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系统程序漏洞扫描安全评估方案

系统程序漏洞扫描安全评估方案

系统程序漏洞扫描安全评估方案
系统程序漏洞扫描安全评估方案

目录

一、项目概述 0

1.1评估范围 0

1.2评估层次 0

1.3评估方法 0

1.4评估结果 0

1.5风险评估手段 (1)

1.5.1 基于知识的分析方法 (1)

1.5.2 基于模型的分析方法 (1)

1.5.3 定量分析 (2)

1.5.4 定性分析 (3)

1.6评估标准 (3)

二、网拓扑评估 (3)

2.1拓扑合理性分析 (3)

2.2可扩展性分析 (3)

三、网络安全管理机制评估 (4)

3.1调研访谈及数据采集 (4)

3.2网络安全管理机制健全性检查 (5)

3.3网络安全管理机制合理性检查 (5)

3.4网络管理协议分析 (6)

四、脆弱性严重程度评估 (6)

4.1安全漏洞扫描 (6)

4.2人工安全检查 (8)

4.3安全策略评估 (9)

4.4脆弱性识别 (10)

五、网络威胁响应机制评估 (10)

5.1远程渗透测试 (11)

六、网络安全配置均衡性风险评估 (12)

6.1设备配置收集 (12)

6.2检查各项HA配置 (14)

6.3设备日志分析 (15)

七、风险级别认定 (16)

八、项目实施规划 (16)

九、项目阶段 (17)

十、交付的文档及报告 (18)

10.1中间评估文档 (19)

10.2最终报告 (19)

十一、安全评估具体实施内容 (20)

11.1网络架构安全状况评估 (20)

11.1.1 内容描述 (20)

11.1.2 过程任务 (21)

11.1.3 输入指导 (21)

11.1.4 输出成果 (21)

12.2系统安全状态评估 (21)

11.2.1 内容描述 (21)

11.2.2 过程任务 (24)

11.2.3 输入指导 (26)

11.2.4 输出成果 (26)

11.3策略文件安全评估 (26)

11.3.1 内容描述 (26)

11.3.2 过程任务 (27)

12.3.3 输入指导 (28)

12.3.4 输出成果 (28)

11.4最终评估结果 (28)

一、项目概述

1.1 评估范围

针对网络、应用、服务器系统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

1.2 评估层次

评估层次包括网络系统、主机系统、终端系统相关的安全措施,网络业务路由分配安全,管理策略与制度。其中网络系统包含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接入服务器、网络出口设备及相关网络配置信息和技术文件;主机系统包括各类UNIX、Windows等应用服务器;终端系统设备。

1.3 评估方法

安全评估工作内容:

管理体系审核;

安全策略评估;

顾问访谈;

安全扫描;

人工检查;

远程渗透测试;

遵循性分析;

1.4 评估结果

通过对管理制度、网络与通讯、主机和桌面系统、业务系统等方面的全面安全评估,形成安全评估报告,其中应包含评估范围中信息系统环境的安全现状、存在安全问题、潜在威胁和改进措施。协助对列出的安全问题进行改进或调整,提供指导性的建设方案:《安全现状分析报告》

《安全解决方案》

1.5 风险评估手段

在风险评估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操作方法,包括基于知识(Knowledge-based)的分析方法、基于模型(Model-based)的分析方法、定性(Qualitative)分析和定量(Quantitative)分析,无论何种方法,共同的目标都是找出组织信息资产面临的风险及其影响,以及目前安全水平与组织安全需求之间的差距。

1.5.1 基于知识的分析方法

在基线风险评估时,组织可以采用基于知识的分析方法来找出目前的安全状况和基线安全标准之间的差距。

基于知识的分析方法又称作经验方法,它牵涉到对来自类似组织(包括规模、商务目标和市场等)的“最佳惯例”的重用,适合一般性的信息安全社团。采用基于知识的分析方法,组织不需要付出很多精力、时间和资源,只要通过多种途径采集相关信息,识别组织的风险所在和当前的安全措施,与特定的标准或最佳惯例进行比较,从中找出不符合的地方,并按照标准或最佳惯例的推荐选择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消减和控制风险的目的。

基于知识的分析方法,最重要的还在于评估信息的采集,信息源包括:

会议讨论;

对当前的信息安全策略和相关文档进行复查;

制作问卷,进行调查;

对相关人员进行访谈;

进行实地考察;

为了简化评估工作,组织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性的自动化工具,这些工具可以帮助组织拟订符合特定标准要求的问卷,然后对解答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在与特定标准比较之后给出最终的推荐报告。

1.5.2 基于模型的分析方法

2001 年1 月,由希腊、德国、英国、挪威等国的多家商业公司和研究机构共同组织开发了一个名为CORAS 的项目,即Platform for Risk Analysis of Security Critical Systems。该项

目的目的是开发一个基于面向对象建模特别是UML 技术的风险评估框架,它的评估对象是对安全要求很高的一般性的系统,特别是IT 系统的安全。CORAS 考虑到技术、人员以及所有与组织安全相关的方面,通过CORAS 风险评估,组织可以定义、获取并维护IT 系统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抗抵赖性、可追溯性、真实性和可靠性。

与传统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类似,CORAS 风险评估沿用了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并处理风险这样的过程,但其度量风险的方法则完全不同,所有的分析过程都是基于面向对象的模型来进行的。CORAS 的优点在于:提高了对安全相关特性描述的精确性,改善了分析结果的质量;图形化的建模机制便于沟通,减少了理解上的偏差;加强了不同评估方法互操作的效率;等等。

1.5.3 定量分析

进行详细风险分析时,除了可以使用基于知识的评估方法外,最传统的还是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

定量分析方法的思想很明确:对构成风险的各个要素和潜在损失的水平赋予数值或货币金额,当度量风险的所有要素(资产价值、威胁频率、弱点利用程度、安全措施的效率和成本等)都被赋值,风险评估的整个过程和结果就都可以被量化了。简单说,定量分析就是试图从数字上对安全风险进行分析评估的一种方法。

定量风险分析中有几个重要的概念:

暴露因子(Exposure Factor,EF)——特定威胁对特定资产造成损失的百分比,或者说损失的程度。

单一损失期望(Single Loss Expectancy,SLE)——或者称作SOC(Single OccuranceCosts),即特定威胁可能造成的潜在损失总量。

年度发生率(Annualized Rate of Occurrence,ARO)——即威胁在一年内估计会发生的频率。

年度损失期望(Annualized Loss Expectancy,ALE)——或者称作EAC (EstimatedAnnual Cost),表示特定资产在一年内遭受损失的预期值。

考察定量分析的过程,从中就能看到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1)首先,识别资产并为资产赋值;

(2)通过威胁和弱点评估,评价特定威胁作用于特定资产所造成的影响,即EF(取值在0%~100%之间);

(3)计算特定威胁发生的频率,即ARO;

(4)计算资产的SLE:SLE = Asset Value × EF

(5)计算资产的ALE:ALE = SLE × ARO

1.5.4 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方法是目前采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它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往往需要凭借分析者的经验和直觉,或者业界的标准和惯例,为风险管理诸要素(资产价值,威胁的可能性,弱点被利用的容易度,现有控制措施的效力等)的大小或高低程度定性分级,例如“高”、“中”、“低”三级。

定性分析的操作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包括小组讨论(例如Delphi 方法)、检查列表(Checklist)、问卷(Questionnaire)、人员访谈(Interview)、调查(Survey)等。定性分析操作起来相对容易,但也可能因为操作者经验和直觉的偏差而使分析结果失准。

与定量分析相比较,定性分析的准确性稍好但精确性不够,定量分析则相反;定性分析没有定量分析那样繁多的计算负担,但却要求分析者具备一定的经验和能力;定量分析依赖大量的统计数据,而定性分析没有这方面的要求;定性分析较为主观,定量分析基于客观;此外,定量分析的结果很直观,容易理解,而定性分析的结果则很难有统一的解释。组织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选择定性或定量的分析方法。

1.6评估标准

1、《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

2、ISO15408 《信息安全技术评估通用准则》

3、GB 17859-1999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4、相关各方达成的协议

二、网拓扑评估

2.1 拓扑合理性分析

目前网络都基本采取传统的三层架构,核心、汇聚与接入,其他设备都围绕着这三层进行扩展,各设备之间的线路基本采用千兆光纤接入方式,实现高速数据传输,降低延时,减少干扰,设备间存在冗余,从而保证各数据间传输的可靠性,各业务之间的稳定性。

2.2 可扩展性分析

核心设备、汇聚设备是否都存在部分空模板、空接口,可以满足未来几年内的扩展

核心设备的背板带宽在高峰期间业务流量能正常通过,从中可看出目前核心设备的带宽完全能承载当前的流量;背板带宽越大,各端口所分配到的可用带宽越大,性能越高,处理能力越快。

三、网络安全管理机制评估

3.1 调研访谈及数据采集

1、整网对于核心层设备、汇聚层设备以及接入楼层设备,进行远程登录方式、本地登录模式、特权模式的用户名与密码配置,密码都是以数字、大小写字母和字符一体化,防止非法用户的暴力破解,即便通过其它方式获取到配置清单,也无法知道这台设备的密码,密码都是以密文的形式显示在配置清单里,这样,无论是合法用户还是恶意用户,只要没有设备的用户名和密码都不能登录到该设备,自然也无法对设备的内容等相关配置信息进行修改,相当于给设备安装了一层保护墙,从而保护了设备的最基本的安全性。

2、整个网络采用一种统一的安全制度对网络设备、服务器集进行有效的检查,管理,实时发现网络中是否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果发现问题的存在,都会采取制定的流程及时给予解决,使得网络设备能一直正常运行,可用性得到提高,业务流量保持稳定性状态,以下是安全制度管理的部分选项。

