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__大球盖菇栽培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273.51 KB
- 文档页数:23
毛竹林下养出“大球盖菇”每亩多挣5万元大球盖菇的种植方法-种植技术大球盖菇又名皱环球盖菇、皱球盖菇、酒红球盖菇,属于担子菌门,层菌纲,伞菌目,球盖菇科,球盖菇属。
大球盖菇子实体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多糖等营养成分,口感极好,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的十大菇类之一,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发展中国家介绍栽培的蕈菌之一。
毛竹林下养出“大球盖菇”每亩多挣5万元大球盖菇的种植方法,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5月2日上午9时,浙江省象山丹西街道潘家桥村林场主佘卫东在群里发了条微信:“采蘑菇的中老年朋友又要出发了,大家来么?”“有毒的吧?颜色这么艳!”“好吃么?看着像野生的!”这条微信在朋友圈迅速传播。
“这是林场刚试种成功的大球盖菇,林下仿野生种植,可食用且味道鲜美,欢迎大家采摘品尝!”在群里统一回复后,佘卫东来到竹林,开始林下“寻宝”。
大球盖菇的“长相”很有特色,表面呈暗红色,菌盖较大,形状很像一把撑开的太阳伞。
暮春的阳光透过竹梢,斑驳的光影打在林地里,一个个紫红色小伞迎风而立。
搜索到一个,一扒拉就是一片,不到半个小时,就收获了一大盆。
2022年,佘卫东承包了潘家桥村黄泥头山的800余亩毛竹林场。
他考虑到毛竹产出效益低,积极与省市县农林部门合作发展林下经济,不断探索生态种植。
从最初的春笋冬出,到竹荪、三叶青、山黄精培育,去年开始试种林下大球盖菇,获得了初步成功。
“大球盖菇不需要大棚种植,也不用专门制作菌床,直接把菌种播在竹林地里,成本低廉。
”佘卫东说,4月上旬,试种的一亩大球盖菇进入采收期,日产10公斤左右,以20元/公斤的价格试销,供不应求。
随着气温升高,采摘旺期到来,预计最高亩产或超2500公斤,以试销价估算,亩产值可达5万元。
“这绝对是竹农增收致富的一条新路子。
”佘卫东表示,毛竹林套种大球盖菌,既节省了土地资源,又为竹林增加了肥力,象山毛竹资源丰富,面积将近12万亩,这样的“林下经济”值得推广。
分析草腐菌类大球盖菇高效栽培技术
草腐菌类大球盖菇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欧洲和亚洲的珍贵食用菌种类。它有着高蛋白、
低脂肪、低热量的特点,被誉为“素中之荤”、“营养之王”。因此,草腐菌类大球盖菇
的高效栽培技术在现代农业中受到了广泛关注。
草腐菌类大球盖菇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5℃-20℃,最适光照为1500Lux-3000Lux。其生
长需要的基质为混合落叶、菜渣、马粪等,具有养分丰富、容易培养、价格低廉等特点。
因此,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大球盖菇的栽培可以有效提高经济效益。
大球盖菇的高效栽培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制备基质 合理制备材料,切碎并加入适量的水进行压实成块,根据菇种需求,将
压块进行消毒处理或即用即消消毒。
2.接种菌种 将栽培箱底层一层菇渣铺平,再将菌丝均匀撒在上面,将覆盖菌丝平整
压实,形成菌丝层。
3.管理环境 在菌丝层上覆盖一层3-5厘米厚的基质,加盖栽培箱盖,培育室内环境要
适宜,保持基质表面湿润。
4.控制温度和湿度 栽培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湿度,维持适宜的生长条件,一般在
15℃-20℃的温度和70%左右的相对湿度下生长,否则,会影响生长速度和产量。
5.施肥和喷雾 在生长过程中,要定期喷施玉米秸秆发酵液等有机肥料,促进大球盖
菇的生长。同时还要定期进行喷雾,增加空气湿度,有利于菇体的生长发育。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措施,可以提高大球盖菇的生长速度和产量,同时也能够减少生产
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因此,草腐菌类大球盖菇的高效栽培技术将在未来的生产实践中得
