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81.00 KB
- 文档页数:4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学习目标】1.了解倒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2.知道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3.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活动方案】活动一:自读教材,感知基本史实浏览教材P20~24,将“夏、商、西周”在下面时间轴的上方标注出来。
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前1046年前771年活动二:阅读教材,探究三代兴亡1.阅读教材P20~24,在课本上标出下表中的相关知识点并完成表格。
2. 阅读教材P20~24,回答: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夏、商、西周三代的兴亡有什么相似之处?从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活动三:阅读教材,了解西周分封1. 阅读教材P23《周初形势图》,在下图中的正方框内填写西周初年的主要诸侯国,在下图中长方框内填写西周都城的名称。
上图的左下角是《西周等级示意图》,填写:天子下面一层人为___________,最底下一层为__________,西周推行的这种森严的等级制度叫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教材P24,回答: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分封制内容有哪些?有什么作用?【检测反馈】()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建立于A.公元前21世纪 B.公元前16世纪C.公元前14世纪 D.公元前11世纪()2.继承父亲的王位,从此使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的国君是A.禹 B.启 C.桀 D.汤()3.商朝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殷,下列事件中,与此有关的是A.商汤灭夏B.武王伐纣C.盘庚迁都D.平王东迁()4.周武王联合800多个部落击败商朝军队,纣王自焚,商朝灭亡。
由此可回忆起A.涿鹿之战 B.商汤灭夏 C.牧野之战 D.国人暴动()5.西周众多的诸侯,是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产生的A.奴隶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巩固提升〗()1.我国历史上最早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是在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2.制作年代尺,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历史。
夏、商、西周的兴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演变的过程中,理解夏朝国家机构的建立是国家产生的重要标志。
2、记住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起止时间和开国帝王。
3、了解西周分封制的目的、方法和作用,理解奴隶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取得胜利的历史史实的分析,让学生明白得民心者的天下的道理。
2、看西周等级示意图了解西周统治阶级为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制的简况。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举世瞩目的文明古国。
教学重点:西周的分封制,起到开拓疆土,巩固统治的作用,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教学难点:西周的分封制。
学法指导:知道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提炼本课的知识要点,了解主要知识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提问1、尧舜禹都是杰出的部落首领,原始社会的部落首领是怎样产生的?提问2、谁破坏了禅让制?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取而代之。
教师过渡: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禹破坏了民主推举部落首领的制度,禹是怎样做的?学生:禹死后他的儿子,子承父业,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二、教授新课:(一)、夏朝的兴亡(板书):学法指导:禹建立了夏朝,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了解一个王朝,首先要知道开国帝王、都城(政治中心)国家建立的时间(学生)夏朝:开国帝王——禹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都城——阳城(今河南登封)老师: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登封发现了一座古城遗址,据分析是中国最早的宫殿建筑群,他们认为这就是夏朝的都城。
夏朝是最早的国家,夏朝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国家机器,设置了国家机构,找出夏朝有哪些国家机构?学生活动:组建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这些机构是为了对付哪些人?老百姓)本质: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奴隶的工具过渡:夏朝延续了400多年最终被商朝取而代之,桀是夏朝的亡国之君。
《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实和西周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实行的分封制的简况,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夏、商、西周奴隶制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讨论,让学生初步理解、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使学生首先认识到,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具有进步性;其次,认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
3、通过夏、商、西周的兴亡过程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实和西周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实行的分封制的简况,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夏、商、西周奴隶制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
2、通过夏、商、西周的兴亡过程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
教学过程感悟导入:(出示图片)随着满街飘溢的月饼香味,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中秋节与嫦娥奔月有关。
而后羿射日、大禹治水、武王伐纣以及大家熟知的封神演义等历史典故都来自夏商周时期。
这一时期经历了多少年?又有哪些我们熟知的历史人物和历史典故?学习完第4课你就会有所了解。
合作探究:一、国家更迭--夏、商、西周的建立1、我国最早的国家--夏问:我国奴隶社会的开始是以什么事件作为标志的?【夏朝的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禹在位时经历了从部落联盟长到夏国王的过渡阶段。
问:为什么说夏不是部落联盟而是国家?【夏朝建筑了城堡、宫殿,建立了政府机构和军队,制定了刑法,设置了监狱--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国家机器。
部落联盟是依靠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问:夏朝国家机器的作用是什么?【奴隶主阶级压迫奴隶和平民的工具】国家不是为整个社会成员服务的机构,而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所以说,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初中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优秀范文大全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夏、商、西周的建立、发展、繁荣和衰亡的过程;(2)掌握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及其影响;(3)理解夏、商、西周的社会制度、礼仪制度、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夏、商、西周的兴亡原因;(2)运用比较法,分析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异同;(3)结合历史资料,学会分析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2)培养学生学会客观评价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3)培养学生学会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夏、商、西周的建立、发展、繁荣和衰亡的过程;(2)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及其影响;(3)夏、商、西周的社会制度、礼仪制度、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特点。