(1)定期扫描漏洞:定期对整网服务器进行扫描,检查是否有漏洞的存在,数据的来源,事件的分析,主机服务信息,是否存在高危险性事件,主机流量分析等,以确保网络的安全性。

(2)检查版本升级:定期对整网服务器进行检查,各主机的系统版本是否最新,各主机的软件,特别是杀毒软件、防火墙、辅助软件有没及时的更新,特征库当前是否为最新。

(3)策略:定期对整网服务器的密码进行检查,查看是否开启密码策略、帐户锁定策略、本地审核策略,并作了相应的设置。

(4)关闭用户:定期对整网服务器进行周密的检查,是否对GUEST用户、长期未登录用户进行关闭。

(5)关闭服务:定期对整网服务器进行松紧,是否对一些特殊的服务,如Remote register、不需要远程登陆的主机Terminal services进行关闭。

3.2 网络安全管理机制健全性检查

1、以目前的网络设备完全能承载整网的业务流量,可以说目前的设备性能较强,未来,随着网络规模越来越大,业务流量越来越集中,对设备性能的要求也更加严格,但以目前的设备的处理能力,足以胜任未来几年内的扩展,并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2、整网有统一的管理员,对网络设备进行相关的管理,每个管理员所管辖的范围不同;每个管理员负责每一部分,服务器有应用、数据库、测试、视频等

3、机房有门禁系统,机房有它制定的管理方式,进机房首先得找具有申请进机房资格的工作人员,接着,机房中心工作人员对这条申请的信息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需要拿身

份证去机房门口进行登记,这样,才能进入机房查看设备、或对设备进行相关的操作,这是进机房的基本流程。

4、机房里有特定的系统专门对当前设备的温度进行测量,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每天24小时都会有保安和相关的工作人员对机房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如发生问题会及时通知相关的负责人,负责人收到消息后会及时对问题进行查看、分析、解决,最终保证整网上业务能正常运行。

5、采用Host Monitor系统自动对所有设备、服务器以及主机进行检测,以PING的方式进行测试它的连通性,如果发现某台设备PING测试不通,它会及时产生报警,通过主机把相关设备的信息映射到大屏幕液晶显示器上,以列表的模式显示,相关人员收到报警信息后,一般会采取三个步骤来解决:

(1)通过打电话给服务厅,看看是否出现断电的情况;

(2)通知代维工作人员,检查是否为线路问题。

(3)如果都不是以上的问题,基本可以把问题锁在网络设备的本身或者配置上的问题,通知相关人员去检查。

3.3 网络安全管理机制合理性检查

机房的整体架构,各个核心层设备、汇聚层设备以及其他设备所摆放的物理位置,从消防、防潮、防雷、排气等安全措施都布置到位,布线整齐、合理、具有相当的专业水平,网线以不同的颜色来区分所在设备的重要性,比如在交换机与交换机的级连一般用蓝色来表示,交换机的端口与PC网卡相连接时用灰色,交换机与其他设备相连除了有时用光纤外,一般用黄色来或绿色来表示,而且,对每个机架机架、设备以及连接的网线都打上标签,当某时候网络物理出现问题时,比如线松了,或是线掉了,线插反了等等,因为之前对相关的设备、网线都贴上标签,这样可以很方便的查找到故障点,并进行定位,容易排除故障;每一排机架集按大写英语字母来标记所在的行号,每一排机架集包括10来个机架,分别用所在的行号+数字来标记,比如我所要找的机架在第二行第5个位置,标记为B5,直接找到

B5就可以了;室内温度调整适当,当设备温度过大时,会自动出现告警;

3.4 网络管理协议分析

1、统一对整个网络所有设备进行监控、收集信息以及管理,其他的网络设备作为代理者,通过自定的Trap类型向管理者发送最新的信息状况,以保持整网设备能正常运行。

2、经过对SNMP配置进行分析,了解到目前SNMP在整网中的作用,以及SNMP在各种重要设备里都进行过哪些配置,在SNMP配置的共同体里,只限制某台主机对该设备进行读取MIB数据库的信息,除此之外,其他的网段是否都可以对该设备的MIB进行读取与修改MIB里的信息,如果可以这样将造成基本上在所有的网段里,每个网段的所有主机都可以对设备的MIB信息进行访问,甚至对该信息进行修改。

四、脆弱性严重程度评估

脆弱性评估,从技术脆弱性、管理脆弱性去评估

途径实施:

1)人员访谈

2)现有文件调阅

3)现场检查

4)安全漏洞扫描

5)人工安全检查

4.1 安全漏洞扫描

在网络安全体系的建设中,安全扫描工具花费代、效果好、见效快,与网络的运行相对独立,安装运行简单,要以大规模减少安全管理的手工劳动,有利于保持全网安全政策的统一和稳定,是进行风险分析的有力工具。

在项目中,安全扫描主要是通过评估工具以本地扫描的方式对评估范围内的系统和网络进行安全扫描,从内网和外网两个角度来查找网络结构、网络设备、服务器主机、数据和用户帐号/口令等安全对像目标存在的安全风险、漏洞和威胁。

安全扫描项目包括如下内容:

信息探测类

网络设备与防火墙

RPC服务

Web服务

CGI问题

文件服务

域名服务

Mail服务

Windows远程访问

数据库问题

后门程序

其他服务

网络拒绝服务(DOS)

其它问题

从网络层次的角度来看,扫描项目涉及了如下三个层面的安全问题。

(一)系统层安全

该层的安全问题来自网络运行的操作系统:UNIX系列、Linux系列、Windows系列以及专用操作系统等。安全性问题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操作系统本身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系统漏洞等;二是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存在问题。

身份认证:通过Telnet进行口令猜测等。

访问控制:注册表普通用户可写,远程主机允许匿名FTP登录,FTP服务器存在匿名可写目录等。

系统漏洞:Windows缓冲出溢出漏洞。

安全配置问题:部分SMB用户存在弱口令,管理员帐号不需要密码等。

(二)网络层安全

该层的安全问题主要指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包括网络层身份认证、网络资源的访问控制、数据传输的保密与完整性、远程接入、路由系统的安全、入侵检查的手段等。

网络资源的访问控制:检测到无线访问点。

域名系统:ISC BIND SIG资源记录无效过期时间拒绝服务攻击漏洞,Windows DNS拒绝服务攻击。

路由器:cisco IOS Web配置接口安全认证可绕过,路由器交换机采用默认密码或弱密码等。

(三)应用层安全

该层的安全考虑网络对用户提供服务器所采用的应用软件和数据的安全性,包括:数据库软件、WEB服务、电子邮件、域名系统、应用系统、业务应用软件以及其它网络服务系统等。

数据库软件:Oracle Tnslsnr没有配置口令,MSSQL 2000 sa帐号没有设置密码。

WEB服务:SQL注入攻击、跨站脚本攻击、基于WEB的DOS攻击。

电子邮件系统:Sendmail头处理远程溢出漏洞,Microsoft Windows 2000 SMTP服务认证错误漏洞。

为了确保扫描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首先制定扫描计划。计划主要包括扫描开始时间、扫描对象、预计结束时间、扫描项目、预期影响、需要对方提供的支持等等。

在实际开始评估扫描时,评估方会正式通知项目组成员。奥怡轩按照预定计划,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并完成评估工作。如遇到特殊情况(如设备问题、停电、网络中断等不可预知的状况)不能按时完成扫描计划或致使扫描无法正常进行时,由双方召开临时协调会协商予以解决。

4.2 人工安全检查

安全扫描是使用风险评估工具对绝大多数评估范围内主机、网络设备等系统环境进行的漏洞扫描。但是,评估范围内的网络设备安全策略的弱点和部分主机的安全配置错误等并不能被扫描器全面发现,因此有必要对评估工具扫描范围之外的系统和设备进行手工检查。

路由器的安全检查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帐号口令

网络与服务

访问控制策略

日志审核策略

空闲端口控制

交换机的安全检查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帐号口令

网络与服务

VLAN的划分

主机的安全检查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补丁安装情况

帐号、口令策略

网络与服务检查

文件系统检查

日志审核检查

安全性检查

1)安全扫描

此阶段通过技术手段评估系统中的漏洞。对撑握整个被评估系统的安全状态提供重要数据。

被扫描的系统有:

Windows系统

Linux系统

Unix客服热线系统

在安全扫描阶段使用的主要工具有:

Internet Scanner

NESSUS

Acunetix Web Vulnerability Scanner

扫描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某些服务中断,双方应该事先做好协调工作,并做好应急处理方案,在发现问题后及时上报,并及时恢复系统的运行。

4.3 安全策略评估

安全策略是对整个网络在安全控制、安全管理、安全使用等方面最全面、最详细的策略性描述,它是整个网络安全的依据。不同的网络需要不同的策略,它必须能回答整个网络中与安全相关的所有问题,例如,如何在网络层实现安全性、如何控制远程用户访问的安全性、

在广域网上的数据传输如何实现安全加密传输和用户的认证等。对这些问题帮出详细回答,并确定相应的防护手段和实施方法,就是针对整个网络的一份完整的安全策略。策略一旦制度,应做为整个网络行为的准则。

这一步工作,就是从整体网络安全的角度对现有的网络安全策略进行全局的评估,它也包含了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内容,具体包括:

(1)安全策略是否全面覆盖了整体网络在各方面的安全性描述;

(2)在安全策略中描述的所有安全控制、管理和使用措施是否正确和有效;