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农广天地]大球盖菇栽培技术[农广天地]大球盖菇栽培技术[农广天地] 视频来自:CCTV农广天地[农广天地]大球盖菇栽培技术(20140224):大球盖菇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亚门、伞菌目、球盖菇科、球盖菇属。
大球盖菇子实体中粗蛋白、粗纤维的含量比较多,分别占到总体含量的25.75%和7.99%,所以品尝起来的口感非常好,有素中之荤的美誉。
大球盖菇干品中磷的含量比较高,磷存在于人体所有的细胞当中,是维持骨骼和牙齿健康的必要物质,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吃大球盖菇。
在本期的节目当中,就将为观众朋友们介绍一下大球盖菇的栽培管理技术,希望在大球盖菇栽培的过程当中,能给广大的种植户朋友们带来一些帮助。
相关知识:虽然通过组织分离或孢子培养繁育大球盖菇菌种技术业已成熟,但仍存在菌种培养时间长(一般60天左右)、污染率高等问题。
尤其是高温高湿的南方,有时污染率高达50%以上,直接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影响该品种的规模化推广种植。
笔者从2000年以来对大球盖菇制种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试验,初步筛选出一套固体培养为原料的制种方法,缩短了制种培养时间,降低污染机率,并应用大规模生产实践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母种制作技术一般处于保存期的大球盖菇菌种的菌丝处在缓慢生长或停止生产状态,所以在制作生产用的母种前,必须对保存的菌种进行复壮,以便将处于旺盛生长状态的菌种接入母种或原种培养基上,促进菌丝快速生长,获得菌丝粗壮、浓白、生长势旺的菌种。
1.培养基配方:I号:PDA(马铃薯200g、葡萄糖18g、琼脂18g、水1000m1)。
Ⅱ号:PDA+硫酸镁1.5g+磷酸二氢钾3g+蛋白胨2g、水1000ml。
Ⅲ号:马铃薯100g、干杂木屑100g、葡萄糖20g、琼脂20g、水1000ml。
上述配方的培养基经高压20分钟灭菌消毒后制成试管斜面,3天内用完。
2.制作方法:通过组织分离技术,将选取的大球盖菇组织块接入I号培养基上(或接入需复壮的保存种)。
KEJI2019年11月(中)99大球盖菇栽培技术孙平董剑卢瑞义(盘州市农业农村局,贵州盘州553537)[摘要]大球盖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粗纤维、多种矿物质、维生素类和球盖菇多糖,口感较好,是一种营养丰富且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优质珍稀食用菌。
当前民众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升,民众在购买产品时开始注重选择绿色、健康食品。
为了满足民众对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农户不仅考虑增加种植面积,而且采用更加绿色、环保的科学种植技术,以获得大量高品质的绿色、健康食品。
本文主要对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进行深入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球盖菇;栽培季节;种植方式[中图分类号]S6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909(2019)32-99-2大球盖菇的生长范围广泛,但是主要分布在亚欧地区,在我国西藏自治区、云南山区、大兴安岭及小兴安岭已经发现大量的野生大球盖菇。
其主要的生长季节为春秋两季,主要生长在山区的边缘地区及木屑堆上,人工可以采用此种天然的方法种植,从而提升大球盖菇的种植质量及种植规模。
1栽培季节大球盖菇最适合的生长湿度为70%~75%,环境温度为15~26℃,菌丝生长适宜pH值为5.5~6.5。
我国地域面积广阔,同一季节不同地区存在较大的温度差异,因此农户需要根据实际种植环境进行调整,控制培养环境的温度、湿度。
如果不采用人工建设的环境,仅凭借外部自然环境进行栽培,在我国南方一年可以实现2次种植。
春季在3月初开始接种,5月初可以实现第1次采收;秋季一般在9月中旬接种,大约11月可以进行第2次采摘。
但是,在北方或者地势较高的地区,因为当地外部环境较为寒冷,所以可以延期种植。
