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土鸡散养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2
散养土鸡的养殖方法土鸡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家禽,因其肉质鲜美、零脂肪、高蛋白含量而受到大多数人的青睐。
由于其肉质美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养殖土鸡获取肉品。
但要想成功养殖土鸡,那么土鸡的养殖方法也需要得到正确的指导。
首先,在养殖土鸡之前,首先要有一个合适的养殖环境,通常可以采用家庭型的小型土鸡养殖环境。
这种小型的环境可以适应任何规模的养殖,而且非常适合家庭饲养。
此外,还要注意铲除养殖环境中的植物,以免土鸡受到伤害。
其次,养殖土鸡需要选择合适的土鸡品种。
一般来说,选择土鸡的标准是比较其繁殖能力、抗病能力和肉质的好坏等。
因此,在选择土鸡品种时要慎重,以便满足养殖的要求。
再次,在扩大养殖规模时,要确保每只土鸡都有足够的土地可以移动。
更重要的是,每只土鸡都要有合适的身地,以满足其休息、繁衍等必需条件。
最后,在进行土鸡养殖时,要注意提供足够的营养,并根据需要进行补充,以确保土鸡有足够的营养和抗病能力。
一般来说,土鸡主要需要充足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营养物质,而且还需要定期提供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
总之,如果要想养殖出优质的土鸡,就必须注意以上几点关键的养殖方法。
首先,需要把握好养殖环境;其次,要选择合适的土鸡品种;第三,要确保每只土鸡都有足够的土地可以移动;最后,要注意提供足够的营养,并且根据需要进行补充,以确保土鸡有足够的营养和抗病能力。
如果顺利地遵循上述方法,将会有助于提高土鸡的养殖效率,并可以获得更高的产量。
土鸡养殖技术不断发展,虽然上述方法是养殖较为受欢迎的土鸡的基本步骤,但在此基础之上可以有更细致的处理,比如更好的养殖设施、更专业的技术管理、优质的营养补充、病害预防以及繁殖技巧等。
总之,要想养殖出优质的土鸡,需要经过精心策划和详细实施,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综上所述,养殖土鸡可以带来丰厚的回报,但要想在养殖中取得成功,就必须采用正确的养殖方法,具体而言,首先要有一个合适的养殖空间;其次,要根据土鸡的性状和抗病能力来确定土鸡品种;第三,要确保每只土鸡都有足够的土地可以移动;最后,要给土鸡提供足够的营养,以确保其营养和抗病能力。
“553”优质土鸡生态放养模式介绍优质土鸡生态放养模式是指将传统方法和现代技术相结合,根据土鸡生产特点和生态放养要求,在荒地、林地、果园等规模养鸡,喂五谷杂粮,让鸡自由寻食昆虫野草,饮山泉露水,严格限制化学药品、激素、饲料添加剂的使用,生产出符合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的一项养鸡生产技术。
“553”优质土鸡生态放养模式是指在优质土鸡生态放养模式的基础上,采用一个鸡棚养殖土鸡500只左右、一亩山林放养土鸡50只、一个生产周期不少于300天的养殖模式,以提高鸡肉和蛋产品的风味和品质。
该养殖模式可提高土地资源综合利用和进行立体开发,投资少,效益高,技术易于掌握,养殖规模根据经济能力可大可小,产品市场需求旺盛,是一项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的实用土鸡养殖技术。
主要技术要点1、选择适合放养的场地及搭建风雨棚:鸡的生态养殖应远离城区、避免污染、环境安宁清洁、有清洁水源,选择地势相对较平坦的荒山、灌木林,主要以果林为主,在林地内地势较高、背风向阳、易防兽害和易防疫病的地方搭建风雨棚。