(3)安全策略中的每一项内容是否都得到确认和具体落实。

4.4 脆弱性识别

脆弱性赋值

五、网络威胁响应机制评估

防火墙称得上是安全防护的防线,防火墙对于企业网络的安全,已经无法实施100%的控制,对于合法内容中混入的可疑流量、DoS攻击、蠕虫病毒、间谍软件等威胁,几乎没有有效的反击措施,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进行检测网络攻击,与防火墙进行联动。利用现有的入侵检测防御系统对网络攻击进行测试,来检验针对网络威胁的能力。

5.1远程渗透测试

渗透测试是指在获取用户授权后,通过真实模拟黑客使用的工具、分析方法来进行实际的漏洞发现和利用的安全测试方法。这种测试方法可以非常有效地发现最严重的安全漏洞,尤其是与全面的代码审计相比,其使用的时间更短,也更有效率。在测试过程中,用户可以选择渗透测试的强度,例如不允许测试人员对某些服务器或者应用进行测试或影响其正常运行。通过对某些重点服务器进行准确、全面的测试,可以发现系统最脆弱的环节,以便对危害性严重的漏洞及时修补,以免后患。

奥怡轩评估小组人员进行渗透测试都是在业务应用空闲的时候,或者在搭建的系统测试环境下进行。另外,评估方采用的测试工具和攻击手段都在可控范围内,并同时充分准备完善的系统恢复方案。

威胁赋值

六、网络安全配置均衡性风险评估

6.1 设备配置收集

1、核心层交换机目前的网络状态正常,在配置上也针对某些安全方面的问题进行布置,具体情况都做了详细的说明,以下是核心层交换机配置上的一些安全防护措施:(1)核心交换机进入特权模式需要密码,对它进行了密文的设置。

(2)对核心交换机的虚拟线路进行密码的设置,远程登录需要输入密码。

(3)使用UDLD对某些端口进行链路的检测,以减少丢包的概率。

(4)在核心交换机上全局下关闭禁用Http Server,防止非法入侵

(5)全局下开启Bpdu-Guard,因为核心交换机在全局下开启Portfast特性.

2、核心层交换机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网络数据流量能否正常通过,核心层交换机的安全性问题自然会影响到能否一直保持稳定的状态,起到至关的作用,保护好核心交换机的安全问题很大原因其实是在保护核心交换机的稳定性,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保护好核心交换机的稳定性成为我们规则的焦点,下面是对本核心层交换机的安全防护问题进行完善,从而提高核心层交换机的安全性。

3、使用SSH来作为远程的登录,使用TELNET进行远程登录,Telnet会话中输入的每个字符都将会被明文发送,这将被像Sniffer这样的抓包软件获取它的用户名、密码等敏感信息。因此,使用安全性更高的SSH加密无疑比使用Telnet更加安全。

4、在虚拟线路中对远程登录的最大连接数进行限制,默认,一般情况下网络设备会开放5-15个虚拟的连接线路,不过,不同厂商,不同型号,所开放的虚拟线路连接数也都不一样,可以通过登录到此设备,可以用远程登陆或本地登陆,在该设备上对配置进行查看,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一般情况下,很多人都没有对远程登陆范围进行限制,这样使得每个人都有机会去TELNET,这多少给了恶意用户提供攻击的机会,比如可以使用SYN Flood 攻击;

它伪造一个SYN报文,伪造一个源地址或者不存在的地址,通过向服务器发起连接,服务器在收到报文后用SYN-ACK应答,而此应答发出去后,服务器就等待源发个ACK的确认

包过来后以完成三次握手,建立起连接,但是,攻击者使用的源是一个不存在或是伪造的地址,服务器将永远不会收到攻击者发送过来的ACK报文,这样将造成一个半连接。如果攻击者发送大量这样的报文,会在被攻击主机上出现大量的半连接,消耗所有的资源,使得正常的用户无法对其访问。直到半连接超时,才会慢慢释放所有的资源,简单一点的说,SYN Flood利用TCP的三次握手来让服务器保持N个半个连接数,以消耗掉服务器系统的内存等资源;对远程登录的范围用访问列表进行控制,起到一定的安全性。

5、为了防范交换机上一些恶意攻击行为,禁用所有未用的端口,以免因为一些无知行为或误操作,导致一切都无法预料的后果;比如将交换机两个端口用网线直接连接,这样将导致整个交换机的配置数据被清除,交换机的配置一瞬间全清空,这样将导致业务中断,如果之前有对交换机的相关配置信息进行备份,还可以在短时间内还原,要是没有,只能使得网络中断的时间加长,而且,关闭端口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防范恶意用户连接此端口并协商中继模式,当恶意用户连接端口,冒充成另外一台交换机发送虚假的DTP协商消息,真实的交换机收到这个DTP消息后,比较下参数,一旦协商成中断模式后,恶意用户通过探测信息流,当有流量经过时,所有通过此交换机上所有VLAN信息都会被发送到恶意用户的电脑里。

6、为提高安全,最好把暂时不需要用到的服务都关闭掉,因为它们都很有可能成为安全漏洞,恶意用户利用这些安全漏洞进整个网络实行攻击等非法行为,以达到一定的目的;核心交换机的配置中已经对Http Server这个服务进行禁用,下面是一些经常被攻击者利用的服务,以对其进行攻击。建议把下面的服务也都一一禁用掉:

禁用IP源路由---no ip source route

禁用小的UDP服务---no service udp-small-s

禁用小的TCP服务---no service tcp-small-s

7、核心交换机的作用至关重要,因为它影响到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行,这里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当一台新的交换机接入到这个网络,因对网络拓扑不熟悉,配置错误,使得新交换机成为根网桥,新交换通过宣告VLAN信息让整个域的其他交换机都能学习到,这将使得整网流量全导向新交换机。

第二种情况:交换机默认都是SERVER模式,在这里以域中只有一台SERVER模式,新交换机模式为CLIENT,当新的交换机加入网络中,因为它的修订版本号比较高,这里的修订版本号用来标识交换机的更新信息,修改版本号越高,它的VLAN信息流越新,与交换机的模式无关,修订版本号可以通过增加/删除/修改VLAN信息等等来增加它的数值,交换机之间通过发送BPDU,比较它们的参数,包括修订版本号,通过比较得出修订版本号高的交换机,作为整个域中VLAN信息的标配,当新交换机的修订版本号高于处在根网桥的交换机时,它不会去学习根网桥宣告过来的VLAN信息,当SERVER通过BPDU包的交换后得知新交换机的修订版本号比较高,它通过BPDU包学习到新交换机的VLAN信息,并在整个域中把此VLAN信息进行宣告出去,整网中所有交换机的原来VLAN信息全被删除,都学习到

SERVER交换机发送过来的最新VLAN信息流。

这两种方式都直接导致网络流量的导向,使得网络中交换机所学到的VLAN信息不全,网络资源的浪费,网络部分业务的中断,甚至网络的环路,为了防范以上的问题,需要布置根防护,当根网桥在启用根防护的端口上接收到其他交换机发送过来的BPDU,不管修订版本号是多高,根网桥不对此包作处理,直接端将口进入"不一致"的STP状态,并且交换机不会从这个端口转发流量;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巩固根网桥的位置,还能够有效的避免第2层环路,它能将接口强制为指定端口,进而能够防止周围的交换机成为根交换机。当新交换机接入网络时,先将交换机的模式设置为透明模式,再把它改为客户模式,从而保证不会出现以上所说的情况。

6.2 检查各项HA配置

1、核心层交换机上开启了HSRP协议,在汇聚层华为设备上配置了VRRP协议,因为HSRP是思科私有,所以华为只能使用业界的VRRP,在两台核心交换机上,对VLAN的SVI 口进行配置;

HSRP是一种热备份路由网关协议,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它通过双方预先设定好的虚拟IP地址,发送HELLO数据包,经过一系列的状态比较,最终协商出谁是Active谁是Standby,HSRP相当于是台虚拟的路由器,有自己的虚拟IP地址及MAC地址,终端用户将这虚拟的IP地址作为网关;

默认情况下,只有Active路由器在工作,Standby路由器一直处在空闲状态之中,双方每3S会发送HELLO去侦测对方以确定对方是否存在,当10S过后,还没收到对方发送过来的HELLO包,Standby会认为对方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对方已经不存在,这时它会把自己的状态从standby变为active,这对于终端的用户是透明的,保证终端用户数据能得到可靠的传输,当一台设备链路出现问题,HSRP只需要经过一个邻居状态standby-active,能快速的切换到另一台设备,用户的可用性得到保障;

HSRP还可以对整个网络进行负载分担。VRRP是业界定义的一种类似于HSRP的网关冗余协议,功能与作用基本与HSRP相同,区别在于VRRP可以使用物理的IP地址作为虚拟IP 地址,VRRP的状态机相比起HSRP减少很多等。

2、通过对核心交换机HSRP协议的配置进行分析,HSRP全都是在VLAN的SVI接口里进行配置,在主核心交换机中设定一个共同的虚拟IP地址,并对它的优先级进行设定,开启HSRP的抢占性;在另一台核心交换机也是同样的配置,只是优先级不同,这样,当它们发送HEELO包选举行,先比较优先级,优先级一样再比较IP地址,IP地址较高的为Active,当Active设备出现故障时,Standby会马上切换过来变为Active,,原来的核心交换机恢复正常时,会自动把Active的主动权抢占过来;

如果核心交换机的外口出现故障,因为没有对外边的接口进行跟踪的配置,这样会造成黑洞的产生,数据包的丢失;在两台核心交换机中并没有起到流量的负载分担,正常情况下,

一台路由器处在忙碌状态,另一台路由器一直处在空闲状态中,等待着监测着Active路由器的工作状态,在汇聚层两台华为设备的交换机中,配置VRRP,并没有配置抢占性,对外口进行追踪,但发现故障时,优先级会自动减少30,因为没有配置抢占性,备份设备不会进行抢占,使得主设备对外追踪没有多大的意义,反而又多了丢包率。

