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6
浅谈劲性钢柱自密实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一、劲性钢柱自密实混凝土施工工艺1.材料准备:自密实混凝土的材料主要包括水泥、骨料、粉煤灰、外加剂等。
在劲性钢柱自密实混凝土的施工中,要按照设计要求准备好每种材料,并保证其质量合格。
2.配合比确定:根据建筑设计要求和施工实际需要,确定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包括水灰比、骨料配合比、外加剂掺量等。
3.施工工艺:包括搅拌、浇筑、养护等工艺。
在劲性钢柱自密实混凝土的施工中,需要特别注意搅拌时间、浇筑方式和养护期限等工艺要求。
1.材料质量控制:自密实混凝土的质量受到材料的影响较大,因此要严格控制水泥、骨料、粉煤灰等原材料的质量。
确保原材料符合国家标准和建筑设计要求。
2.配合比的准确性控制:配合比的准确性对自密实混凝土的性能影响较大,施工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合比的调配,并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准确无误。
4.施工人员的技术质量: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素质直接关系到自密实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因此要严格把关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考核。
5.施工现场管理:严格控制现场管理,保证施工现场的整洁和安全,规范施工程序,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出现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
1.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杜绝盲目施工和随意变更配合比等现象。
2.定期对自密实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检测,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监督,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和整洁。
4.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施工,特别要注意养护期限的把控,确保混凝土的养护时间符合设计要求。
5.注重施工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素质。
通过对劲性钢柱自密实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认真落实,可以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率。
提高自密实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也有助于推动这项新型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和推广,对于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建议企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重视对自密实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要求,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方法,确保自密实混凝土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为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
浅谈混凝土观感质量控制措施摘要:通过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观感质量观察,概括总结影响混凝土观感质量的常见问题,并针对性的进行原因分析,提出了“严把原材料质量关,做好事前控制”,“狠抓关键工序,做好事中控制”,“狠抓质量控制点,形成闭合控制”的一系列综合措施,在混凝土观感质量控制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随着社会经济和建筑市场的发展,工程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对砼工程的观感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甚至已将砼观感质量作为工程质量的一项重要评定指标。
因此,按照一定的监管程序,通过一些质量控制措施和手段,使其质量达到一定标准,在砼施工中越来越重要。
下面就影响砼质量的因素及质量控制措施简要分析如下。
一、影响砼观感质量的常见问题1、露筋。
2、跑模,砼几何尺寸出现变形,缺棱少角。
3、蜂窝麻面,砼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有许多凹坑,表面气孔多。
4、砼局部颜色不一致。
5、砼线条不明。
6、砼施工缝结合不好。
二、影响砼观感质量成因分析1、导致露筋的主要原因:浇筑振捣时,垫块移位,钢筋紧贴模板,造成露筋;配合比不当砼离析,浇捣部位缺浆导致露筋;浇捣时钢筋移位或拆模过早,砼掉皮,造成露筋;垫块少,导致钢筋紧贴模板;木模板湿润不够,导致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多,造成露筋;混凝土结构面过小,钢筋过密,混凝土料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钢筋密集处出现露筋。
2、几何尺寸出现变形主要原因;模板加固不牢,振捣时间过长,使产生跑模变形;地基不牢支撑不够,在砼自重下变形,模板因超过周转次数本身已经变形;木模板浇筑前湿润不够,浇筑后砼养护不好砼水化不好,强度降低,拆模时棱角碰掉,冬季施工时未采取防冻措施,局部受冻,导致缺棱少角。
3、产生蜂窝麻面主要原因:拌合物水灰比大,坍落度过大,振捣时间不够或者漏振,欠振以致水分气泡未完全赶出,振捣程序不对,随意振或从内向外振,以致将水分气泡赶向模板;由于表面张力产生水膜,难以赶出气泡水分;混凝土配合比不正确,或沙石、水泥计量错误,加水量不够,造成砂浆狮子多;砼搅拌时间短,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浇筑不规范,出现离析;一次下料多,没有分层分段浇筑,振捣不实,因漏振形成蜂窝;模板缝大未堵或模板支撑不牢,振捣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露筋;模板缝隙大,漏浆严重导致蜂窝;碎石河沙级配差,未能与水泥砂浆充分结合;。
