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钻孔三维轨迹的模拟方法及工程实际运用
- 格式:pdf
- 大小:220.95 KB
- 文档页数:3
煤矿井下近水平定向钻孔轨迹描述与计算方法孙荣军【摘要】摘要:本文在分析地面与井下钻孔轨迹描述习惯不同的基础上,结合煤矿井下定向钻孔施工的特点建立了钻孔轨迹描述体系,提出了描述钻孔轨迹空间位置的主要几何参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通过分析常用钻孔轨迹坐标计算方法的适用性,提出适合煤矿井下施工特点的最佳计算方法模型,为井下定向钻孔轨迹设计和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名称】中国煤层气【年(卷),期】2010(007)004【总页数】5【关键词】关键词:煤矿井下定向钻孔轨迹描述坐标计算1 前言随着煤矿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的发展,煤矿安全生产对井下勘探孔、放水孔、瓦斯抽采孔等施工装备和技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不但要求钻孔施工装备具有较高的钻进效率,同时要能够实现对钻孔轨迹的精确控制[1]。
定向钻进技术以其钻进速度快、定向精度高、“一孔多分支”等优点,已成为高产高效煤矿井下钻孔施工急需的技术手段。
要进行定向钻孔轨迹设计,除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空间坐标系外,还要搞清楚表征钻孔轨迹空间位置的点、线、面和角之间的关系以及钻孔轨迹的描述方法和计算方法,这些都是进行钻孔轨迹设计和计算的理论基础。
2 钻孔轨迹描述坐标系的建立2.1 地面与井下钻孔轨迹描述体系的不同煤矿井下水平定向钻孔轨迹和地面近水平定向钻孔轨迹一样都是由若干空间直线或曲线组成的,所不同的是地面近水平定向钻孔轨迹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建立相应的空间坐标系,而煤矿井下水平定向钻孔则必须以井下钻场为参照物建立空间坐标系。
要进行钻孔轨迹设计,除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空间坐标系外,还要搞清楚表征钻孔轨迹空间位置的点、线、面和角之间的关系以及钻孔轨迹的描述方法和计算方法,这些都是进行钻孔轨迹设计和计算的理论基础。
地面石油钻井和非开挖导向钻进都有相应的轨迹描述方法体系,而井下随钻测量技术由于尚处于起步阶段,钻孔轨迹描述体系尚不系统。
根据地面与井下钻孔形式和表述习惯不同,其坐标系的建立应有以下不同: (1)参照系不同,地面钻孔一般都以地表平面为参照,而井下习惯以开孔端面为参照;(2)垂直轴(Z)正方向不同,地面一般以垂直向下为正方向,而井下习惯以垂直向上为正方向;(3)井斜描述主参数不同,地面一般以钻孔当前轴线与垂直轴的夹角(即顶角)作为主参数,而井下习惯以钻孔当前轴线与水平轴的夹角 (即倾角)作为主参数; (4)所遵循的坐标系螺旋法则不同,地面一般符合右手螺旋,而井下一般符合左手螺旋,其主要原因是Z轴方向发生了变化。
三维大斜度定向井实践(上)摘要油气勘探开发的需求,推动着井型的演变与发展,随着定向井、丛式井和水平井技术的日益完善,定向井专用工具、仪器等硬件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硬件技术的进步又促进了钻井工艺水平的发展。
港10—66井具有造斜点浅、位移大、大斜度稳斜角大、变方位角的双目标等特点。
本井为评价井,对钻井液的维护要求高,工艺技术复杂,体现了目前各个方面的最先进的钻井技术。
南于实钻地层与设计地质地层不符,提前完钻。
本文介绍了三维绕障大斜度定向井港10一66定向井工艺实施过程。
关键词定向井专用工具钻井工艺大斜度稳斜角三维绕障大斜度定向井为了评价港中油田港32井区明三、四油组油层(图1),由于受地面条件限制(周围有道路、学校及住宅小区),专家们认为优化多目标和优化井眼方位是评价此油层组的关键问题,为了优化目标和井眼方位,需要在水平面大幅度纠方位。