3、在配置HSRP协议的两台交换机上,终端PC通过两台交换机去访问内部的资源时,终端PC的网关指向两台交换机协商设置的虚拟IP地址,在同一时间,两台交换机,只有一台交换机处在Active状态,另一台交换机一直处在Idle状态,当数据包穿越交换机去访问网络资源,把交换机与终端PC相连的接口线拔掉,处于Active的交换机突然因为接口松动而导致中断,处在Idle状态的交换机快速切换成Active,继续让链路保持不中断的状态,对于终端用户,完全感觉不到刚刚链路已经中断,访问网络的资源没有任何的影响;再把刚刚拔掉的接口再插回去,因为HSRP配置了抢占性,主设备通过发送HELLO比较,立马Active的主动权抢占回来。

6.3 设备日志分析

通过对防火墙的日志导出,对日志进行检查,目前防火墙每天产生的日志信息条数过多,仔细分析日志的其中一部分,防火墙日志记录了穿越它的流量信息,几乎所有的流量都是属于正常日志信息,正常日志信息占满了整个防火墙的日志栏,日志记录的信息包括本设备的型号、IP地址、日期时间;日志开始的日期与时间,持续的时间段,源IP地址、源端口、目标IP地址、目标端口、Xlated以及发送与接收的数据包状态等。正常的日志信息意味着网络运行的状态正常,没有存在一些恶意的攻击,下面是防火墙的一些日志信息,都属于正常的日志:

七、风险级别认定

网络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根本上去规避安全风险,则必须对整个网络安全体系进行系统化的分析,从管理和技术两大方面入手,双管齐下,必须变被动为主动,提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尽可能杜绝安全管理上的漏洞。

通过将现有制度按体系分层归类,找出现有制度及运作的存在问题,和国际标准ISO17799进行对比,提出修补意见。根据现有的制度,建立安全管理指导的框架,方便各中心根据自身实际形成必要的安全指导制度。

《技术性的系统安全扫描报告》

《技术性的系统安全加固方案》

《关键系统基线检查报告》

《远程渗透测试报告》

《ISO27001差距分析》

《网络安全机制评估报告》

八、项目实施规划

表1 项目实施规划序

工作名称详细

1项目准备项目启动会

安全评估前的培训

2安全评估使用扫描工具进行安全扫描远程渗透测试

对系统进行基线检查

对系统相关人员进行访谈对管理制度进行审查

3

企业安全现状分

技术上的工具扫描结果、远程渗透测试、基线检查结

果分析

管理层面的漏洞分析

差距分析,与ISO27001做比较

4安全加固

在技术层面上使用技术手段对系统进行安全加固

在管理层面上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

5

评估结束后的培

针对当前企业存在的安全问题做一次有针对性的培

6

项目后期的宣传

工作

通过FLASH、海报等方式加强安全方面的宣传教育工

作。

九、项目阶段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

项目计划

需求调研

确定项目目标和详细范围

完成详细方案设计

项目前期沟通与培训

第二阶段:评估实施

技术评估

策略文档及规范审查第三阶段:评估报告和解决方案

数据整理和综合分析

安全现状报告

安全解决方案

第四阶段:支持和维护

系统加固

安全培训

定期回复

抽样远程二次评估实施安全评估的整个过程如下图所示

十、交付的文档及报告

在实施阶段,会产生各种报告

漏洞扫描实验

综合扫描与安全评估 系统环境:windows系统 系统环境 Windows 网络环境 交换网络结构 实验工具 FTPScan X-Scan 网络协议分析器 一.漏洞扫描简介 漏洞扫描是一种网络安全扫描技术,它基于局域网或Internet远程检测目标网络或主机安全性。通过漏洞扫描,系统管理员能够发现所维护的Web服务器的各种TCP/IP端口的分配、开放的服务、Web服务软件版本和这些服务及软件呈现在Internet上的安全漏洞。漏洞扫描技术采用积极的、非破坏性的办法来检验系统是否含有安全漏洞。网络安全扫描技术与防火墙、安全监控系统互相配合使用,能够为网络提供很高的安全性。 漏洞扫描分为利用漏洞库的漏洞扫描和利用模拟攻击的漏洞扫描。 利用漏洞库的漏洞扫描包括:CGI漏洞扫描、POP3漏洞扫描、FTP漏洞扫描、SSH漏洞扫描和HTTP漏洞扫描等。

利用模拟攻击的漏洞扫描包括:Unicode遍历目录漏洞探测、FTP弱口令探测、OPENRelay邮件转发漏洞探测等。 二.漏洞扫描的实现方法 (1)漏洞库匹配法 基于漏洞库的漏洞扫描,通过采用漏洞规则匹配技术完成扫描。漏洞库是通过以下途径获取的:安全专家对网络系统的测试、黑客攻击案例的分析以及系统管理员对网络系统安全配置的实际经验。漏洞库信息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决定了漏洞扫描系统的功能,漏洞库应定期修订和更新。 (2)插件技术(功能模块技术) 插件是由脚本语言编写的子程序,扫描程序可以通过调用它来执行漏洞扫描,检测系统中存在的漏洞。插件编写规范化后,用户可以自定义新插件来扩充漏洞扫描软件的功能。这种技术使漏洞扫描软件的升级维护变得相对简单。 三.弱口令 通常帐户包含用户名及对应的口令。当口令使用简单的数字和字母组合时,非常容易被破解,我们称这种口令为弱口令。X-Scan工具中涵盖了很多种弱口令扫描方法,包括FTP、SMTP、SSH、POP3、IMAP、TELNET、WWW等。 为消除弱口令产生的安全隐患,我们需要设置复杂的密码,并养成定期更换密码的良好习惯。复杂的密码包含数字,字母(大写或小写),特殊字符等。例如:123$%^jlcss2008或123$%^JLCSS2008。 四.Microsoft-ds漏洞 Windows系统存在一个拒绝服务漏洞,因为Windows默认开启的microsoft-ds端口(TCP 445)允许远程用户连接。当远程用户发送一个非法的数据包到microsoft-ds端口(TCP 445)时,核心资源被LANMAN服务占用,导致拒绝服务攻击,造成蓝屏。如一个攻击者发送一个连续的10k大小的NULL字串数据流给TCP端口445时,引起的最常见的症状是LANMAN 服务将占用大量的核心内存,计算机发出的“嘀嘀嘀…”的告警声将被声卡驱动无法装载的错误状态所替代,IIS不能为asp的页面服务,作为管理员去重启服务器时,系统将会显示你没有权限关闭或重启计算机。严重的话,以后计算机只要一打开,就会自动消耗100%的CPU资源,根本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而且很难恢复过来 实验步骤 本练习主机A、B为一组,C、D为一组,E、F为一组。 首先使用“快照X”恢复Windows系统环境。 一.开放服务扫描 (1)设置扫描范围 本机进入实验平台,单击工具栏“X-Scan”按钮,启动X-Scan。依次选择菜单栏“设置”|“扫描参数”菜单项,打开扫描参数对话框。在“检测范围”参数中指定扫描IP的范围,在“指定IP范围”输入要检测同组主机域名或IP,也可以对多个IP进行检测,例如“202.0.0.68-202.0.0.160”,这样就对这个网段

绿盟--漏洞扫描系统NSFOCUS RSAS-S-v5.0

1.产品简介 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网络安全漏洞被发现和公布,加上攻击者手段的不断变化,网络安全状况也在随着安全漏洞的增加变得日益严峻。事实证明,99%的攻击事件都利用了未修补的漏洞,使得许多已经部署了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防病毒软件的企业仍然饱受漏洞攻击之苦,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寻根溯源,绝大多数用户缺乏一套完整、有效的漏洞管理工作流程,未能落实定期评估与漏洞修补工作。只有比攻击者更早掌握自己网络安全漏洞并且做好预防工作,才能够有效地避免由于攻击所造成的损失。 绿盟远程安全评估系统(NSFOCUS Remote Security Assessment System,简称:NSFOCUS RSAS)第一时间主动诊断安全漏洞并提供专业防护建议,让攻击者无机可乘,是您身边的“漏洞管理专家”。 产品为国内开发,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并经过三年以上应用检验并提供产品用户使用报告的复印件;产品具有高度稳定性和可靠性。 产品取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许可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认证中心的《军用信息安全产品认证证书》,国家保密局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测评中心《涉密信息系统产品检测证书》,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信息技术产品安全测评证书--EAL3》,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中国国家信息安全产品认证证书》。 厂商在信息安全领域有丰富的经验与先进的技术,须有对系统漏洞进行发现、验证、以及提供应急服务的技术能力。

产品使用了专门的硬件,基于嵌入式安全操作系统,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效率和自身安全性。系统稳定可靠,无需额外存储设备即可运行,系统采用B/S 设计架构,并采用SSL加密通信方式,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远程方便的对产品进行管理。 产品要求界面友好,并有详尽的技术文档;产品支持中英文图形界面,能够方便的进行语言选择,能够提供丰富的中英文语言的文档资料。 通过CVE兼容性认证及英国西海岸实验室Checkmark认证等国际权威认证。 2.产品功能 2.1 系统漏洞扫描功能 1. 漏洞知识库从操作系统、服务、应用程序和漏洞严重程度多个视角进行分类, 需要给出具体的分类信息。 2. 支持对漏洞信息的检索功能,可以从其中快速检索到指定类别或者名称的漏 洞信息,并具体说明支持的检索方式。 3. 提供漏洞知识库中包含的主流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设备的列表信息。