通常,大球盖菇整个生长过程需3个月,所以农户应加强管理,一旦发现影响其生长的因素,应及时进行调整,防止出现严重的干扰状况[1]。
2培育原料大球盖菇属于好气真菌,为草腐类食用菌的一种。
与其他植物栽培方式不同,大球盖菇的栽培方式分为2种,分别为熟料栽培、生料栽培。
食药用菌·种植大球盖菇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种植的食用菌品种之一,其栽培易成活,管理粗放简单,业内人士称其为“懒汉菇”。
大球盖菇属草腐菌,可利用各种农作物秸秆、稻壳、木屑等进行栽培,其在生长过程中分解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多糖等大分子营养物质,生产后留下的大量菌渣可作为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因此,大球盖菇非常适合与产生秸秆的农作物实行轮作。
大球盖菇与玉米轮作栽培模式,利用当地的稻草和玉米秸秆等农作物下脚料作为培养料,生产成本低、操作技术简便且生态环保,生产的大球盖菇绿色安全、肉质细嫩、滑脆爽口;收获后留下的菌渣直接还田,可改良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有利于玉米生长。
现将大球盖菇-玉米轮作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一、大球盖菇栽培1.栽培时间。
为了充分利用当季玉米秸秆、稻草和稻壳资源,根据玉米和稻草的收获时间确定大球盖菇的栽培时间。
可选择在11月下旬开始种植大球盖菇。
大球盖菇菌丝生长温度范围是5~36℃,最适温度24~28℃,嘉兴地区春节前后一般达不到菌丝最适生长温度,因而菌丝生长期延长,到次年3月下旬至5月才出菇。
2.原料准备。
大球盖菇的栽培原料来源广泛,可就地选材。
可采用当地玉米秸、稻草和稻谷壳作为主要培养料,玉米秸和稻草晒干、打碎,配方为玉米秸(粉碎成长2~3厘米)70%、稻草(打碎)30%,稻壳用于接种后覆盖在菇床表面。
播种前,将新鲜干燥的玉米秸和稻草用清水冲淋,加入原料量1%的生石灰。
每天用水喷洒15~30分钟,连喷3天,中间需翻料1~2次,使在播种时的原料含水量均匀达到65%左右。
3.铺料播种。
播种前将培养料平铺在畦床上,畦床宽60厘米、高25~30厘米,畦床间留宽40厘米的排水沟。
播种时将菌种掰开成蛋黄大小,采用梅花状点播的方法播种在培养料中,深6~10厘米,菌种用量为每平方米500~600克。
从畦沟内挖土均匀覆盖在菌床表面,厚3~5厘米,再覆盖1层稻壳保温保湿,稻谷壳覆盖量以看不到土层为准。
分析草腐菌类大球盖菇高效栽培技术草腐菌类大球盖菇(Lepista nuda)是一种重要的食用菌类,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功能。
为了高效栽培这种食用菌,需要有相应的技术支持。
以下是对草腐菌类大球盖菇高效栽培技术的分析。
草腐菌类大球盖菇的培植基质选择非常重要。
主要有秸秆、木屑、麦秸、玉米秸等废弃物作为基质,可有效提供养分和保持适宜的湿度。
选择优质的废弃物作为基质可以提高菌丝生长速度和菌丝盘防污能力。
在培植基质的处理上,应注意进行合理的消毒处理。
可以通过蒸汽消毒、热水浸泡等方式杀灭有害菌和种子,保证培植基质的纯净度。
还可以添加适量的石膏、磷酸盐等物质,调节培植基质的pH值和提供养分。
然后,在菌种的选择和接种上,要选择生长良好、菌力强的菌种,确保培养物的高效率接种。
接种方法有菌种直接接种和基质拌菌接种两种方式。
菌种直接接种需要将菌种均匀分布在培养箱内,基质拌菌接种则是将菌种与培植基质充分混合后接种。
接下来,光照条件和温度控制也是影响草腐菌类大球盖菇生长的关键因素。
草腐菌类大球盖菇是喜欢低温环境的菌种,适宜的生长温度一般在10-18摄氏度之间。
光照对菌种的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形成也有重要影响。
在栽培过程中要合理控制温度和光照条件,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湿度和通风也是影响草腐菌类大球盖菇生长的重要因素。
菌床湿度应保持在60-75%之间,可以通过定期喷水、覆盖湿毛巾等方式来增加湿度。
通风则能够有效增加培植基质中的氧气含量,促进菌丝的生长和子实体的成熟。
合理的收获和管理也是高效栽培草腐菌类大球盖菇的关键。
菌种生长稳定后,可以通过适当增加培植基质的湿度和降低温度来促进子实体的形成。
收获时应注意将成熟的子实体整齐、完整地摘取,并及时清理残渣。
菌床使用后应及时清理消毒,为下一轮的栽培做好准备。
高效栽培草腐菌类大球盖菇需要合理选择培植基质、消毒处理、合适的菌种选择和接种、控制温度和光照条件、保持适宜的湿度和通风,并注意合理收获和管理。