浅谈钢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个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
作为作为整体工程钢筋混凝土在施工中质量问题经常发生,影响房屋的正常使用和结构安全,先结合本人在施工中的体会,就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的控制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原材料的控制1.1钢筋1.1.1钢筋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筋骨,是非常重要的组成材料之一,质量如果不合格,整体工程质量就会受到影响。
在施工现场必须严格检查。
1.1.2钢筋进入现场前,应根据设计要求的钢筋规格和厂家提供的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单,在准备购进的钢筋中,按不同级别规格的钢筋分别抽样试验。
1.1.3同一批钢筋任意抽样截取拉伸、冷弯化学分析试件,每组拉伸、冷弯、化学分析各两根,送至国家认可的实验室去检验,钢筋抽样检查合格后,方可购进钢筋,以免不合格的材料进厂。
1.2混凝土1.2.1混凝土是钢筋混凝土的骨肉,没有好的骨肉,再好的筋也发挥不了大的作用,强度也满足不了工程要求。
因为混凝土是由水泥、石子、砂子混合而成,所以对这些材料质量必须严格控制,对进场材料必须经过二次化验,化验合格后方可在工程中使用。
1.2.2对一些小水泥厂生产的水泥,质量不稳定,应特别注意。
对进场三个月以上或已经发现受潮结块的水泥,必须经过也二次化验,并根据试验结果进行使用。
1.2.3对砂子、石子要重点控制含泥量,对石子要求应级配合理,表面不应附着粘土、灰尘和有机杂质。
1.2.4对施工用水也要严格控制。
施工中的水不能随意乱用,切忌使用工业废水和池沼污水,以防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1.3模板模板质量必须合格。
如果模板质量不合格会影响工程质量、外观、安全、进度和成本,所以对进场模板也必须做严格检查,对腐朽和过分潮湿而容易引起变形的木材不能使用,以免造成质量事故。
2.施工质量控制2.1钢筋制作和安装2.1.1钢筋在制作前,应将表面的污垢和氧化皮清除干净,制作好的半成品应分类堆放在棚内,妥善保管,要防止沾污和锈蚀。
浅谈混凝土质量控制摘要:在我国工程建设领域中,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其取材容易、造价低、施工技术成熟、可模性良好等优点占有绝对的比重,在结构的安全、可靠度和耐久性方面起绝对的作用。
文章从原材料、配合比、模板工程、养护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质量控制原材料配合比模板工程养护1 原材料控制普通混凝土是由水泥、粗骨料、细集料、水、外加剂、矿物质混合材料,按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拌制,振捣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工石材。
原材料是组成混凝土的基础,原材料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混凝土质量的好坏,因此首先要把好原材料质量关。
1.1 水泥公路桥涵工程采用的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
水泥有多种品种、标号应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和实际使用部位的环境条件,通过混凝土配合比试验选定适当的水泥品种和标号。
水泥的初、终时间、强度和安定性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水泥的强度上下波动,混凝土的强度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水泥的体积安定性差,就会使混凝土产生膨胀性裂缝。
因此,要选择好水泥品种,根据经验,大水泥厂生产的水泥质量比较稳定可靠。
1.2 砂细集料宜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且粒径小于5mm的河砂;当河砂不易得到时,可采用符合规定的其他天然砂或人工砂;细集料不易采用海砂,不得不采用时,应经冲洗处理。
砂子太细或含泥过多,会增加混凝土的干缩裂缝。
另外,砂石中含泥量高,不仅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而且影响抗冻性、抗渗性和耐久性。
结构用砂含泥量一般应小于3%,有害物用质(云母、有机物、硫酸盐等)含量应小于2%。
1.3 石子粗集料宜采用质地坚硬、洁净、级配合理、粒形良好、吸水率小的碎石或卵石。
应重点检查其级配、针片状含量、含泥量及泥块含量、质地、最大粒径。
一般采用连续级配5~31.5mm、5~20mm碎石,卵石一般能用于结构受力部位,严禁使用煅烧过的石灰石块或白云石块。
1.4 水生活用水可以用来拌制混凝土,不能饮用的水应在水质化验和抗腐蚀试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拌制混凝土。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质量控制摘要:混凝土是目前建筑工程领域使用最广泛的工程建筑材料,因此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混凝土质量的好坏会直接的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安全。
如果混凝土要想很好地满足于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主体结构的各种需要,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强度、耐久性能和稳定性能,而本文主要探讨了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的措施。
关键词:混泥土;工程;施工;质量;措施如今,现代建筑物的修建已经离不开混凝土这种材料,混凝土已经成为了建筑物的骨骼,人们生产生活在钢筋混凝土搭建的空间中,大街上随处可见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工程建筑。