2. 教学难点:(1)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兴亡原因分析;(2)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异同比较;(3)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2)提问:同学们知道夏、商、西周三个朝代吗?它们分别是什么时期?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夏、商、西周的建立、发展、繁荣和衰亡的过程;(2)学生结合教材,总结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及其影响;(3)学生思考夏、商、西周的社会制度、礼仪制度、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特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夏、商、西周的兴亡原因;(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3)教师总结:夏、商、西周兴亡的原因及其启示。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兴亡过程,了解了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及其影响,认识了夏、商、西周的社会制度、礼仪制度、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特点。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夏、商、西周兴亡的原因,要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为我们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七年级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范文七年级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范文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夏、商、西周的建立及其更替的基本史实和西周分封制的简况。
2、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初步培养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历史进程、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和初步理清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认识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激发爱国热情。
【重难点】重点:夏朝的建立、西周分封制。
难点:理解西周分封制;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课前预习】一、夏朝的兴衰1、夏朝建立者是,其统治的中心在和一带,定都,历时400年而亡。
2、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的产生,从此“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制代替了禅让制。
3、夏朝的国家机构,是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因此它的性质是国家。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4、商朝的建立时间是,建立者是。
5、商朝几经迁都,一直到迁都到殷,都城才稳定下来,后人又称商朝为朝。
6、前年,周军通过战役灭商,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其灭亡时间是。
7、牧野之战交战双方是:8、重要大臣:9、夏朝亡国之君:,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看P18图:桀把人当坐骑)三、西周的分封制10、西周为巩固其统治,采取制度。
【合作探究】1、夏朝开始的“家天下”现象,后世在中外历史上曾广泛存在。
你能举出一两个例子吗?(P17动脑筋)2、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P20动脑筋)3、看P21地图:周初形势图,找出各诸侯国分布的地点。
4、看P21图:西周等级示意图(分封制),标出各级的身份(P22活动与探究2)【达标测评】一、选择题1.下列内容中,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禹传位给伯益 B.禹传子家天下C.舜传位给禹D.启打败有扈氏?2.商朝被后世称为殷朝,下列事件中,与此有关的是( )?A.商汤伐夏 B.牧野之战 C.盘庚迁都 D.武王伐纣?3.常言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1、看教材能说出夏、商、西周的建立及其更替的时间,重要事件重要人物。
西周分封制的内容、目的和作用。
2、认识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认识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
【学习重点】:夏朝的建立、西周分封制。
【学习难点】:理解西周分封制;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学习过程】:一、小组合作完成基础知识人人过关。
1、夏朝建立者是,其统治的中心在和一带,定都,历时400年而亡。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的产生,从此“公天下”变为“”,制代替了禅让制。
2、夏朝的国家机构,是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因此它的性质是国家。
3、商朝的建立时间是,建立者是。
4、商朝几经迁都,一直到迁都到殷,都城才稳定下来,后人又称商朝为朝。
5、前年,周军通过战役灭商,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
6、西周为巩固其统治,采取制度。
二、小组探究,拓展提升材料解析题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礼记·礼运篇〉请回答:1、这种“天下为家”的局面是因为谁而开始?2、他破坏了禅让制,而采取了什么制度?3、开创“天下为家”局面的人,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什么王朝?3、从此我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到什么社会的发展阶段?三、课堂练习1、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始自()A.禹 B.启 C.桀 D.汤2、施用“炮烙之刑”的暴君是()A.启 B.桀 C.纣 D.周厉王3、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建立者是()A.禹 B.启 C.汤 D.周武王4、任用姜尚,使国力逐步强大的是()A.周文王B.周武王C.周平王D.周厉王5、下列历史人物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A.舜—禹—桀—启B. 舜—禹—启—桀C.禹—舜—启—桀D. 启—禹—舜—桀6、牧野之战为哪一国家建立奠定了基础()A.夏B.商C.西周D.东周7、俗话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当年姜尚等的明君是:()A.黄帝B.启C.商汤D.周文王四、课堂反思: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Array【学习目标】:1、了解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掌握青铜器的发展、代表及特点,了解奴隶的悲惨境遇。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实和西周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实行的分封制的简况,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夏、商、西周奴隶制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本课叙述的夏朝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汤灭夏建商、武王伐纣建立西周的经过,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历史进程、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和初步理清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首先认识到,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具有进步性;又认识到奴隶主阶级对奴隶阶级压迫、剥削的残酷性。