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与漏洞扫描技术

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与漏洞扫描技术 发表时间:2017-07-27T09:50:21.773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7期作者:郑冬雪[导读] 在预防计算机系统程序漏洞工作中,可以通过使用竞争编码预防安全漏洞。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一般来说,互联网设计的领域十分广泛,不受地域、时间、人员的限制,基于互联网上述的性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众多便利,但是同时也无形中增加了自身的危险性,由于涉及的层面较多,关乎的因素也较多,因此,任何一种因素的改变都会制约互联网的正常运行,使得互联网失去安全的环境。这篇论文根据上述介绍的内容做出了深入的研究,主要讲述计算机网络与漏洞扫描技术的实际应用和存在的价值。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漏洞扫描技术;网络信息安全 1漏洞检测技术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作用 (1)预防竞争性漏洞。在预防计算机系统程序漏洞工作中,可以通过使用竞争编码预防安全漏洞。原子编码是编程语言中最小的单位,对系统运行的影响较小。原子化操作是指通过锁定系统状态从而避免系统发生异常变化,导致间接调动系统文件或语句。(2)预防缓冲区漏洞。缓冲区的漏洞能够通过计算机系统程序检测出来,同时可以通过应用系统中的危险函数进行预防,通过强制更新计算机版本覆盖存在安全漏洞的版本,例如将版本4.0.6.7683更新至4.0.6.7687。(3)预防随机性漏洞。通过使用性能良好的随机发生设备能够有效预防计算机系统程序出现随机性漏洞。基于设备自带密码算法,能够通过随机流数来实现计算机安全监测。当计算机出现系统漏洞时,由于无法确定具体数据,及时被黑客攻击也无法获取计算机中的资料。(4)预防字符串漏洞。通过在数码中直接应用于格式常量能够有效预防字符串漏洞,能够使黑客无法对系统进行侵入。函数公式在没有给出具体数值的情况下,是无法进行计算的。因此,计算机程序在使用各类函数进行安全监测时,需要确保各方面的参数设置以及性能的均衡。 2计算机网络安全漏洞防范的具体措施 2.1防火墙技术网络 目前,为了给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提供安全、健康的环境,科技人员创造出防火墙技术,将安全漏洞和整体系统进行分离。但是,这种过滤型隔离技术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其很难分辨出隐含的操作地址,使得整个安全维护工作出现了弊端。尽管,目前的代理技术可以缓解上述问题,但也需要借助防护器在密码辅助的条件下才能顺利进行。若是想将防火墙装配全部应用到互联网安全维护体系中,就必须要利用防控技术,合理控制互联网使用者的权限,避免部分数据资料的流失,以此维护互联网的稳定。 2.2漏洞扫描技术 这项技术的使用宗旨在于对计算机互联网体系内部漏洞的监管,及时发现漏洞的存在并给以相应的解决方案。比如说,在对计算机主机端口进行漏洞扫描的时候,可以采用模拟的形式确定漏洞是否存在,接下来在一层层的确认环节后,将出现的和将要出现的漏洞统统找到,最后根据其成因给出解决方案。一般来说,对于互联网端口和设备的检测必须要经常进行,要定期检查并不定期抽查,特别是在经常出现漏洞的部位更要严格检测,因为只有每隔一段时间的监管才能确保计算机一直处在安全稳定的环境当中,才能保证其正常的操作和使用。 2.3提高病毒的防杀技术 在对网络造成不良影响的众多成因中,病毒的杀伤力是极大的。为此,最为核心的安全技术便是防范网络病毒并进行杀毒处理。大多数计算机用户都认为对网络病毒的防范最重要的就是杀毒,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的。防止电脑中毒是有效避免网络病毒的首要步骤。若感染后再分析病毒并杀毒,难以从本质上解决计算检网络问题,而只是采取补救措施罢了。所以,针对计算机网络病毒,要从杀毒转变为防病毒,用户可在计算机内安装软件监督计算机内病毒情况,而且应注重杀毒软件的更新,若觉察到了计算机内潜在病毒的存在,应当立即消除病毒隐患。 3安全漏洞扫描的技术简析 3.1主动扫描与被动扫描 现今社会当中,科技水平在逐年强化,整个漏洞监管体系也被分成两个方面:主动扫描和被动扫描。对于主动扫描的概念可以解释为:其是一种较为老旧的监管方式,是计算机自带的一种安全防卫模式,以便计算机对互联网环境的维护。被动扫描的概念可以解释为:其是一种自动感应的互联网监管体系,一般只会在极其特殊的情况下才会运作,使得整个监管系统变得全面。虽然两者具有本质的不同,但是都有各自的优势:主动扫描进行的速度很快、反应敏捷且扫描准确;被动扫描进行的较为全面,监管力度较强。 3.2采用暴力破解法 一般来说,很多互联网体系都会安装安全防护装置,以此保护使用者的使用安全,但是如果想要得到使用者的信息则需要对应的口则,导致问题较为繁琐,使得难度较低的口则被攻击者轻易破解。这样一来,攻击者就会轻而易举的得到互联网的访问权限,但是不会引起管理人员的注意。 4结束语 互联网危险度表现为以下几点:互联网因为安全漏洞的出现,导致使用人的人身安全、人员信息、财产数据等等信息泄露;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网络的使用状况更加危险,很多隐含的漏洞无形中增加,就算是安全扫描也可能忽视。所以说,若是想强化互联网漏洞扫描技术,实现整体化的检测,就必须要不断强化互联网安全维护工作,将每一份任务都做到位。除此之外,安全维护人员还要不断学习,创造出顺应时代需要的新技能,使得漏洞扫描系统更加全面和高效。对于目前扫描中发现的互联网缺陷,管理人员必须要及时解决,为计算机的运行营造安全、健康的互联网环境。 参考文献: [1]魏昭.计算机网络防御策略求精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

操作系统漏洞扫描实验

操作系统漏洞扫描实验 应用场景 网络系统也是非法入侵者主要攻击的目标。开放分布或互连网络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主要体现在: 一是协议的开放性。TCP/IP 协议不提供安全保证,网络协议的开放性方便了网络互连,同时也为非法入侵者提供了方便。非法入侵者可以冒充合法用户进行破坏,篡改信息,窃取报文内容。 二是因特网主机上有不安全业务,如远程访问。许多数据信息是明文传输,明文传输既提供了方便,也为入侵者提供了窃取条件。入侵者可以利用网络分析工具实时窃取到网络上的各种信息,甚至可以获得主机系统网络设备的超级用户口令,从而轻易地进入系统。 三是因特网连接基于主机上社团的彼此信任,只要侵入一个社团,其他就可能受到攻击。 基于网络的漏洞扫描器包含网络映射(Network Mapping )和端口扫描功能。 我们以基于网络的漏洞扫描器为例,来讨论基于网络的漏洞扫描器。基于网络的漏洞扫描器一般结合了扫描器网络端口扫描功能,常常用来检测目标系统中到底开放了哪些端口,并通过特定系统中提供的相关端口信息,增强了漏洞扫描器的功能。 基于网络的漏洞扫描器,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①漏洞数据库模块:漏洞数据库包含了各种操作系统的各种漏洞信息,以及如何检测漏洞的指令。由于新的漏洞会不断出现,该数据库需要经常更新,以便能够检测到新发现的漏洞。 ②用户配置控制台模块:用户配置控制台与安全管理员进行交互,用来设置要扫描的目标系统,以及扫描哪些漏洞。 ③扫描引擎模块:扫描引擎是扫描器的主要部件。根据用户配置控制台部分的相关设置,扫描引擎组装好相应的数据包,发送到目标系统,将接收到的目标系统的应答数据包,与漏洞数据库中的漏洞特征进行比较,来判断所选择的漏洞是否存在。 ④当前活动的扫描知识库模块:通过查看内存中的配置信息,该模块监控当前活动的扫描,将要扫描的漏洞的相关信息提供给扫描引擎,同时还接收扫描引擎返回的扫描结果。 ⑤结果存储器和报告生成工具:报告生成工具,利用当前活动扫描知识库中存储的扫描结果,生成扫描报告。扫描报告将告诉用户配置控制台设置了哪些选项,根据这些设置,扫描结束后,在哪些目标系统上发现了哪些漏洞。 实验目标 1. 了解常见的可能出现漏洞的操作系统 2. 了解操作系统中常见的漏洞 VM Client VM Server

认识系统安全卫士—安全漏洞扫描器

认识系统安全卫士—安全漏洞扫描器 前言 主机上的弱点必须靠所谓的安全漏洞扫描器--就是市面上所谓的Security Scanner来作侦测,其主要的功能是仿真黑客入侵的手法去测试系统上有没有安全上的漏洞,进而从扫描出来的安全漏洞报告里告诉使用者系统上的安全漏洞有多少?如何去修补及到那里下载Patches? 一、使用安全漏洞扫描器的原因 使用安全漏洞扫描器基本上有三个原因: 1.集中式的找出安全漏洞 使用安全漏洞扫描器,可以找出各系统的漏洞,并集中式的了解漏洞内容,不需要每天注意各操作系统的漏洞通报,因为各操作系统的漏洞通报不会定时的发布,并且即使发布了,使用者也不一定知道。 2.降低风险指数 由安全漏洞扫描器所检测出来的漏洞,会提供修正的步骤及Patches下载网址,进而减少系统漏洞,降低风险指数。 3.黑客也使用安全漏洞扫描器 当黑客要入侵一个网站或企业时,也会使用某些工具先去了解这个网站的操作系统、服务以及漏洞,接着再开始入侵,而这些工具便是安全漏洞扫描器。因此,系统管理者可以通过扫描器来仿真黑客的手法,了解自己主机上的漏洞。更重要的是,系统管理者必须了解自己网络或主机上的漏洞。 二、认识安全漏洞扫描器 漏洞扫描器一般分成网络型及主机型二大类的安全漏洞扫描器及数据库安全漏洞扫描器,分别详述如下: 1、网络型安全漏洞扫描器 网络型的漏洞扫描器主要是仿真黑客经由网络端发出封包,以主机接收到封包时的响应作为判断标准,进而了解主机的操作系统、服务、及各种应用程序的漏洞,其运作的架构如(图1)。我们可以由图一知道网络型扫描器可以放置于Internet端,也就是可以放在家里去扫描自己企业主机的漏洞,这样等于是在仿真一个黑客从Internet去攻击企业的主机。 当然,不一定要从Internet端去作扫描,因为那样速度会较慢,您也可以把扫描器放在防火墙之前去作扫描,由得出来的报告了解防火墙帮企业把关了多少非法封包,也可以由此知道

