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连贯题答题规律例谈.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7
第六章语言实际运用语言连贯语言实际运用指的是语句排序型试题,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一般是5个或6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
这种试题难度较高,表面上考查考生的语感,实则考查考生对于文体风格及特征的掌握情况,测查了考生的语言文字综合功底与逻辑思维能力。
从考试成绩来看,这部分试题非常容易丢分,学生在做题时都有自己的一套思维逻辑,要训练用客观的思维去揣摩出题人的逻辑,才可以拿到这4分。
答题技巧一、认真阅读语句,明确体裁和中心解答语句排序型试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每一个语句,把握语句特点,明确体裁。
其次,明确材料的中心,思考语句是围绕什么中心展开的。
抓住了中心,就抓住了要害,然后我们可以根据“中心句”或“总领句”来确定首句或尾句。
二、明确材料结构,厘清答题思路不同体裁的文章,思路也会有所不同:记叙文的句序,常常以时间、空间或事情的发展过程(起因、经过和结果)为顺序;议论文的句序,常常把观点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中间,把总结句放在后面,结构形式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说明文同议论文一样,往往把事理句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后面,因为材料是用来说明事理的,材料的内部又遵循一定的顺序(时间、空间、逻辑)。
厘清思路,有利于从整体上大体理顺句序。
一段写景的材料,顺序由观察的角度决定,是俯视、仰视还是平视,是从远到近还是从上到下,是移步换景还是定点观察等。
写景的句子常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常采用整散结合的句式,讲究押韵、平仄、对称等。
三、抓住语言标志,把握句子间的逻辑关系从局部看,句与句之间往往呈现出并列、承接、解说、对比、递进、转折、因果、总分等逻辑关系。
而这些关系往往体现在一些语言标志上,如关联词语的呼应:或并列,或转折,或条件,或假设,或递进,或因果。
暗示性词语的使用:“同时”表示并列,位在后;“与此同时”“与此相反”“反过来说”,表示相对、相反关系,中间不可插入别的词语;“首先”“其次”“再次”,表示主次轻重的顺序,不可倒置;“过去”“现在”与“将来”,表示时间先后;“总之”“综上所述”“由此看来”,表示要提出结论;“诸如此类”,表示综合;等等。
语言连贯解题方法语言连贯解题方法shaoyingjie语言连贯解题方法保持语言连贯,需要兼顾话题统一、语序合理和恰当的语言表达形式这三个方面。
<一>话题要统一:即上下文的陈述对象一致。
文段的陈述对象是固定明确的,文段是以它为中心展开叙述的。
解题时,必须紧紧围绕叙述对象,把握文段的叙述角度,并由此选取正确合理的表达方式。
方法一:对象(角度)一致例:把下列句子填在后面的横线上,组成前后衔接的一段话。
它们好像在外面等候了多时。
在这里看星星,星星在你眼前亮起,一直亮到脑后。
满天的星星肃然排列,迎面注视着你。
午夜走出帐篷,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你仿佛把头伸进一座古钟里面,内里嵌满活生生的星星。
我顿时明白了《敕勒歌》中为什么有“天似穹庐”的句子。
答案:解析:第句“满天的星星”正是走出帐篷后看到的景象,句又承接中的“星星”在陈述,保持了话题的一致性,又承接从说起“这里看星星”且和下文比喻接得很紧。
<二>顺序要合理A、时间顺序:按照时间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说明,先发生的先说,后发生的后说。
按各句陈述内容的时间先后作为排列顺序。
这主要用在记叙或说明性的文字中。
例:依次填入下面两句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建筑是凝固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有古诗和现代诗,建筑也有古今之分,泾渭分明。
或神采飞扬,透着现代的气息或庄重沉稳,带着岁月的沧桑A. B答案:B解析:第一句中按时间顺序应先说过去,后说现在,所以应先选再选。
B、空间顺序:由远到近、由高到低。
或从上到下,从或左到右,或从外到内排列句子。
例:把下列句子组成前后衔接、意思完整的一段话。
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美丽的小城。
城中有一条小河流过,河水清澈见底。
到了札兰屯,原始森林的气氛就消失了。
白砖绿瓦的屋舍悠然地倒映在水中。
走出小城,郊外风景幽美,绿色的丘陵上长满了柞树。
语言表达连贯的方法与技巧.四川省平昌中学:高考《考试说明》对本能力的基本要求是“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能力层级D”。
它是语文高考的重点和难点,自1989-----2002年,连续14年高考语文考查了这一考点。
“连贯”考查的是书面表达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能力。
保持语言连贯,需要兼顾话题统一、语序合理和恰当的语言表达形式这三个方面。
一.保持一致性一个长的句子,或者一个句群,只有话题和陈述角度一致,中心才能明确,语意才能连贯。
1.陈述对象一致。
主语是句子的发端和陈述对象,它要求后面连带的一些句子必须兼顾上下文,与陈述对象保持一致,防止出现暗换主语现象。
例: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不肯出门,_______。
A.但终于被父亲带走了B.但他父亲终于把他带走了C.但他终于把他带走了D.但他终于和他父亲一同走了点析]A。
因为这一句保持了陈述对象的一致,也保持了语气的连贯。
