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215.08 KB
- 文档页数:2
肝癌患者个案护理发布时间:2023-01-04T02:05:39.123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28期作者:黄诗敏[导读] 探讨肝癌患者介入治疗过程中术前术后的优质护理措施黄诗敏广州广钢新城医院广东广州 510130摘要探讨肝癌患者介入治疗过程中术前术后的优质护理措施。
方法针对患者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完善的护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耐心为患者和家属解答相关疾病的任何问题,安抚患者,术前术后做好优质护理,配合医生做好患者各个方面的护理。
结果患者顺利进行肝癌介入治疗手术,精心的护理对于患者介入治疗的顺利实施、减少并发症的产生以及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有着重要的作用。
结论做好肝癌介入治疗的护理十分重要,有助于改善副反应,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的顺利康复起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肝癌;优质护理;介入治疗引言原发性肝癌(primaryhepaticcancer)发病率占肿瘤第三位,死亡率仅次于肺癌,位居第二[1]。
目前除手术治疗外,肝脏介入治疗术已成为临床最常见、最基本的治疗技术。
介人治疗创伤较小,在CT或MRI的引导下相对准确,时间较短,相对较安全,还可有效的缩小肿瘤的体积,在一定程度上使部分患者重新获得手术机会[2-3],即便如此,患者还是会有一系列的反应和各种并发症。
因此,护理是治疗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更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恢复。
肝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介入治疗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非手术方法之一,通过介入行肝动脉灌注药物和血管栓塞,阻断肿瘤的血供,使瘤体缺血坏死,控制癌体生长,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的目的。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患者:男,70kg,于一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不适及胀痛,并逐渐加重,小便发黄,遂就诊于永城市中心医院,CT回示:肝硬化,肝右叶占位性病变,考虑原发性肝癌;腹膜后及腹腔多发肿大淋巴结影:脾脏缺如,胆囊稍大,胆囊壁略后。
60例原发性肝癌病人介入治疗术后的护理蓝桂香摘要:[目的]总结肝癌介入治疗的护理经验与方法。
[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进行介入治疗60例肝癌病人的护理方法。
[结果]60例病人共行180次介入治疗,经过护理人员的密切观察与精心护理,均未出现下肢血液循环障碍和穿刺部位血肿。
60例均好转出院。
[结论]做好肝癌病人介入治疗的护理十分重要,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2.021.045 文章编号:1674-4748(2012)7C-1976-02 肝癌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一旦出现症状,多为中晚期[1]。
在局部麻醉下实施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方法,而TACE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对提高手术后疗效十分重要[1]。
护士应了解肝癌病人的护理需求,满足其多方面的护理需要。
实施科学护理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提高病人生命质量的重要措施[2]。
现将我科介入治疗的60例肝癌病人的临床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共60例,术前均经过腹部彩超、肝脏病理穿刺、甲胎蛋白测定确诊。
其中男48例,女12例;年龄28岁~72岁,平均49岁。
2 护理2.1 心理护理 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鼓励病人,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协助医生耐心讲解病情及简单向病人讲解手术的方法和过程,介绍成功的病例,增加病人治疗的信心,消除恐惧心理,让病人更好地配合治疗。
2.2 术后常规护理 病人返回病房后,应严格卧床休息,右下肢保持伸直位并制动12h,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
穿刺部位绷带加压包扎并加用砂袋压迫止血。
定时监测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遵医嘱给予止血、抗感染等治疗。
24h撤掉绷带后鼓励病人逐渐下床活动,并嘱其多饮水,减少化疗药物对肾脏的损害。
2.3 术后并发症的护理2.3.1 发热 早期发热多为肿瘤内凝固性坏死,产生吸收热所引起。