风雨棚可用竹、木、砖搭成人字型棚架,顶盖石棉瓦加茅草,四周用竹片或用网等做简易围栏,只要能避雨、避暑、补饲、休息就行。
为了便于管理,可在几个风雨棚放养结合部建值班室和仓库。
2、选择适合放养的品种选用优质地方良种鸡,如江汉鸡、草料鸡等适应性强、适合放养且符合市场消费需求的土鸡品种。
3、育雏期管理雏鸡幼小抵抗力差,不能直接进入野外饲养。
3~4周龄前与普通育雏一样,进行人工育雏,脱温后转移到山上放养。
因此一定要抓好3周前的管理,为后期生长奠定基础。
4、严把脱温期管理3周后开始进入脱温饲养,脱温期特别要注意外界气温,内外温差大,仔鸡抗逆力低,调节功能差,一时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因此要选择天气暖和的晴天放养,开始几天,每天放养2~4h,以后逐日增加放养时间,使仔鸡逐渐适应环境变化。
棚舍附近需放置若干饮水器和料槽,让鸡自由采食,每天早上不要喂饱,把鸡放出去自由活动,采食天然饲料,太阳下山时将鸡群收回鸡舍并喂饱。
农村散养土鸡技巧
1.配置饲料:土鸡在散养过程中需要吃各种颗粒状态的饲料,配合好
正常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比例。
鸡舍内还需要有足够的清水,随时补给。
2.环境设计:鸡舍的设计比较简单,需要平整的地面、遮阳、通风设施,每只鸡需要2-3平方米的活动空间。
避免地面振动和摇晃,还需要保
证鸡舍的安全性。
3.群体调控:土鸡具有群体行为,每只鸡都有其独特的角色,需要根
据性格特点进行独立饲养,避免斗殴和欺负小鸡。
4.清洁和卫生:鸡舍需要定期清理,排除废物、喂食时泼洒在地上的
饲料、鸡粪,一般每天清理一次,每周清洁一次鸡舍内部。
5.预防疾病:散养的土鸡容易生病,需要加强预防,可根据不同季节
加强饲料调配、消毒鸡舍、定期注射疫苗等操作。
6.发现问题:土鸡在散养过程中可出现食欲不振、拉肚子、瘦弱、咳
嗽等情况,需要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饲养方式。
树林散养鸡的养殖方法树林散养鸡的养殖方法是一种生态友好的养殖方式,它将自然环境与养殖相结合,有助于鸡的健康成长。
以下是关于树林散养鸡的50条养殖方法,并展开详细描述:1. 选择适宜的树林地:选择茂密且有足够阳光透射的树林地,有利于鸡的活动和觅食。
2. 确保栖息条件:搭建适宜的鸡舍和栖息场所,保证鸡的休息和遮阳需要。
3. 饲养环境保障:保持树林环境的卫生和清洁度,预防疾病传播问题。
4. 自然觅食:允许鸡在树林中自由觅食昆虫、蚯蚓等天然食物,增加鸡的营养摄入。
5. 提供补充饲料:在树林中设置饲料喂食点,在必要时提供适量的谷物或饲料,以保证鸡的全面营养。
6. 开放养殖:适时开放树林门,让鸡自由进出树林,增加鸡的活动空间和运动量。
7. 规避危险区域:设置警戒线,避免鸡进入危险区域,如道路、水源等。
8. 定期检查健康状况:定期检查鸡的健康状况,预防疾病的发生,并进行必要的治疗。
9. 自然繁殖:鼓励自然的繁殖方式,适当控制繁殖数量,避免过多鸡难以养活。
10. 人工干预:在必要时,进行人工干预,如进行疫苗接种、剪羽等管理措施。
11. 保护树木:在散养鸡的过程中,保护树木,避免鸡啄食和损坏树木。
12. 调整鸡舍位置:根据季节变化和树木生长情况,及时调整鸡舍的位置和栖息场所。
13. 防护措施:设置防护网,避免天敌侵入树林捕食鸡只。
14. 集中饲养管理:合理规划鸡的活动范围,对树林中的鸡进行集中饲养管理,便于健康监控和疫病防控。
15. 规划饲养密度:根据树林的面积和树木的品种,规划合理的饲养密度,避免树林过度密集。
16. 提供饮水:设置饮水点,确保鸡群有充足的清洁饮水。
17. 垃圾处理:及时清理树林中的鸡粪和鸡羽,避免污染和卫生问题。
18. 营造良好环境:根据自然生态规律,营造适宜鸡生长和生活的树林环境。
19. 避免使用化学物品:避免在树林中使用化学消毒剂和农药,以免影响鸡的健康和树木的生长。