如果用B项就忽然换了主语;如果用C或D项就失去了“被动”性,在连贯性了都欠缺。
2.观点与材料的统一。
有的议论语段开头提出问题或论点,接着举事例,摆材料,进行分析。
有的在结尾归纳或总结出论点、观点。
这里的“观点”、“问题”也可以说是话题,话题必须统领后面的事例、材料;反过来说,事例、材料、语言表达要符合前面的话题,与其相一致。
反之亦然。
例: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我们的时代,是百花齐放的时代,我们不但要盈亩满畦的牡丹和菊花,我们也要树下的紫罗兰,草地边的蒲公英。
______。
我们的责任是不但让读者兼收并蓄,而且还可以各取所需。
A.世界上没有不爱花卉的人,但是每人的爱好又是多种多样的B.世界上没有不爱花卉的人,但是每人的爱好不尽相同C.因为每种花都有生存的权利,人们既爱牡丹、菊花,又爱紫罗兰、蒲公英D.因为每种花都有生存的权利,那么每位读者也有选择的权利点析]B.这是一个议论语段,议论的中心是对于文化消费的“各取所需”,由此出发,就要确定表示中心论点的B项。
高中语言连贯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一、教学目标设计:知识目标:1、了解高考语言连贯题的设题类型2、总结语言连贯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技能目标:1、通过解题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2、利用巧妙设计的练习题,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汉语言传统文化教育,激发他们热爱母语的思想感情。
二、教法设计:按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教师的启发与学生的分析、讨论、归纳相结合,师生共同探究的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教学过程设计:考点说明语言的连贯,就是上下衔接,前后呼应,排列有序,语意贯通。
语言连贯题型大致有三种:⑴排列句序题:给定若干句子,按语意连贯的要求排列成一段话。
⑵复位填充题:已给定了上下文(句),确定了语境,要求在其中嵌入一句话或一段话并使之上下衔接,语意贯通。
⑶承接语境题:只给定特定语境,要求选择与之衔接连贯的语句。
连贯的基本要求是:⒈话题要保持统一。
⒉表述角度要一致。
⒊语境要和谐一致。
⒋保持合理的句序。
⒌注意语言的衔接与呼应。
通过对近几年全国高考试卷和各种模拟试卷中此类试题归纳整理,总结出这类题的解题技巧与方法。
(师生共同总结,教师展示试题,学生初步解答,师生共同探讨纠正)(一)、行为的动态性。
“行为的动态性”是指人物的某种行为动作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
语言表达一定要根据语境确定动作行为的“动态”,以保证表达的连贯性。
如: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项是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到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A.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
B。
但他终于随着他父亲走了。
C、他父亲把他拉走了。
D、他父亲拉走了他。
很明显,此段陈述的对象是闰土而非其父,这样,根据话题要一致就排除了C、D。
并且,闰土是不愿意走的,他的“走”是一种被动行为,而B项中的“走”的状态就不甚分明,所以只有A项才会使语意贯通。
语言连贯题解题指导一、考点分析语言‚连贯‛考查的是书面表达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能力。
能力层级为E 级。
‚连贯‛指表达的观点、角度、风格一致,读起来自然顺畅。
表达连贯要求话题一致、叙述角度一致、内容要照应、情境要一致、句式要一致,语言要和谐、顺序要合理。
二、考题热身例1(2011·浙江根据语意,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余光中在接受采访时说:‚一位作家笔下,如果只能驱遣白话文,那么他的文笔就只有一个‚平面‛。
如果他的‚文笔‛里也有文言的墨水,在紧要关头,例如要求简洁、对仗、铿锵、隆重等等,就能召之即来,文言的功力可济白话的松散和浅露。
一篇五千字的评论,换了有文言修养的人来写,也许三千字就够了。
一篇文章到紧要关头,如能‚文白相济‛,其语言当有立体之感。
所以我的八言座右铭是:‘’‛A.文以为常,白以应变。
B.文白相济,见真求新。
C.白以为常,文以应变。
D.白话为本,力求立体。
例2.(2009·浙江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
(只填序号理学家为什么崇古抑律?______古体与律体之辨跟诗歌史联系起来,就是古体的典范——汉魏晋诗与律体的典范——唐诗之辨。
①那么,为什么讲求声律、对偶等形式技巧就是品格低呢?②他们认为,诗歌的审美方面、形式技巧方面对于人的道德修养没有正面的价值。
③以这种价值观去看诗歌的体裁样式,古体诗就高于律诗。
④既然诗歌的审美方面没有价值,本来可以不讲,但是如果要进入到诗歌领域去谈诗的话,那么,在形式方面人为的工巧因素越多,其价值就越低。
⑤抛开诗歌的内容不论,单从形式上看,近体诗更讲求声律、对偶等,这些讲求在理学家看来,是其在品格上低于古体诗的重要原因。
三、命题揭秘1、基本题型一:语句复位题语句复位题指根据所提供的语境,选择与语境最相符、与上下文衔接最连贯的一句话。
语句复位题一般是定位选句,大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
(如例12、基本题型二:语句排序题排列句序题是给出一组打乱顺序的句子,要求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一般分有语境式排列(如例2和无语境式排列。
语言连贯题答题规律例谈
