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
荧光(磷光):光致发光,照射光波长如何选择?
A.荧光(磷光)的激发光谱曲线
固定测量波长(选最大发射波长),化合物发射的荧光(磷 光)强度与照射光波长的关系曲线 (图中曲线I ) 。
激发光谱曲线的最高处,处于激发态的分子最多,荧光 强度最大;
B.荧光光谱(或磷光光谱)
固定激发光波长( 选最大激发波长), 化 合物发射的荧光(或磷 光强度)与发射光波长 关系曲线(图中曲线II 或III)。
Chemiluminescence
2.1 概论
化学发光是由化学反应提供的能量激发物质所产生的光 辐射。
优点:(1). 灵敏度很高。(2). 仪器设备简单,无须光源和 单色器,因而也消除了散射光和杂散光的干扰;(3). 线性范 围宽;(4). 分析速度快。
局限:目前可供应用的发光体系尚有限,发光机理有待 进一步研究,方法的选择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1.6 荧光(磷光)强度与溶液浓度的关系
溶液的荧光强度(If )与溶液吸收的光强度(Ia ) 及
荧光量子产率(Фf)有如下关系
If = f Ia
由Lambert-beer定律及吸收光强度的概念,可 推导出,当bc ≤0.05时,有:
If = 2.303 f I0 bc 与荧光类似,溶液的磷光强度(IP)与低浓度下磷 光物质浓度之间的关系可表示如下:
剂在液氮温度下应具有足够的黏度并能形成明净的 刚性玻璃体,且对分析物具有良好的溶解特性,在 所研究的光谱区内没有很强的吸收和发射,并容易 制备和提纯。
B. 室温磷光分析
固态基质表面室温磷光分析:分析物通过物理吸附或某 种化学作用力被束缚在固体基质表面,增大了刚性,减小了 碰撞失活的概率,在严格干燥试样的情况下限制了氧的猝灭 作用,显示室温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