20. 制定管理计划:根据树林养鸡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计划,包括饲养、疫病防控、繁殖等方面。
散养鸡的养殖方法
散养鸡是一种多年来在农村家庭养殖中很受欢迎的鸡类养殖方法。
大多数东北地区的农民喜欢这种方法,而且散养鸡的养殖成本也更低。
散养鸡的养殖方式是让它们自由活动。
散养鸡不需要安装笼子或笼子,只需要很大的地方,鸡可以自由运动。
通常,散养鸡会活在空旷的田野中,它们会去寻找小虫子、草叶吃,这使它们自然而营养丰富。
此外,流行病也不容易发生在散养鸡身上,因为它们自然驱虫。
虽然散养鸡的养殖不需要笼子,但仍然需要养殖者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散养鸡应该在安全的环境中,以防它们被野兽捕杀。
此外,养殖者还需要定期给它们提供适量的饮水和食物,以及定期打扫空间,以避免病原体的滋生和扩散。
一旦散养的鸡体开始发育,就要打疫苗并进行定期检查。
养殖者最好提前做好准备,如向当地养殖专家咨询,以确保所提供的疫苗有效而安全,也必须注意分离病鸡,以防感染其他健康的鸡。
另一方面,散养的鸡非常易受夏热冬寒的影响。
对于在寒冷的气候下养殖的鸡,可以考虑在空旷的兽笼中提供暖和的措施,以保持它们温度稳定。
家庭养殖的鸡总是很棒的,而散养的鸡尤其如此。
它的养殖成本低,使得许多农民都能够尝试自己的手艺,而且这种作物营养丰富,品质也很高。
但是,养殖者也应当注意如何对待它们,以确保它们受到正确的照料和护理。
散养鸡技术与养殖技巧散养鸡技术是指在室外采用自由穿行和灵活活动的饲养方式,让鸡能够在自然环境中自由饲养,充分发挥活动能力,产蛋,以获得高效率的繁殖结果。
主要技术包括选择合适的繁殖鸡种,建立安全的散养场所,建立坚固的栅栏,培植适当的植物,保证良好的饲料,建立适当的饮水安装,解决耗童疫病,建立运输系统,管理良好的鸡群繁育管理,以及人员安全。
一、选择合适的繁殖鸡种1、主要考虑鸡的产蛋量。
各地选择的繁殖鸡品种不同,一般在选择过程中,应选择产蛋量高、蛋白质质量好的野鸡品种;2、考虑鸡的肉质。
不同鸡种的肉质有其不同的特性,一般要求鸡肉的品质和口感都要能满足市场需求,最好选择品质肉好的野鸡品种;3、选择耐寒性强的鸡种。
由于散养鸡繁育时是在室外实行灵活活动,所以要尽量选择耐寒性好的鸡种和繁殖条件要尽可能地因地制宜;4、考虑繁殖年龄,正确把握鸡种,正确选择繁殖区。
由于不同鸡种之间的繁殖年龄是不一样的,在选择繁殖区时,就要考虑气候特点,以及地方的饲料,以保证鸡的繁殖质量。
二、建立安全的散养场所1、选择地势平坦、森林茂盛的低洼区域,以减少洪水灾害,同时需要有较远的视野,确保鸡的安全。
2、在围场的时候,散养场的地形要比较平坦,以减少栅栏的搭建过程,例如可以采用在低处放沙,在高处放石头等各种方式搭建围场。
3、种植清凉寒冷植物,给鸡提供清洁、舒适的环境和适当的遮挡环境,加强鸡舍的耐用性和风险性能,并建立强有力的动物监护制度,确保鸡在室外散养过程中安全。
三、建立坚固的栅栏1、设计和搭建围场要持续清理和修筑栅栏,保证栅栏的整洁,同时使之坚固牢固,使鸡笼在洪水侵入和内部禽流感疫病等情况下不会被毁坏。
2、在邻近地方要合理排布栅栏,安放栅栏,以及在拐角处做护坡,用活索索和活板连接栅栏,使栅栏难以拆开,确保鸡群的安全。
3、设置猫头鹰笼,比例栅栏的洞口处配置散养鸡的鹰巢,猫头鹰可以威慑小型野兽,防止小型动物瞒跳围场,确保散养鸡的安全。
4、在栅栏的外面搭建小型平台,可以清除野兔,乌鸦之类的飞禽,把它们从栅栏外赶走,同时可以确保猫头鹰的移动方便,防止野猫等动物入侵围场。
鸡养殖成本利润概算养土鸡以每个月养500 只鸡,年出栏5000 只鸡为例:用我们的技术养一只土鸡4 个月可达2.5-3 斤左右,一只鸡的饲养成本为15 元,生态土鸡一般价格在13 元至20 元之间,以15 元/斤计,每只鸡按平均重2.5 斤计,一只生态土鸡的纯利在10-20 元左右,年出栏5000 只鸡,年纯利有5-10 万元。