要使建筑物具有合理的使用寿命,混凝土的作用是无可取代的,所以混凝土必须具有很高的质量。
一、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因素测验混凝土的质量高不高要首先看抗压强度,弄清楚了影响混凝土中的抗压强度的因素之后,我们才能进一步的对混凝土采取相应的措施,使质量和标准能够达到更高的要求。
其中混凝土用水泥强度和抗压强度是呈现正比状态。
当水灰比不变时,在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时不能采用增加水泥用量的方式来进行提高,而这个方式则会使混凝土出现较大的变形和收缩状态。
当水灰比相等时,低标号的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则比高标号的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要低得多。
因此,混凝土中的水灰比和水泥强度是影响其质量的重要因素,只要控制好混凝土中的水灰比和水泥这两个环节,就可以很好地控制混凝土的质量。
此外,在混凝土中还有一些像砂石、粗骨料等等方面的因素可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当配合比或者水灰比相等时,通过两种材料所配比出来的混凝土,其中卵石混凝土要比碎石混凝土的强度要弱。
而当石质强度相等时,卵石表面要比碎石表面要更加的细腻,其中碎石与水泥砂浆的粘结性能要比卵石与水泥砂浆的粘结性能要强。
因此,我们要把混凝土中的粗骨料进行控制,其控制在3.2cm左右,而细骨料则是比粗骨料对混凝土的影响相对要小,故而,混凝土公式中完全没有砂种柔效的反映,然而砂的质量对混凝土的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砂石质量必须符合混凝土各标号用砂石质量标准的要求。
浅谈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摘要:混凝土广泛用于各种工程建设项目,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上用量最大的建筑结构材料。
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关系到建筑物及构筑物的结构安全,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混凝土;质量;控制
abstract: concrete is widely used in various construction projects, is currently china’s and the world ‘s largest amount of building structural materials. the quality of concrete engineering, related to the building and structure safety, related to the country and people’s life and property safety.
key words:concrete quality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水组成,有的还有掺合料和外加剂。
监理工程师应对组成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控制,使之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
1.1水泥质量控制
水泥在使用前,应到有资质的建筑材料检测单位进行强度、凝结时间、安定性等常规检验,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切勿先用后检或边用边检。
不同品种的水泥要分别存储或堆放,不得混合使用。
大体积混凝土应选用水化热低和凝结时间长的水泥。
在钢筋混凝土结
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1.2骨料的质量控制
随着河砂资源的减少和价格的上升,不少工程开始使用人工砂(机制砂、混合砂)。
砂进场后每验收批至少虚进行颗粒级配、含泥量试验、泥块含量试验,人工砂及混合砂还应检验石粉含量,海砂要检验其氯离子和贝壳含量。
配制混凝土宜优先选用0. 600 mm 筛孔的筛余量在70一41%的ⅱ区砂,对泵送混凝土用砂宜选用细度模数3.0~2.3之间的中砂,其通过0. 315 mm筛孔的颗粒含量不少于15%。
碎石或卵石单粒级宜组合成具有要求级配的连续粒级,也可与连续粒级混合使用,以改善其级配或配成较大粒级的连续粒级,不宜用单一的单粒级配配制混凝土。
如果必须单独使用,应通过试验证明不会发生离析或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泵送高度超过50mm时,碎石最大粒径不宜超过25 mm;卵石最大粒径不宜超过30 mm。
石子进场后每验收批至少进行颗粒级配、针片状含量、含泥量和泥块含量试验。
储料场对不同规格、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石子应分别堆放,并有明显的标示。
1.3拌和混凝土用水
拌合用水可使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杂质的天然水,不得使用污水搅拌混凝土。
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家不提倡使用经沉淀过滤处理的循环洗车废水,因为其中含有机油、外加剂等各种杂质,并且含量不确定,容易使预拌混凝土质量出现难以控制的波动现象。
1.4外加剂质量控制
钋加剂可以提高各龄期强度、改善和易性,调节凝结时间、增加含气量、提高抗渗及抗冻性能等。
应根据使用目的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施工工艺及气候条件,结合混凝土的原材料性能、配合比以及对水泥的适应性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其适宜的掺量及掺加方法。
低温时产生结晶的外加剂在使用前应采取防冻措施。
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家不得直接使用粉状外加剂,应使用水性外加剂。
必须使用粉状外加剂时,应采取相应的搅拌匀化措施,并确保计量准确的前提下,方可使用。
监理工程师应对外加剂的选择加以限制,避免出现品种多而杂的情况。
1.5掺合料质量控制
在混凝±中掺人掺合料,可节约水泥,并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掺合料进场时,必须具有质量证明书,按不同品种、等级分别存储在专用的仓罐内,并做好明显标记,防止受潮和环境污染。
