管理体系。目前主要为中国、亚太以及全球市场的客户生产包括接线端子、工具、重载接插件、电子产品、PCB联接件及其他客户定制产品。 2010年为了更深入了解并快速响应本土市场,魏德米勒在中国分别建立上海卓越中心和苏州卓越中心,负责研发电子产品和电气联接产品。2011年魏德米勒亚太物流中心项目正式启动,更好地实施魏德米勒集团2020战略。2012年成立香港销售公司。 领先的联接技术 专业的技术团队 分布于上海、北京、广州、成都、天津、西安、深圳、香港、杭州、武汉、厦门、沈阳、南京、无锡、青岛和长沙多达200多位技术支持和专业销售人员为您提供专业、及时的现场服务。 魏德米勒位于上海的亚太培训中心为销售团队以及客户提供全面的产品和技术培训,优秀的销售团队能够为您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 多种接线技术,齐全的产品系列,为您提供整套电气联接、传输领域的解决方案,还为工业环境提供电源、信号和数据处理等工作条件。 拥有全球领先的电联接技术,多达1,150项专利技术应用,保证您获得世界领先的产品。专业的研发团队,为您度身定制开发新品。 卓越的产品质量位于苏州的生产制造工厂严格遵守魏德米勒全球标准化生产管理。 开关柜内外部的电联接产品和功能电子产品,具有五年质保,成为客户首选。使用通讯电子产品帮助优化智能网络中离散式自动化系统解决方案。 高效的服务支持实时网上产品查询、订货系统,实现快速、高效的客户服务。 位于上海超过8,000平方米的亚太物流仓储中心拥有充裕齐全的备货,确保最短时间发货。 全面的行业应用为机械、电力、轨道交通、过程控制等行业提供专家级的电气应用解决方案。 具有丰富经验的行业应用工程师团队为您提供贯穿项目生命周期的全方位的服务支持。 14 22 5 魏德米勒公司简介 3

molex端子压接,压着技术规范

介绍 首先,了解端子具有三个主要部分:插接区、过渡区和压接区(图A),这有助于我们理解。顾名思义,插接区是端子与另一半连接端子插接的部分。该部分由连接器设计师设计为与对接端子接合,并以一定的方式工作。如果压接过程中接合部变形,将会降低连接器的性能。 过渡区同样设计为在压接过程中不受影响。如果您改变了弹性片或端子止口的位置,同样将影响连接器的性能。 压接区是唯一设计受到压接工艺影响的部分。使用连接器制造商推荐的端接设备,夹紧压接区,从而牢固地与线缆连接。理想情况下,您将端子压接在线缆上的所有工作仅发生在压接区。 正确执行的压接示例参见图B。绝缘压接区压缩绝缘层,但不会刺穿。线芯(或线刷)伸出于导体压接区前部的距离至少等于线缆导体的直径。例如,18 AWG线缆应伸出至少.040"。在绝缘和导体压接区之间的部分可以看见绝缘层和导体。导体压接区在引入端和尾端呈喇叭形,而过渡区和接合区在压接工艺前后始终保持不变。 如果您的压接端子看起来和图B中的端子不同,可能是因为在压接工艺中出现了错误。这里是压接工艺中可能出现的13个最常见的问题,以及如何避免它们。

1. 压接高度过小 0.002"。在如此严格的规范下,检验压接机是否设置正确对于获得良好压接是非常重要的。 过小(图I)或过大(图II)的压接高度无法提供规定的压接强度(对线缆端子的保持力),会减 小线缆拉拔力和额定电流,一般情况下还会引起压接头在非正常的工作条件下性能降低。过小的 压接高度还会压断线芯或者折断导体压接区的金属。 2. 压接高度过大 有足够的金属间接触。 问题#1 & #2的解决方法很简单:调节压接机上的导体压接高度。在首次使用压接机进行工作时,使用图B, 中所示的游标卡尺或千分尺检验压接高度在规定范围内,并且在工作过程中应按照要 的频度重新检查,以保持正确的压接高度。

端子标准培训_图文 端子压接标准

端子标准培训_图文端子压接标准端子标 准培训 端子标准培训_图文端子压接标准 端子压接标准图例 一个好的端子既能保证机械强度的完整性又能满足电子方面的要求,下面将以图片的形式介绍端子压接的标准及不良品。 导线不能为了与接触面相适应而进行任何方式的剪切或修改,导线不能在压端子之前镀锡,除非特有说明。不管是用什么模具,所有的压接要求都必须符合供应商的要求,例如:压接高度,拉力测试等。 为更好的理解,可以参考相应的连接器或是端子的厂家的要求和指导说明,所有的压接的端子都必须符合行业标准,例如EIA IEC NEMA UL或其他指定的。 1 一( 端子部位介绍 图1与图2中是各序号对应的名称 1( 绝缘端检查窗口 2( 承接口 3( 导体检查窗口 4( 锁片 5( 绝缘压接区 6( 导体压接区 7( 端子对接区 8( 端子切断区9( 端子终止区 (图 1) (图 2) 2 二( 端子压接标准 1(绝缘皮包裹要求:导线绝缘皮末端要超过绝缘压接区,在绝缘压接区与导体压接区中间位置。绝缘皮要求很平整的形成 完全被包裹而且是不能切断或是破环绝缘皮,不能破环绝缘外套。