养土鸡的成本概算养生态土鸡90-100 天即可达到2.5-3.5 斤/只,即可出栏,但为了保证肉质,一般要养4 个月,一只鸡的成本在15 元左右。
详细核算如下:养一只生态土鸡4 个月上市,重2.5-3 斤左右,所需饲料分别为谷物(稻谷、玉米、小麦、高粱、红薯均可)6 斤,按1 元/1 斤计即6 元,黄粉虫3 斤,自己饲养每斤成本1.5 元即4.5 元,蝇蛆3 斤,自己用鸡粪饲养成本0.5 元/1 斤,3 斤即1.5 元,青菜 5 斤1.5 元(自己种或捡菜叶不用钱),土鸡苗自己孵化约2 元/只,疫苗每只0.2 元,总计:15.8 元。
养土鸡投资成本概算养土鸡投资成本概算1、养鸡要多少钱投资,这和你的养殖规模大小有关,以每个月养殖土鸡500 只,年养5000 只鸡为例,需资金26800-29800 元;在农村,如果自家有粮食,前期投资只需6800 元,最多有10000 元即可。
年养5000 只鸡,只需准备 3 个月1500 只土鸡的资金就够啦。
1500 只土鸡用我们的大棚技术建设鸡棚,费用为1500 元;1500 只土鸡苗3000-6000 元;养1500 只鸡需要养黄粉虫200 箱,200 箱黄粉虫需资金2000 元,1500 只鸡需养虫养鸡饲料20000 元,1500 只鸡疫苗费300 元,总投资约26800-29800 元即可。
每个月养500 只鸡,年出栏5000 只,年纯利约5-10 万元。
2、一亩地可以养多少土鸡,这和你的饲养方法,饲养技术,以及你的饲养环境有很大关系。
散养土鸡实施方案
一、选址。
散养土鸡的选址是至关重要的,应选择离市区较远、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水源充足的地方。
同时,选址应该远离工业区、污染源和交通干扰,以确保土鸡的生长环境安全和健康。
二、饲养管理。
1. 场地规划,应根据土鸡的生长特点和数量,合理规划鸡舍和放养场地,确保每只土鸡都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2. 饲料供应,应选择优质的饲料,包括谷物、豆类、矿物质和维生素等,保证土鸡的营养需求。
3. 定期检疫,应定期对土鸡进行健康检查,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确保土鸡健康成长。
4. 饮水管理,应保证土鸡有充足清洁的饮水,定期更换水源,防止水质污染。
5. 疫病防治,应加强疫病防治,做好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工作,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三、生产管理。
1. 生产计划,应根据市场需求和土鸡的生长周期制定生产计划,合理安排土鸡的繁殖和生长。
2. 疫病监测,应定期对土鸡进行疫病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保证土鸡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3. 生长环境,应保证土鸡的生长环境舒适,避免过度拥挤和环境污染,保证土鸡的生长健康。
四、销售管理。
1. 市场营销,应根据市场需求和产品特点,制定合理的销售策略,拓展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竞争力。
2. 售后服务,应建立健全的售后服务体系,保证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质量,提
升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
3. 宣传推广,应加强产品宣传推广,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拓展市场份额,提高销售额和盈利能力。