随着定向井技术的日趋完善及定向井公司提供可靠的导向钻井系统支持,使油公司增强了信心,通过论证认为确实能钻成这种井身结构的井,所以选用这种三维大斜度多目标井身剖面——亦称设计师井。
图1 港中油田港32井区明四5底界构造图1 三维大斜度定向井的设计1.1 地面设备的选择根据港中油田港32井区明三、四油组油层埋深浅、地层可钻性好的特点,从经济上考虑合理地选择地面设备,既能满足施工的需要,又能保证施工中各种复杂情况处理措施的有效实施,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节省设备投资(表1)。
表 1 钻机诜型及钻井主要设备1.2 三维大斜度定向井剖面选择特殊的航行角和方位可使三维多目标井达到最佳采收率;把造斜率和方位变化率调整到与待钻井眼深度、长度等物理条件相匹配,而不以常规的方式始终对准目标;在选择目标点的同时,使用各种高偏离轨迹容限以便尽可能使井眼轨迹呈流线型;着重考虑井眼摩擦力在允许范围以内、最大限度地避免以定向方式进入目标点钻进(进入目标前设计一段稳斜段)。
最后选择了在12¼″井眼完成初始造斜并用套管封固,既排除因上部地层软而带来的键槽卡钻的可能,又减少了整个井眼的摩擦阻力;在8½″井眼完成稳航(稳航角45°、54.54°)、方位调整(造斜率3.45°/30m)及二次增斜(造斜率3°/30m)作业,从而降低井身剖面的复杂性。
定向井扭方位三维轨迹设计简易解析法
胡丰金;庞保军
【期刊名称】《石油钻采工艺》
【年(卷),期】1996(018)003
【摘要】钻定向井过程中,当预测到井眼轨迹不能按设计要求中靶时,就需要扭方位施工。
扭方位井段的轨迹设计是一个三维计算问题,在现有诸多设计方法中,所使用的公式多,且计算复杂。
本文给出一套简便易行的扭方位三维轨迹设计解析法,经实践检验,可满足现场需要。
【总页数】5页(P32-36)
【作者】胡丰金;庞保军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243
【相关文献】
1.考虑方位漂移的定向井轨迹设计方法 [J], 崔红英;周广陈;张建国
2.三维定向井轨迹设计中对方位漂移的考虑 [J], 段玉廷
3.定向井水平井轨道设计和轨迹计算分析三维可视化技术 [J], 王俊良;李海峰;袁学峰;吴先忠
4.定向井实用三维设计─方位比较法 [J], 谢国民;张良万;杜远洋;钟其沐
5.三维技术在定向井井身轨迹设计中的应用 [J], 李虎;刘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3D定向钻孔雷达系统及应用王正成;侯胜利【摘要】3D定向钻孔雷达系统能够对钻孔四周进行高精度三维成像,在单个钻孔中即可完成目标体距离、方位的探测,相对2D钻孔雷达具有探测精度高、速度快、深度大的优点.笔者对3D定向钻孔雷达系统的工作和成像原理、技术规格进行了详细说明,并结合现场数据说明了其实际应用效果.【期刊名称】《物探与化探》【年(卷),期】2007(031)001【总页数】4页(P86-89)【关键词】3D定向钻孔雷达;共深度扫描;共角度扫描【作者】王正成;侯胜利【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在反射模式下,2D钻孔雷达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以固定的间距下放到同一钻孔中,天线是偶极的,它向360°空间辐射和接收反射信号(无方向性),因此,使用偶极天线,仅从1个钻孔中得到的数据无法得到反射体的方位。
目标物在雷达数据上显示图形为双曲线,其位置是双曲线的顶点处,因为2D钻孔雷达数据360°接收信号,所以从单孔中得到的雷达数据不能给出目标物的方位,只能得出距钻孔的位置。
为了估计反射的方位,至少需要2个钻孔的数据。
在工程现场,往往由于地面存在建筑物等障碍或其他环境因素,仅能够在单个钻孔中进行测量,因此,3D定向钻孔雷达系统是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为很多工程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法。