假如有不同的导线,所有导线的绝缘皮都必须超过绝缘压接区 (如两根及以上的连压)。 图 3 所示是绝缘皮的标准包裹及所在位置,即绝缘端检查窗口的中心位置(图 3) 图 4 中所示的 4 种情况是不符合标准要求但可以接受 (1)只要绝缘压接压接区没有被切断,破坏,深入到电线绝缘表面,绝缘表面的微小的变形可以接受 (2)绝缘压接扣对电线绝缘外套提供了 180 度的外围包裹,而且压接区的两头在电线绝缘外头的顶部连接 (3)绝缘压接扣没有在顶部连接,但是环绕了电线,在顶部留下少于 45 度的开口 (图 4) 图 5 中所示的两种情况是不符合标准要求但可以接受,1 是导线绝缘体压接区边缘,2 是导线绝缘皮在绝缘压接区的检视窗边入绝缘端检查口区域(两种情况都需要用放大镜可以看到线)。 皮太靠近导缘,没有进绝缘层和导 (图 5) 以下列出了几种常见的不合格示例: 3 图 6 所示属不合格,绝缘压接区碰到了导线里面的线芯。 4 (图 6) 图 7 所示属不合格,绝缘压接区要求有不少于 180 度包裹绝缘皮时才符合要求。 (图 7) 图 8 所示属不合格,绝缘端子包裹绝缘层要求在顶部的开口不能大于 45 度角。 (图 8)

冷压接线端子压接工艺标准

文件制修订记录

一、适用范围 公司内产品加工过程中使用冷压接线端子的过程。 二、定义: 冷压接是借助较大的挤压力和金属间的位移,使连接器触脚或接线端子与导线间实现机械和电气连接。 三、导线加工工艺要求 1.绝缘导线加工要求 A.剪线:绝缘导线的剪裁长度应符合设计或工艺文件的要求,允许有5%~10%的正误差,不允许出现负误差,即不允许比图纸规定长度短。 B.剥线:剥线长度应根据芯线截面积和接线端子的形状来确定。在生产中,剥线长度应符合工艺文件(导线加工表)的要求。具体剥线长度参考下表1-1。 图1图2 表1-1 线耳规格适用导线剥线长度压力调节(输入气压 0.6mpa) 备注RNB1.25 -x 1015#20;1007号线需要 剥10mm折双使用 5mm 800KG压力压床 RNB2 - x 1015#14;1015#20号线 需要剥11mm折双使用 5~5.5mm,800KG压力压床 RNB3.5 -x 2.5~4mm 27~7.5mm 800KG压力压床 RNB5.5 -x 4 ~6mm2 7.5mm 5T压床最小压力 RNB8 - x 6~10mm2 8.5mm 5T压床最小压力 RNB14 – x 仿进口SC25-8 10~16mm2 11mm 5T压床偏左9档 如图2为 15档 RNB22 – x 仿进口SC35-10 16~25mm2 12.5~13mm 5T压床正中间偏12档剥线长度

尽量避免断股。如图3、图4、图5所示,为不合格剥线样品。图6为合格样品。 图3线芯被剥伤 图4绝缘层不齐 图5绝缘层有残余 图6绝缘层比较平整 1.1.1 导线的绝缘层不允许损伤,否则会降低其绝缘性能。线芯应无锈蚀、氧化发黑等现象。绝缘层损坏或芯线有锈蚀的导线不能使用。 1.1.2 C 、对于输入电源线加工,需要浸锡才能使用的导线,多股芯线剥头后应拧紧后再浸锡。 1.1.3 芯线浸锡层与绝缘层之间应留出1-2mm 间隙,以便于检查芯线的伤痕和断股,并防止绝缘层因过热而收缩或损坏。 多股导线脱去绝缘层后,芯线易松散开,因此必须进行拧头处理,以防止浸锡后线端直径太粗。拧 × × × √

端子压接技术标准

端子压接标准

1.范围 本文件作为通用指导性文件适用于CODEN 青岛工厂端子压着作业。 本文件定义了开式端子的压接及测试的标准,同时适用于手工和自动机器压着。 当本文件与具体的作业性文件在内容上会有不同甚至冲突时,应按照作业性文件的为准。 2.参考文件 GB-T18290-2 DIN EN 60352-2 3.内容 3.1端子基础知识 端子各部分功能: 嵌合区: 接触导电,与对应的连接器端子接触导电。 其接触程度决定了导电的效果。变形、脏污、镀层不良都会使其功能上受影响,甚至成为导致故障的致命原因。 导体压接部: 是端子与线材连接的重要部分。通常,压接后的管理,包括对压接高度、宽度、拉拔力、截面分析等。其中压接高度是最重要的管理项目。 绝缘压接部: 将线材的绝缘外皮铆住,具有保护作用。 当压接较松时,绝缘压接片很容易从线上脱落,无法缓冲外部压力,而产生断线不良。 压接过紧时,线芯会受到损伤,也会发生断线不良。 钟形口: 压着时在导体压接处钟形口的圆弧结构能减轻对线芯的损伤, 如果没有喇叭口或是钟形口形状不良,都会导致线芯受到损伤,甚至会导致断线。拉拔力也会不合格。 逆止卡爪(卡口片): 具有锁住端子的作用。如果此部份变形,插入塑壳及主体后,会出现脱落等不良。 尾料片: 产生于端子与料带分离的连桥残余。长度过大容易伤线。 3.2端子压着过程:

3.3压接完成品标准: 3.3.1外观 在拉拔力和压着高度保证的前提下,压着状态应满足的以下要求: 1.绝缘压着区应能同时可见导体和绝缘外皮。 目测参考:导体与绝缘皮各占1/2 2.绝缘压接区应有至少保证紧密包裹绝缘外皮的圆周长的1/2。

线束端子压接规范 (1)

1.目的 为规范本公司的线束端子压接操作,规定端子压接标准,提高产品品质。 2.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所有线束压接操作。 3.职责 技术部:负责制作线束图纸、制定端子压接标准。 制造部:负责按照线束图纸及线束端子压接标准进行生产。 品保部:负责对端子压接的品质确认及本规范执行的监督。 4.内容 名词 电线位置浅打检验要求

压接要求常见不良或缺陷 剥线不良 注:1.剥线长度:①铜件/四方插:4±②小5556铜件:± 2.检查线芯是否受损,一定要剥开线皮3个mm以上。 芯线断裂可接受根数 端子压接缺陷 刺破绝缘皮-NG 没有压住绝缘皮-NG 绝缘皮被压进铆接端子-NG 绝缘皮没有被铆接端子完全铆压-NG 导线松散,没有完全被铆压住-NG 铆压区内有股线被压住-NG 线股终端在导体铆压区不可见-NG 线股超出端子高度-NG 线股伸出端子之外-NG 线股伸进端子结合区-NG 端子变形-NG 线皮压接区变形-NG 外观检验端子压接尺寸及外观CCD要求(品保检查及员工自检) 线材的准备(参见线束图纸) 检查剥皮长度、线材长度、芯线剥皮损伤情况; 检验余料长度 导体压着区检验 ①压接高度,宽度及压接形状,背面批峰不超过 ②导体压接部位必须完全闭合并包含所有线芯 ③后喇叭口必须可见 ④导体末端必须平齐、伸出压接区 绝缘皮压接

①压接尺寸和压接形状,无特殊要求情况下压接高度取决于线材的大小,以能压紧线皮不刺穿为标准。 ②摇摆测试,手握离线头6、7cm处,上下弯折线90°,无松脱则说明已压紧。 弹片及端子的配合区区损伤、变形 车间线束压接巡检检验步骤及方法 1.线束在自动机调好机后,IPQC取5PCS不包线皮的开始做先做拉力测试。(参考) 2.拉力测试合格,产线按成品生产20PCS,给IPQC按外观检验要求在CCD下,进行外观检验。 3.外观检验OK后,取5PCS进行测试线材与端子的接触电阻,接触电阻不超过30mΩ,为合格。 4.接触电阻检验OK后取5PCS做剖面分析,(剖面分析判定准按文件YSTZ-W-QC-003 端子截面制作及判定标准) 5.剖面分析OK后,填好产品首件报告,通知车间可以生产。 6. 巡检IPQC每半小时巡检外观及抽检5PCS,做线材整体拉力测试及接触电阻,每4小时取5PCS做剖面分析。订单生产完成好再取最后5PCS做剖面分析。 在检验过程中发现不良,应立即让生产停机,并马上知会品质主管进行确定处理,如确认不良马上向前追遡,直到确认上一个巡检段为良品为止。 端子压着连接性(拉拔力)测试方法及标准 测试目的:在于测试端子与电线之接合是否牢固 一、测试工具:万能拉力试验机 二、测试方法: ①取UL标准或等同于此标准的电线长约50公分,一端根据所测试的端子正确剥线。 ②将端子与线材以正确的工具和方法压接牢固,将端子部分固定于拉力机的固定座端,电线尾端固定于拉力机的固定座端,电线尾端固定于拉力机的活动座。 ③启动拉力试验机,直到端子与电线脱落为止。 ④查看拉力机仪表板上显示的最大拉力值并与标准对比,以确定测试是否成功。 ⑤同样之测试需要连续做5PCS,全部成功方为合格。 ⑥拉力测试首件测只包线芯不包线皮的拉力,巡检测线材整体拉力 附表1.拉力测试标准