以上就是散养土鸡实施方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有任何疑
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
散养鸡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完整一、场地选择及准备1.1场地选择:选择平坦、通风、阳光充足、水源丰富的地方作为散养鸡场。
1.2场地清理:将场地清理干净,清除杂草、垃圾等。
1.3地面处理:将地面进行平整处理,并进行杀菌消毒,防止疾病传播。
二、鸡舍建设2.1鸡舍结构:建设合理的鸡舍,包括卧室、厨房和活动区等区域,确保鸡只有足够的空间。
2.2鸡舍通风:确保鸡舍内有良好的通风环境,防止湿气、恶臭和高温的产生。
2.3鸡舍敞亮:鸡舍内应保持明亮,利于鸡只的活动、觅食和交流。
三、饲料管理3.1饲料种类:选择质量好、营养均衡的饲料,包括全价料、麦麸和蛋白饲料等。
3.2饲料供应:给鸡只提供充足的饲料,每天按时喂食,确保鸡只的营养需求。
3.3饮水管理:提供干净的饮用水,定期更换和清洗饮水器,确保鸡只的水源不受污染。
四、疫病预防4.1疫苗接种:根据疫情和季节变化,定期给鸡只接种疫苗,增强免疫力。
4.2疫病监测:定期对鸡只进行疫病检测,及时发现并隔离患病鸡只,防止疫情扩散。
4.3卫生消毒:定期对鸡舍进行卫生消毒,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降低疾病传播风险。
五、环境管理5.1温度控制:根据季节变化,控制鸡舍内的温度,确保鸡只的舒适度。
5.2光照管理:根据不同阶段的需要,确保鸡只有足够的光照时间,促进生长和活动。
5.3垫料更换:定期更换垫料,保持鸡舍内的干净和卫生,提高鸡只的生长效益。
5.4环境监测:定期检测鸡舍内的温湿度和氨气浓度,及时调节环境条件,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六、鸡群管理6.1秩序维护:确保鸡只的秩序和安全,避免打架和伤害。
6.2病鸡处理:及时发现和隔离病鸡,做好疫病防控工作,避免疫情扩散。
6.3投饲量控制:根据鸡只的生长状态和需要,合理控制投饲量,避免浪费和过度喂养。
6.4鸡只运输:对需要转移鸡只的情况,采取轻拍、抚摸等方式进行,保持鸡只的安全性。
七、记录和统计7.1饲养记录:做好饲养过程中的记录,包括喂养量、饮水量、疫苗接种情况等,方便进行统计和分析。
地方土鸡散养技术
我国的地方优质土鸡,如自生源小青脚土鸡、崇仁麻鸡、仙居鸡、宁
都黄鸡、固始鸡、萧山鸡、三黄鸡、清远麻鸡、杏花鸡等,具有体型
小,毛色美观,活泼好动,耐粗饲,觅食力强,抗病力强的特点,适于放
养。而且蛋的品质好,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可口,深受消费者的喜爱1.
场地选择 选择的山地应无污染,必须远离住宅区、工矿区和主干道
路。环境僻静安宁、空气洁净。以坡度较缓、长有灌木林、荆棘林、
阔叶林等的山地为佳。附近应有无污染的小溪、池塘等清洁水源。
2.放养规模 放养规模以每群1500~2000羽为宜,规模太大不便管
理,规模太小则效益低,放养密度以每667平方米山地200羽左右为宜,
采用“全进全出制”。
3.棚舍搭建
(1)舍址选择 搭建棚舍应在放养区找一避风向阳、地势较平坦、不积
水的平地,旁边应有树林或果园,以便鸡群在太阳强烈时到树阴下乘
凉,还要有一片比较开阔的地带,有青草,让鸡自由栖息和啄食。附近
应有水源。
(2)搭棚方法 一般棚宽4~5米,长7~9米,中间高度1.7~1.8米,
两侧高0.8~0.9米。覆盖层通常用3层,由内向外,第1层用油毡,
第2层盖稻草,第3层盖塑料薄膜。在棚顶的两侧及其一头用沙土砖
石把薄膜油毡压住,棚的另一头开一个出口,以利饲养人员及鸡群出