网络安全扫描器及漏洞的入侵扫描

单元三网络系统的安全配置与管理 项目五网络安全扫描器及漏洞的入侵扫描 教学目标 1.了解安全扫描的的原理、作用和网络扫描工具X-scan、Superscan的主要原理; 2.熟练掌握X-Scan、Superscan扫描器的使用,实现屏幕监视和控制和远程执行命令; 3.掌握主机入侵方式及基于Unicode漏洞的入侵,提高计算机安全方面的安全隐患意识。 教学要求 1.认真听讲,专心操作, 操作规范,认真记录实验过程,总结操作经验和写好实验报告,在实验中培养严谨科学的实践操作习惯; 2.遵守学校的实验室纪律,注意人身和设备的安全操作,爱护实验设备、及时上缴作业; 3.教学环境: Windows 7以及Windows server2003/2008以上操作系统。 知识要点 1.了解安全扫描的的原理、作用; 2.理解网络扫描工具X-scan、Superscan的主要原理。; 技术要点 1.熟练掌握X-Scan、Superscan扫描器的使用,实现屏幕监视和控制和远程执行命令。 2.掌握主机入侵方式及基于Unicode漏洞的入侵,提高计算机安全方面的安全隐患意识。 技能训练 一.讲授与示范 正确启动计算机,在最后一个磁盘上建立以学号为名的文件夹,从指定的共享文件夹中将“实习指导书”和其他内容复制到该文件夹中。 (一)安全扫描的原理 1.作用 1)自动检测远程或本地主机安全脆弱点的程序; 2)采用模拟攻击的形式对目标可能存在的已知安全漏洞进行逐项检查; 3)并不是一个直接的攻击网络漏洞的程序; 2.功能 发现一个主机和网络的能力;一旦发现一台主机,有发现什么服务正运行在这台主机上的能力;通过测试这些服务,发现这些漏洞的能力。 (二)端口扫描 扫描器主要可分为基于主机的和基于网络的两种。 真正的扫描器是TCP端口扫描器,可以连通TCP/IP端口和服务(比如,Telnet或FTP),并记录目标的回答,搜集到关于目标主机的有用信息。 1.TCP SYN 扫描

漏洞扫描系统多少钱

发现系统漏洞之前都要进行相关的程序扫描,与入侵检测/入侵防御系统等被动防御手段相比,漏洞扫描是一种主动的探测方法,通过对已探测漏洞的修补,可以有效防止黑客攻击行为,防患于未然。通过对网络的扫描,可以了解网络的安全配置和运行的应用服务,及时发现安全漏洞,客观评估网络风险。漏洞扫描系统多少钱?想要获取漏洞扫描系统的价格,可以直接拨打屏幕上的电话,或者与我们的技术专家在线沟通,当然了,您也可以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我们会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铱迅漏洞扫描系统(英文:Yxlink Network Vulnerability Scan System,简称:Yxlink NVS),是唯一支持IP地址段批量反查域名、内网穿透扫描的专业漏洞扫描器,可支持主机漏洞扫描、Web漏洞扫描、弱密码扫描等。铱迅漏洞扫描系统可以广泛用于扫描数据库、操作系统、邮件系统、Web服务器等平台。通过部署铱迅漏洞扫描系统,快速掌握主机中存在的脆弱点,能够降低与缓解主机中的漏洞造成的威胁与损失。 主机漏洞扫描 主机系统上存储、处理和传输各种重要数据,可以说主机的安全问题是Internet安全的核心问题之一,是Internet实现安全性的关键。因此,主机系统的安全防护也是整个安全策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铱迅漏洞扫描系统全面支持各种主机漏洞的检测。 铱迅漏洞扫描系统支持扫描操作系统漏洞、网络设备漏洞、Web服务器漏洞、数据库服务器漏洞、邮件服务器漏洞、DNS漏洞等。 Web漏洞扫描 Web应用程序可以运行于多种操作系统平台,由于网站开发人员在进行编码时,对Web应用的安全性考虑不周,容易引入各种Web漏洞。另外,如果管理员对于安全性重视度不够,不对已知的缺陷进行修补,攻击者能很容易利用Web应用程序漏洞穿透防火

实验三 综合扫描及安全评估

实验三综合扫描及安全评估 一、实验目的 通过使用综合扫描及安全评估工具,扫描系统的漏洞并给出安全评估报告,加深对各种网络和系统漏洞的理解,同时,通过系统漏洞的入侵练习,可以增强在网络安全方面的防护意识。 二、实验原理 综合扫描和安全评估工具是一种自动检测系统和网络安全弱点的程序,它是一种主要的网络安全防御技术,与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加密和认证技术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其作用是在发生网络攻击事件前,系统管理员可以利用综合扫描和安全评估工具检测系统和网络配置的缺陷和漏洞,及时发现可被黑客入侵的漏洞隐患和错误配置,给出漏洞的修补方案,使系统管理员可以根据方案及时进行漏洞的修补。另一方面,综合扫描和安全评估工具也可以被黑客利用,对网络主机进行弱口令扫描、系统漏洞扫描、主机服务扫描等多种方式的扫描,同时采用模拟攻击的手段检测目标主机的通信、服务、Web应用等多方面的安全漏洞,以期找到入侵途径。 综合扫描和安全评估技术的工作原理:首先是获得主机系统在网络服务、版本信息、Web应用等相关信息,然后采用模拟攻击的方法,对目标主机系统进行攻击性的安全漏洞扫描,如测试弱口令等,如果模拟攻击成功,则视为漏洞存在。此外,也可以根据系统事先定义的系统安全漏洞库,对系统可能存在的、已知的安全漏洞逐项进行扫描和检查,按照规则匹配的原则将扫描结果向系统管理员提供周密可靠的安全性分析报告,作为系统和网络安全整体水平的评估依据。 对于系统管理员来说,综合扫描和安全评估工具是最好的帮手,合理的利用这些工具,可以在安全保卫战中做到“有的放矢”,及时发现漏洞并通过下载相关程序的补丁或者更改安全配置来修补漏洞,构筑安全坚固的系统。目前,常用的综合扫描和安全评估工具有很多,比如免费的流光Fluxay、X-Scan、X-way以及功能强大的商业软件:ISS Internet Scanner和ISS Security Scanner、CyberCop Scanner、NetRecon、Web Trends Security Analyzer、SSS(Shadow Security Scanner)、TigerSuite等。 下面将以流光Fluxay5为例,介绍综合扫描和安全评估工具的使用,并进行入侵模拟练习。

漏洞扫描系统运行安全管理制度

编号:SM-ZD-70112 漏洞扫描系统运行安全管 理制度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漏洞扫描系统运行安全管理制度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电网公司信息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海南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本部、分公司,以及直属各单位信息系统的所有漏洞扫描及相关设备的管理和运行。其他联网单位参照执行。 第二章人员职责 第三条漏洞扫描系统管理员的任命 漏洞扫描系统管理员的任命应遵循“任期有限、权限分散”的原则; 系统管理员的任期可根据系统的安全性要求而定,最长为三年,期满通过考核后可以续任; 必须签订保密协议书。 第四条漏洞扫描系统管理员的职责如下: 恪守职业道德,严守企业秘密;熟悉国家安全生产法以

及有关通信管理的相关规程; 负责漏洞扫描软件(包括漏洞库)的管理、更新和公布; 负责对网络系统所有服务器和专用网络设备的首次、周期性和紧急的漏洞扫描; 负责查找修补漏洞的补丁程序,及时打补丁堵塞漏洞; 密切注意最新漏洞的发生、发展情况,关注和追踪业界公布的漏洞疫情; 遵守漏洞扫描设备各项管理规范。 第三章用户管理 第五条只有漏洞扫描系统管理员才具有修改漏洞扫描设备配置、分析和扫描的权限。 第六条为用户级和特权级模式设置口令。不能使用缺省口令,确保用户级和特权级模式口令不同。 第七条漏洞扫描设备口令长度应采用8位以上,由非纯数字或字母组成,并定期更换,不能使用容易猜解的口令。 第四章设备管理 第八条漏洞扫描设备的部署环境应满足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规范,其网络拓扑和扫描范围的更改要报送信息系统运

互联网系统在线安全监测技术方案(标书)

1.1在线安全监测 1.1.1网站安全监测背景 当前,互联网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作为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和新的生产、生活工具,互联网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信息流通和共享,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和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网络安全形势日益严峻,针对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和金融、证券、交通、能源、海关、税务、工业、科技等重点行业的联网信息系统的探测、渗透和攻击逐渐增多。基础网络防护能力提升,但安全隐患不容忽视;政府网站篡改类安全事件影响巨大;以用户信息泄露为代表的与网民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件,引起了公众对网络安全的广泛关注;遭受境外的网络攻击持续增多;网上银行面临的钓鱼威胁愈演愈烈;工业控制系统安全事件呈现增长态势;手机恶意程序现多发态势;木马和僵尸网络活动越发猖獗;应用软件漏洞呈现迅猛增长趋势;DDoS攻击仍然呈现频率高、规模大和转嫁攻击的特点。 1.1.2网站安全监测服务介绍 1.1. 2.1基本信息安全分析 对网站基本信息进行扫描评估,如网站使用的WEB发布系统版本,使用的BBS、CMS版本;检测网站是否备案等备案信息;另外判断目标网站使用的应用系统是否存在已公开的安全漏洞,是否有调试信息泄露等安全隐患等。 1.1. 2.2网站可用性及平稳度监测 拒绝服务、域名劫持等是网站可用性面临的重要威胁;远程监测的方式对拒绝服务的检测,可用性指通过PING、HTTP等判断网站的响应速度,然后经分析用以进一步判断网站是否被拒绝服务攻击等。 域名安全方面,可以判断域名解析速度检测,即DNS请求解析目标网站域