赤松茸是一种珍稀的野生食用菌,也被称为大球盖菇。
它具有独特的鲜美味道和丰富的营养价值。
赤松茸的种植栽培技术:
1.准备种植场地:赤松茸需要在阴暗、潮湿、通风的环境下生长。
可以选择在树林下、稻田里、草地上等地方搭建遮阳棚或种植床。
2.培养基质:赤松茸的培养基质可以使用稻草、木屑、玉米芯等。
将培养基质用水浸泡后,加入适量的石灰和米糠,搅拌均匀后装入种植袋中。
3.水源:确保有清洁充足的水源,并且方便灌溉和排水。
4.温度控制:赤松茸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25℃,需注意避免高温
和低温的影响。
5.光照管理:赤松茸对光照需求较低,适度遮荫有助于保持适宜的
生长环境。
6.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植床,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防治。
7.种植菌丝体:将赤松茸的菌丝体接种到培养基质上,并在温度适
宜、湿度适宜的环境中培养。
8.出菇管理:当菌丝体长满培养基质后,可以将种植袋移到出菇棚
内,控制温度和湿度,促进赤松茸的生长。
9.采收:当赤松茸的菌盖直径达到5 厘米以上时,可以进行采收。
采收时需要注意不要伤及赤松茸的根部,以保证其继续生长。
10.循环种植:一个种植周期结束后,可以收集剩余的培养料并进
行堆肥化处理,作为下一季种植的肥料。
皱环球盖菇的栽培技术栽培材料:大球盖菇可利用农作物的秸秆作原料,用不加任何有机肥的培养料,大球盖菇的菌丝就能正常生长并出菇。
如果在秸秆中加入氮肥、磷肥或钾肥,大球盖菇的菌丝生长反而很差。
木屑、厩肥、树叶、干草栽培大球盖菇的效果也不理想。
大面积栽培大球盖菇所需材料数量大,为此应提前收集,贮存备用。
作物秸秆可以是稻草、小麦秆、大麦秆、黑麦秆、亚麻秆等。
早稻草和晚稻草均可利用,但晚季稻草生育期较长,草秆的质地较粗硬,用于栽培大球盖菇,产菇期较长,产量也较高。
稻草质量的优劣,对大球盖菇的产量有直接影响。
适宜栽培大球差菇的稻草应是足干,新鲜的。
贮存较长时间的稻草,由于微生物作用可能已部分被分解,并隐藏有螨、线虫、跳虫、霉菌等,会严重影响产量,不适宜用来栽培。
清洁、新鲜、干燥的秸秆,不利于各种霉菌和害虫生长,因而在这种培养料上大球盖菇菌丝生长很快,鲜菇产量最高。
实验表明,大球盖菇在新鲜的秸秆(麦秆)上,每平方米可以产菇12公斤,而使用上一年的秸秆每平方米只产鲜菇5公斤,而生长在陈腐秸秆上每平方米只产鲜菇1公斤。
除主要材料外,还需准备建堆后用的覆盖物和防雨用的薄膜。
覆盖物可利用废旧麻袋,经清洗晒干后,将其底部及一侧剪开,展平即可,较大的破洞要补上。
还可用质地较厚的无纺布或草帘来覆盖,也有用成叠的废报纸作覆盖物的。
栽培方式:大球盖菇可以在菇房中进行地床栽培、箱式栽培和床架栽培,不适合集约化室内栽培。
目前德国、波兰、美国主要在室外(花园、果园)采用阳畦进行粗放式裸地或保护地栽培。
在中国也多以室外生料栽培为主,因为不需要特殊设备,制作简便,且易管理,栽培成本低、经济效益好。
20|作物天地|ZUOWUTIANDI2018年北京健康产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静安庄),2018年8月29~31日。
大球盖菇又名皱球盖菇、酒红球盖菇,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的十大菇类之一,菇体大型、色泽艳丽、味道清香、爽滑脆嫩。
利用纯稻草栽培大球盖菇,稻草生育期较长,草茎的质地较粗硬,栽培时产菇期长,且易栽培,耐粗放,生产周期短、产量高。
由于其色艳味美,品质上乘,既可在本地市场鲜销,又可加工成干品外销。
而且种过菇的原料可就地还田,改良土壤,是农作物的上等肥料。
因此,利用稻草栽培大球盖菇综合效益十分可观。
现将利用稻草高效栽培大球盖菇技术介绍如下:培养料配制 稻草100%,另加麦麸或米糠10%、玉米粉5%、石膏粉2%、过磷酸钙1%、石灰粉2%、菜园肥土10%、含水量70%~75%,pH值6~6.5。
原料处理 建堆前,稻草必须先吸足水分。
方法是:把净水引进水沟或水池中。
将稻草直接放入水中浸泡,而且要边浸泡边踩草,浸草时间为1~2天,含水量达到70%~75%。
标准是:抽取一小把代表性的草拧紧,有水滴出,但水滴是断线的。
表明含水量适宜,然后建堆发酵。
发酵前2天,将其他辅料混合均匀。
用1:500倍多菌灵药液淋湿,覆膜闷2天。
将已沥水后的稻草在地面按宽1.5~2m、高1~1.5m、长不限的规格建堆。
辅料分层加入料堆内,草堆要紧实,3天后翻一次堆,再堆2~3天就可移入栽培场铺料播种。
栽培方式 以室外生料并搭建简易塑料棚栽培较为合适。