连贯,从文字角度而言,就是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不能前言不搭后语。一般来讲,语言连贯的顺序大致有以下
几种:
一、由因及果
例:画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 坐客无不悄然。
A、 天空皎洁,清光四射,微闻犬吠,四野无声。
B、 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
解析
答案应为B。“天空皎洁”是“清光四射”的结果,而且,
也正因“四野无声”方能“微闻犬吠”。
二、由表及内
例:画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杭州的市树桂花和复杂樟,论枝叶繁密的姿形, 它们
是可荣获“树中之星”的美称
①论飘溢田野的郁香,论四季不凋的品性
②论四季不凋的品性,论飘溢田野地郁香
解析:
“飘溢的郁香”是对市树表象特点的描述。,而“不凋
的品性”是对市树精神品格的理性提示,是人的审美情感的
濡染、移注。由表入内,从实入虚,显见思维逻辑的渐进性,
故应选①。
三、由轻到重
例:画线处,与前文衔接最恰当的句子依次是:
在这千万被压榨的包身工之间, 。
① 没有光 ②没有热 ③没有人道 ④没有温情 ⑤
没有希望
解析:
作者为了突出包身工生活之惨,就该按语气轻重排列上
述词语,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难体味出作者不断推进的
愤怒与谴责之情。“光”和“热”是自下而上的外部条
件,“温情、希望”刚为生存的情感氛围和生活的理想
追求,较之前者意义则更进一层,而“人道”是人生存
的最根本的条件,所以排列次序应为①②④⑤③。
四、由主到次
例:画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运用这种复合材料建筑桥梁 。
① 则会更坚固,更美观,更经济,更快捷。
② 则会更美观,更经济,更快捷,更坚固。
解析:
桥梁,最无考虑的是其坚固性,其次方是审美性,再次
为建筑成本的经济性,因此,“更坚固”为先,“更美观”
为次,“经济、快捷”位居其后,故应选①。
五、由总而分
例:画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我购买了几册关于罗丹雕塑艺术的书,其中一册厚厚
的,前面有罗丹的大幅肖像。 他侧着头,眼光仰视
着,似乎在追踪着一个遥远的目标。
A、他像一个严肃的学者,头戴老式的礼帽,身穿黑色
的服装,须发皆白。B、他头戴老式的礼帽,身穿黑
色的服装,须发皆白,像一个严肃的学者。
解析:
画线前一句是写罗丹的大幅肖像,画线处肖像描写应先
勾勒整体轮廓,给读者以整体印象,而后局部描写,从
而给人以清晰之感,故选A。
2002年中考语句连贯题精选
1、从上下文连贯的要不得求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
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
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 ,流
出了 ,流出了 。
A、黄皮肤人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
际的黄土地
B、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
肤人的群落
C、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黄皮
肤人的群落
D、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人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
黄河古文化
2、下面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 这个时候,它浑身无力,精神不振。
② 很快就把一冬天积存在肠胃里的食物残渣排泄出来。
③ 美洲的大黑熊冬眼醒来以后,懒洋洋地爬出了窝。
④ 于是,它就去寻找一些有轻泻作用的野浆果饱餐一
顿。
⑤ 从此黑熊振作了精神,开始了新一年的生活。
A.①③②⑤④ B.③④②①⑤ C.③②①④⑤
D.③①④②⑤
3、 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应填入
的一项是( )
我快乐,是因为我喜欢幻想,所有的石头上都开满了花
朵, ,幻想已丰茂,我有什么理由感到沉
重和悲哀呢?
A、 荒芜处都长满了无数的植物
B、 无数的植物都长满在荒芜处
C、 植物都长满在所有的荒芜处
D、 所有的茺芜处都长满了植物
语言连贯题拓展训练
1、画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句子依次是( )
智者的智慧往往在于,他最善于通过生活中很多能照出
自己的真关表像的镜子, 。
① 完美自己
② 剖析自己
③ 调整自己
2、画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春天,为我们的心灵提出供了我们能享受的一切,轻松
地解除了心头的焦虑和情感上的纷扰,感受到了闲适欢
愉,田野将是一片新绿, ,大地整个一幅欢乐的景
象。
① 飘溢着令人沉醉的馨香,到处倾泻着春天的歌
② 飘溢着春天的歌,到处倾泻着令人沉醉的馨香
3、画线处,填入的短语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
,虽然看来跟他毫不相干,却惹得他们闷闷不乐。
① 凡是脱离常规,不合规范,违背法令的事
② 凡是违背法令,脱离常规,不合规范的事
4、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
① 这样的语病就不止是语言止的毛病
② 有些人的语病大多出于习惯
③ 如“妈的”不离口等
④ 而因粗俗弄出的语病也不少
⑤ 而是德行上的欠缺了
A、①③④⑤② B、②④③①⑤
C、③②①④⑤ D、③⑤④②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