其次,认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
【教学重点】一是夏朝的建立;二是西周的分封制。
【教学难点】分封制同时也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情境法、讲述法、讨论法、探究法等。
【教学时数】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明确目标,自主学习。
(见学案)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夏朝的兴衰1、首先,回顾所学明确夏朝建立者是——禹。
2、其次,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前两自然段,提出相关问题详细讲解夏朝建立、发展的过程。
3、之后,通过让学生观看教材21页《夏桀把人当坐骑》的插图,并且阅读教材小字部分内容,让学生归纳出夏桀残暴统治的史实,了解夏朝衰败的原因。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1、让学生阅读教材21页,明确商汤灭夏的时间以及商朝的建立。
2、通过阅读教材,让学生找到:商朝多次迁都的原因?一直到哪位国君商都才固定下来?3、通过以往学生对相关影视作品的了解,让学生说出商朝有名的暴君是谁?并讲讲他的故事。
4、通过学习,让学生分析教材22页《史记》文献材料,明确商纣王的昏庸残暴以及商朝的衰败。
与此同时渭水流域的周国逐步强大,为灭商提供的条件。
5、通过阅读教材23页,让学生了解牧野之战的经过、商朝灭亡的时间、西周建立等知识点。
初中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优秀范文大全初中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优秀范文大全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一)知识目标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对每个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灭亡时间、亡国者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西周分封制。
(二)能力目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识别历史地图,合作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了解夏、商、西周更替顺序及其原因,分析得出结论:夏、商统治者的统治态度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存亡。
通过奴隶制国家与原始社会对比,分析奴隶制度的进步性。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概括、归纳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制作示意图、编写和表演历史剧、讲故事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通过抒发感想,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制作比较表、分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容量。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夏、商、西周历史的学习,认识到国家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最终推翻其统治,人民群众有权利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段达到目的,树立民族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教学重点?夏朝的建立和西周的分封制。
?教学难点?西周的分封制以及奴隶制的进步性和残酷性。
?教学思路一、课前导学1.根据学生的特点、能力、基础水平合理分组;学生以组为单位,查阅书籍、杂志、网站,搜集有关夏、商、西周的文字、图片、及视频资料。
2.夏、商、西周朝代更替情况表格。
3.有能力、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制作相关的手抄报、课件等。
二、教学渗透1.上网查询、搜集和剪辑相关影视资料,渗透信息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2.可用多种生动活泼的文艺形式加深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总结知识要点,如编演历史短剧等以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使文、史融为一体。
教学资源自制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导入新课。
ldquo;前面学习了原始社会的有关内容,到原始社会末期,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mdash;mdash;夏。
初一历史第5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课型新授主备教师:高会勇第周第课时月日
一、尝试导入引定目标
学习目标
了解从“禅让制”到外为王位世袭制的演变;掌握夏商西周更替的相关知识;归纳三朝兴亡的共同原因;理解西周分封制与继承法。
重点难点
重点:夏商西周的兴衰;国家机器的实质;世袭制与禅让制;分封制与继承法。
难点:从禅让制到世袭制的演变;对国家机器的理解。
对本课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难度极大。
二、尝试预检引导发现
(一)、填空题
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禹死后,----- 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
从此,------ 制代替 ----- 制,公天下变成了------ 。
2.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 制。
(二)、选择题:
1、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朝代更替是人们共知的客观事实。
从某种意义上一部中国古代史,就是一部朝代兴亡史。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A.清朝 B.夏朝 C.唐朝 D.商朝
2、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其主要原因是
A.产生了奴隶主和奴隶阶级
B.国家机构初具规模,成为阶级压迫的工具
C.国王居住在宽大、宏伟的宫殿里
D.国王暴虐无道,统治黑暗
3、在西周时期,既赋予诸侯相关权利,又要求诸侯履行相关义务的制度是()A郡县制 B 分封制 C礼乐制 D中央集权制
4、下列内容中,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禹传位给伯益
B.禹传子家天下
C.舜传位给禹
D.启打败有扈氏
5、商朝被后世称为殷朝,下列事件中,与此有关的是( )
A.商汤伐夏
B.牧野之战
C.盘庚迁都
D.武王伐纣
6、常言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当年姜尚等待的贤明君主是()A.黄帝 B.夏启 C.商汤 D.周文王
7、“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说明这句话正确的历史事件是()
A.国人暴动
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C.实行分封制
D. 盘庚迁都
8、暴君亡国,明君兴政。
参照这一标准,下列四人中,与其他三人明显不同的一位是()
A.商汤
B.商纣
C.周文王
D.周武王
9、下列各项制度属于西周的是()
①世袭制②等级制③分封制④禅让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
10、下列国王中,生性残暴并最终导致国家灭亡的有()
①夏桀②商纣③周厉王④周幽王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1、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什么产生的()
A.奴隶制B.世袭制 C.分封制D.禅让制
三、尝试探究引导解惑
1、由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发展到国家,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说说你的想法。
2、辩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奴隶制度是一个非常野蛮、残酷的制度,奴隶在社会上没有任何的权力和自由。
而恩格斯却说:“采用奴隶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你的意见如何?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进步还是退步?