端子压接技术经验标准

1.范围 本文件作为通用指导性文件适用于CODEN青岛工厂端子压着作业。 本文件定义了开式端子的压接及测试的标准,同时适用于手工和自动机器压着。 当本文件与具体的作业性文件在内容上会有不同甚至冲突时,应按照作业性文件的为准。 2.参考文件 GB-T18290-2 DINEN60352-2 3.内容 3.1端子基础知识 端子各部分功能: 嵌合区: 接触导电,与对应的连接器端子接触导电。 其接触程度决定了导电的效果。变形、脏污、镀层不良都会使其功能上受影响,甚至成为导致故障的致命原因。导体压接部: 是端子与线材连接的重要部分。通常,压接后的管理,包括对压接高度、宽度、拉拔力、截面分析等。其中压接高度是最重要的管理项目。 绝缘压接部: 将线材的绝缘外皮铆住,具有保护作用。 当压接较松时,绝缘压接片很容易从线上脱落,无法缓冲外部压力,而产生断线不良。 压接过紧时,线芯会受到损伤,也会发生断线不良。 钟形口: 压着时在导体压接处钟形口的圆弧结构能减轻对线芯的损伤,如果没有喇叭口或是钟形口形状不良,都会导致线芯受到损伤,甚至会导致断线。拉拔力也会不合格。逆止卡爪(卡口片): 具有锁住端子的作用。如果此部份变形,插入塑壳及主体后,会出现脱落等不良。 尾料片: 产生于端子与料带分离的连桥残余。长度过大容易伤线。 3.2端子压着过程:

3.3压接完成品标准: 在拉拔力和压着高度保证的前提下,压着状态应满足的以下要求: 1.绝缘压着区应能同时可见导体和绝缘外皮。 目测参考:导体与绝缘皮各占1/2 2.绝缘压接区应有至少保证紧密包裹绝缘外皮的圆周长的1/2。 3.导体压接区应可见芯线(导体)伸出,但不能太大。 尺寸要求:0.2~1.0mm 4.嵌合部不可变形,逆止卡爪不可变形。 5.导体压着部,绝缘体压着部两压接片之间不可有间隙。 6.钟形口)可以在导体压接片的两侧形成,也可以只在如图的这一侧形成 钟形口轴向长度不可过小或过大。其尺寸取决于所压接的线材,可参考以下: 0,03-0,56mm2(AWG32-20):0,25±0,15mm 0,30-0,81mm2(AWG22-18):0,3±0,15mm 7.尾料片应可见,但长度不可太大。 尺寸要求:max0.5mm. 8.端子上下弯曲不大于5° 9.端子左右弯曲不大于3° 10.端子扭曲不大于5° 3.4导体压着截面分析: 3.4.1压着截面切片的制做要求: 切面应垂直于线的轴向方向,在压接区域的最中间位置进行选取。但同时,当导体压接区压接端子上设置有规则凸起时,应进行相应避开。为了获取较好的截面效果,应对切片截面进行研磨和蚀刻。 1.压接高度: 一般端子厂家会提供具体产品所对应的压着高度。 B. *以下为UL1007线压着时参考值。

端子压接标准及检验规范

端子压接工序检验规范
1. 目的: 为确保在生产过程中,端子压接能符合质量需求而制订此规范。 2. 范围: 此规范适用于各类端子压接检验。 3. 权责:
3.1 生产部:依此规范进行生产。 3.2 质量部:负责依此规范进行检验。 4. 内容: 4.1 端子压接部位名称:
拉力强度
F
C
ab
端子部位名称: 1.端子配合区;2.弹片;3.芯线观察区域;4.芯线压接部(IS)
5.喇叭口;6.绝缘皮观察区域;7. 绝缘皮压接部(WS);8. 连筋
C:压接高度(Crimp Height)
4.2 各部位压接规范标准: 1. 端子配合区----------沒有压伤、损伤、扭曲、变形 2. 弹片----------------沒有变形 3. 芯线观察窗口--------必须能看到电线的芯线,芯线露出范围为 0.2-1.0mm 4. 芯线压接部----------必须完全闭合并包含所有芯线,不可看到绝缘外皮 5. 喇叭口--------------后喇叭口必須可見,最佳尺寸范围为 0.1-0.4mm 6. 绝缘皮观察窗口------必须同時能看到芯線和绝缘外皮 7. 绝缘皮压接部--------必须压接紧密,电线不可有移动之情形 8. 连筋----------------连筋(端子与端子间连接的料带切除后,保留在端子上的剩余部分)不能 损伤电线绝缘层和密封塞,连筋最大长度不应超过 0.5mm。

端子压接工序检验规范
4.3 端子各部位压接确认: 4.3.1 喇叭口位置确认
○ 良好
△ 可接受
× 不可接受
前后均有喇叭口 4.3.2 料带切断位置确认(参考)
后 方有喇叭口、前方无喇叭口 后方无喇叭口,易压伤芯线
4.3.3 电线位置确认 ○ 良好
△ 可接受
△ 可接受
× 不可接受
× 不可接受
× 不可接受
绝缘皮压接过短,此种不良现象将 绝缘皮压接过长,将造成铜丝易断落 芯线压接过短,此种现象易造 造成端子拉力不足,易脱落。 或接触不良,出现开路或瞬间开路。 成端子拉力不足,易脱落
× 不可接受
× 不可接受
× 不可接受