1 工作原理3D定向钻孔雷达系统能够通过对单个钻孔进行数据采集来完成四周高精度的三维成像工作,判明目标物距钻孔的距离和方位,是2D钻孔雷达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该系统通过天线发射机向地下发射中心频率在100 MHz左右的电磁波,当发射的电磁波遇到足够大的材料参数差异(目标物)时,一部分电磁波被反射回来并由天线接收机接收,其余电磁波继续向更远处传播,然后由下一个材料边界反射回来。
煤矿井下定向钻孔轨迹计算方法
煤矿井下定向钻孔轨迹的计算主要依赖于方位角和倾角。
方位角是井身相对于参考轴线的平面角度,而倾角则是井身相对于参考轴线的垂直角度。
一般来说,井身轨迹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计算:
确定起始点和目标点的坐标。
计算起始点和目标点之间的方位角和倾角。
根据方位角和倾角,利用三角函数计算出每一段轨迹的坐标变化。
将每一段轨迹的坐标变化累加,得到整个钻孔轨迹的坐标。
以上步骤可以根据具体的矿井情况和钻孔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
需要注意的是,煤矿井下定向钻孔轨迹的计算涉及到多个因素和变量,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和分析。
此外,还有一些专业的轨迹计算软件可以用于煤矿井下定向钻孔轨迹的计算,这些软件可以根据输入的参数和条件,自动计算出钻孔轨迹的坐标和参数,提高计算精度和效率。
煤矿井下水平定向钻孔轨迹设计
煤矿井下水平定向钻孔轨迹设计是指将水平定向钻机在煤矿井下的工作过程中,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从而确定其运动轨迹。
它由多条定向钻孔轨迹组成,可以满足煤矿井下的不同工作需求。
一般来说,煤矿井下水平定向钻孔轨迹设计包括三个基本步骤:选择合适的钻孔轨迹、计算每一条轨迹的长度和方向、确定钻孔机的运行位置。
1、选择合适的钻孔轨迹:在煤矿井下,由于断层的存在,因此需要选择合理的钻孔轨迹,使得钻孔机能够在安全的情况下,顺利地走出轨迹。
2、计算轨迹的长度和方向:在设计轨迹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钻孔机运行的距离和方向,以保证钻孔机能够顺利完成任务,避免发生意外情况。
3、确定钻孔机的运行位置:钻孔机的运行位置也是非常重要的。
钻孔机在煤矿井下的安全性是关键,因此,必须确定好钻孔机的运行位置,以保证钻孔机的运行安全。
此外,煤矿井下水平定向钻孔轨迹的设计还需要考虑一些特殊的问题,比如:煤矿井下的无人钻孔机在运行时会受到一定的噪声影响,因此还需要对钻孔机的噪声控制进行相应的设计;另外,在煤矿井下的定向钻孔轨迹设计
过程中,也需要考虑井壁支护的问题,以保证定向钻孔机能够安全地顺利完成任务。
综上所述,煤矿井下水平定向钻孔轨迹设计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设计钻孔轨迹,同时考虑噪声控制和井壁支护等问题,以保证定向钻孔机能够安全、顺利地完成任务。
定向井轨迹误差分析及三维可视化描述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问题背景定向井在石油勘探开发中具有重要作用,其轨迹控制对于保证钻井、完井以及生产等工作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定向井轨迹设计时存在着各种误差,这些误差可能导致钻探目标的偏移或者偏离,从而带来诸多问题。
为了减小这些误差的发生,需要对定向井轨迹误差进行分析及三维可视化描述。
二、研究内容1. 定向井轨迹误差分析:根据定向井轨迹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分析其误差来源,包括传感器误差、地质条件的不确定性、钻井平台动力学性质的影响等。