2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
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设计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坍落度的要求,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经过试配确定,不得使用经验配合比。
试验室应结合原材料实际情况,确定一个既满足设计要求,又满足施工要求,同时又经济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
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要控制?昆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是控制水泥用量和}昆凝土的水灰比两个主要环节。
在相同配合比的情况下水泥强度等级越高,混凝土的
强度等级也越高。
水灰比越大,混凝土的强度越低,增加用水量}昆凝土的坍落度是增加了,但是混凝土的强度也下降了。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应考虑混凝土运输时间、坍落度损失、输送泵的管径、泵送的垂直高度和水平距离、弯头设置、泵送设备的技术条件、气温等因素,必要时应通过试泵送确定。
设计出合理的配合比后,要测定现场砂、石含水率,将设计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
混凝土原材料的变更将影响混凝土强度,需根据原材料的变化,及时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
3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控制
(1)混凝土浇筑前,对有特殊要求、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例如基础、主体、技术转换层、大体积}昆凝土和后浇带等部位)的结构应要求施工单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监理工程师认真审查方案中的人员组织、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拌制.浇筑方法及养护措施;混凝土施工缝的留置部位、后浇带的技术处理措施;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及保湿保温措施;施工机械及材料储备、停水、停电等应急措施;审查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计算书、拆除时间及拆除顺序,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专项控制措施等。
并审查钢筋的制作安装方案、钢筋的连接方式、钢筋的锚固定位等技术措施。
要认真检查模板支撑系统的稳定性,检查模板、钢筋、预埋件、预留孔洞是否按按设计要求施工,其质量是否达到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
混凝土运到施工地点后,首先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预拌}昆凝
土应检查随车出料单,对强度等级、坍落度和其他性能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不得使用。
预拌混凝土中不得擅自加水。
监理工程师要督促试验人员随机见证取样制作混凝土试件。
试件的留置数量应符合规范要求,要留同条件养护试块、拆模试块。
(2)浇筑混凝土时,严格控制浇筑流程。
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分层、分块浇筑。
对已浇筑的混凝土,在终凝前进行二次振动,提高粘结力和抗拉强度,并减少内部裂缝与气孔,提高抗裂性。
二次振动完成后,板面要找平,排除板面多余的水分。
若发现局部有漏振及过振情况时,及时返工进行处理。
混凝土浇灌过程中,监理应实行旁站,检查混凝土振捣万法是否正确、是否存在漏振或振动太久的情况,并随时观察模板及其支架:看是否有变形、漏浆、下沿或扣件松动等异常情况,如有应立即通知施工单位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报告总监理工程师,严重时应马上停止施工。
(3)加强}昆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养护主要是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保温能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降低}昆凝土表层的温差,防止表面裂缝。
为满足水泥水化的需要,混凝土浇筑后,要及时用湿润的草帘、麻袋等覆盖,保持一定时间的潮湿,若湿度不够导致失水,会严重影响强度,使混凝土结构疏松,产生干缩裂缝。
待具有一定强度时应注意洒水养护,延长养护时间,保证混凝土表面缓慢冷却,混凝土表面不便浇水时,应涂刷养护剂,以防止混凝土内的水分蒸发。
在高温季节泵送时,宜及时用湿草袋覆盖混
凝土,尤其在中午阳光直射时,宜加强覆盖养护,以避免表面快速硬化后,产生}昆凝土表面温度和收缩裂缝。
当平均气温低于5cc 时,不得浇水养护,在寒冷季节,混凝土表面应设草帘覆盖保温措施,以防止寒潮袭击。
4混凝土工程质量的验收
混凝土工程完成且质量控制资料齐全后,监理工程师应根据质量保证资料、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和设计文件、现行《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昆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cbj10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的规定,对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查、评估与验收。
5结束语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并及时对施工现场进行巡视检查、平行检查和旁站监理,如发现有影响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问题或事项决不迁就,并及时要求施工方整改,该返工的要彻底返工,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自始至终处于受控状态,才能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