魏德米勒接线端子型号及其对应的订货号

魏德米勒接线端子型号及其订货号 郑州盛世开元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提供魏德米勒接线端子部分型号及其订货号: 订货号型号产品类别 0053160000 DK 4/35 RC 220R/220N 电子产品(PA) 010******* TST 2/M6 接线端子(PT) 010******* SERI A 3.5 D 128 接线端子(PT) 010******* BFSC M4X9T 接线端子(PT) 010******* BM M 4 接线端子(PT) 010******* EGT2 EG2/EN SCHALT. 电子产品(PA) 010******* EGT3 EG2/EN SCHALT.1X1U 电子产品(PA) 010******* EGT5 EG2/EN TASTER 电子产品(PA) 010******* EGT4 EG2/EN 电子产品(PA) 010******* SAK 4 OR 接线端子(PT) 010******* AP SAK4-10 DB 接线端子(PT) 010******* AP SAK4-10 OR 接线端子(PT) 010******* ASK 1/EN/KOHUE OR 接线端子(PT) 010******* AP ASK1 OR 接线端子(PT) 010******* SAKT 1/35/LT 接线端子(PT) 010******* SAKT 1/35/LT STB25/4 接线端子(PT) 010******* SAKT 1/35/LT STB 接线端子(PT) 010******* SAKT 1/35/LT STB/PA 接线端子(PT) 010******* SAKT 1/35/QT1 接线端子(PT) 010******* SAKT 1/35/QT1 PA 接线端子(PT) 010******* SAKT 1/35/DU1 接线端子(PT) 010******* SAKT 1/35/DU1 PA 接线端子(PT) 010******* SAKT 2/35/LT/STB 接线端子(PT) 010******* SAKT 2/35/LT 4STB 接线端子(PT) 010******* SKH D32 LP 5/16 电子产品(PA) 010******* SAK 2.5/TC AL 接线端子(PT) 010******* SAK 2.5/TC AL BL 接线端子(PT) 010******* SAK 2.5/TC CH 接线端子(PT) 010******* SKH D32 LP 5/16 电子产品(PA) 010******* SAK 2.5 SW 1X1/KRG 接线端子(PT) 010******* SAK 2.5 SW 1X1 接线端子(PT) 010******* AKZ 2.5 K SW U/V 1X1 接线端子(PT) 010******* BLH 10 SN OR PCB联接件(PL) 010******* BLH 9 SN OR PCB联接件(PL) 010******* BLH 11 SN OR PCB联接件(PL) 010******* SAK 6 KRG 接线端子(PT) 0110020000 SAK 10 KRG 接线端子(PT)

魏德米勒各系列接线端子介绍.docx

魏德米勒各系列接线端子介绍 W 系列接线端子 W系列端子采用高品质绝缘材料Wemid,阻燃等级V0,不含卤素磷化物,最高工作温度达120°C。 产品品种全面、功能更多。 W系列端子具有如下特点: 最大压接导线截面300mm2; 仅需两种大小不同的挡板; 其中较大的挡板同时可以用作较小魏德米勒接线端子的隔板; W系列接线端子可以轻易地安装在导轨上,这样便可以方便精确地调整接线端子在安装轨上的位置。 相应的固定器可以保证接线端子绝对可靠地固定在正确的位置上。另外还可以在固定器上安置标记座,以便于分组标记。 W系列的联络组件具有如下特点: 1.具有顶部中央螺钉横联和插拔式弹片横联; 2.插拔横联最大可至 50极; 3.本身带绝缘,可以防止接触带电部件; 4.螺钉横联件紧固螺钉不会松落,埋头式螺钉便于螺丝刀的操作; 5.在 400V 以下的电压下,切断的联络组件使用于相邻接线端子之间无需挡板或隔板; 6.使用联络组件后,不妨碍接线端子通过最大额定电流; 7.根据需要剪断某联便可跳过该接线端子; 8.可以同时并排交错使用两列联络组件-即可在两种电位下工作; W系列联络组件用于基型接线端子,而且在基型、零线型和接地型接线端子的交叉组合装配时也不受影响,所以能够根据需要方便、经济地组配接线端子! 不管接线端子是否装上了联络组件,它都是防触摸的。此外,直到150mm2的所有接线端子均可安装分组标记牌或带有闪电标志符号图样的盖板。 使用带有闪电标志符号的盖板便于识别带电接线端子;

使用分组标记牌便于识别功能组; 三种标记系统供你您选择,一块标记上可印十位数字或字符; 绝对防止触摸带电部位 双层接线端子 Weidmüller双层接线端子在不增大接线端子厚度的前提下增大了接线密度。用双层接线端子代替标准接线端子,可使接线端子数增加一倍,而不必加长安装轨。 魏德米勒双层接线端子具有如下特点: 上下两层均可横向联络; 上、下两层的导电片可互相连接 不必移动相邻接线端子亦可进行更换; 可对接线端子做清晰的标记; 上、下导电片互连的双层接线端子尤其适合于在空间较小的情况下的电势分配; 由接线端子顶端的V 型缺口可以识别上下导电片是否互联。 W系列端子类型有: 普通型WDU和双层型 WDK 螺栓型接线端子WFF 接地型WPE 开关型WTR 熔断器型WSI 电流测试型WTL 零线型WNT 热电偶型WDU TC 插拔式 ( 带插头 ) WDU BLA/BLZ 分线端子WPDB(全新推出 ) 穿墙式接线端子WGK(全新推出 ) 普通型 WDU和双层型WDK 普通型 WDU额定压接导线截面从至240 mm2,DIN 35mm导轨安装。=>连接大截面导线的基型接线端子WDU70/95N, WDU120/150以前,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才能把大截面的导线插进接线端子。 而现在则可以轻松地将其放入Weidmülle r 的接线端子里。对于每一种型号,除单个接线端子外,