2. 三维可视化描述:借助于计算机绘图软件,设计三维模型,绘制定向井轨迹的立体几何图形,将实际井段数据与理论井段进行对比,通过可视化的方式来描述误差。
3. 模型验证:通过在实际井场的数据验证,检测误差的水平和方向,确定误差级别和影响范围。
三、研究意义本次研究的主要意义在于:1. 通过定向井轨迹误差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各种误差对定向井轨迹设计的影响,从而减小误差的发生。
2. 通过三维可视化描述,可以更加直观、清晰地展示定向井轨迹的误差和规律,为后续的钻掘和生产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3. 通过模型验证,可以验证误差分析和三维可视化描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提高定向井轨迹设计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现场实验法、三维数据分析法、可视化技术等。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参考资料,对钻探技术、传感器技术、井下储层物性等进行梳理和归纳,并建立相关的理论框架。
现场实验法:对钻探平台及其传感器进行测试和校准,获取野外井的实测数据。
三维数据分析法:通过采集井下测量数据和地层资料,建立三维地质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和建模。
可视化技术:通过三维软件进行建模、渲染、呈现,并通过图像、动画等形式展示定向井轨迹。
五、研究计划研究期限: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
第一阶段:研究背景及文献综述(2021年10月至2021年11月)。
定向钻技术方案一、工程概述。
咱这个工程啊,就像在地里给东西打个秘密通道一样。
要把一些管道啊之类的东西,通过定向钻的魔法,从这边送到那边,还不能把地面弄得乱七八糟。
比如说,这个工程的起点是[具体起点位置],终点在[具体终点位置],这中间的距离嘛,大概有[X]米长呢。
二、定向钻技术原理(简单说,不整那些太复杂的)1. 钻导向孔。
想象一下,咱们先派一个小小的钻头,就像个小地鼠一样,从地面钻下去。
这个小钻头可聪明了,它能按照咱给它指的方向走。
就像你给小狗丢个球,它会朝着球的方向跑过去一样。
这个小钻头呢,它是被一个特殊的机器控制着,机器告诉它往哪儿走,它就乖乖地往哪儿走,慢慢地朝着终点前进。
2. 扩孔。
等小钻头到了终点,那通道还是很窄的呀。
这时候就像把一个小细管变成粗管一样,我们得把这个孔扩大。
就拿个大一点的钻头,再沿着这个小通道来回走几次,每次走的时候让这个孔稍微大一点,就像把衣服的袖口一点一点撑大一样。
3. 回拖管道。
孔扩大了,就可以把我们要铺的管道拉过去了。
这就好比是把一根长长的绳子穿过一个大针眼,不过这个“绳子”就是咱们的管道。
用一个很有力气的机器,慢慢地把管道沿着这个扩大后的通道拉到终点。
三、施工设备准备。
1. 定向钻机。
这可是咱们的主力军啊。
就像一个超级大力士,它能控制钻头的方向和力度。
咱得选个合适的定向钻机,它的功率得够大,就像选一个力气大的人来干活一样。
比如说,根据咱这个工程的长度和地质情况,得选个[具体型号或功率范围]的定向钻机。
2. 钻头和钻杆。
钻头就像小地鼠的牙齿,要够锋利才能在地里钻得动。
不同的地质要用不同的钻头,要是在软土里面,就用那种比较平滑的钻头;要是遇到石头了,就得用那种带齿的、很结实的钻头。
钻杆呢,就像连接小地鼠牙齿和大力士的手臂,要足够结实,不然在钻的过程中断了可就麻烦了。
3. 泥浆系统。
这个泥浆可重要了,就像给小地鼠和钻头的润滑油一样。
它能把钻出来的土屑带出来,还能冷却钻头。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