入,也便于通风换气。对棚的主要支架要牢靠,以防暴风雨把大棚掀
翻。棚舍内搭2~3层栖息架供鸡只栖息。依据鸡群放养数量来决定
建棚舍的数量。
(3)铺设垫草 若不搭栖息架,为了保暖,地面应铺些垫料。垫料要求新
鲜无污染,松软,干燥,吸水性强,长短粗细适中,如青干草、稻草、锯
屑、谷壳、小刨花等,可以混合使用。使用前应将垫料曝晒,发现发霉
垫草应当挑出。铺设厚度以3~5厘米为宜
4.鸡群饲养管理
雏鸡的饲养管理:
(1)育雏时间的选择。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选择春季(2~4月份)育雏较为适宜。春季培育的雏鸡生长发
育速度快,成活率高。进入育成阶段正是春末夏初季节,青绿植物、昆虫等丰富,可为柴鸡提供优质的饲料,
育成后期光照时间逐渐缩短,可防止雏鸡过早开产,从而保证适宜的产蛋体况,维持较长的产蛋期。春季培育
的雏鸡在当年秋季开产,气温适宜,作物和昆虫丰富,蛋品质好。产蛋1年后第2年秋天才停产换羽,产蛋时
间较长,产蛋量高。春季育雏,国庆节前后达到产蛋高峰,此后紧接中秋节、元旦、春节,需求量增加。产蛋
1年后可将柴鸡淘汰,此时又遇中秋、国庆两节,活鸡销售价格较高
(2)适时饮水与开食。雏鸡进入育雏室后,让雏鸡休息半小时至1小时,便可饮水。水的温度以32℃左右为
宜。前2天饮用高锰酸钾溶液,以预防雏鸡白痢病。雏鸡饮水后,能迅速排出胎粪,既可促进雏鸡新陈代谢,
又可刺激食欲。开饮后即可开食,喂给易消化、营养全面的饲料,目前常用小鸡配合颗粒料,亦可喂雏鸡料。
喂料要定时、定量、少量、多餐。每次喂料量以15~20分钟吃完为宜
(3)适宜的环境温度与湿度。适宜的温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雏鸡出壳时,孵化房的温度应为37.5℃,雏鸡
从孵化房转到育雏室后,温度不宜相差过大。雏鸡各阶段的适宜温度分别为1~2龄43~35℃;3~7龄34~
32℃;第2周为30~28℃;第3周为28~26℃。湿度要求:第1周相对湿度为70%~75%,第2周下降到60%,
第3周以后尽量保持在55%至60%的水平。湿度过大,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繁殖,易诱发球虫病;湿度过小,鸡舍
干燥,雏鸡呼吸加快,体内水分随呼吸大量散发,腹内剩余蛋黄吸收不良,影响雏鸡发育。可用水盆盛满水自
然蒸发,达到增湿的目的。
(4)适时分群。对强弱病雏要及时分群饲养。弱、病雏可在早晨第1次喂食时挑出,抢食时弱病雏常被挤出
来,容易分辨。对病雏要及时隔离治疗,较重的应立即淘汰。经常观察雏鸡的精神状态、食欲、活动及粪便
等情况,是获得优良育雏效果的重要措施之一。
(5)放牧训练。幼雏一般在5周左右即可脱温饲养。脱温后即可转移到山上放养。为尽早让小鸡养成上山觅
食的习惯,从脱温转入山上开始,每天早晨进行上山引导训练。一般要2人配合,1人在前边吹哨开道并抛撒
颗粒饲料,让鸡跟随哄抢,另1人在后用竹竿驱赶,直到全部上山。为强化效果,每天中午可以在山上吹哨补
食1次,同时饲养员应坚持在棚舍及时赶走提前归舍的鸡,并控制鸡群活动范围,直到傍晚再用同样的方法
进行归舍训导。如此训练5~7天,鸡群就建立起了“吹哨-采食”的条件反射,以后只要吹哨召唤即可。
(6)放牧场地围网。放牧林地应根据管理人员的放牧水平决定是否围网。围网采用网目为2厘米×2厘米的
鱼网即可,网高1.5~2.0米
生长期的饲养管理:此期的特点是鸡只生长速度快,食欲旺盛,采食量不断增加。此阶段以放牧结合补饲方式
饲养,使机体得到充分发育,羽毛丰满,为后期育肥打下基础
五、放养管理 开始放养的几天为防应激,可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维生素C或复合维生素等。出
笼前3个月不用抗生素和驱虫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