魏德米勒PCB接线端子选型手册

F F F F F B L /S L 3.50系列 D 产品总揽BL/SL 3.50系列

SL 3.5/90 ?250 V (IEC) / 300 V (UL) ? 17 A (IEC) / 10 A (UL) SL 3.5/90 魏德米勒的THT(穿孔技术)PCB 接线端子和接插件 特别适用于波峰焊接工艺。 目前世界上最常用的线路板是1.6mm 和2.0mm 单层 板,PCB 接线端子和接插件的焊针长度至少应为 3.2mm ,以保证焊接质量。 ????如需镀金触点请联系 额定电流基于额定导线截面和最少回路数尺寸图 P = 间距 额定数据只是针对联接件本身,与其他元件之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根据相应使用标准进行设计。 D B L /S L 3.50系列

SL 3.5/90G SL 3.5/90F 附件 防错插销(也称编码销) 参见 D.21 对锁挂钩 参见 D.22 标签 参见 D.23 光导 参见 D.22 参见 D.22 PTSC KA 22 x 4.5(1610740000) 同时提供适用于穿孔回流焊的SMT 产品 同时提供适用于穿孔回流焊的SMT 产品 插座固定螺钉(用于线路板下) B L /S L 3.50系列 D

SL 3.5/180 ?250 V (IEC) / 300 V (UL) ? 17 A (IEC) / 10 A (UL) SL 3.5/180 SL 3.5/180G 同时提供适用于穿孔回流焊的SMT 产品 ?????如需其它颜色请联系如需镀金触点请联系 额定电流基于额定导线截面和最少回路数 尺寸图 P = 间距 额定数据只是针对联接件本身,与其他元件之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根据相应使用标准进行设计。 D B L /S L 3.50系列

端子不良与良好压接分析

端子不良与良好压接分析 介绍 要找到了满足您的所有设计标准并完全适于您的应用的连接器。正确的额定电流、额定电压、电路大小、接合力、线规能力、结构、端接方法和安全特征,例如正向锁定、完全独立的触点、极性和代理商资格等要求得到满足,那么简而言之就是您找到了完美的连接器。 但是还没有完全到长出一口气的时候,特别是如果您选择的连接器使用压接系统。虽然这可能是最快、最可靠和牢固的端接方法之一,如果端子没有正确地压接在线缆上,您会忘记在选择正确的连接器上付出的所有辛苦努力。虽然有13个常见的压接问题会降低您的产品的可靠性,但是仅需一些小的知识和预先规划就可以简单地避免这些问题。 首先,了解端子具有三个主要部分:插接区、过渡区和压接区(图A),这有助于我们理解。顾名思义,插接区是端子与另一半连接端子插接的部分。该部分由连接器设计师设计为与对接端子接合,并以一定的方式工作。如果压接过程中接合部变形,将会降低连接器的性能。 过渡区同样设计为在压接过程中不受影响。如果您改变了弹性片或端子止口的位置,同样将影响连接器的性能。 压接区是唯一设计受到压接工艺影响的部分。使用连接器制造商推荐的端接设备,夹紧压接区,从而牢固地与线缆连接。理想情况下,您将端子压接在线缆上的所有工作仅发生在压接区。 正确执行的压接示例参见(图B)。绝缘压接区压缩绝缘层,但不会刺穿。线芯(或线刷)伸出于导体压接区前部的距离至少等于线缆导体的直径。例如,18 AWG线缆应伸出至少.040"。在绝缘和导体压接区之间的部分可以看见绝缘层和导体。导体压接区在引入端和尾端呈喇叭形,而过渡区和接合区在压接工艺前后始终保持不变。 如果您的压接端子看起来和(图B)中的端子不同,可能是因为在压接工艺中出现了错误。这里是压接工艺中可能出现的13个最常见的问题,以及如何避免它们。 1. 压接高度过小 压接高度是指导体压接区在压接后的横截面高度,它是良好压接最重要的特征。连接器制造商提供了为端子设计的每种线缆尺寸的压接高度。给定线缆的正确压接高度范围或公差可能小达0.002"。在如此严格的规范下,检验压接机是否设置正确对于获得良好压接是非常重要的。 过小(图I)或过大(图II)的压接高度无法提供规定的压接强度(对线缆端子的保持力),会减小线缆拉拔力和额定电流,一般情况下还会引起压接头在非正常的工作条件下性能降低。过小的压接高度还会压断线芯或者折断导体压接区的金属。 2. 压接高度过大 过大的压接高度无法正确压缩线芯,引起压接区过大的无效空隙,因为线芯和端子金属之间没有足够的金属间接触。 问题#1 & #2的解决方法很简单:调节压接机上的导体压接高度。在首次使用压接机进行工作时,使用(图B), 中所示的游标卡尺或千分尺检验压接高度在规定范围内,并且在工作过程中应按照要求的频度重新检查,以保持正确的压接高度。