因室外生料栽培成本低,操作简便。
栽培季节 大球盖菇出菇的温度为4~30℃,长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一年内可栽培两季,即9~12月和12~5月各栽一季,黄河以北和高海拔山区的栽培期可适当提前,终止期可适当推后。
场地选择 室外栽培大球盖菇的场地,一是要近水源,排水方便;二是要求土质肥沃、疏松;三是要避风向阳,又有部分遮阴。
大球盖菇喜生长于半遮阴的环境内,切忌选择低洼积水和过于阴湿的场地。
大球盖菇出菇期的三项管理技术
大球盖菇因抗逆性强,栽培技术简便粗放,栽培原料来源丰富,产量高,生产成本低,营养丰富,受到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青睐,近2-3年逐渐成长为鲜销市场较受欢迎的菇种之一。
林下栽培大球盖菇利用林下富余空间、良好的生态环境,能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同时该技术易掌握,方法可复制可推广。
林下大球盖菇进入出菇期应如何管理?以下意见供种植者参考。
一、温度管理
大球盖菇出菇的温度范围为12℃~26℃,适宜温度为15℃~20℃。
当温度低于4℃或超过30℃时,均不出菇,在适宜的温度下,出菇快,整齐,转潮快,一般菇潮间隔10天~15天。
随着温度的快速升高,如果树冠不够大的,可适当通过张挂遮阳网来调节温度。
二、水分管理
出菇前要进行大水催菇,可往沟内灌水,以提高培养料含水量和场地空气相对湿度,但沟内水位不宜长时间淹到培养料。
要检查堆内含水量情况,用手捏紧培养料,培养料既松软,又湿润,有时还稍有水滴出现为宜。
保持排水通畅,避免场地积水。
子实体形成期重点是保湿和加强通风透气。
出菇阶段需要85%左右的空气相对湿度,要注意菇床保湿,保持覆盖物及覆土层呈湿润状态,可采取轻喷的方法往畦面喷水,喷水
宜少量多次,选择在气温相对较低时期进行。
三、通风透光管理
加强通风透光,每天在喷水和掀去覆盖物的同时,使其直接接受自然散射光照。
通气的好坏会影响菇的质量与产量。
在菌床上有大量子实体发生时,更要增加通风次数,延长通风时间。
翻动覆盖物时要轻拿轻放,防止碰伤小菇蕾。
分析草腐菌类大球盖菇高效栽培技术
草腐菌类大球盖菇(Lepista nuda)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类,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医药价值。
它的高效栽培技术对于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和保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基质选择、接种方法、环境控制等方面对草腐菌类大球盖菇的高效栽培技术进行分析。
基质选择是草腐菌类大球盖菇高效栽培的关键。
草腐菌类大球盖菇喜欢生长在疏松透气、富含有机质的基质上。
常用的基质有木屑、稻草、花生壳等。
木屑是最常用的基质之一,可通过蒸煮、发酵等处理方式改善基质的性质。
需要注意的是,选用基质时应注意其是否有农药残留,以保证菇菌体的安全性。
接种方法也是影响草腐菌类大球盖菇高效栽培的重要因素之一。
草腐菌类大球盖菇的接种方式有直接接种和菌种栽培两种。
直接接种方式适用于大规模栽培,操作简单,但易受到异种菌和病原菌的污染。
而菌种栽培则是利用菌丝体培养出菌种后进行扩增,接种比例可控制,能够保证菌菇的纯度和安全。
环境控制是草腐菌类大球盖菇高效栽培的关键措施。
草腐菌类大球盖菇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0℃-20℃,适宜的湿度为80%-90%。
在栽培过程中,应注意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以促进菌菇的生长。
应注意通风,保持适度的二氧化碳含量,以利于菌菇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
草腐菌类大球盖菇的高效栽培技术包括基质选择、接种方法和环境控制等方面。
通过合理选择基质、采用适宜的接种方式,并控制好温湿度等环境因素,可以实现草腐菌类大球盖菇的高产、优质、安全栽培。
这对于提高食用菌的产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食品需求,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广阔的市场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