名成功解析IP的速度。 1.1. 2.3网站挂马监测功能 挂马攻击是指攻击者在已经获得控制权的网站的网页中嵌入恶意代码(通常是通过IFrame、Script引用来实现),当用户访问该网页时,嵌入的恶意代码利用浏览器本身的漏洞、第三方ActiveX漏洞或者其它插件(如Flash、PDF插件等)漏洞,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下载并执行恶意木马。 网站被挂马不仅严重影响到了网站的公众信誉度,还可能对访问该网站的用户计算机造成很大的破坏。一般情况下,攻击者挂马的目的只有一个:利益。如果用户访问被挂网站时,用户计算机就有可能被植入病毒,这些病毒会偷盗各类账号密码,如网银账户、游戏账号、邮箱账号、QQ及MSN账号等。植入的病毒还可能破坏用户的本地数据,从而给用户带来巨大的损失,甚至让用户计算机沦为僵尸网络中的一员。 1.1. 2.4网站敏感内容及防篡改监测 基于远程Hash技术,实时对重点网站的页面真实度进行监测,判断页面是否存在敏感内容或遭到篡改,并根据相应规则进行报警 1.1. 2.5网站安全漏洞监测 Web时代的互联网应用不断扩展,在方便了互联网用户的同时也打开了罪恶之门。在地下产业巨大的经济利益驱动之下,网站挂马形势越来越严峻。2008年全球知名反恶意软件组织StopBadware的研究报告显示,全球有10%的站点都存在恶意链接或被挂马。一旦一个网站被挂马,将会很快使得浏览该网站用户计算机中毒,导致客户敏感信息被窃取,反过来使得网站失去用户的信任,从而丧失用户;同时当前主流安全工具、浏览器、搜索引擎等都开展了封杀挂马网站行动,一旦网站出现挂马,将会失去90%以上用户。 网站挂马的根本原因,绝大多数是由于网站存在SQL注入漏洞和跨站脚本漏洞导致。尤其是随着自动化挂马工具的发展,这些工具会自动大面积扫描互联

网络安全措施

电子政务保密管理工作措施 网络时代的到来,就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随着Internet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力网络带给大家的优越性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随之而来的网络安全问题成为了大家所关注的交点。为了认真贯彻执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电子政务保密管理工作应采取措施: 第一章:网络安全性 第二章:保密性与系统管理 第三章:人员培训 第四章:管理制度 第一章:网络安全性 网络安全是一项动态的、整体的系统工程,从技术上来说,网络安全由安全的操作系统、应用系统、防病毒、防火墙、入侵检测、网络监控、实时监控与恢复系统安全扫描等多个安全组件组成,一个单独的组件是无法确保您信息网络的安全性。这就需要硬件与软件相结合来使用才能使得网络安全得到进一步的保障。 第一节:硬件方面 计算机本身的硬件是否稳定可靠,整体性能是否优越。是否有加密设备(比如:热狗),是否有硬件防火墙。这样也为网络安全性进一步的提供了条件。 第二节:软件方面 1.防病毒软件 200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计算机病毒疯狂肆虐的一年,红色代码病毒、尼姆达病毒、求职病毒触动了信息网络脆弱的安全神经,更使部分信息网络用户一度陷入通讯瘫痪的尴尬局面…… 为了免受病毒所造成的损失,建议采用多层的病毒防卫体系。所谓的多层病毒防卫体系,是指在每台PC机上安装单机版反病毒软件,在服务器上安装基于服务器的反病毒软件(比如:瑞星、熊猫卫士、江民等等),在网关上安装基于网关的反病毒软件。因为防止病毒的攻击是每个员工的责任,人人都要做到自己使用的台式机上不受病毒的感染,从而保证整个网络不受病毒的感染。 考虑到病毒在网络中存储、传播、感染的方式各异且途径多种多样,故相应地在构建网络防病毒系统时,应利用全方位的企业防毒产品,实施"层层设防、集中控制、以防为主、防杀结合"的策略。具体而言,就是针对网络中所有可能的病毒攻击设置对应的防毒软件,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防毒系统配置,使网络没有薄弱环节成为病毒入侵的缺口。 2.软件防火墙 防火墙技术是重要网络安全技术,其主要作用是在网络入口处检查网络通讯,根据客户设定的安全规则,在保护内部网络安全的前提下,保障内外网络通讯。 在网络出口处安装防火墙后,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进行了有效的隔离,所

漏洞扫描制度

青岛百森通支付有限公司 漏洞扫描系统运行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本公司信息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本部、分公司,以及直属各单位信息系统的所有漏洞扫描及相关设备的管理和运行。其他联网单位参照执行。 第二章人员职责 第三条漏洞扫描系统管理员的任命 漏洞扫描系统管理员的任命应遵循“任期有限、权限分散”的原则; 系统管理员的任期可根据系统的安全性要求而定,最长为三年,期满通过考核后可以续任; 必须签订保密协议书。 第四条漏洞扫描系统管理员的职责如下: 恪守职业道德,严守企业秘密;熟悉国家安全生产法以及有关通信管理的相关规程;负责漏洞扫描软件(包括漏洞库)的管理、更新和公布; 负责对网络系统所有服务器和专用网络设备的首次、周期性和紧急的漏洞扫描;负责查找修补漏洞的补丁程序,及时打补丁堵塞漏洞; 密切注意最新漏洞的发生、发展情况,关注和追踪业界公布的漏洞疫情;遵守漏洞扫描设备各项管理规范。 第三章用户管理 第五条只有漏洞扫描系统管理员才具有修改漏洞扫描设备配置、分析和扫描的权限。 第六条为用户级和特权级模式设置口令。不能使用缺省口令,确保用户级和特权级模式口令不同。每三个月进行一次漏洞扫描。 第七条漏洞扫描设备口令长度应采用8位以上,由非纯数字或字母组成,并定期更换,不能使用容易猜解的口令。 第四章设备管理 第八条漏洞扫描设备的部署环境应满足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规范,其网络拓扑和扫描范围的更改要报送信息系统运行管理部门批准,以保证漏洞扫描设备发挥最大效应。 第九条漏洞扫描设备工作时会对网络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应避免在网络运行高峰期进行扫描,如有特殊情况应通知有关的系统管理员 第十条漏洞扫描设备的规则设置、更改的授权、审批依据《漏洞扫描设备配置变更

漏洞扫描系统的功能

漏洞扫描系统通过对已探测漏洞的修补,可以有效防止黑客攻击行为,防患于未然。漏洞扫描系统通过对网络的扫描,可以了解网络的安全配置和运行的应用服务,及时发现安全漏洞,客观评估网络风险。铱迅漏洞扫描系统,支持主机漏洞扫描、Web漏洞扫描、弱密码扫描等,可提供查询每个扫描任务中,主机的漏洞数量及分类结果等详细信息。 新一代漏洞扫描系统──快速扫描各种漏洞 铱迅漏洞扫描系统(英文:Yxlink Network Vulnerability Scan System,简称:Yxlink NVS),是仅有的支持IP地址段批量反查域名、内网穿透扫描的专业漏洞扫描器,可支持主机漏洞扫描、Web漏洞扫描、弱密码扫描等。 铱迅漏洞扫描系统可以广泛用于扫描数据库、操作系统、邮件系统、Web服务器等平台。通过部署铱迅漏洞扫描系统,快速掌握主机中存在的脆弱点,能够降低与缓解主机中的漏洞造成的威胁与损失。 产品功能 主机漏洞扫描 主机系统上存储、处理和传输各种重要数据,可以说主机的安全问题是Internet安全的核心问题之一,是Internet实现安全性的关键。因此,主机系统的安全防护也是整个安全策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铱迅漏洞扫描系统全面支持各种主机漏洞的检测。 铱迅漏洞扫描系统支持扫描操作系统漏洞、网络设备漏洞、Web服务器漏洞、数据库服务器漏洞、邮件服务器漏洞、DNS漏洞等。 Web漏洞扫描 Web应用程序可以运行于多种操作系统平台,由于网站开发人员在进行编码时,对Web应用的安全性考虑不周,容易引入各种Web漏洞。另外,如果管理员对于安全性重视度不够,不对已知的缺陷进行修补,攻击者能很容易利用Web应用程序漏洞穿透防火墙攻击内网数据库等服务器,造成更大的安全隐患。 铱迅漏洞扫描系统支持检测SQL注入、跨站脚本、木马上传、代码执行、远程本地包含、信息泄露等各种类型的Web漏洞,可第一时间提示管理员,做到防患于未然。 弱密码扫描 弱密码是网络主机系统中一个普遍存在的严重安全隐患,存在弱密码漏洞的计算机一直是黑客青睐的对象,通过此类漏洞,可以轻易地得到服务器的管理员权限,从而威胁网站及数据的安全。