汽车线束端子合格压接及其判定

汽车线束端子合格压接及其判定 介绍 1. 压接高度过小 2. 压接高度过大 3. & 4. 绝缘压接过小或过大 5. 松散的线芯 6. 剥线长度过短 7. 线缆插入过深 8. "香蕉" (过度弯曲)端子 9. 压接过于靠前10. 喇叭口过小11. 喇叭口过大12. 尾料过长13. 弹性片弯曲准则 介绍您已经阅读了所有的连接器目录,找到了满足您的所有设计标准并完全适于您的应用的连接器。正确的额定电流、额定电压、电路大小、接合力、线规能力、结构、端接方法和安全特征,例如正向锁定、完全独立的触点、极性和代理商资格等要求得到满足,那么简而言之就是您找到了完美的连接器。 但是还没有完全到长出一口气的时候,特别是如果您选择的连接器使用压接系统。虽然这可能是最快、最可靠和牢固的端接方法之一,如果端子没有正确地压接在线缆上,您会忘记在选择正确的连接器上付出的所有辛苦努力。虽然有13 个常见的压接问题会降低您的产品的可靠性,但是仅需一些小的知识和预先规划就可以简单地避免这些问题。 首先,了解端子具有三个主要部分:插接区、过渡区和压接区(图A),这有助于我们理解。顾名思义,插接区是端子与另一半连接端子插接的部分。该部分由连接器设计师设计为与对接端子接合,并以一定的方式工作。如果压接过程中接合部变形,将会降低连接器的性能。过渡区同样设计为在压接过程中不受影响。如果您改变了弹性片或端子止口的位置,同样将影响连接器的性能。 压接区是唯一设计受到压接工艺影响的部分。使用连接器制造商推荐的端接设备,夹紧压接区,从而牢固地与线缆连接。理想情况下,您将端子压接在线缆上的所有工作仅发生在压接区。 正确执行的压接示例参见(图B)。绝缘压接区压缩绝缘层,但不会刺穿。线芯(或线刷)伸出于导体压接区前部的距离至少等于线缆导体的直径。例如,18 AW戯缆应伸出至少.040"。 在绝缘和导体压接区之间的部分可以看见绝缘层和导体。导体压接区在引入端和尾端呈喇叭形,而过渡区和接合区在压接工艺前后始终保持不变。 如果您的压接端子看起来和(图B)中的端子不同,可能是因为在压接工艺中出现了错误。这里是压接工艺中可能出现的13个最常见的问题,以及如何避免它们。 1.压接高度过小

线束端子压接规范B

线束端子压接规范B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

1.目的 为规范本公司的线束端子压接操作,规定端子压接标准,提高产品品质。 2.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所有线束压接操作。 3.职责 技术部:负责制作线束图纸、制定端子压接标准。 制造部:负责按照线束图纸及线束端子压接标准进行生产。 品保部:负责对端子压接的品质确认及本规范执行的监督。 4.内容 名词 通用要求

压接要求 常见不良或缺陷 剥线不良 注:剥线长度:①铜件/四方插:4±②小5556铜件:± 芯线断裂可接受根数 端子压接缺陷 刺破绝缘皮-NG 没有压住绝缘皮-NG 绝缘皮被压进铆接端 子-NG 绝缘皮没有被铆接端子完全铆压-NG 导线松散,没有完全被铆压住-NG 铆压区内有股线被压住-NG 线股终端在导体铆压区不可见-NG 线股超出端子高度-NG 线股伸出端子之外-NG 线股伸进端子结合区-NG 端子变形-NG 线皮压接区变形-NG 常用端子倒扣尺寸要求 端子压接尺寸及外观要求(品保检查及员工自检) 线材的准备(参见线束图纸) 检查剥皮长度、线材长度、芯线剥皮损伤情况; 检验余料长度 导体压着区检验 ①压接高度,宽度及压接形状,背面批峰不超过 ②拉拔力要求(参照) ③导体压接部位必须完全闭合并包含所有线芯 ④后喇叭口必须可见 ⑤导体末端必须平齐、伸出压接区 绝缘皮压接 ①压接尺寸和压接形状,无特殊要求情况下压接高度取决于线材的大小,以能压紧线皮不刺穿为标准。 ②摇摆测试,手握离线头6、7cm处,上下弯折线90°,无松脱则说明已压紧,再检查线皮无刺破则可接受。 ③除压接外线皮无损伤。