四、尝试练习引导提升
一、选择题
1题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国家距今已有( )
A.2000年左右
B.3000年左右
C.4000年左右
D.5000年左右
2、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她的第一个王朝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3、下列反映西周历史的电影场景,明显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周王使用青铜器祭祀 B.奴隶使用铁农具劳动生产
C.王宫中摆放着一玉器 D.都城镐京商业繁荣
4、《左传》中记载:在一个重要的仪式上,司空(官名)冉季代表周天子向周武王之弟康叔分赐疆土,司徒(官名)陶叔代表周天子向康叔分赐平民、奴隶。
这一仪式反映出西周实行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奴隶制 D.分封制
5、国家建立后面临的严峻现实,就是如何管理广大地区,巩固统治。
西周时期,国王实行了一种新的制度,这种制度是()
A.禅让制 B.奴隶制 C.世袭制 D.分封制
6、夏朝的建立时间和建立者分别是()
A.公元前2700年;禹
B.公元前2070年;禹
C.公元前2007年;启
D.公元前2070年;启
7、“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8、第一届全运会于2009年10月在山东省举行,“和谐齐鲁风,精彩全运情”等是本届全运会的宣传口号。
那么,用齐鲁代表山东应追溯于古代的什么制度?()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郡县制
9、史书记载,西周建立后“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
这反映出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世袭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10、.如右图,镐京与曲阜的关系是()
A.王都与封国都邑 B.均为封国都邑 C.王都与郡府 D.均为郡府
11、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她的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
A.秦始皇 B.齐桓公 C.启 D.禹
12、“退避三舍”、“纸上谈兵”等成语故事均出自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间发生的著名战役。
诸侯国出现源于西周的()
A.世袭制 B.奴隶制 C.禅让制 D.分封制
13、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体现。
下列制度创建于西周时期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度
14、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是以禹建立夏朝为标志的。
那是因为夏朝()
A.进行了变法
B.组建了政府和军队,并制订了法律
C.实行了分封制
D.产生了封建制度
15、“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一项政治制度的出现。
这一制度是()A.王位世袭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科举制
16、“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并由此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是()
A.周武王 B.大禹 C.商汤 D.嬴政
17、下列哪个王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A. 夏朝
B. 商朝
C. 秦朝
D. 汉朝
18、夏朝建立于()
A.公元前2070年 B.公元前1600年
C.公元前1046年 D.公元前221年
19、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是()
A.夏朝 B.西周 C.商朝 D.东周
20、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诸侯国的出现源于西周实行的()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世袭制
D. 郡县制
21、西周为了巩固统治,实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政治制度。
这种制度是()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22、《左传》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这一史料反映西周的社会制度是()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23、西周诸侯的产生方式是()
奴隶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禅让制
24、(左传):“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其中的“封建”是指西周时期实行()禅让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25、山西简称“晋”。
下列选项与“晋”的来历相关的是()
A. 大禹治水
B. 西周分封
C. 晋楚争霸
D. 商鞅变法
26、西周礼乐制度的确立,为中华文明的长期延续打下了根基。
下列关于西周礼乐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礼乐制度规范了人们的身份地位 B.孔子非常推崇西周的礼乐制度
C.礼乐制度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 D.郡县制、宗法制和礼乐制构成了西周的礼乐文明27、西周时期出现的许多诸侯国,它是通过哪一方式产生的()
A.世袭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争霸战争
二、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今大道即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礼记·礼运篇》
请回答:
⑴这种“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何人开始的?有什么表现?
⑵“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反映的实质是什么?
⑶“家天下”与“公天下”相比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为什么?
五、尝试自结引导拓展
利用歌谣来小结:
夏朝开国是夏禹,早期国家已建立。
商汤灭夏建商朝,盘庚迁殷到殷商。
王位传给儿子启,禅让从此变世袭。
有名暴君是纣王,武王伐纣灭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