漏洞扫描技术

在计算机安全领域,安全漏洞(SecurityHole)通常又称作脆弱性(vulnerability)。 漏洞的来源漏洞的来源:(1)软件或协议设计时的瑕疵(2)软件或协议实现中的弱点(3)软件本身的瑕疵(4)系统和网络的错误配置 DNS区域传送是一种DNS 服务器的冗余机制。通过该机制,辅DNS服务器能够从其主DNS 服务器更新自己的数据,以便主DNS服务器不可用时,辅DNS服务器能够接替主DNS服务器工作。正常情况下,DNS区域传送操作只对辅DNS服务器开放。然而,当系统管理员配置错误时,将导致任何主机均可请求主DNS服务器提供一个区域数据的拷贝,以至于目标域中所有主机信息泄露. 网络扫描主要分为以下3个阶段:(1)发现目标主机或网络。(2)发现目标后进一步搜集目标信息,包括操作系统类型、运行的服务以及服务软件的版本等。如果目标是一个网络,还可以进一步发现该网络的拓扑结构、路由设备以及各主机的信息。(3)根据搜集到的信息判断或者进一步检测系统是否存在安全漏洞。 网络扫描的主要技术 (1)主机扫描:确定在目标网络上的主机是否可达,同时尽可能多映射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利用ICMP 数据包 (2)端口扫描:发现远程主机开放的端口以及服务 (3)操作系统指纹扫描:根据协议栈判别操作系统 发现存活主机方法: ICMP 扫射ping 广播ICMP 非回显ICMP(ICMP时间戳请求允许系统向另一个系统询当前的时间。ICMP地址掩码请求用于无盘系统引导过程中获得自己的子网掩码。) TCP 扫射UDP 扫射 获取信息: (1)端口扫描: 端口扫描就是连接到目标机的TCP 和UDP端口上,确定哪些服务正在运行及服务的版本号,以便发现相应服务程序的漏洞。 (2)TCP connect()扫描: 利用操作系统提供的connect()系统调用,与每一个感兴趣的目标计算机的端口进行连接。如果目标端口处于侦听状态,那么connect()就能成功;否则,该端口是不能用的,即没有提供服务。 (3)TCP SYN扫描: 辨别接收到的响应是SYN/ACK报文还是RST报文,就能够知道目标的相应端口是出于侦听状态还是关闭状态(RST为关闭)。又叫“半开扫描”,因为它只完成了3次握手过程的一半. (4) TCP ACK扫描: 用来探测防火墙的规则设计。可以确定防火墙是简单的包过滤还是状态检测机制 (5):TCP Fin扫描: 扫描器发送一个FIN数据包 ?如果端口关闭的,则远程主机丢弃该包,并送回一个RST包 ?如果端口处于侦听状态忽略对FIN数据包的回复 ?与系统实现有一定的关系,有的系统不管端口是否打开,都回复RST(windows),但可以区分Unix和Windows (6) TCP XMAS 扫描(7) TCP 空扫描(8) UDP ICMP 端口不可达扫描

XX等保测评漏洞扫描报告

第一章网站系统漏洞扫描 1.1 蓝盾扫描器、Nessus扫描器安全漏洞扫描 分别通过蓝盾漏洞扫描器(硬件)和Nessus漏洞扫描器(软件)对网站系统主机进行漏洞扫描,其主机系统列表清单如下: 扫描结果 IP address:19.168.4.13 Operating system: 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3 Service Pack 2 NetBIOS name: QYSXXZX 漏洞扫描结果如下: 本主机系统比较安全,并没发现高危或可利用的漏洞,安全等级为:非常安全

IP address:19.168.4.23 Operating system: 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3 Service Pack 2 NetBIOS name: QYDB1 漏洞扫描结果如下: 本主机系统比较安全,并没发现高危或可利用的漏洞,安全等级为:非常安全 IP address:19.168.4.18 Operating system: 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3 Service Pack 2 NetBIOS name: QYDB2

漏洞扫描结果如下: 本主机系统比较安全,并没发现高危或可利用的漏洞,安全等级为:非常安全 IP address:19.168.4.19 Operating system: 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3 Service Pack 2 NetBIOS name: QYSZF-OA 漏洞扫描结果如下: 本主机系统比较安全,并没发现高危或可利用的漏洞,安全等级为:比较安全 通过扫描结果可知,服务器存在一个危险级别为中等的漏洞,漏洞扫描及解决方案如下表所示:

实验六 网络安全测试

实验六网络安全测试 实验目的: 实验内容: 由于安全意识不到位及系统配置不够专业,网络服务器和客户端很容易成为网络攻击的目标。为了保证系统和数据的安全,管理员需要及时发现服务器、客户端所存在的安全漏洞,并进行迅速修复。 网络安全扫描工具 TCP端口和UDP端口,就像计算机的多个不同的门,通过任何一个门可到达系统。换句话说,无论攻击方法多么高明,均必须使用TCP或UDP端口。因此,将系统中的危险端口,或者非必要端口关闭,可以再一定程度上保证计算机的安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网络安全扫描工具: 1、TCP和UDP连接测试:netstat 2、网络邻居信息探测工具:nbtstat 3、网络主机扫描:HostScan 4、漏洞检测:X-Scan 5、端口监控工具:Port Reporter 实验步骤: 1、TCP和UDP连接测试:netstat Netstat是windows内置的一个工具,功能非常强大,可以查看本地TCP、ICMP、UDP、IP协议的使用情况,查看系统端口的开放情况,显示活动的TCP 连接、计算机侦听的端口、以太网统计信息、IP路由表、IPV4/IPV6统计信息。步骤1:查看实际网络连接、每个端口的状态,以及路由表的状态信息等。 说明:proto表示协议名称,Local Address表示本地计算机的IP地址和正在使用的端口号。如果不指定-n参数,则会显示IP地址和端口的名称对应的计算机名。如果端口尚未建立,端口会以*号显示。Foreign Address表示连接远程计算机的IP地址和端口号。State表示连接的状态。 步骤2:查看本机活动的连接情况 命令:netstat –a 功能:查看当前系统中所有活动的TCP连接,以及计算机侦听的所有TCP和UDP端口。如图所示。

网络安全扫描技术概述

网络安全扫描技术概述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信息技术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当今社会高度的计算机化信息资源对任何人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变得极有价值。不管是存储在工作站中、服务器里还是流通于互联网上的信息都已转变成为一个关系事业成败关键的策略点,这就使得保证信息的安全变得格外重要。然而,随着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入侵行为日益严重,因此,网络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安全扫描技术是一类重要的网络安全技术。安全扫描技术与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互相配合,能够有效提高网络的安全性。通过对网络的扫描,网络管理员可以了解网络的安全配置和运行的应用服务,及时发现安全漏洞,客观评估网络风险等级。网络管理员可以根据扫描的结果更正网络安全漏洞和系统中的错误配置,在黑客攻击前进行防范。如果说防火墙和网络监控系统是被动的防御手段,那么安全扫描就是一种主动的防范措施,可以有效避免黑客攻击行为,做到防患于未然。 网络安全扫描技术是计算机安全扫描技术的主要分类之一。网络安全扫描技术主要针对系统中不合适的设置脆弱的口令,以及针对其它同安全规则抵触的对象进行检查等。 网络安全扫描技术是一种基于Internet远程检测目标网络或本地主机安全性脆弱点的技术。通过网络安全扫描,系统管理员能够发现所维护的Web服务器的各种TCP/IP端口的分配、开放的服务、Web服务软件版本和这些服务及软件呈现在Internet上的安全漏洞。网络安全扫描技术也是采用积极的、非破坏性的办法来检验系统是否有可能被攻击崩溃。它利用了一系列的脚本模拟对系统进行攻击的行为,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这种技术通常被用来进行模拟攻击实验和安全审计。网络安全扫描技术与防火墙、安全监控系统互相配合就能够为网络提供很高的安全性。 一次完整的网络安全扫描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发现目标主机或网络。 第二阶段:发现目标后进一步搜集目标信息,包括操作系统类型、运行的服务以及服务软件的版本等。如果目标是一个网络,还可以进一步发现该网络的拓扑结构、路由设备以及各主机的信息。 第三阶段:根据搜集到的信息判断或者进一步测试系统是否存在安全漏洞。 网络安全扫描技术包括有PING扫射(Ping sweeP)、操作系统探测(Operating system identification)、如何探测访问控制规则(firewalking)、端口扫描(Port scan)以及漏洞扫描(vulnerability scan)等。这些技术在网络安全扫描的三个阶段中各有体现。 PING扫射用于网络安全扫描的第一阶段,可以帮助我们识别系统是否处于活动状态。操作系统探测、如何探测访问控制规则和端口扫描用于网络安全扫描的第二阶段,其中操作系统探测顾名思义就是对目标主机运行的操作系统进行识别;如何探测访问控制规则用于获取被防火墙保护的远端网络的资料;而端口扫描是通过与目标系统的TCP/IP端口连接,并查看该系统处于监听或运行状态的服务。网络安全扫描第三阶段采用的漏洞扫描通常是在端口扫描的基础上,对得到的信息进行相关处理,进而检测出目标系统存在的安全漏洞。 网络安全扫描技术的两大核心技术就是端口扫描技术与漏洞扫描技术,这两种技术广泛运用于当前较成熟的网络扫描器中,如著名的Nmap和Nessus就是利用了这两种技术。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种技术的原理。 端口扫描技术原理: 一个端口就是一个潜在的通信通道,也就是一个入侵通道。对目标计算机进行端口扫描,能得到许多有用的信息,从而发现系统的安全漏洞。它使系统用户了解系统目前向外界提供了哪些服务,从而为系统用户管理网络提供了一种手段。 端口扫描向目标主机的TCP/IP服务端口发送探测数据包,并记录目标主机的响应。通过分析响应来判断服务端口是打开还是关闭,就可以得知端口提供的服务或信息。端口扫描也可以通过捕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