端子压接标准图例

端子压接标准图例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端子压接标准图例 一个好的端子既能保证机械强度的完整性又能满足电子方面的要求,下面将以图片的形式介绍端子压接的标准及不良品。 导线不能为了与接触面相适应而进行任何方式的剪切或修改,导线不能在压端子之前镀锡,除非特有说明。不管是用什么模具,所有的压接要求都必须符合供应商的要求,例如:压接高度,拉力测试等。 为更好的理解,可以参考相应的连接器或是端子的厂家的要求和指导说明,所有的压接的端子都必须符合行业标准,例如EIA IEC NEMA UL或其他指定的。 一.端子部位介绍 图1与图2中是各序号对应的名称 1.绝缘端检查窗口 2.承接口 3.导体检查窗口 4.锁片 5.绝缘压接区 6.导体压接区 7.端子对接区 8.端子切断区 9.端子终止区 (图1) (图2)

二.端子压接标准 1.绝缘皮包裹要求:导线绝缘皮末端要超过绝缘压接区,在绝缘压接区与导体压接区中间位置。绝缘皮要 求很平整的形成完全被包裹而且是不能切断或是破环绝缘皮,不能破环绝缘外套。假如有不同的导线,所有导线的绝缘皮都必须超过绝缘压接区(如两根及以上的连压)。 图3所示是绝缘皮的标准包裹及所在位置,即绝缘端检查窗口的中心位置 (图3) 图4中所示的4种情况是不符合标准要求但可以接受 (1)只要绝缘压接压接区没有被切断,破坏,深入到电线绝缘表面,绝缘表面的微小的变形可以接受 (2)绝缘压接扣对电线绝缘外套提供了180度的外围包裹,而且压接区的两头在电线绝缘外头的顶部连接 (3)绝缘压接扣没有在顶部连接,但是环绕了电线,在顶部留下少于45度的开口 (图4) 图5中所示的两种情况是不符合标准要求但可以接受,1是导线绝缘皮太靠近导体压接区边缘,2是导线绝缘皮在绝缘压接区的检视窗边缘,没有进入绝缘端检查口区域(两种情况都需要用放大镜可以看到绝缘层和导线)。 (图5) 以下列出了几种常见的不合格示例: 图6所示属不合格,绝缘压接区碰到了导线里面的线芯。 (图6) 图7所示属不合格,绝缘压接区要求有不少于180度包裹绝缘皮时才符合要求。 (图7) 图8所示属不合格,绝缘端子包裹绝缘层要求在顶部的开口不能大于45度角。 (图8) 图9所示属不合格,绝缘压接区没接触到导线绝缘层上方 (图9) 图10所示属不合格,导线的绝缘皮和导线线芯都在端子的绝缘端压接区里面(箭头所标注的这种情况) (图10) 图11所示属不合格,漏压的导线线芯碰到了绝缘压接区的绝缘区域 (图11) 2.导体包裹要求:导线线芯不能弯曲,削减或修改以适应端子压接,线芯要延伸到导体检查口的中间位 置,压接后的形状、卷曲面积、承接口、拉脱力及压接工具都要符合制造商的要求,不能有漏压的线芯,不规则的卷曲迹变形及破损等情况。 图12所示是导体的标准包裹及所在位置 (图12)

端子压接技术标准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端子压接标准 2015-11-20 0 新规作成 日期变更号REV. 变更内容承认确认作成

1.范围 本文件作为通用指导性文件适用于CODEN 青岛工厂端子压着作业。 本文件定义了开式端子的压接及测试的标准,同时适用于手工和自动机器压着。 当本文件与具体的作业性文件在内容上会有不同甚至冲突时,应按照作业性文件的为准。 2.参考文件 GB-T18290-2 DIN EN 60352-2 3.内容 3.1端子基础知识 端子各部分功能: 嵌合区: 接触导电,与对应的连接器端子接触导电。 其接触程度决定了导电的效果。变形、脏污、镀层不良都会使其功能上受影响,甚至成为导致故障的致命原因。 导体压接部: 是端子与线材连接的重要部分。通常,压接后的管理,包括对压接高度、宽度、拉拔力、截面分析等。其中压接高度是最重要的管理项目。 绝缘压接部: 将线材的绝缘外皮铆住,具有保护作用。 当压接较松时,绝缘压接片很容易从线上脱落,无法缓冲外部压力,而产生断线不良。 压接过紧时,线芯会受到损伤,也会发生断线不良。 钟形口: 压着时在导体压接处钟形口的圆弧结构能减轻对线芯的损伤, 如果没有喇叭口或是钟形口形状不良,都会导致线芯受到损伤,甚至会导致断线。拉拔力也会不合格。 逆止卡爪(卡口片): 具有锁住端子的作用。如果此部份变形,插入塑壳及主体后,会出现脱落等不良。 尾料片: 产生于端子与料带分离的连桥残余。长度过大容易伤线。 3.2端子压着过程:

3.3压接完成品标准: 3.3.1外观 在拉拔力和压着高度保证的前提下,压着状态应满足的以下要求: 1.绝缘压着区应能同时可见导体和绝缘外皮。 目测参考:导体与绝缘皮各占1/2 2.绝缘压接区应有至少保证紧密包裹绝缘外皮的圆周长的1/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